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信息安全教学设计
编辑:心上人间 识别码:69-906355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2-11 16:33: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信息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信息安全 计划课时:1课时 时间:第十五周星期四下午第三节 班级: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生的必修课,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会上网,但是网络中的病毒和垃圾一直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如何看待信息安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做一个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空间的道德公民。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活动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了解有关信息活动的法律法规;能判断信息活动的合法性;能分析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2.理解病毒、木马的危害及其传播途径,学会安装杀毒软件,能更新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能更新补丁。

3.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做好计算机和个人信息及资料的安全防护,增强信息安全的意识和手段。教学重点

能判断信息活动的合法性,理解病毒的概念和病毒的特征,理解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作用。

教学难点

病毒与黑客的区别及如何防范。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师问:同学们想一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那它会存在安全威胁吗?

2.教师给学生讲一下以往的一些新闻报道:广州的聆视通被多次入侵,造成系统失控4小时;伤害热线多台服务器的管理员口令被盗,数百用户和工作人员的帐号、密码被盗;西安某银行系统被信息犯罪分子入侵,提走80.6万元现金;202_年1月到8月的7个月时间内,在我国计算机病毒肆虐,共出现15次疫情;等等„„。

[教师提问] 现在大家来总结一下,这些犯罪事件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没有? [学生思考并回答]情节都很恶劣、都是使用计算机来犯罪、有些还与网络有关„„ [教师说明]从上面的事件可以看出人们在充分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愉快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形形色色的信息犯罪活动。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自发形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利:信息技术增加了政治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状态,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信息管理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等。弊:知识产权的侵权,虚假信息泛滥,信息污染成灾,信息安全问题凸显等。

二、新课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的电脑安全吗?如果在单击状态下,安全问题可能还不是很突出,但如果是在网络环境下,安全问题就显得非常严峻。你的计算机只要接入了因特网,哪怕你不动鼠标键盘,仅仅只是开着计算机,你的计算机仍会“中招”。一台不设防的计算机接上因特网,就无异于在网络上裸奔。那么,在网络环境下,我们一般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呢?

我们一般会遇到的安全问题有:病毒、黑客、危险软件。

1、病毒

(1)病毒其实就是一种人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2)病毒的特点:具有寄生性、潜伏性、传染性、隐蔽性和破坏性。(3)目前几种常见的病毒:CIH病毒、蠕虫病毒、宏病毒。

2、黑客

黑客是一种人为的攻击,利用不正当的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从而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人。

病毒再聪明,毕竟只是一个程序,在因特网上最大的还是人为攻击。黑客一般是通过木马程序、钓鱼软件、间谍软件、系统漏洞等途径来进行人为攻击。

3、危险软件

这些程序有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特征,但不能完全归为病毒。这类程序比较多如:网页恶意代码、网络广告、流氓软件、玩笑程序甚至垃圾邮件等。最容易碰到的就是网页恶意代码、在访问一些网页时i,不知不觉就被安装上了,影响着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4、网络安全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日趋复杂化,但是我们又不可能不上网。只有积极主动地去应对这些安全威胁,把网络威胁和破坏降到最低,才能使我们的电脑“百毒不侵”。【分组讨论】:

⑴、当我们的电脑中了计算机病毒后,我们该如何处理以及预防计算机病毒?

我们可以用杀毒软件杀毒,如:瑞星、江民、卡巴斯基、360安全卫士、金山毒霸;使用正版系统软件;下载的音乐,视频,软件先杀毒;我们用过的U盘,移动硬盘要先杀毒后再使用;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如用U盘,移动硬盘;经常升级杀毒软件的病毒库;杀不了毒时,重新装系统;当发现计算机系统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毒。⑵、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黑客和危险软件呢?

针对黑客我们可以安装防火墙、过滤信息包、经常升级系统版本、使用加密机制传输数据等等。针对危险软件可以安装一些安全软件,如360安全卫士、windows清理助手等。

5、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准在网上随意发布公共信息和在网上散布谣言;不准侮辱、欺诈他人;不准在网上交友和约会网友;不准沉溺网上游戏、聊天;不准盗用他人网上地址和账号;不准传播病毒;不准散发垃圾邮件等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当然我们在养成;良好的上网道德安全意识时,还要学会预防我们的电脑不受黑客、病毒等的危害。这时我们应该①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经常用杀毒软件和安全软件扫描计算机,如果发现病毒或危险软件,就将其清除并及时升级;②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不要随便登陆不明网站;对来历不明的邮件和附件不要打开;不要下载未知软件;在使用U盘和光盘之前查杀一下病毒。③不要把密码随意告诉其他人,设置密码尽量长一些。

三、课堂练习

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

A.传播性、潜伏性和破坏性 B.传播性、潜伏性和易读性 C.潜伏性、破坏性和易读性 D.传播性、潜伏性和安全性 2.计算机病毒会造成? A.CPU的烧毁 B.磁盘驱动器的损坏 C.程序和数据的破坏 D.磁盘的物理损坏 3.以下使用计算机的不好习惯是? A.将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内 B.对重要的数据常作备份 C.关机前退出所有应用程序 D.使用标准的文件扩展名

4.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机病毒像感冒病毒一样,可以在人群中传播 B:计算机病毒只能感染计算机文件 C:计算机病毒至存在于计算机硬盘中

D: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光盘、U盘、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5.微博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平台,发表微博应注意()A:在微博发表文章要负法律责任 B:微博中的新闻或文章都真实可信

C:对微博名人的文章都表示认同,并转发 D:在别人的微博中任意发表自己额评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五、作业 1.在网上查询《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

2.在网上查找并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及还有哪些处理计算机中病毒的方法?

第二篇:《信息安全》教学设计

《信息安全》教学设计

一、教材、课题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信息安全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有效获取信息)第二节(网上获取信息策略)的部分内容。信息安全知识在整本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本节课的教学用了一定的篇幅介绍病毒黑客。必竟病毒黑客对计算机信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本课题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使用网络。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的同时,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

2、课时安排:1个课时(45分钟)

二、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正在不知不觉的遭受着信息安全的威胁,如:来自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等,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淡薄,针对这问题,本节课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学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完成信息安全的相关内容的学习。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性学习: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提高信息素养的主体。在本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进行分析和思考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以自主和小组合作性学习展开,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手段

硬件:教师用机、投影仪。

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操作系统。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威胁信息的常见因素。(意图:总体了解威胁信息的常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可以更方便做好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

(2)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特点。

(3)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计算机病毒。(意图:病毒是威胁信息安全的一大元凶计算机病毒要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务必对计算机病毒做好防杀工作,所以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特点,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计算机病毒)

(4)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黑客、病毒、盗版软件等对信息安全有影响的人或事物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起针对信息安全“以防为主,以杀为辅”的思想。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了解威胁信息的常见因素。(2)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特点。

(3)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计算机病毒。(4)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2、难点:

(1)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特点。

(2)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七、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巩固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病毒基础知识)。

2、提问引导法。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新知识时,在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我通过“提出疑问”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

八、教学设计思路:

1、情境导入:初识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严重后果(3分钟)

2、引出课题《信息安全》(2分钟)

师生共同讨论并解释课题:(信息安全:指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等得以保证);

3、引出要点:掌握威胁信息的常见因素(5分钟)

先让学生思考威胁家产安全的常见因素有哪些?为学生思考“威胁信息的常见因素有哪些”作铺垫。

4、掌握威胁信息安全的“最大元凶”计算机病毒(小组讨论方式)(10分钟)

5、做好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小组讨论方式)(10分钟)

6、通过让学生分析黑客案例,扩展知识,发散思维(5分钟)

7、课堂总结(3分钟)

8、课堂练习。(5分钟)

9、课后作业(思考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并把答案发送到教师邮箱,本节课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跟教师沟通进行解决问题。(1分钟)

第三篇:信息安全教学设计

..遵化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专用纸(首页)

测试组别 第 3 组

测试序号

级 高一年级

目 信息技术

授课题目 信息安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常见因素,掌握常用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威胁信息安全的四大因素;通过任务驱动,得出常用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增强信息道德和法律意识。

教 学 重 点 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因素的同时让学生提高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保护信息安全的常用方法。

教 学 难 点 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教 法 学 法 架设 ASP 动态教学进行教学,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 具 学 具 计算机网络、Asp 动态教学

板 书 设 计

信息安全

一、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二、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 人为的无意失误  养成良好习惯  软件漏洞和后门  安装补丁程序  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 安装安全防护产品  人为的恶意攻击  提高安全意识

 及时备份数据

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

..遵化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专用纸(副页)教学 流程 师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案例展示 教师播放“抢红包中毒”视频,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提问:抢红包安全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顺势引入新课--信息安全

我们在畅游网海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你自己可能成了他人的猎物?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展示案例一:

王先生收到了一条短信,“请您登陆工商银行 www.teniu.cc 按照收到的动态 E令进行动态密码升级。”收到短信后,受害人登录指定,在输入银行账户和密码后,页面立刻关闭。在拨打向中国工商银行查询后,发现银行卡共计 80 余万元资金被转走。

教师提问,什么原因导致银行卡的资金被转走?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人为的无意失误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让学生感受网络息安全危害,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激发学生的兴趣,沟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渴望进入新课的学习。

通过案例,深入思考,总结出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遵化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专用纸(副页)教学 流程 师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 计 意 图

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

教师展示案例二:

1985 年 11 月 21 日,由于计算机软件的缺陷,造成纽约银行与美联储电子结算系统收支失衡,发生了超额支付,而这个问题一直到晚上才被发现,纽约银行当日帐务出现 230 亿短款。

教师提问,什么原因造成美国纽约银行损失?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教师展示案例三:

202_ 年年底到 202_ 年年初,“熊猫烧香”的病毒制造者俊将该病毒销售给 120余人,非法获利 10 万余元。经进一步传播,该病毒的各种变种 202_ 年底开始在网上大规模爆发,给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俊判处 4 年。

教师提问:是什么给百万个用户带来损失?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通过案例,深入思考,总结出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通过案例,深入思考,总结出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遵化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专用纸(副页)教学 流程 师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 计 意 图

案例展示

教师展示案例四:

202_ 年 EMC 旗下的安全部门 RSA 遭遇黑客攻击,用户信息大规模“泄露”。

公司一部分普通员工收到了一些电子及表格附件。一些员工打开了附件,并在表格空白处填写了容。黑客可以远程控制计算机,造成一些用户名、密码和域名信息被泄露

教师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用户信息泄露?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人为的恶意攻击。

师:哪位学生来总结一下,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生:学生回答。

师:小结 1.人为的无意失误 2.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3.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4.人为的恶意攻击

师:面对种种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相应措施进行防?接下来我们逐一进行学习。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通过案例,深入思考,总结出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遵化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专用纸(副页)教学 流程 师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 计 意 图

任务驱动 小组探究

任务驱动 小组探究

任务一:分析骗子是如何进行诈骗的?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因为王先生的未认真审核网址,误将 www.teniu.cc 认为www.teniu.cc,进入了骗子设计好的仿冒的,造成用户密码泄漏,资金损失。

教师:既然我们知道了骗子的手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仔细看清网址,提高安全意识;不随意透露密码;尽量不用生日或等容易破解的信息做密码;经常更换密码。

任务二:软件为什么会有漏洞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由于软件开发者开发软件时的疏忽,或者是编程语言的局限性,导致软件存在缺陷。

教师:既然我们知道了漏洞,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安装补丁程序。

师:我们经常通过什么办法进行补丁安装呢? 生:可能通过 Windows 系统自带的更新程序,也可以使用 360 等安全管理软件中的自带的漏洞修复功能。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通 过 学 生 剖 析 实例,使得学生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 过 学 生 剖 析 实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遵化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专用纸(副页)教学 流程 师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 计 意 图

任务驱动 小组探究

任务驱动 小组探究

任务三:看图片,回答问题,这些是计算机病毒? 学生:不是。

教师: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有什么危害?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是一段程序或代码,具有破坏性,能自我复制。

它能造成计算机软、硬件破坏,造成网络瘫痪。

教师:既然计算机病毒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护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1.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2.及时备份数据 3.养成良好的习惯 4.提高安全意识

任务四:我们常常听到“黑客”这个词,那么这是什么人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防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黑客是指专门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进行不法行为的人。比如入侵电脑、网络等,修改、删除、下载数据、文档等。我们可以使用防火墙软件、禁用不必要的服务来进行防护。

师:演示如何禁用不必要的服务。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学生围绕病毒的相关问题自主学习,深入了解病毒。学生在实践中摸索、获取新知。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如何防黑客的攻击,并通过录屏软件给学生演示如何禁用不必要的服务。

..遵化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专用纸(副页)教学 流程 师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 计 意 图

牛刀小试 师:哪位学生来总结一下,常见的信息安全防护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生: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1.养成良好的习惯 2.安装补丁程序 3.禁用不必要的服务 4.安装安全防护产品 5.提高安全意识 6.及时备份数据

课堂练习:

1、下列哪种不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做法(

A.不使用外来软件

B.定期进行病毒检查 C.复制文件副本 D.自行删除可能染毒文件 2、为了防止信息被别人窃取,下列密码设置最安全的是()

A〃12345678 B.ndYZg1

C〃NDYZ

D.Yingzhong 3、下面哪种现象不属于计算机犯罪行为()

A.利用计算机网络窃取他人信息

B.攻击他人的网络服务 C.私自删除他人计算机重要数据 D.消除自己计算机中的病毒 4、“蠕虫”病毒可能通过()进入其他计算机系统。

A、键盘 B、扫描仪 C、网络 D、麦克风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巩 固 对 新 知 的 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遵化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专用纸(副页)教学 流程 师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 计 意 图

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知识 一、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 人为的无意失误  软件漏洞和后门  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 人为的恶意攻击 二、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 养成良好习惯  安装补丁程序  安装安全防护产品  提高安全意识  及时备份数据 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

请同学们总结在信息获取过程中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并以“信息安全从点滴做起”为题,将你的感受记录在电子学习档案袋“我的感受”中。

计 算 机网络、教学

回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拓展学习,起到了“课虽止,思未断”的效果

..

第四篇:《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学设计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学设计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设计的教学任务贴近实际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理论指导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及时评价,以任务驱动,开展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六章第一节《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常见的安全隐患如何防治和处理。其中,对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系统的安全及维护做必要的了解,进而掌握计算机病毒特点及预防办法。最后,对计算机犯罪和预防有所了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相应的任务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加之,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和自己生活贴近的事情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有关黑客的知识,因此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掌握信息安全系统维护的一般措施。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信息安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找出较好的防范方案使其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常见计算机中毒症状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③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电脑中毒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

了解计算机病毒并能够掌握有效防治办法。

六、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分组合作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微机室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计算机安全的视频——《真实谎言》,频。教师进行提问:

学生观看完视

1、视频中的特工怎样盗取重要情报信息?

2、同学们知道的信息安全案例有哪些?

学生观看

学生回答

学生体验

通过视频观看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信息安全问题

列举教材上的五个案例,并逐一进行分析说明(PPT展示)

1、美国NASDAQ事故

2、纽约银行EFT损失

3、江苏扬州金融盗窃案

4、一学生非法入侵169网络系统

5、病毒入侵导致战争失败

思考问题

观看了解

让学生了解信息领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交流合作

结合上述案例,分组讨论计算机及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以及如何预防?

谈谈开发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对维护国家安全有何意义?

分组合作

讨论交流

通过活动引起学生的思考,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

了解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的一般措施:

物理安全(硬件安全)

逻辑安全(软件安全)

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信息安全维护的基本常识

分析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病毒”顾名思义,如同人类所得病毒一样,有着其固有的特点。

A、病毒的定义

譬如,“蠕虫”型病毒,伴随型病毒,诡秘型病毒,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

学生了解、思考

给出病毒的定义,说明导致信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

活动:

查找病毒特征

B、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非授权可执行性

2、隐蔽性

3、传染性

4、潜伏性

5、破坏性

6、表现性

7、可触发性

通过网络查找常见病毒总结病毒特征

观察学生能否快速准确找到相关信息

讨论、理解

B、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不要随便复制和使用盗版及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存储设备

学生思考,讨论。

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良好的信息安全素养

讨论活动:

计算机犯罪及预防

让学生通过自学当前常见计算机犯罪行为,讨论应该如何有针对性进行预防

阅读课本进行思考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本,提升自学和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

练习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从外部侵入别人的计算机系统通常使用什么方法,应如何进行防范。

思考 搜集网络资料

让学生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有关信息安全的预防知识

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了信息安全以及系统维护的一般措施,了解了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办法,讨论并熟悉计算机犯罪和怎样有效防范相关犯罪的常识与技能,让学生从现在起就要树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安全防范能力。聆听、思考

让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所有内容,加深认识。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进行展开。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信息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本领,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上网搜索,亲身体验明确了信息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后,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加深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征,并能够对电脑病毒进行有效的预防。通过边讲解边练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由于每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进度不一致。因此,造成个别人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有些练习也没有相应的完成。今后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尽可能让所有同学都能边学理论知识边动手体验工作过程。

第五篇:《信息安全与系统维护措施》教学设计

《信息安全与系统维护措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作为本章的开篇,全面介绍了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在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同学们在以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能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尽最大可能保障信息的安全。为此,本节共设置了四部分的内容:

一、信息安全问题;

二、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

三、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四、计算机犯罪及预防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信息技术各方面的问题和对计算机的操作都有了解,同时学生还对网络有较浓厚的兴趣,学生对信息安全了解不多,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搜集相关资料,精选案例资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信息安全

2、懂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了解信息安全问题的防范策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了解信息安全及其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了解信息安全问题的防范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

2、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3、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利用网络探讨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教学难点:对信息安全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以案例导入,引出信息安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

2、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本5个案例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1:美国NASDAQ(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事故 案例2:美国纽约银行EFT损失 案例3:江苏扬州金融盗窃案

案例4:一学生非法入侵169网络系统 案例5:202_年最严重的病毒

请学生归纳总结出信息系统安全应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总结归纳,教师补充。

3、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相互交流、争论,在讨论中得到一些必要的共识,这样可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印象,起到较好的效果。

4、巩固加深

请同学根据故事和案例分析,总结平时生活中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因素,从而想出对策。进一步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从而掌握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基本方法。

5、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预防

学生讨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教师补充归纳

6、课堂小结

信息安全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