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续小儿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续小儿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的:
1、能将《续小儿语》诵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内容;《续小儿语》(节选)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你会怎么做?当别人给你提出好的建议或批评时,你会怎么做?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能教我们学习做人道理的《续小儿语》。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合作。
(一)经典回放
1、自己来读一读第9页的'对联。要求将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朗读,互相检查,帮助纠正错误。
3、学生齐读。
4、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5、教师结合10页文意讲解不明白的地方。
6、教师范读。
7、自己再次大声朗读,要求讲究韵律。
8、抽生朗读,比比谁读得准。
三、温馨点击
教师讲解《续小儿语》的相关知识。《《续小儿语》是明朝吕坤编写的,我们学习它,能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学生练习背诵。与小组同学进行一次背诵比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流利地背诵下来。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讲给大家听一听。
五、填写成长袋。
如果你的表现十分优秀,就给自己两张小贴画,如果还需要继续努力,就给自己一张小贴画。
【《续小儿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倾听心灵》教学设计
2.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3.社团教学设计
4.《桥》教学设计
5.《秋水》教学设计
6.《关雎》教学设计
7.《望月》教学设计
8.《少年》教学设计
9.望月教学设计
第二篇:山东省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弟子规》——续小儿语
《续小儿语》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够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知道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1、复习:集体朗读
1、《弟子规》
2、《小儿语》
2、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
(1)认读生字(2)练习朗读课文(3)熟练朗读课文(4)学习“解析”理解大体意思
(5)练习背诵课文。
(二)学习新课
1、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习状况:集体朗读、学生领读、分组读。
3、师生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并纠正读音。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集体朗读课文
6、小组合作学习“解析”集体朗读“解析”
7、学生自由读解析。
8、指名说一说课文的大体意思。
9、练习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
1、想一想:图中小朋友的做法错在哪里?应该怎样说和做?
2、指名说一说
2、自我评价:涂一涂:能熟练朗读课文的涂一颗星;能背诵课文的涂二颗星;能说出课文含义的涂三颗星。
第三篇:《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儿垂钓》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七绝,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
3.掌握“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写一写”的学诗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默写全诗。
5.品味乡村生活,感受童年快乐,生成素朴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积蓄童年情愫,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蓬头”“遥招手”等词语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
1、让爸爸妈妈帮助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乐事。
2、鱼竿、小凳、补充材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说,咱们四年级1班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儿地,这不今天我就自告奋勇地要来给大家上一节课,大家欢迎我吗?掌声。
这么热情,那老师送给你们一组有趣的图片作为感谢吧!想看吗?
看,鞋子进水了,却依然玩得—— 好玩吗?玩过吗?这是——有趣吗?
同学们有过哪些快乐的童年回忆呢?来,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乐!
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
你和家人朋友去钓过鱼吗?老师调查一下,钓过鱼的小朋友举一下手。
(问没举手的学生):你们没钓过鱼怎么说喜欢钓鱼呢?
看来同学们确实都喜欢钓鱼。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有关钓鱼的知识。
第一个问题:在什么地方钓鱼?
第二个问题:你们是选择人不常去的地方钓鱼呢,还是选择人经常去的地方钓鱼?为什么?再问一个问题: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长得茂盛,还是长得稀少?为什么?(你很聪明。你善于观察。呵呵,大家真是钓鱼的高手!)
一。揭题生趣
1.钓鱼确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小孩儿学钓鱼就更有趣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师板书)。请大家拿出笔来,跟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地在作业本上写好课题。
【注意提示】“垂”的横画比较多,第二横最长,写的时候还要注意笔顺。“钓”的右边是一点。
2.齐读课题。这个题目很好懂。同学们能通过这个题目猜出这首诗的内容吗?
3.看来同学们不仅是钓鱼的高手,还是猜谜的高手。
二。初读觅趣。
1.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了、朗朗上口为止。
2.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很顺口地读。
3.读得不错!比如,“稚子”的“稚”是翘舌,“垂纶”的“纶”是边音,真是读得非常准确!谁再来读读看,不但顺口地读,而且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
4.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5.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6.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诗的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7.读诗就是要这样,读出节奏、读出味道,现在同学们一个个俨然已经成为了诗人。
刚才同学们通过题目猜了这首诗的内容,猜得不错!现在课文又读得这么棒,让你们联系诗句再来猜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我想一定能猜得更好,说得更具体。大家可以请插图帮忙。
指名回答。(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小孩坐在草丛里学钓鱼,一个过路人向他问路,他怕鱼惊跑了,没有回答他。)看看,大家又进了一大步!
三、细读品趣。
1.理解前两句
其实,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藏着许多有趣的画面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继续来细品其中的趣味,我们先猜这首诗的意思吧,争取猜得更准确。
(1)先猜第一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你们先把“蓬头”、“稚子”、“垂纶”这三个词的意思猜出来。
(“蓬头”的意思是头发乱蓬蓬的;“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垂纶”的意思是钓鱼。)
猜得好!连起来怎么说?(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钓鱼。)
(2)下面我们来猜第二句“侧坐莓苔草映身”.“莓苔”的意思其实前面大家已经猜出来了,是什么?(人不经常去的草丛)“侧坐”也好猜?为什么要侧着身子坐着呀?(师示范,侧身观察,表现认真期盼的心情)
“侧坐莓苔”我们猜出来了,意思是?
那“草映身”呢?(野草掩映着身子。)
也就是说,我们猜“映”的意思是掩映、遮掩?遮掩住整个身体吗?怎样的野草才能遮掩住小孩子的身子呢?
(3)前两句我们都猜好了,现在请大家合起来说一说。提醒一下,想好了再说,尽量说清楚、说完整。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茂盛的野草遮掩着他的身子。)
(4)围绕着这句话,你觉得这个孩子哪儿让你觉得他特别有趣,特别惹人喜爱?
“蓬头”这个小孩子为什么会头发乱蓬蓬的?我们现在就来猜这个问题。你从“蓬头”中品出了趣,淘气,体会到孩子的天真可爱。
“侧坐”,认真专注的细微的动作,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草映身”(可见小孩子身子小)是啊,如果是大人哪会有“草映身”的趣味呢
“稚子”,稚嫩,可爱,天真。
“学”非“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5)我们现在通过前两句来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加上表情读出小孩的淘气、认真(这是个淘气、顽皮的小孩。他喜欢钓鱼;蓬着头,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读出对小孩的喜欢。
(这是个聪明的小孩。他虽然是在学钓鱼,可已经知道要找个偏僻的地方。)我们现在再来读这两句,来夸夸他。
2、理解后两句
刚才我们是用先猜词意,再把词意连起来猜出句意的办法,弄清楚了前两句的意思,感受到小儿钓鱼的一番情趣。下面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先读读后两句,再独立去猜后两句的意思。猜好了请悄悄告诉我或者说给你的同桌听。
(1)学生自由猜,告诉同桌,集体交流:一个过路人向小孩问路,小孩远远地向他招手,因为他怕把鱼惊跑了,所以不答应人。一个过路人干什么?小孩怎么做的?
(2)说得很好。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演出来吗?谁来演“蓬头稚子”?
会钓鱼吗?(那你是真正“学垂伦”哪!别紧张,老师教你,一手拿住鱼竿,给鱼钩装上鱼饵,再把鱼钩甩到河里,随时关注水面上浮漂的动静,一下子就学会了!)快看,一条鱼儿游过来了…… 侧过去看看哪!
(3)我就是那个路人了,我就站这儿行吗?那我还得远远的,到哪边呀?(抓住“遥”)
师自言自语:我跟老朋友已多年不曾见面了,这次应邀,特来拜访。可是几年不见,这道路跟村庄都有些变样了,我都不认得路了,这如何是好?得找人问问才行!(师用手张望)奇怪!远处有一个小孩蹲在草丛里干嘛呀?我来问问他:喂——小朋友——,到张家庄怎么走?(声音大一些,语气要有礼貌)
(4)他演得对不对?(是招手不是摇手?孩子那么小,你这样招手路人看得见吗?)
(5)我这么礼貌地问路,这孩子不赶快大声告诉我,却对我招手,他心里在想什么呀?大声——着急,礼貌——不能不理,担心——
(师走上前)我来问问你,我请你帮忙,你不回答,对我招手!为什么不应声?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个动作什么意思?
(6)这位路人你看见小孩在对你招手,又在想些什么呢?你会怎么看这位小孩儿?(好的,看你钓鱼这么认真,我不会怪你的。)
知道我这位路人怎么想吗?(这小鬼太有趣了,太可爱了,走看看去1真不错,既在享受着钓鱼的乐趣,也还不忘做个热心人!问路——哦,明白了,谢谢你!哟,鱼上钩了,快拉!)
(7)同学们,看到这有趣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是否想起了什么?
(8)我们演得怎样?谁还想来演一演!那好,大家朗诵前两句,后两句他们俩演!
(9)我们现在再通过后两句来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这是个聪明的小孩。他知道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这是个机灵的小孩。他知道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他又想告诉路人路怎么走,就叫路人走到身边再轻声地告诉他。)大家都在表扬这个小孩。加上动作。读出童趣。
学生读。
四、诵读吟趣
1.一首《小儿垂钓》,短短四行,却给我们勾勒了一位天真浪漫,稚气可爱的小儿的形,(音乐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满童趣的《小儿垂钓》师范读全诗。
2.哦,多么可爱的孩子呀,“蓬头、侧坐、学垂纶”还真钓到了鱼。孩子,你的心情怎样?你来开心地吟吟这首诗。
3.这位路人,你看见那个可爱的孩子了吗?你喜欢吗?读出你对孩子的喜欢来。
4.各位小诗人,你们也看见了那个孩子和那位路人吧,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家自由读诗吧,读出你自己的感受来。学生读。
5.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配乐齐诵。全体起立。
6.诗我们不仅会读了,会背了,还读出了诗中意,诗中趣。下面拿出练习本,写写这首诗。我找两个同学,上黑板,每人写一句。(字写得工整的)
写的时候注意四个字的写法。一是“蓬头”的“蓬”,草字头,乱得跟杂草一样;“稚”,右边是个隹,四条横;“纶” “莓、苔”
五、拓展赏趣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请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材料,读了吗?
2.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按照刚才学古诗的方法,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好好体会一下其中的童趣。
3.学生汇报交流。(请三个左右的学生,提示:有喜欢×××写的诗吗?)
《所 见》: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无忧无虑,多么快乐呀!
《村 居》: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
《宿新市徐公店》:多么漂亮的蝴蝶呀,抓到它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儿呀!就算是蝴蝶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他们心里了!
六、总结明趣
1、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儿垂钓》,还读了几首童趣诗。冰心奶奶曾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孩子们,你们拥有这世上最宝贵的童真、童趣、童心,永远不要放弃:童心不泯,童趣永在……
2、最后,让我们再把这首诗吟诵一遍,把这美好的童真童趣永留心间。——
七、布置作业
诗歌学完了,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两个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完成吧:
1、展开想象,把《小儿垂钓》改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2、画出你想象中的小儿垂钓图,再和书本上的插图比较比较。
第四篇: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钓过鱼吗? 生: 钓过
师:谁能说说钓鱼的感受。生:钓鱼很快乐 „„
师:同学们都愿意钓鱼,听得出来,钓鱼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胡全能的诗《小儿垂钓》,看看文中的小孩是怎样钓鱼的。齐读课题:《小儿垂钓》。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师:下面,先来看一下古诗中的生词,自己先认读一下。(先练读)
师:谁起来读一读?(学生读)
师:这些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说。
师:让我们齐读这些词语。(生齐读)
2.师:字词掌握了,咱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先听听课文录音。出示课件(录音)
3.学着这位叔叔的样子读读这首是诗。(生练读)
师:谁能起来读读这首诗?(学生读)小结:评价:字音读准了,评价:②这位同学还读出了诗的音韵美来,真棒。
师:先来看题目。《小儿垂钓》,谁能说一下,垂钓是什么意思? 生:钓鱼
师:从题目中知道了,这首古诗主要写的是什么?(生:一个小孩钓鱼的故事)
三、精读品味,想象朗读
师:在这个故事中,小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再读读古诗,看看小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读古诗)
师:谁起来说一下?
生:第一句:蓬头稚子学垂纶。蓬头:头发乱蓬蓬的。从“蓬头”这个词看出这是一个顽皮的小孩。稚子:幼儿,小孩子五、六岁的样子,上幼儿园,或者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弟弟可以称为稚子。
师:
五、六岁,这么小的小孩,他在干什么? 生:“学垂纶”
师:“垂纶”是什么意思? 生:钓鱼
师:这么小的孩子在学着大人的样子钓鱼,多么有趣的孩子!师:接着往下说。
第二句:侧坐莓苔草映身。(生:侧坐:侧着身子坐,斜着身子坐)师:还可以怎样理解?(生:很随便地坐)舒服 师:这个词把小儿钓鱼时候的惬意描写出来了。师:接着说
(生:莓苔:泛指野草)
师:映是什么意思?(生:遮掩或掩映)
师: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选择这么一处地方学垂钓,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生:天真可爱
师:仅仅是天真可爱吗?再读读这两句诗,想一想? 师:你又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生:钓鱼的时候,很认真专注的小孩 师板书:认真专注(描述画面)
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描写的画面吗?(学生说)
师:读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象这个有趣的画面。(生练读)师:谁愿意读?(学生读)
师评价:你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儿(你读出了一个认真专注垂钓的小儿)
师:谁再来读这两句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这个有趣的画面(一生读,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师:小孩子正在专心致志钓鱼,眼见的一条大鱼游了过来,鱼要上钩了,这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出示字幕:师吟诵:(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能抓住重点词语,谈一下理解吗? 生:(借问:向别人打听,诗中指问路。)生:遥是远的意思。生:怕得是害怕的意思。生:应是理睬的意思。
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述的画面吗?(生说)
师:假如说,老师就是那个路人,你们就是那个正在学钓鱼的小儿,我来问路,你们会怎样做呢?
师:我看看你们钓鱼的姿势,(指导孩子们像诗中的小儿一样做。)师:喂,小朋友们,到杏花村怎么走?(师大声喊)
师:咦,这个小孩怎么不回答我的话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师走到孩子们跟前)
师:小孩,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话呢? 生:我害怕你的声音把鱼儿吓跑。师:听到我的问话,你心里在想什么?
生:你不要喊了,走近点,我会轻轻地告诉你,你怎么走。(师问了三名孩子)师:刚才我发现有一个小孩的表情是这样的,请你上台来做给同学们看。(生上台,做出刚才的表情)师:你为什么是这副表情?
生:因为我很着急,害怕路人把鱼儿吓跑了。
师:心里着急,紧张,脸上就表现出来了,看来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就是诗中的一个字,是什么?
生:怕
师:一个怕字,非常生动地刻画了小儿当时的心理。师:通过两句诗的描写,你有读出了一个什么的小孩? 生:机灵 生:聪明
生:天真可爱(师板书:机灵可爱)
师:请同学们读读后两句诗,读出小孩的机灵可爱。(生读)师:谁愿意读?(几名生读,师评价)
师:找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闭眼想像 这个有趣的画面。
四、揣摩写法,读写结合
师:《小儿垂钓》这首诗,短短四行,却给我们勾勒了一位天真烂漫,稚气可爱,聪明机灵的小儿的形象,闭上眼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童趣的《小儿垂钓》。
(出示整首诗,师范读,伴音乐)
师:古诗既有音韵美,又有节奏美,请你也试着吟诵这首诗,把诗人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生配乐朗读)
师:儿童天真可爱的样子令人陶醉。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儿垂钓》几首描写童趣的诗,诗人们为什么能写出儿童的种种童趣呢?我想这和他们拥有一颗童心,永不泯的童心去观察生活有关。
师:下面老师把这首诗变成一段话,就成了一篇短小的写人的现代文了。课件出示: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师:这段文字是抓住了稚子的哪些特点写的?生说。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的同位,用150字写一些他吧。生写。交流。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拥有这世上最宝贵的童真、童趣、童心,童心不泯,童趣永在。请你们选择一个人,用你童稚的笔写下来吧。
第五篇:小儿垂钓教学设计(模版)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解放大路小学 李丽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趣味。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跟着老师书空是个好习惯。“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一横最长。一起读,这首诗的作者我们并不熟悉,谁能根据自己预习时查到的资料介绍一下诗人?同学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看图片(大屏幕出示),长长的钓鱼线垂到河里,所以“钓鱼”也叫“垂钓”。钓过鱼吗?钓鱼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又别有一番情趣呢!
二、初读探趣。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读正确,有不理解的词打上问号。2.谁来读给大家听。不错,生字都读对了,我们一起读一遍。这里的“应”是多音字,谁来给大家讲讲。(屏幕出示)
3.有不理解的词吗?诗读正确了,词语也理解了,那么诗中的趣味有没有读出来呢?再读一遍诗,你一定能看到许多有意思的画面。(板书;趣)同学们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真会读书。
三、细读品趣。
1.其实,要真正体会这首诗的情趣和意境,还需要好好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会,可以把自己认为有趣传神的词圈画出来。
2.圈画了哪些词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3.汇报。(学生边说老师边在白板上标注)(1)“蓬头”品出了小孩的淘气、本真、可爱。一个蓬头让人忍俊不禁,真是野味十足!
(2)“草映身”小孩身子小,可以想象垂钓之处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小孩很会选地方,这里安静,无人打扰,鱼不会受惊,还晒不着自己。太有趣了!(3)“学”非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同学们从一二两行诗体会出了小儿垂钓的种种乐趣,能把你体会的“趣”读出来吗?感受的兴趣不一样,读出的味道也不一样。
(4)“遥招手”“不应人”“怕”写出了小儿垂钓的有趣心理,他在想什么呢?(板书:遥招手 不应人)这正是儿童独特的心理,多有趣呀,越读越有趣。能读好这两行诗吗?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5)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演出来吗?
刚才我们通过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感受到了小儿垂钓的野趣、乐趣、生趣、情趣。这些便是童趣!(板书:童)
四、吟诗诵趣。
《小儿垂钓》这首诗,短短四行却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稚气可爱的小儿形象。闭上眼睛,(音乐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满童趣的《小儿垂钓》图。师范读。吟诗是感情丰富的表现,自己也试着吟诵这首诗。大家有了吟诗的味道,谁愿意来试试?推荐一个吧!一起来吟这首诗,能不看屏幕吗?
五、拓展赏趣。
大家沉浸其中的吟着,陶醉在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我们来读读。
六、总结明趣。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儿垂钓》,还读了几首童趣诗,诗人为什么能写出我们儿童的种种童趣所在呢?我想这和他们拥有一颗童心,用不泯的童心去观察着生活有关。冰心奶奶曾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孩子们,你们拥有这世上最宝贵的童真、童趣、童心,永远不要放弃:童心不泯,童趣永在……
教学反思:
《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跃然纸上。是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儿的形象,是人感到逼真,亲切。
根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趣。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诗句、诗意,体会情感,培养想象能力。
为切实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观察、诵读体会的教法,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需要用的教具,主要有,配乐录音带,插图投影片,投影机。我在教学中涉及以下方案。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所以在预习时,让学生借助拼音把两首诗多读几遍,说说通过预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以利于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字词,如:通过查字典,看插图理解,用揣摩诗句的方法理解,或联系已知解决疑难。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重点指导字词,理解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还要充分利用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在初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要求读出节奏、韵脚和感情,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最后利用学生画出对诗句的理解,把学生的感知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