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0的认识教学设计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69-913986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2-17 15:45: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0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0的认识

姬忠红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教科书第16--17页“0的认识”及自主练习1、2、3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2、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0的书写方法,理解“0”的两个含义 教具准备:

1、自制苹果图片。

2、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具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2、学具盒。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出示情景图)

1、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熟了,你们想帮着农民伯伯摘苹果吗?

2、现在咱们就去瞧一瞧。3、出示苹果树的课件。

4、有那么多的大苹果,你看到苹果上都写着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苹果的上面都写着数。学生回答:写着1、2、3、4、5、6、7、8、9、10。)

5、你想得到这些大苹果吗?你想把哪一个摘下来?(学生发言:我想把写着数字5的那个摘下来„„)

6、请你到前面来把它摘下来,接着请其他同学也来摘苹果。(学生在摘苹果的过程中教师可及时提问:现在树上还有几个苹果?如还有7个苹果,就问7个苹果可用数字几表示?为后面0的学习做好准备)

7、小朋友真棒,农民伯伯还夸大家能干呢!你能按照苹果上数字的顺序读一读吗?(学生看课件按照1、2、3、4、5、6、7、8、9、10的顺序边读边伸手指。)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一)认识0,理解0的含义

1、你还想来摘苹果吗?为什么?(学生:不能摘了。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

师:哦,原来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那怎么样表示?(学生回答:可以用□表示;可以在上面画一个小错号;可以用0来表示„„ 学生初步感知0的实际意义。)

2、(表扬举手发言的小朋友)看来××小朋友非常愿意动脑筋。一个也没有我们可以用0来表示。

3、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师板书:0)

(二)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三)学习书写“0”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能说说0像什么样吗? 生:0像个鸡蛋。生:0像鸭蛋。生:0像圆圈。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黑板上的0像圆圈吗?

生:不像。0没有那么圆,有一点长,有一点扁,像个椭圆。师: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给0编首歌吧,仔细听老师的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2.教师在田字格示范写“0”

想知道0到底怎么写吗?写的时候要注意: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看,写出来的线多圆滑呀。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0的样子。然后伸出手指,跟着老师在桌子上写一个0。

3.教师在前背对学生书空,学生练习书空。(书写时可以边写边说“0”书写的过程。)多练习几遍,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

4.打开书描红29页,比一比看谁描写的美观整齐。

(四)你能从0数到10吗?试试看!数给你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

(五)你在教室里还能找到0吗?如:温度计、直尺、门牌号、电话号码等等。

(六)、小结:数字0可以表示开始、也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只表示一个数„„原来0有那么多的用途,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2:有那么多的数,你能不能按照顺序把它们连起来?看看是什么?你发现什么了?

2、自主练习3: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惟一,可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教师按照书上的活动形式在课堂上真实地再现:猜一猜可能会剩几个?你认为剩几个就把所表示的数写在右边的格中。3、自主练习4:小朋友喜欢涂色的游戏吗?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吗? 你想把这只小鸟打扮得漂亮一些吗?请你给它来涂涂色。小于5的涂红色;等于5得涂黄色;大于5的涂绿色。好了,开始吧!看看谁的小鸟最漂亮!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咱们知道用数字1来表示1个太阳、1支铅笔„„用数字2表示2个小朋友„„3、4、5、6、7、8、9、10„„你知道在古时候人们用什么来表示数吗?

2、在古代人们用小棒来表示数,猜一猜1是怎样表示的? 3、向学生介绍古代表示数的方式。

(六)拓展延伸

老师送给同学们6个数字(0.5.4.3.2.1)好朋友,他们想让你们给他们排排队,好吗?请听好要求,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给他们排一排。想一想,“0”为什么这样排?

五、总结强化

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好朋友“0”,当表示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0表示,在尺子上表示起点。“0”还有很多的含义,下课同学去找找生活中的“0”,它还表示什么含义。

第二篇:认识《左右》教学设计

认识《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了解和体会其相对性。

2、通过有趣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生活中与“左右”有关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够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了解和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文具贴图、尺子、橡皮、格尺、文具盒、铅笔。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师:都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看谁能猜出老师出的谜语,谁就是最聪明的孩子,请听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手)

同学们真聪明,一会我们就用手来做游戏,大家高不高兴?高兴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举的是哪只手呀?(右手)对了!那,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说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左右”这一课,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二、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在生活中感知“左右”

(1)师:同学们,我们的双手很勤劳,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首先,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常用右手做那些事情?

生1:写字。

生2:吃饭的时候拿勺子。

生3:拎兜子„„

师:左手又帮助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呢? 生1:写字时左手帮助按住本子。

生2:吃饭时,左手拿碗„„

(2)师:同学们说的不错,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下面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体验一下。

请吴浩同学用一直手拧开这个杯盖?并说说体会。生:用一直手很难打开,太难了,我根本打不开。

师:请你“左右”手合作把瓶盖打开。

生:很轻松的就打开了。老师我觉得同学们也要像左右手一样互助、互爱团结力量大。

师:你说的真不错!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身体上还有像“左右”手一样好的朋友吗? 生1:左眼、右眼。

生2:左脚、右脚。

生3:左耳朵、右耳朵。

生4:左眉毛、右眉毛。

生5:左肩、右肩„„

(3)师: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口令游戏,请同学们听口令,看谁反应最快,能够做出相应的动作。

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右腿,拍拍你的左腿,抬起你的左脚,跺下你的右脚,用右手摸你的左耳朵,用左手摸你的右耳朵,师:同学们很聪明,反应很快,来上学已经有几天了,可是有些同学互相还是记不住名字,下面就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你左边和右边同学的名字,然后在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吧!(多指几名同学介绍)

2、在生活中找“左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关于左右的事情,小组讨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和左右有关的事情?

师:好,谁想好了就举手说一说!

1、和妈妈走路的时候,我总是走在妈妈的左边,妈妈总是走在我的右边。生

2、上体育课站排的时候,王东总是站在我的左边,张力总是站在我的右边。

3、„„

师:同学们可真棒!说的都这么好!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真的很重要。

三、理解左右

1、摆一摆

师:现在请大家一起做个游戏,每个人拿出你的学具,听老师的口令来摆一摆,谁愿意用文具贴图到前面的黑板来摆一摆?

师:请把橡皮放在文具盒的左边„„

2、数一数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说一说

师:我还有问题想问问大家,从右边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左边数橡皮是第几个?„„

1、从右边数橡皮是第四个。

2、从右边数橡皮是第二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它的位置说法却不同?

生:因为数的方向不同,左右就不一样了。师:同学们很聪明,我很佩服同学们,请同桌之间互相提问题,并动手摆一摆。

师:同学们摆的很认真,请整理学具,把学具轻轻的放回文具盒。

4、找一找

师:叮铃铃,放学了,小明走回家,他的家在最左边,同桌商量一下,他的家是几号,为什们?(出示贴图)师:同学们说的真棒!你们说对了!判断能力真强,小明的妈妈夸同学们聪明!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左右,那你们掌握的怎么样了呢?下面就考考同学们,请七名同学站到前面,听口令,下面的同学当裁判。

师:请„站到„的左边,请„站到„的右边,张力的左边有几名同学?张力的右边有多少同学?

四、体验相对性

师: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现在和大家面对面的站着,请问老师现在举起的是右手还是左手?(举起的是右手)

1、是左手。生

2、是左手。

师:多数同学都认为是左手,那么现在老师转过身来,和你们站的方向一样,你们再看看是左手还是右手?(转过身来,背对同学。)请同学们再次说说老师举的是哪只手? 生:右手。

师:因为刚才老师和同学们是面对面的站着,方向相反,所以左右位置也相反,这就是左右的相对性。

师: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的站着,我举右手,请同学们也举右手;我举左手,请同学们也举左手,看谁反应快。

五、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小明也去游乐园玩了,当他走进游乐园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情景(贴图),请问这些小朋友在上下楼梯的时候都是靠哪侧走的?为什么不在一侧走呢? 生:„„

师:请同学们走走试试。

师:方向不同时,我们就要以走路者的角度来判断那一侧是右边。如果上下楼梯的人有的靠左,有的靠右,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所以,我们在上下楼梯时都要靠右侧同行,在马路上行走,也要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事故。

师:同学们,认识左右真的很重要,拿医生做心脏手术来说,一定要分清左心房、右心房,否则就会发生医疗事故。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判定左右了吗?其实在数学城堡中,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堂上,认真学习,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

认 识 左 右

1、左右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第三篇:《认识左右》教学设计

《认识左右》教学设想

认识左右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对这一学段提出的要求是: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下,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如下几点:

一、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基本处于形象、直观阶段,因此,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观察、操作,是学生认识左右最直观经验的有效途径。本节课我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我在“趣”字上下功夫。如:全班起立做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二、关注探究过程,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

1、能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活泼好动,不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把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转化成“玩耍”活动,这种氛围的创设适应和满足了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在真玩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掌握了关于左右的数学知识。如: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玩游戏,学生接受了教师的游戏的方式,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发现了左右。这时学生的兴奋点很自然地从无意识的玩转移到数学知识的研究过程。

2、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本节课教师设计了几个游戏。这些游戏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从“游戏”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使玩的过程成为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初步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在现实的操作与观察中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左右。

1、复习上下前后位置的认识

2、情境引入——做律动:大家来跳舞。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

3、师示范:这是我的左手,这是我的右手,哪是你的左手和右手呢?

二、探究新知,认识左右。

1、找一找,寻找自身的左右。

2、动一动,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准备好了吗?

3、说一说,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身上的左和右,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在一起,他们很想认识你们,谁能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介绍你周围的同学?

4、摆一摆,按要求摆学习用品。准备好语文书,数学书和文具盒。

5、猜一猜,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1、判断。

2、认一认。

3、议一议,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课后,在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你能找出左右吗?。

二、实际操作,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2、结合现实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摆一摆,比一比,谁眼力好,哪组合作的好。

(1)小组合作操作:把文具盒摆在课桌的中间,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橡皮摆在文具盒的左边,把数学书摆在铅笔的右边,把小尺摆在数学书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挂图显示学生在马路上行走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思考:过马路应该靠哪边走?谁走错了?

谁能上来演示一下,应该怎样走路?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时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地走。

五、总结、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课后,在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你能找出左右吗?。

第四篇:《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时、分。那大家还记得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吗?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时针

1大格

1小时

分针

1大格

5分

1小格

1分

二、观察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几时几分。

(1)出示画面:7时 小明起床,7时15分 小明吃早饭,7时30分 小明背书包出家门,7时45分 小明到学校。

(2)你认识画面上的时刻吗?

学生交流,师说明只有第一幅图是整时,7时,其余3幅图都是7时多,不到8时,那到底是几时几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认识几时几分)

(3)动画演示7时到7时15分的过程。

师:我们先看时针,几时多?为什么?(时针7过了一点点,但是不到8,所以是7时多)

师:7时多多少,再看分针,多少分?为什么?(分针从12起走了3大格,每大格是5小格,3大格是15小格,也就是15分)

时针指的是7时多,分针指的是15分,合起来是7时15分。

这个时刻读作7时15分,写的时候写成7:15。注意7时15分不能读作7小时15分钟。学生一起读一读,并在书上写出7:15。

(1)出示7时30分的钟面。

师:这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时针指向7和8之间,是7时多。分针从12起走了6大格,也就是30小格,所以是30分,合起来是7时30分)学生写出这个时刻并一起读一读。

(2)出示7时45分的钟面。

这个钟面又表示几时几分呢?为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学生在书上写出这个时刻并读一读。

2.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

(1)出示8时零5分的钟面。

师:钟面上大约是几时?那怎么读呢?

师说明:不满10分的,我们在读地时候,要加个零字,这里的这个钟面上的时刻读作8时零5分,写的时候要写成8:05。学生齐读两遍。

(2)出示7时55分的钟面。

师:钟面上大约几时?是几时多?是几时几分呢?

演示从7时走到8时的过程,分针分别停在1、4、9、11、12,让学生分别说说是几时几分,并说明理由。

分针从12走到了11,是多少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以5分5分地数,数到55分,也可以想分针走1圈是60分,这里比60分少5分,所以是55分)

那现在你知道这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了吗?学生齐读并在书上写一写。

3.小结。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这几个钟面,我们来想想刚才认识的过程。时针在7和8之间是7时多,分针从12走到3是15分,合起来是7时15分。我们又认识了另一个钟面。先看时针,时针在7和8之间是7时多,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走到11,是55分,合起来是7时55分。

三、1.想想做做第1题。

师:你能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刻并写下来吗?

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多几分可以5个5个地数。

出示4个钟面,分别提问学生。教师强调读法和写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认出是几时几分并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把相应的时间连起来。

3.想想做做第3题。

依次出示时刻,要求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刻。要先判断时针在几和几之间,然后再看是几分,5个5个地数出来,确定分针指向的位置。确定了时针、分针的位置后,再动手拨出正确的时刻。

4.教师说时间,学生拨。同桌合作,1人说时间,另1 人拨。

四、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时几分,那我们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

(先看时针在几和几之间,过了几还不到几,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5分5分地数,直到数到分针的位置,判断是多少分。)

第五篇: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PowerPoint的功能;

掌握PowerPoint的启动与关闭;

了解多媒体的基本含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学会共处。

二、设计理念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吧!”这是笔者任教以来一直所持的教学观,也是一种追求。在这一课中,就是给予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去创作。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期待这堂课很久了,因为我们今天要认识Microsoft Office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PowerPoint,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Word和Excel这两位成员,这两位成员的本领可真不小,它帮助我们解决了文字处理和表格的处理,那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新朋友有哪些本领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展示一下吧!(教师展示准备好的课件:《富饶的西沙群岛》《月光曲》《冬眠》个人简介、产品演示报告等。)

师:通过老师的展示,我们知道,今天的这位新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制作教学课件、产品演示报告,还可以制作商业广告、个人简历等多媒体文稿。既然PowerPoint这位新朋友的本领这样强大,我们想不想认识并了解它?

生:想!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启动PowerPoint!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他们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在教学开始设计这样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启动PowerPoint

师:启动PowerPoint的方法同启动Word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有多种方法,谁还记得启动Word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生1:使用“开始”菜单。打开“开始”菜单后,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 Word”并单击。

生2:使用“文档”菜单。打开“开始”菜单后,鼠标指针依次指向“文档”及文档下欲打开的文档名并单击,系统开始启动Word并打开该文档。

师:太棒了,下面老师演示一下启动PowerPoint的方法与过程。(边讲边演示)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并单击,系统开始启动PowerPoint,并打开“Microsoft PowerPoint”窗口和“PowerPoint”对话框。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与探究而获得知识,可以使他们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2)两种新建演示文稿方法的简单介绍

师:在“PowerPoint”对话框中,包含“新建演示文稿”和“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两个框,可以完成相应的功能。

“内容提示向导”提供了演示文稿的主题及结构,其中有提示内容、目的、样式、讲义和输出信息,帮助你创建一份新的演示文稿。新演示文稿中内含示例文本,可以用自己的文本将它替换掉。

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一份“贺卡”演示文稿操作步骤如下:(边讲边演示)在“新建演示文稿”框中选定“内容提示向导”,再单击“确定”按钮,出现“内容提示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再单击“出版物”按钮,在右边框中选择“贺卡”;依次单击“下一步”按钮;最后单击“完成”按钮,一份关于“贺卡”的演示文稿制作完成;单击屏幕左下角的放映按钮,从头开始放映该演示文稿;依次在屏幕上单击,直到放映完毕;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该演示文稿,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否”。

给学生时间自己创建一份演示文稿,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师:“设计模板”是PowerPoint根据常用的演示文稿类型归纳总结出来的具有不同风格的演示文稿。用户根据向导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回答或选择,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稿。

利用“设计模板”创建一份“静夜思”演示文稿操作步骤如下:(边讲边演示)在“新建演示文稿”框中选定“设计模板”,再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设计模板”标签,再选择一份模板,并观看右侧预览框中的预览效果,选定后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新幻灯片”对话框,在“请选取自动版式”框中选定“标题幻灯片”版式,再单击“确定”按钮,进入PowerPoint工作窗口;单击标题占位符,输入“古诗一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幻灯片”按钮,在弹出的“新幻灯片”对话框中选定“项目清单”版式,再单击“确定”按钮;单击标题占位符,输入“静夜思”;单击文本占位符,输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单击屏幕左下角的放映按钮,从头开始放映该演示文稿;在屏幕上单击,放映第2张幻灯片。

3.想象创作,合作交流

(1)想一想:以前学过的古诗。

(2)做一做:做一张古诗的演示文稿。

(3)做完后,小组与小组间互相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和交流,并能使用权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4.提纲挈领,总结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是不是了解了PowerPoint这位新朋友呢?

生1:是的,我知道了如何启动PowerPoint。

生2:我知道了PowerPoint的用途,可以用来制作课件、产品演示文稿等。

生3:它的用途可真强大,我想好好的学习这个应用软件。

师:看来同学们今天真的和PowerPoint交上了朋友,并且都想和它成为好朋友,那么在下节课的时候我们会利用它来做个自我介绍,希望同学们准备好个人资料!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产生再学习的强烈欲望。

0的认识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