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69-960421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3-24 21:09: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2、诵读文,理清文叙事线索,体会感情。

3、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文,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3、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诗歌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

教具方法:多媒体

诵读法、讲解法、讨论点拨、改写创新。

第一时

教学要点:

学习《卫风•氓》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

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

二、《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铺陈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

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

春秋赋诗言志,战国著述引诗。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孔子:“诗可以兴(联想政教),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怨(讽刺政治),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文,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诵读的节奏:“

二、二”节拍)

2、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文。

3、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文,标明疑问。

4、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梳理文叙事线索。

四、具体研习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后明确。

1、从第一、二章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女子:纯真、热烈、专

一、痴情、温顺迁就。

男子:表面忠厚、殷勤主动、性情暴躁。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两句话揭示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的进一步确立,男女不平等现象产生。《氓》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若分别改为“女之妙龄,其美也甚。”“女之老矣,其色也陨”,好不好?

明确:不好,这是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

重点聚焦: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这种两个相关事物或相似事物之间比方就是“比”。

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为“兴”。

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情为有情,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结合后练习第2题)

4、诗三、四、五章刻画了女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勤劳、忠贞,同时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的怨恨情绪。、结合最后一章,全诗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勤劳、温顺、忠贞、坚强、刚烈

6、结合后练习二,从全文看,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全文直陈其事,运用了“赋”的写作手法。也运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

五、艺术鉴赏:

板书一:对比的写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热情、温柔、纯真。

女主人公

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板书二:结构图

情节

感情基调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恋爱——热情、幸福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婚变——沉痛、怨恨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决绝——清醒、刚强

六、思考下列问题

1、应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2、试分析“氓”的性格特点?

3、《梁祝》和《氓》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七、作业:翻译诗歌第六章。

第二时

教学要点:

学习《邶风•静女》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巩固上节内容

1、默写《氓》的前两章。

2、描述《氓》中女主人公形象。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文,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诵读的节奏:“

二、二”节拍)

2、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文。

3、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文,标明疑问。

4、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梳理文叙事线索。

三、探究创新:练习改写《静女》,可以改写成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四大文学体裁中的任意一种!

四、熟读文,当堂背诵。

五、后作业:

第二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东莞市光明中学王冬

[单元分析]

本单元学习《诗经》至唐代以前我国古代诗歌的部分代表作品。《诗经》《楚辞》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的现实生活;汉乐府诗和曹操、陶渊明等人的诗歌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读这些古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知古代社会生活,鉴赏古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学会诵读这三种样式的诗歌,了解它们的特点,有助于鉴赏这些诗歌。

《诗经》中的《静女》、《氓》采用四言句式,以赋、比兴的手法,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婚姻、恋爱生活,富有写实精神。《离骚》以大胆丰富的想象,热烈奔放的感情,参差错落、定于变化的句式,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的华美语言,抒写了个人的理想追求,创造了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诗经》、《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本单元所选的几首诗,按时代顺序排列,可以看出我国古典诗歌由四言诗发展到五言诗的脉络。

[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诗歌,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本单元的教学,适宜采用诵读法和比较法,读读,讲讲,议议,背背,从而学会鉴赏。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备课思路]

了解《诗经》。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诗经》的语

言特点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落实有关通假字。把

《静女》和《氓》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

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静女

[教学目标]

1、学习全诗重章叠句的手法。

2、体会诗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3、引导学生对美好爱情的认识。

[教学重点]

分析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掌握诗歌刻画人物

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

通假字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形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什么

意思?(指“文学”)还有其他的例子吗?(“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为什么会用“风骚”来代替“文学”呢,这还得从文 学的源头——诗经和楚辞说起。“风”指“国风”,“骚”指“离 骚”,分别是诗经和楚辞的代表,同时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 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二、关于《诗经》

从初中课文《蒹葭》、《关雎》说起

1、看课文注解①

2、《诗经》体例:

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雅颂中最有文学价值的是风。风土之音 就是各地民歌,国是地域的意思。颂是在宗庙演唱的祭歌。风:“十五国风”160篇。

雅:分“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3、语言及艺术特色:

① 语言:四言的形式,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② 艺术手法:赋、比、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沪之辞也。”(朱熹)

4、《诗经》的地位

《诗经》对中国的文学史、政治、语言、甚至思想上都起 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 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 于它的特点,则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 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 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 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诗经》还有政治上的作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经常用歌诗或奏诗的方法来表达一些不想说或难以言喻的话,类似于现在的外交辞令。诗经开启了中国数千年来文学的先河,亦开创了中国多年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作品。

三、学习《静女》

1、诵读课文。

学生先自行朗读,再听范读,找出所有通假字。

2、反复诵读。

要求在诵读的基础上弄清诗歌内容

4、自由畅谈,检查学生是否读懂的这首诗。

设置以下问题引导点拨:

①《静女》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②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③这首诗以谁的口吻来写?如何见得?

让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④这一场约会谁更主动些?

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女主人公的性格方面

⑤女主人公的形象性格如何?是否一个“静”字能概

括?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及“爱而不见”这一细节

描写,概括人物性格。

⑥姑娘两次送给小伙子礼物,第一次是彤管,第二次

是野生的茅草,你认为哪个礼物更贵重?小伙子更喜

欢哪一个?为什么?小伙子对礼物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细读课文,读懂课文,从而

理解小伙子对姑娘的真挚感情。

对于彤管,小伙只说“有炜”,而对于茅草,则是“ 美且异”,并非茅草更为贵重,而是因为茅草是姑娘亲自 到野外采来,“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道出了小伙真心 话。

对于姑娘赠送的礼物,小伙子是“爱屋及乌”。

⑦你如何看待诗中的这场约会?

任学生各抒己见,但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挚美好 的爱情。

5、再诵读课文,引导学生归纳本诗艺术特色。

教师小结:《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通过“直陈其事”的 手法,来叙写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和对象。由于选材的真实,描写的细致,表达的风格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憧憬和热爱,因而它一直流传至今不衰。整个叙事过程,采 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 现了民歌的特色。同《诗经》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首诗基本 句式是四言,但“俟我于城隅”“匪汝之为美”是五言,符合语言的自然节奏,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语言美。重章叠句、反 复的咏唱的手法,既开拓了诗的意境,充实了诗的内容,又 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加强了所要抒发的感情。

6、背诵

四、课外作业

用现代诗或散文或者剧本的形式改写《静女》。

[教学目标]

1、识记文中的通假字、成语。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3、把握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比、兴的手法。

[教学难点]

女主人公性格的变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用具]

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静女》向我们展示了一次甜蜜、愉悦的约会,诗中的姑娘是幸福的,因为她获得了心上人真挚的爱情。然

而,在远古时代的奴隶社会里,是否大部分女子都能如此 幸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诗经》中另一首诗歌《氓》,看看这首诗中的女子命运与静女是否相同。

二、诵读诗歌,识记通假字。

1、试读

2、范读

3、找出所有通假字

匪――非于――吁说――脱(复习“说”字的通假用法)无――毋泮――畔

4、反复诵读

四、强化识记以下字词

1、读音:

将.(qiāng)子无怒(李白有诗《将进酒》)

载.(zài)笑载言(联系成语“载歌载舞”)

渐(jiān)

汤汤(shāng)

2、古今异义: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年”。

总角之宴.:古义“欢乐”,今义“宴会”。

3、古今同义:

来即.我谋:靠近。如“若即若离”。

贿:财物

以尔车来:你。如“尔虞我诈”。.

女也不爽:差错。如“屡试不爽”(这一成语要讲透)。.

五、反复诵读,对照现代译文,读懂诗歌内容。

忠厚的民,抱布换丝。非来换丝,实为婚事。送你

过淇,直到顿丘。非我延期,你无好媒。请别生气,秋 为婚期。

爬上倒墙,遥望复关。不见你来,眼泪汪汪。见你来 了,又说又笑。你去占卜,话语吉祥。拉你车来,接我和 财。

桑叶未落,叶子肥硕。斑鸠们啊,别贪桑葚。姑娘们

啊,别溺男子。男子沉溺,还可解脱。女子沉溺,不可解脱。

桑叶欲落,枯黄飘零。我嫁你家,吃苦耐劳。淇水波涛,打湿帷裳。我没差错,你却变心。男子无度,感情不忠。

做你妻子,家务全担。早起晚睡,整日苦干。你愿满足,对我粗蛮。兄弟不知,讥笑我憨。静心思考,空自伤感。

原想偕老,今使我怨。淇水有岸,再低有边。少年相聚,尽情欢颜。誓言真诚,未料心变。不念旧情,情绝意断。

六、设置问题,检查阅读效果。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

首什么词?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

2、男女主人公的恋情由谁主动开始?双方态度如何?

3、女子对男子的求婚持何态度?

4、女子被弃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可引导学生从比、兴的角度入手分析。

5、女子的痛苦仅仅来自丈夫的抛弃吗?还有什么?说明

了什么?

目的让学生更细致地阅读课文,文中找答案。

6、女子对被弃最终抱什么态度?

7、你猜猜女子回娘家后会幸福吗?

七、重点讲解“比、兴”手法。

课后练习二

八、识记成语

夙兴夜寐、总角之交、信誓旦旦、二三其德

九、背诵

十、课外作业: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诗歌道听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称“诗三百”。

B、“风”“雅”“”是《诗经》中的三个部分,“赋”“比”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后人把两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是批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芤用“风骚”泛指文学。

D、《诗经》又简称《诗》,《尚书》又简称《书》,“五经”是

5指《诗》《书》《礼》《乐》《春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孙老已届八十高龄,仍夙兴夜寐,笔耕不辍。....

B、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不好工....

作的重要原因。

C、他发现运用这种被不少诗人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大白话,居然....

也可以构成诗的美妙意境,让人久久回味。

D、这些年来,他多少次看到那些平日里信誓旦旦,慷慨激昂的人....

物,一遇到危难,就推卸责任,甩开朋友,甚至落井下石。6

第三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从容说课

《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用了重章覆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症状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笔(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多媒体显示:

关 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夜长长相思不断,在河心小小洲上。尽翻身直到天光。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长和短水边荇莱,采荇人左采右采。

水荇莱长短不齐,好姑娘苗苗条条,采荇菜左右东西。弹琴瑟迎她过来。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水荇莱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追求她成了空想,好姑娘苗苗条条,睁眼想闭眼也想。娶她来钟鼓喧喧。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

成果展示: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板书:听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1.提问: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1:题目取自句首。

生2:每句话都是四字。

生3:语言几乎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

生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

……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同时多媒体显示: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多媒体显示: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它是“兴”,因为先说雎鸠,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

生2:我认为是“比”,因为雎鸠形影不离,诗中的男主人公把自己和幻想中的她比作挚鸟。生3: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

……

教师小结,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

六、试背全诗

七、布置作业

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2.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全诗,整体感知;美读全诗,重在鉴赏;比读全诗,问题探究;延伸拓展,开阔视野。[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多媒体显示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4.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教师可同时出示投影,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投影显示: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 伊人 溯洄 唏 湄 跻 坻 浚

选两个同学注音。

明确:jiān jiā yī rén sù huí xī méi jī chí sì 5.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多媒体显示:

蒹 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逆着曲水去找她,清早露水变成霜。越走越高道儿难。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人儿正在水那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直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一片芦花照眼明,逆着直水去找她,太阳不出露水新。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逆着曲水去找她,露水珠儿不曾干。曲曲弯弯道儿拧。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那人正在隔水滩。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三、美读全诗,重在鉴赏

1.教师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生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生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生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

生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

教师总结: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3.具体赏析诗歌的美。

教师把全班分为六个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方面的鉴赏任务。围绕“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个组为主。另一个组补充、评价。

成果展示:

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2.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教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渎。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四、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教师提问:《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五、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六、布置作业

1.《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

2.背诵这两首诗,并为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板书设计

关睢 蒹 葭

蒹葭 白露 道 伊人

苍苍

萋萋 采采 霜

已 长 跻 右 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矣

第四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笔(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多媒体显示: 关 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夜长长相思不断,在河心小小洲上。尽翻身直到天光。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长和短水边荇莱,采荇人左采右采。

水荇莱长短不齐,好姑娘苗苗条条,采荇菜左右东西。弹琴瑟迎她过来。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水荇莱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追求她成了空想,好姑娘苗苗条条,睁眼想闭眼也想。娶她来钟鼓喧喧。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

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

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1.提问: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2.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多媒体显示: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六、试背全诗

七、布置作业

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2.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多媒体显示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

4.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教师可同时出示投影,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多媒体显示:

蒹 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逆着曲水去找她,清早露水变成霜。越走越高道儿难。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人儿正在水那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逆着直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一片芦花照眼明,逆着直水去找她,太阳不出露水新。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逆着曲水去找她,露水珠儿不曾干。曲曲弯弯道儿拧。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那人正在隔水滩。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三、美读全诗,重在鉴赏

1.教师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3.具体赏析诗歌的美。

教师把全班分为六个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方面的鉴赏任务。围绕“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个组为主。另一个组补充、评价。

四、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教师提问:《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五、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六、布置作业

1.《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

2.背诵这两首诗,并为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

教学后记:

第五篇:《诗经》两首 教学设计

静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3.体味诗中主人公热烈而纯朴的恋情。

4.了解诗歌新颖的表现手法:人、物、情巧妙融合;寄情于物。体会诗歌重章叠唱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1.掌握朗诵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在诵读中感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1.品读鉴赏诗歌中的名句。2.分析诗中的重章叠句手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播放民歌《敖包相会》,这首来自草原的情歌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歌曲讲述了一个小伙子在十五月圆之时,翘首盼望美丽善良的心上人以及和心上人相会的情景。类似的场景在《诗经》中也曾经出现过,那么诗中的那个小伙子盼来了自己的心上人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邶风〃静女》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主学习,个性建构

1、阅读文学常识,勾画重点,了解诗经相关知识。《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相传孔子对其做过收集整理,原本只称《诗》,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的“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分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后人经常把它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类。“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敷陈”指叙事,“直言”指照直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

2.录音范读,用符号在诗中标出轻重、停连的处理,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姝(shū)俟(sì)见(xiàn)蜘蹰(chíchú)娈(luán)贻(yí)彤(tóng)管炜(wěi)怿(yì)归(kuì)荑(tí)洵(xún)

3.学生自读,并勾画出诗歌中的通假字和不会解释的词语,与邻桌相互提问。4.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停顿。

5、指名读,检查诵读情况。

6、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中的人物有哪些?(静女、小伙子)

②找出描写静女的词语。外貌:美丽(姝、娈)

③抒情主人公(小伙子)对姑娘的情感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词语。爱、说怿

④说说小伙子在等待姑娘的过程中有哪些行动,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行为:搔首踟蹰、弄彤管、抚荑草 心理:期待、焦灼、甜蜜 ⑤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男子按照约定赶到城墙下,却没有看见心爱的女子,焦急万分之时,女子出现了,并且赠送给男子两件礼物。

三、小组合作,讨论提升 ⑴本诗在朗读时应该怎样读?

明确:首章开篇两句要读出赴约时的兴奋得意之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应读出男子苦等不来的焦急苦恼之情。次章前面两句要读出收到女子赠物的高兴之情,后两句则应表达出对心爱之人的赞美之情。三四组评点)

五、巩固所学,拓展训练

1.比较《邶风•静女》和《郑风•子衿》的异同。《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②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③,在城阙④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①衿——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②嗣——传送,给予。③挑、达——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④阙——古代城门上的楼。不同点:①角度不同:《静女》是从男子角度描写爱情生活;《子衿》是从女子角度抒发相思之情。

②情节不同:《静女》写青年男女的约会;《子衿》写女子在城楼上盼望恋人。③基调不同:《静女》调皮可爱,充满欢乐;《子衿》缠绵悱恻,哀婉伤感。④写法不同:《静女》主要通过表情神态刻画人物;《子衿》主要通过内心独白刻画人物。共同点:①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直率。②感情真挚热烈。③风格朴实、清新。

④都采用了重章复唱的手法。

2、请你自己选择一首喜欢的现代爱情歌曲的曲调,将《静女》改编成歌词填入其中。可以自己独创,也可以小组合创。然后在班上评比。

六、布臵作业 1.背诵课文。

2.查找资料,看看《诗经》中还有哪些诗歌大家比较熟悉,把其中的经典诗句摘抄下来,并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同学。

附:

1.诗歌翻译(余冠英译)

文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

文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我爱你红管颜色鲜,我爱你红管颜色好。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2.诗歌赏析

《静女》大概是整部《诗经》里最生动活泼的一篇,分明就是一幕小儿女约会情景的表演剧。可是历史上的学者并不这样认为,封建时代对这一篇作品的权威性解释是:卫国的国君和夫人道德大有问题,于是诗人写了这篇作品,歌颂静女贞洁守礼的美德,用来讽刺和鞭策卫国的国君和夫人。他们将“静女”的“静”字解释成“贞静”,把这“静女”塑造成一个深沉文静、做事情很有法度的淑女形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胡适、周作人、俞平伯等大文学家对这篇作品有过热烈的讨论,一致的意见是这个“静女”一点儿也不静,所谓“贞静”之说根本就是瞎编。

实际上,《邶风〃静女》是非常通俗的一篇作品,它的故事再简单不过,我们很可以把它当作“郭靖黄蓉初相识”的一幕场景。郭靖、黄蓉是大家顶熟悉的人物,郭靖憨厚实诚,黄蓉机灵刁钻,本篇的男女主人公恰是这样的性格。所以,大家很可以把作品的主人公臵换成郭靖和黄蓉。这样来理解,会容易和有趣许多。

这篇无非是写“郭靖”(我)和“黄蓉”(“静女”)相约在城墙根儿见面以及见面的情形。叙述是从“郭靖”的角度。他们应该是 背叛自己,而郭靖的笨拙也未尝不在某一方面激起黄蓉内心潜藏的母爱关怀。这两个人真可以说是天作之合。黄蓉是心知肚明,早已做好终生相托的打算,郭靖未必有这样的智商,可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如此聪明、可爱的女子,又如何能无动于衷呢!这一次的约会应该是由“黄蓉”发起,他们两个人的世界,总是黄蓉掌握着主动权,郭靖的性格习惯于回应,然而这回应无比深沉。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且看这两句是何等地欢快和喜悦。“那个可爱的女孩子呦,她在城墙的拐角等着我。”凭空来这两句,正是未经情事的郭靖口吻。试想: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人,突然间就有了个可人儿来约会,心里可不是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还要美!估计自从上次邂逅黄蓉提出约会之后,郭靖满脑子想的便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了。

接下来两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一下子便有了戏剧效果。满心欢喜的“郭靖”扑了个空,那个大大方方提出约会的女孩子,居然没有来!以郭靖的为人,可以想见他一定是为这约会做了很多安排,一定是很笨拙地拾掇自己,一定是提前了大半天到约会现场的。他一定想过要给蓉儿妹妹一个惊喜:我老早就到这里,我收拾得精神又漂亮!估计离约好的时间还差半来个小时,郭靖就在东张西望了,他要看看可爱的蓉儿妹妹是从哪个方向来,他心里早有了主意,远远看见她就跑过去。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蓉儿妹妹没有来。约会的时间到了,可怜的靖哥哥傻了眼:究竟怎么回事呢?蓉儿妹妹为什么不来呢?是不是她出事了不能来?会不会是自己把约会的时间和地点记错了?要是约了明天记成今天,还有希望;万一是约的昨天记成了今天,岂不是要玩完了!会不会说的是城墙南角儿自己记成了北角儿呢?傻傻的靖哥哥一定在这落空的等待中折腾坏了自己,他一定是不时拍打自己的脑袋,一会儿踮起脚尖伸长颈子,一会儿爬到城墙的高处看,还要朝蓉儿妹妹可能走过来的方向跑好远,看看蓉儿妹妹在不在路上。“搔首踟蹰”四个字,真是好!极形象地表现了“郭靖”着急的狼狈样。这个傻小子一定折腾了很久,把自己折腾得不行了,累瘫了,就着阳光,靠着城墙根儿打起瞌睡。

“黄蓉”当然没有失约,只是这鬼灵精太刁钻了,她存心要折磨傻郭靖。她或许比郭靖到得还要早,早抢占了有利地形在一边看热闹。人家可是铁了心要嫁你的,管你将来富贵也好,落魄也好,横竖是要跟定了你一辈子,是要好好侍侯你的,现在如何可以便宜了你呢?大凡聪明伶俐的女子婚后多半是贤妻良母,恋爱的时候却是要极力折腾人的。也只有把爱人折腾够了,将来才要死心塌地回报。“黄蓉”是伶俐中的伶俐,她存心要“郭靖”好看呢。我且躲起来,让你找不着,看看你这傻小子急成个什么样!四句之中,写“黄蓉”的只有一个“爱”字,可是我们可以做情境的还原,复原当事人的性格和心理。诗歌总是简约,《诗经》作品更是简之又简,无数的情境和空间,需要我们自己用想象去填补。只有我们介入到作品自身,参与和目睹作品的事件,才能真正做到“不隔”。

傻“郭靖”在城墙下呼呼睡了,或许正做美梦,幸福得流口水呢,“黄蓉”看在眼里,又是欢喜又是疼,她内心的母爱升腾,不顾一起地冲了过去。到了跟前,黄蓉又放慢了脚步,随手拔了根小草,在郭靖的鼻孔里挠了挠,郭靖打了个喷嚏,跳了起来。睁眼一看,蓉儿妹妹就在跟前,傻郭靖一定以为自己还在做梦,一定是狠命掐了自己一把知道不是做梦才放了心。见面之后,郭靖说了什么,作者没有交代;黄蓉说了什么,我们无从知道。“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我们所能知道的是,黄蓉把随手拔的小草送给了郭靖。“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在郭靖的眼里,这小小的草根实在是太美了,闪着熠熠的光彩。

作者的高明,在于送小草之外,不对会面场景做任何的交代。只是写会面之后,而且只从“郭靖”一面写。“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是对 样子,对着郭靖说笑呢。傻郭靖大概是没有谈过恋爱,从没有这样幸福过。他把小草看了又看,临末了还要说上一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也只有郭靖这样实诚的人,才一定要这样实诚地把这话儿说出口。若是令狐冲那样的情商、智商双高的,打死他也不会说的。这便是作者的高妙。若主人公是令狐冲那样的人物,心有灵犀,还要来一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便是大煞了风景。但主人公偏偏是憨厚实诚的郭靖,他一定要这样说的,唯其这样说了,才是郭靖。

这篇作品的成功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虽则只是男主人公自言自语的几句话,可是把他的憨厚实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刻画男子的同时,女主人公机灵刁钻的形象也便呼之欲出了。作品本身虽然简约,但是为读者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复原当时的场景,而这一场景又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和生活气息。《诗经》作品不同于唐宋文人诗词的显著特征之一,就在于戏剧化的场景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我这里再罗嗦几句:一是“静女”的“静”字怎么讲?读者诸君想必不能同意“贞静”的解释,安静和“黄蓉”实在是太没有缘分了。我太老师吴小如先生曾半开玩笑地说:这里的“静女”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靓女”。其实,《诗经》作品本身就有内证的。《郑风〃女曰鸡鸣》里说“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大约是同义反复,“静”便是“好”的意思。汉乐府《陌上桑》里说“秦氏有好女”,这个“好女”的“好”,大概也只是说模样儿长得好。以“靓女”译“静女”,再传神不过了。

再提一个问题:这篇作品大致发生在什么季节呢?我以为是在春天。理由便是“贻我彤管”和“自牧归荑”。汉代的学究们说“彤管”是女史用的红笔,整个是瞎编。前面说过了,“彤管”即“荑”,也就是小草根,我小时候在家放牛,就时常拔了草根儿来嚼,春天的小草根儿,白里透红,看着欢喜,嚼来口里生津,拿来赠人,做爱情的信物,也正相宜。我们且看这篇作品,不着一个“春”字,却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分明是一幅青春画卷。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便是如此了。(作者:檀作文)

采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与文本对话,探索人物内心深处强烈的厌战情绪和浓浓的思乡之情。(3)赏析本文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与文本对话,探索人物内心深处强烈的厌战情绪和浓浓的思乡之情。(2)赏析本文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教学难点

1.品读鉴赏诗歌中的名句。2.分析诗中的重章叠句手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同学们,讲到“战争”,你会联想到哪些描写战争的词语?(如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狼烟四起、兵慌马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这些词语写出了战争的残酷。那么对处在战争一线的古代士兵来说,面对战争他们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采薇》一课。

二、自主学习,个性建构

1、历史背景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归来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2、录音范读,用符号在诗中标出轻重、停连的处理,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岁亦莫止 猃狁之故 载饥载渴 王事靡盬 我行不来 彼路斯何 四牡骙骙 小人所腓 象弭鱼服 雨雪霏霏

3、学生自读,并勾画出诗歌中的通假字和不会解释的词语,与邻桌相互提问。4.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停顿。

5、指名读,检查诵读情况。

6、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下列问题: ⑴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

三、小组合作,讨论提升

1、诗歌前三节诗句有什么的特点?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手法:诗歌前三节的语句有一些相同或相似,句型重复,只在句子的个别出换几个字,这种手法叫“重章叠句”

作用:内容上,通过反复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音节和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再加上叠音词,一唱三叹,音节和谐,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2、戍卒的全部生活,可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悲苦”。因何而“悲”,缘何而“苦”?请同学们仔细研究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明确:(1)久役在外。①“薇亦作业”、“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作”、“柔”、“刚”三字显示了薇生长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在时间上是递进的,它象征戍卒的久久不归。同时“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从岁暮年终到夏历十月,时间的流驶,物换星移,不知给征人带来多少痛苦。随着时间的递进,征人的痛苦也与日俱增。②[投影]朱熹引用程子的话:“古者戍役,两期而还,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强烈的思念。

(2)寝食难安。因“猃狁孔棘”,他们疲于奔命,时时处于戒备状态,无暇休息,身体与精神同处于极度疲劳状态。“载饥载渴”也是它们戍边作战生活苦况的反映。

(3)战斗惨烈。从“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描写当时士兵的装束、武器、作战方式等词中可以想见他们进行了怎样残酷地拼杀。

(4)音讯隔绝。从军在外,没有固定的驻所,无法找人捎信回家。与家人音讯阻隔,彼此的生存难以预卜,其悲苦之状可见一斑。

(5)归乡路遥。九死一生的战争幸存者们,历经磨难后,内心深处依旧凄凉,悲伤。因为归乡的路依旧那么艰难,家中可否还有人倚门而望?

(以上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已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薇》末章的前四句,历代传诵不已。那么它永久的艺术魅力究竟是怎样表现的呢?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①物中有我,景中生情,情景交融。“依依”既表现杨柳之态,又表示人们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

②一语双关。因“柳”与“留”谐音,古人折柳送别,以表示挽留之意。

③美好祝愿。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

④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丽时节,征人却不得不与亲人分别,也许一别之后永远无相见之日,良辰美景,并无赏心乐事,所以美景不过是形同虚设罢了。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生离死别的哀愁,以乐景衬哀情,哀情更突出,更鲜明,故能起到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四、互动展示,评研深化

教师提出展示要求,并明确点评任务。对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由教师引领到位。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后展示的小组不能重复前面小组的成果,只能说出自已小组的不同思考。(一二组展示,三四组评点)

五、巩固所学,拓展训练

1、请同学们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从白天激烈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士兵们在荒凉的边塞营地会谈些什么呢?

2《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征人思乡是后代边塞诗的重要主题。请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征人思乡的古诗词。如唐朝高适 岑参 王之涣 王昌龄 李颀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自古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