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学设计(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93。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第一次接触分数,学生们可能既感觉好奇,又感觉陌生。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分数“几分之一”并了解“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分过)
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课件。
1、(课件出示4块月饼和2个小朋友)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月饼呢?(2块)
2、(课件出示2块月饼和2个小朋友)现在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月饼呢?(1块)把每一份分的同样多,数学中叫什么?(平均分)
3、(课件出示1个月饼和2个小朋友)师:只有一块月饼,能平均分吗? 生:能。师:每人分得了多少呢?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二、引入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师:请同学们看课件,电脑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师: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了——(生:2份)
师:这一半是2份中的(生:1份)。其中的一份是1/2。
师:这叫二分之一,学生们齐读:二分之一。
师:刚才电脑是怎么写的?生:先写-,再写2,最后写1。
师:观察的很仔细,师一边板书(1/2),一边讲解。-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月饼的另一半是不是1/2?生:是。
师:也可以用1/2来表示。
师: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读出平均分的重要性。课件显示:把一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的1/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把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谁的1/2。2.动手操作。
每人拿出自己手中的纸(长方形),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斜线画出来。全班交流讨论: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 的? 汇报成果。
发现问题:不同的折法,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 探究答案: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
(二)发现分数
师:我们学习了1/2,还想学习几分之一? 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拿出纸(正方形)想折出几分之一,就折几分之一。把其中的一份用斜线涂上颜色。
全班交流,让学生们说说: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个()的几分之一。
师:生活中,可以()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个()的几分之一。
三、知识拓展
大家都知道小叮当有个神奇的口袋,真可谓无所不有。瞧,它连装修漂亮房子的木头都有!(课件出示:露出同样长的一局部,第一根标上1/2,第二根标上1/3)猜猜看,哪根木头长一些呢?
生1:第一根。生2:第二根。
师:不着急,先独立考虑,还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同学考虑,讨论。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第几根长?
生:我认为第一根长。
师:为什么?
生:1/2比1/3大!
生2:不对,我认为第二根长。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它们露出的都一样长。第一根表示1/2,肯定是平均分成了2份,露出了一份,藏着1份。同样第二根肯定师是平均分成了3份,藏了2份。所以我认为第二根长。
师:你们同意谁的观点?都同意吗?想看看到底哪根长吗?
四、总结评价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师: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今天我们认识的分数分子都是1,有没有其他的分数呢?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到书中去找找答案,下节课我们再一起研究。
第二篇:如何写数学教学设计
怎样写好教学设计
南昌市朝阳小学 朱林
内容提要:
教学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前的关键,做为一名青年教师应注重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应认真、详细的备好课,教学设计是教师对上课前的预设,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教育永远是一个不断寻找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过程,这需要反复钻研、实践和总结。教学设计是指导我们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比就是这盏明灯的灯油,好的“灯油”才会让灯更亮。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内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通过实践后取得教学的成效才更香甜,更耐人寻味!本文着重从教学设计的格式、方法等方面简明扼要地叙述四个环节。
写数学教学设计的点滴体会
教学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前的关键,做为一名青年教师应注重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应认真、详细的备好课,教学设计是教师对上课前的预设,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环节:
一、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1.知识的生长点和链接点,即学生已学过什么,把握知识的迁移,本节课知识对下一阶段学习有什么作用;2.解读教材,安排了什么内容,有几个例题,各有什么作用。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维目标。它们的格式和范畴主要有:(1)知识与技能目标,一般以知道什么,能怎样的形式写。(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通过什么方法达到何种目的的形式写。(3)情感与态度目标,一般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比如:学生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的什么兴趣以及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制定目标时应该注意措词的把握,比如由浅及深的四个层次:①认识(知道、了解);②理解;③掌握(会、能);④比较熟练。
学情分析包括:1.新旧知识会产生怎样的冲突,会有怎样的飞跃与发展。2.从学生年龄特征进行归列,小学生主要以直观思维、形象记忆为主,他们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相应地组织教学。3.针对学生感到难的地方采用什么方法。
此外,本环节还应有教学重难点和教具准备。重点一般就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地方,教具准备老师常用的有小黑板和多媒体,学生准备的学具也应写明。
二、教学过程,通常有这四个环节:复习导入、教学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认真细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这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下面具体介绍这四个环节应注意的事项。
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如果是起始性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所创设的情境要富有数学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复习旧知时,要考虑以什么样的形式完成,是让学生独立做,还是合作完成,且习题要有针对性;讲评时,是集体订正还是互相对照。此外,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应突出强调,这样才更好的为本节课的新知做好铺垫。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备课时应注意书上小精灵说的话,这是思维的集中点,要足够重视,还有书中的一些符号也要认真揣摩,比如:书上某句话后面出现的省略号,表示这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的地方,从而老师再顺势引出后面的方法和内容。预设的问题要分清主客观性,尤其是一些主观性的问题,应多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情况,想想他们可能会如何想和回答。探究方式形式多样,可以是小组合作,也可以是动手实践,无论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学生活动时,老师应干什么,适当的巡视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反馈信息时,老师给予怎样的评价,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引导归纳时应该让学生观察自己操作的东西,并回忆操作的过程,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另外,老师若要增加一些教学元素,一般只能是教法和学法形式上的丰富,不能擅自增加知识点,也许是出于拓展延伸的想法,但这违背了教材编排的顺序,没有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们应循序渐进,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尺度。
3.分层练习,巩固新知。练习主要分三个层次: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老师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可以加上拓展练习,但应遵循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的原则。基础练习一般是书上例题后面的“做一做”和与例题相类似的题目,变式练习主要有判断、选择、改错题,老师根据需要自行改编的习题,综合练习的要求就高了一个层次,一般需要学生整合多个知识点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完成的习题。老师设计练习时,应写上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怎样做,适当时候还要给予一些提示明确要求后再动笔做。
4.回忆小结,主要是对知识的深化巩固,提炼、归纳出要点,这其实就是一个知识梳理的过程。此外,板书设计应在最后写清知识要点,注明课题和内容的位置。
三、设计说明,通常写3个方面:1.课程导入的意图和思路2.新授过程中怎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每次活动交流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3.练习设计的意图。而且每部分又分为3个层次:①理论,可以是具有指导性的教学语录(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也可以用精辟语言叙述的教学方法。②怎样做(可以用简练的语言概述)、为什么这样做(应具体说明)③做的目的(阐述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寓意)。最后老师还可以提出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思考,也可是反思。
教育永远是一个不断寻找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过程,这需要反复钻研、实践和总结。教学设计是指导我们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比就是这盏明灯的灯油,好的“灯油”才会让灯更亮。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内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通过实践后取得教学的成效才更香甜,更耐人寻味!
第三篇: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
三十八中学 郑敏华
19.3 梯形(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与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的过程,发展数学中的转换、化归思维方法,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探究梯形性质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主动探究意识,发展合情推理思维,体会逻辑思维训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
难点:梯形性质的实际应用以及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关键:把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通过轴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到熟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问题中去解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生活中有关梯形的图片,制作投影片,等腰梯形纸片.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内容.
学法解析
1.认知起点: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积累了一定的几何推理经验.
2.知识线索
3.学习方式: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的方式理解概念,•合作交流的方式应用梯形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复习提问: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教师活动:将收集来的有关梯形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究它们的共同特点
2.让学生动手画一个梯形,并找3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并指出上、下底和腰,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梯形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寻找其共同特性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领会它们叫做梯形. 之后,研究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让学生观察有关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图片,进行识图.
学生活动:在众多梯形的图片中(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认识: 1.梯形的上底、下底、腰、高(图a); 2.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图b).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图c).
教师板书并归纳: 梯形知识结构图:
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出示课本P117 “观察”
学生观察与分析: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探究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采用出示等腰梯形的纸片,将其对折,让两腰重合.再展开,让学生观察.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对教具等腰梯形的操作,发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段所在的直线.
教师启发:大家已经发现了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请你归纳一下等腰梯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先合作交流,再踊跃发言,归纳出等腰梯形的性质: 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在归纳性质时,让学生论证其正确性,让学生明确梯形的知识的推导往往是需要应用到前面的几何知识,.如三角形全等,轴对称性质等.我们学过“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如果能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设计意图】采用观察、发现、分析、交流的方法解决本节课重点和突破难点等问题.
验证性质:(课本P118“思考”)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并拓展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探讨不同的证明思路,踊跃上台演示.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过辅助线做法如下:(1)“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2)“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4)“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对课本P118“思考”的处理可以再大胆的拓展一些,把梯形转化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常见轴助线交到学生手上,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三、应用所学 巩固新知
例1(课本P118)
教师活动:示例1,指导学生阅读理解,从中领会几何思路.
学生活动:在教师分析指导下,弄清等腰梯形性质的实际应用.
课堂练习
1: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高为10cm,求出它的中位线长.•(答案:10cm)
思路点拨:由于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因此用常见辅助线:平移对角线,将问题归结到Rt△和平行四边形问题去解决,就容易了.(如下图)
2:如图2,在梯形ABCD中,AD∥BC,AD=7cm,BC=10,AB=8cm,DC=9cm,E、F、G、H分别是AD、BC、BD、AC的中点,求四边形EGFH的周长.(答案:17cm)
思路点拨: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解决.
教师活动:出示“习题1,2,组织学生演练,巡视、引导,•关注“学困生”.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演练题,再争取上讲台“板演”.通过训练,学会梯形有关性质的应用.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课本P119 “练习”1 P120习题19.3 2
2.合作探究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AD+BC,E为CD的中点,求证:AE、BE分别平分∠DAB、∠ABC.
思路点拨:在已知条件中有AB=AD+BC这一条件,通常有下面两种思路.•其一是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也就是说在AB上取一点P,使AP=AD,则BP=BC,然后去证明△ADE与△APE全等,本题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比较困难,其二是延长AD到M,•使AM=•AB,•证明△ABE≌△AME.即,在已知AB=AD+BC这一条件下或在AB上取一条线段等于AD,或在AD•上加上一段等于AB,使得已知条件充分发挥作用.
证明:延长BE交AD延长线于F.
∵AD∥BC,∴∠C=∠EDF,又CE=DE,∠BEC=∠DEF,∴△BEC≌△FED,∴BC=FD.
∴AB=AD+BC=AD+DF=AF,且BE=EF,∴AE平分∠DAB.
同理,BE平分∠ABC.
五、总结 扩展
1.梯形定义: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梯形也是一类特殊的四边形.
2.等腰梯形:两条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的垂直平分线,它只有一条对称轴. 3.等腰梯形性质:
(1)等腰梯形不平行的两边相等;
(2)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直角梯形:有一条腰垂直于上下底,另一腰不垂直上下底边的梯形.
研究直角梯形的性质与边角之间关系,常常可通过作辅助线把直角梯形分成一个矩形与一个直角三角形,或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直角三角形去解决. 5.凡是梯形问题通常可以转化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问题去解决.
六、布置作业,课本P120习题19.3 1,4,5,9
七、课后反思
第四篇: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上传: 谢永梅
更新时间:202_-6-4 21:23:13
《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5页例
1、例2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目标
1.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关键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课 堂生成
一、课前准备
1.口算
25+7512×416+4+2325×4×2100-25-10
35+2560-2440+202_+22
2.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复习,回忆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进行计算的规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情境导入
1.用多媒体展示主题图,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人们都在做什么?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设计意图: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计划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三、学习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1.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多媒体展示“滑冰场”情境图和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并交流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已知条件及其意义)
教学预设
课 堂生成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人)
28+85=113(人)[小精灵儿童 方法2:列综合算式
72-44+85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展示计算过程)
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00+30-1638+65-45120-80+72
师:这几道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多媒体展示“冰天雪地”情境图和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师:“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师:想想,怎样列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的解题思路?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
全班交流
987÷3×66÷3×987
(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两种解题思路的算式,并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两道算式的解题思路)
师:说说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5÷424÷6×1448÷12×9
师: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除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教学中选择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避免将四则混合运算题视为单纯的计算问题,产生数学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错觉,造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使用四则混合运算帮助解题的例子。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一箱12瓶橙汁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教学预设
课 堂生成
(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开始只能列出分步算式,就依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并引导学生今后尽量采用综合算式;如果有人列出综合算式,就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注意递等式计算的格式。)
2.根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改写成综合算式
150+33=183183-75=108
274-52=222222+63=285
200÷4=5050×3=150
28×2=5656÷7=8
3.判断并改错
155-34+46240÷40×3
=150-80=240÷120
=75=2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完成练习,加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说明原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总结思维
师: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师: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感觉如何?
六、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P1
2.完成书上P8练习一:1、2、3、4题
第五篇: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
教具准备:课件、纸盒、节目签、正方体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新知猜想
新课开始,以游戏引入。教师说今天上课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通过猜测,让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接着小结揭题: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事,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同时板书课题“可能性”。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 “猜一猜”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不仅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感知,而且能领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探索的需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猜测验证
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让学生认识“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概念中,组织学生利用猜测、验证等方法学习,主要通过以下两步来完成。
1.探究新知(1)引入 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老师决定抽签表演节目。
课件出示节目签:
教师:如果找同学首先抽签,他会抽到什么节目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对抽签结果进行猜测: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3种情况都有可能。
(2)活动
先让学生猜测,再组织小组合作验证。请每个小组长拿出节目签,让小组内同学抽一抽,看是不是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抽到。
学生进行抽签活动,教师明确活动要求:每次抽出来后,再放回去打乱顺序再抽。活动后汇报交流(板书:可能)
教师拿出3张节目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现在我们知道小明要表演跳舞。但是,在没有抽签之前,你能肯定他会表演跳舞吗?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还剩下两张签了,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可能会抽到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教师: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到底是唱歌还是朗诵能确定吗?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但是有一点这时候已经确定了,那就是,还会抽到“跳舞”吗?(板书:不可能)
教师:现在只剩最后一张了,你们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呢? 教师:学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这一张签了。(板书:一定)
(3)小结提升
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抽节目签的过程,我们都用到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学生回答。
教师: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设计意图:“可能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具有一定的随机现象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里用学生熟悉的“抽签表演节目”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猜测中感受,在活动中明晰,以形成对“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领悟新知(1)摸正方体实验
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着两个盒子,1号盒和2号盒,和老师讲桌上的一样。老师在1号盒里放了20个红色的小正方体,在2号盒里放了5红、5、绿、5蓝、5黑共20个小正方体。(教师现场演示放正方体的过程)
教师: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先猜一猜在1号盒中会摸到什么颜色的正方体,在2号盒中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正方体,再动手摸一摸,注意每次摸球前要把盒子里的球摇一摇后再摸,不要偷看,摸后将球放回盒子里。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课件显示问题):
(1)那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色正方体?(2)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色正方体?
(3)如果让你在摸一次,在1号盒中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正方体?在2号盒中呢?
(2)汇报交流
教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摸正方体的情况和讨论交流的情况?你们的猜测和试验结果一样吗?
教师:谁还有其他发现?(引导学生概况,如1号盒中不可能摸出蓝色正方体,两个盒子里都不可能摸出黄色正方体等。)
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猜测、试验、交流的机会。在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摸正方体的各种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让学生亲历猜想、实践、验证、交流,丰富学生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体验。)
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练习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课件出示)练习题
(设计意图:前两个小题使学生认识确定一件事情是用“一定”“不可能”描述,后两个小题使学生认识到对一件事情不确定时用“可能”描述)
3、练一练(课件出示)
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太阳()从东边落下。(2)明天()考试。(3)冬天()下雪。(4)投一枚硬币()正面朝上。(5)今天是星期三,明天()是星期日。(6)小明的年龄()比他爸爸的年龄小。
4、联系生活,深入体会。
教师:同学们,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请大家阅读课本第49页“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谁能结合我们周围的例子说说,还有哪些事情的发生时可能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一定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描述语言。(设计意图:通过描述生活中事情的可能性,学生相互交流、评析,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同时,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是帮助学生规范表达,加深认识的过程。)
设计意图:以上练习按照由易到难层次设计,既巩固了知识,又深化了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总结,深刻回味
本节课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束。紧扣本课重点。板书设计: 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不确定 确定
可能性
教后反思:整节课教学环节以操作、游戏贯穿,所以学生忘我地投入到学习的全 过程,教学效果很好。从课堂的情景引入,让学生猜老师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就为本课的教学内容做好了铺垫,学生们在猜测的过程中,发现了事情的发生的不确定性。在教学过程中抽节目签,摸正方体,让学生从猜测到实践来验证自己的判断,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叙述事情的可能性。结束本课感觉学生兴趣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