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艾青《绿》教学设计[五篇]
编辑:清幽竹影 识别码:69-958830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3-23 16:12: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艾青《绿》教学设计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下面给大家分享艾青《绿》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借鉴!艾青《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梅雨潭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积累文中运用精妙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朗诵《春》里的语段,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朱自清常识,从“导游”这一角色切入,引出课题《绿》。

二、出示目标。

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完成达哪些任务呢?(屏幕显示目标)请同学读,加深印象。

三、初读课文,梳理思路。

生默读课文。要求:

1、标识生字难词,结合注释理解、掌握,注释中没有的随时询问;

2、注意开头结尾的句子、表明作者行踪的词句、过渡句。

学生完成后,老师结合学生询问补充生字难词。师生共同梳理课文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瀑布、亭子等景色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赏景悟情。

重点朗读第三段,欣赏令作者惊诧的绿、体会作者对绿的深情。

1、老师对朗读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2、深情朗读后,你感觉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绿的美好,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生思考后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写绿,写出了绿的什么特点。然后请该生朗读,师生对朗读情况点评,对于朗读不到位的要有示范。

3、梅雨潭的景观很多,也都很美,作者为什么最爱梅雨潭的绿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五、品读课文,含英咀华

《绿》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尤其在语言的运用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去欣赏、品味。

1、老师对赏析方法作指导并示范。

2、同桌合作,挑出你们喜欢的句子,写出喜欢的理由,然后反复朗读直到会背。

3、课堂展示,师生点评。

六、回顾全文,反思总结

1、回顾这节课,反思收获,提出疑惑。

2、老师总结:课上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和作者有了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禁不住也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是如此的美好,大自然是多么可爱了。但同时随着阅读的深入,大家又发现了新的疑惑,课后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疑惑继续阅读,进一步走进大师,走进美不胜收的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段;

2、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八、板书设计。

瀑布、亭子等——衬托→绿←写、赞——比喻、排比、拟人、对比、想象等。

艾青《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倒、处、找、浅、淡、发、所、静、交”10个生字,能描写“处、找、浅、淡”4个字。积累9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歌颂。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大自然到处是一片绿色。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色?

2.学生交流,绿色的()。

3.师:小草苏醒,树木发芽,山川田野好像

出示句子: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1)指名读句子。

(2)学习生字:倒、处(着重区分:“到”和“倒”)

(3)齐读句子。

3.今天,我们随着诗人艾青的诗歌,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

4.出示课题:

6、绿

5.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春姑娘的手真巧,调出了那么多绿色。

(1)媒体出示有关各种带绿的词语,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学习生字:浅、淡、发

“淡”:注意两个“火”字的笔顺指导。

(3)男女生对读。

(4)你还知道哪些“绿”?(草绿、苹果绿)(初步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5)发:注意第一笔是“竖折”,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出示第二小节。

(1)学习生字:找

(2)指名读。

3.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读读课文三、四、五小节。

(1)指名读三、四、五小节。

(2)学习生字:交、静、“交”:理解“交织”。

“静”:后鼻音。换部首能变成什么字呢?

(3)出示插图

学生想像:风中的是绿的,雨中的是绿的,阳光下的也是绿的。

(柳条、树叶、草地)

(学生看图,挑选其中的一句展开想象,说一说)

(6)学习第四、第五小节。

①看所有的绿交织在一起的样子。

②看绿飘动在一起的样子。

③朗读第四、第五小节。

四.复习巩固,总结全文。

1.游戏:绿色调色板(读词语)

词语:好像到处找浅绿淡绿出奇阳光所有

2.指导写字。

(1)观察“到、刮、浅、淡”四个字。

(2)注意共同点:“到、刮”左宽右窄;“浅、淡”左窄右宽。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师生评价。

五.适时拓展,布置作业

1.春天,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说一说:春天到了,校园里。公园里。田野里。

2.学生可挑选准备交流。

3.实践活动:双休日,与父母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绿”。

第二篇:禁毒防艾教学设计

中班禁毒防艾教案

《“美丽的”罂粟花》

元谋县元马镇中心幼儿园

杨文仙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防艾”意识,自觉抵制毒品侵袭与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我班组织幼儿召开“禁毒防艾”主题教育班会课。【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什么是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

2.远离毒品,有参与宣传毒品危害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有关罂粟等毒品的相关宣传图片及视频、香烟盒1只

vcD

【过程与记录】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PPT图片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请你们看一张图片(打开PPT罂粟花图片)。

2、请你说一说,你看完了这几张图片之后,有什么感觉,或者是有什么想要说说的。要说不一样的,别人说过的我们就不说了。

--这里是对活动展开的一个铺垫。不急于给出罂粟花毒性的本质,先引导幼儿从罂粟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让幼儿感受它的“美丽”。

孩子:很美丽;很漂亮;让人感觉很舒服;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可见孩子们对罂粟花的美丽已经认可和接受。到这里,老师不妨给孩子们先入为主的经验,来一个“大撞击”。

3、它的名字叫罂粟花。你们都觉得它很好看的对吧。可是,孩子们,就是这么漂亮的花,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它。你们想想看,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到这里,是要求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同时,打破孩子刚刚建立的认识经验。

孩子:因为它上面有刺的;因为它的味道很臭;它很容易死掉、枯萎……

4、都吃过蘑菇的对吧,往往那种很漂亮的蘑菇呢,其实是不能食用的,因为有毒,这个我们小朋友都知道了。同样,罂粟花虽然漂亮,但是今天你要知道,其实它是一种“很恐怖的花”。

二、幼儿观看视频资料(VCD),了解毒品的危害

1、现在,你还觉得罂粟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吗?

孩子:不觉得了。

2、刚才,我们都知道了罂粟的果实是做毒品的原料,危害我们身体健康。一吃就上瘾,对身体有害。

3、那小朋友再想想看,在我们的周围,除了我们刚才说的毒品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危害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但有的人已经上瘾了,戒不掉了?

--回归幼儿生活经验,帮助幼儿整合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4、比如,你想想看,爸爸们喜欢抽什么啊?喝什么啊?(出示香烟盒。)

5、小结:抽烟;喝酒有害健康。回家告诉爸爸,吸烟、喝酒对身体不好;让他看新闻(了解毒的危害)。

三、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第三篇:青绿优美散文欣赏

那一天早上醒来,发现小小的青藤已经爬上窗台,纤细柔软的藤攀附着镂空的窗格子寸寸生长,叶儿在微风中轻颤,仿佛嗔怪这风搅扰了它的清梦。

一抹绿嵌在古朴的窗格子里,盈盈泛着浅夏微光。是的,新绿,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并无半分颓靡。眸光里洋溢着欢喜,我的笑容浅浅,禁不住和它打了个招呼,你好,新绿。

这青藤,这绿,可曾听懂了我的问候?此时,熹微日光穿透屋外的枝枝叶叶,斜斜打了下来,聚光灯一样落在青藤嫩绿的叶片上,似薄薄笼了一层清透柔美的纱。

它可是晨光中含羞待嫁最美的新娘么?纤纤青藤,映在眼眸中,这样羞怯,至真至纯的性情,不食人间烟火一般清新淡雅。

乍然一见,便喜欢上了,青绿,像是谁的青青衣襟骤然滴落的新雅,悄然爬上我的窗台,迎着明媚的阳光,迎着煦暖的风,解语一般可人。

大抵青绿不同于姹紫嫣红,偏生鲜花著锦烈火烹油,应那急景凋年。韶华尽后,都付与了断井颓垣。像是绚烂的烟花,轰轰烈烈开过,而后,寂寞地衰败,残影如梦,跌落在水面,无声寂灭。

倒不如这安然生长在喧嚣世间僻静一隅的青绿,喜暖,向阳,简单着,平凡着淡泊尘事,宠辱不惊。

坐在窗前,听风,看云,品着苏打绿民谣音乐,静静的,不语,与一株青藤相伴,相守一段静好时光。

心里的苦/就算不记得

都化成这目光/吟唱成一首歌

而你像/流进诗里的嘈嘈水声

敲进我心门/拥抱了所有恨

滋养了干涸

……

歌声里青青的绿沾着雨水漫过心田,青绿的颜色,青绿的味道,青绿的纯真,青绿的温暖,让人深深迷恋,深深爱着。

缠绕着青藤的镂空雕花窗格子,清新鲜活的民谣音乐,宁静无争的心情,闲对一盏恬淡光阴,青绿翩翩,落在手腕上,清凉清凉的,温润宁和。

信手拿过一本书,是张恨水的《绿了芭蕉》,泛黄的书页,微微散发着悠悠如缕的书香气息,淡而沉稳,而妥帖,而安谧。

绿了芭蕉,这绿,断然是新的,犹带着昨夜的雨痕,沐浴着晨起明朗的阳光,既简静,且朴素,且清新。

镌刻在陈旧书页中的文字默然泛出盈盈绿意。看着,心里全然是欢喜,不记得昨夜几更的雨惊醒了残梦,不去想缤纷的落英暗随流水去到了云水天涯哪处人家。

我只在文字里寻梦,在疲倦时搁笔,伺弄青绿,怡养心情。一株朴素的青藤,于我,是简单,是欣喜,是美好,是青青衣襟滴落在时光里的半阙诗情。

第四篇:中学生禁毒防艾经典教学设计

中学生禁毒防艾经典教学设计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凤凰中学: 李宏(108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认识吸毒行为及毒品的危害性。情感目标:

1、让学生懂得“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违法犯罪作斗争。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青少年**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手段和条件

根据中学生特点,通过多媒体、图片、漫画、案例及活动参与等形式,向广大中学生宣传毒品的危害,引导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三、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四、教学流程设计

引入——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归纳分析(总结)

五、教学流程(一)、引入

从明星引入本堂课的教学:

1、满文军:内地歌星满文军202_年5月18日的夜晚,在北京某酒吧因涉嫌聚众*****等毒品,被警方带走,后来被北京警方治安拘留,演艺事业一落千丈(附图片)。

2、马拉多纳:阿根廷国际足球明星,因为吸毒,失去了健康和顶尖球艺(附图片)。

3、苏永康:香港艺人苏永康202_年6月9日凌晨,在一家知名摇头Pub因涉嫌吸毒被警方逮捕,后被强制戒毒,学艺生涯因此受到影响(附图片)。

4、酒井法子: 202_年8月:日本女星酒井法子因涉嫌吸毒被警方逮捕,后虽然通过媒体向全国人民道歉,但依然得不到人们的原谅,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同时还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附有图片)。

教师:看了以上四个明星的案例,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毒品罪大恶极!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个话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二)分组讨论

教师先对我国目前吸毒人员的现状作简要的说明:据预计,我国目前有202_万名吸毒者,涉及家庭成员8000万人,关心戒毒和毒品危害的有2亿人,其中网民202_万人。中国的吸毒者中有几个“多”,一是男性多,占85%,女性占15%左右;二是青少年多,占72%左右,成年人以上占17%左右;三是待业人员和进城务工的农民较多,这两者合占60%多;四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多,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80%。吸毒人数中,*****的占71.5%,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9.2%。截至199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的1731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占72.4%。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国已由毒品过境受害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受害国。

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然后每组指定一名学生把讨论结果写在大纸上,并贴在展板上,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哪一组的成果最好,教师作简要的点评。最由教师引导全班同学更全面的完成这四个问题。讨论之前先给学生看一个案例。

材料:陈某现年17岁,初中文化,吸毒史一年,是万宁市万城镇东山村人。202_年7月,陈某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由于终日无所事事,陈某很快就结交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202_年2月,陈某同5、6个朋友在一家露天歌舞厅喝完啤酒后,经一名有吸毒史的朋友怂恿,陈某开始染上毒品,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陈某对记者说,他第一次吸毒完全是因为好奇,听信身边的朋友说吸粉根本就不会上瘾,同时也担心朋友说自己不讲“义气”。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把粉放在香烟里吸了一口。第二次,那个朋友就让我再找一找上次的感觉,他听从了。到第三次就什么都不想了,成天脑子里空荡荡的,总是回味那种飘飘然的感觉。为了凑齐毒资,他想尽了办法,先是拿家里值钱的东西去变卖。随着毒瘾的一天天加大,他就发展到经常小偷小摸或是“顺手牵羊”,周围的乡邻都十分痛恨他。直到今年2月份,他在一家小卖部购买毒品时被警方抓获。

教师:看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毒品很可恨,是不是替这个和你差不多年纪的陈某感到很惋惜?通过这个故事,你们能把以下四个问题完成吗?

1、我们所说的毒品主要指哪些?

教师小结:我们平时所说的毒品主要是指**、**、***、**、***、可卡因、三唑伦、**、杜冷丁、氯胺酮,俗称**等。

2、毒品(吸毒)主要有哪些危害? 教师小结:

(1)吸毒危害人的身体和健康。

(2)吸毒可能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3)吸毒使人丧失工作能力。(4)吸毒让人倾家荡产。

(5)吸毒使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6)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7)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哪些原因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染上毒品? 教师小结:

(1).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2)过强的好奇心理

(3)缺乏自控和分析能力(4)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4、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远离毒品?

教师小结:

(1)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珍视自己的生命,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2)不要放任好奇心,不要以身试毒。以身试毒必然要付出惨痛代价。

(3)不抱侥幸心理,绝不要有“第一次”。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慎交朋友。遇有亲友吸毒,一要劝阻,二要回避,三要举报。

(5)远离毒品场所,严防毒品侵害。不要在吸毒场所停留,不做被动吸毒者。

(6)不要听信吸毒是“高级享受”的谎谣言。吸毒一口,痛苦一生。

(7)不要接受吸毒人的香烟或饮料,因为他们可能会诱骗你吸毒,不要有吸烟等不良行为,不要去一些不良的公共场所。

(8)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吸毒摧残身体,根本不可能治病。

(9)不要盲目追求感官的刺激。许多青少年就是因为空虚,追求刺激而走上吸毒道路的。“**毒品犹如玩火”,酿成恶果追悔莫及。

(10)不要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而以吸毒消愁解闷。要勇敢面对失学、失恋等人生挫折。

(三)、师生互动

1、情景模拟:如果有人向你提供毒品,你会怎样做?

请一到两组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然后一起总结拒绝毒品的各种方法。甲:吸毒人员或持有毒品的人,引诱乙吸毒 乙:中学生,想办法拒绝甲的各种威胁利诱 教师点评并总结:拒绝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2、欣赏陈倩倩歌曲《不应该》

教师:说起歌曲《不应该》出笼的过程,还有一段故事,词作者陈涛,是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著名词作家。长久以来,他的心里一直有块永远的痛--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自己周围的一些人、甚至就是自己的朋友,被毒品吞噬:一位年仅20岁的女模特,因为沾上毒品而自杀在自己的寓所;一位事业有成的商海精英,因为不小心染上毒瘾而家破人亡……在两次前往云南采风之后,他在这方面的体会就愈发深切。自然而然地,他产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创作一首关于禁毒、旨在唤醒那些迷失在毒品中灵魂的歌曲,代替大家发出内心深处的呐喊。现在,请同学们静静的听这首歌。(播放歌曲)教师:我想同学生们在听这首歌的时候心情一定不平静,每一个听过这首歌的人都不会平静。作为一个位于禁毒前沿的地方,瑞丽的吸毒情况我不说大家都清楚,就在我们的周围,甚至于在我们的家庭里面,就有不少人在吸毒,我们都在深受毒品的危害,毒品正一日日的侵蚀我们的家庭和幸福,我们能平静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歌的歌词,来再一次感受内心的不平静—— 全班一起朗诵歌词:南风吹来,罂粟花开/脆弱的心灵被你伤害/是什么让我不顾将来/若只是寂寞难捱不应该/南风吹来,罂粟花开/没家的灵魂没有了爱/清醒的时候如此明白/我这样为你沉沦不应该/人生已太短时光已太快/怎么能忘怀纵然是悲哀/何况生命中还有那么多精彩

3、让我们把自己关于毒品的感悟用一句话概括,写在面前的小纸条上。写完以后,请同学们贴在前面的展板上,让我们一起勉励,一起抵御毒品的诱惑,大声的对毒品说一声:“不”!(教师也写,同时留作学校禁毒教育的档案)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旦发现有人吸毒,发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同时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也告诉你身边的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最后,让我们在几幅漫画和同学们的精彩绘画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同是一起思考我们共同的明天……(附图片)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课的教学中,通过对图片的感悟和事例的了解,学生对毒品以及毒品的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定程度上领悟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内容,同时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及自己的思考,更明白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义。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大,达到了本次教学的目的,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但课堂教学仅仅只能让学生对毒品、毒品的危害及如何预防毒品有所认识而已,不管教学效果有多好,不管学生认识的有多深,离防范毒品还有很长的距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环境,对毒品的预防、抵制仅仅通过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仅仅是学样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家庭、学校到政府再到全社会,要形成一张教育、抵制、预防和抗击的天网,让毒品无处藏身,才能还学生一片干净无污染的天空。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还需要时间让学生用心去感悟,要让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生存环境及生存状态对我们的判断产生作用。我们唯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品和分辨是非能力,让自己练就一双慧眼。同时,也还需要家长、老师们不断地引领、教育、叮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使学生真正做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第五篇:隋唐时期的青绿山水

中国人的山水画不同于外国人的风景画,它不是再现自然景观,而是通过自然景观的表现,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审美的观照。风景,中国人称山水。人间的自然景象,通过文化人手中之笔去反映表现,用文字描写就是文赋诗词,以形象去描绘就是绘画中的山水,是一个根源的两种表达方式。

春夏秋冬,朝暮白昼,风霜雨雪,山水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体现了生命的意义。山水和人一样具有内在的生命运动和精神力量。作画如同作文,都作者情感的产物,实在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激情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画家也要有登临山水的雅致,作画时才能身临其境;此外,画家还要钻研章法和笔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既不是山水景致的呆板再现,也不是情感的肆虐奔放,而是通过具有不同表现力和塑造力的技法,通过创造某种意境那情与景有机融和,是为了“畅神”,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唐朝,这是古往今来人们称赞不已的黄金时代,国力强盛,绘画就在这丰富的艺术土壤中成长壮大。魏晋南北朝时山水画显示出了欲挣脱束缚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趋势。到了唐代,这一独立过程圆满完成,还出现了从青绿山水到泼墨山水的风格的蜕变。

展子虔《游春图》描写的是初春季节,人乘马行于岸观山赏水,妇人泛舟于湖水中观赏湖光山色,岸边和山上鲜花开放,是一幅优美的青绿山水画。展子虔的画,虽未完全脱离六朝的稚拙气,然而,山与水的空间布局,人与山树的比例等诸方面,已比前朝有较大的发展,无论从山石勾勒到树的脉叶都不是六朝时期的简单符号了。展子虔开了唐朝青绿山水典范,尤其是对李氏父子(李思训、李昭道)的青绿山水影响重大。

唐代初期的山水画,没有脱离出青绿山水的影响,凡作山水多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当时在画坛受推崇的为李思训父子,世称大小李将军。李思训首创大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李思训作画,用厚重的石青和石绿来表现画面的艳丽,使山水处于浓郁和青翠之中,最后在山石的轮廓上勾金,增强光亮,使人有金碧辉煌、壮丽无比的感觉。他的儿子李昭道继承了他的大青绿方法,在此以后的朝代文人画家借鉴大青绿法,变化为小青绿山水。所以说李思训父子是青绿山水奠基人,对于后来的青绿山水发展影响极大。

除了李氏父子画青绿山水以外,还有阎立德、阎立本弟兄俩。阎立本是宰相官职并十分精于绘画,李思训虽为贵族在绘画方面学阎立本。张彦远在评阎立本之时说:“尚犹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多栖梧菀柳。功倍愈拙,不胜其色。”从张彦远评阎画风格与李思训相仿,可见阎立本除能画人物外还擅长青绿山水。

吴道子也是山水画巨匠,他是变革山水的创始人,突破了传统的细匀如蚕丝的线条勾勒而后填色,而开创了用皴、擦、勾、点的画法。《唐朝名画录》有“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一日而毕”,而李思训三月之功画嘉陵江,可见吴道子画法挥洒简略,以线墨为宗。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记述了:“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

由于吴道子、王维等一些画家远离了青绿设色,开创山水中水墨新天地,使这富丽堂皇的青绿山水,逐渐受到画家冷落。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的画家追求水墨的雄浑、墨韵,又开辟了新一代山水画风。这一画风造就了唐末至五代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中国山水大画家荆浩、关伞、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古代山水画鼎盛时期,对后来的山水画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一直是我国山水画的骄傲。展子虔是北齐至隋和初唐之间(约公元531——604年)的人物和山水画家,渤海人(今山东省阳信县)。《宣和画谱》称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

经赵佶(宋徽宗)题为“展子虔游春图”的《游春图》是展子虔传下来的唯一作品。他在一幅两尺多长的绢素上,用妥善的经营、丰富的色调画出了春光明媚的湖光山色。画卷初展,近处露出倚山俯水的一条斜径,两个骑马人一前一后跑来,路随山转,却被石坡遮住,直到有妇人伫立的竹篱门首,才又展宽。这里一人骑马手勒丝缰,正要转弯,画家捉住了刹那间他蓦地回头的神态。更远一些,有一人骑马,右臂挟着弹弓,缓缓而行,寻觅鸟禽,朝前面一座朱栏的木桥走来。后面跟随着两个童子,山隈岸侧树木映带,枝头点簇着繁花。木桥的后面,山涧里飞泻着流泉,涧左山傍有房屋花园,涧右山坳环抱着寺观。从展卷到此虽没有人头攒动的春游人群,但他把观者引入春天的山水画境中,看山看水、赏花观木、观览寺观。寺观背后便是层出不尽的高山和缭绕的白云。

画卷的中部是一片阔水烟波,一高篷游船中坐着三个女子,指点湖光山色。船尾一棹公慢摇桨橹,悠然自得。

卷尾又是一山隅坡脚,隅角处有一山庄,掩映在繁枝山林中。靠近水边有二人正凝视水中,似在观鱼赏波。

《游春图》使人感到展子虔的画作有咫尺千里之势,可以说明此时的山水已不是“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时代了,也就是说此时的人的审美和画法已完全成熟起来。作者表现的内容是一幅游春图景,以画陶冶人的性情,可见那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今毫无相差。

《游春图》是一幅青绿山水,是我国目前留传下来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此画与唐初的青绿山水共同的特点是山石用勾勒,而不用皴擦(当时山水还没有发展到皴擦法),虽空勾无皴但能对山川对象的描写曲尽其妙。山石用勾勒法,加之以渲染、分染,在此基础上敷上石青、石绿,作品显得青绿葱翠、浓重艳丽。

《游春图》着色大青、大绿,山脚则用泥金。勾勒山石用金重勾,只因年代久远磨损过大,金粉和石青、石绿已有脱落,不仔细观察不易察觉。用勾金法可使大青、大绿、红赭去掉燥气,用墨线和彩线勾勒也是达到中和的效果。

《游春图》山上的小树,因是远山远树故与近树画法不同。以赭写干、以水沉靛横点叶,松不细写松针,直以苦绿沉点,松身界两笔,直以赭石填染而不作松鳞。人物直接用粉点成,加重色于上,分出衣褶。这些画法都超过前代。

李思训·李昭道

李思训(651—716年)是唐代李氏宗室,他生活在武则天时期,怕诛弃官潜匿。武氏死后复出,任左羽林大将军,吏称大李将军。李思训之子李昭道,继承父业,史称为小李将军。画史称其父子为“二李”或“大小李将军”。李思训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极少,《江帆楼阁图》是李思训代表作。

史书上对李思训的山水描述多为“云霞缥缈,窅然岩岭之幽”。《江帆楼阁图》是描写长松高岭,桃竹掩映,山径殿廊曲折,数人乘马或步行游览赏玩,山外江天空阔,风帆缥缈,左右连绵不断。

《江帆楼阁图》一画,《历代名画记》记述“其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宣和画谱》也有同样记载,可见此图为大青绿设色。山石罩染达数次,青绿为质、金碧为文,阳面涂金、阴面加蓝,形成金碧辉映的富丽效果。在山石勾勒上比前朝“高古游丝描”要刚硬,属铁线描。画中虽然没有皴法,但山脚部位有多重线勾斫,比起前朝山石趋于真实。

李昭道为李思训之子,生卒年不详,他主要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有关李昭道,画史记载较少。《明皇幸蜀图》传为李昭道所作,艺术性没有其父《江帆楼阁图》高。这幅画所表现的是唐明皇骑马旅途,跋涉于崇山峻岭的情景,好像是命题画。线勾勒山石、坡头、岸角和云霞,在山石上打底色染成深浅明暗,再上石绿、石青。

《宣和画谱}评述李昭道“变父之势,妙又过之”。李思训笔法细密、笔力遒劲。李昭道要妙过其父,必要粗笔勾线,上加石色,线条气势奔放豪纵,可惜作品没有流传至今。张彦远记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可能李昭道成就比其父要大,因吴道子的画笔力刚硬,气势有而韵味不足,又无色彩,李昭道吸取吴的优点,学其父的色彩,所以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记文“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

艾青《绿》教学设计[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