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高校学报优势学科建设论文[大全五篇]
编辑:清幽竹影 识别码:130-1103312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8-14 10:24: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 高校学报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一、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对学报发展的积极作用

目前,全国高校学报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高校学报在办刊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应对质量较高的学报(如“核心期刊”学报)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小、发行渠道单一、优质稿件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促进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势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够为学报长期提供高质量的,反映学术界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的稿件,以避免学报出现“等米下锅”、等稿上门的窘境。可以说,离开了学科建设的支持,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为重要的是,优势学科建设对于加强学报的作者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是重要的出版资源,高校学报能否在最终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高校的优势学科往往集中了全校该领域最突出的专家和学者,有的还在国内外聘请了知名的专家学者,可谓是群英荟萃。因此,优势学科建设能够为学报提供一批稳定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作者,增强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校学报对优势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术人才培养

开展优势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学术梯队。高校学报承担着传播、更新学术理论知识,传递学术资讯,集成学术思想的重任,对于培养学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刊发科研论文,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发表出来,在学术界内外进行充分地交流,从而提升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促进优势学科建设,培养学术后备力量;二是通过发表教学改革类的文章,探讨优势学科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在理论上为提高优势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可能;三是高校学报在审稿、用稿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批科研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作者,并能以发表其论文的方式对其进行学术能力的培养;四是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可以使各种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进行充分交流,从而将校内外的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能互相交流思想和成果,共同提高科研能力。

2.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及时促进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于高等院校优势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增强高校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学报是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桥梁。首先,和出版专著相比,高校学报一般为双月刊或者月刊,出版周期较短,能更加及时地将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学术成果发表出来,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优势学科的培育与发展。其次,学报对学术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将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及时发表出来,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发表国内外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性论文,使本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及时获得科研信息和资讯,拓展视野、启发思路、借鉴方法、了解现状,有力地推动自身的科研工作。

3.引导学术研究方向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本质属性,但是,高校学报不仅可以展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术研究的潮流,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指明研究的方向。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学报编辑与相关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联系较多,长期以来获取的学术信息也较多,因此学术视野较为宽阔,可以为校内从事优势学科建设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学术界的新情况和新亮点,帮助其发现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有利于其树立前瞻性的思维,推动学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有的学报编辑同时又是高校某一院系和学科的兼职研究人员,与校内教师和科研人员有着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这种情况使得学报编辑能较深入地了解校内学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思路,从而在进行刊物编辑的时候能有意识地编发一些学术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对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有借鉴意义的稿件。

4.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学报是反映学术信息,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首先,高校学报是目前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平台,是各种学术信息的“集散地”,学报通过刊发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传递学术信息,展示最新的理论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其次,高校学报往往联系有一大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作者,学报通过组织作者联谊会等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作者之间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其搭建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

三、学报工作促进优势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1.基本思路

(1)坚持特色办刊之路。刊物特色是一种刊物区别于另一种刊物的标志,是刊物的“身份证”,也是其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学报要从本校和本地学科优势出发,注重将学报的历史积淀性和时代延伸性结合起来,突出学报在某个学科、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和特色,精心打造特色栏目,编发反映优势学科理论成果的文章,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增强学报特色,提高学报的影响力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其教学和研究水平。

(2)坚持“开门办刊”的理念。高校学报要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冲破以往所谓学报“内向性”的框架,广开稿源渠道,广纳名家名文,拓宽学术视野,不断提高学报学术品位,将“专家办刊”和“开门办刊”结合起来,学习国内外优秀刊物的办刊经验,努力打造学术精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只有如此,才可能为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提供一流的、具有创新性和借鉴意义的学术信息和资讯,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发展与繁荣。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质量是学报发展的生命,高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始终坚持把质量管理摆在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报出版发行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保证学报的审稿质量、编校质量、排版质量和印刷质量,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来提升学报的品位,提高学报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只有学报的学术品位得到提升,才能够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提供支持。

2.以学报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措施

(1)做好审稿、用稿工作审稿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高校学报审稿要及时,把握好尺度,坚持三审制原则,建立健全审稿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该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情况,适当向涉及此类学科或有相关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倾斜,优先发表其论文,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契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例如,《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近年来根据自身的实践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在坚持审稿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遴选和编发了一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学者和教师的好评。

(2)做好组稿工作当前,稿源紧张是不少学报编辑部面临的主要困难,成为阻碍高校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高校学报应破除“等米下锅”、坐等来稿的传统做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拓展稿源。首先,应该加大向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约稿的力度。高校学报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约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向学报赐稿,在学报开设“专家论坛”专门刊发其文章,同时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优稿优酬。例如,人文社科类期刊可以向全国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约稿,甚至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一期或几期的笔谈,并着力建设学报“专家作者库”。其次,学报编辑部应主动了解学校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状况,长期跟踪其科研进展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一批涉及该学科领域的校内外稿件,尤其要注意采用观点新、角度新、有深度,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俱佳的稿件。这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将本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展示出来,促进成果转化,反映学校的科研实力与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校内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3.打造特色栏目

特色专栏有利于展示刊物的个性,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目前,业内一些学报之所以办刊出现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就是因为其办刊缺少特色,不具备比较优势。实际上,学报突出办刊特色,打造特色栏目不仅有利于校内优势学科建设,而且对于学报自身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因为一旦校内的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之后,就能为学报特色栏目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在这方面,一些大学的学报已经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精心打造的“人类学研究”栏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首批名栏建设单位。打造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学校学科建设、师资人才等情况,合理地设置栏目,精心打造,推陈出新,编发一批反映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稿件,充分体现本刊物的学术风貌和品位。二是做好选题策划工作。要根据学报和学科的特点,努力寻找新的、具有学术潜力的生长点,策划一些反映该学科前沿学术成果的选题,将学术特色、地方特色和形式特色结合起来。三是树立精品意识,主动向该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教授约稿,以体现该学科最新、最高的研究水平,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推动优势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4.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作者是学报发展的“衣食父母”,在目前学术刊物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要高度重视作者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作者特别是优秀作者的联系,增进感情,扩大交流。要在学报的网页上定期公布有关消息,使作者都能及时了解学报的动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定期邀请学报的骨干作者进行座谈,也可组织联谊会、茶话会、节日慰问、赠送纪念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听取作者对学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报工作的发展。二是应建立和健全“特邀作者”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报“特邀作者”投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与其长期合作。同时,要及时发现和遴选出部分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作者加入学报“特邀作者”队伍,使学报始终拥有一批比较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三是酌情对部分优秀作者予以奖励,如有作者在学报发表的文章获奖,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团结和争取一批“水平高、效率高、知名度高”的优秀作者,吸引一些选题较好、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的优质稿件。四是要着力发现和培养一批青年作者,精心为其提供选题、指导写作、修改论文,增强其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鼓励其投稿的积极性,使其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得到提高,成长为学术骨干。

作者:周骥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第二篇:高等院校学报中学科建设的作用分析论文

【摘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主要工作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学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建设好特色栏目,培养作者队伍,办好学术交流,积极宣传学科专业建设研究、成果,更好的推动院校学科建设工作。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报;学科建设;作用

在高等院校中,学科建设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其涵盖了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研究、学院管理等一系列重要的方面,所以,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将其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学报编辑部作为学院的宣传窗口,也应积极参与学院的学科建设,努力发挥其作用。

一、高等院校学报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成果也日渐增多,期刊出版也要用敏锐的视角发现这一重要问题。高等院校,在重视人才培养、开展学术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同时,还需要一个传播者来宣传科研成果,繁荣科研学术。而高校学报始终坚持“聚焦院校建设发展、探索人才培养及教育特点规律,推广理论实践研究成果、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这一办刊宗旨,在推进院校学科建设发展中做出了极大贡献。可以看出,院校学报和学科建设两者关系十分紧密,均以学术为己任,学科建设搞得好,人才培养好、学术成果多,学报学术的水平也自然就会有所提高,同样,学报的学术水平高,一定情况下也反映出院校的科研学术水平高,所以说,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院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一)培养作者队伍,发现和培养学术后备人才

高等院校学报的主要投稿者大多来自各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专家、优秀的教师以及科研学术研究方面的骨干。学报编辑人员可以通过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来发现和培养学科专业人才,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宣传学科建设成果,进而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通过学报这块人才培养的基地,可以更好的挖掘本院校有专业特长、研究各领域的人才,从而培养出一批能够站在学科科研建设发展的前沿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二)建好学报特色栏目,促进院校学科专业建设

高校学报编辑部要结合本院校现有的专业重点学科,策划制定并组织建设相应的栏目,主动搜集相关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约请各位专家学者结合相关专业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理论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刊发在学报中,科研学术研究显著的文章可刊发在“专家论坛”中。与此同时,学报编辑部还要及时追踪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状况,重点学科领域方面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并作出准确的学科报道,刊登在学报的封二、封三或补白版面上,使得本校的研究人员能够通过栏目了解更新的科研发展近况,让新同志在研究过程中学习好的经验,少走弯路。

(三)开展学术交流,带动院校学术研究

高等院校学报本身的内在价值功能可以体现出其社会价值。也就是说,学报作为一种宣传载体,能适应的理论思维需要,能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在学术研究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报作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可以搭建平台让不同学术流派和不同的学术观点的人才在这里进行交流。学报编辑人员在长期的组稿和审稿过程中,容易发现本院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所在,能够更好推进学科建设的更好发展,从而带动这个学院的学术研究。

(四)发挥好学报的重要宣传作用

高等院校学报是为学院服务的,是更好的展示院校教学的科研成果,也是便于去其他院校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学报的宣传,更好的促进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果,师资队伍,精品课程的建立。同时,学报也可以通过刊登高品质的论文,宣传、交流科研成果,宣传学科建设队伍及成员。从而在各院校中可以产生相应的影响。学报编辑部要充分发挥去宣传功能,能充分展示本院校的学科实力和水平,较好了体现了学报的办刊宗旨和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玉.试论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战略问题[J].中国出版,202_(12):42—43.

[2]廖向东,论学报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6):84.

[3]赵洪艳.论高校学报的学术策划理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2_(6).

[4]李正银,张峰,刘景昭.要对高校学报进行客观分析和正确定位[J].编辑学报,1999,11(2):100—102.

第三篇: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论文

摘 要: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挥都是通过学科的运作来实现的。后发优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一种新理论,现在已经被应用于多个方面并且其理论指导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将这一理论引入到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中,希望能对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后发优势;重点大学;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理论

1.1 后发优势理论的起源

后发优势理论是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国际分工、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动态比较费用学说。其最初的阐述认为:后起国家或地区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的资金资源、技术成本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只要在国家的保护下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从而在其传统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分工领域内,追赶或超越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这一理论表明,所谓后发优势,指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态势。

1.2 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M·列维将后发优势论的研究领域从“工业化”扩展到“现代化”,并提出后发优势有五点:一是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对于后来者来说,缩短了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二是后发者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三是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跳越“先发者”必须走过的现代化历程,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四是由于先发式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使后发国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五是先发国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

1999年,在研究对象方面,陆德明将“后发国”扩展为“后发展经济体”,包括后发国家、后发地区、后发部门、后发企业等,“后发性”则是指经济体之间的一种落后状态,“后发优势”就是后发展经济体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迟缓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后发优势只可能在后起国家或地区才具备;二是后起国家或地区起步越晚,追赶的速度也就越快;三是后起国家或地区必须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或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的后发优势,否则理论上的可能性未必能够形成现实的必然性。

1.3 现阶段的后发优势理论

虽然后发优势理论最初是一个经济理论,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应用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范围,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形成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后发优势强调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强调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有的侧重技术的模仿创新,有的看好制度的借鉴移植,等等。

后发优势是一个综合型很强的概念,因此在后发体中正确运动后发优势理论的前提是正确的理解、把握后发优势。总的来说,后发优势大体上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后发优势。资源后发优势包括劳动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和自然资源后发优势。

(2)技术后发优势。

(3)制度后发优势。

可以说,后发优势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优势,其实现机制的关键就在与能否有效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快速的学习先进体的技术和制度,并将其本土化,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本土化的技术和制度,不仅会引起“消化不良”,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会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

2.1 大学的学科建设

大学的学科建设,是指大学作为学科建设的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大学自身的实际,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建设活动相比,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大学学科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才。其次,大学学科建设的内容较一般学科建设活动更为丰富。除了一般学科建设活动具有的确定学科方向、选拔学科带头人、组建学科梯队、调整学科结构、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环境等内容外,大学学科建设还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一般学科建设所不具备的内容。第三,大学的学科建设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一般情况下,大学的学科建设都受本国政府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和学位授予的学科门类划分约束,即使大学学科设置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国家,其大学的学科建设也要受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制约。第四,大学的学科建设任务集中。可以概括为调整学科结构和提高学科水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2.2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

重点学的学科建设与大学的学科建设相比,区别就在“重点”二字上。有了“重点”二字的大学,在财政拨款和招生、教学管理等办学自主权方面与一般大学大不一样,他们享有更多政策上的优惠。在我国,重点大学包括两类:一类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指定的,到1981年底,全国共有97所高校被确定为重点大学;另一类是指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主要是指经过国家计委批复立项列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高校。

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除具有一般大学学科建设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意义重大。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不仅决定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时还担负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

(2)目标定位较高。不少重点大学都把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在世界一流或世界知名上,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重点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3)置科研于突出地位。由于重点大学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而高层次人才不是仅仅靠教学所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训练。另外,重点大学是我国科学研究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负担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

2.3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差距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我国重点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主要的差距是学科布局不合理,只注重学科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而且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不清晰,甚至有些重点大学认为学科门类齐全就代表着学科布局是合理的。从人才师资的角度看,虽然各重点大学也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有重物质轻人才的现象。从制度机构的方面看,不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制度的建立,都是在采用行政管理的模式,虽然近些年来教授能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上来,但是总体上说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科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我国重点高校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1)学科布局方面。高校学科布局是指学科在大学的分布状况,它不仅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高校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进行学科建设,首先要着手进行学科布局的调整。要想使高校学科的布局科学化,就必须做到首先进行科学定位。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做出选择。在这方面我国重点大学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可以说是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因为我们可以研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和现有的学科结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调整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省略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局限性而采取的一些调整,避免其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失误,直接学习到比较先进的学科结构,为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师资人才方面。学科建设的核心就是学科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就要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由于学科带头人通常是在一门学科领域内对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其学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秀学者。他们是本学科学术梯队的灵魂核心,其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力度。同时学科梯队是以学术研究人员在学科中的重要性为标准进行划分而形成的不同顺序和层次的集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学科梯队来实现。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梯队,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在这个方面,我国重点大学具有着资本后发优势,利用现阶段我国劳动成本低和在引进人才时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报酬高这两个特有的后发优势,遴选学科带头人,引进高水平人才,合理的配置现有人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在年龄、水平、特点上的人才层次梯队。

(3)制度机构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参考和借鉴先进国家高等教育运作的成熟经验,而且还可以通过广泛比较、借鉴和总结其它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经验与教训,结合本国国情,在比较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理性的选择,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大学制度。拥有制度捷径优势的我国重点大学,应首先确立“学术自由”的理念,本着先进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三个原则,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制度,创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创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机制,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创立健全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管理。

(4)基地建设方面。学科基地建设是进行高校学科建设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和依托,也是高校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重点高校拥有国家重点支持的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资源,在资本和技术方面拥有着双重的后发优势,通过合理的、有侧重的分配资金,最大化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用后发资本投资的边际报酬高和技术引进这些特点,在局部上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实验设备和条件。并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对学科基地进行管理,实现学科基地建设中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及学科基地使用上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进而为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参考文献

[1]@A·Gerschenkron.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2]@Levy·M ,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A Setting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第四篇:天津市高校学科建设情况

天津市高校学科建设情况

一、天津市高校基本情况

1、培养单位情况。

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单位8个(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5个(普通高校19所:地方高校15所,部委校有南开、天大、民航大学、军事交通学院4所;6个科研单位)。

2、学位点情况。

全市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9个,博士点27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2个,硕士点754个。按照《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统计,全市研究生教育涉及全部12个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涉及10个学科门类(除农学和军事学),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涉及11个学科门类(除军事学),在88个一级学科中,全市高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涉及39个,占目录的44.3%,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涉及57个,占目录的64.8%。在381个二级学科中,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涉及217个,占目录的57%,硕士授权二级学科涉及314个,占目录的82.4%。

3、国家重点学科情况。

全国965个重点学科,27个有国家重点学科的省份排位,天津36个国家重点学科,列第8位;按照省市属院校排位,天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与北京并列第8位。

4、市级重点学科情况。

18所高校(不含军交)的104个学科被确定为第三期市级重点学科,在“十一五”期间进行重点建设。本期重点学科分布于11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47,理学9个,文学8个,经济学7个,管理学6个,教育学5个,法学、农学各3个,哲学、历史学、医学各12个。55个重点学科与天津市六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占重点学科的52.8%,其中与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领域相关的学科20个,与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相关的学科9个,与新能源及环保领 域相关的学科8个,与电子信息、化工领域相关的学科各6个,与汽车制造领域相关的学科5个,与新材料领域相关的学科1个。

二、天津市高校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设与天津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是天津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水平又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支撑。所以,作为天津城市定位智力支撑的高等教育的走向,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也就是高等教育建设中公认的:学科建设是龙头。天津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始终遵循这一基本认识。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市教委采取的措施是,以重点学科建设来带动整体学科建设,以重点学科建设来推进整体学科结构的合理布局,以重点学科水平的提升促进高校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推进高校发展,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是要把握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最终目的,按照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实际需要,构建国家、市级和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形成层次明确的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突出的高水平高等教育体系。

三、天津市重点学科建设的简要历程

1、“九五”的投资建设。天津市教委、天津市财政局抓住高等教育发展机遇,投资1亿元,投资建设的重点是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为的是提高我市高等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解决的是高教扩招带来的基础办学条件的瓶颈问题。

2、第一期、第二期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摸索天津市重点学科建设思路及做法,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形成若干品牌学科带动高教整体水平提升,营造学科建设氛围,提高学科建设意识。

⑴、第一期市级重点学科建设

1993年,市教委批准了64个学科为天津市第一期重点学科,其中部委属院校38个学科,市属高校26个学科,市财政投入202_万,主要用于市属高校26个学科的建设,周期为4年,于1997年通过验 收。

⑵、第二期市级重点学科建设

202_年,市教委在第一期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在市10所高校中遴选并开始建设第二期16个市级重点学科,第二期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4年,即202_年1月1日-202_年12月31日。市财政投入专项建设经费1340万元,市属高校按1:0.5、部属高校按1:1配套投入,共投入学科建设经费2503万元。与此同时,从高校“十五”综合投资规划中获得建设资金8064万元。202_年,市教委对二期重点学科进行了中期检查和推动。202_年7月,市教委、市财政局组织专家对第二期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进行了验收。

3、天津市高校“十五”综合投资规划学科专业建设。从“九五”投资的实验室改造提升为学科专业建设,投资重点放在支撑高水平科研、办学条件平台的建设和水平的提升。

天津市教委、天津市财政局抓住高等教育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高等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决定“十.五”期间投资高等教育,并制定了《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五”综合投资规划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整体要求,设立了学科专业建设项目,确定了49个重点建设学科(均为市属高校学科)。从202_年至202_年市财政局和市教委整合了8亿元经费,按计划进行经费投入。49个学科已完成验收。

4、“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有一批学科具备冲击国家重点学科的能力和水平。

202_年底在“十五”综合投资规划建设的49个学科中,经过专家论证,市学位委员会二届五次主任扩大会议批准,13个学科确立为“重中之重”学科进入正式建设阶段。202_ 年5月,市教委用于“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的首批经费1770万元下拨学校。8月初,市教委召开“重中之重”学科建设推动会,及时总结和交流学科建设进展情况。9月,市科委对列入市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的11个“重中之重”学科项目给予经费支持,首批1400万元下拨学校。

5、天津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规划学科建设。经市财政局、市教委研究决定,将市属高校56个第三期重点学科列入天津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规划予以重点建设。力图集中有限财力,优化资源配臵,通过“十一五”的重点学科建设,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全面支撑各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重点学科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十一五”学科建设项目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建设,是我市学科建设方向和水平的标志。56个学科经过建设,要站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高地,在全国本领域内有一席之地,成为天津的品牌学科。

从202_年至202_ 年市财政局和市教委整合了14亿元经费,按计划进行经费投入。

四、天津市重点学科建设成效

以“十五”期间取得的成果看天津市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效:

1、我市高校学科建设的意识普遍增强。

开展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以来,促使我市高校特别是市属高校的广大教职员工的学科建设意识普遍增强,对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达成共识,重点建设的思想深入人心,加强学科建设蔚然成风。重点建设的作法在各高校的学科建设实践中被普遍采用,已经成为学科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许多高校根据国家和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特点,分别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避免了学科建设的盲目性。同时,围绕学科建设制定相关政策,为吸引高水平人才,稳定学术队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保证。

2、从学位授权点数量的剧增,看市属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

“十五”期间,市属高校学位授权点的数量迅速增加,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有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_年在第八批学位点评审时,我市市属高校还基本上处在争硕士点这个圈内。202_年第九批学位点评审我市取得了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获得了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_年第十批学位点评审获得了新增加的七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在数量上有很大突破,超过了第八、九两批的总和。至此,市属高校202_年至202_年共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覆盖了工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管理学、医学及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8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十.五”投资学科建设期间,在市属高校中扫除了硕士点学位授予单位的“盲区”。

在“十.五”期间,市属高校重点建设学科中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全市也由原18个国家重点学科增至36个。

重点建设学科中涌现了一些学术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影响大的高水平人才。2名学科带头人成为国家工程院院士,3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一批45岁以下正高级职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其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2人,省部级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6人

3、从学科研究方向凝练,看市属高校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通过学科建设,逐步凝练了学科研究方向,使学科结构更加优化,定位更加准确,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大多数重点建设的学科能够瞄准本学科前沿,立足创新,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调整和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从而在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向取得巨大成就,为国家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例如天津医科大学,在“十.五”期间,该校神经外科学与神经病学等重点间学科所研究的中医通里攻下法、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四项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两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可以降低病人颅内压,扼制全身炎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重型颅脑创伤病人的生存率和治愈率,有效降低了致残率。其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在全国大规模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再比如天津工业大学的材料学学科近几年来在继续巩固发展特种纤维、膜分离材料及技术和复合材料的优势学科方向基础上,逐渐开展生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的研究,从而使该学科得到更全面地发展。“三维异型整 体编织工艺的研究和三维编织设备及织物的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的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做出了较大贡献。

4、从科研水平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看市属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在“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瞄准了高水平的科研立项和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一闪光点,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973 项目近100项。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近万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约占12%。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主持973项目一项,他所领导的学科其科研经费达到2500多万元。天津工业大学的材料学学科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项(其中第二主持单位五项)、主持863项目一项、子课题三项、国防科研项目41项,总经费1.2亿元,其中国家拨款202_万元。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平均科研经费43万元/年、人。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获教育部资助经费80万;“物理化学”学科近几年在国际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的173篇学术论文全被SCI收录(其中包括影响因子大于4的论文),居市属高校首位,处于国内高等院校先进行列。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巨大变化,充分反映了我市市属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展示出了学科建设的显著效果。

5、从学科基地建设,看市属高校科学研究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巨变。

重点学科建设给市属高校科研实验室、科研基地和教学实验室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建设专业实验室300多个,新增实验室面积8万平方米,使总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比“十.五”综合投资前增加了两倍。实验室利用率达100%。不少的学科设立了教授研究实验室、研究生工作室、学生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环境优雅整洁,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同时,各学科购臵的性能优良、功能齐全的一批高级精密仪器已用于科学研究和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也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科研基地建设的变化促进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如天津工业大学与中科院、摩托罗拉、飞思卡尔联合,天津理工大学自动化学科与美国罗克韦尔合作分别建立了实习基地,为科研、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又如天津科技大学的食品科学实验室、天津农学院的田间作业室、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数控机床培训基地,都与社会生产紧贴,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此外,市教委、市财政局争取到了教育部、财政部与地方共建项目。市属高校1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全部依托了重点建设的学科,其中一个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个被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被批准为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

6、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成果,看市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科建设有力的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五”期间,我市多所高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估的8所高校都获得了优良成绩。其中,天津医科大学取得了“五年制”和“七年制”教育在教学评估中获“双优”成绩,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是唯一的。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美术学院也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其他四所取得了“良好”成绩。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更名成功也与学科建设结果密切相关。在202_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获国家级一等奖一项,我市高校获国家级二等奖2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数量仅次于北京,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这有力地说明了抓学科建设促了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科建设带动了教学改革,在重点学科中普遍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的教学内容,推动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市属高校已有5门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有4篇博士生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优秀博士论文情况。截止到202_年,天津总计篇数为23篇,其中地方校占5篇。省市总计排名天津列全国第8位,地方校排名列全国第3位。

7、学科建设体系初步建立。

经过两期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重点学科建设逐步由以“点”为主向以“点”带“面”转变,促进了三级学科体系的建立和一批学科群的初步形成。

从纵向看,我市现拥有36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在南大、天大、医大、工大和中医学院5所高校;市级重点学科104个,分布在19所高校;各高校也都确立了一批校级重点学科,一个层次分明、梯次结构的国家、市级和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在我市已经建立。从横向看,各高校通过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在我市高校中形成了若干以重点学科为龙头、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学科群”。如天津工业大学围绕市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学科,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在纺织材料和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继争取到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点,成为天津工业大学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再如师范大学:已形成了由心理学1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和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6个硕士点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核心的,覆盖全校各师范专业,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和核心优势的教育学科群;在其他一级学科,如政治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也已形成了有博士点带头的学科群体优势;新闻、经济、管理、法律、艺术等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特色学科也已趋成熟。按照学校的定位,一个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教学科研型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结构已基本形成。

五、天津市学科建设今后主要任务

天津市高校重点学科的发展定位是:立足于学科发展前沿,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逐步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一流学科。发挥其在高水平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骨干、带动和辐射作用。

加强天津市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推动学科建设为 契机,探索学科建设的新模式,为高校改革和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示范带动作用。走教学科研一体化道路,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中心环节,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充分发挥学科比较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搭建教学、科研创新平台,营造创新学术气氛,增强承担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统筹建设学科规划,建设若干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构造合理的实验室布局,匹配合理的人才结构,促进教学、科研相长,提高学科建设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统一、协调学校的学科体制和机制,既出高水平人才,也出高水平成果。

第五篇:学科建设论文(孙)

基层医院加强学科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基层医院担负着重要的卫生工作职责。基层医院建设中学科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医院服务能力的主要手段。而在基层医院,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科建设工作往往较为滞后。如何建立起符合医院实际的学科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提高医院整体实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广大基层医院十分关心的问题。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县级综合性医院,服务人口约70万,近些年来,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注重内涵建设,强化质量管理和科技管理,重视人才培养和新技术的引进,业务范围不断拓宽,逐渐形成了本地区、本领域的重点学科。医院在成功创建“三乙”的同时,十分重视重点学科的建设,同时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结合当地实际,规划学科方向。

医院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医院综合竞争力、学术地位及整体水平的体现,也是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层医院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分析本地区的卫生需求和本院学科建设的现状,科学定位,突出重点,明确建设方向,制定长远的科学合理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规划,努力形成本地区、本领域内的重点学科项目。我院在进行学科建设前期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认真的分析,对当地的疾病谱、医疗需求以及医院自身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将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骨科、医学影像科等各科定为医院近期需要建设的重点学

科,以此为依据,着手对每个学科进行重点建设。

2.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力度。

我们认为,学科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与学科团队,而重中之重是学科带头人,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医院以加强学科建设为契机,确定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组织动员一批相关学科中青年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增强学术与临床能力,积极鼓励申报科研立项和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同时制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为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储备一批创新型的科研后备力量,确保学科发展后劲。同时,医院积极创造优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卫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院际合作,快速提升能力。

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学术资源与能力均相对低下,加强与国家级、省级上级大医院多方面的密切合作,可以快速提升医院学科实力,少走学科建设弯路,在我国深化医改的大形势下,走这条路应该是可行而有效的。医院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指导团来院进行学术讲座、经验交流、手术示范、教学查房,召开学科建设交流会议等,借助大医院的管理、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通过规范管理、技术指导、资源共享及专家指导等有效方式,提高本院的学科水平。同时医院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轮训、科研培训,积极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与协作单位共同申请科研项目,依托协作单位实验室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项目。

4.完善科研制度,积极参与创新。

目前很多基层医院中存在“重临床、轻科研”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很多医务人员科研意识薄弱,加之平时临床工作繁重,导致对科研投入

精力较少,而且科研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较长,所以在基层医院有一小部分医务工作者只是凭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才坚持从事科研工作。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保障,也是激发医务人员科研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性。我院为了加强科研管理,促进学科建设,对医院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大力度的激励机制。设立了科技奖励专项基金,对申请课题项目、发表医学论文与专著、获得科技成果奖及申请专利者都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启动了相应的科研经费,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他们的科研与创新热情,推动了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近年来,医院在申请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发表高水平医学论文等方面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5.加大投入力度,配备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这几年,医院客服多种困难,对医院确定的重点学科进行设备等配备。医疗装备的配备是我们的专家有了施展才华的条件,同时也逐渐积累了临床实践经历,也为当地患者提供了在基层医院就能完成的优良服务,因此,对于装备的配备,医院要着眼长远,要克服困难,为学科建设创造实在的条件。

高校学报优势学科建设论文[大全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