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生态农业下广西农业水利建设研究论文[合集]
编辑:紫云轻舞 识别码:130-787289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3-11-07 21:38: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生态农业下广西农业水利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广西已基本建成大、中、小相结合,畜、引、提相补充的农业水利工程体系,现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68处,有效灌溉面积151.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9.4%。但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仍滞后于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无法有效满足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没有足够的水源、缺乏完善的渠系配套设施及尚未形成大面积的园田化生产基地。因此,今后应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灌区科学管理、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以促进广西农田水利产业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业水利;生态农业;发展措施;广西

0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我国灌溉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1/3,而水利工程80%的供水量用于农田灌溉。因此,水利工程洪旱涝渍兼治,改土治水并举,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前提。农业水利传统意义上主要是指灌溉,包括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的水利工程系统及其管理队伍。按照水利深化改革目标及国家产业政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新体制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建立现代农业水利的途径,以促进水利产业的均衡发展。

1广西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西已基本建成大、中、小相结合,畜、引、提相补充的农业水利工程体系。广西现有灌溉面积在2.00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11个,0.07~2.00万hm2的中型灌区276个,6.67~66.67hm2的灌区(片)40627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68处,设计灌溉面积200.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51.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9.4%[1]。全国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65hm2,而广西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0.47hm2,只达全国平均水平的72.3%;全国人均旱涝保收面积0.47hm2,而广西人均旱涝保收面积0.37hm2,只达全国平均水平的78.7%。此外,广西现有0.1m3/s以上渠道总长59156km,防渗渠道22752km,防渗率仅38.5%。

2存在的问题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原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建成后管理投入不足,许多灌区从竣工之日起就带“病”运行,加上后期无力系统维护,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破损[3]。广西现有灌区干支渠道和建筑物完好率仅有50%左右,带“病”运行问题突出,安全性能差;干支渠道和建筑物的平均实有率70%,有效灌溉面积远达不到设计水平,仅为设计灌溉面积的68%,导致50%以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或灌溉保证率低。据统计,广西多数灌区的灌溉保证率低于75%,有的甚至低于50%;广西现有的1680万hm2旱地只有15%得以有效解决灌溉问题,多数依然靠天吃饭[1,4]。此外,大部分灌溉设施存在老化失修的问题,尤其是在边远的贫苦山区,农业生产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对农田水利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但目前广西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仍滞后于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无法有效满足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足够的水源;二是缺乏完善的渠系配套设施;三是尚未形成大面积的园田化生产基地。此外,广西的农业生产仍然存在春旱夏洪危害频繁现象,既增加农户的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影响生产效益,又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春季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边远山区由于缺乏控制性径流调节工程,夏季的防洪标准也不高。再者,广西大部分地区尚未推广使用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浪费严重。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发展的瓶颈,亟待得到有效解决。

3发展措施

3.1加大投资建设力度

农业水利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改变以往农田水利建设单纯靠政府与乡(镇)集体投入的现状,实现多方筹资、多方投入,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田水利建设市场,并适当吸收外资[5]。首先,在自治区层面应建立农田水利维护基金机制,各级财政要坚定持久地增加投入,大力扶持农村公益性水利设施建设。其次,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其三,整合水利、农业、开发、国土、交通等部门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序推进水源工程、灌排工程、土地平整、交通道路等工程建设。

3.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广西部分地方仍然存在“上游串漫灌、下游无水灌”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渠系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沟渠年久失修、淤塞、渗漏严重[3]。因此,首先要坚持全面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无水源地区要新建灌溉设施,已有的灌溉设施要进行加固、配套、续建,干旱缺水地区要增补骨干治旱工程。其次要通过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对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明确所有权与使用权。第三要增加调蓄工程,提高春季用水保证程度。春季缺水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可适当兴建控制性山区水库,增强对径流的调节能力,有效解决春旱夏洪的问题。

3.3加强灌区科学管理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保养与维修,使其安全运行,并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同时,应尽快改革灌区管理体制,组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威机构,加强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2],以适应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乡(镇)水管站负责跨行政村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指导村组加强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灌区管理站负责灌区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水库管理站负责水库及其设施管理与维护;村委会负责支持自然村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

3.4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适当压缩耕作面积,努力提高作物单产,充分利用夏季丰水,使农业种植结构符合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并加大节水型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6]。各地应加强对作物需水规律的研究,确定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作物灌溉制度。由于农作物耐旱品种和普通品种的需水量差异较大,因此建议缺水地区重点引种并推广耐旱高产农作物,改进栽培技术,如选用早熟、耐旱、高产的作物优良品种,同时采取保墒耕作措施及节水栽培技术。针对田间工程,应积极试验并推广细流沟灌、小畦灌、膜上灌、膜下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新技术,形成一套以山区水库—渠道防渗—节水灌溉—竖井灌排与明渠排水相结合的节水型灌溉模式。如水稻种植区继续实行广西水利系统《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中薄、浅、湿、晒的科研成果,经济作物区实行喷淋式节水浇灌或分行交替浇灌方式等[3]。

3.5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广西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提就必须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生态和农业用水,保证最低限度的生态用水,保护生态资源,按照供需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灌区农业用水。同时,要重建森林生态系统,改善水源生态环境,提高水源林比例,发挥利用森林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4],增加水资源系统的供水能力。

4结束语

大力发展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灌溉为主的农业灌溉水利工程,是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业水利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在全面掌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各级农田水利规划(农业水利化规划),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科学合理性,有计划、分步骤的实现农业水利化。

参考文献:

[1]陈发科,黄凯,韦海波,阮清波.广西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1):55-56.

[2]王文超.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04.

[3]闭忠宁.广西横县农业灌溉存在问题与对策[J].广西水利水电,2014,(3):87-89.

[4]唐建生,夏日元,徐远光,关碧珠,陈宏峰.广西中部岩溶区农业干旱成因与治旱对策[J].中国岩溶,2006,25(4):301-307.

[5]黄若君.广西农田水利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增加投入的有效途径[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2):64-66.

[6]刘文光,廖小凤.广西力夯农业水利化基础[N].中国水利报,2008-03-11(001).

第二篇: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

食品科技学院08食品20080969王文杉

摘要: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的农业应用学科。我国农业生态学具有深厚 古老的农业传统背景和基础,是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科学地处理了人类农业、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

1我国农业生态学发展简史

根据我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按其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综合效益等可分为3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发展阶段与广泛推广阶段。

农业生产的生态观点和系统思想可以追溯到农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人们逐渐认识生态现象 产生了原始的生态学概念 ,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吕氏春秋》 中记载:“夫稼, 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指出:“顺天时,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荀子· 五制篇》 指出:“ 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 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 等。在这一漫长过程中,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均处于不自觉的萌芽状态,农业发展水平很低 ,无法形成规模经营, 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 ,产量效益是农业发展的最高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 到 20世纪 80年代粮食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随之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70~8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 五大危机” :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不足、环境污染 ,都为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动力,人们迫切希望通过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发展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兴起就是在我国农业发展陷入了环境与发展两难选择之时,基于我国国情,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恶

化的现状而提出的一条可行的道路。

社会的需求是推动农业生态学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 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使得这一学科更加丰富和完善,如30年代由贝塔朗菲提出的系统论,40年代由香农创立的信息论等,都为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我国于1981年四川特大洪涝灾害之后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1984年进行全国性生态农业试点,从 90年代至今生态农业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生态农业县、生态农业乡、生态农场、生态村、生态户等成批出现,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综合效益也越来越好。

2我国农业生态学研究动态

20世纪 80年代初期 ,马世骏等提出了自然-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概念,提出了生态工程并用于指导生态农业实践 农业生态学正从系统描述到对系统自组织的理解,从对生态危机的预测到主动开展生态系统调节和系统控制。农业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自然调控之上叠加了人工调控,这将使它成为未来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作为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其突出特点是自然生态系统被人类的活动所干扰、调节、控制和驯化,并列为人类当前和长远利益服务的范畴。

我国的农业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脆弱地带,关注由于农业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 ,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的水分平衡与节水农业问题,华北农业引起的地下水超采问题,南方的水土流失与农业的关系问题等。

近年农业生态学研究活跃的方向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模式;作物与土壤系统的养分、水分及有机质关系 群体生产中的作物冗余问题;农业的化学生态学;农业分子生态学;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管理与品质管理;农业生态信息综合分析与评价等。其中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包括小流域综合利用模式、刀耕火种及其替代模式、山坡地综合利用模式、低洼地基塘系统模式和高畦深沟模式、庭院利用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农林结合模式、北方农桐复合系统、南方丘陵果猪沼模式、东北温室猪沼菜模式、新疆绿洲农业模式等。

3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是我们农林作物生长的大敌,如何减轻其危害、减少投入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当今我国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生物防治技术是保证这些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在生物防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研究的重点是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的场所,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有害生物。

3.1有害生物暴发成灾的原因

有害生物并不是魔鬼,它们要成窖、成灾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植物对有害生物缺乏抵抗力(抗性低下);有害生物有很强的侵害能力;环境条件有利于有害生物的繁殖侵害而不利于植物防御有害生物的侵害。在野外自然状态下,有害生物成灾的情况比较少;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灾害的大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人为造成的。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有害生物的暴发成灾主要是成片的单一植物(或植物品种),为有害生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一望无际的单一作物,群落简单,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有害物种暴发的几率大增。

3.2天敌的作用

许多生物没有疯狂生长或繁殖,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众多天敌的存在。从一些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成灾可以看到天敌在其中的作用,如加州的澳洲瓢虫长期控制吹绵蚧的事例(Caltagirone&Doutt1989)。)。但20世纪40年代,DDT开始在加州的一些柑桔园里应用,澳洲瓢虫被农药清除了,吹绵蚧的危害比以往更为厉害。不使用农药后,情况才慢慢好转。1998年和1999年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又对澳洲瓢虫产生影响,使加州的某些地方吹绵蚧危害重新加重

(Elizabeth 1999)。或者从使用广谱性农药后,一些害虫更加猖獗或次生害虫的爆发中体现天敌的重要。目前对于害虫上已有深刻的认识,病害上也有一些,在草害上相当少些。

在自然界中,天敌的数量是相当丰富的。譬如,松毛虫有359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陈 昌 洁1990),从小麦田里已记录的瓢虫就有68种(虞 国 跃2005)。近十年来我们对我国铁杉上的瓢虫。通过2002年和2003年的调查,种类仍在增加,目前的总数已达63种(Yu & Montgomery in prep.)。如何保护和发挥这些天敌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3.3天敌作用的发挥需要生物多样性

对于多数天敌来说,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是要有基础的,如优越的环境条件,其中物种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我们生物防治研究的重点是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的场所,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研究表明,在田间保留杂草而且不清除枯草,春夏秋季都有利于天敌生存、繁殖,冬季有利于其安全越冬。天敌要生活、生存,就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那么生物防治的效果不可能体现,其作用就不可能持久。如红环瓢虫是控制草履蚧的最主要的天敌,如果破坏了瓢虫的生存(越冬越夏)环境,草履蚧可以年复一年的大发生。

有些农作物的害虫比较单一,如玉米,它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螟,通常只要解决了玉米螟的问题,再加上老天(雨量等)帮忙,那么玉米就可以丰收。由于玉米螟可以用赤眼蜂防治而且在我国赤眼蜂的繁殖技术(自然卵和人工卵)基本成熟,释放等防治技术过关,目前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面积也最大。单在吉林公主岭,每年生物防治面积在100万亩(1亩=666.6米2)以上,公主岭市生物防治中心从1987年至2003年的17年中,累计放蜂1923万亩,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玉米穗为害率低于5%)和生态效果(整个生长期不需防治,仅用一些化学农药作为种衣剂防治地下害虫)(李风翔,私人通信,2003)。

但对于不少作物而言,造成危害的有害生物往往不是一种,或者说控制了这一种害虫,另一种又起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就显得特别重要。或者由于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本来是天敌的昆虫变成了害虫,而需要进行防治。如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啃食枣花,成为红枣生产上的害虫(李宽胜等1992)。

3.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利用

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消灭有害生物本身,而是限制它们的增殖。有害生物的潜在增殖率很大,但由于其死亡率极高,从而保持了数量的稳定。只要死亡压力稍微减小,它们的数量就可能迅速增长。各种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生态系统能够存在,主要在于系统内各种因子的相互斗争及相互依存。当大面积土地被单种植物所覆盖时,动物群落就立刻变得单一化了,这种单一性增强了种群的波动趋势。当面积较小时,周围环境的物种可随时介入,对单一作物生态稳定起作用,可随着面积的扩大,麻烦也就自然多了起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采取各类方法,诸如鼓励选择特定时间播种、选用稍抗或中抗的品种、设计特殊的作物轮作制等来压低有害生物的数量,同时我们要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的自然平衡能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可以利用各种技术对付有害生物。我们的技术在进步,但有害生物也在进化,有些技术或措施反过来加剧有害生物的为害。从生物多样性方面来说,现行一些做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利,下列措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值得商榷,如单一地区(或单位)制种,大面积推广单一品种等,大片连作产生,乱用农药杀伤天敌,不合理的除草,长期无选择性的使用杀虫灯,连片种植转基因植物等。一些学术论文、广告宣传、技术指导也存在误导或错误。已有专家对乱用杀虫灯提出警示(张广学等2004)。

目前在生产上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虽已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云南等地开展品种多样性防治植物病害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朱有勇2004),但在许多地方或领域,仍在进行着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多样性的行动。

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在有害生物管理上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

第三篇: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诸城市农业生产发展研究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外,还面临着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

品需求和使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挑战问题,生态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我国生态农业在发展中形成了整体协调型、结构 调整型等10种类型,积累了大量适合于本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例如南方“猪一沼一果”生态农

业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等,促进了我国生态农

业的发展。

本文结合诸城这一具体案例,研究探讨了我国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总结生态农业 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诸城生态农业发展形成了主导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

织带动型等三种主要模式、构建宁优质粮油产业体系、高效蔬菜产业体系、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绿色畜禽产业体系、特色种植业产业体系、精深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体系、农业标准化产业体系、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等九大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本文重点分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这三种主要模式。对诸 城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以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得利斯集团为例阐述了龙头企业对诸

城生态农业的带动作用;诸城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农民专业社发展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以及农资诚信经营相结合,促进了诸城生态农

业快速发展。

本文结合诸城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一五位一体大棚、立体种植栽培技术和一池三改模式等进行 了详细分析,对不同生态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结合国内国际形势,本文分析了诸城生态农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日益严 峻、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生态农业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有效生态农业的服务体系、缺乏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撑等。

最后,本文为诸城生态农业乃至我国县域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包括加强生 态农业宣传教育、强化生态农业科技培训、优化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机制创新、完

善生态农业政策保障、建设生态农业标准认证等。

关键词:诸城,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五位一体大棚

第四篇: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摘要: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它具有高效性、多样性、综合性、持续性等特点。我国的生态农业具有十大典型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字: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典型模式,生态效益

1.1生态农业的简介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1]。

1.2生态农业的基本内容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 1

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2]。

1.3生态农业的特点

(一)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二)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三)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四)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3]。

1.4生态农业的模式类型

(一)时空结构型

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二)食物链型

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三)时空食物链综合型

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1.5我国十大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十大典型模式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套;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生态种植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渔业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4]。

1.6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5、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6、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7、推广力度不够[5]。

1.7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农业经济建设

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建设,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对于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河三角洲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土地资源丰富。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最有利条件,为发展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2)生物资源多样。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3)生态环境独特。黄河三角洲地区多类型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有利于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

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具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较高。(2)生态农业建设力度大、发展快。

(3)涌现出一批农业区域特色明显的发展典型。区内各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努力培植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黄河三角洲高效农业发展探索了路子。

但是它的劣势也不容小觑,首先淡水资源缺乏,随着国家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它将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再次,荒碱地面积大,开发治理成本高,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任务十分艰巨。当然农业投入不足也是一大难题,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总而言之,黄河三角洲区域资源优势明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几点:(1)开发保护并重,生态高效兼顾。(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3)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发展一定要明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4)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6]。

1.8总结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7]。

参考文献

[1] 章家恩,骆世明.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对策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4,23(6):59-62.[2] 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探析[J].生态经

济,2001.(8):22-25.[3] 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2(4):26-30.[4] 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1,16(3):227-233.[5] 张义丰,王又丰,刘录样等.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研究进展与思考[J].地理研究, 2002,21(3):305-312.[6] 胡宝清,廖赤眉,严志强等.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农村生态环境,2003,19(2):16-19.[7] 郭观林,周启星.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5):823-828.

第五篇:农业旅游建议研究论文

摘要:黑龙江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但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产品还只是雏形,黑龙江省农业旅游面临着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特色等问题。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建议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观赏田园风光,参与农业活动。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产品还只是雏形,在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

1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现状

1.1社会认识明确

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基层管理部门,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正在得到不断更新[1]。政府部门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利用土地发展农业旅游,加大对农业旅游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旅游的宣传力度,广大人民逐渐从不了解农业旅游到积极开展农业旅游转变。由于农村中一小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率先开办家庭农业旅游项目,从中获得财富,使得广大劳动人民对发展农业旅游有了新的认识,积极开展农业旅游活动,主动与旅游部门进行沟通与咨询,开发并创新农业旅游项目。随着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和普及,旅游者也充分了解了农业旅游的内涵,不再认为农业旅游仅仅是从事农业活动,因此参加农业旅游活动游客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旅游者的需求不断增强,促使农业旅游不断向多样化、多领域、全方位发展。

1.2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四季分明,风景独特,农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下列良好的基础。

1.2.1具备了优越的生态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首位,拥有辽阔而肥沃的黑土地,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黑龙江省现有耕地近932万hm2,草原面积753.2万hm2,拥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470多种,全省天然湿地面积占全国天然湿地的1/7,水资源较丰富。这些优越的生态资源,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2具备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漫长岁月中,黑龙江省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挹娄文化、龙山文化、北大荒文化等。作为金、清两朝的发祥地,黑龙江省历史文化悠久。19世纪时,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建筑风格、先进的科技等。另外,除了汉族以外,黑龙江省还聚居着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46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使黑龙江省地域差异性较明显,从而使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丰富的文化基础。

1.3具备了特殊的地缘优势条件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拥有中国两个地理位置极点———北极漠河(中国唯一一个可以看到极昼及北极光的地方)和东极抚远县(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黑龙江省北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长约2981km,边境城市异国风情浓郁,界河界湖风景秀丽,为黑龙江省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黑龙江省是中国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东北亚国家和欧洲国家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1.4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

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地缘优势,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具有其独特的模式,发展模式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利用花草果木开展观光旅游。近年来,为了使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统一,黑龙江省广泛开展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果树经济林,在郊区建立动植物园、采摘园。为了加强游客在园林中观赏和参与,这些地方一般都在公园里设置了旅游线路,设立各种景点或饰品,有些景区推出个性化服务,例如在园中出租自行车、小火车、观光旅游车等,吸引游客来观光旅游。第二,开展民俗旅游。黑龙江省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46个少数民族,保存了完好的民族传统文化。一些地方利用空置的房间举办民族风俗节日、品尝特色美食、开办特色旅馆等,吸引游客参与到农业旅游中来。第三,发展农业科技旅游。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引进国内外高科技和花草新品种,使农业旅游景区四季姹紫嫣红,景区内花草、果木、动物等品种众多。园内根据不同的品种划分为多个区域,并设计一条科学的旅游路线。景区内配有自动化灌溉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有些地方还将玻璃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等用于农业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此感到十分好奇。第四,建立绿色农业基地。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地区,土地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黑土地开发历史比较晚,破坏程度轻,农业产品没有受到污染,价值比较高。据了解,2012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经济总量居全国首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绿色食品已达15个。截至2012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增加到55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增加到68家,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已经发展为14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早在2006年,黑龙江省就参与了第一届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绿色食品展、绿博会暨东北四省第六届中国区农博会和中国国际产品交易会活动。目前,黑龙江省对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产品检验、环境监测、人员培训等有关工作都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2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2.1发展农业旅游的资金投入不足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有的地区很多支持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或项目并没有实施,不利于乡村农业旅游的发展。因此,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开发建设所需资金不足,已成为当前影响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虽然农业基础比较好,但是投资的主体始终没有解决,解决农业旅游所需资金问题是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2.2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有待更新

第一,农业旅游地点分布在距离城市比较近的郊区,或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和山村。由于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比较大,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一般都相对落后,乡村道路质量差,污水垃圾随处可见,水电设施不完善,使游客感到诸多不便。许多农业旅游景区只重视景点景区的利益及收入,忽视了景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保养。一些景区管理者在配套基础设施还没有建设完毕时就急于开发利用;一些景区不重视对景区内的配套设施的保养,致使景区内设施老化,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使游客望而止步;而部分老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当今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受。第二,从事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是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不太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整体的接待服务水平比较低。第三,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原因之一。

2.3缺少文化内涵和自身独有的农业特色

现在很多地方的农业旅游都只局限于单纯的自然田园风光观光,无法满足游客对文化品位的需求[3]。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总体发展规划和专业的设计,农业旅游逐渐出现了相互模仿,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盲目的模仿之风渐渐改变了广大农民原有的农耕文化和特色民俗文化,导致乡土气息日益被冲淡。相互竞争,规模比较小,景点较分散,缺乏文化内涵和自身特色。同时,忽略了游客在农业旅游中的参与性,使游客在农业旅游活动中兴趣不大。

2.4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

一方面,从事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农民开办农业旅游项目,投资少、收益快,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地方不讲条件,没有标准,质量低下,只要有利可图,人们就一哄而上。这些造成人为的破会或农业旅游资源的流失,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农业耕地被占用,人造景观的不协调,等等。有些地方农民为了获得利益,不惜牺牲游客利益,出现了欺客、宰客的现象,使农业旅游信誉扫地,这对于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极为不利。另一方面,在对农业旅游区的管理上,农业、国土、水利、工商、税务、规划等多个部门都能插手管理,存在旅游管理的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管理重复、政出多门等诸多问题,从而使旅游管理缺乏效率和力度[4]。

2.5季节性差异性大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形复杂,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春秋两季比较短暂,各地四季形成了显著的差异,使黑龙江省的农业旅游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淡旺季反差特别明显。夏季时,树木丰茂,气候宜人,农村是城市人们避暑游玩的好去处,此时是农业旅游的旺季;冬季,黑龙江省寒冷而漫长,城市人们除了去大型滑雪场滑雪外不愿外出旅游,此时是农业旅游的淡季。明显的季节差异使农业旅游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疆省份。包括汉族在内的48个民族,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庆、婚姻等诸多方面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文化信仰、心理素质等都有所不同,导致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农业旅游地域性比较强,每个地区农业旅游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3发展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建议

第一,广开财路来源,加大资金的投入。解决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主要还是要依靠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来缓解。因此,我国政府要广开财路,加大对农业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加大旅游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力度,适当降低农业旅游贷款利息,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农民建立农业旅游合作社,并配备专业人士加以指导或管理。政府部门也可以积极鼓励并帮助农民招商引资,扩大景点景区规模,实施统一化管理,等等。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农业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越高,景区各方面设施会更完善,农民的旅游意识较强、素质较高,再加上其自身的农业旅游资源具有特色,对游客才有较强的吸引力[5]。因此,农业旅游景区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服务水平。一方面,农业旅游景区要认识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聘请一些专业的基础设施维修人员,定期保养或维修景区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少景区内的安全事故,也可以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各地要重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与服务人员队伍,可以采取定期培训、“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接待服务水平;政府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业旅游知识课程,鼓励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积极参加一些管理和接待的专业课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政府派专业人士教授农民接待游客的方法或技巧,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并注意精心树立当地良好的接待服务形象,重视品牌建设,制定星级评价标准,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面文化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的提高。

第三,挖掘区域资源潜力和文化内涵,打造资源特色。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旅游者才有吸引力,才能形成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良好形象。因此,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应该立足于当地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深度挖掘当地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资源特色。首先,要突出农业旅游的自然性。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应该打造具有原始气息、民风淳朴的农村景观,建设具有农村气息的小村庄形象,保留原有的农村建筑风格和居住特点,减少周围新建高层建筑物对农业旅游造成的视线污染,保存农村特色。创新农业旅游项目,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其次,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不同的民俗习惯和节庆活动形成了多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深度挖掘各民族民俗文化,展现各民族文化的内涵,使农业旅游与各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以民俗风情、饮食等为特色的民族村,开展度假、休闲、体验等形式的农业旅游活动。传承和发扬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品,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第四,健全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健全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这是促进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农民严格依照有关农业旅游开发方面的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按照农业旅游项目审批、建设的基本程序与步骤逐步开展。建立一套灵活的管理体制,并成立一个由旅游、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农业旅游的各项工作。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对资源进行合理统一规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济运营成本,避免跟风模仿和重复开发的现象。创新管理模式,鼓励农民建立农业旅游合作社,扩大农业旅游的规模和种类,增加投入资金,提高农业旅游的专业化程度。

第五,注重产品类型的创新,因地制宜。从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农业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欣赏花卉、采摘瓜果蔬菜、烧烤等表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季节性比较强,所以,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要注重产品类型的创新。冰雪是黑龙江省最独特的自然风光,农业旅游可以在冬季时在村子内,放置一些精美的冰雕,开设冰雕大赛、亲子堆雪人比赛、冰刀赛、雪地打雪仗等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杜春,司静波.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21-22.[2]张桂兰,刘敏,张序强.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及战略[J].北方论丛,2003,(04):26-27.[3]张德成,朱若男.关于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4,(02):1-2.[4]刘婧,张培.国内农业旅游管理探微[N].中国旅游报,2008-02-25(007).[5]杨铭铎,焦翠翠.基于旅游特点的黑龙江农业旅游发展思路[J].商业时代,2009,(04):103-104.

生态农业下广西农业水利建设研究论文[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