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浅谈新课改下古诗文教学三个环节(五篇)
编辑:春暖花香 识别码:130-621232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3-08-07 00:45: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古诗文教学三个环节

浅谈新课改下古诗文教学的三个环节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很多诗文流传千古,哺育一代代人健康成长,学习古诗文,是提升文学素养,陶冶精神情操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 7—9 年级阅读部分第11 条、12 条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使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这就是教学古诗文应达到的标准。也就是说古诗文教学要达到“诵其文,通其意,明其理”。即教学要做到言文融合,而“言”“文”关系的处理问题向来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易把握的。往往顾此失彼,或者比重失调,使得古诗文教学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怎样通过教学来达到这个标准呢?作者总结课改以来的教学得失,认为首先要更新理念,确立师生的角色定位,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下面主要从三个环节谈古诗文教学课堂:

一、抓诵读环节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诚如宋代理学家所说“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水平。所以,我在教读每篇诗文前提出朗读要求(注意停顿,划分节奏,语言语调重读等)。

二、抓疏言环节

即疏通文义,教师指导自学中让学生用“三看一查法”(即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查工具书)叩开句意之门,让学生对疑难字句做上记号,学生讨论解决疑难。遇到没有出现的语法教师能够作为新知识点来讲授,如《狼》中的“一犬坐于前”的“犬”的用法。例如:《桃花源记》中的“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为“更不用说”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无论”,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愚公移山》中的“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wú)”,“没有”的意思。《童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名词作动词“用鞭子

抽打”的意思;《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是一课中的重点知识,教师应告诉学生那个词在文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或现代汉语)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掌握知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翻译,在翻译中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抓悟意环节

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封建社会,文人大都不便直抒胸臆,只好寄托在文章中,也就是韩愈先生所提倡的“文以载道”,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以文悟道呢?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去把握文本所寄托的内涵。因为文学作品是历史条件的产物,所以,指导的第一问题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助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谈心。第二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基础上进入意境,在从文章中找出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在品味中引导学生真正明白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如《天净沙•秋思》是流浪者的心曲;《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美好生活的写照;《观沧海》是伟人博大胸怀的展示;《陋室铭》是世间隐士的言志;《桃花源记》是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我们去探索。总来说之,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持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第二篇:论小学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

论小学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

杨红

[内容摘要]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故事法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读讲法体味诗意,通过欣赏与品味理解诗境,使小学生对古诗充满好感,使古诗文的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 兴趣 读讲 欣赏与品位

[正文]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本人就小学阶段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故事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i[1]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运用故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听故事身心体验

在古诗文中采用听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它可以使孩子们更好更快的入情入境。例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课标版第五册)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开头:(老师充满激情地)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顿时眼睛发光,精神饱满)有一个蓬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钓鱼竿来到了小河边,他想学习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他的个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四周的草儿几乎把他的身子都盖住了。他可不管这么多,眼睛盯着鱼竿一动也不动的,他多认真啊!(这时加上老师的体态的作用,学生已完全进入角色了)。(老师用急切的语气说)这时,有一个过路的人经过这里,看见了他,想去问个路。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老师加动作),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师略作停顿,让学生参与故事的编撰、创作,适时给以鼓励)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这小男孩可爱吗?(学生再次参与讨论,使小男孩的形象在小朋友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这一极富意趣的情境被唐朝的一个诗人胡令能看见了,就用诗的形式把它写了下来,题目是《小儿垂钓》„„ 这时,学生已经进入了非常积极的状态,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非常的轻松。与传统的释题,释词,释句模式比起来,效果可想而知。比较一下,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 1.目标定位不同。新课改明确打破了三维目标的排列,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验作为首要目标.而传统的讲解法,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目标定在这首诗上。因此,不自觉中,老师就开始逐字讲解了。故事教学法,要达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考虑最多的是这样教,学生喜不喜欢。老师们考虑得最多的是课程目标是否合理。因此,在课堂上着力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对字词的落实表面看来没有前一方法明确,但长远来看,效果要好得多。不是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从教师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明显感到,孩子们的想学古诗,在开始阶段很多成份是被古诗中的故事、意趣吸引了。

2.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体验有着天壤之别。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最大困难就在于文字,老师在上古诗文时首先想到的是要替学生扫除文字的难关,总会有意无意地去关注字词的意思讲解,学生首先感觉到的是“难”,“搞不灵清”,等基本弄懂,兴致就全无了,再去通过其他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又必须另起炉灶。而且,老师讲多了,学生对诗的理解更多的是“共性”的东西。其实,古诗文本身,就已经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描写的意境,在不同的人,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它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同学们用心去读,不断地感悟。哪是一句“要想看得更远,请再登上一层楼”所能表明清楚的呢。现在用故事引入法,学生随着老师的描述,他们不自觉地跟自己的生活经验取得联系,发挥想象,建构起诗的意境。这时同学们头脑中出现的意境也许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又有何妨?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朗读等手段去再次体验、建构。学习过程中不必刻意化精力去逐字地讲解,不必去担心怎样翻译成现代文,同学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背古诗文,知道个“大概”,不必作精确的口述,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心理是开放的,没有任何压力。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渐渐理解,慢慢受滋润。有些学生不太好理解的诗句,就留着让时间来帮助他们理解。

3.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不同。“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是“教”和“学”的关系问题。传统观念中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在古诗文教学中要“以教为中心”的理由说它几十个不成问题。因此,就出现了“小儿是什么意思?”“垂钓是什么意思”的一连串的问题,及“恐就是恐怕,畏就是害怕,惊就是惊吓,恐畏鱼惊就是恐怕鱼受到惊吓”的小结。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明确地感觉到,“故事引入法”教学古诗文的过程中折射出的是与新课标精神暗合的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不断地交往,积极地互动着。随着一声“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迅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又马上进入创作状态。“他是怕那人的声音太响,把鱼吓跑了。”“这时肯定是他看到有条鱼游过来了。”同学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诗境,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创作。老师的“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让同学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尝到了学习的快乐。“这小男孩可爱吗?”一问,又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心中时时装着的是学生。老师始终是在跟学生交谈。交谈中引发学生思考。从“故事引入法”教学古诗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老师是不应该受考试的束缚的。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宗旨,重在引导学生去体验,重在让学生朗读,感受古诗文的整体美、节奏美。

正因为有了以上的不同,故事引入法才真正显示出了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方面的特殊功用。

(二)看故事视觉感知

既然是看,就需要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在渲染气愤,创设环境,再现情景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内容都源于学生们的亲身经历和平时的耳闻目睹,或展现优美的画面,或展现感人的瞬间,或展现活动的过程,这样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打开记忆的阀门,产生不吐不快的表达需要。2 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歌时,学校有位教师就运用了电脑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当时的情景。一看画面上那鲜艳的色彩,那舞动的柳丝,那举杯话别的主人公,孩子们便对诗歌所描述的情景知之一二,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所看到的景,这样不光领会了诗意,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又以这首诗的曲为切入点,让音乐来带动他们的兴趣,让音乐来引领他们感悟,我相信每一个人听到那低沉而又有点忧伤的曲调时都会有所触动,更何况,小学生那容易波动的情感呢?

总之,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才能真正使古诗文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的困境,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们也才有机会创新教学的策略,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

二.读讲体味诗意

有了兴趣,教学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单有兴趣是不够的。配合兴趣的古诗教学,我倡导以读为主!

(一)以读为主,不求甚解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里至少蕴含着这样一些信息:

首先是要“好读书”。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就无所谓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了。上面讲到的看故事,听故事,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第二就是说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有谁能一下子读懂所有的书呢?在阅读教学中,阅读鉴赏有其自身的规律,相当程度上要求融入求实求真“力求甚解”的“科学”的态度。但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就不必有这些顾忌了。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的目标单一而有趣,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本身的声音、形体、色彩、结构、分量、品质、情味等等,从而领略汉语言独特的形音义的综合美。这样的话,在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时,就大可“不求甚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先让学生背了再说,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自然也就会明白个三分。

此外,新课改倡导综合性学习,而古诗文的学习过程,其实正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同学们上网找资料,开展赛诗会等等,老师关注的是让学生们都去参与,对诗的意思,不去求“甚解”。此时,老师已跳出教材,站在了课程的高度来看问题了。这样老师就不会再去为一个学生答不上某一个词的意思而大动肝火。当同学们在课外书中得到一首诗时,当同学们上网找到一副对联的出处时,当同学们为一首诗配上了插图时,老师们都会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只要是学生为之付出过劳动的,老师都会去肯定他们、褒奖他们。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爱学习古诗文。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了老师硬性的作业任务,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途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个我”。所有的这一些,使得孩子们着了魔似地爱上学习古诗文。第三,在前者的基础上熟读。什么是熟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达到“使其言皆出之于吾之口”,换句话说,就是读得滚瓜烂熟,以至熟而成诵。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致于混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二)以讲为辅,画龙点睛

1、粗讲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必然贪多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那么怎么粗讲呢? 我觉得应该从下面三点考虑:

一是比较生疏的字词。如 “煮豆燃豆萁”的“萁”,“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浥”,“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绦”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

再就是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儿童急走追黄蝶”的 “走”,“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直”,“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等,这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

还有,就是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很显作者炼字的功夫。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个要把满园春色关住,一个却要枝露墙头,春光外泄,一“关”一“出”,整个画面活了,有了动感,显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盎然春意。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与心情,其中第二句,作者着意用“楚山孤”表达送别的心情:芙蓉楼上,俯瞰长江,寒雨凄凄,远眺楚山,望客帆远去,心情惆怅,仿佛觉得楚山是孤寂地峙立在那儿一样。一个“孤”字,看似写山,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惆怅孤独之感。又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前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是一联对偶句,“日暮”对“天寒”,写投宿的时间,是在寒冬的日暮时分。“苍山远”对“白屋贫”,写主人家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状况,一个“远”字,写出了天气昏暗中周围青山的朦胧;一个“贫”字,点出了投宿的这户山里人家的贫寒。以上所举诗句中“关”、“出”、“孤”、“远”、“贫”这些字词,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2、以“猜”代“讲”法

猜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每到“猜”时,同学们总是那么欣欣然。孩子们通过读,对诗文有了点朦朦胧胧的了解。这时,好胜的孩子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他们想说出自己的感受,但又有点担心,怕说错。那么好,我们就来猜一猜。反正是猜,猜错了又有何妨?这一个“猜”字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可以自由地诉说,甚至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点认识大胆地展开想象。例如“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不识”?有些说是没去过,有些说是可能舞太大,看不清楚,有些还说他自己站在山里,自然看不清楚了„„这些答案,不论是对还是错,都在时时启发引导着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错了,再来猜;在同伴的启发下,我有了新的想法,那就再来猜。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合作的是氛围,合作的是环境。这是合作学习的高境界。在这样的氛围中,班级及群体的合力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学们在相互影响下,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碰撞,部分学生在猜中会有“顿悟”。在猜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个引导者,但发现精彩的答案时,老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得到发挥,引导学生去“接近”正确答案。说“接近”,是因为古诗文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像画家画中国画一样留下一定的空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正因为老师的定位是让学生“接近”正确答案,在同学们不断的猜的过程中,才不会去赤裸裸地否定孩子们的答案。

“猜”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寻找到了自我。整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少了老师的讲解,有的只是老师适时的点拨。“猜”中还蕴含了同学们的想象,包含了同学们的思想。因为学生在猜时,他只有通过读,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取得了联系,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后他们才会去猜。在“猜”中,同学们互受启发,渐渐走进意境,再配以吟咏体验,孩子们会被古诗、对联中美好的意境所感动。

三.欣赏品味诗境

我们从小学教材古诗的分布可以看出,越是低年级,诗歌的数量安排越多,而古诗文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意在提高文化底蕴,属于品味和鉴赏的高等级工作。那么要从那些方面来指导学生审美呢?

(一)通过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 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要的还是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通过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第一次接触诗歌,总是会像跳皮筋那样把诗歌背的朗朗上口,可是,一旦你告诉他们诗人当时的心情,或者示范朗诵一下,他们很快会像个小诗人一样,摇晃着小脑袋,一副陶醉的模样。尽管,我们已经摈弃了传统的“摇头晃脑”,可实际上,摇晃的过程,正是他们对诗歌的音乐,节奏,甚至情感的体会过程!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告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怎样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

首先,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有些诗,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我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

其次,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

其三,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感受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通过理解词句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1、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

2、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 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四)通过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是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

第二是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深刻哲理。

第三是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总之,古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古诗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如果一味的追求成绩,一味的扎实基础,那么古诗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必将有所褪色。新的课程理念,新的学习目标不允许我们这样,让我们长记屈原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征程上为古诗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注释:i[1] 张勇.中国教育创新.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七月总第55期.25页.祁向明.中国教育创新.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七月总第55期.82页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教学方略》.现代教育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年七月第一次出版.(配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中国教育创新》.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张勇.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篇:三个环节专题

三个环节

在快消品行业,宝洁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大公司,也经常以“人才黄埔军校”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商业报道中,多次入选最佳雇主榜单,不但是每届毕业生求职的热门公司,也是身处快消品行业或是对快消品行业感兴趣的公司人关注度很高的公司。一般来说,每年的9月起至11月是宝洁公司的校园招聘季。在这一轮校园招聘结束之后,次年的2月、3月还会有一次春季补招。不过补招的人数根据不同部门需求而定,与9月的校园招聘相比名额会少一些。

社会招聘与校园招聘的流程、形式和评审标准一致,只是时间上错开,需要求职者密切关注招聘信息。

另外,实习也是获得进入宝洁工作的机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校园招聘的同时宝洁还会展开实习生招聘,并为优秀的实习生提供录用名额。

那么宝洁的选人标准到底是什么?看重求职者哪些特质?招聘环节是否有特殊设计?《第一财经周刊》采访了宝洁招聘与培训总监黄斯斌,带你走进宝洁。01 宝洁招聘的3个环节

招聘的起始时间依据每所学校的开学时间而定,从9月初开始网申,发offer的时间基本维持在11月初。也就是说,真正从网申结束算起到发offer一般为期6周。Step1 网申

宝洁的网申并不是单纯的提交简历,而是完成一套成功驱动力测试题。

在形式上,网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类似于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题,注重考察逻辑能力。二是对过去经历的询问以及情景假设题的问答。这些问答题不止是对你过去的了解,更是围绕胜任力模型对你各项能力的综合评定。

黄斯斌提到:“学校、奖学金、学生会经历等等在网申的问题中也会问到,但网申的主要评判标准是依据应聘者完成‘成功驱动力测试’的整体情况。”

Step2 笔试

笔试也分为两大部分。行政能力测试大家在各类招聘和公务员考试中也做过不少,它旨在了解应聘者的逻辑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我们的大学生太会考试了,”黄斯斌说,这些题一般都难不倒大家。

另一项托业考试测试应聘者在全球化企业中能否在工作中使用英语进行书写和沟通的能力。对于参加过托业考试的应聘者,如果成绩达到岗位标准则可以免去应聘中的托业考试环节。

Step3 面试

宝洁的面试分为一面和二面,没有常见的群面或无领导小组讨论,每位应聘者都是单独和面试官交流。

黄斯斌告诉《第一财经周刊》,面试的诀窍在于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说服或吸引面试官了解你的突出能力、认可你的与众不同,向他们证明你在“胜任力模型”要求的几方面比同一批应聘者更优秀。

宝洁的面试侧重对求职者过去经历的考察,但并不只是单纯地想了解你过去的经历或成就。而围绕宝洁胜任力模型,应聘者需要用过去的经历向所有面试官展示其在思考、与人沟通互动以及敏捷三方面的能力有何突出优势。

02 宝洁的人才评价标准

“胜任力模型”是如今很多公司在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上会采用的一种评价模式,宝洁

也以之作为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宝洁的胜任力模型具体内容庞大而细致,无论是员工还是应聘者,每个想在宝洁成功的人,都能在这个模型里找到自己需要拥有的能力以及发展方向。”黄斯斌说,这些评判标准来自于行业领导或人力资源部门对这个职位所应具备要素的总结。比竞争对手想得更多,做得更好,创造得更快

宝洁的员工需要具备通过整合知识做出战略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年轻的管理层人员还是资深的管理层人员,都能在他的岗位上运用这种能力做出团队战略思考,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并能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以及判断力做出及时的决策。

宝洁同时希望员工具有无限的好奇心。好奇心作为一种驱动力会促使你去学习和借鉴,了解现状、了解对手、了解组织、了解供应商。

“每个岗位都是术业有专攻,我们也关注员工如何学习专业知识”,黄斯斌说,运用创新能力、借鉴能力更好地完成业务,用更少的资源达到更好的办事效果,这些都属于思维的力量。

黄斯斌对毕业生的一个建议是,现在是网络时代,不仅可以从宝洁的经历寻求借鉴,也可以通过各种资料去了解其他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甚至可以向学校的老师请教。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并珍惜所有人的特长

宝洁关于这一点对员工提出的要求包括,是否能为团队制定远大的目标并设定蓝图,调动团队中他人的积极性从而很好地执行工作;如何去建立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令大家都很好地协同工作;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帮助别人一起成长,发挥大家的优势等。

另一项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员工应该能够承担多样化的合作关系,能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在不同的团队里既发挥个人的优势又发挥团队的优势。

宝洁作为全球化企业,同事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要学会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一方面彼此合作,一方面尊重不同国家员工在宗教信仰、肤色,甚至饮食习惯上的差异。这些可能与业务本身关联不大,但懂得互相尊重是一切良好合作开展的基础。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迅速、灵活地反应

敏捷的力量要求宝洁的员工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里迅速建立起灵活快速的反应,去适应多种多样环境的改变。

“就像几年前完全没有电子商务,当电子商务出现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快速去适应,并让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卖得更好。”黄斯斌说要发挥这种力量需要敏锐的分析以及观察能力。善于掌握哪些事物正在改变,如何改变。以及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尚需补足之处。同时懂得去改变,并敢于改革。“改革与创新不同,改革可能是过去不会做的,现在却倡导这么去做。”

黄斯斌介绍说,对这些能力的考察被融入招聘的每一个细节。比如不少毕业生有在高校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宝洁的面试官也会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来了解ta的思考能力。比如“为什么要担任学生干部”,其实是考察对方的思考能力,包括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安排自己的成长。有一些同学虽然校内外实践经历丰富,但回答关于动机的提问时会说是老师要求的或者前辈建议的,那么他即使经验再丰富,也不能以此展现个人的思考能力。03 向宝洁招聘总监提问

宝洁的内部选拔非常著名,是否就不会对外招聘高管?校招和社招的员工升职标准会有所区别吗?

内部提升是宝洁人才策略的一个选择。虽然宝洁几乎不会从其他公司通过猎头挖掘高管,但并非完全没有。有些特殊技能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直接从内部培养,如法律技能、政府关系技能,仍然需要从外部引进人才。

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入职的员工升职的评审标准和条件都是一样的。之前已经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工作更易上手,相对于应届生来说应该更具备优势,起点也更高。但也有表现很好的应届生,也具备提升可能性。

宝洁在选择员工晋升时看重工作过程和结果,不看资历看能力。

宝洁在选择候选人时笔试和面试哪部分影响更大?

笔试和面试的侧重点不同,建议应聘者所有的步骤都要全力以赴。最终面以前,全部的成绩都会集中在一起并发放给面试官参考。

如果有几个同样优秀的人,所有面试官会进行集中讨论,通过比对之前每一步的分数或者面试中应聘者所做出的表现,得出结论。

哪些经历在宝洁看来是加分的?

只要能够展现应聘者的能力,都是加分的。应聘者的经历可以告诉面试官,他是否符合胜任能力中的三方面要求。在应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有价值的闪光点并非经历本身,而是通过求职者的经历和能力,判断他是否具备胜任力模型中要求的潜质,或者他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三方面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好。

有什么问题是需要注意避免的?

不要撒谎。诚实是宝洁选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现在有些求职者会对个人经历进行夸大,将集体活动中其他人的功劳也揽到自己名下。其实这些虚假的成分依靠面试官的经验,很容易被发现。面试官会针对个人经历尽量细致地询问一些细节,当出现前后不一致时,就会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去质问。如果确定应聘者真的存在作假行为,面试官会对他扣分或一票否决。

第四篇:新课标下古诗文教学

新课标下古诗文教学试探

吴俊鸿

自从在语文课堂上引入“探究性学习”之后,很多的古诗文课堂教学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整节语文课,朗读的声音比以前少了很多,教学中没有立足文本,而是花样百出,专搞什么小组讨论,并美其名曰“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违背古诗文特点的教学倾向,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背离了古诗文教学的本质,而且是使语文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升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诵读的古诗文教学,就如同陷入沼泽,一切的活动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古诗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警句,丰富的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蕴涵在文本中有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智慧,不屈不挠的精神。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岁月褪不去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孕育出多少人间精英、群星闪烁、耀眼长空。诗文中描景状物,令人心驰神往;写人记事,叫人回肠荡气。这里有秀丽瑰奇的自然景致,也有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有披肝沥胆的劝世良言,更有刻骨铭心的警世忠言;有立志为学的高谈阔论,又有坦荡忠诚的身体力行 ;有功成名就的豪情万丈,还有官场失意的人生叹息。徜徉在古诗文天地,神游于知识的殿堂,会让学生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特别注重诵读。诵读是我国学习古 诗文的传统经验。宋代理学家说过:“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俗话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诵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古诗文,特别是古诗教学中要注重体现外在的形式美、语言美、节奏美和内在的情感美。诵读恰好是完成这些任务的必经之路。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文,无一不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既有思想层面的内涵美,又有艺术层面的形式美。接触这些风格迥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作品,犹如是走进了五光十色的宝库。诵读这些优秀之作,就如亲耳聆听中华最杰出的人物与你倾心而谈,心与心交流、情与情碰撞,在日月光华中接受沐浴,接受滋养。吟诵这样的杰出之作,怎能不使人满口余香,给人以不尽的回味?古诗文的重要特点是富有鲜明节奏的音乐美,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宜于朗读和背诵。古诗文是一块炽热的红煤,只有好的朗诵或朗读却会使它散发出全部的光和热。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古诗文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入地带进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重点,贯彻到诗歌教学的始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释疑,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东西,先不要提出太多读的要求,不要求理解很多,读了 再说,有什么体会可以写一写,说一说,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可多可少写了就行,不想写也可说说。对于方法,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自由选择,细吟慢读也可,高声诵读也可。一节好的古诗文教学课,教师应该在读的态度、情感、价值、方法等方面,都要潜心研究,精心布局,让学生读的层次分明,读的酣畅淋漓,读出丰富多彩的味道来。比如七年级上册《三峡》(语文版)这篇课文,全文仅150余字,可谓精致小巧,然而作者竟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用高超的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颇有“尺幅千里”的意味。花一节课时间,在老师指导下,带着各种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朗读,把讨论,欣赏,研究放在读的当中交错进行。在熟读的基础上,看看注释,结合思考练习,想一想,听听老师点拨,学生是能够理解课文的。至于文中三峡美到什么程度,作者怀着什么样的感情等等,不用太多讲述,学生会知道,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基本内容”和背诵了。如果用两节课时间教学,翻来覆去的讲解课文,反反复复挖掘义理,不厌其烦的讨论简单问题,就是不让学生熟读,到下课了才要求背诵,恐怕学生觉得越听越糊涂,早就失去了兴趣。在这一点,我认为我们要继承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一走上讲台就讲得“深入细致”,讲得“字字落实”,也不会搞句子分析,字字对译之类。只要文章读得多,背得熟,有一定的语感,又是通过自己诵读来整体感知文章,通过自己思考,粗通大义,明白主旨的,不是通过老师反复强调,硬塞进头脑的。自己感悟理解的就记得牢,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读的书越来越多,理解的东西也就越来越 多,因为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过去不理解的也能理解了。这样学习古诗文来,就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所以,不论哪一类文言文,在教学时,首先要指导学生诵读。这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诵读应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应贯穿文言文教学的整个体系。一篇新课文,学生对文中的语言还是陌生的,那么他们就要通过反复地读去理解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音、语义,在读的过程中增强语感,在读的过程中熟悉文章的内容要点,在读的过程中逐渐体会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

因此,读是古诗文教学的生命线。我们要把时间让给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不要担心学生不理解,我们要相信他们将来读的多了,会理解的。即使有些不能理解,甚至读了大学都不能理解也无妨碍。我们的语文教师,谁敢说能理解所有的文言文呢?通过朗读、诵读,学生才能被所营造的意境和所传达的情感深深地震撼,才会发现原来古诗文竟是如此美妙、如此迷人,从而被引入一个奇妙的天地,由此产生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引发迫切学习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更旺盛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

既然朗读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就必须讲究一定的朗读技巧与方法。对古诗文的朗读,应首先根据其内容把握好基本情调和情绪,或慷慨激昂,或低回悲滞,快慢疾徐、抑扬顿挫要和情感格调适配,不能违背。其次要做到吐字发音准确、清晰、有力,抑扬顿挫、重音、停顿、速度要适当;再次,要采取多种形式诵读,引导学生听读、析读、自由读、合作读、探究读、配乐读,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诗歌 的艺术技巧,品味诗人的真情实感。

我们要以“读”为线,创造姿态各异的教学形式;要以“读”为线,形成优美高雅的教学品位。古诗文的整个教学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初读——扫清字词障碍”、“解读——把握课文大意”、“研读——感悟作品情趣”、“品读——赏析评价文章”、“回读——总结学习收获”和“扩读——迁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是思想的真正主人,还学生的主人意识,主体地位,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思接万千,视通万里,浮想联翩,古诗文才能真正学好。在实施语文新课标教材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再次响亮地提出了“古诗文教学以读为本”的口号,这无疑是一剂良药。只有让学生多读,会读,在读中细细品味,从读中体味人生,才是我们读透新课标,用好新教材的切入点。唯有如此,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才指日可待。

第五篇: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环节的三大转变

“三段七步式”课堂教学环节的三大转变

锦枝小学 黄汝婵

【摘要】:“三段七步式”是在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启动的,“三段七步式”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实施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而课堂是实施“三段七步式”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三个最基本要素。为此,在新课改下,“三段七步式”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大转变,即:教师的角色、观念、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育教学过程设计的转变。【关键词】:“三段七步式” 观念 转变 发展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三段七步式”教学中,只有教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从教师职能来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受者,不再是学生唯一知识源,教师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教师是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学会学习的方法。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 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寻找知识大海的能力。其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不仅要专研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因个体的个性、兴趣、爱好、发展目标等因素不一样,所以在他们的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总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不再是执行者。归纳起来,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定位应发生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教师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转变;教师由学生的导师向学生学友的转变,教师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向学生精神教练的转变;教师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的转变;教师由蜡烛向果树的转变;教师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的转变;教师由封闭式教育向合作式教育的转变。

2、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促进学生的发展。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教师应从多方面努力,建构新的课程观念。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的课程观念。传统的教学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过程,害怕讲得不够、讲得不细、讲得不深、讲得不全,好像教师不讲学生肯定不会,考试肯定要吃败仗似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好像都是为考试。但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种教育观念已经妨碍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堵塞了学生 的实践渠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仍是传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无视学生主体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更不考虑学生长远发展和终生学习能力。教师认可的是学到了多少,升学了多少,并不是学会了多少,学会多少技能。而新课改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本质属性是:尊重学生发展的权利,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学生就如树上的枝,虽然参差不齐,但都希望长成有用之材。因此,教学要改革,教师要在思想上真正认同课程改革。如果教师在心理对课改还存有顾虑,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就不能积极投身到课改当中去,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就会大打折扣,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感到迷茫、困惑、焦虑、不安,觉得新教材知识无体系,内容没有到位,要点没有讲透,甚至会出现抵触课程改革的情况。所以,教师所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进行“洗脑”,以彻底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3、教学行为的转变

我们对过去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全盘否定,要承创并举,既要重视基础又要强化创新,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严格要求;既要减轻负担又要刻苦学习。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注重师生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从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全面发展出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建立起立体的目标框架。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交流、分享、相互激励与碰撞中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在头脑中自动生成知识,完成有意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促使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发展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三段七步式”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灵感,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总之,“三段七步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要有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学生观。其核心成分是通过最优化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以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培养兴趣,主动学习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他们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积极的,愿意并自觉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所以在“三段七步式”教学中要注意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举例、小故事、多媒体演示等方式,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造成认知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态,然后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大胆参与,质疑问难

“三段七步式”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还要实现学生从回答问题向提出问题的转变,问题是学生心理需要与知识水平之间产生的困惑,科学创新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并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思考,不懂的要敢于提问;要学会倾听别人回答问题,别人回答不完整或有错误,要在积极评价的基础上,大胆质疑问难,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体现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板书要边观察,边比较,边对 比,边筛选,边记忆,边思考,看能不能提出自己的全新观点,不能熟视无睹。

3、合作交流,学会学习

“三段七步式”课堂要塑造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要求师生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在探索中增强探究能力,不断地形成和积累经验,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价值观和意义更重大。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心情愉快,让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创造处于最活跃状态,以培养学生的进取探索精神,形成创造性学习品质。生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竞争的关系,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的转变

1、教学过程的转变

“三段七步式”课堂教学要求: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应受到关爱。第二,要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第三,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发展的这种发展应该是具有学生自身特征的个性发展,而不应仅仅是一种统一规格的模式发展。第四,学生的发展还应当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与学生以后的成长有着共同外延,其效果应逐渐在学生以后成长过程中显现。为此,我们 要强调“三段七步式”的教学过程,强调“三段七步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强调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与思考和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为学生人格的整合发展提供时空。所以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和有效展开。

2、备课向教学设计转变

“三段七步式”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的原始才能为基础来设计教学的起点。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的科学、客观分析确定“务实”的教学起点,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判断或经验为基础来确定“理想”的教学起点。所以,“三段七步式”教学设计与以往的备课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从首眼点看,以往的备课关注的是“讲”,教师如何讲而做准备;而教学设计则关注的是“学”,探究的是“以学定教”,展示的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的状态。其次,从发挥教师的作用上看,以往的备课,教师只是在不折不扣地惯彻执行教学大纲,教师更多研究的是如何传授好教材的知识内容,无形中教师自己的演变成了教科书的“传声筒”。因此,教师的个性教学的创造性很难体现;而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的融于教学之中,进行创造性地活动。总之,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达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最终转变。

以上这些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变革,则需要我们在“三段七 7 步式”课堂教学中研究、体会、反思、总结、修正、完善,最终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参考文献

[1]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7101.[2] 胡明,杨国金.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2003年6月第2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729.[3] 乔际平.物理学习心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08115.[4] 钟萍.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15(2):50.

浅谈新课改下古诗文教学三个环节(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