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5篇范文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130-964981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4-17 15:13: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城市规划的合理与否越来越关系到一个城市能否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而作为市政建设内容的城市规划,在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的核心问题同时,合理运用美学特征提高城市等级定位及城市文化建设品味及质量。本文旨在对透过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凸显现象进行分析,运用美学特征对城市未来发展做以探究。

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的不断深化,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基本概况,缺乏城市独特的人文性美学特征,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越来越受限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而美学特征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建设品味,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深化城市文化底蕴的必要因素,综合运用美学特征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在经济发展浪潮中体现本城市的文化内涵,彰显宜居性、人文性的城市底蕴。因此,本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现象进行剖析,从美学特征入手探讨城市人文性的传承延续,使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并依据美学特征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前瞻性规划设计,力求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破除“千城一面”发展现象,使各城市能够依托自身文化价值发展为独一无二的特色城市。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现象

在全国的城市发展现象中,都经历了破除传统建筑形制并发展现代化工业建筑类型的“千城一面”进化过程,资料表明,在10年前,能够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而如今只剩下不到3000个,而这个数量也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而逐渐减少,这一进程的发展不仅是由新阶段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工业化程度加深,行政导向作用的统一化发展以及历史文化断层现象带来的文化缺失,使城市失去个性文化特征,趋同发展。

(一)经济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加速发展。

作为“千城一面”现象最直接的推手,无疑是经济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新增建筑数量的多寡是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能力最直接的体现。而新增建筑却未完全依托城市规划的结构形态和的空间布局原则,形成了与城市本身文化特质所不符的现代化高楼大厦,而整体性的城市规划无法完全发挥自身功能而畸形发展,直至被搁置废弃。

(二)行政导向作用促使城市发展统一化。

在城市发展的规划过程中,行政导向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发展,大多呈现功能分区式分别发展的状况,从整体和长远发展来看缺失地域文化特色、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与自然环境等状况不相协调等问题。同时,作为行政导向发展下的城市规模,也多以其他大中城市为模板,缺失本地区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

(三)历史文化断层现象导致城市缺乏个性特征。

城市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现如今的城市概况却缺失了文化传承因素,脱离了地区发展的根源,割裂传统与现代性的关联,盲目拓展城市规模,缺失地域文化特色,使城市缺失发展个性。从历史文化的美学特征来看,各城市均有属于自身的魅力所在,深入挖掘城市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文明的继承和保护,也是提高城市文化品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城市美学特征的人文性体现

(一)城市文化传承性和延续性。

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文化风貌和当前的文化追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对传统形制建筑进行拆除改造修缮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不一定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多是将西方城市发展规模和进程强行移植,形成相似度极高的城市发展现状,而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却在城市发展中荡然无存。

为了打破各城市高度相似性的状况,应深入调研并发掘本地区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状况,将城市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地区文化进行推广发扬。

(二)城市建筑美学的构成价值。

在城市空间规划过程中,依托原有自然地理格局,对城市中各因素进行美学布局,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文化内涵,融合民俗美学及现当代设计,传承并发展城市传统的静态美感与时代性动态美感,凸显人文性情怀。

(三)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标志性建筑。

保留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并依托该地理标志对周边建筑形制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区域功能,使其促进城市的长期发展,形成完善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在美学角度看,历史建筑能够保留至今,也与现代建筑在形制上形成视觉化对比,彰示历史文化内涵。

三、城市美学的前瞻性规划设计

为了有效避免“千城一面”城市规划建筑现象,在对城市的整体设计规划中,应考虑区域文化内涵,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对城市做以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形成既保留传统元素的现代性建筑形制,也发挥现代性设计因子潜能的新型城市美学规划。

首先,深入调研历史民俗文化,对民俗等传统文化场所进行保护性修缮,形成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发出结合自然景观等内容的传统民俗场所,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区域化的美学研究价值和艺术氛围;其次,针对城市核心区域内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筑形制,遵照美学特征对该建筑类型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出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新颖城市风貌,丰富城市内涵。

四、结语

总之,在城市规划的发展战略问题中,结合地域文化美学特征,做出符合区域实际需求、适度彰显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美学规划。有效杜绝“千城一面”城市发展窘况,使城市处在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结合美学特征所作出的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新发展,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方向。

第二篇: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许多民族国家在文化上逐渐丧失自主、迷失身份,成为精神世界的“游荡者”。只有识别分析文化遗产,探寻其文化信息和意义底蕴,才能不断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吐故纳新,铸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支撑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支柱。所以,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的文化诉求。

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人之为人,人类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体现,就在于以其创造性实践,建设一个文化世界。在某个当下看文化,就是审视以往文化形成的某一群体的“文化遗产”,即某种活态的文化模式。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如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的市中心,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在一个小的山里。当年营造它的时候,是出于宗教、出于防御和其它各种各样的需求。几千年以后,人们仍旧将它视为雅典的中心,人们还是把它作为整个希腊文明整个西方文明甚至整个现代文明的代表。

在雅典卫城的周边,以及在雅典市的中心区域,在很多年以前,他们就已经对这个城市的高度,城市的密度,城市的色彩,都做了很严格的限制,这跟公众的参与都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你要看到一个基本的格调,它为什么而发展,城市它有一种中心的发展区域,你总得有个主题,不能杂乱无章的进行,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因为首先人们要对这个城市要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认识又不能是一种浮浅的、简单的或者局部的,一个时期的,这些都是不行的,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很多的经验教训,过了几年以后就反思前几年的事情,这个是很危险的,对于城市来说这个可能是更危险的。在我去的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城市里面,很多的做的非常好的城市,它的城市规划差不多都是一百年前的,可是没有人预想到一百年后的今天,IT业这么发展,并没有本质上改变这个城市,这个可能是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既有历史、文化,又有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本质,和展示给人最新的精神面貌,这是并不矛盾的东西,我们只要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让技术的艺术的东西结合,让保护和发展的东西结合。

第三篇: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 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政治体制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变化。在世界现代化潮 流中,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冲击下,与西方近代文明相汇合,并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支配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化发展道路。

(一)产生(1 9世纪60、70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 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这是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 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 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 性。(二)初步发展(1 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 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三)短暂繁荣(1 91 2~1 91 9年):

一 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华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发展最快的是纺 织业和面粉业.“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特别是在近代前期)。

(四)日益萎缩(1 927—1 937年):

国民政府统治肘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五)走向崩溃(1 937.1 949):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的加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日本的侵略战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受到严重摧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破产。

抗日战争后,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军费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国统区经济处在崩溃边缘,中国的经济近代化陷入绝境。(六)获得新生(建国以后): 建 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鉴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人民政府合理调整工商 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一系列从 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中,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全面展开。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时期:1966,--1976年,特点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坏。“文化大革命”在打破封建旧观念的同时.没有 建立科学的新观念。它不仅没有带来生产的发展,反而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现代化建设一度中断。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国防科技及以能源、汽车制造为主的重工业方面。

第三时期: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②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建 设取得巨大成就。③“十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许多工程项目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④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202_年,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 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未来,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共存,希望和风险同在。只要我们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本着互利共赢,国际合作,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就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同时,抓住机遇,沉着冷静地应对挑战,就能趋利避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参与合作。尽管还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但世界是在进步的,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世界的前途也是光明的。

第四篇: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11级地方政府治理模块王世超201127920120

各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自始就与近现代国际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始终受到世界体系、国际秩序及国际格局的强烈影响。现代化进程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面,其启动过程也包含着残酷竞争、“优胜劣汰”的血腥一面,表现为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乃至民族与种族之间相互排斥的“零和”性质。在近代,率先发达起来的西方列强利用其优势地位, 对亚、非、拉地区大部分民族实行了野蛮的殖民统治,打断了这些地区的自然发展过程,也阻碍了其正常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否遇到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及能否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是其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由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速度、成败上不会完全一致。正因为如此,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等属于民族与国家间竞争的概念密切相关。中日现代化道路就是建立在国家危难、民族振兴的基础上才走上正轨的,但一衣带水的毗邻两国,其现代化的过程却完全不同。

回溯起因:挑战相似 命运不同

中日两国在19 世纪中叶的“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被卷入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之中。中日两国隔海相望,相互交往的历史超过202_ 年。直至19 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一直在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圈内长期共存、交流和发展。世纪中叶,基本上完成对其他地区殖民化的西方列强,以先进的工业文明为后盾,以廉价商品、坚船利炮和基督教义为武器至远东地区,先是要求这一地区各文明古国接受西方式贸易方式和国际秩序,继而开始强加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把这些国家和民族逼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面对“西方的冲击”,中日两国曾同样面临被殖民化的民族危机。在突如其来的相似挑战面前,起初中日两国作出了一连串十分相似的反应:先是都坚持“闭关锁国”,其后分别采取“中体西用”或“和魂洋才”模式,试图只学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排斥其制度和思想,再后开始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后,日本在为之震惊之余,迅速决定掉转船头改学西方,而中国则迟迟未能作出这一转变。19世纪中叶的一步之差,使中日两国站到了截然不同的近代起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建设西方式工业化强国的道路; 中国则错过了改革图强的时机,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在近代的起点上,中日两国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第一,主体反应的不同。

这一点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中日现代化起点的差异,首先来源于两国的政治统治核心对“西方的冲击”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中国的末代皇朝清廷腐败衰落,全无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日本的明治政府生气勃勃,锐意改革开放。

第二,自然经济的相异。

在西方势力东渐之前,中国经济基本上实现着自给自足,在近代前夕还有大量茶叶、生丝出口海外,用以抵消西方国家的鸦片与棉织品的进口。与此不同,当时日本则在西方货品大量输入的情况下,没有同量物品足以抵消其巨额入超。经济上的危机感也促使此时的日本极力学习西方,寻求尽可能利用西方科技来增加生产。

第三,国际环境的区别。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表面上类似,实质上具有很大差异。当时,从印度洋东渡而来的西方列强更为垂涎的瓜分对象是中国,而不是作为西方国家“东方航线”终点的日本。西方列强对日本没有实施大规模战争,没有进行走私的鸦片贸易,也没有提出

领土要求。因此,中国所受到的民族危机比日本大得多。“可以说,日本是在印度和中国成为牺牲的情况下,实现了独立和现代化的。”

综上所述,中日对“西方的冲击”作出的不同的最初反应决定了其后两国截然不同的命运。

纵观过程:道路相殊 发展各异

中日的现代化分别是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起点的,两场运动对中日两国来说都是具有划时代的革新运动。当时中日两国启动的方式大致相似,都是对旧体制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是两者的性质却有很大差异。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低层次的自救运动,而明治维新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高层次的现代化运动,两场运动的不同性质和层次已经决定了中日在现代化初期差距的产生。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在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就遭受了重大挫折。而日本明治维新的胜利则使日本在东亚国家中脱颖而出。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分别带给两国的最直接结果是:日本保持了民族独立,继续将现代化推向前进,而中国则在半殖民地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现代化进程几乎原地踏步。中国的现代化一再延误,而日本则将现代化顺利推向前进。

二战是日本现代化的一个新起点。战后,日本在战败的困境中选择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立国的复兴战略。特别是冷战背景的政治格局给日本带来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为其经济恢复提供了外部保障,而广大亚非拉国家政治上的独立及其振兴本国经济的迫切需要,为日本获取廉价劳动力和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战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给日本带来了机遇,50-60年代掀起的科技革命高潮,给后进国家日本以全部的推动力,日本没有包袱,是科技革新最快、最彻底的国家,因而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复兴,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中国直到1978年才算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起点。改革开放政策的制订,使得中国经济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综合国力空前加强。与此同时,中国将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借助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中国仍以平稳的高速度发展着,持续的经济高增长率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枝独秀。

回首历史,中日现代化进程的轨迹,勾勒出了两条相反方向的大孤线,走上了两种不同类型现代化的道路。日本的现代化是一个早产儿。它是在约半个世纪内从西方匆匆“拿来”的现代化,其消化不良曾导致日本走上对外军事扩张道路直至惨遭失败。二战以后,日本以近代以来积累起来的人才和知识资源为依托,利用战后改革焕发出的体制创新活力和西方阵营内有利的国际环境,走上了一条新的和平发展道路,在数十年间基本上实现了对欧美工业化的全面赶超。然而,在20世纪末期以来的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即“第二次现代化”或“第三次浪潮”面前,日本却丧失了前进目标,陷于“制度疲劳”状态而至今尚不能自拔。中国的现代化则是一种晚熟型。它花费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确立了现代化的政治基础,其后又经历了近30 年的现代化道路探索期,而后才开始真正走上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正轨,其改革开放的体制创新活力远未释放出来,而今又面对着同时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重现代化、即要把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步并作一步走”的历史使命。

展望未来:相互合作 实现共赢

1972 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自近代以来首次开始谋求构筑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双赢”型双边关系。20 世纪70 年代末,中国的政治领导核心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现代化路线。80 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且其发展势头仍在继续。

过去20 多年间,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观念的现代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从中释放出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另一方面,中国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了能源、资源、人口、粮食、环境等新的潜在问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惟一可行的未来发展模式。20 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着中国现代化路线的无比正确和巨大威力。在未来时期,除非发生全局性内乱或大规模外敌入侵,这一现代化路线就将继续得到成功实施。世纪90 年代以来,中日现代化出现了近代以来未曾有过的局面,即日本经济的停滞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这在中日双边关系以及中日与他国的多边关系上引发了一系列调整与震荡。中国的快速发展向中国自身和美、欧、日先发展国家提出了一些重大问题:如何评价中国现代化的现状与未来?21 世纪的中国是否会成为亚洲最强国?未来中日能否和睦相处下去?中日美关系应当是什么样的?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和日本经济的十年低迷,在曾长期保持着亚洲“一枝独秀”地位的日本引发了心理失衡。其结果,一种莫须有的“中国威胁论”正在东瀛列岛悄然蔓延。中日现代化问题,再次超越了纯学术比较研究的范围而成为影响到中日关系全局的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日本在经历了一场“经济战败”之后,迎来了近代以来“第二次开国”、“第三次转型”的历史性转折期。日本朝向“再生”的努力,在其起点、课题和未来进程方面都与中国的现代化具有很大的不同,但其最终目标却都将是力争在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中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中日两国的现代化历来是互为条件,复杂交错。在21 世纪,中日双方仍将相互构成对方实现安全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

进入202_ 年以来,中日两国围绕历史、台湾和经贸等问题接连发生了摩擦。这表明,中日两国在业已达成共识的“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仍处于在矛盾与曲折中寻求确立新的稳定关系的探索性阶段。值此重要历史时期,中日两国的政治高层、政府部门、各界人士以及传播媒体,宜共同回顾和总结中日及东亚各国在19 世纪中期遭受“西方的冲击”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避免重蹈近代史的覆辙,排除阻碍势力的干扰,找出一条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在21 世纪实现“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中展开和平竞争。

第五篇: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问题

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问题

(大连市旅顺口区图书馆采编部

程飞)

摘要:本文根据图书馆现代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图书馆现代化不仅是各项工作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现代化。文章着重从四个方面去分析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主题词:图书馆

现代化

管理

九十年代,有人把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划分成五个阶段的发展模型:一是个别业务计算机的阶段;二是内部业务全面计算机化的阶段;三是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重组阶段;四是业务覆盖范围的重组阶段;五是发展战略性的新型业务阶段。

显然,我国的图书馆现代化大多还处在第二或第三阶段上。这说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依然还面临着如何使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与转变的问题;依然还面临着如何使图书馆摆脱困境,走上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的这一重要课题。

有些人通常将现代化图书馆理解为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各项工作的自动化,而忽略了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现代化图书馆必须与现代化的管理相匹配,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必须从现代化的管理入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图书馆实现自动化是硬件部分、硬环境先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而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则属软件部分、软环境,完成图书馆现代化的完整内容必须是两者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承。

这样,就需要我们把现代化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把它当成一场智力的革命,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现在与将来。

下面详细讨论一下实现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几个方面问题:

一、组织管理要现代化

目前,我国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是条块分割、多头分散的管理体制,导致图书馆之间缺少横向联系,文献资源建设重复浪费,部分业务工作低水平重复劳动,使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难于推行。这些严重阻碍了我国信息社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如果这种状况在不改善的话,许多图书馆就有可能被淘汰。

因此,从现在起图书馆从组织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各馆的群体优势,从而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对文献资源的要求。由于未来各行各业所需的信息涉及面广,就目前我国图书馆发展状况,单一馆难以承担和完成。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国家级图书馆管理,统管各大系统图书馆,打破系统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为读者服务。这就需要国家、省级图书馆及整个社会大环境政策措施实行配套改革,并逐步推广到市县馆,确立竞争的规则和标准,建立竞争机制的模式,甚至可以引进部分企业管理方法,如现在提出的馆长聘任制或任期责任制等等。总之,在管理上要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上过渡。

二、人员培养要现代化

今天,图书馆比任何部门都强烈地感受到全球信息化浪潮的震撼。然而,当各图书馆在投入自动化建设的工作中,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缺乏人才。现代化的图书馆对图书馆人才的需求决不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工作者所具有的知识水平所能胜任的。因此培养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也是十分迫切的。

但是如何站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来认识和培养这种人才需求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整体队伍的开发和图书馆队伍自身的开发。现代化的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当然都是基于现代化的人员培养,因为人才是工作的实行者。首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状况制定总体规划,制定自己的人才开发和队伍建设的规划。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则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的部门缺少计算机人才;有的缺少管理人才,这就需要下一步:建立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国内外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其要求是有高智能、多学科,至少是双学科,能掌握以计算机为主的几门现代化技术,能向读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查询、检索途径,帮助各类用户利用文献信息的现代化的图书馆人员。这对人才资源薄弱、财力有限的大量基层馆来说,培养这种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可以发挥国家馆和省级馆人才优势,联合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编写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批、分层次地为各馆培养现代化图书馆业务骨干,加快干部队伍的知识更新。

只有拥有相当数量的业务素质好的图书馆队伍,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图书馆自身的学术水平,才能展示一流的服务水平,才能体现出现代化图书馆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服务。

三、信息服务手段要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知识信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手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现代化,先导是技术现代化。即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信息服务受手段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文献信息服务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则不可能实现。所以说必须靠创造图书馆自动化加快发展,以带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现代文献信息服务不仅局限于传统模式下的借、还、复印图书、期刊等简单模式,而是要加深加宽先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从我国目前文献信息服务的状况来看,现代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1、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购进标准的、规范的现代设备,用高效的自动化管理取代低效的手工操作,例如实现联机编目,开展多媒体光盘的收藏与服务等。

2、文献信息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

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正在逐步开展电子信息服务或进一步加大电子信息服务的比重,这进一步明确表示出文献信息服务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且已成为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需求。各种领域的研究工作离不开最新的科技信息,网络资源这一丰富的信息集中的无意识读者关心的焦点,因此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模式是以网络化为基础,面是全球的,以“一次性检索服务”为目标的服务模式。

3、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正确的发展之路。不论是非网络信息源,还是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才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联机检索、联机馆际互借都应逐步实现。以上做法都是为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实现图书馆现代化最终目标也是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模式,服务要求专业人员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科学管理下来实现,而最不可少的还是要靠经费的合理组织来支持。

四、投资机制要现代化

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相应的投资必不可少。我国各层次的图书馆大大小小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困难,因此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用最少的钱换来最佳的技术设备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投资机制。

首先,争取走上自力更生之路。完全靠国家拨款投资建设是消极地等待。只有就本馆本身的特点,加大创收,例如建计算机培训中心、书目采编中心和电子阅览室等方法都不失为增加创收的好方法,这样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解决了经费短缺等实际困难。

其次,投资要有超前意识。设备配置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技术进步的能力,眼光尽可能放在下个世纪初期或中期的国内需要。不能盲目引进,要以多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来进行功能的规划,使其投资长时间发挥效用,少走或不走弯路。

最后,节约资金,走协作与共享之路。加强馆际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建库、联合组网,充分发挥联机编目、联机检索、联机馆际互借等等方法的效用,从而保证各馆筹款、成果共享。这样既可以节省开发软件的资金,避免了重复投资,又可实现资源共享,可谓一箭多雕。

图书馆是随着社会知识积累程度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知识积累程度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知识积累的规模往往决定了图书馆的规模,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也随知识传播的形式和方法而改变。因此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催生了现代化的图书馆。本世纪的知识过渡丰裕与社会经济活动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强烈需求更加刺激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知识共享是网络通讯这项传播技术的需求,资源共享也是网络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等等这一系列名称图书馆的需求。我们不管今天的图书馆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图书馆,只是在其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问题上,我们期待着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图书馆建设》

1998.5 《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馆出版 1999.7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论文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