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孟子读书笔记(通用)[推荐阅读]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130-612836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3-08-02 13:15: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孟子读书笔记(通用)

孟子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孟子读书笔记1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孟子读书笔记2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解放,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

孟子读书笔记3

不忍人之心,什么意思?以前我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之后,我才懂得了什么叫“不忍人之心“。若大家有兴趣,不妨听我一一道来。

《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聪,小顺,铁蛋和孟子哥哥。孟子哥哥本是一位无工作的青年,后来遇到了一位老道爷爷,那位奇怪的老道爷爷偏说孟子哥哥是转世的孟子,经过一系列的酸甜苦辣后,孟子哥哥将成为下一任总统但奇怪的是,他在听完老道爷爷的一席话后,毅然决定:不当总统了!

这本书只要体现了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著名观点“仁政”。仁政是指施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让我想到有一次和奶奶一起看“第一时间”里的一件让人为之动容的事情。

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人们出去上班的上班,买菜的买菜,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与祥和的。可谁又会注意到,三楼的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宝宝正趴在阳台上呢!也不知怎么的,小宝宝的身体开始倾斜。一开始,他的一只小脚离开了阳台,渐渐地他的一条腿腾空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的半个身子都离开了阳台。多么令人胆战心惊呀,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最后,那个小宝宝的身体以趴着的姿势往下坠。天哪,很快就要掉到地上了!有的居民正要快速地赶往这里,也有的居民眼睛睁的老大,很想去救那个小宝宝,但腿脚都如灌了铅一般,脑子瞬间短路。一秒,两秒,三秒,“嗖——”一个身影如飞箭一般窜过人群,那小宝宝正好落入一位年轻妇女的怀里,一个小生命免于升天!原来,那小宝宝的爸爸上班去了,妈妈又去买菜,便把小宝宝放在了阳台旁的推车里。而小宝宝又阴差阳错地爬上了阳台,这才导致了刚才这一幕的发生。不过,这小宝宝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的福,有位善良的阿姨看到了,勇敢地接住了他。记者采访那位阿姨是,她正在病房,因接那个小宝宝而手臂骨折了。但她仍然笑着说:“我的手臂虽然骨折了但挽回了一个小生命,我觉得很值得!”于是,记者又问她,你为什么能如此处变不惊地去救那个与你非亲非故的小宝宝呢?那位阿姨轻松地说道:“其实我当时也没想什么,就是想着一定要接住他,”那位阿姨并没有讲太多话,但她的话却是足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其实,当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看到了,一定会去救他。那不是为了得到他父母的报酬,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更不是为了不想听到“见死不救”的谴责。这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之心。

我们要坚信: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读书笔记4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孟子读书笔记5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书中有的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是有时侯也会迫于本性的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与义两者不可兼得时,就应舍生而取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因此我们就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第二篇:《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

提起儒家,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我们马上会想到孔孟之道。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一个简单的渠道去真正了解孟子的历史,清晰地学习孟子的理论,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他是简单的把孔子的理论整理并系统化了,还是他有超越孔子的理论?尤其是还流传着对孟子的误解,比如,孟子的好辩,如果他的理论真的可信,为什么他的仁政从来没有被帝王好好利用过等等。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阅读《孟子》这本书。

孟轲老先生是儒家学派的男二号,人们一谈起儒家,就会自然而然的将创始人孔丘老先生和他相提并论,称为孔孟之道,但孟子并不是孔子的学生,而是晚生于孔子一百多年的儒家第五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也就是说,从辈分上论,孟子是孔子的曾徒孙,但正是这样一位晚辈,却PK掉了孔老圣人的三千弟子,尤其是那其中精通六艺的七十二位高材生,成为与圣人并驾齐驱的“亚圣”,足见孟子思想的博大和精深,孟子的智慧既然可以承上,更可以启下,能够既往,一定能开来。学习孟子,向孟子求教智慧,是拜对了码头,而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就是带着我们拜圣人码头的引路人。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第三篇:《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解放,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附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第四篇:《孟子》读书笔记(模版)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着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第五篇:孟子-读书笔记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孟子读书笔记(通用)[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