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供销合作社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扎实开展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结合我社实际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发10号文件精神,以为农服务服务为宗旨、综合平台建设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方向,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经营服务网点,整合全区涉农服务资源,打造比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二、目标任务
到202_年,全区基本建成运营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惠农综合性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区建成1个惠农服务运营中心,70%的乡镇建成惠农服务平台,50%的行政村建成惠农服务站点,基本形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体系分散化、碎片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市场化可持续服务机制初步形成。重点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代表的农业经营新方式,密切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
各级服务组织互联互通、共享共赢,服务运营衔接顺畅、功能配套,探索形成现代农业服务新机制。
全程一体化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全区、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销衔接和农民生活服务功能有效强化。全区建成2家设施先进、功能配套的区域农业生产服务企业,5个规模适度、功能适用的土地托管服务中心,5家新型庄稼医院,2个智能配肥中心,土地托管面积达到3000亩。
三、创建内容和方式
(一)创建区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
1.功能定位。区惠农服务运营中心是集农资和日用品供应、农产品流通加工、土地托管、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农技培训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实体和运营枢纽,具备向下级实体和乡村一线延伸专业化、系列化、连锁化服务的基本功能,能够承接相关为农服务项目和政府购买的社会化服务。
2.创建方式。由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牵头,依托现有的农资、农机、农产品、日用品、再生资源、电子商务、产业扶贫等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各类市场、商场、培训中心、生活服务机构等联合组建;
采取市场化办法,通过股权合作、加盟入社等多种方式,引进龙头企业,吸纳其他涉农资源加入,壮大经营服务实力;
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区惠农服务运营中心名称为“区供销惠农服务运营中心”。
(二)完善乡镇惠农服务平台。
1.功能定位。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是以乡镇为主,开展农资日用品供应、农产品收储加工销售、土地托管、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合作金融、农技培训等多种服务的经营服务实体,具备“供”“销”服务基本功能,能够承接区级运营中心服务项目,对村级服务站提供商品配送和综合服务支持。
2.创建方式。以基层供销社为基础,通过改造提升,整合吸纳相关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打造综合性惠农服务平台。耕地集中连片、农业产业规模较大的乡镇,侧重打造以现代农资供应、良种推广、新型庄稼医院、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土地流转托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平台;
蔬菜、果品等鲜活农产品主产乡镇,侧重打造以农产品仓储加工、冷链物流、网上交易等为主的储加销服务平台;
商贸集散地和人口集聚乡镇,侧重打造以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文体娱乐、养老幼教等为主的生活服务型经营服务综合体。乡镇惠农服务平台名称可以为“供销社”“中心”“公司”等。
(三)延伸村级惠农服务站点。
1.功能定位。村级惠农服务站点是设在村一级的供销社服务实体,就近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在农资、日用品供应服务基础上,加快拓展农特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金融等服务内容,其主要功能是架通乡镇惠农服务平台与小农户之间的桥梁,实现惠农服务进村入户、深入地头。
2.创建方式。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改造一批,在原农资、日用消费品门店基础上升级硬件设施,配备信息化设备,增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金融等惠农服务内容;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利用合作社经营服务设施,承接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有关服务;
开展“村社共建”新建一批,由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或基层社牵头,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联合村“两委”共建特色产业、共育经营主体、共创服务平台;
争取财政项目资金创建一批,由县级供销合作社牵头组织,选择产业基础好、村集体凝聚力强的村建设一批设施好、功能全、信息化水平高的示范服务站点。村级惠农服务站点名称可以为“服务社”“服务站”“供销社”“中心”等。
(四)拓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1.培育托管服务主体。鼓励社有企业、基层社和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采取出资创办、合作联办、开放办社等方式,发展农业服务企业。同时,从实际需求出发,打造多元化、规模化的托管服务主体,通过农资经营企业独立或联合创建具备农资供应、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技推广等服务功能的新型庄稼医院,带动全系统庄稼医院改造升级;
区供销联社通过股权投资和连锁经营等方式,创建区域智能配肥中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设配肥站、加肥站,面向小农户提供测土、供肥一条龙服务;
围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需求,整合系统内外农业服务资源创建农资联盟、农机联盟等具有跨区域服务功能的农业经营服务主体。
2.增强托管服务功能。托管方式由单环节、少环节向多环节和全程托管服务拓展;
探索开展联耕联种试点,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创造性地服务农业生产。从大田托管向林果、高原农业托管方面拓展,托管服务对象由规模经营主体向小农户覆盖,服务链条由耕、种、管、收向产后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延伸。
(五)创新涉农协同服务机制。
1.强化系统内部联合。区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村级惠农服务站点要在沟通信息、完善体系、功能协调等方面紧密配合,形成三级联动格局。社有企业进一步加大上下联合力度,把参与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力予以推进。
2.强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积极引导系统内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惠农平台创建行动,着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服务对接,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3.强化与涉农部门及有关单位协同。区供销联社主动寻求党政涉农部门支持,积极承担相关服务职责或政府购买服务,要加强与其他涉农企业事业单位的联系合作,依托自身服务网络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进一网多能、一网多用,提升服务的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开展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是深化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强化督促指导,确保落地见效。
(一)落实领导责任。区社强化工作指导,积极与有关部门的对接,协调落实配套政策;
相关科室落实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
区社加强具体指导和合作对接,引导社属企业主动参与,努力成为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的引领者,充分整合资源,切实落实创建区级中心、乡级平台、村级站点的主体责任。
(二)争取多方支持。区社积极完善与省社、市社及区直相关部门的为农服务合作机制,争取惠农服务平台创建工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小农户能力提升行计划”“互联网+小农户计划”等工程计划有机衔接、协同推进;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银行融资共同支持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新网工程”资金重点用于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争取承担更多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积极争取实施农业农村部门实施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承担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任务。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区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干部职工专业思维、业务技能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为农服务能力。同时,拓宽人才交流渠道,吸引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入供销社,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体系。
第二篇: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实施方案
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实施方案
【内容摘要】
一、总体要求,二、目标任务,到202_年,全区基本建成运营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惠农综合性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市场化可持续服务机制初步形成,全程一体化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三、创建内容和方式,(一)创建区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1.功能定位,2.创建方式,(二)完善乡镇惠农服务平台,1.功能定位,2.创建方式,(三)延伸村级惠农服务站点,1.功能定位,2.创建方式,(四)拓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1.培育托管服务主体,2.增强托管服务功能,(五)创新涉农协同服务机制,1.强化系统内部联合,2.强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3.强化与涉农部门及有关单位协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供销合作社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扎实开展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结合我社实际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发10号文件精神,以为农服务服务为宗旨、综合平台建设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方向,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经营服务网点,整合全区涉农服务资源,打造比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二、目标任务
到202_年,全区基本建成运营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惠农综合性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区建成1个惠农服务运营中心,70%的乡镇建成惠农服务平台,50%的行政村建成惠农服务站点,基本形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体系分散化、碎片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市场化可持续服务机制初步形成。重点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代表的农业经营新方式,密切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各级服务组织互联互通、共享共赢,服务运营衔接顺畅、功能配套,探索形成现代农业服务新机制。
全程一体化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全区、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销衔接和农民生活服务功能有效强化。全区建成2家设施先进、功能配套的区域农业生产服务企业,5个规模适度、功能适用的土地托管服务中心,5家新型庄稼医院,2个智能配肥中心,土地托管面积达到3000亩。
三、创建内容和方式
(一)创建区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
1.功能定位。区惠农服务运营中心是集农资和日用品供应、农产品流通加工、土地托管、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农技培训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实体和运营枢纽,具备向下级实体和乡村一线延伸专业化、系列化、连锁化服务的基本功能,能够承接相关为农服务项目和政府购买的社会化服务。
2.创建方式。由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牵头,依托现有的农资、农机、农产品、日用品、再生资源、电子商务、产业扶贫等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各类市场、商场、培训中心、生活服务机构等联合组建;采取市场化办法,通过股权合作、加盟入社等多种方式,引进龙头企业,吸纳其他涉农资源加入,壮大经营服务实力;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区惠农服务运营中心名称为“区供销惠农服务运营中心”。
(二)完善乡镇惠农服务平台。
1.功能定位。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是以乡镇为主,开展农资日用品供应、农产品收储加工销售、土地托管、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合作金融、农技培训等多种服务的经营服务实体,具备“供”“销”服务基本功能,能够承接区级运营中心服务项目,对村级服务站提供商品配送和综合服务支持。
2.创建方式。以基层供销社为基础,通过改造提升,整合吸纳相关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打造综合性惠农服务平台。耕地集中连片、农业产业规模较大的乡镇,侧重打造以现代农资供应、良种推广、新型庄稼医院、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土地流转托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平台;蔬菜、果品等鲜活农产品主产乡镇,侧重打造以农产品仓储加工、冷链物流、网上交易等为主的储加销服务平台;商贸集散地和人口集聚乡镇,侧重打造以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文体娱乐、养老幼教等为主的生活服务型经营服务综合体。乡镇惠农服务平台名称可以为“供销社”“中心”“公司”等。
(三)延伸村级惠农服务站点。
1.功能定位。村级惠农服务站点是设在村一级的供销社服务实体,就近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在农资、日用品供应服务基础上,加快拓展农特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金融等服务内容,其主要功能是架通乡镇惠农服务平台与小农户之间的桥梁,实现惠农服务进村入户、深入地头。
2.创建方式。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改造一批,在原农资、日用消费品门店基础上升级硬件设施,配备信息化设备,增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金融等惠农服务内容;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利用合作社经营服务设施,承接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有关服务;开展“村社共建”新建一批,由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或基层社牵头,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联合村“两委”共建特色产业、共育经营主体、共创服务平台;争取财政项目资金创建一批,由县级供销合作社牵头组织,选择产业基础好、村集体凝聚力强的村建设一批设施好、功能全、信息化水平高的示范服务站点。村级惠农服务站点名称可以为“服务社”“服务站”“供销社”“中心”等。
(四)拓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1.培育托管服务主体。鼓励社有企业、基层社和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采取出资创办、合作联办、开放办社等方式,发展农业服务企业。同时,从实际需求出发,打造多元化、规模化的托管服务主体,通过农资经营企业独立或联合创建具备农资供应、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技推广等服务功能的新型庄稼医院,带动全系统庄稼医院改造升级;区供销联社通过股权投资和连锁经营等方式,创建区域智能配肥中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设配肥站、加肥站,面向小农户提供测土、供肥一条龙服务;围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需求,整合系统内外农业服务资源创建农资联盟、农机联盟等具有跨区域服务功能的农业经营服务主体。
2.增强托管服务功能。托管方式由单环节、少环节向多环节和全程托管服务拓展;探索开展联耕联种试点,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创造性地服务农业生产。从大田托管向林果、高原农业托管方面拓展,托管服务对象由规模经营主体向小农户覆盖,服务链条由耕、种、管、收向产后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延伸。
(五)创新涉农协同服务机制。
1.强化系统内部联合。区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村级惠农服务站点要在沟通信息、完善体系、功能协调等方面紧密配合,形成三级联动格局。社有企业进一步加大上下联合力度,把参与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力予以推进。
2.强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积极引导系统内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惠农平台创建行动,着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服务对接,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3.强化与涉农部门及有关单位协同。区供销联社主动寻求党政涉农部门支持,积极承担相关服务职责或政府购买服务,要加强与其他涉农企业事业单位的联系合作,依托自身服务网络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进一网多能、一网多用,提升服务的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开展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是深化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强化督促指导,确保落地见效。
(一)落实领导责任。
区社强化工作指导,积极与有关部门的对接,协调落实配套政策;相关科室落实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区社加强具体指导和合作对接,引导社属企业主动参与,努力成为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的引领者,充分整合资源,切实落实创建区级中心、乡级平台、村级站点的主体责任。(二)争取多方支持。
区社积极完善与省社、市社及区直相关部门的为农服务合作机制,争取惠农服务平台创建工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小农户能力提升行计划”“互联网+小农户计划”等工程计划有机衔接、协同推进;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银行融资共同支持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新网工程”资金重点用于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争取承担更多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积极争取实施农业农村部门实施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承担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任务。(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区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干部职工专业思维、业务技能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为农服务能力。同时,拓宽人才交流渠道,吸引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入供销社,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体系。第三篇:创建百佳服务窗口行动”实施方案
恩施分公司“创建百佳服务窗口行动”实施方案
202_年7月19日,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恩施分公司成立了。它是联通设立在恩施州的分机构,其下属有八个部门并在全州设立了八个分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为客户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其经营的业务也比较广泛,包括数据固定互联网业务,呼叫中心业务,本地业务,集团客户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
“创建百佳服务窗口行动”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很多公司追求的服务理念和发展契机。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恩施分公司也开始朝着这一目标奋斗。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服务,真正的体现企业为民的这一经营理念。通过创建百佳服务窗口,不仅可以为老百姓和企业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窗口环境,增进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也可以是得企业内部的服务机制得到创新,办事效率得到提高,服务措施更加灵活和周全,从而吸引更多的正面社会评价和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恩施公司在营建百佳服务窗口时应依照一定的实施方案。从总体上来说,恩施公司必须遵循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群众的积极参与当成是其广泛的经营基础,把群众的反应作为其工作评估的标准,坚持按照为广大群众创建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为宗旨,努力营造一个让客户和员工都满意的工作环境。
具体来讲,恩施分公司首先要明确其创建对象。那么恩施联通在全州范围内的营业窗口都是创建百佳满意窗口的对象。其次,恩施分公司必须明确创建标准。这个标准应该包括服务环境,服务质量,和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服务环境包括员工的仪容和衣着必须得体又有精神,顾客办理业务的周围环境也要干净,整齐,不能影响顾客的心情。另外,齐全的服务设施,信得过的服务承诺和帮助也应该在服务环境中得以实施。服务质量主要是针对恩施整个公司和其服务人员而言的,服务人员应该态度和蔼,遵守承诺,认真负责的完成各项任务,公司应该多实行一些利民措施。长效机制建设方面主要包括要创建领导责任制,对员工施行出勤考核,奖励和惩罚等多种灵活制度。
为了从以上三个层面上逐步实施恩施公司的“创建百佳服务窗口行动”,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第一,要统一全渠道的服务标准。比如,店面形象,着装要求,对客户的解释等必须要达到一致。第二,同行异业找对标和服务口碑为目标。可以与异业比技能,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也可以每年定期对客户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弥补缺陷,发挥优势。第三,对营业厅的服务方式进行创新。第四,采取网络投票,问卷调查等一系列灵活的方式。第五,增加对客户关心的各种活动。这些对于“创建百佳服务窗口行动”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恩施公司应该分步骤,按计划逐步的实施以上各条建议,坚持大的理论框架和指导思想不动摇,对于其“创建百佳服务窗口行动”将会助一臂之力。
第四篇:服务企业行动实施方案
服务企业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市直机关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营造更优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效,将服务企业行动推向深入,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增量提质、转型升级,制定如下方案。
一、企业融资服务行动
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主体。各单位要围绕企业融资服务问题,多渠道为企业融资做好工作,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市人民银行、市经信局要加大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工程的力度,力争与金融机构新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数量有所增长。市人民银行加大A级以上信用企业的培植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全市A级以上信用企业在202_年105家的基础上净增35家,达到140家以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202_年全市企业提供贷款427391万元的基础上,今年争取达到550000万元,净增122609万元。同时市人民银行要发布中小企业信用培植指导手册,市财政局、市人民银行要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一年内至少开办二期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班,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分析、融资能力。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各金融机构、经信部门应采取分行业举办银企对接活动,一季度组织一次银行、企业、担保公司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接推进会,使银行、企业、担保公司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接推进会,使银行、企业、担保机构形成良性互动。202_年要组织银企对接不少于4次,争取帮助企业融资20亿元。
规范融资服务收费。市银监办按照《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要求,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执行上述文件,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金融机构,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市银监办、市物价局、市监察局根据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融资服务性收费监督卡》,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各金融机构继续探索扩大有效抵押担保品范围,及时发布并告知企业,建立中介机构评估报告通用共享机制。督促从事土地、房产评估的中介机构,严格落实相关服务收费规定。银行须跟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收费信息要透明,服务质量与服务收费要匹配,保证客户基本金融服务需求。202_年我市银行服务收费要有下降,xx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落实银监会规定的“七不准、四公开”。
加快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市人民银行要积极研究支持担保公司更好发挥作用的办法,出台相关措施。通过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对我市企业进行融资,同时积极将我市企业推向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推向“新三板”、“四板”市场挂牌。积极发挥财政担保功能和增信作用,着力优化融资担保机构的股权结构,探索构建再担保体系,推进政银企三方合作。市经信局加强融资担保机构的规范管理,促使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执行各项政策性规定。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腾挪信贷资源,在盘活存量中扩大小微企业融资增量,在新增信贷中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份额。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的特点,不断开发特色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建立小微企业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
二、企业用工服务行动
加强企业用工需求对接。市人社局要对全市劳动资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集中发布用工信息,坚持日常招聘与重点招聘相结合的模式,对缺工达50人以上的企业,成立招工服务专班,组织企业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专题招聘,在202_年帮助企业招聘普工、技工以及各类高级人才4800余人的基础上,202_年力争达到6000人以上,净增1200人以上。
培养技能型人才。市人社局要加大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企业需求较为紧缺的医药化工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紧缺技术工种免费技能培训,尽快成立职工培训学校,对企业普遍需求的叉车工、拉管工、机电一体化工等技术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经信局继续加大特种行业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市统计局继续加大各镇处、各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活动,提升企业员工素质。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对接。教育、人社部门继续组织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对口培训工作,大力推行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模式,吸引职业学校学生在本地就业。市人社局、市经信局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择期举办校园招聘会,同时,市人社局在xx市市民中心举行岗前岗后培训,实行就业1人,培训1人,所有培训全免费。
落实相关就业政策。市人社局将有关就业政策整理汇编成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职介补贴、稳岗补贴、小额贷款贴息,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三、企业人才服务行动
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市委组织部会同经信、教育、人社等部门,选派优秀企业家,分批到国内重点高校进行专题培训;继续培育和筛选一批企业家进入湖北省123企业家培育计划;举办企业家论坛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到我市授课,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邀请高校院所专家到企业挂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经信局对企业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开展一次专题调查摸底,并结合实际情况,争取相关高校院所专家到企业挂职。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开展市校合作,依托相关高校的优势资源,积极建立一批校企共建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等,解决企业的人才技术问题。
四、转型升级服务行动
大力推进“321”工程。(即30%的工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20%的工业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10%的工业企业实现“两化”深度融合)。一要抓龙头。工业是聚合度高、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工业一定要有龙头带动。二要强骨干。中小企业是我市企业的主力军,也是促进工业发展的生力军。三要促融合。扎实开展好“加快两化融合,促进产业升级”竞赛活动。
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市经信局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技术改造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和推广。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引进信息化服务商开展行业或企业的信息化诊断服务。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鼓励重点企业推进产品创新,开发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产品。市科技局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专利申报工作力度。市工商局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力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实现新突破。市质监局积极帮助企业争创湖北省长江质量奖、黄冈市大别山质量奖,加大湖北名牌培育力度。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市财政部门要加大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放,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要认真研究各项政策,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政策性资金项目。
淘汰落后产能。市经信局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合理确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任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五、优化环境服务行动
加大政策服务。纪检监察部门、经信部门开展一次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现有各项政策兑现和落实到位。市经信局组织相关部门,系统整理涉企政策,并汇编成册,利用电视媒体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活动。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经信局要会同编办、人事部门迅速按批准的编制数额配齐企业服务中心人员,加强企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发挥xx市富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服务企业优势平台作用,免费为企业提供代办证照、前置审批事项、代理项目申报、政策咨询等无偿服务;要充分利用《企业之窗》栏目,加大对企业的宣传服务力度。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编办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规范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行政审批后续监管。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行政审批职能、事项、人员向一个科、室集中,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更为综合、更为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
优化发展环境。深入落实部门帮扶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依法行政,提高效能。纪检监察机关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进一步规范执罚执收行为,加大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对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及时查处。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政法机关推进《全市政法机关优化法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落实,大力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提供法律培训、咨询服务,维护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秩序。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相关媒体,对全市重点企业和服务企业行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开展集中宣传报道。市经信局、市统计局负责企业排序活动,展示我市创业创新的丰硕成果。
六、企业用地办证服务行动
积极帮助企业做好用地办证服务。在土地征用、厂房建设、政策争取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给予照顾。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是纳税主体,各服务企业单位要深入企业一线,真心与企业家交朋友、真心了解企业困难和问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市质监站要派人到现场进行查验,并对项目质量终身负责,项目建成以后要进行竣工验收。服务企业单位要采取倒推法限时办结。规划、国土、住建、房产等部门要针对相关证件办理流程举办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专题培训班,在电视台开办服务企业专栏,作通俗易懂的讲解。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强化督办。郑勇平、叶祥新、鲍红专、兰智超四位同志为市服务企业行动专班领导。市经信局是市委、市政府抓服务企业的总调度、总协调、总督办,市服务企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请市政府不断研究解决问题。同时,要协调督促市直所有部门力量为企业服务,通过督办和通报,推动服务企业工作。要把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相关领导和部门,把服务落到实处。实行每周五定期召开服务企业行动督办会,采取一月一梳理、一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强化对服务企业工作的督查落实、测评和考核。
(二)服务企业实行包保制
对全市186家企业实行包保制。93家市直服务企业单位按系统所属分包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并依据方案要求开展服务,建立服务企业档案。
(三)规范服务行为
1、规范行政行为,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做到依法行政。
2、服务企业单位要围绕企业转,围绕服务转,围绕基层转。
3、企业提出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服务企业单位要采取倒推法限时办结。
4、规范收费行为,全面落实好“520”政务服务模式,规范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上级没有明确规定的收费项目一律清除,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要公开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为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实行目标考核
各单位要迅速到对口服务企业调查情况,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继续解决的问题,每个月要将本单位当月对口服务企业情况于28日前报市服务企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经信局)。服务企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服务企业情况定期进行督察,对服务企业档案记录情况及每月材料报送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虚报、瞒报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
建立和完善企业服务的考核机制,把企业服务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对服务企业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篇:服务企业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市直机关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营造更优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效,将服务企业行动推向深入,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增量提质、转型升级,制定如下方案。
一、企业融资服务行动
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主体。各单位要围绕企业融资服务问题,多渠道为企业融资做好工作,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市人民银行、市经信局要加大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工程的力度,力争与金融机构新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数量有所增长。市人民银行加大a级以上信用企业的培植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全市a级以上信用企业在202_年105家的基础上净增35家,达到140家以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202_年全市企业提供贷款427391万元的基础上,今年争取达到550000万元,净增122609万元。同时市人民银行要发布中小企业信用培植指导手册,市财政局、市人民银行要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一年内至少开办二期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班,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分析、融资能力。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各金融机构、经信部门应采取分行业举办银企对接活动,一季度组织一次银行、企业、担保公司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接推进会,使银行、企业、担保公司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接推进会,使银行、企业、担保机构形成良性互动。202_年要组织银企对接不少于4次,争取帮助企业融资20亿元。
规范融资服务收费。市银监办按照《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要求,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执行上述文件,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金融机构,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市银监办、市物价局、市监察局根据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融资服务性收费监督卡》,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各金融机构继续探索扩大有效抵押担保品范围,及时发布并告知企业,建立中介机构评估报告通用共享机制。督促从事土地、房产评估的中介机构,严格落实相关服务收费规定。银行须跟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收费信息要透明,服务质量与服务收费要匹配,保证客户基本金融服务需求。202_年我市银行服务收费要有下降,xx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落实银监会规定的“七不准、四公开”。加快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市人民银行要积极研究支持担保公司更好发挥作用的办法,出台相关措施。通过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对我市企业进行融资,同时积极将我市企业推向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推向“新三板”、“四板”市场挂牌。积极发挥财政担保功能和增信作用,着力优化融资担保机构的股权结构,探索构建再担保体系,推进政银企三方合作。市经信局加强融资担保机构的规范管理,促使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执行各项政策性规定。
二、企业用工服务行动
培养技能型人才。市人社局要加大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企业需求较为紧缺的医药化工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紧缺技术工种免费技能培训,尽快成立职工培训学校,对企业普遍需求的叉车工、拉管工、机电一体化工等技术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经信局继续加大特种行业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市统计局继续加大各镇处、各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活动,提升企业员工素质。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对接。教育、人社部门继续组织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对口培训工作,大力推行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模式,吸引职业学校学生在本地就业。市人社局、市经信局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择期举办校园招聘会,同时,市人社局在xx市市民中心举行岗前岗后培训,实行就业1人,培训1人,所有培训全免费。
落实相关就业政策。市人社局将有关就业政策整理汇编成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职介补贴、稳岗补贴、小额贷款贴息,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三、企业人才服务行动
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市委组织部会同经信、教育、人社等部门,选派优秀企业家,分批到国内重点高校进行专题培训;继续培育和筛选一批企业家进入湖北省123企业家培育计划;举办企业家论坛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到我市授课,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邀请高校院所专家到企业挂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经信局对企业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开展一次专题调查摸底,并结合实际情况,争取相关高校院所专家到企业挂职。
四、转型升级服务行动 大力推进“321”工程。(即30%的工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20%的工业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10%的工业企业实现“两化”深度融合)。一要抓龙头。工业是聚合度高、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工业一定要有龙头带动。二要强骨干。中小企业是我市企业的主力军,也是促进工业发展的生力军。三要促融合。扎实开展好“加快两化融合,促进产业升级”竞赛活动。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鼓励重点企业推进产品创新,开发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产品。市科技局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专利申报工作力度。市工商局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力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实现新突破。市质监局积极帮助企业争创湖北省长江质量奖、黄冈市大别山质量奖,加大湖北名牌培育力度。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市财政部门要加大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放,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要认真研究各项政策,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政策性资金项目。
淘汰落后产能。市经信局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合理确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任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五、优化环境服务行动
加大政策服务。纪检监察部门、经信部门开展一次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现有各项政策兑现和落实到位。市经信局组织相关部门,系统整理涉企政策,并汇编成册,利用电视媒体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活动。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经信局要会同编办、人事部门迅速按批准的编制数额配齐企业服务中心人员,加强企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发挥xx市富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服务企业优势平台作用,免费为企业提供代办证照、前置审批事项、代理项目申报、政策咨询等无偿服务;要充分利用《企业之窗》栏目,加大对企业的宣传服务力度。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编办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规范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行政审批后续监管。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行政审批职能、事项、人员向一个科、室集中,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更为综合、更为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深入落实部门帮扶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依法行政,提高效能。纪检监察机关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进一步规范执罚执收行为,加大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对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及时查处。市委zd委牵头组织zd机关推进《全市zd机关优化法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落实,大力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提供法律培训、咨询服务,维护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秩序。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相关媒体,对全市重点企业和服务企业行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开展集中宣传报道。市经信局、市统计局负责企业排序活动,展示我市创业创新的丰硕成果。
六、企业用地办证服务行动 积极帮助企业做好用地办证服务。在土地征用、厂房建设、政策争取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给予照顾。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是纳税主体,各服务企业单位要深入企业一线,真心与企业家交朋友、真心了解企业困难和问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市质监站要派人到现场进行查验,并对项目质量终身负责,项目建成以后要进行竣工验收。服务企业单位要采取倒推法限时办结。规划、国土、住建、房产等部门要针对相关证件办理流程举办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专题培训班,在电视台开办服务企业专栏,作通俗易懂的讲解。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强化督办。郑勇平、叶祥新、鲍红专、兰智超四位同志为市服务企业行动专班领导。市经信局是市委、市政府抓服务企业的总调度、总协调、总督办,市服务企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请市政府不断研究解决问题。同时,要协调督促市直所有部门力量为企业服务,通过督办和通报,推动服务企业工作。要把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相关领导和部门,把服务落到实处。实行每周五定期召开服务企业行动督办会,采取一月一梳理、一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强化对服务企业工作的督查落实、测评和考核。
(二)服务企业实行包保制 对全市186家企业实行包保制。93家市直服务企业单位按系统所属分包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并依据方案要求开展服务,建立服务企业档案。
(三)规范服务行为
1、规范行政行为,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做到依法行政。
2、服务企业单位要围绕企业转,围绕服务转,围绕基层转。
3、企业提出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服务企业单位要采取倒推法限时办结。
4、规范收费行为,全面落实好“520”政务服务模式,规范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上级没有明确规定的收费项目一律清除,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要公开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为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实行目标考核
各单位要迅速到对口服务企业调查情况,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继续解决的问题,每个月要将本单位当月对口服务企业情况于28日前报市服务企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经信局)。服务企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服务企业情况定期进行督察,对服务企业档案记录情况及每月材料报送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虚报、瞒报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
建立和完善企业服务的考核机制,把企业服务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对服务企业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