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刺槐是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由于有性繁殖使刺槐品质严重退化,表现为造林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材质差等,不符合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要求。而刺槐优良无性系具备用途广、抗逆性强、成林快等优点,适合在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基于此,本研究介绍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的重要性、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为林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技术支持。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的重要性
刺槐是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由于河南省卢氏县育苗一直采用有性繁殖技术,造成刺槐品质严重退化,表现为造林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材质差等,不符合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要求。因此,刺槐的品质改良已成为当前该地林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刺槐优良无性系由于具备用途广、抗逆性强、成林快等优点,适合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条件。因此,在豫西地区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刺槐优良无性系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 刺槐在用材林中是一种速生丰产的树种,由于其生长快、成林早、干性好,深受群众喜爱。在一般的立地条件下,10~15 a可以达到矿柱材的标准。而刺槐优良无性系如8048品系,在相同生产条件下,比栽培的普通刺槐树主体高12.59%~20.90%,胸径大9.09%~18.40%,主干材积大33.34%~51.16%。刺槐属硬杂木,材质重而坚硬,且心材较宽,其硬度仅次于麻栎,而高于其他阔叶林,因此刺槐很适合作为建筑支柱、桩木、坑木等用材;由于其耐磨性高,更适宜用作地板、滑雪板、农具和枕木等用材;而刺槐的耐腐朽性,使其更适宜用作水工、土工、造船及海产养殖等用材。因此,刺槐的材质较好,用途较广,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1.2 刺槐优良无性系是开展多种经营的好树种 刺槐花是上等的蜜源,刺槐花稠密、芳香,从南到北花期较长,著名的“槐花蜜”畅销国内外。特别是在卢氏县蜂蜜协会的努力下,“卢氏蜂蜜”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该县的又一明星企业。同时槐花内芳香油含量达到0.15%~2.00%,鲜花浸膏可做香料,可配置各种香精。刺槐的枝丫是良好的烧材,由于刺槐的枝丫和树根易燃烧、火力旺、发热量大、烟少及着火时间长,是上等的薪炭材,一般造林3~4 a即可郁闭成林,隔2~3 a修枝抚育1次,667 m2可产干材100.00~150.00 kg,对该县解决群众的烧材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刺槐的叶子可作为饲料和制作绿肥,刺槐的干叶含有氮素1.76~2.33%,含粗蛋白18.81%,蛋白质15.08%,粗脂肪4.16%,粗纤维12.12%,无论是鲜叶还是落叶都是猪、牛、羊、骡、兔喜爱吃的饲料;而且500.00 kg刺槐鲜叶中含氮2.85~7.40 kg,约等于13.00~13.50 kg硫酸铵。
1.3 刺槐优良无性系耐干旱,易于造林,易于更新 卢氏县经常发生春旱,春季造林困难,而刺槐具耐干旱的特点,非常适宜黄土丘陵地区干旱阳坡的造林。根据多年造林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刺槐比其他树种造林成活率高30.00%~50.00%,对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促进荒山绿化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刺槐萌蘖力强,成林采伐后可进行自然更新,只要管理得当,3~5 a即可郁闭成林。品种来源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l L.),属蝶形花科刺槐属,原产美国东部的阿帕拉契亚山脉和奥萨科山脉一带,19世纪末由日本引入我国江苏南京,1897年山东开始大量栽植,解放后在我国北纬23°~16°、东经86°~124°区域内得到迅速发展。品种介绍
刺槐优良无性系是对普通刺槐进行遗传改良而选育出来的。在国外已选育出锯材、蜜源、矿柱、杆材及观赏等不同用途的栽培品种。河南省林业科研人员经过10余年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选育出适宜河南不同地区发展的豫8048、8059、8062等刺槐优良无性系,这些无性系具有速生、杆直、主干高大的特点,6年生主干材积增益33.00%以上。截至目前,选出的这些刺槐良种已在河南的三门峡、孟县、济源、南阳、驻马店及开封等20余个县市进行大面积推广,在卢氏县已推广10个乡镇,推广面积5 800 hm2,这些优良品种均表现了速生、干直的优点,深受群众喜爱。栽培技术措施
4.1 育苗技术
4.1.1 育苗地的选择 刺槐苗期有怕涝、怕风、怕寒、怕重盐碱而喜疏松土壤的特性。刺槐苗圃地应选择在有灌溉条件的土壤不黏重、不盐碱且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地块。
4.1.2 整地 刺槐育苗地应在冬季深翻,次年春节育苗前667 m2施3 000.00~4 000.00 kg腐熟的厩肥,耕耙前667 m2施黑矾15.00 kg或2.50%
第二篇:杉木的栽培技术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杉木;丰产;造林技术
论文摘要:从整地、选种、育苗、起苗假植、运输、造林和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杉木栽培技术,以期为建设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提供参考。
杉木又名刺杉,是主要用材林树种,生长快、材质好,木材普遍用于建筑、桥梁、桅杆、家具和农具。杉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毒防尘,消除噪音,还为多种经营开辟了门路。因此,多种杉木,种好杉木,加速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建设,是当前林业生产的一项迫切任务,对支援国家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有重要意义。
1因地制宜,细致整地
根据杉木生长特性、经营要求、地形条件以及当地劳力情况,可因地制宜采取全垦、撩壕(抽槽)、水平带(水平阶)整地。坡度较大的山地,全垦要注意水土保持;坡度比较平缓的山地和丘陵,全垦之后再筑成水平带,带上挖定植穴。
2选种
要建立大面积用材林基地,实现速生、优质、高产的要求,采集良种是其重要的一环。良种一般是指籽粒饱满、发芽率高、遗传品质好的种子。凡是建立母树林、种子园,并已生产种子的单位,要从母树林、种子园中采集种子。没有建立良种基地的单位,可从立地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林木生长旺盛的林分中选择优良母树采种。用材林树种一般要求生长快,干形通直圆满,分枝较高,树冠窄而浓密,健壮而无病虫害。
3培育壮苗
杉木育苗大多在雨水至春分播种。播后用黄心土或焦泥灰覆盖,也可用2份黄心土和1份焦泥灰混和盖土,要覆得薄而均匀,以看不到种子为度。覆土后覆草,并用草绳或树枝压草,以防被大风吹散。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要专人负责,出土前要保持土壤湿润,出土后,尤其要掌握好薄膜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5℃以下,并且每天上午9时揭膜通风,下午3时以后盖膜,直到天气转暖,幼苗茁壮生长为止。
当年生苗除少数高达30cm、根径0.4cm可出圃定植外,一般高12~15cm、根径0.25cm,需分床移植。经过移植,二年生苗高50cm以上,根系比较发达,造林成活率高。
4起苗假植
起苗多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出圃造林之前,于阴天或雨天后土壤松软时进行。如圃地干燥,起苗前1~2d要灌水1次,以免损伤苗根。起苗深度因树种而异,一般9.8~26.4cm。要用锄头掘起,禁止用手拔苗。并实行苗木分级,坚持用壮苗造林,严禁不合规格苗木出圃。一般是边起苗,边造林。起苗后,暂不出圃的要假植。常绿树种以及易发生梢枯的苗木,不应长久假植,可在造林时临时假植。
5运输
苗木运输,宜用稻草、蒲包等妥为包装,或在苗上盖湿稻草。常绿阔叶树长途运输,苗根最好用苔藓、湿稻草或塑料薄膜等保湿,包装时枝叶适当外露,严防灼伤。
6掌握季节,科学造林
科学造林是实现林木速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建立杉木用材林基地,要采用实生苗造林,并且严格分级,选用一年生壮苗,冬季在立冬之后、封冻之前;春季抓紧于雨水至春分造林。定植时,用钙镁磷肥蘸根,做到“穴大、根舒、深栽、栽直”。①穴大:就是根据栽植距离,在定植点挖26.4~33.0cm×26.4×33.0cm、深23.1~26.4cm的定植穴。②根舒:即苗根在穴的中心,侧根在穴内呈自然状态,根系舒展而不卷曲,再填入表层肥土。③深栽:山区栽植深度为苗木地上部分的1/3;红土丘陵和比较干旱瘠薄的林地,栽植深度可达苗木地上部分的1/2,既有抗旱和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又可减少萌蘖。④栽直:是指苗木在穴内保持正直而不倾斜,以利苗木主梢直上生长。实践证明,栽植倾斜的杉苗,绝大部分会发生萌蘖。填土打实后,再在苗根周围培上细土。坡度较陡的全垦山地,还应结合定点,插上护苗牌。在有插条习惯而插穗又容易获得的地方,也可抓紧在清明前后实行插条造林,因地制宜地恢复和扩大杉木资源。7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管理主要是清除杂草、藤蔓,松土、培土和补植。全垦林地,间作套种旱粮、绿肥、饲料和药材等,一般杉木幼林地,可间作玉米、豆类,或套种绿肥、饲料,也可间种油桐。造林头3年,每年抚育2~3次。待开始郁闭,即停止间作套种,并逐步伐去混交树种。靠近苗根周围,以培土为主,松土宜浅,防止伤根和碰伤茎皮;靠近苗根的杂草藤蔓,可用手拔除。对再生的萌蘖用枝剪或利刀及时去除,并培土压覆或盖草;幼树侧枝一般不宜修剪。为提高经营水平,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结合幼林抚育,还要开展林木施肥,就地取材,广找肥源;有条件的可施用厩肥、饼肥或化肥。林木郁闭之后,主要是间伐修枝。初植密度较大,并已出现分化的林子,要及时间伐,以保持林木生长发育正常和较大的蓄积量。缺柴地区,可以根据树龄和生长情况,适当修剪一部分作薪材,一般十年生以前,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秋冬和早春季节,叶落草枯,造林地四周要开辟防火线,防止山林火灾。同时经常深入林地,调查病虫害情况,积极预防,及时防治。建立大面积杉木基地,尽可能集中成片,为了适地适树,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止病虫害蔓延,可以因地制宜的选用枫香、檫树、国外松等,实行大块状(团状)或者带状混交。
第三篇:茄子主要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茄子是比较常见的蔬菜,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不但营养丰富,口感也非常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深受人们喜爱,在人们的饮食生活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茄子有“矮瓜”“,落苏”等别名,不同地区对茄子的称谓不同,但是无论哪种称谓,在茄子的主产区还是受到了人们和菜农的追捧。随着茄子栽培面积的扩大,提高茄子栽培技术水平十分关键。本文总结了茄子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菜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茄子;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SolanummelongenaL.)属于茄科茄属,植株一般高1米左右,小枝为紫色,叶片一般为卵形或者长圆状的卵形,长度一般在6厘米以上,叶片最长可达到15厘米以上,因茄子的品种及长势而定。茄子花多单生,一般为紫色小花,稀总状花序。茄子果实可供蔬食,是人们熟悉的蔬菜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其果实及根、茎、叶还可以作为药材,种子也有一定的药效,所以茄子浑身是宝。茄子原产地不在我国,但传入我国之后就得到大面积栽培,菜农们希望通过栽培茄子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要想保证茄子高产增收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笔者通过本文总结了茄子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广大农户参考学习,希望对茄子生产有所帮助。
1品种选择
茄子要想获得高产增收,品种选择是关键。在品种选择上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引进新品种。一是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所选地块的品种;二是要选择在当地市场效益好的茄子品种。同时要选择生命力旺盛,抗逆性强的品种,提高整个生长期的抗逆性,降低其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三是选择正规、无污染、健康的茄子种子,确保茄子的发芽率,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2播种育苗
做好第一步选种工作之后,播种育苗工作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播种育苗工作直接关系到出苗的整齐度和发芽率,也是保证茄子高产增收的关键所在。播种之前要进行浸种消毒工作,一般要进行温水浸种,水温在55℃左右即可,浸泡时不断搅拌,保证消毒和受热均匀,提高消毒效果。消毒后用清水清洗种子,清洗干净之后要进行催芽,选择一块干净的纱布,将茄子种子包好,放在温度合适的地方进行催芽处理,这时温度要控制在28℃左右,最好不要高于30℃,也不要低于25℃。播种时要准备好育苗盘,提前配置好营养土,将育苗盘装好营养土,这时要把底水浇透,均匀播种,后将配置好的营养土覆盖在种子上,厚度以1厘米为宜。播种后观察茄子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开始分苗,将幼苗移入育苗钵或营养土方中,注意分苗前将苗盘浇透水,可防止起苗时伤根。茄子苗最忌低温,尤其是土温过低时为害更大,因此在浇水时应掌握勤浇少浇的原则,浇水次数要多,每次浇水量要少,保持营养土见干见湿。茄子苗喜肥,在中后期可用0.2%尿素水溶液进行叶面追肥。
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保证茄子健康生长,避免杂草和茄子争夺养分。中耕除草要把握一定的时间和方法。一般在茄子定苗以后,要浇灌缓苗水,浇完缓苗水的5天之后就可以进行中耕除草,视具体情况可以提前一天或者延后一天,根据杂草长势适当地提前或者延后。一般第1次锄草后要及时中耕,第2次锄草后,中耕培土,但培土量要小,第3次中耕一定要在封垄前进行,这次中耕要注意多培土,以免茄子出现倒伏现象,影响茄子生长发育,造成茄子减产。
4病虫害防治
4.1茄子褐纹病
茄子褐纹病是茄子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可以威胁茄子整个生长周期,从茄子苗期到生长后期都有可能遭到该病害的侵害。但是从当前该病发病情况来看,在茄子结果期也就是茄子生长后期发生的概率比较高,结果期一旦发病,会直接影响到茄子的质量和产量,影响茄子的商品性,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此病发生原因是种子带菌,故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消毒灭菌;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
4.2茄子红蜘蛛
红蜘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虫害,为害多种农作物,甚至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也会受到红蜘蛛的威胁。该害虫体型小,不大面积发生不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吃食茄子的叶片,甚至威胁茄子整个植株,对茄子发育造成阻碍,影响茄子正常生长,造成茄子减产,应该引起广大农户的重视。针对该害虫要加强虫情检查,发现后治早治净,将其消灭在发生初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2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7~10天一次,连续喷雾2~3次。
5结语
以上分别从茄子的品种选择、播种育苗、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总结了茄子栽培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广大农户有一定的帮助。笔者认为要想获得高产增收,单靠这几点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农户不断学习,提高茄子栽培技术水平,才能保证茄子高产增收。
第四篇:春大豆栽培技术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春大豆;有机栽培;北疆地区
论文摘要:介绍了北疆春大豆有机栽培技术,包括土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及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北疆春大豆有机栽培提供参考。
1土地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pH值7~8、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土地。一般入冬前采用秋翻的方法对土地进行整理,土壤耕翻深度为20~25cm。播种前可喷洒具有选择性的生物或植物源除草剂,以抑制杂草生长。
2品种选择
选用的品种须茎杆粗壮,节间短,以有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为最佳,如新大豆1号、新大豆7号、中黄35等。
3播种
播种前可用根瘤菌剂进行包衣。当5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若为地膜栽培,膜下温度稳定通过≥8℃以上)时,即可播种。行距可采用50cm加30cm宽窄行,也可采用35cm或40cm等行距,株距7~8cm,播深4~5cm。可机械条播也可点播。要求种子行覆土严密,压实,减少断条。
4田间管理
4.1疏苗匀苗
在2片真叶展开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按密度要求间苗,去弱苗、高脚苗、病苗,留壮苗。膜下滴灌田,对于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况要及时查苗、放苗,以避免烂种、烂苗。
4.2中耕松土、除草
除草可结合机械中耕进行。当大豆子叶拱土显行时进行第1次中耕,以后每12~15d中耕1次,第2、3次中耕深度18~25cm,至大豆封行前完成第3次中耕。保证大豆行间土壤疏松,起到提高地温、促进根生长及壮苗作用。
4.3灌水
滴灌技术是大豆有机栽培的首选灌溉方式。大豆生产中株型的调控是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有机栽培禁止使用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运用滴灌技术能够少量多次,适时适量,合理统筹水肥,完全可以实现水肥调控代替化学调控。全生育期滴水11~13次,总灌水定额为3500~4500m3/hm2。出苗水:对部分墒情较差的地块,播种后视墒情和天气情况可适量给水,以保证一播全苗,灌水定额为300~375m3/hm2。苗期:大豆苗期虽需水量较少,但由于地表蒸发量较大,要根据田间具体情况滴水1~2次,灌水定额为225~300m3/hm2。花荚期:大豆开花后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这一时期植株生长速度较快,需水量大,灌水同时还要利用水分对株型进行调控,因此,应采用“小水量、高频率”的灌水原则,适当缩短灌水周期,以5~7d左右灌1次水为宜,共灌水6~7次,每次灌水定额375~450m3/hm2。鼓粒期:这一时期是籽粒干物质积累期,缺水会造成百粒重下降,影响产量,可灌水3~4次,每次300~375m3/hm2。成熟期:植株需水量减少,可根据植株生长及天气情况适时灌水1~2次,每次灌水定额225~300m3/hm2左右。
4.4施肥
有机大豆栽培培肥地力以全层基施有机肥为主。于犁地前深翻经科学发酵的有机肥15~30t/hm2。在大豆生长发育期间,可根据作物需要,运用滴灌技术随水滴施液态生物肥或液化有机肥。
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5.1病害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精选种子,剔除带病种子。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特别是菌核病多发区,要避免重迎茬或与向日葵、油菜等作物连作或间作。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防止扩大蔓延。可用菌克毒克等微生物药剂或其他生物杀菌剂进行防治。
5.2虫害防治
新疆大豆种植区,虫害以叶螨为主,种植前清除田间枯枝烂叶、杂草,以除去藏匿的越冬虫源。有虫情危害时,可释放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捕食螨等,或施用大蒜素等植物源杀虫剂,或是利用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5.3草害防治采用滴灌技术,可有效的抑制作物行间杂草生长。但应根据田间具体情况,适时进行机械及人工除草,或使用真菌除草剂有针对性地对田间杂草进行防除。
6收获及贮藏
人工收获,可在大豆黄熟70%~80%、叶片脱落时进行;机械收获,当豆叶基本落净、豆粒满圆、豆荚全干时进行。在收获中应当注意,不同品种必须单独收获、脱粒、运输及储藏。有机大豆的包装物要避免对大豆及环境造
成污染。储藏前还应对仓库进行清洁卫生、除虫及消毒等处理。
参考文献
[1]杜广平.春大豆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4(4):42-43.[2]李之国.大豆有机生产及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5(2):119-120.[3]程宝军,关洪举,梁桂荣,等.大豆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J],大豆通报,2006(5):29-30.[4]阮明艳,毛洪霞,刘旻,等.新疆有机棉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04(3):31.
第五篇:栀子的栽培技术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栀子;丰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从选地整地、育苗、田间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栀子丰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栀子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栀子为常绿灌木,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椭圆、深绿色,花生顶端或叶腋,单生或双生,个大、白色、两性,浆果倒卵形,成熟时色红黄,种子多。栀子喜光,怕严寒,要求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深厚。在20~25℃最为适宜,-5℃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叶鞘开始萌动,30℃以上生长受抑。4月中旬孕蕾,5月上旬至6月初开花,5月中旬盛花期,6~10月果实渐大,10月中下旬果实成熟。
1选地、整地
高产栀子种植地应选择坐向南、东西向的山坡地或平地,要求土质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确保环境不受污染。选择疏松的缓坡地,对过分贫瘠的土地要先改良后建园。整成水平条带,按1.0m×1.5m的株行距栽6600株/hm2,挖30cm见方的栽植穴,每穴施腐熟粪肥4kg拌土回填待植。
2育苗
2.1选种
栀子有水枝子和山枝子之分。水枝子药性低,色素含量少,不可入药。山枝子药性好,色素含量高,是首选品种,我地主要有赣栀1号、赣栀2号等品种。选择饱满、色深红的成熟果实,连壳晾干作种,播种前用剪刀将种子果皮剪开,挖出种子在热水中搓散,然后将下沉的的充实种子,置通风处晾去过多的水分即可播种。
2.2播种
将种仁均匀地撒播在已备好的苗床上,然后盖上一层1~2cm厚的草木灰与磷肥拌合的营养土,再盖一层稻草,需种子60~75kg/hm2,可育苗90~105万株/hm2,日常育苗约150万株/hm2。
2.3苗期管理
出苗后,揭去覆盖物,保持苗床湿润。及时除去杂草,疏除小苗和过密苗。追肥用1%~3%腐熟畜粪水泼2~3次。
3田间栽培管理
3.1定植
幼苗一年后高达25~30cm,茎粗0.3cm,将上部留6~7cm截顶。在立春至清明每穴栽1株,填土压实后浇定根水。
3.2中耕除草
定植后每年冬季全垦,春、夏、秋锄草。可以结合套种豆科作物,一可作绿肥,二可保湿除草。
3.3整形整枝
定植后第一年将主干离地面20cm以内的萌芽抹除,作为定干高度。在生长的梢中选取3~4个生长方向不同的、强壮的枝条培养成主枝,第二年再用上述方法培养3~4个副主枝。使树冠外圆内空,枝条疏朗,通风透光,调节生长、发育、抽枝、开花、结果之间的平衡关系,减少养分无用地消耗,增加结果面积,提高产量。结果后,整枝主要是去掉垂枝、匍匐枝、重叠枝、逆行枝。
3.4科学施肥
定植后1~2a,植株处于营养生长期,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结果后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视情况而定。结合中耕除草每年施肥4次,在树冠外围开环沟施下。在4次追肥中以后2次为重,施肥占全年的2/3。
(1)春肥。3~4月施尿素375kg/hm2和饼肥750kg/hm2。
(2)壮果肥。5~6月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施复混肥750kg/hm2。
(3)促秋梢肥。栀子秋梢顶芽95%以上形成花芽,而秋梢花芽占结果植株85%以上,为主攻结果母枝,这次促梢肥就更为重要。通常在立秋前进行,施厩肥30t/hm2拌饼肥450kg/hm2、尿素75kg/hm2开环沟施下,以促进秋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4)越冬肥。主要是补充栀子结果后所消耗的大量养分,恢复植株长势,有助于花芽分化和避免隔年结果现象,从而增加植株抗寒力。
(5)保花保果。在栀子开花盛期,喷0.15%硼砂,谢花3/4时喷100kg水溶有5g九二O的溶液或1000kg水溶有8~10g2,4-D和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每隔10~15d喷1次,连喷2次,可促进栀子生长,加速细胞增殖,减少果柄离层的形成,从而提高座果率。
3.5虫害防治
危害栀子的害虫主要有天蛾幼虫、蚜虫、卷叶螟、跳甲虫,多发生在5~10月,可用乐果、敌百虫等菊酯类农药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人工捕捉。不能用有机磷农药,采果前1个月不可使用农药。
4采收加工
栀子栽后2~3a开花结果,11~12月果实开始成熟,当果皮呈黄红色时即可分批采收,选择晴天采收,采收的栀子不要堆沤,应及时放通风处摊开,分期分批用甑蒸上气,然后晒干或烘干即可。采收要适时,早枝子、晚枝子都欠佳,以中枝子中色红黄、皮薄、饱满、干燥、无杂质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