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城市规模城市化率与碳排放关系论文范文大全
编辑:静默星光 识别码:130-710346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3-09-23 12:42: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城市规模城市化率与碳排放关系论文

一、引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极其可能”是20 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其面积只占地球表面面积的2%,人口占总人口的50%,但温室气体排放却占总量的70%。因此,城市化和碳排放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文献对城市化和碳排放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城市化率和环境的关系,考察人口城乡分布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二是围绕城市规模和环境的关系,探寻对环境最有利的城市规模。

从城市化率的角度,多数文献认为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针对中国的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在碳排放影响因素中处于主导地位。薛冰等利用112 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发现,随着城市化率上升,人均碳排放量逐步增加。城市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是人口城乡结构变化所引发的生产与消费行为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化带来了高能耗和相应的高碳排放。但是,城市化也可能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可能的途径是:城市化使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得到更合理调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城市高度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形成能源消费的规模效应,降低人均能源需求;城市化有利于环保科技创新,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可能。王子敏和范从来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城市化和能耗之间符合倒N 形曲线,城市化所导致的能耗由降到升的拐点出现在城市化率为27.3%,能耗由升到降的拐点在城市化率为76.2%。王钦池和王芳也注意到了城市化率和碳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对于城市规模和碳排放关系的研究是在最优城市规模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最优城市规模理论主要是基于城市成本—收益的理论和经验研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最佳城市规模理论的研究重点从成本收益的经济角度转移到城市规模和环境质量的关系。Capelb 和Canagni 从人均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的角度探讨了最优城市化规模问题,认为城市负荷效应与城市规模呈正U 型曲线关系。王桂新和武俊奎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发现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得碳排放强度上升。许抄军认为中国的城市规模和资源消耗之间的经验模型为正N 型曲线,最优城市规模为1060 万人。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过大规模的城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城市乃至特大城市不断涌现,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可见,已有文献对于城市化和碳排放(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是从城市化率或者城市规模的角度分别展开的。基于城市化率的研究为从宏观角度认识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有益启示,基于城市规模的研究则为认识城市影响环境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依据。然而,城市化是一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相互作用过程,仅仅从城市化率或者城市规模一个角度难以完整揭示城市化过程对碳排放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把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两个因素,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城市化和环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相互协调的角度提出推进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和数据

1.模型设计

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两个基本指标。大量研究证实,城市规模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有密切关系,在既定的城市化水平下,城市资源过于分散或者过于集中都会导致效率损失。而城市化率是对城市化总体水平的衡量,可以反映不同规模城市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两个维度考察城市化和碳排放的关系。假设某个地区的总人口为p,有a 和b 两个代表性城市,规模分别为sa和sb,城市化率为u。容易理解,城市a 和b 对该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的“贡献”是城市规模及其占全国人口总量比例的函数。

模型的因变量是人均CO2排放量,用以衡量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自变量包括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其中,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采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本文把城市分为5 个规模等级,分别为1000 万人以上、500 万-1000 万人、100 万-500 万人、50 万-100万人、50 万人以下。除了上述自变量外,已有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技术、人口密度等对碳排放有重要影响,本文把上述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考虑到城市化、城市规模和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性,当仅把人均国民收入的一次项纳入模型时,可能把人均GDP和碳排放之间的曲线关系“转嫁”给城市化因素,从而无法体现城市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作为对比,在模型中分别对人均GDP 的一次项和二次项进行回归。技术因素用单位GDP 的CO2排放量表示。所有原始数据均以自然对数的形式纳入模型。

2.数据来源和描述

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数据库。样本期为1960—2009 年。其中,城市化相关数据来自联合国数据库,其他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人均GDP 和人均国民收入以2000 年不变价格美元表示。剔除有缺失值的样本后,最终包括161 个国家的6361 个观测值。其中,高收入国家44 个,中等收入国家85 个,低收入国家32 个。

3.模型形式确定

本文使用的是面板数据,同时具有截面维度和时序维度的特征,包含了个体、时间和指标三个方向的信息。因此需要对模型设定形式进行假设检验,以确定其属于不变截距模型、变截距模型还是变系数模型。本文考察的是161 个国家的数据,各国的碳排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都有差异,理论上选择回归模型时应体现个体差异。样本期较长(50 年),时期变更所产生的影响应予考虑。因此,构建同时含有个体和时期效应的双向效应模型是理想的选择。经F 检验,证实选择双向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是合适的。

三、结果和分析

为了比较不同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不同的模型。模型①和②考察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两个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模型③和④考察城市规模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模型⑤和⑥考察城市化率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为了考察收入水平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模型①③⑤含有人均国民收入的二次项和三次项;模型②④⑥中只含有人均国民收入的一次项。所用软件为Eviews 7.2,结果见表2。

1.城市规模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

模型①和②的结果均显示,城市规模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以50 万人以下规模的城市作为参照组,500-1000 万以及1000 万人口以上规模城市占城市人口比重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这说明500 万人口以上规模城市的碳排放压力大于参照组;而50-100 万以及100-500 万人口规模城市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其碳排放压力小于参照组。进一步对比,人均碳排放压力最小的是100-500 万人规模城市,其次是50-100 万人规模城市,1000 万以上人口规模城市的碳排放压力最大。

对比模型①和②以及模型③和④结果发现,收入水平以一次项形式还是多次项形式纳入模型,城市规模的回归系数的符号没有变化,但是回归系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人均收入水平以一次项进入模型时的系数的绝对值大于以三次项形式纳入的模型。其原因在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规模也越大。当考虑经济水平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时,城市规模的系数反映的是城市规模本身对碳排放的净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以有人均国民收入三次项的模型结果作为分析依据。

进一步,为了估计对环境最优的城市规模,取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均值作为城市规模的近似值。根据样本计算得到,50-100 万的城市平均规模为68.8万人,100-500 万的城市平均规模为196 万人,500-1000 万城市的平均规模为720 万人,1000 万人以上的城市的平均规模为1650 万人。规模在50 万以下城市的平均规模取25 万人。

基于模型①(考虑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两个因素)和模型③只考虑城市规模因素)的不同等级城市规模与碳排放系数的关系曲线。结果显示,三次曲线的拟合效果优于一次和二次曲线。这表明,城市规模和碳排放呈倒N 型曲线关系,人均碳排放量最低的城市规模为300 万人,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城市规模为1300 万人左右。这与许抄军的结果接近。

2.城市化率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

模型①②⑤⑥的结果显示,城市化率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影响。模型①和②同时把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纳入模型,城市化率的二次项的回归系数是正值,这说明城市化率和人均碳排放量的关系是U型曲线。

3.控制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

所有模型的回归结果均显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碳排放强度与人均碳排放量都显著正相关,而人口密度与人均碳排放量显著负相关,这与已有文献是一致的。根据模型①的结果,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碳排放强度每变动1%,人均碳排放量同向变动0.844%和0.936%。人口密度每变动1%,人均碳排放量反向变动0.279%。

收入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复杂。在模型②④⑥中,人均国民收入的一次项与人均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在模型①③⑤中,人均国民收入对数的三次项系数均为负值,二次项的系数为正值,因此理论上人均碳排放和人均国民收入之间为倒N 型曲线关系。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碳排放是单调递增的。对比看,当模型中只含有人均收入的一次项时,人均收入对碳排放的影响明显大于含有三次项时的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在非线性假设下,经济水平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线性假设。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已有文献在讨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碳排放关系时,有的认为二者是倒U 型曲线,有的认为是N 型曲线,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曲线,实际上都是涵盖了城市化和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并没有清晰地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或者消费水平)如何影响碳排放量。

四、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最优城市化路径

前面的分析表明,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是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两个因素的综合效应。理论上把城市化水平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对环境是有利的,但是现实中城市化还承载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推进城市化仍然是一个现实的理性选择。既然城市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如何实现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均衡,从而把城市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减少人均碳排放量,可行的路径是把城市规模扩大,但是其扩大程度是有上限值的,并非城市规模越大越好。换言之,在既定的城市化状态下,城市规模的扩大是有条件的。显然,由于城市规模、城市化率、总人口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基于人均碳排放最小化的目标,需要在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之间寻求平衡。

五、总结和讨论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这种认识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对于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城市化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已有研究尚存在明显不足。特别的,城市化的环境效应是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率提高的综合结果,仅以城市化率或者城市规模都不能完整揭示城市化过程影响环境的内在机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利用近半世纪(1960—2009 年)161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把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两个因素,揭示了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城乡分布和城市内部结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理论上存在对环境最有利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城市化路径应该实现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的相互平衡。

本文的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远未完成。中国已经明确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对于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究竟是优先发展小城镇还是发展大城市,长期以来都存在较大分歧。本文的结论显示,从减少碳排放的角度,城镇化发展不能简单地说优先发展中小城镇,或者优先发展大城市,而是应该统筹考虑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总体水平两个因素,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原则。

第二篇: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关系

【标题】 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关系 【作者】洪茂

【关键词】 城市化 环境保护 和谐 【指导老师】吴从众 【专业】

【正文】 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国家发达程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与世界平均水平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差距。因此,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只是表面上的城市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但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却是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城市都是在盲目的发展,各成体系,重复建设了不少污染极大的小型企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不但没起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反而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只注重了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效益,而忽视了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严重破坏。

一、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经济落后和不被重视的原因,使得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对各种自然资源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首先,是对空气的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显著的就是全球升温。同时,由于有害气体排放过多,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天空不在明亮。在污染严重的地区,下的雨也是带有腐蚀性的酸雨。

其次,是对水资源的污染。在我国,环境污染最突出的就是对水资源的污染。以黄河为例,1995年黄河全流域一类到三类水占38.4%,到1997年就锐减为13.8%,四类水由1995年的36.3%飚升到1997年的68.4%。黄河干流被恶化更为明显。1995年干流三类以下水占53.5%,1998年减为19.7%。据1999年1月的数据统计,龙门以下的黄河干流水质全部为五类,超五类水,已失去水体功能。

此外,水资源正加剧枯竭。主要是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冰川后移愈演愈烈。黄河断流始于七十年代,1970年断流的时间长达21天;1997年黄河断流13次,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最长一次断流河道长度704公里。素由“千岛之县”美称的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境内本有大小湖泊4077个,而现已有2000个消失。祁连山冰川的后退一直悄悄的在加剧,东部冰川的年退缩速度为16.8米,中部冰川为3.3米,西部冰川为2.2米。黄河源头地区雪线上升,导致黄河来水量日益减少。

第三,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缺乏管理和规划,盲目发展,再加上对环境的破坏,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首先是水土流失加剧。就水土流失率而言,宁夏达到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分别列居全国的一、二、四、五位。黄土高原土地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每年被雨水冲走的土层厚度达0.2—1厘米,而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200至400年,而这层土壤正好是腐殖土,偏偏被雨水冲走,被风刮走,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沙漠化急剧发展。西部各省的荒漠化率相当高,其中新疆是86.07%,宁夏75.98%,甘肃50.62%,西藏42.02%,青海33.06%,陕西15.96%,分别居全国的一、二、四、五、七、八位。近几年,黄河源头荒漠化急剧发展,几年前尚有一尺多高的草地,现在已经是斑斑沙迹。一些天然绿洲也面临着退化。由于内陆河流中上游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下游天然绿洲缺乏涵养水分,面积减少,植被衰退,加上大量砍伐林木,森林面积减少。例如柴达木盆地自50年代以来,森林面积减少了20%以上。准葛尔盆地梭梭灌木林面积比解放初期减少了68%以上。过去塔里木河下流两岸茂盛的胡杨林和5公里宽的绿色走廊,现在大片的胡杨林枯死。库鲁克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呈合拢之势,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绿洲由于黑河断流,下游居延河干枯而严重退化。

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这些破坏,反过来也对城市化进程造成影响,阻碍发展。表现之一,投资者不愿来了。某些城市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卫生质量太差,老百姓不愿在当地购房安家,投资者也不愿在此投资。二是减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因为环境的原因,使得这些城市不能很好的积聚外资,外地资金不愿注入,本地资金又有限,从而对城市的发展形成影响。我们加快进行城市化进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为此,有些地方不惜以环境的破坏做为代价,走上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事实证明,这条发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以自身的惨痛教训向我们做出了证明。先发展,后治理,只能是在前期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环境被破坏得不能再破坏的时候,发展也就不复存在,相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在治理被污染的环境上,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了发展所带来的效益。所以,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破坏的同时也进行治理。做到污染和治理同步进行,把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减到最低,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那么,该怎么处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对于两者间的关系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二、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

(一)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哲学依据

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两种看法:一是人类中心论,它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赞美、突出人的智慧、意志、精神、力量、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二是自然主义,它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共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赞美、突出大自然和非人生命体。这两种观念经过漫长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过程的冲洗,已分化形成如下三种有影响的、争论不休的观念。一是“极端的人类中心论”,即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的中心、主宰、征服者、统治者、法律关系的唯一主体,人对自然有着绝对的自由支配权利,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甚至从某个阶级、阶层的利益出发对待自然,人不可能也不应超越自我,根本否认自然的价值、尊严和自然权利,否认和反对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共处,否定法律应当和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主要是将人类的中心地位和重大作用无限、过分、不当夸大的产物。二是“极端的自然论”,又称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即认为人与自然没有区别,根本否认人的中心地位、忽视人的利益和创造力,主张以生态为中心、一切顺应自然、自然与人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利,甚至认为人是“宇宙之癌”,人的存在是一种宇宙病态,人在宇宙中如同癌细胞一样,夺取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宇宙的和谐,这主要是无限夸大自然与人的共性、过分轻视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产物。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论”,认为宇宙中一切有意识的生物都是首先从“自我”或自身出发看世界的,人作为高级生物也不可能例外,从这个角度讲并不反对或否定一般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论”。但是,人毕竟是不同于一般生物的高级生物,人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具有超越自我的能力。由人制定的法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是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用与理性、科学态度与道德理想的结合,应该同时反映自然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人的利益与其他物种的利益。人应该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和谐、“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反对“自然主义”和“极端的人类中心论”。这第三种观念有着丰富的理论源泉,是极端的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主义相互取长补短、优化结合(或综合、整合)的产物,是整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环境科学理论、伦理学理论共同发展提高的产物。在现阶段的城市环保中,我们更应该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所以,我们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观点。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的保护又需要全人类共同的努力。

那么,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古老而现代的话题,人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还要继续延伸下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从有了人的同时便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关系既影响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界自身的演化。自然有生命,有情感,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需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中国古代的儒家早已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这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正如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只有把他人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主体,而不是当作异己的客体和利用对象,才能通过交往、对话、理解、沟通来建立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样,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

此外,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大道中生,和而不同。在太极图中,阴阳鱼合抱共含,两条鱼的内边结合得天衣无缝,外边则共同构成一个正圆。这个太极图告诉我们,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协调吻合,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三点内涵中,第三点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最终有利于自己;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最终有损于自己。学者把它称为“太极和谐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深刻、极为重要。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所以,我们要以和谐发展观的观念来正确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就是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和谐的重要性是在它受到破坏之后才更加深刻地被人类所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去扭转和改变造成不和谐的因素,寻求和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矛盾统一体,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更高层次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规律。今天我们所讲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绝不是要回到原始社会式的和谐,而是要在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基础上,寻求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和谐会伴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升华,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是动态的、演变的,追求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不断改善自然、完善自然的过程,是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当今世界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人,既是自然中的普通一员,同时也是自然中的特殊一员,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归宿,还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目的在于合理和科学地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进而更好地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了今天,自然已经受到了人类太多的伤害而元气大伤,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大自然的自行修复和自我发展,根本不可能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新的平衡与和谐。人类欠自然的实在是太多了,现在正处在“还账”时期,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去科学地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保护自然是基础,恢复自然是目标,改善自然是关键。那种一切以人类为中心去盲目地“改造”自然是错误的,是主观唯心论的认识论;而那种人类只能服从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事事同样是错误的,是机械唯物论的认识论。

此外,人作为一种群居生物,通常是以聚居的方式生存,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居住地逐渐的由村落变为了城镇,慢慢的形成了城市,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应的也就转变为城市与环境的关系。所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城市与环境间的关系。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是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指导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今天已经成为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协调统一的全面性战略。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与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现代化建设全局提出的创新思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而以可持续发展观来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首先就是要从效益的角度看污染与治理。

我国大力推行城市化的目的是依靠城市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目的。但就目前来看,城市化的发展并未大力带动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不少地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先是片面扩大了城市化规模,而并没有建设起与之匹配的工业企业,城市经济发展靠的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本身对经济的发展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不能起直接作用。此外,还有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走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牺牲当地的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发展只是暂时的,这一代可从发展中得到好处,而下一代不得不为环境的破坏吞下苦果,西方发达国家早就从自身的教训提醒了我们,先污染,后治理,在污染之后的治理,付出的代价是甚大的,甚至是超出了以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所带来的效益。

前人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避免重导复辙,我们城市化的目的是发展经济,而先污染后治理将在以后的治理中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于阻碍经济的发展,那么,仅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应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这条老路,而应该在污染的同时,就进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会因环境的毁坏而在某一阶段对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环境保护对城市化进程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保护环境,绿化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的本质在于积聚人、财、物。只有把周边的生产要素积聚到城市中来,才能产生集聚和增值效应,才有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才有科技、教育服务设施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商品交换,只有在城市才能实现,地区的开放也是通过城市这个国际化的跳板来实现的。反之,如果一个城市对生产要素不是积聚,而是发散的,人、财、物是外流的,这个城市必然会衰退。历史证明,绿化建设与城市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不少曾经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渐衰落,有的甚至湮灭大漠。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绿化城市,提高城市积聚财富的能力。毕竟,一座城市只有不断的积聚人、财、物,才能持续发展;反之,则会不断的衰败,最终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其次,城市绿化具有优化人居环境,吸引外地人、财、物积聚到城市的功能。今天,我国绝大多数地方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已将目光转向了人居环境的优化。人居环境优化已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吸引人财物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三,从提高城市化水平上来看,城市绿化也是重要的实现途径。我们不能把高楼大厦看作是现代化的标志。这是一种表面现象。现代化,除了物质生产水平的现代化,还有精神生活的现代化,还有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城市的现代化不能局限有多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是要讲求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构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合理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是将社会方方面面有机协调,形成高效运转、功能充分发挥的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念,是在“三大文明”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现代化具有一定条件的状况时提出来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为竭力避免个别的局部利益冲突转化为整体的社会冲突,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以期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

当前,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经济结构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民众政治诉求方兴未艾,上访「洪峰」此起彼伏,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社会矛盾不断显化甚至激化,这对于中共中央的执政能力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和重大的挑战。而旨在协调利益格局、缓解社会矛盾的和谐社会理念,自然是执政党引领中国民众顺利度过临界点的不二法宝。

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至关重要。社会阶层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的目标,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但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要做到构建和谐社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继续努力。在诸多的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民失地问题。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大量占用耕地而由此引发的农民失地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来国家对失地农 民进行了一定的补偿,但由于村、乡干部的层层克扣,最后发到农民手中的就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农民得不偿失,生活困难,使得农民失地问题越发严重。

同时,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对城市管理也是极大的考验。虽然现在提倡农民市民化,但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这些进入城市的失地农民并没有获得工作,城市也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来安排这些农民。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在进入城市之后,是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同时,又由于农村的教育问题,导致农村居民的素质普遍不高,也提高了管理的难度。在这么多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又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失地农民就算进入了城市,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市民化,在城市生活中,农民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和城市居民也不尽相同,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冲突。不利于城市的安定,也会影响城市的发展。这都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顾自然环境盲目发展对土地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所形成的。

三、正确处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措施

(一)加强政府职能

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加强政府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包括合理制定正确的城市环保发展指标和对企业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使环境保护的进程不落后于城市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很多地方存在着不遵法纪的情况,不少污染较大的基础企业,比如说造纸业等,在建设上存在的重复建设的情况。出现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局面,而实际上有不少的建设是不必要的。对于这类企业政府应加强规划,对于不必要建设的就坚决不批准,对于已经建设,但污染较大的要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查封。

此外,还需要加强执行监督和管理,坚决查处违法行为。不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城市急于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以至于违反规划,随意侵占绿化用地和改变绿地性质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绿化规划难以落实,行同虚设,城市绿地屡遭破坏。某些城市违法砍伐树木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些西部城市还在重复东部地区发展初期的行为,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作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西部地区,采取这样错误的行为,其代价将比东部地区发展初期时的代价大得多。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思想意识问题外,主要原因就是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管理,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所以,西部地区城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有关城市绿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城市绿化技术标准和规范。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坚决依法查处侵占绿地、破坏城市绿地设施的行为,抓住典型事例,将处理结果公布于众,形成社会舆论,切实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成果。

(二)支持鼓励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 鼓励公众参与关键就是加快普及全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共同的努力,光靠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机构的努力是完全行不通的。只有全体民众共同行动起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好。而要使全民都行动起来,就需要政府做好宣传工作和舆论指导,同时做好基础教育工作,从孩子抓起,从小就对他们进行环保意识教育,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进行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维护环境。回顾中外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程,与西方国家环保事业最初由公众推动不同,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由政府首先推动。30多年来,从“基本国策”到“科学发展观”,充分显示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然而,好的政治理念必须依靠公众来响应,必须依靠公众参与来落实,必须依靠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来贯彻。2003年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发展,不仅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且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政治保障。

目前,环保工作之所以越来越重要,是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愈来愈严重,是由于群众对此愈来愈不满,是由于我们治理的速度似乎愈来愈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其中深层次上的原因之一就是公众参与程度太低。而中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不足。要实现整个中国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强化民主法制的监督约束机制。

我国于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首次在法律上肯定了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后来通过的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重要的环保法律,都对公众参与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今年起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公民的环境权益,规定凡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要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为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环境权益奠定了更为明确的法律基础。以上这些规定,为我国环境方面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法律保证。而且,公众对影响自己利益的公共事务,应当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环境方面公众参与发展的程度,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环境意识发育的程度,同时也体现这个国家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发育的程度。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提高公众参与的水平,使环境信息透明化,环境决策民主化,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是一个渐进的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关心环境的个人共同努力。

这其中的非政府组织是指公众自发形成的民间环保组织。环境保护民间组织不是政府机关,环境保护群众运动不是国家行为,对他们不应强行划一,而应该提倡和允许成立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环境保护群众运动,即坚持“多元性和多样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和群众运动的蓬勃、持续发展。由于环境保护群众组织种类繁多、情况相当复杂,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制定相应的政策。政府应该对民间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实行依法管理、宏观调控、正确引导,而不宜对他们实行直接管理或包办代替。应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积极稳妥地促进建立和发展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在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发展不足甚至发展困难的情况下,应该制定鼓励建立和发展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政策。应该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制定相应刺激和鼓励的政策。应该在巩固原有政府性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并继续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环境保护民间组织。有关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政策,应该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和功能,有助于限制和避免他们的消极作用和缺点。

同时,由于环保组织的参与者也是普通的公众,所以,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也就是鼓励公众个人参与监督环境保护。在公众参与中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公众积极反映问题。公众积极反映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府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公众反映的问题要作好处理,不能因反映的问题涉及到某部门的利益而对公众进行打压,这样将导致公众不反映问题或不如实的反映的问题。只有政府作到了公众反映问题就及时处理,同时不涉及反映问题的公众自身,才能真正起到鼓励公众积极反映问题的目的。总结

我国公民目前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而为了发展经济所推动的城市化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了。所以,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对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相互之间并不矛盾,相反,二者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光有这些认识还不够,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真真正正的做到全民参与环保。

第三篇:城市化与地域空间的关系论文

城市化与地域空间的关系

摘要: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较为深入的认识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城市地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机制的发展和城市化类型的日益复杂研究,结合城市化近域推进从而解释城市化与地域空间形成的独特关系。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城市化近域推进、城市化类型 正文:

在当前社会形式的发展情况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强,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从城市规划专业方向所定义的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包含实体上的即人口性质、劳动方式、景观设置等方面的转化和抽象的精神上的即生活方式及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吸收和转变。所以城市化是既有实体又有虚体的一个发展过程。而此发展过程势必会影响到城市的地域空间组成和城市类型的丰富性。

城市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点(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在各方面的条件不同,城市与乡村形成了一些差异包括:(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虽然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要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划出一条具有严格意义的界限绝非易事。城市与乡村总是相对存在的却又互相联系的,其界限是模糊不定的,并且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不断变化的。城乡由一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一体是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过程中地域空间产生了一系列的演变,其构成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

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假城市化,如非洲一些国家。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出现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

在城市化作用下的地域扩张,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是生产向城市集中以节约成本。但是集中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的不经济。不经济主要来自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的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由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使地域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张,在其演变中有时也会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但是城市郊区化不代表城市化进程的失败,只是城市的扩张方式产生了变化,以分散化或低密度蔓延为特点,是城市化总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城市化近域推进被归纳为城市演变模型包含六个阶段:流失中的集中、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流失中的分散。这六个阶段反映了城市演化过程和地域空间扩张步骤。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基本发展动力下,综合了人口变化、经济职能分布变化以及社会空间类型等要素而形成的复合性城市地域型式,是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内部结构出现重组,形成多种形式的城市化类型。其中包括:一.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信

息部门或知识机构不断向城市中心聚集,就是向心型城市化类型,也称集中型城市化。这些部门或者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交流(如文化、体育等),或者需要以稠密的人流作为经营对象(如商店、宾馆等)。它们的职能特点要求向城市中心聚焦。当城市的设施和部门向城市中心外缘方向移动扩散时,这种倾向就称这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城镇化,使得城市空间向外延伸和拓展。二.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城市离心扩散形式还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与建成区保持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市化类型,在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而在外延型城市化进行过程中,它的边缘地带就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称之为飞地型城市化。飞地型城市化一般要在大城市才会出现,因为大城市的人口多,用地规模已十分庞大,各类城市问题较多,所以,必须跨出中心城市边界,到条件适宜的地区发展,用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三.景观型城市化和职能型城市化。传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人口和土地利用高度密集的城市景观,使得人们习惯上认为,人口只有住进了这样的城市才算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 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是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因而又称直接城市化。职能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的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因而又称间接城市化。四: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是一种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同步的城市化方式。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良好的城市化方式。消极型城市化是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化水平。五: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城市化。所谓自上而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的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量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化,进而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自上而下型的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的城市化会引起城市改造,这是针对其经

济发展社会城市化加剧所出现的相应性措施,它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平衡供需关系,使城市保持健康和谐发展。城市改造界定为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城市改造既包括宏观性城市问题的解决,也包括微观性城市问题的解决,通常要求采取全面、系统的措施来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新走向协调;狭义的城市改造主要是指旧城改造,在西方对这种城市改造一般称之为“城市更新”。通常,城市改造对于城市统筹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对城市历史文化保留有着至关的作用。

城市化过程中从实体和精神上的扩张,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发展的态势使地域保持变化的形态,达到空间地域的更新和演变,从而推动社会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城市地理学》

《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

第四篇:环保论文 中国碳排放现状与发展

中国碳排放现状与减排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孙宇琪

目录

概要...........................................................................................................................2

一、发现问题............................................................................................................2 1.1 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2

1.1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2 1.2 对海岸带及低地的影响................................................................................3 1.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 1.4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 1.5 对其他领域的影响.......................................................................................4

二、我国与外国CO2历史排放对比。...........................................................................4

三、解决问题.............................................................................................................5 3.1 CO2性质...........................................................................................................5 3.2 固碳................................................................................................................5 3.2.1·土壤固碳....................................................................................................5 3.2.2·海洋固碳................................................................................................6 3.3 CO2资源化利用.............................................................................................6

1/ 9 3.3.1 物理利用..................................................................................................6 3.3.2 化学应用..................................................................................................7 3.4国家政策..........................................................................................................7

概要

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降低碳排放将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持久战,相应的,“低碳”一词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引用。“低碳”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它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它既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的发展道路。

如何实现“低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问题,解决方法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技术、人文等多个学科。总体来说,碳减排途径可分为两类:控制排放源头(通过提高能源系统各个环节的能源效率或引入低碳元素,以及降低终端能源需求,实现降低含碳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和碳排放后处理(针对能源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采取后处理方式延缓或阻止CO2排入大气中,如CO2资源化利用。

一、发现问题

1.1 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

气候变化是关乎地球人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问题,涉及水资源、农业、能源等敏感部门,并对陆地生态系统海岸带以及近海生态脆弱地区构成重大威胁,对全球产生巨2/ 9

大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影响。1.1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环境要素的灾变趋势

全球气候异常导致一系列环境要素的激变,如酷热、飓风、水涝、干旱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降水分布格局也在改变,冰川减退、冻土消融、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疫病频发等。所有这些都不是猜测,因为这些状况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在可预计的未来只能比现在更加严重。

②自然生态系统的激变 全球气候异常将导致干旱地区的旱灾情况更严重,容易诱发更多的森林和地区性火灾,而森林火灾的增加更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温室效应。环北极地区,如加拿、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一些永久冻土会因气温上升慢慢消融,当地的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土壤中的细菌活性将提高导致该地区由碳元素的存储地区变为碳素的释放源。

全球绝大部分淡水资源以固态方式储存在冰川中。冰川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融化将根本改变全球的水循环系统并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冰川融化加快使得夏季冰川减少,从而降低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并可能导致中下游地区更频繁的水涝干旱灾害。

气候变化首先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而;其次,对受灾地区农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迫使国家的粮食产业结构作出调整,草原承载力和畜牧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且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3/ 9

1.2 对海岸带及低地的影响

气候异常变化已经导致南极、北极冰冠融化和海平面升高,据估算,当全球气温升高1.5~4.5℃时海平面就可能上升20~165cm。海平面的上升无疑会改变海岸线并将严重影响该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一些沿海城市和一些大洋洲的岛屿可能被淹没。

海平面上升中造成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如果南北极完全熔融,按照保守方法估算,海平面将比今天高6~7米,海平面的增加会淹没人口密集的沿海城市,世界上最肥沃的沿海平原也将被淹没,考虑到全球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海平面的增加将导致可居住的陆地可能无法居住; 1.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系统,影响陆地和海洋动植物的生存,从而改变整个生物链的结构并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1.4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是气象要素通过人体感受器官对人体产生的直接影响;二是气候变化还将对疾病传播产生直接影响;三

是气候异常会促使某些沉睡的细菌病毒开始活跃,可能导致新型传染病的爆发;四是气候变化可以通过改变降水量、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将影响人类健康。1.5 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伴随着的极端气候事件以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增多;气候异常也会导致能源供应结构发生变化,供暖设施及能源的减少会相应增加制冷的电力消费。此外,气候变化还将影响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等以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者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二、我国与外国CO2历史排放对比。

根据各地区累记碳排放量的大小,全球碳排放量可以分为三大阵营1)美国和欧洲;2)中国、前苏联、拉丁美洲以及东南亚南亚地区;3)加拿大、北非、中东、中非以及环太平洋发展地区。从总量上看,第一阵营的美国4/ 9

和欧洲的碳排放量为第二阵营的两倍左右是第三阵营的四倍左右。

通过与国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均累积碳排放量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均累积碳排放量远低于美国、加拿大、前苏联、欧洲、拉丁美洲、和环太平洋发达地区,与北非中东地区较接近。

近300年来,中国碳排放与国际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具有增长较快,累计排放量相对较少,人均排放量较低的特点。2005年中国碳排放量约为1.53GtC,据世界第二位,以2005年人口为基准,计算主要碳排放大国1900至2007年的人均历史累计碳排放,结果显示,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老牌工业化大国的人均历史远高于全球平

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CDIAC公布的由化石燃料消费引起的碳排放与土地利用产生的碳排放数据,求出世界各地碳排放总量。

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人均总碳排放1.6Tc/人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地区。需要注意的是,从2000年中国的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碳通量为负值,这说明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已经不再是碳源,而是起到了碳汇的作用。

三、解决问题

3.1 CO2性质

1750年,苏格兰化学家、物理学家Joseph Black首先发现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分子量为44.01,又称碳酸气体或碳酸酐,是碳元素氧化的最终产物。CO2是大气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气中体积分数为0.03%~0.04%,总量约为2.75*1012t。大气中的co2主要由含碳物质的燃烧和动物的新陈代谢产生

3.2 固碳

3.2.1·土壤固碳

在光合作用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然后将其转化为糖和其他碳分子,通过根系和枯枝落叶等将碳传递给土壤,然后,土壤通过根系、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含碳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产生CO2,返还大气。上百万年来,这种平衡作用的维持,保证了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稳定。然而,大约在一万年前,农业的发明打乱了古老的土壤结构。为了种植,人们开始排水,翻耕表土层,这就使得土壤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结合5/ 9

产生了CO2,排入大气中。而饲养动物让情况更糟,家畜啃食了草原,甚至使地面完全裸露,植物消失了,光合作用停止了,土壤中的CO2也就没有了。农业开始出现以来,这样的土地使用的改变使700亿到1000亿吨碳从土壤中分离出来。今天,农业和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排出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发明碳吸收土壤。英国科学家如今正在研制一种碳吸收土壤,试图将CO2从空气中永久去除。启动这个研究的想法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植物、庄稼、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天然地

吸收大气中的CO2,然后通过它们遍布在周围土壤里的根系将多余的CO2排放到其中。在绝大部分土壤中,这些排放进来的CO2有很大一部分又逸出到大气中,或者是进入了地下水。假如土壤中含有硅酸钙,那么植物根系排放出来的CO2可能会和土壤中的钙起反应,形成无害的矿物质碳酸钙,使CO2被安全地锁定在碳酸钙里,以覆盖在卵石表面或自成颗粒的形式保存在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里。科学家们正在调查这个过程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如果切实可行,研究人员将鼓励人们在含钙丰富的土壤里栽种更多的植物、庄稼等。这一方法可应用于土地复垦、土地修复和其他开发项目中混合含钙丰富且具有CO2保存能力的土壤,在这样的土壤上种植生物能作物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也可能开启特制土壤的广阔前景,所谓特制土壤(添加了硅酸钙或种植特定植物)就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碳捕获能力的土壤。这种土壤可以在全球碳减排中发挥非常有价值的作用。

3.2.2·海洋固碳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根本的机制就是生物固碳。

海洋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界面交换决定于气体分压规律,二氧化碳从高分压向低分压界面转移,而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水温降低而升高。因此,海洋在低温水域,大气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表层海水,并借助风驱动的波浪搅动作用,二氧化碳从大气进入海水,在海水中以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的形式存储,形成海洋的碳汇;而在高温水域,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大气二氧化碳的分压时,二氧化碳从海水释放到大气,形成海面碳源。

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过程以及二氧化碳从海洋表面向深海输送的水动力过程称为“物理泵”。物理泵作用受控于海洋的热盐环流及洋流的纬度和季节变化。

6/ 9

对于海洋微生物而言,溶解有机碳(DOC)是其生命的支撑。然而,大部分DOC就像谷糠一样难以下咽而残留在水中。科学家们正在揭示为什么海洋食物链中有些有机质被转化为不易被释放为CO2的形式。“我们早就知道海洋中存在着这种'难以降解'的有机碳,但是直到最近才意识到它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捷克Trebon微生物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MichalKoblizek介绍说。

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有的科学

家还不确定这是否可行及安全。“我不

认为可以利用微型生物碳泵来提高海

洋储碳性能”,Simon说,我们没有能控制惰性DOC如何产生的措施。Weinbauer说,“以目前的认识,任何

提高储碳的努力就像飞去来器一样可

能回到起点并使问题变得更糟。”与此同时,人们可能已经“不经意地刺激了'微型生物碳泵'”,Salgado说,全球

变暖正加剧海洋分层,降低了深层对

流,刺激了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这一

切都有利于“微型生物碳泵”,Salgado说。

3.3 CO2资源化利用

3.3.1 物理利用

①惰性应用。用于电弧焊接、灭火材料以及灭菌气体等。

②饮料添加剂。可做汽水、啤酒、可乐等碳酸饮料的充气添加剂。③烟丝膨胀剂。传统的烟丝膨胀剂是由氟利昂制作,能破坏臭氧层。而用co2做烟丝膨胀剂,可以使烟丝膨化过程中降低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提高香烟等级,降低了等级。④冷却剂。CO2可作为食品的冷却冷冻、②合成甲烷。CO2的甲烷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催化剂,是反应以较快的进行。目前,CO2加氢甲烷化催化剂的研究趋势是开发多元化催化剂和超细粉体催化剂,尤其是其大得多的比表面积带来的反应器的冷却机,也可应用于低温粉碎、低温手术、干冰人工降雨等。⑤清洗剂。清洗半导体晶片上的光刻胶,对精密仪器零件进行清洗。该技术具有不引起二次污染,对底材无任何影响,不产生粉尘等优点。⑥萃取剂。利用CO2可提取茶叶中咖啡因、大蒜油及食用油和香料的抽提等。3.3.2 化学应用 1.生产尿素。2.生产碳酸氢铵。

3.无机化工产品

二氧化碳与金属或非金属可生产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钾、碳酸钡、碳酸镁等无机化学品。4.生产精细化工品

①合成烃类。CO2与CH4/H2反应可以一步合成C2烃。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将天然气、炼厂气和油田气中存在的大量低碳烷烃转化为烯烃和高附加值化具有广泛的引用前景。7/ 9

良好的催化效果。③合成甲醇。④合成高级醇。⑤合成甲酸及其衍生物。⑥合成有机碳酸酯。5.其他利用技术 ①合成可降解塑料。②利用微藻吸收和利用。③人工光合作用。

④矿物或工业废物吸收CO2制化工品。

3.4国家政策

我国处于整个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最低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环境能源成本生产和出口高耗能和

高排放产品。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同事又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必须履行相应的承诺。

(1)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以科学发展理念去认识低碳经济,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推动

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发展,发展低

碳和新技术,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计划。我国不仅要大力发展低碳技

术,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在其它行业的应用。(2)健全法律法规

虽然中国政府核准了《京

都议定书》并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面阐述了2010年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但在制定政策的同时,也要相应体系的完善。(3)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

大连环境交易所于2010年6月3日在大连开发区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碳市场走向规范,有利于钙百年过去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不透明的现象。(4)其他贸易环境措施

在出口贸易方面,可以引进边境税收调节措施,以平衡发达国家设立贸易限制措施;在引进直接投资时,也要加强审核监管,设置更高的环境审批标准,密切注意能源密集型产业。

8/ 9

9/ 9

第五篇:低碳排放

低碳住宅技术体系框架及减排指标之低碳排放

—光污染防止技术

2、使用室内空气净化机或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自动测定二氧化碳浓度。

提升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

—门窗隔声控制和隔墙的隔声性能,宜采架空楼面隔绝楼板撞击声—管道隔声控制应在塑料下水管道外包裹

—设备隔声控制隔声材料,减少水锤噪声;

采有效措施降低设备和通风管道噪声。

—通风夹墙

新建小区中安装新风置换

空气质量控制设备的家庭应超过70%。

—带热交换新风技术新风量到达每人每小时30

—地理管道通风技术立方米或每小时置换室内

空气的1/2.。

新建小区采用有机垃圾生

—垃圾压缩集中转运技术化处理设备,垃圾就地减

—垃圾收集处理系统量超过60%。

—垃圾管道输送技术 —垃圾粉碎管道排放技术

城市规模城市化率与碳排放关系论文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