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自查报告
仁政个人122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122-215628 自查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3-27 04:12: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仁政个人自查报告

治庸问责个人自查报告

通过开展治庸问责活动,股室全体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有关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根据治庸问责的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现就股室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缺乏主动性,不系统、不深入。学习不够主动,平时也只满足于看看报纸,长期无学习计划,即使自己有时想到要学习,但又不知学什么东西,拿起书又学不进去。在学习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上也做得不够,有许多东西往往学后就丢,浅尝辄止,钻得不深,学得不够。

(二)工作主动性有所欠缺,自己对自己没有严格地要求,往往满足完成任务。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思考得不够。

(三)进取意识不强,性情急躁,工作方法简单。缺乏进取精神,有时工作中遇到困难还产生埋怨和抵触情绪,思想消极,不主动找原因,使自己工作陷于被动。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自身学习不够,思想素质、理论教养、认识水平不高。特别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理解不够透彻和深入。没能完全运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言行,从而导致认识上、行为上的一些偏差。

二是宗旨观念不强,自身定位不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付诸实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没有以人民公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范围内、某些事情上等同于普通群众。三是自我要求不够严格,反映出一定程度的失之于宽。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工作上,有时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显得不够严谨,有图“完成任务”,“交差”的观念,不讲究精益求精,而是草率了事;有时说话做事也没考虑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环境,图一时之快,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随口而出,没有过多考虑会造成什么影响和后果。

三、整改措施 文章来源:[www.teniu.cc 论文网在线]

1、刻若学习,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水平,要自觉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联第实际学,扎实深入学,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要把自己空余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分管业务,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自己的才干,提高驾双工作的能力。

2、开拓创新,不断进取,要敢于冲破传统理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不因循守旧,要创造性地开展作,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找出新思路、新方案、落实新举措,开创新局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松懈心理和懒散情绪,树立崭新的奋斗目标,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治庸问责”个人自查报告

按照局党组“治庸问责”活动的要求,在科室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对照局“治庸问责”工作方案,结合自身工作岗位职责和“治庸问责”公开承诺,深入查找不足,剖析原因,明确了整改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全面

在学习方面主要偏重于与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是听说,没有真正的读过一本马列原著,对于毛泽东思想只是粗浅的从长辈的教导那里了解,没有全面地学习,对于邓小平理论只停留于以前在读书时代的学习,没有进一步持续学习,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系统学习,对于科学发展观,认为统筹兼顾是领导的事,没有结合全局工作进行深入思考。

2、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在工作中有意见不敢提,对发现的庸、懒、散现象不敢指出,对偏离为人民服务旨宗的情况不敢反映,没有充分发挥一名党员应有的斗争作用。

二、主要原因

一是没有学习动力,认为本职工作需要的技能都没学好,还去一些与工作不直接相关的理论,对实际工作帮助不大。

二是怕讲实话得罪人,怕得罪领导,被给小鞋穿,怕得罪同志,在单位受排挤。

三、整改方向

一是坚持不管怎样都要学的理念,为了整改也应该学习。

二是树立一切以完成任务为重的思想,埋头苦干、沉默是金,以干好自己的工作为先,把思想集中在工作上,做到工作百分百不分心。

第二篇:仁政的意义

f1978330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对当今的意义

【内容提要】孟子认为人性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都是发自人的本性。在此哲学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推行仁政,以德王天下。仁政的两项重要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由于孟子对人性的弱点估计不足,轻视法和奖惩措施的作用,过分依赖教化,不能满足君王称霸的急切愿望,因而没被当时的君主采纳。又因为孟子的仁政思想根本上是一套人治思想,与法治相悖,因而作为法制设计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是不合时宜的。

【关键词】仁政 性善 民本

儒家思想在中国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精神领域,它是人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在政治领域,它有自己的施政理想和施政方针。儒家的亚圣孟子,早在战国时期就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理想。

一、仁政思想提出的背景

《孟子》一书七章,三万多字,自始至终贯穿着孟子的政治理想:推行仁政,以德王天下。孟子仁政思想的提出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外部的政治环境。大约2500年前,我国处在一个十分紊 1/11页

乱的年代,即著名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里说:‚今天下之大,三百年之久,战伐侵攻不可胜数,而复仇者有二焉。‛董仲舒对时代的乱源进行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竹林》)他认为,诸侯之间的霸业都不培养道德的政治基础,导致政治道德衰落,春秋时期的战争都不是义战。到了战国,混乱情况有过而无不及。诸侯或为了创立霸业,或为了自保不被吞噬,纷纷励精图治,招贤纳士。孟子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下,游走于各国诸侯间,企图借助诸侯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建立德治天下。但孟子并没有成功。司马迁写道:‚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功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一书的编写,是在孟子对各国诸侯游说不成后,在记述自己经历时对自己政治主张的一个阐发。

其次是孔子‚仁‛的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孔子‚仁‛的思想有一定的继承。《论语》里‚仁‛字的出现频率有66次之多,但从来没有两个的解释是完全一样的。孔子的‚仁‛实际上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被认为是亲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他的思想是对孔子‚仁‛的扩充和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明确的政治思想,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施政纲领。他对仁政寄予厚望,提出了‚仁者无敌‛的响亮口号。(2/11页

二、仁政思想的哲学依据 仁政思想是一种政治理论,是孟子的思想偏好。在纵深的层次上,仁政思想有其哲学的依据。它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做出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的。

孟子认为人的本质是有善恶的。人天生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为四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之有也‛。(《孟子〃告子上》)既然如此,人们就没有必要向外寻求了,因为‚四心‛发自人的本性。但是这‚四心‛也常常会被蒙蔽,‚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因而要时常自省,且寡欲,以保持本心不被蒙蔽。

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的哲学主张。他举出了小儿掉于井来证明性善是人的本性,‚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对于统治者来说,在进行政治统治的时候,之所以能够实行仁政,是因为他有人人皆有的‚恻隐之心‛。如果君主把四心扩充,‚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孟子在把恻隐之心运用于君主身上的时候,又用作‚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

在孟子游说的现实中,他正是运用不忍人之心来引导君主的。3/11页

齐宣王问孟子怎么做可以称王,孟子说‚保民‛。宣王又问象他那样的君主能不能保民,孟子很果断的说能。然后举出宣王把衅钟的牺牲牛用羊易之的例子,然后说:‚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以此来引导齐宣王认识他的不忍人之心,敦促他实行不忍人之政。

三、仁政的内容

在《孟子》一书中,‚仁‛和‚政‛字联系在一起的,有五处。一处是‚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公孙丑下》)在这里,孟子赋予定经界两层含义:一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二是分田制禄的充分条件。在孟子的时代,随着封建生产方式的出现,土地兼并也开始出现,井田制将被自然淘汰。而孟子把三代作为理想盛世,把文王作为圣人,因而对井田制也寄予厚望。只有经界正,才能井田均,谷禄平,才能实行仁政。孟子说,暴君污吏必去其经界,也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处是在孟子教梁惠王如何‚王‛的时候提出的:‚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梁惠王上》)孟子在此具体提出了仁政的内容,包括司法、税收、农业、伦理等各方面。4/11页

在司法方面,孟子认为王应当‚省刑罚‛。刑罚是规范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省刑罚‛会不会出现社会混乱呢?按照孟子的规划,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因为孟子十分重视教育教化的作用。即使采取刑罚的手段,也是在教后才采用的。不教而杀,是罔民。另外,在《孟子》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孟子并不欣赏强力的作用,也不提倡强力,而是对教的作用非常推崇。在讨论‚政‛和‚教‛的关系的时候,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是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在讨论以‚德‛服人和以‚力‛服人的对比时,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可见,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并不否定刑罚和强力的作用,但他并没有把它视为得天下治天下的主要措施。

在税收方面,孟子提出‚薄税敛‛。薄税敛和省刑罚是孟子仁政的重要内容,朱熹批注说:‚省刑罚,薄税敛,此二者仁政之大目也。‛(《孟子集注》)在儒家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轻徭薄赋的记载。在《说苑》上记有孔子答鲁哀公的一段话,说:‚薄赋敛,则民富矣!‛《大学》上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在儒家看来,税敛是国家安定的大敌,所以孔子发出‚苛政猛于虎也‛的感叹。而孟子也怒斥‚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者也‛。(《梁惠王上》)

至于‚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下拉加载上一页 百度文库更多下载收藏分享搜索

出以事其长上‛则是和上面的内容相承接的。君王实行仁政,使得老百姓能够安心尽力在土地上,并且在闲暇的时候能够修修礼义,孝父母,敬长上,这样天下才能安定,才能为君王效死。

第三处明确提到仁政是在和邹穆公谈话时。穆公准备惩罚民众,因为民众不知亲长上。孟子对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这和第二处的道理一样。

第四处是在和齐宣王的对话中。齐宣王伐燕,引发列国恐慌,准备联合救燕。宣王向问计,孟子对说,燕王不行仁政,宣王攻打他是好事。但宣王打下来后,‚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梁惠王下》)这里说的是以仁政可得天下保天下,以力虽然也能得天下,但在保有天下时势必有很大阻力。

第五处是在和弟子公孙丑的对话中,‚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这是在讲仁政的好处了。也是阐发的‚仁者无敌‛的意思。

综观孟子的仁政,围绕的就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原则。实行仁政,让百姓能够安定的生活,最起码满足他们基本的愿望,‚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下》),这样君主才能王。在孟子同时代以及孟子之前也有人提出民本的思想,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但孟子又把民本做了进一步的引申。既然民是国家之本,那么民的地位就高于君王的地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危社 6/11页

稷,则变臵。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臵社稷‛。(《尽心下》)这点才是孟子最高的理想。孟子的仁政思想都是在游说君王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所以在提出自己的仁政思想后总要加上‚可以王‛、‚仁者无敌‛之类的结语,以期君王能够接受自己的主张。孟子作为周游于列国的士人,推行仁政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让君王扩疆展土,称王天下。与其说这是目的,到不如说只是孟子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手段。孟子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圣王时代。然而,即使孟子抛出了‚可以王‛的诱饵,还是没有王能够接纳他和他的主张。

四、仁政思想在当时不被接纳的原因 孟子见梁惠王的时候,王劈头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上》)对这个‚叟”,南怀瑾曾详细讲解过它隐藏的含义。根据君王礼贤下士的作风,不尊称‚夫子‛,也要叫句‚先生‛。直接一个字‚叟‛,表明梁惠王并不重视孟子。但这并不能说明当时的诸侯不重士。和孟子同时代的邹衍,受的待遇就不同于孟子。‚是以邹衍重于齐。适梁,惠王(即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还有苏秦,一度佩六国相印。其他如张仪、苏代、苏厉等人,也都曾威风赫赫,纵横列国。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孟子的仁政并不是诸侯想要的。7/11页

诸侯想要什么,孟子并不是不知道。诸侯想要‚王‛,所以孟子每献上自己的主张,必称‚可以王‛,但诸侯还是不为所动,原因在于诸侯们认为孟子的仁政并不能使他们‚王‛。虽然孟子的主张是个完善的体系,但是孟子的主张并不合当时的时宜。诸侯的需求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保有国家;第二壮大国家;第三称王天下。这三个层次是递进关系,没有国家就不用谈第二第三,诸侯们迫切想得到的就是这些。梁惠王见孟子第一句话就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他的儿子继位后,见孟子的第一句话是‚天下恶乎定?‛(《梁惠王上》)齐宣王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再见又问:‚交邻国有道乎?‛(《梁惠王下》)问的都是赤裸裸的、很实际的关于利和霸的问题。战国时代已不同于春秋。春秋时礼义还对诸侯国君还有约束力,五霸虽然靠的实力征服他国,但都是在道义的面孔下被推举为盟主的。而战国时期,政治道义几乎完全没有约束力,不自强就会被侵吞。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诸侯才会迫切的想得到强国之法。而孟子的‚王‛之道就是实行仁政,效法三代。孟子的进言方式是单刀直入的谈仁政,不讲究什么迂回。他回答梁惠王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襄王卒然问孟子,天下怎么才能定,孟子就评价说:‚望之不似人君‛。齐王问称霸之道,孟子回答说:‚臣未之闻也。‛就因为齐桓晋文推行的是霸道,他推崇的是王道。问交邻国方法,孟子回答是:‚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综上述,笔者认为孟子仁政思想的不被接受原因如下: 8/11页

首先,不讲究进言策略。齐王明明想听到如何实行霸道,孟子就直接回绝说自己没听说过。梁王问他,他又说,谈仁义就够了,不要谈利。问他天下怎么定,他就直接批判说不象个君王的样子。孟子是非王道不谈。齐王真问怎么实行王道的时候,孟子提出的与民同乐的主张又是齐王做不到的。在孟子那里,道的推行是没有折扣可以打的。即使进言,也要以道的方式。而其他的士,就不是这个样子的。法家如商鞅向秦王进言,先以王道进,不行就以霸道进。阴阳家如邹衍也是迂回进行。儒家认为打了折扣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这种认真的精神值得肯定,但这样的进言方式单从策略的角度来看就未免有些不灵活。

其次,没有认识到施政环境的重要性。在孟子的眼里,实行王道或实行霸道是君王的一己选择,所以孟子才尽力劝导诸侯选择以王道定天下,而不要以霸道。而笔者认为,具体选择以王道还是霸道定天下,更重要的是要看当时的政治环境。施政环境和施政方针是配套的。王道见效慢,但是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最终效果要比霸道好。王道是以德服天下,所以会得到天下的效忠。霸道见效快,却是以力服天下,没有情感上的忠诚。这样看来是各有优劣。而当时的环境是:没有足够的推行王道的时间。这时的情形已不象三代时那样,前朝的暴虐和取代者的仁义形成鲜明对比。在孟子时代,各国并立,都礼贤下士,争夺人才,以求拓疆展土,统一天下。这时候按部就班的实行仁政,无异于坐看别国壮大来灭掉自己。9/11页

再次,思想内容本身存在缺陷。儒家思想很讲究教化的作用,它的仁政思想也不例外。它要求君主要与民同乐,后民而乐。要君主清心寡欲,真正做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君主很难做到的。法家的思想是教君主管束百姓,而儒家的思想是从教化约束君主开始。这本身是没错的,也合了儒家思想的要义。但推行仁政离不开君主的支持,所以君主能够接纳仁政思想才是首要的和关键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君主在情感上排斥的,所以笔者认为仁政思想在这方面是有缺陷的。

五、仁政思想在现世的不可取

仁政思想并不仅包括单独的几点政治措施,它是一个政治思想体系。在孟子时代,它没有被君主接纳。在当今,对于正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中国而言,孟子的仁政思想仍是不可取的。孟子的思想是围绕人治社会展开的,而中国转型正是要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简单而言,人治社会就是政令围绕君主及官吏展开,而法治社会是政令围绕政治体制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展开。人治社会存在权力没有限制、政策不可预期、人亡政息等弊病,所以中国要想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治社会的治理模式。

孟子的思想要想付诸实践,就得依靠君主的支持。在他的思想体系里,至关重要的就是一个明君贤君的存在。因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密不可分,所以这个明君还必须严于律己,本身就是个道德楷模。而在法治社会,掌握行政权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执政行为是要严格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他自己的主观意识对政策制定和执行并不起关键作用。即使想要在政治运行的过程中表现自己的偏好,也必须通过正当的政治程序和法律程序。此其一。

在孟子所设计的模式里,知礼讲义是人与人相处的重要规则。君与臣相处有道,君与民相处有道,官与民相处有道,长辈与晚辈相处有道,这些相处之道构成了仁政推行的伦理基础。而在法治社会里,政治的运行不受制于伦理情感、宗族关系,而是依靠政治体制,法律体系。此其二。有观点说,孟子的民本对中国实现民主政治有可供借鉴的地方。这就要认清民本和民主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孟子的民本思想是要求统治者重视老百姓的作用,要使民有道。而民主是一种程序,官员的产生、权力的运用都要依靠民主程序进行。此其三。因此,孟子的仁政思想作为法制设计对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是不合时宜的,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套人治思想,与法治相悖。但也不能说孟子的仁政思想对现时代就毫无意义。在法治框架内,仁政作为施政方针而存在,还是有可供借鉴之处。

第三篇:孟子的“仁政”具体内容

孟子的“仁政”具体内容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儒学社会政治层面功能的形成和加强,同时也就减弱了儒学作为一般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层面的作用。在原始儒学那里,它是通过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去启发出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追求理想社会的自觉。所以,儒学对于士大夫们的修身养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可是,当儒学的一些主要内容被政治制度化以后,它就成了不管你自觉与否,自愿与否,都必须遵守的外在规范,因而它的修养意义和作用就大大地被减弱了。这样,儒学制度化方面的成功,却成了它在道德修养功能方面走向衰危的契机。

到了汉末,政治制度化了的儒学礼教(名教),一方面成为束缚和压制人的自然感情的东西,一方面又成了那些伪君子沽名钓誉的工具,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玄学乘此流弊而起,调和名教与自然(性情)的矛盾,而其中又都强调以“自然”为本。并且在理论学说上,玄学也明确地提出了“道明其本,儒言其用”(《后汉纪》卷十二“袁宏曰”)。所以,自从玄学诞生以后,儒学尽管在政治制度层面仍然保持着它的统治地位,而在思想修养层面的功能,却已为玄学或道家(以及道教)所取代。东晋南北朝以后,以至于隋唐时期,佛教思想的影响又超过了玄学,在士大夫的思想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末的约七百年间,儒学只有那些体现为政治制度化方面的东西,在统治阶层的维护下继续起着作用。

尽管这一时期儒学文献方面的研究也并没有中断,但像唐孔颖达编纂的“五经正义”之类的著作,除延续汉儒和玄学家的观点外,并没有多少新意。所以,儒学在人们的思想修养方面,也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后人在评论儒释道三教的社会功能时,常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赵昚语,转引自刘谧著《三教平心论》卷上)这种说法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佛道的学说在人们的修身养性方面所起的作用远比儒学为大。

两汉时期儒学性格的重大变化,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儒学的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的消长等,是很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三、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

佛道学说对广大士大夫修养身心方面的巨大影响,引起了一部分儒者的不满与不安。他们认为,以佛道理论修身养性将使人们不守儒学礼法,从而危及社会的统治秩序。于是,他们以佛教提倡出家有违忠孝之道,僧侣不仅不从事生产,而且其佛事活动、庙宇建筑等又劳民费财等为由,大肆进行辟佛。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辟佛言论,大致就出于这样的背景。但是,也有另一部分儒者则注意到了佛教理论并不是完全与儒学相冲突的,只要利用得好,可以与儒学互补,起同样的效果。如韩愈的好友、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就指出韩愈对佛教的批评是肤浅的,是“忿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即指责韩愈不懂得佛教理论中所包含着的精华。他认为,“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异道。”(《柳宗元集》卷二十五“送僧浩初序”)这是说,佛教中有些道理是与儒学的《易》、《论语》中所说道理相合的,如果认真地研究和实践,它对人们性情修养所发生的作用,与孔子儒家所说的道理没有两样。而再有一些儒者则更为高瞻远瞩,他们借鉴佛道心性形上学理论,主动地去到儒学内部,发掘可与佛道相抗衡的理论与经典根据,并据此建立起儒学的心性修养的形上学理论体系来。

第四篇:孟子论述仁政的名言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孟子论述仁政的名言,一起来看一下吧。

1.(孟子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国土不必再扩大了,人民不必再增加了。只要认真施行仁德政治、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的了。

2.(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分些财产给人家这叫小恩小惠,教育别人要善良这个叫忠诚,帮助天下人民找到治世人才的,这个才叫仁德。

3.(孟子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所以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适合处在帝王地位;不仁爱的人处在帝王地位,这将会把他的丑恶传播给大家了。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孟子曰:)“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说:‘仁的威力是不可以人数多少计算的。一个国家君主爱好仁,那就会天下无敌的。’现在有些人既想做到天下无敌,可自己又不肯实行仁政,这好比是害怕炎热却又不肯去洗澡一样。”

5.(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仁德能够胜过不仁德,好比水能胜过火。但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却好比用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火焰扑不灭,他就说是水不能胜过火,这就又和那种很不仁德的人差不多了,以后他也一定会把自己的仁丧失掉的。”

6.(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五谷是粮食作物中品种最优秀的;但如果种了不能成熟,反而不如秭米和稗子了。仁德的价值也在于它成熟罢了。”

7.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人民,仁爱人民因而爱惜万物。

8.(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我对于书上的《武成》篇,也只采用二、三段文字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是没有敌手的,以周武王这样极仁爱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不仁爱的人,怎么会发生血流成河以至漂走木槌的惨景呢?”

9.(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不行仁德而能获得一个国家,这种事是有的;不行仁德而能获得整个天下,这种事是决不会有的。”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0.(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仁的意思,就是人。把仁与人合起来讲,就是道了。”

第五篇:浅论孟子“仁政”的古今影响

论文关键词:孔子 孟子 仁 仁政 影响

论文摘要:孟子的“仁政”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仁政学说的基石,对当时及以后的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先介绍孔子伦理学意义上的“仁”,其次介绍孟子“仁政”学说提出的背景,最后引申出孟子仁政思想的古今影响。

“仁”和“仁政”是儒家人学思想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孔子在吸收前人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仁”学,孟子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一、孔子“仁”的辨析

从字形上看,“仁”,从“人”从“二”,是“二”“人”的结合,二个是人对等的位置关系,意味着二个人之间的矛盾经过化解达到统一。可见是一种关系,他强调双方的对等,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妇有别”、“兄友弟恭”、“朋友有信”都同时对双方提出了权利义务上的要求。

孔子的“仁”属于伦理学范畴,关于 “仁”他有许多解释,如“仁者,人也”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这种伦理学意义上的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他强调身体力行,认为“求仁而得仁”④,只要有坚定的志向,始终不渝地追求,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孟子“仁政”提出的背景

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王道解枢、礼崩乐坏、诸侯并起,战争,压抑,管制,使得民不聊生。目睹当时的社会环境,孟子关心人民疾苦,积极为改变这种现状寻求出路。在对君民关系进行深切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说“为仁由己”,他强调道德上的自觉自律,孟子把这种道德意义上的“仁”扩充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使之具有法律性质的约束力,就是“仁政”。

三、仁政的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在仁政问题上,孟子关注的对象有两个,即居上位君主和处下位的百姓。他提出仁政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所以“仁政”既是统治者平天下的法宝,又是维护百姓利益的重要手段。

(一)为统治者治理天下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治国之道。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君主的施政态度:“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推行仁政不是“挟太山以超北海”,而是属于“为长者折枝”之类。

为什么仁政可以如此轻而易举的实现呢?孟子主张性善,“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⑤”恻隐、是非、羞恶、辞让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君王不普及“仁政”,不是客观上不能为,而是主观上不愿为。将此四端推广于政治上,也就有了所谓的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人皆可以为尧舜”⑥,通过“法先王之治世”,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达到平天下的目的。

仁政个人1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