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总结 > 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
发改委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51-814366 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3-11-27 22:12: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发改委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

发改委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办公室工作在委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的紧密配合下,紧紧围绕我委的中心工作,加强学习、团结协作、规范管理、优质服务,力促机关工作高效运转,较好地发挥了办公室的参谋与助手作用,各项具体工作有序推进,各项临时交办工作按时圆满完成,为全委总体工作计划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现将今年度办公室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积极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今年以来在我委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作用,根据我委实际,在修改完善了十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实施方案》,将各项日常业务工作与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对活动过程进行了严格督促、对活动情况进行了及时上报、对活动的各阶段进行了认真总结,对活动资料进行了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办公室的有效工作为保证全委政风行风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区委关于“保持纯洁性、深化‘评定升’”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办公室定期组织党员围绕党的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开展学习、讨论。完成了全委领导干部、科室负责人廉政承诺书的签订,开展党员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检验委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及其知识掌握情况,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述工作的开展,有效的推进了我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三是做好我委信息公开工作。对照政务信息公开要求,做到了每天有检查、每月有更新。凡需公开的均在第一时间公开,对群众的咨询和反映的问题均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实现了处理问题及时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四是做好办文、办会、文书档案工作。今年我们完成了2012年度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归档工作,加强了公文处理流程管理,严格履行收文登记、传阅、归档的同时将时效性强的来文来电及时送到有关领导批阅、传达,做到了高效快捷,从未延误和遗失;认真协助各科室完成各类上会材料,保证了公文质量。严格信息报送及管理工作制度,由办公室牵头,对全委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报送,办公室在完成全委信息采集的同时共撰写信息稿件40篇;做好各类会议的会场布置、资料准备及现场服务工作,完成各类党组会议、党组中心组学习、月度例会的会议记录19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明年办公室将继续围绕委机关中心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首先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服务水平。其次是组织集体学习。第三是认真开展调研。

二是抓好落实。把抓落实当作办公室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及时跟踪落实委领导议定部署的各项工作。

三是提高效能。从完善制度入手,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工作过程控制。

四是廉政建设。加强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积极营造机关廉政文化。

五是强化管理。细化管理制度,完善操作规程,进一步加强机关财务、车辆、固定资产和机关环境管理。

第二篇:市发改委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

市发改委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

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刘仲远

2009年以来,办公室一班人在委党组的关心指导和各科室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强化学习、改进服务,围绕机关中心工作,认真做好“三个服务”,精心办文、悉心办会、细心办事,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现将2009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元月份:贯彻落实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谋划全年工作要点,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元月6日召开机关全体人员会议,汇报2008工作总结和2009工作安排;元月14日召开了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会议,部署了全年发展改革工作;开办了项目建设简报;研究制定了新的机关财务、车辆、考勤等制度。

二月份:修订完善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分解落实市发改委承担的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任务,并于2月20日召开机关全体人员会议,部署全年重点工作任务;谋划全年项目建设,外出学习考察江苏、山东等地的经验,讨论修改市重点建设项目考核办法,召开了一次全市项目建设调度会议,迎接了省发改委稽查办王湖新等一行和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协调服务组左俊厅长一行来亳检查;做好了全市综合治理、党建工作等检查,并被授予“优秀党支部”称号。

三月份:分析研究宿迁、菏泽等地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谋划“项目建设推进年”工作安排;修改完善了全市项目建设考核办法,-1-

并组织开展全市项目建设考核;向市人大裴松如主任汇报落实扩内需政策实施情况;迎接了省“861”办王爱华主任和省协调服务组来亳检查指导工作;参与淮北矿业集团亳州煤业公司挂牌事宜;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启动了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召开了动员会议,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发改委系统座谈会,总结一季度工作,召开了投资统计工作座谈会,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

四月份:筹备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并于4月9日召开,下发了一系列项目建设文件,表彰了项目建设先进单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4月10日,市委方书记来我委检查指导学习实践活动;组织人员参加了省发改委具办的“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及对策高层论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于4月15日迎接了2008机关效能考核,并获得2008机关效能建设优秀单位称号;做好中央检查组来亳检查指导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各项服务工作;邀请市纪委第三纪检组任组长来我委进行廉政党课;4月30日,在涡阳县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市发改委系统业务工作座谈会。

五月份:做好亳州众和煤业公司筹备成立服务工作,5月4日在合肥召开了三方座谈会,协助做好公司章程起草工作,并月5月27日举行挂牌成立仪式;陪同委领导、沈市长赴省发改委汇报项目,配合科室做好自主创新项目申报工作;5月14日召开了机关全体人员述职述廉大会,进行了2008公务员考核;5月19日筹备召开了第一次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调度会议,牛市长、沈市长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与各县区和部门签署了责任书;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

动,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启动了亳州至宿州铁路建设前期研究工作;

六月份: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的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于6月5日组织开展了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剖析整改活动,并于6月26日召开了机关组织生活会;筹备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先后召开了争求企业和部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6月16日在利辛召开了第二次发改委系统座谈会,听取了各县区的意见,安排部署了工作,6月16日,召开了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市委方书记等市领导参加了会议;筹备召开了全市项目谋划工作会议,沈市长出席并讲话,迎接了省人大原副主任季昆森、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等来亳检查指导和市第三纪检组效能建设检查工作;做好了民主评议百名科长、民生宣传月、小金库治理等项工作。

七月份:陪同孙主任参加全省发改委系统主任座谈会并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7月14日筹备召开了全市新增中央投资项目调度会,沈市长参加;参与起草了全市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和招商引资调度会议和二季度全市经济调度会议发言材料;起草了市发改委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报告,总结并上报了市发改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参与制定了项目谋划月活动方案,并抓好落实;陪同铁四院赴淮北、蚌埠、许昌等地开展亳州至宿州铁路前期研究工作。

八月份:围绕项目建设,做好了省发改委“861“办汪处长、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来亳考察活动服务工作;陪同袁市长、孙主任赴省发改委汇报项目,做好牛市长赴淮北矿业集团和食品工业园考察学习活动;8月24日筹备召开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议,袁市

长参加;加快亳州至宿州铁路前期研究工作,陪同铁四院赴省发改委汇报规划研究思路;学习贯彻中央8号文件,抓好落实工作。

九月份:迎接国家审计署和省协调服务组来亳检查指导工作;落实全省投资工作座谈会精神,筹备袁市长赴各县区开展项目建设调研,做好方书记项目建设调研活动准备,并于9月27日开展调研;做好药博会客商接待工作,皖能集团、禹亳铁路公司领导参加会议。

十月份:学习贯彻皖发21号文件精神,研究提出市发改委四季度工作要点;做好省协调服务组和省发改委孔主任投资工作调研活动筹备服务工作;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提出厉行节约有关意见;完成亳州至宿州铁路规划研究报告,做好禹亳铁路和亳宿铁路有关接入京九线事宜。

十一月份:做好省加快皖北发展协调服务组来亳调研服务工作,会同市委办、政府办考察了线路,制定了方案,召开了调研工作座谈会,市委方书记参加;做好了机关三定方案申报个机构改革工作;接待了蚌埠市政府来亳商谈铁路建设事宜,以市政府名义正式上报亳州至宿州铁路规划研究报告;筹备召开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袁市长出席并讲话;组织参加了第二届泛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论坛;参加了全省省发改委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并陪同孙主任、刘主任赴江苏学习考察园区共建工作。

十二月份:下发了市发改委十二月份工作要点;起草了江苏省南北共建园区考察报告,协助做好与芜湖市结对合作工作;做好全省发改委系统考评工作,起草了评选工作情况汇报,市发改委获得发展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组织参加了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明年工作打算:

2010年是地级亳州市组建十周年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一个赶超、三个翻番、城市面貌大变样”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市发改委将承担着更加繁重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项目建设工作任务,办公室将积极围绕委机关中心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首先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服务水平。其次是组织集体学习。第三是认真开展调研。

二是完善制度。坚持按制度管人管事,根据工作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各项制度。

三是抓好落实。把抓落实当作办公室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及时跟踪落实委领导议定部署的各项工作。

四是提高效能。从完善制度入手,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工作过程控制。

五是廉政建设。加强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积极营造机关廉政文化。

六是强化管理。细化管理制度,完善操作规程,进一步加强机关财务、车辆、固定资产和机关环境管理。

第三篇:发改委年终工作总结

发改委年终工作总结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精心指导下,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市委“四大战略”,紧扣主攻沿海、创新转型主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发改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市四届一次人代会审议;台金高速东延段正式通车,三门核电一号机组设备开始安装,炼化一体化项目框架合作协议补充协议签约,沿海高速工可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首次组织参展海洽会,有14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300多亿元,被省发改委、省海经办评为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洽谈会展览展示先进单位和项目推荐和签约先进单位;在全省率先组织召开贯彻省里会议精神的全市服务业大会;优化民营企业股权改革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推广;物价工作荣获省物价局、国家发改委先进单位,等等。

一、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参谋助手能力有新提高

1、科学规划谋发展。一是编制完成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十二五”发展蓝图,提出打造“山海秀丽、富裕和谐”新的建设目标,顺利通过市四届一次人代会审议,并发布实施。制作了《新蓝图、新跨越》“十二五”规划宣传片。二是加强规划综合管理,确定“十二五”规划体系,共60项规划,其中由我委牵头编制的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重大项目、市区发展、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2项区域规划和12项专项规划已全部完成。市区发展规划是首次编制,提出了“强中心、促融合”的思路,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加快工业发展、环保、教育、文化等其他市级部门牵头的专项规划审核报批工作。配合省发改委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衔接省、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三是制定《20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分解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通过人代会审议后发布。年中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了《2011年半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准确研判把大势。一是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在深入各县(市、区)、企业调研,组织召开市级部门分析会的基础上,完成一季度、半和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分析我市经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讲观点、提建议,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出谋策划,“定调子,出思路”的地位得到市主要领导高度肯定。二是加强专题形势分析,形成了《2011服务业发展报告》、《2011社会发展报告》、《2011改革形势报告》。三是加强物价监测分析。针对高通胀问题,每月开展一次价格监测,形成价格形势分析报告,反映价格变化趋势,提出对策建议,积极应对预防,努力管理好通胀预期。

3、课题研究明方向。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领导原则,重点围绕“十二五”规划、“四大战略”、转型升级及热点、难点问题等开展调查研究,做实精、深、新文章,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提出工作举措。全年共完成各类调研课题32篇,如《提升港口城市竞争力率先实现转型升级》、《超常规抓投资跨越式促发展》等,有些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依据,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有新进展

1、重点建设强推进。扎实开展“两年”工作和“双重”专项行动,做好百千对接、百千服务,制定投资计划,积极争取107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戴帽解决土地指标21038亩),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程督查协调,加大投资和重点项目考核,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重点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全年实现重点建设投资242亿元,超额完成计划。其中,省重点投资136.2亿元,完成计划的93.1%;市重点投资105.5亿元,完成计划的115%。

一大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等工程交工投运,三门核电一期一号机组设备开始安装,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综合楼主体结顶,74/75省道南延、椒江十一塘围垦工程、椒江二桥(椒江大桥复线)及接线工程、83省道临海至杜桥改建工程等进展顺利,路桥建筑装饰城二期工程、玉环县珠港大道、76省道复线北延工程椒江段、黄岩院桥污水处理工程等开工建设。

2、项目前期抢进度。千方百计挤进省批、国批前期计划,争取省发改委重视和支持。全年有14个重大项目前期列入省批前期计划、12个列入国批前期计划,其中国批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占全省的25.5%、37.3%,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围绕国批、省批、市批51个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加大工作考核,主动跑省进京,加强与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沟通汇报,紧密与各业主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联系,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报批进度。

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临海头门港一期、81省道市温岭段改建工程、市温岭市104国道大溪段改建工程等完成了报批;三门湾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湾大桥及连接线、乐清湾大桥及连接工程在2月份国家发改委已批准项目建议书,9月已将可研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3、炼化项目新突破。在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下,我委领导多次赴京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外交部等相关部委领导进行汇报沟通,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纳入了《国家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送审稿),国家发改委近期将上报国务院审议。在原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经过多轮艰难谈判,10月10日,市政府与业主三方签订了炼化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补充协议,明确了将黄礁涂围垦区周围的白果山、黄礁岛、子云山、道士冠全部削平作为厂址。加快项目前期推进,按照2012年2月28日前完成编制、报批的时间要求,分解落实任务,全面启动核准所需31项支撑性文件的编制、报批工作。编制石化园区招商手册,选择了15个重点项目。

4、多元融资破难题。一是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补助。紧紧抓住国家、省投资方向,紧扣转型升级和民生保障的主题,积极包装项目争取资金,全市有171个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及省级项目投资计划,共争取到补助资金11.7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50%,创历史新高。其中,农口1.06亿元,城市交通5.57亿元,工业9280万元,社会保障4602万元,服务业1500万元,循环经济1145万元,海洋经济5.2亿元(分两次下达,今年已到位3.47亿元)。二是积极申发企业债券。椒江区、玉环县分别拟发12亿元和13亿元企业债券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温岭市拟二次发行16亿元债券已经省发改委原则同意,黄岩区已完成拟申发10亿元企业债券材料组织,临海市、市基投公司二次发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三是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做好国开行授信贷款对接工作,截止年底,国开行在地区共支持贷款39个,所签订项目贷款合同金额总计152亿元。8月29日,召开市区银企合作签约会,共有41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与相关银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授信金额达到28.77亿元。9月份,组织74/75省道南延、港头门港区等项目争取申报保险资金贷款。

5、对口援疆开好头。制定出台《对口支援新疆农一师阿拉尔市项目管理办法》,下达推进市对口支援农一师阿拉尔市五年实施规划。我市援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农一师高级中学教学楼、十一团花桥中学改扩建项目交付使用;阿拉尔一水厂扩建和配套管网项目、2个新村项目完工;阿拉尔医院住院楼项目主体结顶,八团保障性住房丽苑项目完成主体验收,16个基层组织阵地项目已完成15个。产业援疆扎实推进,产业园已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被省援疆指挥部列为阿克苏产业园三大区块之一,共引进浙商投资企业9家,项目计划总投资394.26亿元,到位资金9.23亿元。

三、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有新步伐

1、海洋经济谱新篇。今年是作为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一年。一是编制《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试点市实施方案》,制定了《海洋经济发展工作计划》和《海洋经济示范区2011任务书》。二是编制《市“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规划》,规划石化基地、沿海高速、头门港区、滨海汽车城等“十大建设”工程,安排基础设施、海洋装备制造、三位一体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重点项目200多个,总投资超过5800亿元,预计“十二五”投资3100多亿元。101个项目列入《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居全省第二位,占20.6%。三是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定位研究,提出了建设“中国海洋经济循环发展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明确了“两基地两区”的建设目标,即建设循环型临港产业示范基地、“三位一体”港航物流重要基地、民营经济促进海洋开发开放示范区,海洋海岛海湾综合保护提升发展示范区。四是加快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加大考核,制定《2011沿海产业带考核办法》,各重点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11月底,沿海产业带累计开发面积11958公顷,基础设施累计投入388亿元,投产企业2644家,其中,当年新开发面积384公顷,当年新投入50亿元,当年新投产企业185家。五是加大产业招商。精心组织参加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有14个项目在海洽会上签约,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积极参加海洋经济投资洽谈活动,促成浙台海洋科创基地项目在-台湾经贸交流会(台湾)签约。加大与五矿等央企的双向对接合作。成功组织市参加省央企对接活动,与中国石油集团、中化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广核4家央企签订LNG接收站、成品油库等5个项目的投资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数和投资金额居全省各地市第一。

2、现代服务业进快道。围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创新业态的总体要求,主攻重点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强化平台支撑,培育骨干企业,全面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完成《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市区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1198”工程,促进市区融合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城市能级。二是加快载体推进。下达《2011年市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加快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制定出台《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扶持政策》,首批认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5家,加快中央商务区、温岭总部经济基地、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等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进度。制定出台《市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扶持政策》,首批认定市服务业重点企业63家。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四是强化机制保障。8月在全省率先组织召开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的全市服务业发展推进大会,将省政府下达的服务业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并列入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的服务业工作责任书;加强服务业季度和形势分析;组建市现代服务业管理工作办公室;加大考核,增加服务业集聚区和项目的考核内容,每个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考核1个服务业集聚区和2个服务业项目。

3、新兴产业重培育。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华海药业、钱江摩托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和海正抗体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设,指导帮助九洲药业、惠中工贸积极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推进北京大学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大学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合理安排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等一批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促进电子政务建设集约共享。积极筹备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称号争取工作。

4、循环经济树示范。编制《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坚持典型示范,加快推进金属再生产业基地和风电产业基地两大省级循环经济基地及2011年市循环经济“511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向上申报国家循环经济重大技术、装备和产业,国家节能技术项目等。

5、农经工作夯基础。围绕4万亿水利投资,对全市未来10年水利项目进行摸排,建立水利项目库。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朱溪水库工程进入移民实物调查阶段,仙居盂溪水库工程、温岭白溪水库工程、长潭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五期、临海牛头山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八期等一批项目可研获批,椒江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项建书、临海红脚岩三期围垦工程可研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待批。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项目建设。

四、深化改革试点,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

1、面上改革抓统筹。一是制定出台《市体制改革要点》。制定了《2011年市体制改革要点》,分解有关改革任务,着力推进转型升级、海洋开发、融资领域、要素配置和社会管理等五大方面体制改革。二是积极探索创新改革工作推进机制。起草了《2011市改革创新奖申报评选办法》(送审稿),进一步健全改革激励机制加大改革推进力度。三是深化改革研究。撰写《市十一五改革形势分析报告》,总结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改革成就和经验做法,分析了当前推进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起草《关于公车改革模式有关调研情况的汇报》。

2、改革试点出经验。坚持改革项目化原则,加大推进改革试点项目,一些重要改革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在优化民营企业股权结构改革方面,5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情况与建议》(第69号)专题刊登《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积极探索》调研文章,将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经验进行总结,呈报给中共中央办公厅等有关领导机关,进一步扩大了改革工作的影响力;“参与式预算”改革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得到了上级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评价,在全省得到进一步推广。总结提炼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挖掘亮点,及时完成《2011年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在《经济》改革试点专栏专题刊载,扩大对外影响。

3、专项改革求实效。一是全面完成两项政策性涉农保险工作。据统计,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投保户数3135户,保费收入850余万元;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共承保农房128.91万间,保费收入1933.67万元,农户续保率达99.24%。二是加快中心镇培育,重点抓好泽国、楚门、杜桥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工作,积极申报温岭市泽国镇、路桥区金清镇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帮助指导黄岩区院桥镇“三中心”(即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安全监管中心)项目争取省中心镇专项资金补助。三是认真做好企业改制信访案件复核工作,并指导信访人员通过正常渠道反应利益诉求。

五、服务改善民生,价格监管有新举措

1、社会事业保民生。一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后续工程,以及开发区学院路小学、文华小学、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二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医改工作方案,于5月12日召开了全市医改工作推进会,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分别签订了医改责任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全面完成医改任务,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基本药物制度提前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三是推进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这项工作列入今年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全市已建成村邮站4631个,建成信报箱140041个,全部开始运行,完成率100%。

2、价格监测创新路。一是加强粮、油等民生重要商品价格监测,每半月一次在《商报》、《晚报》、《广播电视报》刊登12家超市158个品种价格信息,在电视台图文频道和市区主要街道6个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并在委网站上公布;编印《价格信息月报》手册1800份,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多的民生价格信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完成长潭水库原水和城市发展公司、市区3家自来水公司、3家污水公司实地成本监审,协助国家发改委对仙居制药的药品价格调查;核定了椒江、温岭3家建筑垃圾处置价格和4家小水电上网电价,适时调整了椒江、黄岩、路桥、玉环、仙居、临海等地污水处理费标准,制定了路桥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三门县管道然气预埋收费标准,出台了机动车排气检测收费标准。

3、清费减负大力度。一是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验审工作,共对全市本级30个部门75个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全面验审,验审收费总额7.96亿元,对8家存在不规范收费单位及时责令整改,进一步规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二是根据油运价格联动机制,出台出租车和市内跨县(市、区)燃油附加费规定,理顺客运价格。三是合理制定医疗收费标准,分批公示政府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四是核定了实验中学等2所民办学校收费和全市32所高中择校人数与收费标准及台二期经济适用房价格和物业收费标准。

4、价格检查稳预期。一是开展涉农涉企价费专项检查、重点对水利、环保、广电、民爆等系统相关收费检查,共检查了47个单位,查出涉嫌价格违法案件18件,违法金额700多万元。二是加强医药卫生服务价格、教育收费、涉车行业价格、商业银行收费、商品房销售价格等涉及民生的价格收费专项整治。三是加大市场巡查力度。重点加强对粮油、农贸、超市价格巡查,结合节假日开展商贸、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重点检查,查处了3家超市价格欺诈行为;及时快速妥善处理3月16日发生的“食盐抢购事件”。四是在9月-10月,组织开展“关注民生稳定物价”为主题的“民生价格监管服务月”活动,集中整治,优化服务,努力稳定通胀预期。

5、价格服务体民意。一是深入开展价格宣传。4月29日,在世纪联华广场开展“纪念价格法实施十三周年暨12358举报电话开通十周年”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宣传价格政策,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深化“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二是畅通价格举报渠道。共办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299件,调查走访54个单位,举报办结率100%,价格举报办理满意率达99%以上。三是加强价格认证服务。充分发挥价格认证“服务社会、服务政府”的专业优势,全市共完成涉案财物价格鉴定4695件,开展园区企业投资强度、经济适用房成本和政府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认证工作,服务经济发展。

六、着力打造“快乐工作、和谐发改”,机关建设有新气象

1、快乐工作树新风。一是更加注重干部素质提高。鼓励机关干部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加强网络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全委机关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更加注重行政效能提高。扎实开展“双重”专项行为,推进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比对省内最低办理承诺时限要求,缩短办理承诺时间,规范工作流程,实行工作流程再造,提高审批效率;组织召开发改局长务虚会、碰头会,加强全市发改系统联动。做好议提案答复工作,全年共签收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的代表和委员议提案85件,全部在规定时间内答复,满意率100%,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三是更加注重主题活动开展。积极开展庆祝建党70周年活动日和社会劳动实践日活动及支部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2、和谐发改塑形象。一是创建廉洁机关。今年我委是全市廉洁机关创建的三个试点单位之一。围绕规范权力运行这条主线,致力实现保廉和提效两大目标,突出责任制、惩防体系和效能建设三大重点,认真落实责任制,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廉政从政教育,修订完善13项制度,加强重点工作和关键岗位监督。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投资项目网上审批,推行政府性投资项目代建,规范价格执法自由裁量权,积极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三是扩大政务公开。凡不涉及保密事项,均按规定在政务公开网上公开,全年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29条。

3、机构改革结硕果。主动做好与市编办的衔接,制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实施。经市编委批准,新增2个副处级机构和1个正科级处室,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机构性质转为参公单位,价格认证中心由差额事业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加强发改干部队伍建设,提拔3名处级干部和5位科级干部,发改事业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全委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与人民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将克难奋进,再创佳绩。

第四篇:2012发改委工作总结

一、XX年的主要工作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委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五大战略”和“三区”带动战略,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促进机关效能全面提升

我委以“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优化服务发展环境”为主题,突出“五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是抓学习,提高素质。以建设“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评选“五个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重点,以开展“创争”活动为契机,狠抓党组织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学习,增强机关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不断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抓宣传,营造氛围。利用会议、宣传栏、简报等平台,广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谋划和推动活动的有序开展,把蕴藏在机关党员干部身上的无穷力量引导到干事创业、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上来。三是抓载体,强力突破。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力争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重点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花亭湖旅游开发、加强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造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业基地、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等六个方面寻求突破。四是抓服务,提升效能。以开展效能建设“百日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升机关效能。扎实履行在示范区和集中区建设、项目投资工作、招商引资等方面作出的公开承诺,着力提供优质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创优发展环境。五是抓监管,确保实效。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创先争优活动日常工作的稳步推进。并明确工作重点,分解落实责任。目前,创先争优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加强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

一是组织精干力量对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特点,提出了XX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经县xx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县政府下发各级各部门组织实施。二是精心组织“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切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3月份,县政府办公室向各地、各部门印发了《太湖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县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各地、各部门相继组建了规划编制工作班子,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经过重大问题前期研究、基本思路的形成、规划纲要框架形成等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社会各界所提建议意见和县委的建议,形成规划草案,提交县人大会议审议。与此同时,各区域、各行业和各专项规划也正在组织编制中,部分规划已经编制就绪。三是对计划执行情况不定期地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等部门汇报;最近,正在对全年经济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即将提出 XX年初步安排意见。四是深入调查研究,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意见。五是认真研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积极做好我县承接工作。六是做好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调整了相关机构。

(三)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1、重视规划编制,积极推进项目谋划。规划工作是项目谋划的基础,是项目决策和实施的重要依据。XX年,县项目库共储存项目232个,其中,农业项目52个,工业项目50个,商贸物流类18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类57个,社会事业类29个,旅游类15个,生态类11个。我县XX年市重点项目 33个,其中20个被列为省“861”行动计划项目,总投资87.6亿元,这些项目的储备为下一步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保投资稳定增长。

全年共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共1.89亿元,包括以工代赈资金1591万元,农村交通、水利、林业等项目资金 10263 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87 万元,社会事业建设资金 4542 万元,现代服务业补助资金417万元等。

XX年计划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1.9亿元。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8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99.5%;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8.43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97.2%。

3、加强项目管理,落实项目建设“四制”。随着经济发展和争取项目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县各类利用政府资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而且管理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使这些项目和资金发挥效益,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不断加强项目管理。一是建立项目建设责任制,落实规范有序推进项目工作机制;二是认真落实重点项目定期调度例会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坚持项目信息旬报制度,乡镇、县直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定期将项目前期进度、在建项目进度报县发改委重点项目办;四是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在项目实施各环节上,严格把关,确保了工程质量;五是实行督查制度,按上级要求,成立了扩内需、促增长政策落实检查组,经常抽调人员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重点监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同时,接待国家、省、市项目督查组二十多次,有效地促进了项目的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

(四)强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做好企业改制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县医改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编制核定、设岗竞聘分流安置与绩效考核、运行补偿、药品清理、工作督导等五个工作组,统筹推进全县医改工作。相继召开各层次会议,周密部署基层医改工作。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医改工作。明确医改对象和管理体制,决定对1992年和XX年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保留的一般卫生院和分院,取消其独立法人资格,作为分院予以保留,隶属建制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推进人事改革相关工作,开展了人员摸底和清退,核定了人员编制,完成了院长选聘任务,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有序开展人员竞聘工作,着手开展人员分流工作。启动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并适当拉开奖励绩效工资档次,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业务骨干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基本药物制度,自9月1日起,各乡镇卫生院一律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并对药品价格相关信息进行了公示。确定了六家配送企业为县基层医疗机构补充药品配送企业,制订了《太湖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充药品采购目录(XX年)》。目前尚未出现严重的药品断档情况。推进保障制度改革,以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正常运转。强力推进村卫生室改革。

(五)做好项目申报服务工作。进一步压缩项目申报流程,减少申报材料,缩短申报时限,切实做到服务快捷,方便群众,随到随办,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投资稳定增长。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扩权强镇试点和企业改制。

(七)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习,不断增强机关干部依法行政和服务能力;认真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把国家的政策转变为太湖的项目优势,争取资金,加快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抓好廉政勤政工作,推进作风转变,提高机关效能。

(八)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五篇:2019发改委工作总结

2019发改委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9发改委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一、XX年的主要工作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委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五大战略”和“三区”带动战略,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促进机关效能全面提升

我委以“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优化服务发展环境”为主题,突出“五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是抓学习,提高素质。以建设“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评选“五个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重点,以开展“创争”活动为契机,狠抓党组织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学习,增强机关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不断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抓宣传,营造氛围。利用会议、宣传栏、简报等平台,广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谋划和推动活动的有序开展,把蕴藏在机关党员干部身上的无穷力量引导到干事创业、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上来。三是抓载体,强力突破。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搭建承接产业转移

平台,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力争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重点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花亭湖旅游开发、加强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造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业基地、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等六个方面寻求突破。四是抓服务,提升效能。以开展效能建设“百日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升机关效能。扎实履行在示范区和集中区建设、项目投资工作、招商引资等方面作出的公开承诺,着力提供优质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创优发展环境。五是抓监管,确保实效。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创先争优活动日常工作的稳步推进。并明确工作重点,分解落实责任。目前,创先争优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加强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 一是组织精干力量对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特点,提出了XX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经县xx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县政府下发各级各部门组织实施。二是精心组织“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切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3月份,县政府办公室向各地、各部门印发了《太湖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县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各地、各部门相继组建了规划编制工作班子,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经过重大问题前期研

究、基本思路的形成、规划纲要框架形成等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社会各界所提建议意见和县委的建议,形成规划草案,提交县人大会议审议。与此同时,各区域、各行业和各专项规划也正在组织编制中,部分规划已经编制就绪。三是对计划执行情况不定期地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等部门汇报;最近,正在对全年经济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即将提出 XX年初步安排意见。四是深入调查研究,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意见。五是认真研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积极做好我县承接工作。六是做好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调整了相关机构。

(三)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1、重视规划编制,积极推进项目谋划。规划工作是项目谋划的基础,是项目决策和实施的重要依据。XX年,县项目库共储存项目232个,其中,农业项目52个,工业项目50个,商贸物流类18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类57个,社会事业类29个,旅游类15个,生态类11个。我县XX年市重点项目 33个,其中20个被列为省“861”行动计划项目,总投资87.6亿元,这些项目的储备为下一步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保投资稳定增长。

全年共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共1.89亿元,包括以工代赈资金1591万元,农村交通、水利、林业等项目资金 10263 万元,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 2087 万元,社会事业建设资金 4542 万元,现代服务业补助资金417万元等。

XX年计划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1.9亿元。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8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99.5%;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8.43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97.2%。

3、加强项目管理,落实项目

发改委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