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总结
一、我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一)明确“一园两区三线”发展思路。即以“天府农业博览园”为引领,以“梨花溪文化旅游区、城市田园绿心区” 为带动,以“成新蒲沿线、二绕沿线、长秋山乡村旅游示范线”为辐射,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明确“两步走”实施战略。第一步,到xxxx年,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完成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县和城乡融合综合发展改革试点县建设。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万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x.x:x以内,建成x市乡村振兴示范区;第二步,到xxxx年,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引领示范x平原乡村振兴,辐射带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万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x.xx:x以内。
(三)启动打造“五条示范线”。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集成打造、示范引领的思路,力争用x年时间建成永商幸福美丽乡村示范线、成新蒲“农工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线、兴义田园综合体示范线、花源花桥产城产村融合示范线、邓双农旅融合示范线“x条示范线”xx个示范点。xxxx年,重点打造兴义示范线(实施岷江果蔬主题公园等x处景观节点塑造和“一村一品、一品一韵”的社区增花植绿工程),文井示范片(实施中柑所柑橘育苗基地、中伦稻虾、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四)初步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印发《新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方案》,制定《xxxx年乡村振兴工作目标分解》、《新津县“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乡村振兴“重点工程”“示范线”两本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
(五)加快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十大重点工程”方面:完成天府农业博览园总体规划阶段性成果、川西林盘保护利用规划修编初稿和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启动实施兴义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和天府农业博览园建设;天府农业博览园核心区拆迁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南河、杨柳河全年平均水质消除劣五类,西河(羊马河)、金马河(岷江)地表水达到Ⅲ类水质,羊马河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左岸已基本完工;完成x家x市劳务品牌培训基地、x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基地、x家实训基地的申报工作;印发《关于转变街道(乡镇)职能促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实施方案》,高慧兰、黄怀安x人入选xxxx首届“天府x最美x贤”百名候选人名单。“五项重点改革”方面:争取上级资金xxxx万元用于农博园及辐射区建设;被列入“农贷通”三个示点县之一,首批五个示点村的设备、人员已到位,开始运行;新增专业合作社x家,家庭农场xx家。
二、主要问题
一是环境形态差。散居小林盘、农房风格各异,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散乱分布,生产设施、附属设施乱堆乱放,店招、广告参差不齐,重要道路沿线xxx米范围内苗圃、大棚带状聚集,田园、丘陵和乡村的连片景观被切割、遮挡、丑化,甚至行在山中不见山、行在田中不见田;农业产业“小、散、乱、杂”问题突出,没有形成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二是产业融合弱。农工互促方面,县内虽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多数原料与销售两头在外,对本地生产辐射带动有限;农旅融合方面,融合内容和业态不丰富,时空接续不紧密,分布散、链条短、档次低;农业品牌营销方面,没有形成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没有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种养业和生鲜农产品品牌。三是文化植入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元素植入少,讲故事的能力弱,产品结构单一,内涵挖掘不足,难以带来深度的审美体验。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促进产业融合x.发展农博产业。加快天府农博园建设,举办各类会节,塑造农业博览会展的洼地。x.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加快心道天堂、中以津惠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办的形式,举办葡萄采摘节、钓鱼节、鱼头火锅节等会节活动,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年增长xx%以上。x.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挥我县食品加工行业聚集效应,发展粮油、肉制品、蔬菜加工业,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xxx亿大关。x.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全县线上销售农产品的经营主体达xxx家以上,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x.x亿元以上。
第二篇: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总结
一、我县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状况
(一)明确一园两区三线进展思路。
即以天府农业博览园为引领,以梨花溪文化旅游区、城市田园绿心区为带动,以成新蒲沿线、二绕沿线、长秋山乡村旅游示范线为辐射,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二)明确两步走实施战略。
第一步,到xxxx年,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要发展,完成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县和城乡融合综合进展改革试点县建设。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万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x.x:x以内,建成x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其次步,到xxxx年,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发展,引领示范x平原乡村振兴,辐射带动全省农业农村进展的作用显然增加,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万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x.xx:x以内。(三)启动打造五条示范线。
根据以点带面、连线成片、集成打造、示范引领的思路,力争用x年时光建成永商幸福漂亮乡村示范线、成新蒲农工旅产业融合进展示范线、兴义田园综合体示范线、花源花桥产城产村融合示范线、邓双农旅融合示范线x条示范线xx个示范点。xxxx年,重点打造兴义示范线(实施岷江果蔬主题公园等x处景观节点塑造和一村一品、一品一韵的社区增花植绿工程),文井示范片(实施中柑所柑橘育苗基地、中伦稻虾、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四)初步建立工作推动机制。
印发《新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进展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工作计划》,制定《xxxx年乡村振兴工作目标分解》、《新津县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实施计划》,建立乡村振兴重点工程示范线两本工作台账,采取挂图作战。(五)加快推动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
十大重点工程方面:完整天府农业博览园总体规划阶段性成绩、川西林盘庇护利用规划修编初稿和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启动实施兴义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和天府农业博览园建设;天府农业博览园核心区拆迁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南河、杨柳河全年平均水质消退劣五类,西河(羊马河)、金马河(岷江)地表水达到Ⅲ类水质,羊马河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左岸已基本完工;完成x家x市劳务品牌培训基地、x家返乡农夫工创业培训基地、x家实训基地的申报工作;印发《关于改变街道(乡镇)职能促进城乡社区进展治理的实施计划》,高慧兰、黄怀安x人入选xxxx首届天府x最美x贤百名候选人名单。五项重点改革方面:争取上级资金xxxx万元用于农博园及辐射区建设;被列入农贷通三个示点县之一,首批五个示点村的设备、人员已到位,开头运行;新增专业合作社x家,家庭农场xx家。二、主要问题
一是环境形态差。
散居小林盘、农房风格各异,暂时建造物、构筑物散乱分布,生产设施、附属设施乱堆乱放,店招、广告参差不齐,重要道路沿线xxx米范围内苗圃、大棚带状聚拢,田园、丘陵和乡村的连片景观被切割、遮挡、丑化,甚至行在山中不见山、行在田中不见田;农业产业小、散、乱、杂问题突出,没有形成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二是产业融合弱。
农工互促方面,县内虽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多数原料与销售两头在外,对本地生产辐射带动有限;农旅融合方面,融合内容和业态不丰盛,时空接续不紧密,分布散、链条短、档次低;农业品牌营销方面,没有形成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没有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种养业和生鲜农产品品牌。三是文化植入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展中,文化元素植入少,讲故事的实力弱,产品结构单一,内涵挖掘不足,难以带来深度的审美体验。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促进产业融合x.进展农博产业。加快天府农博园建设,举办各类会节,塑造农业博览会展的凹地。x.进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加快心道天堂、中以津惠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实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办的形式,举办葡萄采摘节、钓鱼节、鱼头火锅节等会节活动,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年增长xx%以上。x.进展农产品加工业。发挥我县食品加工行业聚拢效应,进展粮油、肉制品、蔬菜加工业,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xxx亿大关。x.进展农村电子商务。鼓舞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全县线上销售农产品的经营主体达xxx家以上,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x.x亿元以上。
第三篇:关于2021年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2021年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以落实十项重点行动为抓手,压实主体责任,聚焦中心任务,坚持重点重抓,努力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x元、增幅连续xx年超过城市居民;农业农村工作考核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成功获批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县、省供销社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先行县,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等工作获得xx省长、xx副省长调研肯定。
一是农村改革全面深化,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全面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农村居“股改”全覆盖。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完成产权交易xx宗、xx亿元。扩大国家级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办理抵押贷款xx笔、xx亿元。创新出台经营权流转履约、抵押贷款保证保险管理办法,获评“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成果”。着力招引产业项目,组建农业项目推进办,新招引农业项目xx个,新竣工xx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xx个,其中亿元以上xx个,数量居全市第一。着力挖掘资源禀赋,在塔集镇全镇域推XXX套龙虾产业,稻虾、藕虾综合种养面积达xx万亩;着力推进全域旅游,水上森林景区获批国家4A级景区,荷花荡入围全国XXX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游客接待量近xx万人次、综合收入xx亿元。成功发布“鲜美xx”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总数达xx件。二是乡村建设集聚提升,农村文化日益繁荣。
广泛调研、科学制定农房改善“5320”行动计划,高标准完成集中居住点规划设计,在建房屋xx套,自愿搬迁农户xx户,两次在省级会议上交流。聚力打造特色镇村,依托XX荡建设XX小镇,XXXX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XXXX入选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XXXX湖入围“中国农民丰收节”XXX个特色村庄。加快完善基础配套,完成城乡区域供水一体化,开展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创成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办“乡村振兴讲习所”,开讲xx余场次、受众xx万多人,入选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着力做好典型培育,入选中国好人xx名,全国最美家庭xx户,xx镇村官xx被表彰为全省“最美大学毕业生”。三是脱贫攻坚精准推进,民生事业显著改善。
建立县级扶贫项目库,实施入库到户项目xx个。稳步提高农村低保、五保等标准,创新实施特困家庭财政托底救助政策,户均救助金额xx万元以上,20XX年实现低收入农户脱贫xx人、脱贫率达xx%,xx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完成转化。深度整合“阳光扶贫”、农村集体“三资”交易等系统平台,上线“阳光村务”户户通工程,开通“阳光村务”XXX电视频道,实现xx亿元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持续优化城乡教育布局,结合农房改善新建xx所学校,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开展“县管校用、全员聘任”改革,缓解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组建县医院集团发展中心,实行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统管,依托智慧医疗平台开展分级诊疗,获省政府表彰奖励。建成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xx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公交化。四是农民就业充分保障,人才引培活力初现。
实施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加大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通农村创业贷款绿色通道,发放创业贷款xx万元。组建“创业项目库”,建成省级创业型镇(街道)xx个。构建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电商服务网点,广泛开展电商培训,全县网店总数达xx多家,获评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用好科技镇长团后方资源,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xx人。聚焦“高精尖缺”,引进高校毕业生xx名,其中高层次人才xx人。出台服务企业用工六条意见,每年评选XXX名优秀新xx人,按照在本地就业年限给予购房奖励。建成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xx家,引进“苏北特聘专家”xx名、农业科技人才xx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xx多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提高xx%。五是社会治理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创新引领。
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建成县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县中心在全省唯一通过省级标准化试点验收,镇村中心均达省定二级以上标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八大类案件破案率达xx%,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xx%,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连续xx年获评省“平安县”,蝉联xx届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全市唯一获批“省综治工作先进县”。打造全域诉调升级版,“四频一网”实现全覆盖,获评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实施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三年计划,累计改造村居活动阵地xx个,xx%的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达到省定标准,今年全部达标。创新实施村干部队伍“源头工程”,开展全省“定制村干”试点,公开招考“兴村专干”xx名。制定“百村定档升级竞赛”考核XX实施办法,稳步提高基层村干部待遇,充分激发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20XX年,我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实施“五大突破”,突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场硬仗,确保圆满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开创xx乡村振兴新局面。
1.坚持质效并进,在“产业兴旺”上求突破。开展“农业重特大项目攻坚年”活动,着力招引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冷链加工、高标准设施农业项目,逐步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全年招引农业重点项目不少于xx个,其中xx亿元以上项目x个。加快现代农业品牌化发展,叫响“鲜美xx”知名度,大力发展“三特”农业,新增稻虾、藕虾等综合种养xx万亩,建成特色水产养殖基地xx个。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坚持生态优先,在“生态宜居”上求突破。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统筹安排基础配套建设,推进“厕所革命”,持续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启动农村污水治理省级试点。全面推进农房改善“5320”工程,新建安置房xx套、交付xx套。做好城乡挂钩、占补平衡、工矿废弃地三类项目复垦,力争完成复垦面积xx万亩。优化农村环境“五位一体”管护机制,打造更多省级以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3.坚持文化引领,在“乡风文明”上求突破。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创建、评选活动,年内实现文明家庭(户)比例xx%以上,文明村镇比例xx%以上。深化“一馆四堂”建设,完成“乡贤堂”建设和布展,实现受教育人数超xx万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和xx建县XX周年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不断激发“向上向善向美”内生动力。
4.坚持组织强基,在“治理有效”上求突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完成新一轮村居党组织换届工作。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城市村居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分层教育培训制度,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创新“三社”联动机制。深化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技防监控村村通”工程,打造技防建设“升级版”。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途径,打造“调解工作室”示范引领工程,组建“乡贤调解团”,推进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贴身律师”、“法律副主任”工程,发挥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的积极作用,推动遵法守法成为村民自觉行为。
5.坚持民生为本,在“生活富裕”上求突破。打通产业扶贫路径,跟踪落实省市定经济薄弱村特色产业扶贫规划,实现脱贫转化、巩固提高。充分发挥“阳光扶贫”系统作用,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培训,建设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统筹运用股权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持续加大对特困家庭的托底救助力度,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和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
第四篇:关于2021年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2021年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设立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主要工作任务是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集中资源开展脱贫攻坚,转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央、省、州有关决策部署和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稳定脱贫“331”工作体系,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结合农户主动申报情况,“尖刀班”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入户走访排查,乡镇及时进行集中研判,行业部门同步开展信息比对,及时对监测发现的致贫返贫户建档立卡,由“尖刀班”对其按照脱贫攻坚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政策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确定“尖刀班”结对帮扶责任人,实行精准帮扶脱贫。(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
2.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将集中安置点纳入基层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全县25个200人以上的安置点设置管理中心或服务站,做到“五有”,即有专班专人、有管理制度、有运行机制、有办公场所、有经费来源。集中安置点道路、供电、自来水、垃圾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根据需要建设卫生室、红白喜事专用场地、公墓等公共服务场所。实现XX个XX户以上安置点扶贫车间(扶贫工厂)建设全覆盖。利用扶贫车间、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公益性岗位、点对点服务等方式,加大小型安置点及分散安置户发展种养业和组织务工的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稳定脱贫能力。(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农村低保向以农业生产或务工收入为主的家庭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的重病、重残和高龄老人等重点对象倾斜,向主要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组成的家庭、一个劳动力养活多个家庭成员的家庭倾斜。调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农村低保家庭应及时退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家庭应及时纳入,加大对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对象临时救助力度。(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妇联、县残联,各乡镇党委政府)
4.强化扶贫产业基地后续管护。完善产业后续管护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及时开展产业基地管护。开展乡镇领导到田块、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块、“尖刀班”到田块、市场主体到田块、产业后续管护大比武活动的后续管护。对品种不适合的小水果、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地块,及时改种、补种。新发展产业要引进良种,外引的品种要先试验再推广,不得盲目大面积发展。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配齐配强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人员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5.落实村级公益设施管护机制。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小型水利、消防、公厕、环卫、文体等公益设施管护,全面建立“谁受益、谁管护”的村民自主管护机制。设置一批基础设施管护公益岗位,细化管护责任,实行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优先安排本村返贫致贫或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城管执法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6.强化驻村帮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将精准扶贫“尖刀班”转化为乡村振兴“尖刀班”,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乡村振兴重点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脱贫村,不属于脱贫攻坚期内的贫困村,但基础设施薄弱、工作基础较差的村由省、州、县直单位驻村帮扶,派驻不少于3人的工作队;帮扶两个村以上的县直单位,对其中帮扶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脱贫村,至少选派1名驻村第一书记;只负责帮扶一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县直单位,派驻不少于2人的工作队;其余村由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在至少保证每个村有1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基础上派驻工作队。县直单位驻村个数由县指挥部办公室合理确定。县直单位派驻的工作队由乡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任工作队长兼任驻村第一书记、“尖刀班”班长,队员实行新老搭配、逐步轮换,每名队员驻村年限不低于2年。各单位新招录人员必须驻村,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乡镇卫生院不再安排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继续实行“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按照脱贫攻坚期驻村工作队员保障政策落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各项待遇。“尖刀班”要继续通过入户走访、组织群众座谈、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社情民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
7.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重点村。统筹于县域经济全局,依靠城镇化,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思路,走“片区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之路,持续抓好牛洞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高标准建设江家村、朱砂土(茶庵寺)片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力推进36个县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合理制定实施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把州级示范村、县级重点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风文明引领村、基层治理样板村、富裕富足幸福村”。要按照“XX标准、恩施特色、多规合一”要求,围绕“一年启动、两年见效、五年建成、辐射周边”目标,编制州级示范村和县级重点村乡村振兴规划。规划要立足重点村,辐射带动周边村;要对宅基地、强弱电线路、公墓、交通干线等设施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明确村庄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建筑风貌管控、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任务。规划要反复听取群众意见、踏勘现场、开展讨论,谋准建实项目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县直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升级乡村产业
8.全面提升主导产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长江清江柑橘示范绿色岸线、巴野线和巫峡口茶叶示范绿色廊道、高山道地药材药业绿色山顶的“一岸线一廊道一山顶”产业格局。大力推进郡贡茶、特色柑橘、中药材和畜牧产业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建立茶叶、柑橘、药材、畜牧四条主导产业全产业链,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格局。加大茶叶、柑橘、药材、蔬菜等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管理力度,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提升“三品一标”建设水平,培育和引进特色产业优良品种,打造XX郡贡茶、XX椪柑、XX玄参等知名品牌。提升“茶叶、柑橘、药材、畜牧、蔬菜、烟叶、粮食、中蜂”产业化水平。继续执行产业以奖代补政策,扶持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9.继续实施“一村一品+”行动。立足茶叶、柑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础,发挥政策、项目、科技、文化等优势,紧盯市场,优化布局,着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带动发展,推动形成村级高质量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发展生猪、家禽等家庭养殖业,实现“养满养足”,全力增加农民收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镇党委政府)
10.加快配套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禁止破坏耕地行为。加强耕地修复改良,建设高标准农田4.04万亩、节水灌溉0.5万亩,实现旱涝保收。根据需求在主导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温室、大棚等生产设施,清洗、分选、切片、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气调库、冷藏库、储藏窖等仓储设施。重点完善官渡口神农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溪丘湾茶叶交易中心、野三关中药材交易中心基础设施。以县城和乡集镇为中心,配套建设产品深加工、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等。(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11.全面推进融合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乡村旅游模块化、区域化体系,注重片区开发,优化全域乡村产业总体空间布局。重点打造“野三关花海、绿葱坡滑雪场+中药材观光园”、“巴野路、茶店驿站+XX郡贡茶体验馆”等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长江三峡(XX)纤夫文化旅游节、绿葱坡冰雪旅游节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乡村地域旅游资源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举办XX坪油菜花节等特色乡村游活动,不断推进XX康养民宿业、休闲旅游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积极探索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融合发展模式,有效对接城乡生产与消费,引导城镇居民下乡消费。利用互联网优势,发挥农村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作用,运用“三专一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方式,畅通销售渠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保护乡村生态
12.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摸排自20XX年以来改建的农村户厕问题,边排查边整改。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农村垃圾分、清、收、运等长效机制。出台《XX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开展12个农村聚居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大力开展村庄“四旁”、庭院植树、种草、栽花活动,引导农户畜禽圈养,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扫干净、摆整齐,打造“绿树成荫、四季有花、春秋有别、韵味十足”的美丽庭院。(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3.推行乡村工程建设生态化。严格乡村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道路、桥梁、矿山开采等工程建设,严格落实环评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及时实施复绿复垦等生态修复措施。乡村建设尽量就地取材,弃土弃渣规范处置。建设风格与周边生态景观相协调,防止照抄照搬城市元素、硬质铺装过度、景观建设多余,避免损害乡村气质,破坏乡村生态和风貌。河道治理尽量维持河道原貌,减少混凝土成分,实施植被护坡护堤。(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4.从严保护农村生态资源。严格管控农业化学品使用,继续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推行配方施肥、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还田、轮作休耕等措施,继续保持化肥农药零增长,加强农膜、秧盘、遮阳网、果蔬套袋、农药袋(瓶)、化肥袋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实施无害化处置。实施总量减排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全面实施林长制,加强古树名木和天然林保护,对80年以上的大树实行挂牌保护,严厉打击猎杀、捕捉、驯养、贩卖和烹食野生动物行为。严格落实长江、清江流域“十年禁渔”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镇党委政府)
五、改善民生福祉
15.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快速推进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杨柳池至金果坪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完成266公里“油返砂”,提档升级XX公里通畅公路,改造农村公路危桥XX座。实施集中居住10户以上村民小组硬化路补短板工程,试点推进入户路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围绕巴野公路、县城至溪丘湾乡等重点农村客运班线,创建农村客运文明示范线。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实施X个农村电网改造单项工程,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XX千米、低压线路XX千米、变压器XX台XX千伏安,全面消除农村“薄弱电”和“低电压”。持续开展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新出现的危房及时改造,做到“动态清零”。(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国网XX供电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
16.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除因身体原因不能上学以外,适龄学生不得失学辍学。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落实农村医疗保障待遇。继续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实施乡村振兴“光明行”行动,推进“童伴妈妈”、农村养老互助中心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信息管理无盲点,儿童主任、督导员配备全覆盖,加强重病重残患者、高龄独居老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困境孤残儿童等重点对象的探访和照护。(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医疗保障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各乡镇党委政府)
17.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强化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新建及改扩建50个村级阵地,打造10个“红色驿站”,改善9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县乡村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将社保卡和社保待遇申领、养老金领取、生活缴费、户籍办理等高频服务事项的办理权限向基层延伸,实行网上办、上门办、马上办、全程代办。结合乡镇行政体制改革,采取“公益性岗位+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的方式,分层推进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乡镇实践所建设实现全覆盖,村实践站覆盖率达到90%;实践所每个月、实践站每半月开展1次文明实践活动,在职党员人均每年参与志愿服务5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0小时;推进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数字化建设,建立12个乡镇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进农村、进农家,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经常性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支持各乡镇、村(社区)自办、自创“乡村春晚”等文艺展演活动。(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六、提升乡村风貌
18.整治农村建房乱象。坚持规划先行,严格“一户一宅”规定,规范审批程序,加强用地建房过程管理,禁止非法倒卖集体土地建房,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推行依山就势建房,严禁占用成片耕地、侵占河道蓝线、紧邻河边沟边、侵占公路控制线和规划区域外建房。加强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突出传统建筑特色和民居建筑风格,由县住建局提供具有乡村特色、满足农村使用功能、不同梯次造价的农房设计图纸,无偿提供农民选择使用,由乡镇和“尖刀班”负责督促农民严格按图施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9.整治标牌乱立、杆线乱设。按照清除废弃的、统筹必须的、规范现有的、控制新建的思路,治理农村各类标牌乱立和强弱电线“蜘蛛网”问题。坚持非必要不设立标牌,必须设立的须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批,杜绝形式主义标牌、破坏生态标牌、垃圾广告标牌等。规范高压、低压、弱电线路杆线设置,最大限度实行杆线公用,消除乡村视觉污染,确保整洁有序。(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七、培育文明乡风
20.推动移风易俗。实施乡风文明三年建设行动,到2022年建成15个乡风文明试点村。深入开展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形成良好民风家风。持续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加大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深入开展诚信活动周、学雷锋活动日等诚信主题活动,推进“信用XX”建设。发挥乡风文明理事会作用,推行道德评议、红黑榜曝光等机制,严厉整治“大操大办、天价彩礼、整无事酒”等陋习。持续开展活人墓、大碑大墓专项治理,采取分村单建和多村联建方式,大力推动村级公墓建设,实现全域覆盖。倡导生态、文明、低碳祭扫。开展“科普乡村行”活动,引导农民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抵制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向农村渗透。(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政局、县民宗局、县科协,各乡镇党委政府)
21.推进文化保护与传承。统计调查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建筑、乡村文物保护单位、巴文化遗迹等文化遗产情况,明确保护责任。加强对XX镇围龙坝、XX镇XX坪等传统村落,XX镇蓝家大院、XX镇XX老屋等古建筑,XX坪乡红三军旧址、XX湾乡XX洞等红色遗址文化保护。加强XX堂戏、XX号子、XX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宗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八、深化乡村治理
22.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一统三治”基层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五村建设,探索建立红旗型、标准型、后进型“三型”党支部分类管理模式。抓好XX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深化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抓好乡村两级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成员。继续执行村“两委”干部养老保险补贴实施办法,按照村主职干部年报酬70%的比例落实村副职干部待遇。加大党员培训力度,持续擦亮乡镇党校名片,选派优秀党支部书记异地跟班学习,常态化开展“村书记论坛”,建立农村党员分类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加强党性教育。全面推行“214”村级民主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持续开展重难点村“点穴式”巡察,落实“三会一课”、党务公开等制度。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对红白理事会、村级公益设施管护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全面引导。简化村规民约,强化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一村一警”和行政村法律顾问全覆盖。稳妥开展村(居)建制调整,对常住人口在500人以下的行政村进行建制调整,不搞“一刀切”,不损害群众利益。稳慎推进城郊村、城镇中心村“村改居”,妥善处理集体资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3.大力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用好中央、省、州扶持资金,积极探索资源开发、资产运营、服务创收等方式,大力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出台《XX县农村村集体经济收益管理办法》,健全法人治理、经营运行、监督管理和权益分配机制。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承接除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以外的村级小型工程项目建设。有效化解村级债务,按照“摸清旧债、严控新债、落实责任、分类甄别、逐步化解”工作思路,逐村制定债务化解方案。2021年负债10万元以下的村级债务实现清零,严禁新增村级债务。(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金融办、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九、培养乡村人才
24.加强乡村治理人才培养。建强以村(社区)“两委”班子、大学生村官、后备干部、驻村(社区)工作队为主体,村民小组长、新乡贤、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为补充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训,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中发展党员,每村(社区)培养3-5名入党积极分子。(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党校,各乡镇党委政府)
25.加强乡村创业人才培养。围绕乡村产业,分类持续开展龙头企业家、创业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电商等人才培训,县级培训每村不低于5人,乡镇要经常性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举办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遴选支持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继续实施在外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优化返乡创业服务、做好返乡企业用工服务、落实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支持在外人才返乡创办实业,带动就业。(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6.加强乡村科技人才培养。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XXX人,常态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XXXX人次以上,选派XX名科技特派员。以乡镇为单元,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咨询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从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技术骨干中公开招募X名特聘农技员。继续推进“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选派优秀青年农民接受脱产大专学历教育,毕业后按程序吸纳为村干部(后备干部),并担任本村产业技术指导员,服务本村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十、强化乡村振兴保障
27.统筹县域经济发展。将乡村振兴统筹于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一体推进。以小城市标准提升建设县城和中心镇,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聚焦茶叶、柑橘、药材、畜牧等主导产业,建成从头到尾比较完善的全产业链。
28.建立工作推进体系。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成立县乡乡村振兴指挥部,组建指挥部办公室;县委农办秘书股与县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指挥部下设专项工作组,由分管县领导担任组长,县指挥部两月一调度,乡镇一月一调度。延续脱贫攻坚期内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决策机制,对非依法必须招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询价、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实施。
29.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对申报成功的州级示范村和县级示范村,统筹整合资金重点支持;2021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乡村振兴的比例达到政策标准30%以上;加大财政统筹整合力度,对乡村振兴重点村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不属于脱贫攻坚期内的贫困村但基础设施薄弱、工作基础较差的村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村分类倾斜。强化用地保障,新增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用地需求;大力推动废弃房屋拆除和土地复垦,新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收益全部用于乡村振兴。强化金融保障,落实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将土地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贷款代偿纳入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范围;过渡期内创业担保贷款向乡、村两级倾斜,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回乡创业者等对象;建立完善行业主管部门推荐、金融管理部门协调、金融机构对接支持的常态化“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制度;持续针对茶叶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乡村文化旅游企业等开展政银企对接和金融服务,安排银行机构跟进服务扶贫车间融资需求。构建更加系统规范有效的主导农产品保险制度体系。
30.加强督导考核。按照“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的要求,对乡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实和驻村帮扶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对乡村振兴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徇私舞弊、贪污腐败、失职渎职等行为一律严格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县直部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范围。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明显、具有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实绩考核结果差的乡镇和县直单位进行约谈。
第五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心得体会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心得体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名扬四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仅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党的*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