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10-1095640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8 09:12: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

06G901-1的名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排布规则

一、腰筋的布置。腰筋只有在梁的腹板高度≥450时才需要设置。腹板高度究竟如何确定,以前一直认为是从板底标高(或板顶标高)算到梁底标高的高差(或梁顶标高),其实不是,而是从板底标高与梁底纵向钢筋中心线标高之间的高差来确定是否大于等于450的。

二、剪力墙转角暗柱处墙外侧水平钢筋如何布置。以前03G101中规定,墙的外侧水平钢筋必须连续通过转角暗柱,过了暗柱以后才能进行搭接。对此,06G901-1进行了补充,就是说墙的外侧水平钢筋也可以锚入暗柱中,就是说外侧水平钢筋应该伸至暗柱最外侧的钢筋内侧做90度弯,90度弯锚长度不得小于0。8倍的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三、对剪力墙拉筋的起始位置及布置的平面形状做了规定。拉筋应该从每一楼层楼面向上的剪力墙第二道水平钢筋开始布置,墙身宽度范围则从墙的第一根竖向钢筋开始布置,高度方向布置到顶部板底的第一排水平分布筋为止。拉筋布置,在设计未做明确说明时宜做梅花形布置。

四、对框架结构的节点位置箍筋的起始位置做了明确。节点最下一到箍,应该布置在距离梁底不超过50的地方,最上一道箍应该布置在距离梁顶不超过100的地方。

五、框架结构顶层边柱,当柱钢筋锚入梁内1。5LAE时,梁的上部钢筋应该伸到柱纵筋内侧下弯到梁底。

六、对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之间明确了要布置分界箍筋的做法,避免了施工验收和结算时的扯皮。

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重视,比如LL和AL相交处,主筋和箍筋各该如何布置等等,在06G901-1上都做了详细的明确,一方面纠正了我们错误的认识,一方面对于工程的各方参与人员而言统一了大家的意见,便于工程结算。

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一

1、钢筋保护层厚度问题。一直被施工人员所忽略的就是一些分布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06G901-9的1-1页再一次进行了强调。

板和墙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该小于规范规定的板、墙主筋保护层的厚度-10,且不应该小于10。对于梁、柱内构件的箍筋及架立钢筋或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任何情况下不应该小于15。

2、明确了砼构件保护层厚度大于40时的防止砼开裂措施(P1-1页),就是在大于40厚的砼保护层中加∮6或∮4@150的钢筋网片。

3、梁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间距问题。梁上部钢筋净间距不得小于30,且不得小于上部最大钢筋直径的1。5倍。梁下部钢筋的净间距不得小于25和最大钢筋直径。

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得小于50,但中心距不得大于300。

墙中水平和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300。

4、规定了任何情况下钢筋受拉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当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按较小直径钢筋计算)。

5、箍筋弯钩弯弧内直径作了明确的规定,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同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6、拉筋的布置要求,不论是墙或是梁,拉筋都应该钩住封闭箍筋,柱中的单肢箍也应该拉住封闭箍筋。

7、在梁的箍筋加密区,拉筋不需要加密。当梁的腰筋有多层时,拉筋应该呈梅花型布置。(P2-2页上图)

8、梁多肢箍筋的排布形式。梁多肢箍的排布应该均匀对称布置的原则,同时箍筋应该采取大箍套小箍的制作方式,对于奇数箍,则设置单肢箍,单肢箍应该同时拉住主筋和封闭箍筋。同时和规定,在同一跨内,复合箍筋的组合方式应该一致,当同一组内箍筋各肢位置不能满足对称布置时,应该沿梁长度方向交错对称布置。

9、对梁箍弯钩的位置做了具体明确(以前的规范或标准图籍中从未有过,只是在一些施工手册中有要求)。当梁的顶部有板时,箍弯钩布置在梁顶,当梁的底部有板时,箍弯钩位置布置在梁底,当梁顶和梁底都无板时,弯钩应布置在梁顶,相邻两组箍的弯钩位置应沿梁纵向对称排布。

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二

1、上柱和下柱钢筋直径不同时,上柱钢筋应插入下柱1.5LAE(由节点顶部起算),而下柱钢筋应进入锚固区1.2LAE,同时还应满足下柱钢筋应穿过节点区(或进入上柱内)不小于12D。(图籍综合规定:框降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节点,不应在中间层节点内截断,钢筋接头应设置在节点区以外)

2、框架结构的节点区:即框架结构梁柱相交的范围内。

3、柱封闭箍筋弯钩位置应沿柱竖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布置。

4、对框降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肢距做了规定:一级抗震时不宜大于200,二、三级抗震时250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直。

5、节点处梁纵向钢筋的弯锚段与柱纵向钢筋的间距应不小于25。

6、对梁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水平锚固长度做了强调,应最少满足0.4LAE,并应伸到能达到最长的位置处。(告诉我们,并非只要直锚0.4LAE就可以了,应在满足钢筋间距的要求下尽可能伸到柱纵筋内侧。

7、梁侧面的腰筋等纵向构造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达到15D即可。

8、框皆结构在任何情况下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柱内的直锚均应该穿过柱的中心线不小于5D。(101-1对中柱如此规定,其实在边柱一样,就是说在边柱内的直锚能满足锚固要求时,同时还必须穿过柱中线5D以上)

9、框架顶层节点处,当采用柱外侧纵筋锚入梁内时,锚入的长度应不小于1.5LAE,同时还应满足:越过柱内侧不小于500(以前的101-1只是规定不小于1.5LAE,但未规定要满足穿过柱内侧500)

10、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框架梁截面尺寸相同时,一方向上梁的上部和下部钢筋应统一放在另一方向梁的钢筋的上面或下面。同时节点区,梁的纵向钢筋应放在节点区最下一皮箍筋的上面。

11、中间层和顶层节点区最上一组箍筋的位置的差别:中间层节点区最上一组箍筋应布置在梁纵向钢筋的上方,但在顶层节点区,最上一组箍筋应布置在梁上方纵筋的下面。

12、顶层中间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直锚时,直锚长度不小于1.6LAE,且应穿过柱中线不小于5D。

13、主次梁相交时,次梁下部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钢筋之上。,同截面时,次梁上部钢筋同样置于主梁上部钢筋之上。当主梁两侧次梁顶标高不同时,梁顶标高较低的次梁的上部钢筋直锚长度不小于1.6LAE,较高次梁上部钢筋在主梁内的锚固与框架结构相同。

14、井字梁交叉节点处,一方向井字梁的上下部纵筋均布置在另一方向井字梁的上下部纵筋的上部。

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三

1、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应连续通过楼板、暗梁或边框梁的高度范围。

2、短肢剪力墙当截面的宽高比小于4时,竖向钢筋的搭接及锚固要求与框架柱相同。

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封闭箍的弯钩位置应沿各转角交错布置,转角墙或边缘暗柱外角处可不设弯钩。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约束边缘构件外边(最外侧的纵向钢筋内侧)弯钩15D。

5、端柱的竖向钢筋连接及锚固要求与框架柱相同。

6、剪力墙外侧水平钢筋在边缘约束构件内的连接,对101-1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在约束边缘构件内的搭接,搭接长度为水平钢筋弯折后的水平段长度不小于0.8LAE。

7、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起始位置做了明确:楼层第一道水平分布钢筋应从底部板顶50的位置开始,最上一道水平分布筋应布置在楼层板顶底不超过100的范围内。

8、剪力墙拉筋布置的起始位置做了规定:应从楼层水平分布钢筋的第二排,墙身竖向钢筋的第一排开始布置,但当墙的顶部有宽度比墙宽的边框梁时,墙的最上一道水平分布钢筋应布置在梁底不超过100的范围内,同时设置拉筋。

9、剪力墙竖向钢筋到顶应锚入板内,墁固长度不小于LAE,同时保证弯钩长度不小于12D。

10、剪力墙连梁拉筋的设置与框架梁相同。

11、连梁和暗梁的钢筋排布;无论楼层还是顶层,连量和暗梁纵向钢筋的重叠区域不得小于按较小直径钢筋计算的钢筋的搭接长度。

12、暗梁第一道箍应布置在距离连梁箍100的地方,顶层则布置在与连梁第一道箍相连处。

13、BKL与LL钢筋排布:BKL的底部纵向钢筋应连续通过LL,在墙身竖向范围内的上部纵向钢筋可以与LL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L1E,且不小于600)。

第二篇:钢筋砼圆管涵

钢筋砼圆涵施工作业论述

1、目的

指导钢筋混凝土圆涵的施工作业。

2、适用条件及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圆涵施工。

3、施工准备及测量放线 3.1、测量放线及要求

施工测量严格按照《公路测量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现场采用极坐标法放线,坐标法复核,两种方法进行放线复核时仪器操作必须换人进行。要求按照设计图纸放出圆管涵基础纵横轴线、测出地面高程,控制开挖深度,并埋好护桩。3.2、施工准备

主线便道已修通,现场征地场地平整完毕;施工用水检测合格;施工用电能正常使用并自备发电机备用。所有检测仪器、仪表、计量用具都在开工前经有关部门标定。施工期间定期校正,以保证其应有的精度。砼配合比经过试验已经确定,进场钢筋、水泥、砂石料符合质量要求标准。施工前已对涵洞位臵、地形、地质情况及出入口标高进行复核。机械设备及人员已经进场,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4、施工方案 4.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先在基坑开挖线外挖好排水沟,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基坑开挖严格按路基挖方边坡(1:1)放坡;为方便施工,涵洞基底开挖尺寸应比涵洞基础结构尺寸大100cm为宜(每边大50cm)。开挖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坑开挖后,如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上报确认,当开挖至离设计标高约30~50cm时,采用人工清理基底,直至清至设计标高。当基坑有超挖时,超挖部分的回填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雨季进行基坑开挖,应做好防排水工作,防止基坑长时间泡水,以至基底变软而影响承载力,当基坑有少量水时,可采用集水坑进行集水,潜水泵抽水,确保基底干燥。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并经人工清底整平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 进行基础的施工。4.2、基底换填

DK77+404涵身基底位于褐色粉质黏土(可塑、软)上,基底开挖时必须开挖至褐色粉质黏土(可塑、硬)上、然后采用级配碎石换填(换填高度0.6~0.8m)至基底设计标高并夯实,要求换填后地基承载力大于等于150KPa,4.3、基础施工

A、基础放样

基底换填完毕,经监理工程师见证检测合格后,应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B、基础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普通拼装钢模,钢模委托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生产,出厂前进行钢模强度、刚度检算,钢模刚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模板时,要求线形顺直,位臵准确,支撑稳固,表面整洁并涂脱模剂,在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基础混凝土施工。

C、混凝土管座: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所用砂石料、水泥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实验室给定的施工配合比拌制砼,拌和均匀。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浇筑管座基础。管基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底下部分,注意预留上拱度5cm及安放管节座浆混凝土2~3cm, 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4.4、钢筋混凝土圆管的预制

A、管节找有资质的预制厂家制作。

管节所用钢筋材质和结构与设计一致并满足规范要求。管节所用混凝土及原材料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并请监理工程师到厂家见证取样。

B、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进行处理,内外管壁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30mm2,深度不得超过10 mm,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4.5、管节的吊装

为了保证涵管的质量,在进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管径及长度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是否有破损或贯通裂缝。

C、表面是否有严重的蜂窝孔、麻面和砼松散现象。D、是否有钢筋外露。E、管节两端是否平整。

F、管节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满足上述所有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

4.6、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及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

安装管节采用人工配合吊机安装,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管节受力均匀; 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安装管节完成后,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安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A、应注意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

B、各管节应流水安装平顺,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C、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的端面必须严格一致,不得有犬牙交错现象,非沉降缝的管节接缝,应尽量顶紧。

D、圆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E、接缝宽度不大于10mm,并用1:3水泥砂浆抹带,形成密封层。4.7、沉降缝施工

按DK77+404钢筋砼圆管涵施工设计图,本涵共设沉降缝4道,进出口端墙与接头处各设一道,涵身设二道。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a、基础部分

基础沉降缝宽3厘米,采用沥青木板预留,沉降缝内用砂子填实,也可将沥青木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

b、涵身部分

涵身沉降缝宽3.0厘米,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絮填塞,用直径2厘米麻绳绕沉降缝一周,外包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用粗铁丝绑扎结实。

C、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沉降缝端面垂直、平整,防止相互交错,并填塞紧密。

涵身沉落缝应与基础沉落缝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以发挥沉落缝的沉降作用。

涵洞及墙身沉降缝填塞所用材质需满足设计相关。4.8、防水层的施工

根据钢筋砼圆管涵的埋深确定是采用THF-Ⅰ还是THF-Ⅱ防水层。施工前应先把砼面清洗干净且保持干燥,然后在圆管涵管节混凝土上涂刷两层(次)聚安脂防水涂料,厚度1.5mm, 防水层在防水层与混凝土面间必须紧密粘结,然后再覆盖厚20cm塑性粘土。

防水层施工注意事项

A、为保证质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铺装面基层必须平整、干净、干燥、无凹凸不平、蜂窝及麻面。

B、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再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

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基层面的连接。

C、防水涂料施工时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后(也可用吹风机加热的方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出现水汽可视为干燥。应接好茬。

D、防水层铺设完毕24小时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4.9、出入口铺砌及附属工程

本涵涵洞出入口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水沟连接应圆顺、稳固、流水畅通。沟床结构尺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作。涵洞上下游为保证排水通畅,必要时进行改沟施工。避免损害路堤。施工中应注意:

A、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和,标号不小于设计值,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拌和均匀。

B、砌筑时砌块错缝,坐浆挤缝,嵌紧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

C、外圈定位和转角处,选择形状方正、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向与里层片石咬接。

D、较大的片石用于下层,砌筑时选择形状和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敲除尖锐突出部分,不得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块在下面支垫。

E、砌缝不大于2cm,且无干缝、死缝。4.10、台背回填及涵洞填土:

经检验证实圆管涵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并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及时进行回填。

台背填土按规范施工。涵路过渡段两侧各20m范围内采用5%水泥加级配碎石填筑,填筑必须从涵身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填筑,并碾压密实。涵身两侧1m范围内的填土不得用大型机械施工,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5、技术保证措施

为确保我公司能高效、安全地完成涵洞的施工,特制定如下技术保证措施 5.1、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及人员安排

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系统,执行《管理管理程序文件》中《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和铁道部有关的技术管理办法。及时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和落实各项岗位责任制、制定施工设计图纸文件会审制、技术交底制、开竣工报告制、测量分级复核责任制。

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实行技术人员专业分工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既是该工序技术负责人,又是工序施工责任人,能有效防止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不清而 5 导致的质量缺陷。确保关键工序质量。5.2、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执行我局的技术管理层层责任制,有利于规范及章程、技术措施和技术纪律的正确贯彻执行。

(2)、总结我集团公司在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教训,结合本工程的设计要求编制并报批施工组织设计后,及时编制质量计划和作业指导书,并对关键及特殊工序制定详细的并落实到人的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和操作细则。

(3)、施工过程严把“三关”

一是严把图纸关,首先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复核,彻底了解设计意图,其次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实施,并层层组织技术交底。

二是严把测量关,确保涵位正确及结构尺寸准确。

三是严把试验关,由取得国家CMA认证的试验室负责组织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及对每批进入施工现场的商品混凝土及钢材进行材质检验,并按我局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使用到工程中。

(4)、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联系,以取得广泛的合作与支持,并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6、质量保证措施

1)涵洞开工前,准确定出涵洞中心位臵及各涵轴线位臵,设臵临时水准基点。施工期间进行复测,确保涵洞各结构尺寸及位臵准确无误。认真复核设计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单位汇报。

2)基坑开挖后,对照设计资料,认真作好原始记录。

3)各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工作,砂浆及砼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中,所用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等原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砂浆及砼的配合比必须经过试验确定。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砼捣固密实,无露骨及蜂窝麻面现象。

5)砂浆应随拌随用,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6)认真作好施工记录,所有工序必须实现可追溯性。

7、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1)本段所在区域雨季时间长,雨量大,因此,对于预计将在雨季施工地段各工序应做合理安排。涵洞临时排水设施在雨季前完成。并能保证雨天时均能顺畅排除地表汇水。

2)对运输便道加强日常维修养护,尽可能不因便道运输而耽误施工。3)预定天气预报短信服务,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做好安排。4)施工场所内积水随时用抽水机或人工排除,保证施工的结构物不受雨水浸泡。

5)对主要材料、机具要估计在雨季施工期间的储备量,并增设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特别是水泥的防雨防潮工作。

8、冬季施工措施

1、砂、石料保存:提前采取防雪、防冻措施,表面覆盖保温材料,防雪、防冻。

2、砼的拌合:

a、当材料原有温度不满足需要时,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并对水泥采取保温措施,确保砼出机温度及入模温度。

b、投料时,先投入集料和水,进行搅拌,对骨料进行预热,然后再投入外加剂及水泥。

c、在料斗上设有钢筋网,防止集料带有的冰雪及冰结团块进入搅拌机,并对料斗上集结的集料块进行及时清理,搅拌时间较常温延长50%。

d、砼拌制时应由专人配制早强剂和防冻剂,严格掌握其掺量。

e、严格控制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防冻剂和早强减水剂中的水分应从拌合水中扣除。水灰比不宜大于0.5。

3、砼的运输:

a、尽量缩短运距,选择最佳运输路线。

b、砼搅拌运输车采取外包保温材料措施,对砼进行保温,并防止保温层受雨雪侵蚀,减少热量散失。

4、砼的灌注:

a、当外界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应搭设暖棚,生火升温,暖棚内温度不低于10℃。拆模后,表面加以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B、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寒流时灌注砼。

c、合理安排砼灌注时间,尽量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间灌注砼,防止砼在初凝前受冻。

d、浇筑砼前如模板内有积雪、冰冻,及时进行清除。

e、缩短砼运输时间,加强前后方联系,确保砼灌注的连续性,加快砼灌注速度,做到随用随放,禁止砼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运输车辆在现场中等待时间过长。

9、安全保证措施

1)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杂物,注意涵洞坑壁防护,以防落物伤人。2)遇大风、暴雨及雷电而停工时,注意切断电源,保护好各种设备。3)施工现场四周设臵安全标志、警示牌,场地内严禁无关人员逗留。4)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实施工场地定位管理,分管段、分片区进行场地规划,运输道路、材料堆放场、机械停放场,搅拌场合理布局,统一规划。

2)在砌筑工点处,设臵三牌,即工程简介、工程概况、安全责任牌。标明工程名称及主要工程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

3)合理布臵现场给、排水系统。保证给水设施不渗漏,供水安全,排水系统顺畅,防止直接冲刷农田。

4)临时用电不乱接乱扯,供电设施良好。

5)建筑材料分类堆放,堆码整齐,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严禁乱堆乱放。6)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现场只许按低音喇叭,场外行驶严禁鸣笛。7)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8)运输道路定时洒水防尘,严禁在场地内燃烧各种垃圾及废物。

9)施工期间爱护环境,保护绿化,保护好已成建筑物不污染、损坏。完工时彻底清场,恢复原有道路、设施,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洁净,达到一次顺利交付。

致 谢

在此要感谢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及对我在求学路上的大力支持,感谢各社会团体及个人在我求学路上的大力扶助,感谢至入学以来各恩师对我的谆谆教导与备至关怀,对这次在我的毕业设计中付出大量宝贵时间、对我及我们组进行钢筋砼圆涵施工作业悉心指导的老师表示特别的感谢。同时在设计和绘图过程中,本设计小组的同学和寝室同学还给予了我大力帮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致谢!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对我们的专业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同时对四年里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是对自己学习的一次综合性检验。

第三篇:钢筋砼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钢筋砼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学子希望之家!】

202_年7月1日

一、施工概况

K130+595钢筋砼圆管涵涵长36.0米,孔径φ1.5米,涵轴线与路中线正交,进口为跌水井,出口为直翼墙,管顶最大填土高度2.5米,该涵挖土方160m3,圆管涵管节为C25钢筋砼预制,管身下碎石垫层为19.8m3,直翼墙及基础7.5#浆砌片石58m3,隔水墙2.4m3.二、工期人员及设备

1、工期

本圆管涵计划于202_年1月25日开工,202_年3月5日完工,工期40天。

施工放样1天

挖基整平5天

砂砾垫层10天

圆管安放9天

洞口及铺砌10天

台背回填5天

2、人员

本涵洞配现场施工技术员1名,由陈涛负责,另备从事过这方面施工有经验的工人队伍20人,担负该涵洞的全面施工。

3、机械设备

为使施工能顺利地进行,特配备CAT320B挖掘机一台,15KW发电机一台,震动夯一台,装载机一台。

三、施工放样及挖基

复核原设计图纸,根据新测地面线确定原进出口设计高程是否能满足实际需要,然后结合涵洞通用图作出施工图,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1、施工放样及挖基

首先用全站仪放出轴线桩,并在进出洞口处护桩,护桩钉用铁钉以便随时恢复涵轴线,以便施工。同时用钢卷尺量出基坑的开挖线并用石灰注明。

2、基坑开挖

基坑的开挖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的方法进行。挖掘机开挖时,先预留基底20cm,留作人工整平。在基底整平的过程中,随时用水准仪控制基底设计标高。基坑开挖好之后,必须对基坑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

(1)基坑的平面位置、尺寸和基底标高。

(2)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3、砂砾垫层

砂砾垫层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粒径不大于40mm,其压实度要求在95%以上,砂砾垫层为30cm,砂砾垫层摊铺后用夯机压实。

4、7.5号浆砌片石铺底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浆砌片石的平面位置放出,同时用已知水准点控制铺底的厚度。

5、管节的吊装

为了保证涵管的质量,管节由业主指定的厂家生产。在购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径及长度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是否有破损或贯通裂缝。

(3)表面是否有严重的蜂窝孔、麻面和砼松散现象。

(4)是否有钢筋外露。

(5)管节两端是否平整。

(6)管节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满足上述所有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吊装工作由人工配合挖掘机完成,管节的安装由下游涵节向上游推移,每节涵管应紧贴与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且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在吊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人为的损伤和破坏。涵管之间的接缝不大于10m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用沥青麻絮填接缝的内外侧,形成柔性封闭层。在用两层15mm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毛毡包缠接缝部位。

6、基座墙身及15号砼

管节吊装完毕后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即对基座墙身进行砌筑,墙身也为7.5号浆砌块石。待墙身达到一定强度后,即用15片石砼进行浇筑,增强涵管的密封性。

7、洞口工程

帽石、直翼墙均采用7.5#浆砌块石,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垢清扫干净,并用水保持湿润。砌筑前必须两面立杆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内面线大致适顺,以保证砌体各部分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所以在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效正杆线,浆砌块石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补实,不得有空隙和立缝贯通现象。砌筑中断时,可将砌好的石层孔隙用砂浆填满,再砌时表面要仔细清扫干净,洒水湿润。铺底、端墙及隔水墙用7.5号浆砌片石,砂浆必须饱满、片石符合要求。

8、涵背回填

当砌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按规范要求进行回填,回填时采用分层回填,每层松铺厚度15cm.夯实后压实度应达到95%。

第四篇:13钢筋砼作业指导书

6.钢筋砼作业指导书

6.1 目的 对钢筋砼施工人员施加环保意识,并规定操作准则,以使合理利用资源,杜绝浪费现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2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所属150医院12#公寓楼施工现场。

6.3 职责:项目部、分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生产部负责组织检查监督。6.4 操作要点: 钢筋砼施工涉及到钢筋、模板、砼分项工种,施工作业时要做到: 6.4.1 采购钢筋必须合格,钢筋 存放在垫高的支架上,夏季要防雨防锈,钢筋下料加工时要下料准确,减少剩料,在规范允许情况下尽量利用,钢筋绑扎时,操作规程工人应戴手套手防护用品。

6.4.2 模板运到施工场地要认真除锈,涂刷脱模剂要均匀,工人应穿戴必要的防护,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大模板存放场地,涂刷时板面下地面应铺设一块彩条布,避免脱模剂直接落在地上。横板吊装、撤离模时要轻拿轻放,不得猛砸硬撬,施工作业时间控制在早6:00-中午12:00,下午1:30-22:00,在高考期间更应严格遵守,执行市政府有关规定。拆模后要认真检修、除锈,涂刷脱模剂,检修时亦不可猛砸。6.4.3 砼浇筑时,推水泥、煤灰不得遗洒,在放放车中,倒入料斗时应缓慢有序,在搅拌棚内要安装防尘喷淋设备,搅拌机工应经过培训,并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上料半过程中不要快速撞击机身及用大锤砸击料斗,严格 按砼配合比搅拌及时测砂石含水率,调整成正式施工配合比。

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在有效半径内移动,禁止直接振动钢筋和模对浇捣砼数量要及时控制,土建工长要及时控制收尾工作及时“卡 板。

盘”,避免剩余砼而达到节约。

第五篇:钢筋砼圆管涵

钢筋砼圆管涵

a.施工准备在工程开工前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场,确定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安排临时设施。组织材料检验进场,同时做好开工前的砼配合比试验工作。b.定位放线涵洞的定位放线采用坐标法,沿涵洞的中心线和路基中心线各放设三点以确保位置准确,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c.基槽开挖基槽开挖基本采用机械开挖,涵洞经过河塘时,要先打围堰、清淤排水进行软基础处理:当地质不同时分别按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等地基处理措施完成后,再进行开挖施工,开挖时预留20-30cm不挖,采用人工整修到位。为防止泡槽,人工整修时在基底增设排水沟和集水坑,设置时按地下水的情况而定。同时对基层承载力进行检验,如基底要求夯实的,还必须预留夯实的高度,当管顶填土超过2m时,按规范要求在基槽上预留足够的预拱度,以允许填土荷载造成的沉降。

d.基础砂垫层按设计要求进行砂砾石垫层的施工,当基底处理完毕并报验合格后,采用人工铺筑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20cm,夯实机械采用蛙式打夯机,要求砂垫层密实均匀。

e.基础砼施工砂垫层完工后,支立底板砼模板,浇筑底板砼,底板砼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完成沉降缝的预留工作。

f.管节安装按设计标高在基础砼上做好砂浆找平层,并将涵位中心线放设在基础上,采用吊车进行管节安装。涵管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向上游,各管节顺水流坡度成平顺直线,管节和基础结合紧密。

g.管节接头按图纸施工,缝宽控制在10 cm以内,采用沥青麻絮内外双侧嵌缝,水泥砂浆或沥青麻絮包裹。接缝施工完毕后外包C25钢筋砼。

h.抗肩、端墙及洞口抗肩在管节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首先清理抗肩与基础的结合面,按施工缝要求支立模板进行砼施工,施工时注意沉降缝与底板贯通。端墙施工时要注意支撑稳定,使端墙成形顺畅,美观。涵洞洞口的河床顺直,与上、下游排水支流连接圆顺、稳定。

i.结构回填回填在构筑物达到一定强度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采用分层两侧对称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15cm。地面以下采用汽夯或蛙夯配合人工回填,地面及地面以上20cm采用人工配合压路机进行回填。为保证构筑物台背与路基顺畅连接,台背的压实度控制在95%以上。

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