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浅析城市生态规划科学有效实施策略要点
编辑:花开彼岸 识别码:10-270370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1 22:15:06 来源:网络

浅析城市生态规划科学有效实施策略要点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为顺应时代要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生态规划设计逐渐引入了生态理念。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要做好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就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制定较为合理的城市建设目标,加强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措施,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本文在此从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出发,对如何科学有效做好城市生态规划设计提出了几个重要策略。

关键词:生态城市;现状;实施策略

前言: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规划中要响应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城市生态规划概述

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对城市进行设计,建立高效、和谐而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聚居环境。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深刻的认识基础上一种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关系,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城市生态规划始终坚持以整体优化、趋适开拓、协调共生、区域分异以及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原理指导,将城市的环境容量、生态适宜度以及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等作为基本依据,在对城市生态功能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对生态工程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期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生态及环境质量,找到最佳的城市生态位,进而在不断的探索中开拓并占领出空余的生态位,使生态系统的整体潜力得到有效且充分的发挥,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维持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进而维持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在关系上的协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现状

城市的生态系统是由居民和所生存的环境共同组成的,城市当中人口高度密集,生活中的垃圾不断增多,对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物质和财富在城市里聚集,能够增加商品和信息交换的便利,但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包括空气、水、土壤等等。近几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工业水平越来越高,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带来的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而且由于现阶段不理性不科学的发展模式,造成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物种灭绝,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对其进行一定的修复和改善,将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沉重的打击。

三、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的科学有效的设计策略

1、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与节约

城市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资源的利用,但是过度的利用就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现象,而这一点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是非常不利的。正因为这样,城市生活的每个人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城市资源的利用与节约,比如说城市的水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大气资源、矿产资源等等,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发展,而也只有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与节约,才能够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促使预期的生态城市目标得以实现。

2、合理做好产业规划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

3、完善城市基础建设

城市的基础建设也应基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城市当前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要以发展的眼光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完善城市的交通网络,保持交通网络的通畅。城市的交通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城市交通网的设计要依据城市的地形、地势、人口密度、车流密度等进行相应的设计,城市交通网要成为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剂,真正服务于城市。完善不同区域的园林绿化工程布局,整个城区的交通布局,整个城区的治水排水系统等方面的工程布局。

4、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通过对城市不同区位土地最佳利用方向及土地对人类活动承载能力的分析,将土地进行分区

(如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从缓发展区、限制发展区、更新改造区、自然保护区等),确定土地开发顺序和利用布局,划定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避免土地无序的开发,保证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

5、做好城市居住区规划

城市由各类街道、桥梁、广场、住宅小区、滨水区等组成,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要将其生态环境效应考虑在内。比如:街道设计应协调人与车的交通关系,实行步行优先原则,进行人车分流;处理好自然山水景观和建筑景观的协调性;城市广场设计应体现广场主题与个性,增加居住区绿地,推进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水体坡岸绿化等,大幅提高居住区绿地覆盖率。并让其绿地、花草树木与当地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生态特点(如市花、市树)相契合;滨水区设计应以岸线资源共享原则,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和垃圾;景观应预留出必要的视觉走廊;注重历史地段的保护性,处理好新旧建筑关系等等。

6、做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信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要将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很好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7、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

8、做好自然环境条件评价

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为了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应首先进行自然环境条件评价分析,并把研究的结果作为规划设计的条件。目前,关于自然环境条件的评价分析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是用地适宜性评价,通过建设自然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手段进行综合评分,划分建成区、有条件建设区、基本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等。在此基础上,生态优先的设计方法更强调小气候环境的营建,主要根据季节和通风情况来约束未来建筑的形状,限制楼层高度,保留新鲜空气通风道。

四、结语

综上,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带来的不仅是给人们更好的生活环境,也促进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规划过程中应坚持高标准的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高起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做好自然环境条件评价,使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祥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2002.【2】刘晓军.关于城市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J].金陵瞭望,2011,25.

浅析城市生态规划科学有效实施策略要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