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城市基层党建典型材料:城市基层党建莫让“小马拉大车”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0-271747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1 01:10: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城市基层党建典型材料:城市基层党建莫让“小马拉大车”

点”成为百姓生活中的“痛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需要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凝聚群众、引领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推动城市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城市基层党的建设是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工程,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联动不高效、条块结合不紧密,对城市基层党建形成瓶颈制约,导致党建区域化、碎片化难以整体推进。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莫让“小马拉大车”,而要强化系统和整体建设,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新格局。

上下联动抓实党建责任。“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不能仅靠基层来抓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在工作体制机制上做好“攻略”。以北京市“吹哨报到”为例,其经验最关键的一条便是在充分认识到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与艰巨性之后,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手,以上带下,强力推动,取得实质突破。因此要通过强化四级联动,逐级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调度通报、动态管理、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制度,统筹好党组织上下一盘棋,使得工作能够协同推进,实现工作效能最优化。

明责赋权优化街道职能。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要重点在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做文章。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工作的基础,是区域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因此,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使其成为联结辖区内党组织的“轴心”。但在实际工作中,权责不清导致街道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统筹协调能力弱,难以发挥其“轴心”的作用。要明责赋权,制定街道工作事项清单,依据清单对街道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经济创收等任务,积极推动街道减压减负增效,实行街道事务准入制度,使街道能够聚焦主责主业。同时赋予街道相应的职责职权,使其进一步统筹资源、强化引领、凝聚力量。

互联互通增强整体效应。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要在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基础上,将各领域党组织充分激活,打破壁垒,拆除藩篱,构筑城市基层党建“朋友圈”,各领域党组织与街道唱好“大合唱”,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从而形成在街道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相互贯通、相互连结的“党建联盟”。同时适应城市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让城市基层党建与时代“同呼吸”,填充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中出现的“空白点”。

共建共享提升治理水平。加强城市基层党建,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通过做实网格党建,精细化治理,建设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将服务窗口下移,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要推动工作力量下沉。干部深入一线,走进社区,走近群众,看清治理“堵点”,感受百姓“痛点”,共同解决“难点”,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树立起党员干部的形象,从而带动群众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

第二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提纲

一、健全体制机制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走好“联动棋”

二、坚持党建引领齐抓共管建强基层堡垒,走好“共建棋”

三、搭建平台载体汇聚力量做优社区服务,走好“服务棋”

正文:

近年来,我县坚持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理念,积极探索符合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通过建章立制、党建引领、搭建平台,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细落小落实,筑牢城市基层战斗堡垒。

一、健全体制机制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走好“联动棋”

执行县、街道、社区三级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组织包保部门、社区党组织、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定期开展联席会议,深度整合资源、集聚能量、联动左右,成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新“引擎”。今年以来,已召开联席会议3次。将辖区街道合理划分为2个大网格,15个社区为中网格,99个小区为小网格,由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大网格长、15名县级领导分别担任中网格长、66家县直部门分别包保小区网格,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长”四级网格联动体系。推行“一支队伍”执法体系,整合市监、交运、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执法事项开展联合执法和日常管理工作,将行政执法事项整合为一张清单,变执法的“物理组合”为“化学融合”,有效提高辖区综合治理水平。

二、坚持党建引领齐抓共管建强基层堡垒,走好“共建棋”

全面推行“1+3+N”(“1”即为1名党建工作队长,“3”即为1名社区包保县领导、1名街道挂帮领导、1名社区支部书记,“N”即为多名社区在职党员和自管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法,结合部门、党员“双报到”机制,采取群众出题、“两委”定题、协商议题、多方解题方式,让社区服务延伸每一栋楼宇、每一个院落。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推行精细化网格管理,建立以小区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为主的“一格多员”网格党小组,在各楼栋亮明在职党员身份,督促党员自觉服从小区管理,参与小区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推动小区的发展。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通过“选、派、招”等方式,充实社区工作队伍,增强队伍活力,及时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帮助社区抓好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便民服务体系和互联互动体系建设。目前,全县城市社区工作者已达205人。

三、搭建平台载体汇聚力量做优社区服务,走好“服务棋”

依托“社区是我家,共同建管它”示范创建,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型、老旧型、新建型小区分类别、分领域找准载体抓好示范创建推进。目前,已完成麦溪社区、枫林社区、东方社区惠民小区州级示范点创建工作。推行小区治理“四个一”工作法,通过成立一个组织(业主委员会),抓住一个核心(党员和干部),理顺一个关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关系),选准一个管家(楼栋长),成功打造东方社区“五在五心”、麦溪社区“一网五微一中心”、福来社区“五好五心”等党建品牌。推行“社区群众点单、党组织下单、在职党员接单”的“三单制”工作机制,建立重点任务责任清单,根据“问题清单”按类分派至责任单位协调解决。今年以来,解决公共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26件。

第三篇: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意见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中、*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根据中央、省委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经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现就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内涵意义。城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为依托,推动全市争创全国先进、各城市区争创全省先进、街道争创全市先进、社区争创全区先进,带动街道社区与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实现硬件标准化、活动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服务最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是加强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创新举措,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作为贯穿城市基层党建的一条主线,以党的建设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以新担当实现新作为,着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党的建设高质量。

(二)目标任务。从2020年起到2022年,分三个阶段进行:到2020年底,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赋权扩能减负,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联动体系逐步健全,全区域统筹、各领域融合、多方面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取得突破;到2021年底,街道体制改革创新全面完成,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立健全并规范运行,区域化党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2022年,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先进、全省一流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

(三)工作责任。市委加强总体谋划、宏观指导、督促检查,对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全域推进整体提升等重点任务进行顶层设计。市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责任,加强政策指导和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负责加强行业部门党建,制定和落实职权范围内事项的配套措施。各区(市、县)党(工)委履行第一责任,负责统筹谋划和指挥协调,重点抓政策落实、资源整合、基础保障、力量配备、考核评价和督查问责,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街道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负责统筹推进和抓好落实,推动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融合,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和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对辖区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兜底管理。街道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积极推进共驻共建,加强制度落实、机制衔接、功能提升。

二、明确重点任务 (一)硬件标准化 1.规范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有利于服务群众、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综合利用的原则,以有活动阵地、有工作队伍、有服务项目、有信息平台、有经费保障为标准,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设置党建书屋,突出政治功能,增强党建活动、教育培训、形象展示、资源整合、服务群众等功能,打造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党建服务平台和组织生活基地,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鼓励建设街道一级综合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推进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社会组织等党群服务站建设,结合城市书房、小游园等资源,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机衔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一刻钟党建服务圈”。

2.高标准打造住宅小区“邻里中心”。进一步完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配套审核机制,确保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同步建设、无偿配套产权清晰且位置适宜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要依托网格党支部,整合共享小区社区用房、物业用房等资源,从居民需求出发,打造“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疗、日间照料、亲子早教、运动休闲、裁缝修补等便民服务。

3.广泛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智慧党建”为抓手,全面贯通区、街道、社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机制,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一网通”“一线通”“一卡通”,建设“智慧社区”。加强一体化社区信息服务站、社区信息亭、社区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公益性信息服务设施建设,构建覆盖整个城市的基层党建、“三社联动”、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四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党建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对基层党建进行综合评价、预警提醒。

(二)活动规范化 4.强化政治引领。发挥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行业部门基层单位党组织全面推广党员大课堂设,引领党员群众学习新思想、掌握新本领、创造新业绩。以支部“主题党日”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5.深化网格党建。进一步划小治理单元,优化网格设置,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建覆盖体系,推广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增强网格力量,推动基层党建、综治、城市管理等网格划分有效衔接,完善网格内事项快速响应、及时处置的协调机制。

6.严格党员管理。以社区为单位,全面摸清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底数,实行街道社区对党员全面兜底教育管理。对党员实行量化积分管理,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合理设置社区监督、公共事务、民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扶贫帮困等类别岗位。发挥楼栋党小组组长、党员中心户点对点联系流动党员的优势,掌握流动党员动态。精心组织在职党员亮明身份、接受监督、参加会议、开展服务,每半年将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向其所属党组织反馈。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离退休党员到社区报到,倡导转入组织关系,发挥作用。

7.加强各领域党建。拓展企业、机关、中小学校、医院、社会组织等行业主管部门系统党建工作职能,同步抓好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将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等党建信息纳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登记申报、年检年报”范围,加强源头管理。探索创新党建覆盖方法,依托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特殊功能区设立区域性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产业链设立行业性党组织。积极探索建立党建综合体、党建共同体、党建联合体和党建联盟等形式,强化对新兴领域党员和从业人员的政治引领和管理服务。推动街道、园区党组织由直接管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向管理楼宇、商圈、行业党组织转变,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质量。

(三)决策科学化 8.健全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各区(市、县)结合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国有企业党建联席会议等,吸纳有关部门和党组织参与,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定期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对区域化党建的领导和指导。

9.健全街道社区与行业单位党组织互联互动机制。试行区域化党建重要事项向社区、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征求意见,经街道党工委提议、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决议,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向社区、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公开,推动事务联商、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平安联创。完善驻区单位党组织到街道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的“支部连支部”“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机制。推行驻区单位党委(党组)成员或机关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定期召开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兼职委员每年要向街道社区党组织进行述职,接受测评和评价;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应作为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

10.健全社区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坚持以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组织居民围绕困难帮扶、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自治活动,激发社区民主自治正能量。

11.健全区域治理协商机制。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定期组织居委会、驻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打破行政隶属壁垒,集约利用区域内党建和公共服务资源。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分别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积极开展双向认领,实施“契约化”共建。

(四)服务最优化 12.形成以服务基层为导向的街道管理体制。明确街道主要职能是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公共服务、加强公共管理、维护公共安全,逐步取消街道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经济发展主体责任。按照“优化、协调、高效”的原则,整合优化街道内设机构,强化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机构和力量。制定完善街道综合考评办法和指标体系,由区(市、县)党(工)委、政府(管委会)统一组织综合考评。紧密结合街道职能转变方向,赋予和落实街道相应的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意见建议权、人事考核权等职权,实现街道权责一致、统筹有力。

13.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对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进行梳理,建立下沉事项目录清单。上级支持社区的政策资金和项目资源,要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扎实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依法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事项,应当提供经费和必要工作条件。

14.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市、区(市、县)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逐步实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将社区“两委”成员以及其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统筹管理,规范“进、管、考、出”,建立岗位等级序列制度,形成职业发展体系,合理设定薪酬体系,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畅通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注重把特别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到事业单位领导岗位,重视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发展党员、选拔人才。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支持其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等,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

15.健全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体系。完善领导干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基层制度,推动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直接联系社区、服务社区。优化社区服务网络,推广“一站式”服务和错时延时、坐班值班、预约上门等服务,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实现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积极创设服务载体,培育“红色物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微心愿”服务、组团式服务。全面实施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联动,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实施政府购买专业化社会服务。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按业缘、趣缘、志缘组织社区居民和新兴领域人群,有针对性地提供敬老爱小、纠纷化解、创业就业、文体活动等服务。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责任落实。区(市、县)党(工)委要把抓好城市基层党建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各城市区党委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街道党工委要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各有关部门党委(党组)要主动担当,切实推动本单位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鼓励基层创新。每个城市区至少确定1个街道作为试点,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大力宣传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及时总结推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助推工作开展。市委每年分层次分领域评出市级示范党组织,进行一次集中表彰奖励,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普遍晋位升级。

(三)加强督促指导。市委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和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实行半年督导,考核。优化考核评价方式,把群众评价作为衡量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采取观摩交流,切实传导责任、强化落实,推动整体工作水平提高。

第四篇:城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城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是基层党建领域的全新课题。近日,笔者结合我市街道社区、机关、高校、“两新”组织和国有企业等领域党建工作实际,形成如下思考。

一、现状与问题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是顺应城市化进程、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之路,是夯实党在城市执政根基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六位一体”基层党建总体布局,全力构建“一统三管五创”工作机制,推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作为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核心板块的榆阳区,推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区域化统筹、信息化支撑、规范化提升“五化同步”举措,努力构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互联互动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各县区也都在积极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基层党建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街道、社区基层组织承担行政性事务较多,工作任务繁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质量。二是总体上看,街道、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虽然实现了全面达标,但与城市发展和服务群众的需求相比,硬件设施仍相对滞后,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强,经费较为紧张。三是大部分社区党支部党员在册登记人数达不到成立党委要求的规模,在建立“大党委”上存在一定困难。四是城市党建统筹不够,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尚未建立共驻共建的长效机制。五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村改社区”工作和社区化管理水平不够高,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党建工作散失,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六是社区干部队伍构成多元、岗位身份不一、薪酬待遇不同、能力素质参差不齐,需进一步健全机制,壮大统一规范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七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入人口增长,街道社区流动党员数量较多且构成复杂,教育管理难度较大。

二、对策及建议

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到了整体谋划和重点推进的历史新阶段,必须树立系统理念、统筹理念、开放理念、创新理念,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树立城市大党建思维,重在统筹。

坚持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以城区党委为核心、街道党工委为统领、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为主体的区域化党建格局。一要紧紧依靠主管部门做好本系统本行业领域的党建工作。抓好本系统行业领域的党建工作,主要责任在主管单位,这一点必须明确。二要发挥好各类型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建立各领域党建责任清单。城市各类组织集中,囊括了除农村党建之外的各领域党建,涉及主体多,涵盖范围广,必须置于城市大党建的整体格局之下,确立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功能,进一步明确各类型党组织的责任,实行清单式管理。三要强化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功能。进一步明确街道党工委的职责权限,理顺街道党工委与各领域党建主管部门的关系,建立城市党建协调运行机制。各领域党建主管部门要在人力、经费、活动安排上积极支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工作。

(二)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要在提升。

要把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抓手,对街道、社区党组织进行升级改造、扩容提升。一要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权力清单。无权力则无法尽责。要改变“小马拉大车”现象,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党建中的统筹职能,就必须对其赋予必要的、与抓好城市党建相匹配的权力,建立相应的权力清单。对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纵向上受行业系统党建工作主管部门管理,横向上受街道、社区党组织属地管理。二要配强工作力量。采取“现有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的模式,在现有委员的基础上,增加配置兼职委员。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主要由辖区内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可由联系社区的机关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主要采取聘任方式产生,所在单位要支持其开展社区工作。三要强化经费保障。进一步大幅提高社区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社区干部补贴和阵地建设资金等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细化社区干部补贴标准,实行绩效管理,建立补贴标准

正常增长机制。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严格落实各级专项党建经费,坚决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四要加强党建人才队伍建设。要拓宽渠道,把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党建工作上,同时加大街道、社区党建专职人员的培训力度。

(三)完善共驻共建机制,为在融合。

突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强化区域协同,把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联动起来,促进社区传统党建与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深度融合。一要建立辖区单位党组织属地报到制度。辖区各类党组织都要到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定期与社区党组织联系沟通,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对接活动。影响较大的辖区单位党组织要列为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通过建立“党建联盟”、定期走访、召开联席会议或座谈会等方式,促进融合。二要建立党建工作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街道“大工委”会议和社区“大党委”会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物业公司、业委会的指导、监督和协调。三要建立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共享制度。优化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和各类社会资源,做到“条块联运、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

(四)加强薄弱领域和环节,责在短板。

一要密织网络。精准做好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及互联网企业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把辖区内各种组织都管起来,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以基层党建带动基层治理创新。商务楼宇党建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乡镇(街办)党委(党工委)的主要领导作用,夯实社区党组织的具体管理作用、楼宇党组织的主体作用,推行“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新模式。商圈市场党建要以社区或工商所为依托,成立党建联席会,作为党管商圈的工作平台,构建网格化管理格局。园区党建要理顺管理体制,夯实园区党工委党建主体责任,设立非公党建党委,配备专职副书记,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形成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要推进“智慧党建”。以党员和党组织积分管理、“三会一课”、在线学习考试、组织生活全程纪实等,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为城市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五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点

全区域统筹多层级联动各领域融合着力构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点

2020年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街道社区服务体系和基层治理架构,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扩大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社会组织、互联网业等新兴领域党建覆盖,健全市、区(市、县)、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

一、把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基本原则

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向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先进水平对标看齐,推进组织体系科学化、队伍建设规范化、运行机制标准化、作用发挥具体化、工作保障制度化。

(一)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

充分发挥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严格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

落实“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强化居民自治,把党员群众广泛参与、自我管理作为城市治理、经济社会进步的直接推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群众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

(三)坚持改革创新,统筹联动。

着力补齐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社会组织、互联网业等领域突出短板,着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突出难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城市基层党建,积极搭建区域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互联互动的工作平台,不断提高整体效应。

(四)坚持分类指导,重心下移。

对城区和县城,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加强分类指导,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实施差异化推进。城区重点抓统筹、抓融合,促规范、促提升,创新载体平台和体制机制;县城重点转理念、转方式,推动由传统社区党建逐步向城市基层党建管理模式转变。持续优化基层组织架构,真正使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五)坚持聚焦目标,晋位升级。

党在城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效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党领导城市、治理城市的能力显著提升,统筹、联动、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更加完善,探索出一条符合XX城市特点的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为加快建设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谱高质量发展的XX篇章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

(六)构建四级联动工作体系。

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形成有机衔接、有序推进、有效运转的市、区(市、县)、街道、社区四级联动责任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总体谋划、宏观指导、督促检查。市委组织部和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面推进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区(市、县)党委履行第一责任,负责统筹谋划和指挥协调,重点抓政策落实、资源整合、基础保障、力量配备、考核评价和督查问责。街道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负责统筹推进和抓好落实,重点是发挥枢纽作用,扩大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覆盖,推动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融合,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重点是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和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对辖区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兜底管理。

(七)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区(市、县)、街道、社区建立完善以联席会议为主要形式的议事机制,定期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谋划、分析研判、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区(市、县)级由党政有关部门和驻区骨干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参与,协调解决党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做好与XX国有企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的衔接。街道党建联席会议注意吸纳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的驻区单位参与,加强对街道公共事务的协调和监督。坚持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协商处理社区公益性、社会性等重大事务。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遇有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研究或决定事项要通过适当形式在一定范围予以通报。逐步推进县城区域化党建工作。

三、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八)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

街道主要职能是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公共服务、加强公共管理、维护公共安全。街道党工委在社会治理和辖区各领域党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街道经费支出由区(市、县)财政全额保障。组织、发改、住建、规划、国土、民政、综治等部门要配套出台相关制度,探索赋予和落实街道党工委五项职权:对区(市、县)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参与权;对区(市、县)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任免前征求意见权;对街道社区建设规划制定、公共设施布局的参与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对街道公共事务综合管理中的重要事项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及派驻机构的参与督办权。完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对街道考评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结果的应用,实现街道权责一致、统筹有力。

(九)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常态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开展专题报告、辅导讲座、研讨交流、文艺宣传等方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抓好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全面推行“主题党日”制度,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锻炼、素质能力提升。建立党员政治生活管理积分激励机制,将组织生活、政治学习、交纳党费、作用发挥等量化为考核分值,排名与党员评先评优挂钩,强化正向激励,党支部整体积分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鼓励社会行业部门依据党员(党组织)积分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正能量。推行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对流动党员排查管理,对暂时未转入党组织关系的,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原则,组织其参加党组织活动,表现情况适时向原单位党组织反馈。深入开展向于书法同志学习活动,各区(市、县)每年至少选树1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每年按实际情况整顿一批软弱涣散社区、机关、中小学校、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

(十)以“一体化服务”为依托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

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公共服务为基础为依托、志愿者服务为载体的服务体系。全面推广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工作模式,实现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事务“一站式、一张网”办结。积极培育和引进社会组织,逐步将适合采用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益性、专业性、技术性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上级提供给社区的资金资源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要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使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过程,成为树立党组织形象威信的过程。根据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组建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文体活动团队,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在养老育幼、关爱亲友、守望邻里、扶危济困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在服务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谐稳定中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引领能力。完善领导干部、各级党代表联系基层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党代表直接联系社区、服务社区。

四、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方式

(十一)坚持社区分类指导。

传统社区重点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着力解决民生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问题。新建社区重点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引领,探索在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上成立党的组织,打造“红色物业”,使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成为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推广“邻里节”“社区节”等特色活动,构建友好邻里关系,促进情感融合。单位型社区重点推进共建共管和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服务社会化运作。“村改居”社区重点加强集体资产经营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转变服务管理方式,加快融入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

(十二)完善社区基层治理机制。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建设,组织居民围绕困难帮扶、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自治活动,激发社区民主自治正能量。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立足便于教育管理党员、便于联系服务群众,综合考虑地域分布、党组织和党员规模、驻区单位数量以及社区网格分布等因素,灵活设置党建网格,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加强资源配置和力量配备,鼓励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小组长和离退休党员等骨干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服务网络,推动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教育宣传、服务救助等事务在网格解决。

(十三)健全区域党组织互联互动机制。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主动向驻区单位通报社区党建工作情况,主动邀请驻区单位参加社区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征求驻区单位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驻区单位要明确专人担任党建联络员,负责与街道社区对接工作。全面推行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协商机制,社区党组织负责做好居民需求清单与驻区单位资源清单对接,形成党建和民生实事项目清单,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干部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推动组织共建,通过共同开展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推动活动共联,通过共享阵地、共享信息、共享文化、共享服务推动资源共享。完善督促评价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对驻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情况进行记实,驻区单位参评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的,由所在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出具意见建议。区(市、县)党委要把街道区域化共驻共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范围。

(十四)统筹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

坚持条块结合、区域兜底,分类推进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社会组织、互联网业等领域党建工作。针对商务楼宇和商圈市场的特点,由街道党工委统筹,依托楼宇物业公司、产权单位、骨干企业建立党组织;探索把商务楼宇作为一个社区建制,设立商务楼宇社区党组织。在各类园区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管理体系,着重抓好骨干企业党建工作。强化工商局、民政局、网信办等部门业务监督和党建指导双重责任,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等情况纳入登记、年报(检)等范围;注重发挥党员经营示范户作用;突出抓好新闻门户、网络社交、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自媒体等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强化对新社会阶层群体的政治引领、服务关爱,把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统战部门开展非公人士评价、民政部门社会组织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逐步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将党建工作写入章程,加快决策机制融合和治理结构整合。

五、提升基层基础保障能力

(十五)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着力拓宽来源渠道、提高薪酬待遇、畅通发展空间,形成结构合理、来源广泛、素质优良的基层干部队伍。将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纳入市、区(市、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基层选拔、社会招聘、组织委派等多种渠道遴选社区党组织书记,优化队伍年龄、学历结构。市人社部门会同市编制部门要制定专项政策,对连续任职满两届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经规定程序招聘为事业编制人员,须再任满1届后方可进行交流任职;各区(市、县)进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要拿出一定比例或名额定向招聘社区工作人员。区(市、县)要配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委员,街道要配备至少2名专职党务工作者抓党建;坚持落实好市委关于专职抓基层党建人员的工作补贴;社区党组织要配备1名副书记专职抓党建。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从优秀社区居委会委员、社区工作人员中发现和培养社区党组织后备干部,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至少有1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加强对街道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培训;整合利用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培训机构、社会服务机构资源,建立社工培训基地。街道社区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社区工作人员报考社工师,到年底,每个城市社区工作人员中至少要有2名社工师。关爱社区困难工作人员,对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适当补助。

(十六)全面推行“双报到双服务”。

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服务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群众“双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社区由同级机关工作委员会或区(市、县)直党委统一安排,建立督促约束机制;社区要建立驻区单位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工作记实档案;各单位要把在职党员联系服务社区工作纳入个人平时和考核;驻区单位联系社区情况纳入单位党组向上级述职的重要内容。市、区(市、县)直属机关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到街道社区挂职锻炼不少于1年。鼓励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报到。

(十七)加大街道社区经费保障力度。

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社区工作人员报酬津贴、街道社区党务工作人员岗位报酬,纳入区(市、县)财政预算。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由街道打捆下拨给社区使用,每年不得低于X万元,主要用于日常办公、社区服务、党群活动、访贫问苦等事项。市财政X万元社区建设资金要与基层党建工作挂钩使用。加大党费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支持。鼓励吸收慈善基金、社会捐助等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建立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动态增长机制,社区“两委”成员月补贴标准(含“五险一金”)与上当地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差额不超过X元。对社区工作人员在现有工作报酬的基础上,按照不低于全年总额X%的比例设置绩效考核奖。参照街道专职抓党建人员岗位补贴标准,给予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楼栋长一定生活补贴。

(十八)开展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按照有利于群众集中、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综合利用的原则,以有活动阵地、有工作队伍、有服务项目、有信息平台、有经费保障为标准,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落实党建活动、教育培训、形象展示、资源整合、服务群众等功能,打造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党建服务平台。社区综合服务场所统一使用“党群服务中心”名称,并与“中国社区”标识结合起来,优化功能布局,突出党建元素。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X平方米的标准,以新建、改造、购买、租赁、项目配套和整合共享等形式,逐步实现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提升。在新建住宅小区时,应将社区办公场所和服务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移交,产权归属当地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设施执行供暖、水电居民价格政策。有条件的区,要建设街道一级党群服务中心。鼓励因地制宜推进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社会组织等党群服务站建设,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机衔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一刻钟党建服务圈”。以区(市、县)为单位,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党建展馆等资源,打造共建共享的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探索打破单位和地域限制,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

(十九)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

完善以党组织和党员信息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平台建设,打造集党的建设、城市管理和群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推动社区收集反馈、街道和区直部门受理承办、区级监督指挥一网联动。整合行业部门信息资源,促进党建信息平台与政务信息平台、部门业务系统多网联动,实现区域互动、数据共享、信息共联、服务更优。探索“网格+网络”,运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把线下教育动员与线上线下交流结合起来,以党建工作智能化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各区(市、县)要及时与地图导航、生活服务等网络平台对接,实现党群服务中心便捷查找与便民服务相结合。

六、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

(二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

区(市、县)党(工)委要把抓好城市基层党建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市委将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刚性考核指标,纳入区(市、县)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三单制”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区(市、县)对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城市基层党建比重不少于20%,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提拔使用挂钩,排名末位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年内不得提拔使用、领导班子不能评先评优,引导街道党(工)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社区党组织要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上来。

(二十一)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

坚持条块双向用力,努力形成市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行业部门齐抓共管、属地区域统筹的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具体指导;编制、民政、人社、财政、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密切协作、分工负责,加强政策资源支持,推动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行业系统的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垂直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地方协调配合,指导基层组织主动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市级层面建立社会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抓好市属职能部门管理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动管业务与管党建有机结合。各区(市、县)要加快设置党建办公室、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并依托工商、民政、网信部门,分别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社会组织党委和互联网行业党委,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二十二)健全工作运转机制。

各区(市、县)党(工)委要建立督促推进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的督导落实,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推进会或进行一次专项督导。推进观摩学习交流常态化制度化,各区(市、县)每半年对街道党建工作观摩一次,各街道党工委每季度对所辖社区观摩一次。推行街道内部观摩、街道交叉观摩、全区示范观摩“三步走”工作法,适时开展全市交流观摩,引导街道党(工)委对标先进、找准差距、迎头赶上。扎实推进社区减负工作,实行区(市、县)属职能部门事务延伸下沉到社区的准入制度,安排街道、社区承担事项,须由区(市、县)党委、政府统一严格审核把关,区(市、县)属职能部门不得直接下派任务,不得单独组织考核评比。社区工作考核评比由街道统一组织,取消市以下职能部门对社区工作的“一票否决”事项。

城市基层党建典型材料:城市基层党建莫让“小马拉大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