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剪纸艺术”活动总结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杉木小学弘扬剪纸艺术活动
活 动 总 结
负责人签字:唐叶 202_年11月20日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杉木小学“弘扬剪纸艺术”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
传承剪纸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二、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2_年11月19日 活动地点:浏阳河婚庆文化园
三、活动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给广大市民展示了许多优秀的剪纸作品,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剪纸文化的艺术魅力,市民也亲手制作了剪纸作品,体验了剪纸的乐趣,让市民在愉快的玩乐中进行了学习,弘扬和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及能力,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也拉近了我们同杉木小学的交流和合作,让杉木小学的老师对我们的工作更加肯定。
四、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1:有人没有参与活动就拿走空白伞和团扇
解决方案:有礼貌的和市民说明只有参与剪纸活动并将剪纸贴在上面后才可以带走,并积极邀请他参加。
问题2:现场人较多,彩纸、剪刀、笔等物品摆放杂乱且有丢失 解决方案:将已用过且无人在用的笔和剪刀等放回原处,在市民借用物品时,向其说明用完后应放回的地方。
五、活动宣传
(一)宣传方式
微信宣传
(二)宣传截图
六、活动感想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剪纸则是其中美丽的一部份,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因该担起我们的责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那种能静下心来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人都在被这个世界赶着一刻不停的奔走着,他们已经忽略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忽略了我们美丽的传统文化,所以他们需要有人去唤醒,需要有人去带领他们,带领他们发现传统文化的美。昨天的活动参与者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这让我很欣慰,他们大多
是被自己的孩子要求参与的,这说明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这些孩子是认同我们的剪纸的,是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他们发现了剪纸的美丽,这就是极好的,因为我们的这些文化的瑰宝将靠他们来继承,只要他们一直保持着这份热情,我们的这些文化瑰宝就永远能薪火相传。
七、活动照片(优秀剪纸作品展示 志愿者体验剪纸 市民体验剪纸
市民独立完成作品 小学生作品展示 全体参与人员合影
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2_年11月10日
第二篇:剪纸艺术活动计划
202_---202_学下学期 剪纸社团活动计划
指导教师:罗利
202_.2剪纸艺术活动计划
为丰富青少年学生活动内容,更好开展剪纸艺术活动,充分挖掘教师学生潜能,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特制定剪纸艺术活动如下:
一、剪纸艺术活动指导思想:
提高教师、学生的剪纸艺术素质,加强剪纸基本功训练,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能力。
二、剪纸艺术活动的主要内容:
1、通过对剪纸活动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民间艺术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2、通过剪纸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使剪纸成为青少年活动的教育特色,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剪纸小能手。在“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的基础上,达到“人人能创作”,通过剪纸,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努力提高教师利用、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能力,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打造引领一方文化的品牌课程。
5、开发剪纸艺术活动的校本课程。包括剪纸内容的编排体系、活动设计方案、教学活动原则、评价标准等。通过剪纸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通过剪纸艺术与校园文化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拓展多元艺术教育,扩大美育效果,增进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养成主动观察、探究及创新的能力。
三、剪纸艺术活动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强调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热爱剪纸、热爱生活,着眼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学会富有创意地生活。
(二)自主性原则;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剪纸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自己决定剪纸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与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真正地使学生“解放大脑、解放思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解放动手”。
(三)趣味性原则;运用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剪纸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和认识特征,设计活泼多样的剪纸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以赋予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创新性原则;创新性精神是每个社会成员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创新性原则是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广泛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到教的创新和学的创新有机统一;不断激发创新的欲望和自觉追求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四、基本措施:
1、剪纸艺术活动辅导组成员尽快熟练掌握剪纸技巧。
2、注重各种原始资料的积累整理,进一步统计分类,有专人保管为今后剪纸艺术活动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确保剪纸艺术活动有效、深入、持久。
3、注重活动理论概括、提升、总结活动经验,探索规律,及时征集学生剪纸作品、评选教师剪纸理论论文、经验总结和科研成果。
五、学习活动时间
每周三、四、五下午第四节课
第三篇:剪纸艺术教学总结
剪纸艺术教学总结
三四班
剪纸艺术是我国工艺美术中很有研究价值的艺术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剪纸的材料和制作较为简单,一把剪刀,一张纸而已。因此,中小学美术课本都将列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列入其中。由于制作简单,且不需要很高深的美术知识,学生乐于学,喜欢做,效果显著。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来实施的。
一、让学生欣赏剪纸艺术的美感特点
在让学生欣赏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由于纸的材料所局限,剪纸艺术又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点,这种特点的运用。又丰富和促成了剪纸画面的紧凑和完整感。这样,也就使剪纸的构图有别于一般性绘画,它运用整体构图,适形的手法,并且由于纸的特点,大多数作品以“满”为美。
剪纸作品中的夸张是非常重要的。民间艺术家对夸张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艺谚说:“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根尾巴背石头。”像文学作品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在这里要让学生体会到适当的夸张往往打破正常的比例关系,强调整体而明显的形态动态并与其气息相通的线条来概括。
在欣赏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体会剪纸艺术中锯齿纹和月芽纹的美感。这两种纹样在植物和动物表现上最为常见。这些纹饰都是刀触的产物。
二、从简单的图形入手
在让学生了解了上述剪纸的美感特点后,一般来讲,学生有点迫不及待,很想自己也剪出一些剪纸作品来,这点,教师应告诉学生,从简单的图形入手,由简单到复杂。
剪纸作品中最简单的,又最容易学会的图形是团花。团花——顾名思义是成团状的纹样,它成圆形、方形、五角形等。要剪好团花,首先要将纸折好,折的方法不同,剪出来的图形也就不一样。一般可折三——四次。然后无论你怎么去剪,只要求“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就一定能剪出造型各异的团花剪纸作品,这样一来,不存在学生是否聪明和愚蠢,只有仔细剪刻和不仔细,也有的学生忘带剪刀工具,这时老师会对他说你只要有手,同样可以制作出来,不过它不叫剪
纸,而叫撕纸而已,且制作出来的图形是另外一种风格,它显得古朴、稚拙,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让学生掌握创作一幅剪纸作品的过程
学生了解了团花的剪纸创作和方法后,老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由此及彼去掌握剪纸作品的创作过程。我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演示一幅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结合剪纸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剪纸作品要对物象做高度的概括,夸张其主要部分。例如人物,头部是主要部分,因此夸张头部,对人的身体、脚,作大胆的概括,虽然头部是主要部分,但头部不能不分主次。在头部中,相对来说是眼睛更应突出,因此要夸张眼睛,从而启发学生对生活素材进行取舍,设计稿的过程也是概括和提炼的过程。在演示中将这些具体而清晰地表现出来,学生看得见,印象深,难点自然就迎刃而解。
学生要掌握剪纸原则,创作理想作品,在剪纸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一直是高涨的,有的学生不冷静,急于求成。为此,老师要反复告诉学生要谨慎从事,操作中严格遵循“由小到大,由里到外,由局部到整体”这一与绘画完全相反的原则,要提醒学生下刀要准,一刀一剪的操作均要衔接紧密,这样剪纸才会干净利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对社会的审美感受。
第四篇: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
剪纸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程的价值,所以剪纸教学在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课本中出现,让少年儿童了解和学习, 这对剪纸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整个美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现代少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如何传承好这一传统文化就成了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剪纸引进课堂的原因
1、因为中国剪纸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作为下一代,我们有义务要继承它,发扬它。
2、它的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方便购买,适合乡村学校条件。便于顺利的开展和普及。
3、它已被列入我校的校本课程,有了目标与支持,能更好的全面的推广。
二、课堂开展剪纸教学的有利因素
1、小学生喜欢剪纸。这一点不论是从老师对学生喜欢剪纸调查,还是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足以说明了。剪纸虽说是一门古老艺术,但今天仍被很多人喜欢。
2、有学习剪纸的时间。现行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有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内容学生难以准备学具;有的因为环境不适合无法展开;有的因条件所限难以学习。这些内容在教学中会被压缩删减,这样就有了可用来进行剪纸的学习时间。
3、纸类学具,学生易于准备。学习剪纸以纸为学具,避免了无法准备学具的不足和无奈。这就为学好美术,学好剪纸打下了物质基础。
4、小学剪纸从浅显入手,对教师要求不高,即便不很熟悉,而只是临时学习一下,也可以从事剪纸教学。当然,如果本来就是剪纸高手那就更好了。
三、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用途
1、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提高手脑协作能力,使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得到了发展。学生画画可以边画边想,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再加工,表现实物或想象创造新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2、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对于生活在“卡通”时代的儿童,让他们接受剪纸这一民族艺术,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学生对形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装饰效果的剪纸作品有很强的情感接受性,而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正是具有这些品质,它们造型呈现夸张变形、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
3、剪纸艺术和绘画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剪纸需要一些美术基础,剪纸同时也能很好的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剪纸是一个综合课程,能手脑同时并用。对小学生的身心是个很好的锻炼。
4、民族的就是艺术的,艺术的就是民族的。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权利和义务传承这一古老艺术,并有责任把它发扬和创新,从小学习剪纸,无形之中加重了爱国情怀。
四、怎样开展剪纸教学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当然,和欣赏任何好的艺术品一样,优秀的剪纸作品也往往让人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技法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它不应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应是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本领。同时,在剪纸教学中,除了要练好基本功,激发学生剪纸学习的兴趣,还要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步步的学习中掌握传统,剪出新花样。
五、剪纸的普及与推广
剪纸作为正在被遗忘的非物质文化,不仅需要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专家学者进行濒危资料、文献、作品实物的搜集、记录、保存,更需要教育者将它作为一种常识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应该在小学剪纸教学中用“守”来传承我们的剪纸文化,用“变”来丰富我们的剪纸文化,要让它作为一种气、一种血液、一种生命元素活泼泼地流动在今人特别是新一代的身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场。
总之,儿童剪纸艺术是一项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适合小学开展艺术课改工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提高艺术品味和创造能力,带动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开发小学剪纸课程,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美术课堂中的剪纸艺术教学论文
导读:美术课堂中的剪纸艺术教学,【摘要】我校把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通过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选择合适的剪纸教学内容,采用直观、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营造浓郁的剪纸气氛和好的剪纸环境,让学生爱上剪纸,让剪纸在美术课堂中大放光彩,【关键词】剪纸课堂创新做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教师应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为美术课 美术课堂中的剪纸艺术教学
【摘 要】我校把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通过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选择合适的剪纸教学内容,采用直观、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营造浓郁的剪纸气氛和好的剪纸环境,让学生爱上剪纸,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意识,让剪纸在美术课堂中大放光彩。【关键词】剪纸 课堂 创新 做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鼓励各地积极开发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教师应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校借教育现代化和新课改的春风,为美术课堂迎来了特殊而美丽的“新客人”——剪纸。同学们都很喜爱她,每天都要和“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她”的身上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剪纸艺术在美术课堂中大放光彩。一 剪纸引入美术课堂的意义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支刻刀、一双巧手,便产生精美的剪纸作品。202_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想抢救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学校应是积极的支持者,是解决问题的“主阵地”。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系统地学习有关剪纸的知识,不仅传承了民间艺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剪纸在美术课堂中“生根发芽”的做法 要想让剪纸在美术课堂中“生根发芽”,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了一些较初步的想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优秀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在学生刚接触剪纸艺术时要用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和热爱之情。在剪纸教学中,欣赏的内容可以是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们的剪纸作品,也可以是教师的优秀范例,所选的作品要色彩明快,造型朴实、大方,物象姿态夸张、动作大、姿势优美,富有节奏感。优秀的剪纸作品从色彩、内容、技法上都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能紧紧抓住人的眼球。让学生欣赏同学的作品,让学生形成一种“我也能剪出这样好的剪纸作品”的意识,通过这些欣赏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剪纸的热爱之情只增不减。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 剪出作品不难,难的是剪出好的有创造力的作品。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剪纸教学内容至关重要,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欲望,只要想动手就会有创新。我选择了剪纸中最基础的团花剪纸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先以三折、四折入手再进一步学习五折、六折的剪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觉到团花剪纸的乐趣,那些以前认为剪纸不好学的学生也改变了观点。
3.剪纸技法的学习要采用直观的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
学剪纸就要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所用的材料、工具使剪纸作品的艺术风格具有单纯、朴实、简洁、明快,区别于其他的艺术品。对于学生来说,那些大面积的形象用剪刀表现起来不难,难的是如何来表现作品中小的装饰图案。如我在教授十二生肖中兔子造型剪纸内容的时候,刚开始并没有告诉学生标准的固定的剪纸技法,而是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剪纸,在他们剪的过程中,不断地有学生问:“老师,这儿应该怎么剪啊?”“老师,我的作品只剪了外轮廓没有装饰物,行不行啊?”遇到这种情况,让他们先在小组间讨论解决,通过讨论这些问题他们都能解决,而我再默默地观察他们的做法,找到问题所在。课后我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并准备剪纸范作,范作选择以学生作品为原型进行再创作。第二节课时,将经过再创作的兔子造型作品和同学们的兔子原型作品贴在黑板上,在学生的疑问中我把两幅作品做了比较分析,加上示范,很轻松地讲解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剪纸物像的造型特点,学生接受起来一点都不费力,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一上课就教授剪法,学生听得一头露水就会有畏难和厌烦心理,所以老师在剪纸技法的学习知识点上要采用直观、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通过努力,我校的剪纸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在我校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希望剪纸在美术课堂中散发出更绚丽的光彩!参考文献
[1]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202_)[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 [2]王承昊.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 [3]兰岗.贵州民间美术欣赏[J].中国美术教育,202_(6):92 [4]杨永善.关于中小学手工教学的回忆与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2_(2):13 [5]吕胜中.尽管自然地流露——对话吕胜中[J].中国美术教育,202_(4):24 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性
摘要: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相互交融。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民间剪纸艺术深受影响开始走向衰退。在小学教育中开展民间剪纸艺术教学,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普通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使学生对中华文明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更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小学教育;审美;传承 1中国民间剪纸 1.1民间剪纸的概述
剪纸,在古代被称之为“剪彩”,民间称之为“剪纸”“绞纸”“窗花”“花儿”“窗染花”等。从材料与技艺来看,剪纸通常是指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以纸为主要材料,通过剪、刻等技法进行镂空雕刻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追随纸在中华大地运用普及,剪纸艺术也随之兴起。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剪纸作品是北朝时期的一幅团花剪纸,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88号的北朝墓葬中。剪纸艺术作品最初是被运用在宗教与祭祀方面,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剪纸艺术用途愈加宽广,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愈加密切,品类也愈加繁多。民间剪纸的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作为美化居室的装饰类剪纸,主要包括:窗花、墙花、顶棚花与门彩等。二是作为礼仪习俗中需用的剪纸,主要包括:喜庆花、寿花、礼品花、灯笼花与丧葬祭祀花等。三是作为装饰工艺美术作品的精美剪纸,主要包括:扇花、灯花与走马灯人儿等。四是生活民俗剪纸,它在民间生活中用途广泛,包括运用在刺绣、蜡染、陶瓷制作中的贴花,运用在工匠在家具上的施艺雕刻中的图案,同时它亦运用于一些食品的制作中等。1.2民间剪纸的现状
民间剪纸脱胎于古代精湛的“剪影镂空”的艺术形式,自魏晋时期开始,就广泛流传,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至明清时期,我国民间剪纸无论是从它的题材内容、形式种类,还是从它的运用范围、技艺手法来看,都已达到鼎盛时期。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在《红楼梦》四十一回中,对剪纸绣谱普及性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刘姥姥因见那小面果子都玲珑剔透,便拣了一个牡丹花样的笑道:‘我们这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她们做花样子去倒好。’”鸦片战争后,我国民间美术逐步走向衰落。作为民间美术之一的民间剪纸亦是如此,一些地方尤其是沿海的商业城镇,它的式样为了迎合市场,出现了外国人需要的洋化图案和低俗的商业化图案。202_年,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启动,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将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第二个重点项目。自此,民间剪纸这一伴随中华民族千年之久的民俗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拉开了距离。2小学民间美术剪纸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全球化进程,使国民素质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自1994年美国公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开始,各国先后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并深刻地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即没有美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且美术教育应从小就开始进行。一般而言,小学美术教育是最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它对后续的美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不单单是作为一种普通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它还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将中国民间美术制作工艺与中华传统道德对学生进行展示,有利于对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培养。
2.1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社会学三巨头之一卡尔•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受到真、善、美的感染与熏陶,思想上深受其影响,道德与智慧得到提升,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美术教育又不同于其类型的教育形式,它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教育形式,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美术教育的教育作用绝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强烈的感染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例如,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中教师展示作品《卧冰求鲤》,然后对《卧冰求鲤》的内容、技巧、大小等进行深层解析,引导学生构思出场景———雪花纷飞的寒冷时节晋人王祥卧在寒冰之上为继母捕鱼,使学生感受到“孝”之道的重要魅力,生动的述说或是音频的放映,加深学生多大红色《卧冰求鲤》作品的映象,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孝”的影响,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与发扬。2.2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与发展取向的教学设计理论一直是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不仅仅只是重视学生对美术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大多是由普通群众所创造,他们没有对艺术进行过系统的学习探究,所以他们的作品并没有严谨的规范性,且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使得学生思维空间留下大片的空白,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并非是对传统艺术的复制,它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教师教授学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民间剪纸艺术创作方法并能进行自我剪创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从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内容,使学生自己动手去创造美,感受民间剪纸艺术所带来的乐趣。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出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提高,且创作的成品在日常生活中可进行运用,这种形式以一种实体化的方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鼓舞,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3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道德
王国维先生曾指明,“美育者一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达到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蔡元培先生则在《美育》中强调,“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义务教育开始之前,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普通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剪纸艺术作品的创作主题大多是来源于生活与神话传说,所以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在构思与制作的过程中深受中华文明与传统道德的影响,其剪纸艺术作品亦大多是与中华文明与传统道德相关。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作者通过心灵手巧的剪裁,将中华文明与传统道德的精粹融入剪纸艺术作品的制作中,如《卧冰求鲤》与《慈乌反哺》象征“孝”,《孔融让梨》象征“悌”,《曾子杀猪》象征“信”,《程门立雪》象征“敬”等等。民间剪纸艺术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教化作用,使学生从小在欣赏、娱乐的同时受到中华文明与传统道德的熏陶,且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华文明。
2.4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 在全球化的社会中,为适应当今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的需要,顺应我国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潮流,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得到开发。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农耕社会中诞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大部分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它与其他民间艺术、民间游艺,特别是民间习俗,都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可以说,它是一个立体的存在。同时,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功能之多、作者之多是其他艺术种类难以比拟的。民间剪纸艺术来自民间,它的创作主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的创作成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婚礼中必然用到的大红“喜”字、丧礼中必然用到的白底黑字的“奠”字、最能表达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中必然用到的大红色要倒贴的“福”字,等等。在中国,在众多艺术作品中,只有民间剪纸艺术,才如此贴近并传承传统文化。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不是建立在西方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它富有我国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我国文化、历史、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学习过程中,无疑能使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强。在小学教育中开展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更有利于对中华文明进行传承与发扬。参考文献:
[1]张卉.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_. [2]崔锦,王鹤.民间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2_.
[3]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 [4]张道森.美术教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_. 论文关键词:剪纸艺术 教育途径 成效
论文摘要:本文以嵊州市石璜镇校开展剪纸艺术教育为例,阐述该校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通过全方位教育普及剪纸艺术、立体式宣传营造剪纸氛围、大活动展示增强剪纸效果、多渠道培训夯实科研基础等教育实践,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特色教育之路。
剪纸艺术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交融于群众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群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近年来,嵊州市石璜镇中心小学把剪纸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开拓创新,普及提高,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剪纸艺术教育之路。
一、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背景
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实用性强、工艺手段简单、流传广的民间艺术品种。她与生活、民俗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双巧手,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便可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寄寓向往和美好追求的花样图案来,流传到千家万户。一方面,嵊州剪纸在民间流传较广,深受农村妇女的喜爱。每到节日,经常会看到一些“春幡”、“元宵花灯”、“端午五毒”等花样的剪纸露脸,从影壁墙上的“福”字灯,到天棚顶上的顶棚花,窗户棱上的窗花、角花,馒头上的馒头花,鞋垫上的鞋花,门顶上的“过门笺”等,无处不有。www.teniu.cc另一方面,学生生活在这种浓郁的剪纸艺术氛围之中,从小耳濡目染,很多学生对剪纸艺术感兴趣。在学校社团活动中,报名参加学校“剪纸”兴趣小组的学生比较多,“剪纸”兴趣小组的规模比较大。同时,学校有不少教师对剪纸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小有成就者不乏其人,为数不少的女教师擅长剪纸,并有了深厚的剪纸功底,在各级比赛中屡次获奖。再加上小学美术教材也已将剪纸内容列入其中,学生已从美术课上对剪纸有了初步的接触。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方法简便,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很多学生都喜爱有加。但现实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他们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更进一步的探究。
近年来,石璜中心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依托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现有的师资力量,以创建省示范学校、市文明学校为契机,将剪纸列入学校的特色文化,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加大基地开发力度。并坚持教育创新,将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的终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效,营建富有特色的剪纸艺术教育。
二、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基本途径
自202_年起,石璜镇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结合校情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特色之路,通过十年努力,使民族剪纸艺术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体通过以下四条途径来实现:
(一)通过全方位教育普及剪纸艺术。学校剪纸教育要持续发展就必须长抓不懈,努力做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布置三结合,给学生的学习以更充足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学校各班每周开设了剪纸课,要求人人多懂一点剪纸知识,多会一项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剪纸课程排入课程表,并不断增加剪纸课的新内容。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信息网络和现代技术装备,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使学生初步学会剪最简单的事物,如花、草、树、木、虫、鱼等。课外主要通过课后社区培训学校、兴趣小组等阵地,让学生自由选择,个性发挥。在校园布置中,开辟了“艺术长廊”、“特长生专栏”对学生的优秀成果和荣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还有在走廊、教室内外也都能见到学生的习作,把“苦练”变成“乐练”,为后继学习提供动力。并通过班级布置,班班学习园地有剪纸等校园氛围的创设,营造一种学习剪纸的良好气氛。
(二)通过立体式宣传营造剪纸氛围。要使教师、学生和家长达成共识,宣传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学校形成了以校闭路电视、学校网站和市文联主办的《青少年文艺》报为主阵地,以电视台、报社为窗口的多样化、立体式的宣传模式。同时,编写了一本校本特色教材,本书主要介绍单色剪纸,分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以及团花剪纸的制作材料、工具、步骤与方法,并附有图解和例图。而且利用现创作的一批作品,编集一张配套光盘,既可作辅助教材,又可作作品欣赏。
(三)通过大活动展示增强剪纸效果。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真正展示学校剪纸教育的丰硕成果;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引起各界人士对学校校剪纸教育的广泛关注;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后剪纸教育的努力方向。因此,该校连续多年举办了石璜镇小学剪纸展,出席展览的领导、专家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档次上讲都是前所未有的;参加市越剧节民间工艺大展;每年5月份进行一次师生现场剪纸比赛。对于剪纸,学校不仅把应用于教学上,而且又把它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配合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表示全镇师生的一份信心,特创作了一幅2米长,0.8米宽的剪纸图,这幅《万众一心,共抗非典》的图受到了市级领导的一致赞赏。更为了向抗战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石璜镇全体师生一份真诚的敬意,并把这幅图送到了市人民医院,嵊州电视台特为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这等殊荣正是对学校剪纸教育成果的最好展示。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校师生的剪纸技能已基本趋向成熟。在202_年5月份初,全校开展了一次剪纸现场比赛,这次活动有25名教师,135名学生同台展技,选手们用巧妙的构思,娴熟的技艺,现场创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充满童趣的作品。
(四)通过多渠道培训夯实科研基础。“科研”直接影响剪纸艺术教育的质量。为此,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艺术教育的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不断增强教师的钻研精神和改革实验意识,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课题实验目标结合起来。一是“拜师学艺”寻找机会让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拓宽视野。同时与市文联、美协联姻,使骨干教师拜师学艺成为可能。二是“苦练内功”在吸收外来先进理念的同时要求艺术教师“回家内化”,把理论不断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在不断提高剪纸艺术素养的同时要求美术教师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三、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成效
(一)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通过多年的积淀和校本教材的试行,以及与绍兴电视台“名市文化”和嵊州电视台“现代教育”栏目合作,拍摄的剪纸教育专题节目播放后,使学校在剪纸教育中取得的成果响誉市内外。迄今为止,师生作品在国家级获奖有4次,省级获奖或发表31次,县市级获奖100余次。其中创作的作品中有反映嵊州民情风貌的,如《越剧十姐妹》、《嵊州名人》,也有反映民间艺术的,如《天女散花 》、《幽幽沈园》等。就在去年嵊州市民间工艺精品展中,该校的《越剧十姐妹》在本次展览中荣获金奖,还有许多作品于本次展览中获银奖,铜奖。
(二)打造了一支合格的传承人队伍。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们通过“拜师学艺”和“苦练内功”现在学校的传承人队伍,都具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有2人本科毕业,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传承人队伍已基本形成。艺术教育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有3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8篇在嵊州市级课改成果评比中获奖;《小学生学剪纸》校本教材按计划实施后,经过总结、论证,现已修订为《越乡剪纸》并已正式出版发行,相应的资源包也制作完毕。由此,学校已形成一种浓厚的科研氛围,先进的教育理念已为教学实践正确导航。
(三)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学校利用剪纸其特有的民俗性,以剪纸教学为载体,使民俗教育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剪纸创作中得以领悟,使民间艺术和本土文化得到了保护,使民族精神得到了弘扬。通过《民族剪纸》教材的课堂实施、特色弥新、师生创作的民族剪纸作品融合时代、相伴生活、栩栩如生,从而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进课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需要,为剪纸艺术传承弘扬、研究提高、活态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一种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儿童剪纸艺术的鉴赏[j].教育导刊.202_.2.[2]郭宪.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2_-09-01.[3]许之敏.民间剪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_.
第五篇:剪纸艺术
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剪纸;剪纸艺术现状;剪纸保护与传承
摘要: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既具有中国独有的文化艺术特色,又融合了对自身乡土环境的情感表达。由于环境和时代的变迁等多方面的原因,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受到很大的冲击。本文主要就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提几点建议。1、剪纸艺术的起源
关于剪纸艺术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源于民俗和巫术,一种认为初始于汉武帝刘彻,这些都具有合理性的猜想。从最早意义上看,剪纸的广泛流行与古老的民俗相辅相成。在魏晋时期民间丧祭以纸寓钱;在唐代剪纸图案广泛用于工艺方面;在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已非常之多,随着造纸业的成熟,纸品名目日益繁多,为剪纸提供了物质条件,剪纸的运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达到鼎盛时期,剪纸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如民间灯彩花饰、刺绣花样、夹纱灯等,都可以看到剪纸艺术的堂皇之象。2、剪纸艺术概况
剪纸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及独有的艺术特色,又融合了对自身乡土环境的情感表达,每幅作品都负载着丰富的情感诠释,通过象征、谐音、隐喻、等手法的组合运用,借物喻人,形成了具有浓重地方色彩的版本。剪纸以“剪”为主,剪制流畅、随意,强调线条的细腻及镂空的红白效果,粗细对比,近五步退五步看都很清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移民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对剪纸特色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2.1 剪纸内容下面两种主题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1)、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2)“莲里生子”剪纸。鱼(3)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喜娃娃”(4)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5)、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1)葫芦(3)鱼
(2)鱼咬莲
(4)喜娃娃
(5)松鼠吃葡萄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确地认识研究原始宗教的意义,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数
十万年就是这样幻想,错觉的方式逐步探求人类的真理,在人类认知的早期观念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在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自然崇拜和神话繁衍作为民俗精神的结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传延续着守护神的职能。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雷公是鹰嘴人面、鹰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鹰一样在天上飞翔的意义。3、民间剪纸艺术的现状及传承问题
由于环境和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迅猛发展,逐渐改变了延续数千年生产生活方式。加上外出人口的增多、观念改变、“轻工”心态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不断冲击着高密剪纸艺术。青少年对“慢工出细活”的剪纸艺术兴趣逐渐降低。这些都使民间剪纸面临长期发展和传承的严峻挑战。虽然国家对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大量的挖掘、保护和宣传,但是剪纸的前景还是不容乐观。原因如下:
3.1 专业剪纸大师相对稀少,老一辈艺术家年事已高,后备人才严重不足。随着老一辈剪纸艺术家相继辞世,我们觉到只靠老一辈艺术家进行家族式手、口相传这样单一的传承模式无法满足民间剪纸的传承。另外,年轻一代整体缺乏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只有热爱剪纸艺术,才可能真正的做到对剪纸艺术有效传承和保护,高密剪纸的后续人才严重不足。3.2 政府在剪纸艺术传承上投入不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剪纸图样的搜集、艺人的保护、剪纸艺术的传承都离不开政府的制度保障和经济支持。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刚刚起步,相关制度尚未健全、经费、组织人员相对较少。
3.3 宣传力度不够。高密剪纸发源于民间,还应宣传到民间,兴起于群众。高密政府对高密剪纸艺术宣传上对外有了一定热度,但对当地百姓除了“走马观花”没有实际效果,现在除了范作信、齐绣花等寥寥数人在从事着家族式职业剪纸外,广大群众对剪纸艺术的热情没有得到调动,这种单一传承模式势必影响高密剪纸艺术的传承。这些问题深刻反映了高密剪纸艺术的现状危机,处理好这些问题对剪纸的保护和传承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4 关于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4.1 加强搜集剪纸资料、提升理论研究。剪纸作为人民情感的重要载体,每一幅剪纸都蕴藏着民族的信仰、观念、行为、习俗,反映着当地居民的思维生活。在剪纸历史文献记载极度缺失的情况下,应继续扩大田野调查,包括剪纸图案寓意、传说等,以此丰富高密剪纸历史。
4.2 扩大传承面。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同样承担着传统文化的未来。剪纸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对儿童进行系统的剪纸教育,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剪纸艺术。教育机构承担传承义务,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从教科书开始,如果孩子从小能接受到这些传统文化,在心灵上有印象,就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剪纸艺术教育应逐步成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从小培养一批优秀的剪纸艺人,做为业余爱好发展下去,使我们的民间剪纸后继有人。
4.3 保护老艺人,挖掘新艺人,解后顾之忧。保护不是时空上凝固不变的保护,是让我们的“活态文化”经常参与剪纸活动,使他们的技艺传授给后人。具体可以:(1)评定“剪纸技师”、“名艺人”等荣誉称号并提供奖励资金。(2)引荐到幼儿园、中小学授课。这些老艺人有精湛的技艺和故事能吸引孩子、年轻人投入到剪纸过程中,从而促进剪纸艺术的广泛传播。(3)政府积极投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的支持是剪纸艺术发展的有力保障,任何事物发展都需要规章制度,这样才会有序地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持续性的保护制度。例:将优秀的剪纸作品同旅游业、政府互访礼品相结合。一方面使更多的人感受剪纸艺术,另一方面在资金上更好的保护剪纸艺术的发展。4.4 扩大市内宣传,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传媒工具扩大内外宣传,对内宣传至广大群众中去,为高密剪纸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建议:各社区在农闲季节定期举办“剪纸大赛”、“剪纸创新比赛”等,让群众看到曾经熟悉的剪纸艺术、刺激群众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并定期举办“剪纸技师讲座”等。使保护剪纸成为全民的一种自觉行为。
5、结束语
202_ 年,剪纸列入国家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2_ 年中国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艺术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民间剪纸艺术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传承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全民的责任。参考文献:
[1]万丽.高密剪纸.文化艺术出版社,202_,8. [2]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湖南美术出版社.[3]孙二林.民间剪纸.今盾出版社.[4]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5]费孝通.中国文化与全球化人文讲谈录.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