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范文
一、强化监测预警
(一)突出人群监测。
(二)强化环境监测。
(三)及时分析研判。
(四)跟进预警响应。
二、做好应对准备
(一)扩充医疗救治资源。
(二)规范集中隔离场所。
(三)落实防控物资储备。
(四)强化人员队伍培训。
三、快速科学处置
(一)突出核酸检测。
(二)及时开展流调。
(三)果断隔离观察。
四、精准实施管控
(一)精准划定防控区域。
(二)落实重点场所防控。
(三)积极开展多病共防。
五、有效救治患者
(一)加强闭环管理。
(二)及时开展救治。
六、推进社会健康服务
(一)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二)积极做好健康宣传教育。
2020年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范文
根据XXX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xx疫指办发[2020]XXX号),制定我县疫情防控成员单位责任分工方案。
一、强化监测预警
(一)突出人群监测。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民营医院和私人诊所要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做好所有就诊患者的预检分诊和就诊指引工作,对所有发热患者指引到县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县医院要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要发挥好疫情监测“哨点”作用,对发热门诊全部患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可疑患者全部留观,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按照规定时限报告。
养老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监管场所、学校和托幼机构、餐馆、农贸(集贸、海鲜)市场等重点场所要做好机构内人员及从业人员健康监测,每日检测体温,对出现可疑症状者及时就近转送至县医院发热门诊。
对所有高中低风险地区人员、境外直接入泾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每周抽取一定数量农贸(集贸、海鲜)市场人员、医疗机构人员、外卖、快递等特定服务行业工作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严格执行学校、医院、行政审批大厅、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商场超市及影院剧场、图书馆、健身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入门体温监测制度。
加强药店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药品销售监测,以上类药物实施实名登记制度,追踪有发热等症状的病人并引导其及时就医。
(二)强化环境监测。
加强农贸市场环境监测,对全县所有农贸市场每周对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存放售卖冷冻冷藏海鲜水产品和肉(禽)类食品的摊位等采样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加强医疗机构环境监测,每周对县医院发热门诊、呼吸科和感染科门诊病房的地面、墙壁、物体表面采集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加强学校、机关食堂、乡镇食堂、老年饭桌的卫生监督,对食堂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加强对食堂食品特别是冷链食品、进口食品的采购渠道管理,严禁通过非正规渠道采购冷链食品、进口食品。
开展冷链食品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来自疫情高中低风险地区冷链食品,适当加大抽检量,及时发现和消除感染风险。
(三)及时分析研判。
建设新冠肺炎疫情监测数据分析预警响应信息平台,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和发热门诊监测网络,推动教育部门学生健康监测系统、药品监管部门药店药品销售系统、门入境人员及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系统、网信部门舆情监测系统等信息共享。
建立热线电话或网络平台,鼓励居民提供疫情线索或进行疫情报告。发挥智能化信息技术优势,开展疫情相关信息统计,加强数据监测、分析和应用(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牵头负责,县委网信办配合)。
成立由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大数据分析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定期分析监测数据,综合研判疫情趋势,提出风险评估结果和预警响应建议。
(四)跟进预警响应。
县卫生健康局收到新发病例信息后,要立即向县委、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委报告。卫生健康部门要根据多渠道监测数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并根据需要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发布预警和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县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XXX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规定的权限、程序,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二、做好应对准备
(一)扩充医疗救治资源。
县医院要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留观室和“三区两通道”。
(二)规范集中隔离场所。
按照“应隔尽隔、不漏一人”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宾馆作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确保数量充足、符合标准。足额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配备相应的医务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公安干警、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等工作人员,提供医疗和防护等必要设备、物资,保障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运转顺畅。
(三)落实防控物资储备。
按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要医疗物资保供有关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建立本地重要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完善储备物资调用机制。医疗机构物资药品储备量原则上应当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社会组织、全县所有人群防护物资和生活品必需品储备量30天够用。
(四)强化人员队伍培训。
组建县级疫情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医疗救治、社区防控、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等队伍。开展县乡村三级人员强化培训。准确掌握呼吸、重症、感染、护理、临床检验、院感防控等重点科室及摸清医疗力量底数,确保在应急状态下可及时、准确地统筹调度全县医疗力量。组织做好救治资源储备及演练,积极培育社区管理人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社区防控队伍,进行人员队伍再培训,切实提升防控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
三、快速科学处置
(一)突出核酸检测。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对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其他人群落实“愿检尽检”的要求。县内出现1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启动应急响应,由市级统筹辖区检测资源开展全员核酸检测,XXX协调支援,在4天内完成检测任务;样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最迟在12小时内反馈。
(二)及时开展流调。
一旦发现疫情,卫生健康部门要发挥专业作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细化现场流调溯源,把疫情精准管控在最小范围。要突出流调专业作用,24小时内完成流调。要统筹通信、公安、卫生健康等大数据资源,收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确定旅行史、接触史、暴露史等相关信息,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精准划定人员管控范围。
(三)果断隔离观察。
在“应隔尽隔”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确保单人单间隔离,对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不适合集中隔离的人员,应当在社区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并继续落实好“四包一”服务。要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为无症状感染者和有需求的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第一时间提供中医药服务。若发生聚集性疫情,要争取在两个潜伏期为有效控制。
四、精准实施管控
(一)精准划定防控区域。
根据疫情科学划分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的区域可调整至乡镇,由XXX统一发布。精准划定管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楼栋、病区、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依法依规及时采取交通管制、限制人员聚集、停工停业停学等措施。根据疫情研判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可对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坚决防止社区传播。
(二)落实重点场所防控。
加强督导检查,完善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环境整治,落实清洁、消杀、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进一步强化学校和托幼机构、民政服务机构、监管场所、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等重点场所和公共交通运输工具防控措施的落实。
(三)积极开展多病共防。
做好季节性流感防控应对工作,积极倡导老年人、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做好自身防护,降低感染风险。加强对流感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分析研判发病趋势,及时推送有关信息,快速有效处置疫情。对高风险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岗位,提前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将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与新冠肺炎交织叠加的风险降到最低。
五、有效救治患者
(一)加强闭环管理。
严格按照发热病人接诊、筛查、留观、转诊相关工作流程,确保所有来院患者先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发热患者全部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防止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要按照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要求,加强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诊断,确保不漏诊任何一个可疑患者。一旦发现确诊病例,立刻安排救护车,专人专车尽快转运至XXX第四医院隔离治疗;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和疑似病例,第一时间转运至市医院隔离治疗。
(二)及时开展救治。
继续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实行“定点治疗、专家治疗、科学治疗、免费治疗”,加强组织协调、医疗力量调配和医疗设备配备,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定点集中治疗,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进一步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轻型、普通型患者尽早介入,防止轻症转为重症。严格执行诊疗方案,全部确诊病例按照“一人一策”原则进行救治;重症病例实行专医专护、专用病房、专用设备,及时开展多学科诊疗,千方百计提高诊疗效果。加强治愈出院患者2周、4周定期随访及健康监测、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持续追踪监测患者康复情况,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六、推进社会健康服务
(一)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方式方法,落实“爱国卫生日”制度,以重点场所、薄弱环节为重点,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大力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糖、减油,健康体重、健康牙齿、健康骨骼)活动、控烟、限酒,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二)积极做好健康宣传教育。
继续强化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公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咳嗽、打喷嘘时注意遮挡,科学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加强工作生活场所通风和卫生清洁,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与人接触时,保持“一米线”安全社交距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密闭场所工作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司乘人员、客运场站服务人员、警察及就医人员等要佩戴口罩。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
要进一步加强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健全指挥决策体系和工作网络,压实“四方责任”,强化培训演练督查,及时查补漏洞,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