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假期医院见习感想
暑期实习感想 10康复
何蕊
尽管不想老套的说时光飞逝,但提笔写下暑期实习感想的时候,仍清楚明白的知道,这是第三次的感想了,剩下的,也许是两次,也许只有最后的一次,就将结束自己本科的学习过程。而无论这样的机会还剩下多少次,它都是一个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机会,它们见证着,我医学生涯在每一次的感想中走远、进步。从第一次对医院的整体感想,到第二次对疾病的大概感想,到第三次的辨证感想,觉得每一次的感想都让我高兴又失落!高兴自己每一次的进步,失落自己在医学上的浅薄!
这次的感想并非在医院实习的感想,而是自己亲戚的事例,我有幸参与了这次的治疗,所以想在此反思并以此来纪念自己的成长路!
患者,女,49岁,因左侧腰部酸痛、胀痛而询问于准医生的我。而我的思维过程如下:首先,腰部出现疼痛考虑到腰椎原因,也可能是肾脏疾病,如结石,肾虚;以及腰肌劳损等原因。但是一开始自己并没有以辩证论治的思维来仔细思考,只单纯的因为在医院见习所见的一条龙服务,对患者在背部压痛点及委中穴上采取了放血、拔罐、针灸治疗,初次治疗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疗效,患者症状得到缓解。为此自己很是沾沾自喜了一番。但遗憾的是病人也没有就此彻底摆脱了病痛的折磨,不久后再度出现症状。病情再次反复,让我想到了辩证论治,经过如上所述较浅层次的思考后,并根据相应x片结果,自己考虑患者情况属于肾阳虚伴腰肌劳损。因此采取了针刺阿是穴及委中,并留针30min,同时予以艾灸治疗,症状再次得到缓解。但仍有反复。
结果是遗憾的,却也铁证如山的告诉我,医学上的欠缺,也告诫着我,治病不是侥幸,不是简单的给以药物、治疗手段就可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准确的辨证论治,只有求得根本,才能将疾病连根拔除。
经历后才知道自己的无知,反思了才会促进自己的进步。只有知道自己的无知,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每一次为期短短两周的实习,在我看来更像是让自己在实践中知道自己的欠缺,以确定下一学年的具体目标。就如辨证论治;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在脑海里的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有意识辩证论治主要有六经辨证,有八纲辨证等等。可是,究竟如何在具体病例中体现出辩证思维,这才是其中的关键。
学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与背的过程,其重点是将集千年医学大家思维而成的国学瑰宝转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而首先,就得从这治疗疾病最基本原则开始,更深刻的认识到疾病,做到见微知著,方可治病救人。如何让自己形成有效,准确的辩证思维则是我接下来的目标,我相信,只要形成了辩证的思维,那将是一场质的飞跃!
第二篇:医院见习感想
医院见习感想
今年暑假在同学介绍下,我们班五人来到了学校附近的南京同仁医院展开了五天的见习。在科教部王德礼的分配下我们被分配在了不同的部门,而我就分在了科教部。五天的见习,我主要就是帮王德礼老师整理资料,分类数据等。起初以为很轻松的工作,做起来还真累人。。这几天的工作不仅巩固了我的专业知识并且让我更懂得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社会实践中,有些问题是我们在平时学习专业知识时所无法领悟到的,也是无法看透的。学习知识是理论上的得到知识的方法,而社会实践则是在不断地自我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见习结束后,除了学到许多丰富的医学知识,自己的精神,思想上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一、待人要真诚
在医院的科教部我认识了一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在职医生,他真诚待人的面庞让我难以忘怀,教会我许多尊敬他人,为别人着想的人生细节,她那纯净的眼神至今洗涤着我曾经污浊的心灵。
二、要有热情和信心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看到王老师热情四溢的工作,孜孜不倦的为医院,为病人服务,让我学到了很多。
三、要善于沟通
善于和病人沟通是医生的基本能力的体现,有助于医师进一步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其实不仅在治病方面,生活各方面都要求我们善于和身边的人沟通,这样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更容易是自己融入社会,融入自己所处的环境。
四、要主动出击
主动去学会知识,在学习乃至工作中,遇到问题,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要不懂装懂,这是最要不得的!
五、踏踏实实学本领
看到许多医师除了照顾好自己的病人,还刻苦地钻研医学知识,利用闲暇时间看更多的中医书籍。这让我认识到学习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要踏踏实实学好本领,特别是学医的,要对得起每一个宝贵的生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若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能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短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不但让我巩固书本里的知识,更让我得到书本以外的人生经验。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
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大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社会实践使我找到了知识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学生,我们不能忽略社会实践,应在理论上欠缺的实践环节中得到理解和消化。社会和学校不同,学校里我们可能会有同学和老师的庇护,但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医院见习感想
医院见习感想
——了解现在医疗状况
我觉得见习是观察医生如何面对病人的一个无形的摄像机可以记录当代医疗的情况,医患关系的根源,医生对各种病人的应对情况,以及医院的工作流程。我觉得见习不仅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还更加进一步了解如今医生的工作状况,还有丰富的医护专业实践知识。
这次我选择去骨伤科去见习。因为我才大一,所识甚少,而且又怕帮倒忙,所以我只能跟在医生后面去观察一些病人的情况和医生的工作流程。
第一天见习我穿上白大褂,跟着医生去查房。医生带我来到一个70多的婆婆面前,她股骨头坏死,老婆婆看见我冲我温馨地一笑,医生翻出她的股骨头X光片给我看,问我哪边的骨头坏死,我仔细观察,左边的大股骨头比右边的突起一点点,再参考一下解剖室里看见的股骨头。就判断是左边,医生说我是对的然后举例了各种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比如男性酗酒可能也引发股骨头坏死,老人突然摔跤使股骨头突然受挫,长期瘫痪,细菌感染等等多种化学和物理因素。然后医生又带我走出去,在走廊看见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停下来细心询问他的情况,我发现那小男孩的腓骨头中间那里有个很大的隆起,就像个一坨巧克力冰淇淋一样,医生掏出他的棉棒,细心擦拭小男孩的伤口,并拿起棉棒查看情况,然后再细心嘱咐小男孩的奶奶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医生就跟我说,这个是腓骨头受伤手术后的伤口感染,如果再不来医院让感染继续发展的话,可能发展到截肢的严重后果。
接下来,医生带我去看一个手臂肌肉被撕裂和桡骨头骨折的病人,这个是一个在工作时砂轮来不及关而导致撕裂肌肉和肱骨头骨折的病例,我觉得很揪心听到这些,医生满面春风地跟他打招呼问他好点了吗?然后病人给他看了伤口,然后医生给我介绍了包扎伤口和手术的过程还有固定伤口的注意事项。
第一天,总的来说,我觉得像我都没有学多少骨伤的学生,医生都一视同仁细心的教我学习骨伤科的知识,今天见到了不少病例,看见了各种骨折的情况和了解了医生的工作状况,我觉得是收获颇丰。
第二天:换药
第二天我6点半起床,7点半就到那里等候医生,医生写了10分钟病历之后,就带我去学习换药。
他带我来到一个消毒室,医生从消毒柜里拿出一些被高温消毒过的手术盘子和镊子,他给我介绍,换药是术后的一项重要事情,及时换药有利于伤口痊愈和防止伤口感染。如果伤口没有感染,就用生理盐水,还有双氧水,如果遇到一些有血的伤口,一定要带手套,然后又介绍了一些伤口感染的药,医生老师就介绍了换药步骤,第一步消毒双手,并带上帽子和手套;第二步配好药水和镊子,棉花,要考虑好病人的伤口情况,第三步帮病人换药之后,要消毒全身。
然后他带我去帮病人换药,第一个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医生给我介绍这孩子是肱骨头和桡骨头骨折的,孩子屈着手打上了石膏,密密麻麻地缠了纱布,医生帮他小心地复位,把孩子d的手慢慢做旋转运动,可能是太疼了,孩子立即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旁边的父亲不时讲笑话让孩子放松。复位完之后,医生小心地解开密密麻麻的纱布,用镊子勾出线,再用小剪刀小心的拆黑线,拆完线后,用医用酒精来擦拭,孩子疼的一直呻吟,然后医生继续上药,反正每上一种药,孩子都觉得很疼,于是医生决定下点止痛药给孩子,然后上完药后就把纱布再缠好,收拾完东西走了。
走出病房后,我的老师跟我说:你别看换药很简单,很好玩的样子,换药是一种技术活,不仅要细心还要不要节奏要适中,不然太快可能会伤到病人皮肤。医生只要一穿上白大褂,就担上了责任。所以你以后要好好跟着自己的老师学习学习。
接下来他带我去的是一个耻骨骨折的病人,医生说耻骨骨折的话,会形成大量积血,若不及时止住的话,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会影响下肢的运动。介绍完后,医生慢慢解开纱布,察看清楚伤口的情况后,发现愈合的很好,决定拆线并上药,医生老师拿出镊子和剪刀来,在一边拆线的过程中,他教我拆线的时候,镊子的角度和剪刀的角度如何摆放才可以又快又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且给我示范了错误拆线的方法。
经过这几天的跟老师学习,我看见了各种骨折的病人,还有学会换药和拆线,以及各种骨折的病因,骨伤的病因不一定由外伤引起,还有可能是里面的细菌作用还有外界的射线长期腐蚀造成的。而且我学会了一些医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可以为以后的医患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几天,我发现护士和护工的工作也比医生要忙很多,她们不仅要帮长期卧床的病人翻身,她们的脚步匆匆,一步也停不下来,穿梭在各个病房中。
这几天,我发现这里的医生不会推拿手法,而是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去来进行治疗,一般是“诊断-手术-护理-愈合”或者“诊断——复位——愈合”,没有像我们学校的附属医院一样,用推拿手法去解决一般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我觉得我们学校的附属医院做的挺好的,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去来解决病人的病痛,一般手法按摩可以延缓病人病痛,而且可以比拟上手术的功效。而且我发现大多数城乡结合医院都是通过手术去解决问题的,唯独缺了手法。
骨科医生的工作繁忙而且需要工作很累,他们一般7点半就要到那里上班。值日医生要在门口蹲守,遇到一些坐轮车的病人就上前帮推。7点半到办公室整理病历,7点50开始查房,查完房后帮病人换药,如果碰上有的病人紧急手术,要及时出现在手术房里准备手术,大概每个医生一天有几台手术吧。如果没有手术,换完药以后就回到办公室帮病人整理各种病历资料,或者帮病人看病,有时候医生忙着帮病人看骨伤,可能一天的时间都耗在办公室。而且他们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巨大的工作负荷:骨伤手术.急诊病人的人数上升,极高的工作风险与不匹配的不相匹配的收入水平,很大程度地考验了他们的意志力,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骨科医生还是挺累的。
第四天
我发现这个县级医院规模不算很大,但是专业措施还是可以的,比如氧气瓶,卧床设备,那个紧急急救铃,专门的ICU监护室等等,我觉得还是挺齐全的。
今天我跟医生去查房,突然一个护士叫住老师去看一下56室的病人,突发呼吸不顺。医生赶紧前往56室,发现那80多岁的病人脸发黄,呼吸不是很顺畅,马上查看了病人的X光片,发现病人的肋骨骨折点正是卡到肺叶的那个点。判断这个是由于肋骨骨折挤压肺引起肺的运行,从而造成一系列的呼吸不顺畅的症状。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肺部的组织老化严重,医生帮他弄高一点床好让老人呼吸顺畅。顺便问了一下老人的病史,发现老人有严重的肺炎史,而骨折点又刚好在肺部,于是跟家属商量好注意事项,然后给老人写了一下病历。
出到外面,老师跟我说,这个老人是从床上跌下来的,初步诊断只是股骨骨折,但是老人一直说胸口闷,后来拍了全身的片才知道肋骨也有骨折。像这样的情况就要非常注意了,如果不及时搞清楚那个肋骨骨折点的话,那个骨折点挤压肺部,可能会引起肺部出血造成胸腔积血,像老人这样的年纪,可能会致命。所以当一个骨伤医生不仅要技术好,而且要眼观六路,细心严谨。
然后他就又带我去看另一个病人,是一个桡骨骨折的病人,老婆婆看见我和蔼地对我一笑,医生小心地查看了一下伤口,判断好伤势后,嘱咐病人家属不要沾水,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但是必须每天都要及时复健。
出到外面,医生跟我说,骨伤痊愈的关键不是手术,而是肌腱的功能性恢复,像刚才那个老人,掌深弓肌腱受损,除了要用一定的东西固定以及复位,除了复位以为,还要进行长时间的肌腱功能性锻炼,不然就会肌腱功能受损。
其实这几天我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病例,每个骨伤病例都对我以后研究骨伤有着重要的意义,里面渗透着很多骨伤的原理还有一些骨伤的医学知识,我感觉一下子脑子多了很多东西,每天就像是在探险一样。而且除此之外,我还学到医生问诊病人的态度。
小结:这十几天的见习就是整天跟在医生屁股后面,跟他们学习各种病人的病理。以及学习一些相关的简单的临床实践:换药,拆线,人工呼吸等等,我感觉我离医生又近一步了。
至于手术嘛,给个实例。这次医生带我去看手术。这个是之后解说的:骨折按照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骨折部位是否有骨折断端暴露于外界而将骨折分为闭合骨折和开放骨折,其中开放骨折必须进行手术复位,而闭合骨折可根据手法复位的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切开复位。当一个下肢骨折确定要进行手术切开复位,那么在手术之前都要将整个创肢消毒。消毒的过程是这样的,先用2%的碘酒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病人平是躺在手术台上的,当我们消过腿的正面及侧面之后,你就会发现问题,腿与手术台接触的部分如何消毒?对,你的想法完全正确——把腿抬高,消毒后面就可以了,但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和轻松。很多人以为只需要抬一下腿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腿骨断开之后,断端会变成一把极其锋利的刀,如果我们单纯的抬高患肢,在重力作用下,骨折错开的角度越大,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的几率就越大,所以,我们不能只抬高患肢,还要沿力线的方向牵引患肢。有句话说的好,胳膊拧不过大腿。当你一边抬高患肢一边向外牵引它,并且要保证你的身体不碰到手术台的情况下保持5分钟。这个是需要很大的力气的,往往很多医生都会在坚持5分钟之后,胳膊在不停地颤抖,所以骨伤科医生是需要很大的力气去来做骨科手术。而且遇见紧急情况,比如大出血和神经损伤严重的手术等等,生命攸关,主管医生要当机立断,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的生命,和极力挽回病人的骨伤部位。
第四篇:假期医院见习心得
假期见习心得
大一和大二的寒假特别羡慕学长学姐们可以去医院见习,一直盼望着赶紧到大三吧,这样我们就也可以去医院见习啦。我就像不能去战场的士兵一样,焦急的等待着大三寒假的这次见习。临床实习对我们医学生来说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实践的考验,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当真正见习的时候,才明白医生工作的辛苦,特别是在急诊部值夜班的医生。就这样,随着大三寒假的来临,拿着学校开的推荐信,我和我的老乡一起来到了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始了在急诊科的实习。虽然已经大三了,学习了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但只是懂了一些理论,真正的病该怎么处理还是不懂,到临床去还是很忐忑的。带我们的是该院急诊科的柳大夫,她人很好,也很幽默,所以相处起来很亲切舒服。当时的忐忑也就烟消云散啦。
第一天见习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那天柳医生刚好值夜班,所以我们也跟着她一起值夜班。急诊部值夜班的医生分了三组,分别是一线,二线和三线。而作为见习生的我虽然是跟着柳医生,但是因为是见习生的缘故,为了多见识一些东西,哪里有患者,哪里有事情我就跟着到哪里去,或旁观,或者帮忙干一些跑腿之类的活。虽然我希望我能够成为繁忙的医生中的一个,可我更像是个旁观者,在忙碌的医生办公室里,一边努力在脑海里搜索并不充足的医学知识,一边尽量缩小体积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挡路。
有一次半夜跟着两个刚工作几年的医生姐姐一起出急诊,第一次感受到那神圣的120急救的气氛。找到患者所描述的那个单元就费了好大劲,因为是晚上,再加上春节的缘故,小区里错乱的停了好多车。不过还好患者是因为打架打伤了,并不是很严重。在患者家里拥堵了好多醉酒的情绪烦躁的患者亲属,还有小区的保安。那些醉酒的人不断的骂街,因为看多了医生受到患者人身伤害的报道,所以当时内心里是有点恐惧的,但是医生姐姐的态度很好,安慰了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我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恐惧。
我见习期间体会最深的就是医患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还记得临床导论的第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件事: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镌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用中文描述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我才感受到它仍熠熠闪耀着人文之光。有人说:这句铭言说明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我们不仅仅是要治疗、治愈疾病,更多的是要去帮助和去安慰病人。我的理解却有些许不同,我觉得有时去治愈,说明了医学不是万能的,虽然医学一直在进步,可是病人身体的好多损伤我们医生是无力回天的。而更多的我们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延长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安慰他们的情绪,在缓解病痛之外给他一种生命的慰藉和生存的勇气与希望。
面对现金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我觉得除了医患沟通之外潜藏着更根本的原因:医生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以及社会群体对医生过高的期望。
医学教育不可不说是精英教育,医生除了需要具有高超的医术之外,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在与人的关系上,要处理好与朋友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护士的关系,与其它医生的关系,还有最棘手的与患者的沟通。医患矛盾中,很多就是因为沟通不畅引发的。要准确的询问病史,要有效的引导检查,要去体贴的交代病情,要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要让患者配合治疗,要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医疗救治。唐代“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有这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说:“做人嘛,我有四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又有言: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这医生哪里是精英那么简单,这明明是我们对于一个圣人,一个救世主的定义。然而医生不是圣人,更不是救世主。医生的医术也是有限度的,他们不能掌控生死,也无法时时监控各种隐在的危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医生最根本的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会有情绪,也会有疲劳,每天如此大的工作量他也会失去耐心,而无法对每一个病人都保持微笑,也无法在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再值夜班而精力充沛,打了鸡血一样生龙活虎。他也有家庭需要养,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在学生时代,医学生本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时间,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即使不读博也得七八年,即将而立之年的医生们又得顶着怎样的心理压力,去投入到繁忙而又紧张万分的工作中呢?
也不得不说患者对医生抱有过高的希望,这个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们也曾经作为一个弱势无助的患者将我们脆弱病态的身体呈现在医生面前,我们把生命交托在一个医生手中,我们希望他们可以还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或者一个生龙活虎的家人。但是换种思维,如果我们心爱的一件玉器碎了,若是还可以修补,我们小心翼翼的交给别人,托付了我们满满的信任和希望,但是且不说无论怎么修,都是有裂痕的。如果不能将其复原,我们也只是叹息,难道还能把工匠杀了不成。我们很清楚的知道,玉是我们自己弄坏的,虽然会付钱给工匠修,但是饶他再怎么样心灵手巧,总有他的力不能及。修好了,我们会感恩,修不好,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人。但是对于医生,我们就无法做到这样的理解,因为玉器再喜欢再珍贵,它总可以再拥有,而生命、健康之于我们,一旦失去,永不可得。这就造成了患者对医生的怨愤,以及医生的无奈与力不从心。
都说医生难当,因为医生回报少。曾有医生戏称:“我们医生是拿着卖白菜的钱,顶着卖白粉的罪。”社会舆论常常误以为医生收入高,拿很多红包。可我单纯的相信,大多数医生是有良知的,他们拿着基本工资,不比别人多多少,也会因为物价上涨,买房还贷而苦恼。医生们,经历了学业繁重的学习阶段,生存在高风险高压力高关注度的工作环境中,却领取着相对的低回报。更甚着最近有说我们毕业后要施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又给医生们增加了更大的生存压力。
《温病条辨-自序》指出:“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这又给医生带来了无形而不容忽视的压力。“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这句话得让多少医生心底犯凉,顿生寒意呢?这就类似于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指控:如果你不能让我考试优秀,你无法解决我的所有问题,你为什么还要做一个老师呢?指控一个人民警察,为什么食民之禄,却还是无法阻止各种刑事案件的发生?但是,人民教师和人民警察没有受到这样的指控,也没有遭到袭击或者砍杀。在社会舆论里,患者是弱势群体,医生往往受到各界的谴责与指控。然而殊不知现在的医生护士忍受着被暴打,砍杀的危险,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即使被冤枉也没有道歉,即使被暴打也无从追究责任。没有医院的庇护,有的只是舆论的打压,更多的落井下石。敢问,未来的日子里谁有勇气去做一个医生,这要多么宽大的胸怀才能包容这一切?我自问,看着如今医生的处境,我不寒而栗。曾经的白衣天使,已沦为过街老鼠。
我们作为医生,完全可以理解病人的急切之情,以及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以及宝贵的生命的重量,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力不能及以及生活的压力带来的种种问题,以及体能的极限。我们也需要理解与鼓励,而不是一味的谴责,身体的伤害以及生命的威胁与消逝。我们呼吁更公平的对待,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尽可能少的伤害。
还记得刚刚入学的时候,我们曾经一起在礼堂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我相信我们总会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患者的包容与理解。我也相信我国的医疗制度会更完善,会帮助缓和医患之间的纠纷,保障患者安心就医,医生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我们也
将竭尽所能精于医术,倾己所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第五篇:假期医院见习感悟
社会实践有感
11级临英1班蔡梦芝
持之以恒,坚持才会成功
7天的社会实践终于结束了,这次的社会实践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医生”这两个字,它的定义并不是电视上所刻画的每天都要为了别人的生命而浴血奋斗,而且也不会时时都有“惊心动魄”的事件在你眼前上演,但医生也并不是只是古代一个只会开药的“郎中”。他更像一个文武双全的谋士,全身上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正是这样更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医生”身为社会里的一份子,每天早起晚睡,更多是为了得到一张病人脸上病愈的笑脸和自己助人为乐内心的欣慰。他们不会厌烦每天接二连三的门诊,身上穿的白大褂永远都是崭新的呈现给病人,这难道不正是向人们展现出了当医生所要具有的严肃、一丝不苟吗?
我小时候很少生病,像感冒也并不多。这让我当一个医学生能有着不同于别人自信,这也成为我当初学医的重要原因。进去医学院后,我一直期盼自己想能早点了解一个医生要有的职责。而那天当我手里拿到拿着学校给的介绍信时,心里感觉是痒痒的,因为我真的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一回到家我就明确了我的目的地,那是一家临近的卫生院。那里平时病人很多,正因为这样的话或许我能帮上医生一点忙。这个原因也让我有足够的理由壮起自己的小胆去打扰那里的医生。当我第一次见到医生时,医生正在药方给病人拿药,他转身把药递给病人时看到了我,于是马上礼貌地问我哪里不舒服。我急急忙忙的说我是在校大学生,顺便将自己的介绍信递了过去,并跟他说了我的名字和住址。还有就是我的校名,都怪我那时慌慌张张的,错把自己高中校名报了过去,当他一脸疑惑看着我时,我才发现自己出糗了,然后我只能急急忙忙地解释清楚——真没想到自己第一面会搞成这样的惊险。
随后他叫我在旁边凳子上先坐着,并递给我了几张报纸,我乖乖地坐到了一边的凳子上。但我并没看报纸,因为我怕等下他在叫我时,我又听不到的话就真不能留下好印象了。我就坐在一边静静的看着他,那天好象特别忙,直到1个多小时后他才空下来叫我过去。他拿着我给的介绍信,又问了我的名字,看来当医生是真够忙的,其实我已经说了一遍我的名字了。他问我学医几年了,我说我还是今年的新生。然后他就叫我坐到他对面看看以往的病历单,了解一下通常比较易发的病情,认识一下医院的构造,看看县里下达的医疗文件。说完他把一本本大小不一的本子放我面前,我先翻开了那厚厚的病历表,顾及自己能挽回点好印象,我想从第一页认认真真地开始看,刚翻到第一页我就呆了,这只是一本从一月份开始记录的病例表,但区区半个多月本子就已被笔迹“侵略”大半,虽说是一个小小的镇级卫生院,但每天都要接触上百的病人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顿时感到坐在对面的医生的精神的坚韧,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做好一件件简单的事尚并不容易,何况面对的又是有着病魔掌控下的病人呢?
到了12点,终于好不容易结束了上午的门诊,医生觉得我应该早饿坏了就我先去吃饭,顺便帮他和护士带份快餐。我很是疲惫的站了起来,食欲牵引着我走出了门口。暖暖的阳光打在了我的脸上,我抖擞了下精神,放眼那条人车共挤的接到上。我看到了一家叫“吸力”的餐馆,现在是够有吸引力的,我于是小步快跑了过去。刚进门,我就随便叫了三份一样的快餐,这时已经是别人吃完要走人的时候了,所以可供我挑选的余地也不多了。想想工作可真不容易啊,吃饭都成问题了。
吃饭的时候医生向我介绍了自己,他是92年毕业的本科生。曾经也在大医院当过医生,可后来直接回家了发展,他还说现在其实挺好的,能帮邻里临近的看看病。他最喜欢看到那些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病愈后开朗笑的样子。看着他,脸上洋溢的兴奋、骄傲和乐观,工作的辛苦但是很快乐的样子。他还跟我说,医生吧,就要不懂就学,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不然丢的可不只是面子了,搞不好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啊!
中午相对比之前空了许多,他于是跟我讲了他当时学医的时候的动机。还有他当时就业的艰辛,创业的苦楚。他还说“我这前半生唯一领悟到的就是‘坚持’,持之以恒相信自己能成功是他能有现
在的关键”我看到他讲完他讲完这话时,眼睛里不仅充满了坚定,同时也有着对我们这一代的新力量的期盼时。我只是默默的点了下头,其实那时我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去回答了,原来工作还充满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正是这动力促使他一步步走到现在。回家后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来自不只是老一辈医生的教导,还有我对未来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向往。那晚我激动了很久,久到我后来看见了我自己当上了一位人人称赞的好医生,站在医院的某一角静静的倾听病房的病人对我的肯定和来自他们那开朗的笑声……
在卫生院呆了几天后,我渐渐的淡了他教导我时的心潮澎湃,每天来的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感冒,或者就是一些老人在抱怨完自己人老病烦身体老是出毛病。然后医生便会开一些补养的药品给老人,病嘱咐老人多喝开水等等,过了三、四天无聊的陪看生活,慢慢得厌烦了对我的“新工作”的热爱度。过着一天天喝白开水,看病例本的日子。我真的很想早点结束这生活,因为我觉得我并不能在这学到什么对我有用的东西了。每天似乎都有络绎不绝的病人,而当医生确实很能考验一个人的心志。我很佩服老医生持之以恒的毅力,除了每天都能给病人一张真挚的笑脸,而且还经常不厌其烦认认真真得一边又一遍询问病人病情。
一张张笑脸,是病人对医生最真诚的回馈,一次次注射,是医生对病人最尽心的照顾
一例例门诊,是医生和病人最温馨的交流。
当我在卫生院呆的后那天,我正在庆幸自己可以早日结束这无聊的“工作”时,有件事情在我面前上演了,我清楚的记得那时恰好是中午两点的时候,一个小青年背着一个年长的大人走进了那拥挤的大门,我凑热闹挤在医生后面跑了过去。走近一看,那在背上的人右腿裤脚全湿了,黑色的裤管上滴下了红色的血。但他似乎已经用右手很用力的在按在伤口上了,医生见了后马上叫年轻人背他进里面,让他躺好先。接着医生叫护士端着消毒盘一起走了进来,在大致了解伤口是由骑车插伤后。医生马上小心又快速的挽起他的裤脚,用剪刀夹着经酒精浸泡过的海绵进行消毒,并娴熟地用另一把剪刀夹出伤口上的异物,不停的进行消毒,拿着纱布进行包扎…
似乎每天他都很尽心的去对待这个自己喜欢的职业,一步步慢慢的走了过来。
几天的工作确实很让人留恋,也留下了一些对我有影响的经历。经过这次实践,我明白了很多以前未曾接触过的事情。但有一点,我很震撼:那就是坚持才是胜利的道理是要靠自己的行动来去慢慢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