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教学反思(共)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教学反思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
在第一轮“课程思政”试点课程的示范下,第二轮的课程思政试点课程有了一定的经验,但针对不同课程仍然需要进行精心地打造,需要团队成员的配合和课程建设前完备的课程建设规划的制定,需要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讲教师对课程建设规划的认真执行和灵活应变能力。
(一)课程建设的准备工作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版的教学方案,《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7级学生在2020春季学期开设的课程,这一时间恰好是佳木斯大学第一轮“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完成之后,在第一轮试点课程的启迪之下,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课程负责人决定组建团队,进行第二轮“课程思政”试点。
1.制定课程建设规划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大三时开设的,前期政治学原理等课程已经开过了,学生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理论基础,团队成员根据课程的以上情况制定了完备的课程建设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逐步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和新机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之下,课程建设应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创新相结合、思政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制定了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深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合理融入思政元素、总结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经验,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案等目标;课程建设的思路是立足于二本院校学生实际,以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出品牌为目标,对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内容进行建设,逐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术兴趣,提高学生思政理念与政治素养,从而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课程建设规划就课程建设的内容及进程进行了梳理,为课程建设提供了依据。
2.明确团队成员分工
根据《佳木斯大学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及《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特点、2017级学生特点,对团队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团队成员为专业课负责教师沈丽巍,思政课教师张春波,专业课教师庞海云、张宏韬、王凤双、刘卫财等,学生辅导员郑华。课程负责人沈丽巍负责将思政课教师张春波提供的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设计中,设计课程实施方案并进行课程实施;思政课教师张春波结合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特点和性质,提供有效的思政元素,协助课程设计,将思政元素合理的融入教学当中;学生辅导员郑华参与教学组织及宣传工作,积极了解学生对授课方式、方法及课程思政载体的反响,并及时反馈给所在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员庞海云、张宏韬负责对每节课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进行研磨,提出意见和建议;王凤双、刘卫财负责课程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
3.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准备
按照《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建设规划,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课程负责人沈丽巍将课程大纲及教材交给课程团队成员,由思政教师张春波挖掘思政元素,提供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建议;课程团队成员协助课程负责人查阅资料、反复推敲,进行课程大纲、计划、方案、形成性考核方案等的设计。课程选取了智慧树知到平台的优质资源《西方社会两千年》作为学生的拓展资源。
(二)课程建设的实施
1.教学平台的选择
以学校课程安排时间为准,严格执行线下课程表时间,选择智慧树知到平台,将课程PPT、拓展优质资源、相关链接等传人课程平台。
2.选择课程适合的教学方式
采用PPT加语音的方式,配以课堂讨论、答疑,课前预习加课后作业等形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性的基础上,在完成好专业课知识传播的基础上,着重打造思政元素的融入。
3.具体授课过程
课程负责人沈丽巍老师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提供学生预习资料;授课过程中,利用智慧教学软件相关功能,适时进行签到点名、讨论、抢答、测验等课堂活动,以保证教学质量;课后组织好讨论、答疑,布置作业,做好在线答疑与作业批改;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以备学生到校后检查。辅导员郑华老师在课后将学生对课程的反响反馈给课程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定期教研活动和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等方式,解决反馈中的问题,提高思政因素的融入效果。
4.考核要求
优化课程考核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采取形成性考核评价,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在课程实施前制定了具体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包括两部分,一是对课程知识的考核,另一个是检验思政因素的融入效果的考核。考核形式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知识的考核通过课堂笔记、阶段测试、课后作业、结业考试等材料的验收完成,具体在试卷内容设计中增添思政考核内容等;对思政因素融入效果的考核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对相关问题的观点等方面进行衡量,在对知识掌握程度和思政因素融入效果相结合的分析基础上,最终评定出学生的课程结业成绩。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经验总结
(一)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准备工作
1.要制定完备的课程建设规划
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建设规划是课程建设实施的依据。为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题组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课程建设规划。通过制定完备的课程建设规划,能够使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中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和根本任务及课程建设内容、把握课程建设基本原则、掌握课程建设基本措施,保障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顺利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
2.要做好团队成员的分工
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研交流活动,通力合作,实现协作设计-协作实施-协作反馈-协作改进的良性循环,进而提升“课程思政”效能。为保障“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课程团队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3.要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准备
团队成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最终确定以智慧树知到平台的优质资源视频课程《西方社会两千年》、爱课程平台的中国政法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为前期预习和拓展知识的主要参考资源,课前课程负责人将本节课需要的内容发布和布置给学生,课上结合优质资源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思政因素的融入。课上及课后利用知到平台的功能进行讨论、答疑等活动。
(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要精心打造,灵活应变
1.课程负责人要树立“课程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新时代涌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它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切实执行立德树人原则,发挥每门课程教师的政治自觉和思想政治优势,确保教师与思政教育齐头并进。只有将课程思政理念深入到专业课程教师的头脑中,才能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
2.发挥专业特色,挖掘思政元素
思政理论要全方位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须进一步探索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
一是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体系。课程思政的开展,要求高校建立结构严密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相关教学安排,比如学分要求、考试考核等。在专业课的课堂上,教师应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对课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改造,进而修订课程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计划,逐步形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框架。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背后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形成综合素养课程体系与思政教育体系相呼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中强调价值引领,思想引导,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社会浪潮中坚守职业操守和价值追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着力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专业课程的学科特点,进一步明确教育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作用,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法等方面持续加以改进。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兼顾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学术性、实践性及前沿性的同时,着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导向。在教学方式上,可以更多地采用研讨性教学,在课堂讲授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在社会问题思辨、热点辨析的过程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掘与融合。
三是加强对思政教育效果的课程评价。评价标准一要站位高,二要抓得准。站得高在于要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全方位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抓得准要求教师既准确把握专业课程的性质特点,又体现思政教育属性,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有效育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
不论哪一个专业学科,都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加强顶层设计建设课程思政育人长效机制。
3.融入教学实践,达到全方位育人
通过在课堂中分析探讨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对价值观、素质教育、人才品质培养的要求,结合思政理论和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启发,对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获得切身的感悟,使自己的职业意识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提升个人的价值追求和思想道德修养。
一是融入价值观教育。以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这一节为例。在阐述马基雅维利的人性假设理论,论及“理性人”与“非理性行为”的矛盾时,要点明价值引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进而正面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阐述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时,将马基雅维利的生平将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讲解马基雅维利的“人生在于奋斗”思想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积极面对人生。
二是融入德育教育。在阐述古希腊罗马思想家的政治思想的伦理学基础时,将正义论等思想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正确对待义利,从而教育学生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要坚持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三是融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到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时,后世对马基雅维利的评价截然相反,有人说他是“暴君的导师”、“凶残的马基雅维利”、“现代罪恶的导师”,他的著作《君主论》是希特勒的枕边书,对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而言,此书“臭名昭著”的作者马基雅维利,犹如法西斯主义的真正鼻祖。但相反也有人认为他是坚定的共和主义者,可以称得上“美国宪法思想之父”。正是因为这样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结合他的生平,他曾经参加了反美地奇家族的斗争,在佛罗伦萨共和国从政14年,可是美的奇家族复辟,马基雅维利受到了影响,不得不离开了他奋斗了14年的政坛,他统一意大利的梦想成为泡影。在这样的困难境遇中他没有放弃,而是将自己的统治经验编撰成书献给当时的美的奇家族,目的就是要回到他日思夜想的政坛当中,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意大利的统一。对于这种为了祖国的统一不惜牺牲自己的声誉甚至是生命的行为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此加以重视并进行思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讲授法
虽然讲授法本身存在着局限性,也并不是什么新的教学方法,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讲授法是指以教师系统讲解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构成的现代意义上的讲授法。《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中有一些内容是抽象的和系统的,采用讲授法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和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本节课所采用的讲授法主要是辅助进行讲解,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和课程的小结。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因其灵活的教学方式,现代的教学理念为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主要采用对比启发、提问启发与联想启发。
对比启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和区别,清晰地展示事物的本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提问启发,就是通过设置一些新颖有趣,又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获取问题答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获得知识。通过提问启发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联想启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从而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联想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各种联想来启发学生,形成发散型思维,提高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和多角度认识,进而全面掌握知识。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某个理论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4)经典阅读法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就体现在一部部经典著作中,通过经典的阅读,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一般经典比较晦涩难懂。在课程授课过程中,在思想家的生平及著作这一部分中,列出有代表性的书目,比如《理想国》、《政治学》、《政府论》《君主论》等,并在课程上讲授经典的阅读方法和书的大致内容,以及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这样阅读效果会明显一些。线上学习期间,学生课后作业较多,没有大块的时间进行精读,但至少要了解书的大致内容,可以让学生先读一些介绍性的书籍,如王沪宁等编著的《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俞可平的《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等都是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和阅读经典原著的入门性著作。
(三)团队成员要密切配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团队成员明确分工的前提下,定期进行交流,建立协调沟通制度。在网络信息流畅的情况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处理,保证教学过程顺畅。在定期的交流研讨活动中,将这一阶段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大家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终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三、《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为期一学期的课程试点工作基本结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既有收获,也存在不足,需要在下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加以弥补,以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调育人的效果。
1.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
根据《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的特点和课程的思政目标,课程建设团队不断设计和丰富了课程内容。智慧树知到平台优质课程资源《西方社会两千年》、爱课程APP中的中国政法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为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内容提供了参考,同时将课程前期储备的资源上传课程平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课程节数限制,不能将思想家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介绍,另外在某些方面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2.课程的平台功能需要进一步挖掘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智慧树知到平台,期初对于平台不够熟悉,有些功能还不能发挥。比如,智慧树知到平台的 的功能,这项功能可以随时提出问题,随时检验学生的听课状态与理解程度,但这一功能在课程实施中期才得到有效利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熟悉平台,挖掘平台中更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功能。
3.学生实践环节欠缺
由于《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本身理论性非常强的特点,导致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实践环节欠缺,虽然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环节,但还很单一。
四、《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今后设想
1.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只进行了一学期,改革的经验还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适当调整和增加教学内容,探索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强化学生的爱国精神、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2.进一步突出课程特色
结合《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特点和学科专业特点,进一步突出课程思政建设特色,尝试运用案例教学、对比分析、纵向比较、分组研讨、名著导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在传授课程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学生爱国情感和品质、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围绕课程目标及思政目标、课程管理、课堂教学、思政因素融入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逐步形成课程建设规范。
3.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
依托《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理论视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价值引导功能。持续推进综合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明确课程定位,围绕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及教学考核等方面,细化审核管理,形成课程建设标准。挖掘《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通过阐述剖析思想家的生平、政治思想等,引导学生树立和强化守法意识和创新精神。修订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范。探索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深入挖掘相关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
第二篇: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5个)1.轴心时代:
凯伦·阿姆斯特朗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2.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人的意识决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便是封建社会。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
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封建的核心内容是:对少数群体分封特权,并统治大多数人,如王公贵族或希腊的公民。封建社会的特征是:物权统治一切。而皇权帝国主义的人权却又高于物权,它是由皇权支配物权的。因此与封建主义相对的是皇权帝国主义。
2封建制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凡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之上并以此得到公共舆论承认的即为合法。”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政治事物所具有的的被公众普遍认可、承认、信任和尊重的客观属性。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具有一定影响。他根据政治生活中人们政治认同的依据,合法性基础的不同,把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型的政治统治、魅力型的政治统治和法理型的政治统治。
3统治者如何确保统治的合法性
合法性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基础上,这种认可可以是神秘的或是世俗的力量。对合法性基础的认识最经典的是马克思·韦伯的概括,他将之分为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个人魅力型)。
* 传统型:合法性来自于传统的神圣性和传统受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 * 法理型:合法性来自于法律制度和统治者指令权力
* 魅力型:来自于英雄化的非凡个人以及他所默示和创建的制度的神圣性
韦伯认为以上类型都是理想类型,历史上的合法性形式都是这三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混合。在当代国家中,合法性更加依赖于政治权力的有效性,这也是近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包括了政府能否有效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经济能有持续发展。这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策能力。
4.东晋门阀制度
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士族制度的盛行,依赖于统治阶级颁行的各项法令。法令的出台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东晋的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
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5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也叫英雄时代,是希腊氏族制度解体的时代,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形成于此时的“荷马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3世纪末期亚该亚人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的故事及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历经十年胜利后历尽坎坷最终重归故里的故事,史诗所歌咏的虽然是属于迈锡尼文明时代的遗闻,但却反映了当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制度。铁器开始使用,土地仍为公有,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初步发展,已出现氏族贵族和为数不多的奴隶,失地的农民常沦为雇工,由氏族或大氏族结成部落,进而结成部落联盟,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是军事首长、议事会和成年男子组成的人民大会,公元前八世纪进入阶级社会,相继建立了希腊诸城市国家(城邦),荷马时代告终。6希腊世界(p15)
7胡格诺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
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自此结束。使法国王权得到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简答题(3个):简述+评论(分条作答)1.关于柏克的政治思想:(p359)
柏克思想的核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强调经验即人类理性的对立物,避免蹈入形而上学;第二,强调传统即上帝意志的中介物,避免蹈入怀疑主义。因此,保守主义的本质也包括这两个方面:既破除理性的权威、保护个人自由,又树立上帝的权威,维持社会秩序。在整场法国大革命中,伯克成为英国最早而又最突出的法国大革命批判者,他认为大革命已经演变为一场颠覆传统和正当权威的暴力叛乱,而非追求代议、宪法民主的改革运动,他批评大革命是企图切断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实验,也因此沦为一场大灾难。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p27)
3.哲学家的治国思想(p41)
4.哲学家治国思想与儒家圣王理想:
简单介绍下哲学家治国思想和儒家圣王理想
“圣王”是“内圣外王”的简称。大学之道”的实质内涵就是圣王之道。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被视为是关于“内圣外王”的经典解释。
从理论和历史两个角度对儒家圣王观进行反思,兼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比较。
第一,人性问题。圣人与凡人都有相同的人性,其间并没有任何等级或质的不同。柏拉图所谓“哲学王”,其基本内涵即哲学家做统治者,或统治者爱上哲学而成为哲学家。相对于儒家圣王观,柏拉图的哲学王侧重“智慧”(哲学),而不强调“人伦”。柏拉图哲学王产生的人性论基础较之先秦儒家,它还是带有一种较强的等级意味。
第二,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尽管实际上不能做到,但并不妨碍理论上的可能性,尽管从理论上说,哲学家成为哲学王是可能的。但在现实条件下、哲学王又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名实问题。理解儒家“圣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在这种意义上理解“哲学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
第四,条件问题。由圣人转为圣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是因为它欠缺一种现实的、可靠的制度保证。柏拉图很注重为他的哲学王理想设计了一套制度,以保证哲学家能够成为哲学王。尽管这种制度并非事实,不过是一种人为的设计,而且也未能落实,但它毕竟表明了柏拉图意识到第五、传承问题。必须用制度来实现或保障他的理想。儒家未能制定一种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王位传承问题。治理城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接班人。第六,历史影响。“圣王”与“哲学王”实质上都属于人治范畴,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治。圣工”在先秦时期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都与“人治”和“民本”思想紧密相连,而“哲学王”严格说来只是柏拉图个人的政治信念, 圣王”与“哲学王”的不同历史影响还表现在,“圣王”的伦理意味非常浓厚,再加土中国产,`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使得政治与伦理、政治权威与宗法权威有机地在一起,导致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而“哲学王”的伦理意味则比较清淡。
“圣王”与“哲学王”尽管不可能真正地实现,但可以得到一种“变相”的实现。不管是“圣王”还是“哲学王”,实质上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内圣”与“外王”。这两方面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结合,但在实践中总是结合不好,造成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
异:哲学家变成王,王变成哲学家。圣变成王,圣辅佐王。
对于学习的态度:一个强烈,一个温和
在哲学家和军人中废除私有制和家庭,实行共餐制 同:强调秩序,整体主义视角
哲学家的绝对权威,维护社会分工制度
5.区分政体的标准(p55)
亚里士多德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政权的宗旨与统治者人数的多少 正宗类型: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温良民主制)变态类型:僭主制、寡头制、平民制(极端民主制)
政体之所以会分成若干不同类型的原因,在于每一城邦都是由若干不同部分组成的。
6洛克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异同(p211)
人们订立契约时让渡的是他们的全部权利和权力(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除外); 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因而不受契约的约束(区别于“政府契约”);他的权利和权力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不受限制的(专制国家、君主政体)。
但是,霍布斯又认为,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而抵抗他人侵害的权利和权力是不能放弃的。他把契约看作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并认为人们转让或放弃他们的权利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这是人们立约的宗旨。
因此,主权者虽然不受契约内容的限制,但要受契约宗旨的限制。霍布斯要求人们交出的实际上是人们运用一切手段惩罚、伤害他人的权利和权力,其目的是实现个人自我保存
7社会分工论与四民社会(士农工商)(p48)同:秩序、政体主义视角
异:学习的态度,一个强烈,一个温和
论述题(2选1):分点作答 1人治与法治
从字义上讲很简单:人治就是由掌权者个人的意志来治理国家,法治就是用国家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人治和法治统一”的观点的核心是将人视为治的关键,这种观点并不否定法律的严肃性,但反对将法治实体化、本体化。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没有无人治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人治。资产阶级厉行法治,但并不排斥人治。“法”和“人”是互动关系,“法”是阶级意志的体现,又是以体现阶级意志的代表人物去实施的,因此,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法治文明”。法的统治和人的统治并不矛盾,两者的互动才构成了一定的秩序。任何社会,只要保证一定的秩序,就必须坚持人治和法治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不在于统治方式,而在于统治内容,即“法”体现什么人的意志,由什么人去统治。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人治”,“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的人治,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的任贤使能。”“这样的人治同必然造成个人专断的封建人治以及实行金融寡头政治的资产阶级人治,显然是有本质区别的。”“法治和人治则不能直接构成对立面,因为法治的实行不能离开人的作用。
法家虽然极端强调法,但法家之法归根到底是工具,是体现统治者威严与权势的武器,是道德虚无主义的表现。儒家强调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人而不是法。法律很重要,但毕竟是人制定的,人为法之本,即使有了良法也还得靠人来掌握和执行,否则只是一纸空文。其次,世事复杂并且变化无常,法律不能概括无遗,法是静止的,不可能随机应变,因此必须仰仗人灵活运用。在这场争论中还涉及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倡导的“贤人政治”。学者们引用柏拉图的贤人政治来说明“人治”并不一定是以言代法的专制主义,但柏拉图所谓的贤人政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理论见解,并不成体系也难以实施,并不能和正统的治国之道相提并论,用它来说明人治与法治统一并不能令人信服。“人治与法治统一”的观点并不否定法治。
江泽民提出将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这为法治提供了方向。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不是“一般”的、抽象的法治,而是和道德、和中国现实和传统治国之道结合在一起的法治。
2自私与无私
3如何看待马基雅维利主义,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非道德属性主要表现在政治属性对道德属性的取缔,统治权术对道德底线的突破。他认为,政治追求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为了政治的追求目的的实现,人们可以放弃道德,甚至可以违背道德。作为具体的统治权术,也应该服从于政治需要,而非道德的需要。政治这种“祛道德观”的主观张扬,使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具有了明确的非道德属性。马基雅维利的“祛道德观”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他的人之“恶性说”。在治理国家中,马基雅维利推崇依靠军队和法律。在马基雅维利的世界里,如果仅仅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是万万行不通的,国家的根本利益是统治权的问题。他将道德转移到了权力上,道德是政治实现目标的手段,手段是为了目的服务的虽然人们有很多的美德如善良、诚实、慷慨,但是如果仅仅用这种的品性来治理国家只会让国家无法抵御外来的入侵,毕竟战争是残酷的。他认为,要依靠并且只能依靠军队和法律,并提出了君主应该将战争和军事做为他行为的最高指南。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政治与道德密不可分,政治具有道德的意蕴,道德是政治性的道德。政治失德,会使社会失去安宁,国家产生动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是政治伦理架构的认识论基础。
道德与政治的出现,都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当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别,由于受一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而相差不大时,道德完全可以担负起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道德的作用也无需为其他社会的力量所替代, 但是,一旦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将一定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大时,道德对现存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便失去了它的社会基础,仅靠道德是完全不足以维护和协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因此,政治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政治与道德在一定的规范内也是可以互通和浸润的。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本质上并不是超然的,它具有政治的制约性,道德是政治性的道德。特别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实践,更显现出道德的政治性特征。相应,政治也无法与道德相脱离。无论是政治意识的内涵,还是政治行为的形式上,政治都具有许多道德的要素。这也就是政治伦理的本源所在,也是政治伦理之所以得以架构的根本。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政治更具有道德的蕴涵。在儒学家们看来, “政治”其实质就是道德之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政治领袖、政府官员的政治行为都具有特殊的道德意义,其个人品格往往成为一种人格典范而影响公众和整个社会。
政治失德,一方面容易造成政治利益集团与社会民众之间矛盾的尖锐对立与冲突,使社会失去安宁,国家产生动荡;另一方面又容易对社会大众心理和社会道德风尚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作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自私、欺诈、失诚信等等。由此可见,政治无处不与道德相关,政治无时不与道德相连,政治本身蕴涵着道德的内容。
1政治不是万能的,只是一种维护安全、保证国家利益的工具。道德是一种软约束,政治是一种强制,应然上,政治需要道德,实然上,政治道德有着把权力和政治放进笼子,以制度和法制来约束。
2政治不需要道德,政治就是玩弄权术。政治的底线是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3政治需要道德装饰,需要道德资源来论证合法性,尽管现实发展中更多的是权力争夺的尔虞我诈。
4政治必须道德,政治产生的初衷就带有道德化色彩。政治无需道德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都有严重后果。纯粹玩弄权术并不会带来权力的维持稳定 5政治是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和道德无直接联系
第三篇: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波利比阿
(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思想:
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
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
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
2.格老秀斯:
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主要思想:
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3.《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4.《上帝之城》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借助于他的声望,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论美国的民主》
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全书分六大部分,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社会学的思想。
6.《论法的精神》
是孟德斯鸠于1784年写成的学术巨著,他在书中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指出法与各种事物综合就是“法的精神”表达了孟德斯鸠对影响改制和法律性质的规律性的理解。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波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7.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有重要影响。主要思想:
他最早提出思想自由、无神论,系统阐释自然权利,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了社会契约论和政体主张。
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重释《圣经》、无神论
8.边沁
19世纪英国法学家、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主要思想:
他的主要理论有功利原则、政府理论、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和改革主张。开启了十九世纪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先河,他根据功利主义提出的政治原则和改革建议也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
主要著作:《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理》、《赏罚原理》、《司法证据原理》、《宪法典》、《新逻辑体系》
二、简答与论述
1、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特征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以城邦为题为中心的特征: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
在政治秩序的建立和城邦起源上,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持有一种自然政治观,他们认为城邦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起源于社会契约。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希腊人以对待事务的理性态度著称,他们也以这种态度对政治现象进行了对于科学的考察和思考。
3)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
希腊人的思想有着特定的研究主题。希腊政治学的主题是对政体的研究。四项主要限于公民内部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协调公民内部关系,如何分配权利义务,从而实现公民内部的和谐,使大家过上一种优良的公民生活。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古希腊政治学家都是站在公民的视角认识政治现象,站在公民的立场上阐述政治见解的。希腊城邦公民所享受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是政治学繁荣的重要原因。
2、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的内容其意义
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
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纠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
(2)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人士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
(3)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
(4)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5)消灭私有财产和家庭的思想。强制性公民教育思想
3.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和历史贡献
1、生平和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一322年),政治学创始人,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主要政治学著作有《雅典政制》、《政治学》。
2、政治思想:
一、创立政治学学科
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并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二、城邦思想
1、在探讨城邦的起源时,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题:“人类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他说,人按本性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如此,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
2、他提出,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结果在与家庭与村社的比较中,城邦的本质显现出来。
3、他论述了城邦的本质和性质。他把城邦比成有机的政体,个人是城邦的有机组成部分。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
4、他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三、政体思想
他为完整的政体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继承了柏拉图的政体理论,提出了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其一是政府的标准,其二是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人数的多寡。
他具体分析了政体变革的原因及其防止的办法。同时,他认为,理想的政体形式应体现最基本的民主原则。在他看来,城邦是平等的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它在本性上就是民主的。
他提出,理想的政体是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
四、对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扬弃(1)温和的整体主义
承认整体主义,但保留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因素
(2)批判柏拉图
●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
●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3)近代个人主义的源头
●有限度承认个人利益、权利与价值
●冲淡和稀释整体主义总之,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城邦高度的政治文明,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亚里士多德的贡献1、2、3、4、5、塑造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主流倾向 为整体主义结构植入了个人主义基因 民主法治和自由平等的坚实捍卫者 奠定公民文化的基础和精神
开创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最早地从体系上区分了政治学和伦理学,从而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开创性的贡献。
6、创立了用归纳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
四、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他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称为“政治学之父”。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内容如下:
一、权利政治观
1、他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利的角度理解政治,从而为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斗争,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利为目的。
3、他对西方政治思想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研究现实政治问题,这也是他权力政治观的基础。
4、他注重从历史和实践经验中寻找政治统治的规律,其历史主义的方法和现实主义的出发 5
点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为其权力政治观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
5、在权力政治观的指导下,他又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
第一,主张国家至上论。主张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制止封建割据和内讧,抵御外辱和驱逐外国侵略者。
第二,他反对教皇和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
二、共和制理想
1、马基雅维利将政体分为六种。三种好的政体,即君主制、贵族制和平民制。他持一种政体循环论的认识。
2、在他看来,共和国制度最符合平等、自由的要求,能够极大地增进公共福利,保证公民 财富的安全和增长。
3、同时,他又主张君主制,这也是出于其共和主义的理想。
在他看来,共和政体必须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才能实行。实质上,他拥护君主制度,实质上要借助王权的形式,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建立近代的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三、政治统治方法
1、他提出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君主统治之道,被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他认为,为了夺取和维持政权,有良种方法可以利用,一是法律,一是暴力。
2、他十分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以法律来治理国家,实行法治。
3、他又重视在统治的过程中争取民心。
1.洛克的政治学说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他的著作是《政府论》。1.自然状态和国家的起源
从自然状态出发探讨国家权力的起源。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和和平的状态。但有缺陷。政府源于人们的契约。契约的特点:立约者没有交出生命、自由、财产的权利。立约者交出的只是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被授予权力的人是契约的参加者,必须受契约的限制。个人将权力交给了社会共同体。
2.个人的天赋权利,家权力的性质、范围和目的
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属于自然权利。人民没有交给国家。它们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
政府权力的有限的,不是绝对的。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个人的自然权利,尤其是于保护人民的财产。
3.民主、分权、法治思想
代议制民主思想。
国家必须依据正式颁布的法律进行统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权力的制约,政府要依法治理。政府只有依法治理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法律是自由的保障,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自由必须以守法为前提。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应由君主掌握;立法权应由代表人民的国会行使。立法权与执行权必须分开。立法权高于执行权。执行权应服从议会。
五、霍布斯的政治学说
一、生平和著作
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被誉为“现代人之父”。哲学政治观为机械唯物主义,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将几何学的演绎方法系统地运用于国家理论,霍布斯是第一人。主要政治著作有《论公民》、《利维坦》。
二、政治思想
(一)、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他从抽象的人性原则出发,从人的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神出发来解释国家的产生和基础。
1、第一,他假设了一个自然状态。
他认为国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中。人们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第二,人们通过自然法的规诫来作为行动的指南。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的第一共同欲望就是对权力不断、无休止的欲求。为了保存自己,维护和平,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大于一切人的公共权力,使人们的安全得到保障,国家因此产生。《利维坦》
国家是由契约产生的,为了摆脱“自然状态”,彼此间共同约定,放弃自己全部权力交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这样公共权力或国家就建立起来了。
2、第二,他认为国家的本质就在国家本身,也就是主权,即“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叫做国家。
“主权者”,“人格”不过是公共权力的抽象体现。他通过对自然法和国家起源的论证,他不但从自然法中得出了自然权利的观念,同时创造性地将马基雅维利和布丹的国家和主权观念同自然权利的概念联起来,以社会契约论的形式论证了权力产生的过程,以自然法的方式论证个人权利的合理性,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观的基础。
二、主权学说和专制主张(反对权力制约学说)
霍布斯进一步发挥了布丹的主权理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本质,并指出了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性质。
1、他认为,主权者的权力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权力限制,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他否认任何对主权者的约束。
2、他认为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构成主权的各项权力都是统一不可分的。
3、他批评了民主制的种种弊端,认为君主制是所有国家类型中最佳的。
三、民众的权利与主权者的义务
1、霍布斯是从公民的自由出发来论证臣民的权利的。他认为,作为一个臣民,有两种自由,一种是即使有主权者的命令,人们仍然可以拒绝不做的自由,即国家侵犯人民自由权利。另一种是在主权者未以条令规定的地方,臣民有自由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或不采取行动。提倡经济自由,第一次把国家权力限制在政治活动领域内。
2、根据人们在国家中的权利,霍布斯又规定了主权者的义务。他认为主权者的根本义务是保卫人民的安全。他将服从自然法作为君主的主要义务。
除此之外,他还为主权者规定了一些具体的义务,具体如下:主权者必须保护好主权;教育人民;根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即符合自然法的法律。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
3.洛克和霍布斯的比较:
1.在《政府论》上篇中,在肯定和吸取霍布斯理论的积极因素的同时,洛克也批判了他的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理论。洛克坚持人的理性对于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改造了霍布斯的自然法和契约论。
2.在《政府论》下篇中,与霍布斯不同,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人人都是自由的,人人都可以用自己人为合适的方法,决定自己的行动。同时人人有事平等的,任何人都不享有多于他人的权力,一切权利和管辖都是相互的。3.洛克和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洛克认为不仅保全自己生命的权利,而且自由和财产的权利都是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不可放弃、不可转让的权利;第二:洛克认为人们交出的权力只是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而不是任意伤害他人的权利;第三:洛克认为被授予权利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必须受契约内容的限制,按照社会全体成员的委托行使他们的权利。
4.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及其历史影响 社会契约论
契约论的宗旨是在不丧失个人自由的前提下,寻找一种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保障个人安全和财产的社会结合方式。契约是社会共同体各成员之间的共同约定。个人的权利和权力的转让是毫无保留的。权利和权力转让给整个集体,而不是转让给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个人从社会共同体获得所丧失的一切的等价物。人民主权学说
人民主权是人民和主权者的统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全体。人民主权是公意的体现与运用。公意是人民整体的共同意志,以公共利益为目标。
主权不可转让。主权不可分割。主权的绝对性和至上性。
政府是主权者为自身利益建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权构,其权力是主权者的委托。政府官吏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委托给官吏的权力。历史影响
卢梭的政治思想在法国历史的进程中发挥过巨大的影响。影响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法国革命中诞生的《人权宣言》就可以看见他的思想痕迹。其对中国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也有影响梁启超曾介绍过卢梭的民约学派。
6.马基雅维里
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政治学的奠基者.他抛弃了宗教神学, 从人性出发,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他对国家的产生,政体和统治
权术,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1,主要政治思想
他的国家学说以性恶论为基础.国家是人性邪恶的产物.在政体上,他赞美共和政体,但在当时的意大利,人性堕落,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使国家统一繁荣的唯一出路是,建立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他提出的为君之道,即统治权术主要有:要建立强大的国民军队和良好的法律,要坚决镇压与其对抗的贵族,要采取开拓疆土的政策来保持国家的强盛.君主不应受道德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2,历史贡献
1)他的理论是对意大利现实的总结,是为意大利统一服务的.他所以提出以上政治思想,与意大利当时的历史和他个人的政治经历有密切关系.意大利的战争.宗教改革家萨沃纳罗拉发动起义,建立共和政府.在共和国担任公职,负责外交和军事.萨沃纳罗拉以道德力量治国失败.出使法国被法国人称为“乌有先生”.与瓦伦丁诺(位于佛罗伦萨附近)公爵谈判.所以,他首先是一个爱国者,其次才是一个政治权术的推崇者.2)他提出的政治技巧和策略是为统治者提供的权术,主要涉及民族,国防和安全,很少涉及经济和文化,不是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3)他的思想割断了政治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最早用人的眼光考察国家.4)他提出了近代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俾斯麦,梅特涅.9.美国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1.北美大陆是一个移民社会:殖民者、黑奴白奴、自由移民、印第安人 2.资本主义经济嫁接在奴隶制之上 3.经济上南北发展不平衡 4.政治上分立与自治
5.缺乏封建传统
6.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独立、平等、自由、多元、包容、开放 特点:
1.极具务实性,很少抽象论证
2.两大主题:论证美国独立和联邦制共和国的必要 3.自然权利的核心内容:追求幸福 4.政治目标:建立权力平衡的联邦政府
10.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提出了一个消除战争、保障各国人民永久和平的计划和方案。
六项预备条款是:1。任何和平条约在签订是不应有引发战争的隐蔽性的可能性,否则这一条约就不应被认为是和平条约;2。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继承、交换、买卖或让与等手段侵吞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不论这个独立的国家是大还是小;3。以自由公民自己组织的民兵取代常备军,已达到逐渐完全废止常备军的目的;4。国债不得用于国家对外事务;5。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都不应受到他国的强项干预;6。相互交战的国家不得采用诸如雇用暗杀投毒者、违反投降条件、煽动帝国叛乱等敌对行为,这些行为会是在未来和平条件下建立相互信任成为泡影。
三项正式条款是:1。每个国家都应该是共和政体;2。这自由国家的联盟是国际法的基础;3。任何来到其他国土的陌生人都应受到尊重,这是世界公民法所保证的。
●永久和平是政治的最高目标和道德善
●永久和平是人类的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对战争,追求和平
●和平的实现不能靠弱肉强食,而是各国平等携手建立国家联盟
11.黑格尔是怎样论述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 ◆市民社会含三环节:需要体系、司法、警察和公会 ◆市民社会是特殊性的集合,无力解决社会矛盾 ◆市民社会是伦理精神发展的中介,国家是发展必然
◆国家是最高阶段,高于且优于市民社会
◆国家本质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目的在于普遍利益,其中包含特殊利益,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个人和社会 ◆个人须服从国家,个人价值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 关系:
黑格尔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国家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个别人只是一些环节。因此,国家对单个人具有最高权利,而成为国家成员是单个人的最高义务。为了抬高国家地位和作用,他甚至认为国家是客观精神,个人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这是个人必须从属于国家和服从国家的根本原因。但是作为国家成员的个人不是没有自由、利益和权利的,只是没有从单一的自我意识处罚的、脱离国家的自由和权利,而有着服从国家法律的自由和权利。
12.孔斯坦论述古代的自由与现代的自由有何区别
他认为古代共和国的公民虽然在政治上享有自由,但他们在私人生活方面却没有自由,国家级规定了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信奉的宗教,同时又可以干预公民的财产。所以古代国家公民虽享有政治自由,却没有个人自由。现在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与古代、甚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大不一致,人们主要的已不是要求参加行使政权或者像卢梭所说的使政权掌握在人民手里,而是个人对国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在孔斯坦看来,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政治自由既不可能也毫无意义,而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乃是个人的主动创造精神。自由就是个人独立性的胜利。今天人们所需要的真正的自由就是个人的财产、经营、贸易等自由。
第四篇: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
一、主要观点:
霍: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启蒙思想,又还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给予的。他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承认专制政权有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他认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洛克:他的思想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一些修改,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的国家的目的应该保护私有财产,反对国家政权干涉臣民财产。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
卢梭: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了民意,侵犯了人民的权利,撕毁大家都应该遵守的社会契约,践踏公共意志,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卢梭《社会契约论》原文:
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形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二、《君主论》读后感 人性与道德哲人卢梭对《君主论》的评价是: “ 哲人卢梭对《君主论》的评价是: 马基雅维里自称是在给君 卢梭对 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讲大课。” 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讲大课。而这大课的重要内容即是对人 性和道德的探讨。必须承认,社会的规范运行并没有我们理想的那样 性和道德的探讨。必须承认,符合高尚的道德,正如我们每一个人虽然都被教育、接受和认可了道 符合高尚的道德,正如我们每一个人虽然都被教育、德和正义,但不能不承认自己还是摆脱不了为人的一些不那么高尚的 德和正义,本性,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道德上的无懈 本性,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可击。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应该理解政治运行的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符 可击。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应该理解政治运行的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符 合道德的规则。它可能没有马基雅维里所说的那么赤裸裸,但确确实 合道德的规则。它可能没有马基雅维里所说的那么赤裸裸,实是有着他所说的那些规则。马基雅维里可以说是历史现实第一位冷 实是有着他所说的那些规则。静无情的解剖师,对马基雅维里最忠实的诠释,就是他身后的整部历 静无情的解剖师,对马基雅维里最忠实的诠释,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可以通过高尚道德情操将人们团结起来,但是 史: 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可以通过高尚道德情操将人们团结起来,如果囿于道德规范而不使用政治手段的话,他们在政治上就不可能获 如果囿于道德规范而不使用政治手段的话,得成功。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得成功。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宋太祖之类盛世君王才会在有治世美 名的同时,也留下玄武门事件、杯酒释兵权之类的谈资。名的同时,也留下玄武门事件、杯酒释兵权之类的谈资。古今中外的 政治领袖概莫能外。政治领袖概莫能外。显然,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理论是《君主论》整本书的立论基 显然,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理论是《君主论》整本书的立论基 “ 础。马基雅维利是把性恶论引进政治学的始作俑者,他认为,一般 马基雅维利是把性恶论引进政治学的始作俑者,他认为,来说,人类都是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他们妄自追求、伪装良善,来说,人类都是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他们妄自追求、伪装良善,见危险就闪、见利益就上。当你给他们好处,他们会对你全心全意,见危险就闪、见利益就上。当你给他们好处,他们会对你全心全意,但你急切需要他们时,他们却离你而去” “人性除非在某种压力下才 但你急切需要他们时,他们却离你而去” 人性除非在某种压力下才 “ 会表现出美好的一面,否则总是邪恶的”。由这一人性恶理论,马基 会表现出美好的一面,否则总是邪恶的” 由这一人性恶理论,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师法狮子与狐狸,不择手段,使用各种权术与计 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师法狮子与狐狸,不择手段,谋。可以说,这是全书的立论基础。人性善还是恶历来是各种政治理 可以说,这是全书的立论基础。论的基础。近现代西方政治学的许多主张也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论的基础。近现代西方政治学的许多主张也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比如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我不禁思考: 比如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我不禁思考:人性到底 善还是恶呢?貌似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善还是恶呢?貌似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古今中外思想家都 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同的答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从而形成各自不同 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同的答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的思想主张。中国儒家思想主张“人之初,性本善” 的思想主张。中国儒家思想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从而把道德教 化作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政治也就和伦理不可分了; 而 化作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政治也就和伦理不可分了; 西方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有“原罪”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西方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有“原罪”,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所 以必须建立一系列制度法制来分权制衡。以必须建立一系列制度法制来分权制衡。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再 善良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一丝恶念,而再邪恶的人心灵深处也不可能没 善良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一丝恶念,有一处柔软的地方。也许善恶是统一于人当中的吧,善中有恶,有一处柔软的地方。也许善恶是统一于人当中的吧,善中有恶,恶中 有善,无法分离。于是我发现了马基雅维利的性恶论中一个有趣的悖 有善,无法分离。论:既然他认为人都是狡猾奸诈,诡计多端,只为一己私利的,那他 既然他认为人都是狡猾奸诈,诡计多端,只为一己私利的,为什么要写《君主论》呢?毫无疑问,这本书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 为什么要写《君主论》 毫无疑问,朴素的爱国之情,对一个统一强大的意大利的出现的渴望。可见,朴素的爱国之情,对一个统一强大的意大利的出现的渴望。可见,他 自己就是心怀祖国,心忧天下的学者、政治家。这么说来,自己就是心怀祖国,心忧天下的学者、政治家。这么说来,人就不是 完全自私自利的,他们至少有一种家国情感。这不是自相矛盾么?马 完全自私自利的,他们至少有一种家国情感。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基雅维利自己又会作何解释呢?但至少在《君主论》 基雅维利自己又会作何解释呢?
但至少在《君主论》中,我没有得到 答案。答案。或许,或许,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马基雅维利在提出性恶论时根本就没想到吧。马基雅维利在提出性恶论时根本就没想到吧。伏尔泰一语道破: 因为他泄露了天机” “ 伏尔泰一语道破: 因为他泄露了天机” 他从不对自己的思想加以 露了天机 “他从不对自己的思想加以 “ 掩饰,而把自己看透的权力政治中的权术和盘托出;他聪明绝顶,但 掩饰,而把自己看透的权力政治中的权术和盘托出;他聪明绝顶,还没有聪明到善于隐藏自己的聪明并消除别人疑惧的地步” 还没有聪明到善于隐藏自己的聪明并消除别人疑惧的地步”(《君主 论》导读)。导读)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本巨著,这是一个伟人。对于《君主论》 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本巨著,这是一个伟人。对于《君主论》 还是有很多可以说,马基雅维利主义在当今各方面尤其是处理人际关 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系的意义以及这本书的缺陷: 系的意义以及这本书的缺陷: 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任何著作都不可能做 到完美无缺。即使是当时最先进的理论,当时可以称作完美无缺,到完美无缺。即使是当时最先进的理论,在当时可以称作完美无缺,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会显示出他的局限性。例如对人性探讨的极端 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会显示出他的局限性。化,以及对政治权术的执着追求。但是我们不应该苛求古人,还是应 以及对政治权术的执着追求。但是我们不应该苛求古人,古人 该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观察。这样说来,君主论》 《君主论 该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观察。这样说来,君主论》几乎无懈可 《 击了,一本历史造就的巨著,一个现实造就的伟人。击了,一本历史造就的巨著,一个现实造就的伟人。
三、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他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能改革。
也柏拉图一样,也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因为城邦不仅是理性的产物,也是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产物。因此他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也提出了某种分权学说。柏拉图是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美学家,他提出的问题不但笼罩着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论域,迄今也仍然是美学必须思考的。
柏拉图思想的历史影响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包括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文艺本质论,以极端功利主义为特征的文艺功用论,具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文艺创作论,其完整性和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古希腊思想家,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就文艺对现实的关系来说,柏拉图肯定了文艺摹仿现实世界,却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也就是否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
B.就文艺的社会功用来说,柏拉图明确肯定了文艺要为社会服务,要用政治标准来评价,这样就抹杀了文艺的艺术标准;柏拉图强调理智,压抑情感,抹煞了文艺的娱情作用。
C.就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来说,柏拉图的灵感说抹杀了文艺的社会源泉。
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古罗马时期的朗吉弩斯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浪漫主义倾向;普洛丁创立了新柏拉图主义学派;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把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发表自己美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在佛罗伦萨建立了柏拉图学院建立柏拉图学园;启蒙主义运动中,德国的温克尔曼和英国的舍夫茨伯里都是新柏拉图主义者;在浪漫主义运动中,赫尔德、席勒、施莱格尔、雪莱都受到柏拉图的影响。柏拉图建构了美学史上第一个美的哲学,直到被康德主义所取代。
====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及评价:
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当然,他也犯错误,但次数很少。
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影响及现世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
作为一位最传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德、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
在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德语和英语。以后的希腊学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廷的学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罗伊,将伊斯兰的传统学说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融合成自身的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犹太教思想家迈蒙尼德,用理性主义解释犹太教义,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学者们以此作为求得各方面真知识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
总结
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他还是类型学大师,依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维护全体公民到了利益把城邦分为六大类。并论证了各种整体的演变,其演变是逐渐变坏,其原因则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
第五篇: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哲学基础
1.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
(1)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不属于存在的范畴。
(2)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而现象世界变动不居,只是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3)理念只能被某种高超的智慧所把握,真正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因为理念是事物的形式和本质,它规定了事物的基础和原则,是纷繁复杂的现象界的稳定标准和范型。
理念论应用于政治领域就是城邦理念,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而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对城邦理念的认识和把握。
(1)既然万物皆有其理念,那么政治也不可能例外。如同具体事物有其理念存在一样,城邦也有其理念;它不仅是现实的城邦的原形,而且是真正完善的城邦。
(2)人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城邦,而哲学家所需要认识的则是城邦的理念,也就是关于城邦的真理。现实的城邦离开这一理念越遥远,其政治便越腐败、越堕落。
(3)城邦理念不存于现实之中,但现实的城邦是对城邦理念的模仿。
(4)人们只有通过了解城邦的理念,并且使现实的城邦尽可能地接近于它,人们的生活才有可能达到永福的佳境.2.柏拉图的认识论为回忆说。
(1)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在理念世界居住过,灵魂本身已包含对理念的认识;但当灵魂进入肉体的时候,灵魂忘记了理念,肉体是引诱人堕落的元凶;
(2)学习就是回忆,通过学习(触媒)把忘记的理念回忆起来;通过不断回忆,对理念的回忆;(3)回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灵魂试图挣脱肉体的束缚,不断实现自己的自由。(洞穴喻:我们的认识就像洞穴中的奴隶,不断地提升自己。太阳光:最高的真理; 具体事物:非纯粹理念; 木偶:理念的象征;
木偶的影子:对象征的象征。)
二、社会分工论(正义城邦论)1.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1)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是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具体的表现为:它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城邦,是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或者达到了和谐的城邦。
(2)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3)社会分工是国家产生的基础,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分工互助,就达到了和谐,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2.社会分工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职能:生产、保卫、统治。三种价值与社会等级。1)生产者阶层:提供物质性财富。经济 2)护卫者阶层:军人战士。军事
3)统治者等级:由军人中选出并精心训练而成哲学家。
三个等级的关系:区分明确,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不能僭越,从而实现城邦的正义。
3.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论证(1)从个人灵魂划分来进行论证
个人灵魂与城邦精神的要素同构性。
个人灵魂三要素:理性、意志、欲望。理性在价值上无疑属最高层次,欲望属最低层次。
社会的三阶层代表了人灵魂的三个方面,统治者代表理性,卫国者代表意志,劳动者代表了欲望。(2)以传统四美德进行论证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四主德,与灵魂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在行为中表现为三种德性:智慧、勇敢、节制。
统治者以理性统治国家,美德体现为智慧,只有哲学家才是智慧的最高代表;卫国者以意志保卫国家,美德表现为勇敢;节制不体现在城邦的某一个具体的等级中,而体现在各个等级的相互关系中,各等级都明白谁是天生的统治者,谁是天生的被统治者,谐调一致就是节制,社会三阶层各司其职就实现了城邦的正义。
(3)借用神话来论证
城邦的所有成员都是一土所生,相互之间亲如兄弟,但是,上天在铸造他们时,在有些人身上掺入了黄金,因而这些人是最高贵的,是统治者;在有些人身上掺人了白银,他们次之,是辅助者即军人;在另外一些人身上掺入了铜铁,他们便成为生产者。
三、哲学家治国论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结构,哲学家应居于等级结构的最顶端,垄断城邦的全部政治权利,其它两个等级则排斥在城邦政治权力之外。哲学王是这个理想城邦最完备、最崇高的统治者。
1.为什么要让哲学家管理国家?
(1)哲学家能够使城邦公民保持良好的品德。(伦理关怀)(2)哲学家能够认识城邦理念。(认识论)
(3)哲学家是爱智的人,他们的智慧、品德、知识、权力,足以建立理想国。
2.如何培养哲学家?
优生:男女的结合被视为公共问题而非单纯的私人问题。通过有统治者操纵的一种巧妙的抽签办法将适当女子分配给适当男子。他们生育的子女不属于他们个人所有,对于“劣种”要将其秘密消灭,合格者立即抱到公共场所,由国家抚养和教育。
优育: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成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教育为“唯一重大的问题”。3.哲学家改造社会的措施
(1)统一意志,推行专制主义的教育制度。哲学家要制定出教育规划,审定教育内容,控制一切教育手段,使之服务于城邦的政治目的。
(2)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哲学家要极力防止不同等级的人相互混杂,如劳动者等级的人成了统治者或军人,军人僭越了哲学家的职责等。
(3)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共产制”,第一、第二等级不得有私产,也不许经商,生活由第三等级供养,实行共餐制度;第三等级可以有私产,可以经商,但得供养第一、二等级。有权力者无私产,有私产者无权力。
废除家庭,在第一、二等级中实行“共妻”制:在同辈中无近亲关系的男女有性的自由;生子是妇女的天职;小孩不知其父,也不知其母,都是国家的,由国家管理和教育。
四、政体思想
1.《理想国》中的政体思想
(1)划分标准:执政者的人数,政体的内在精神和原则。(2)种类:非现实的理想政体,哲学家执政的贤人政治——智慧;
现实中的政体分类,荣誉政体(荣誉)、寡头政体(财富)、平民政体(自由)、僭主政体(专制)。(3)政体的人格化分析。公民的习惯倾向、品性决定着政体的精神和原则。政体有其内在精神。
荣誉政体:以争强好胜和贪图荣誉为特点。寡头政体:以财产的多少分配政治权力。平民政体:官员通过抽签决定。僭主政体:为所欲为。(4)政体向堕落方向嬗变。
贤人政体(从理论上讲,非适当婚配、血统混杂而失去其纯洁性而堕落)—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5)激烈批判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在平民政体下,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结果导致自由泛滥,平等走向极端,人们便不能忍受任何约束,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极端的平等带来极端的奴役,平民政体必然演变成僭主政体。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取得权力,凭暴力建立了专制统治,在僭主身上,节制的美德已经扫除干净,而代之以疯狂。2.《 政治家篇》中的政体分类
(1)划分标准: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好坏。
(2)种类:一人统治的:王制、僭主制;少数人统治的:贵族制(贤人政治)、寡头制;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民主)制、平民制。
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在法律篇中,制度设计作出了修正,思想变化的原因:(1)承认理想国中的设计是一种理论模型,无法实现。(2)三次西西里的冒险失败,哲学王思想破灭。
(3)雅典民主制的恢复与政治稳定,重估民主、法治的价值。(4)斯巴达军事社会的荣誉政体的危机。主要观点上的变化:
(1)强调法律的作用,主张法治——从现实角度上。(2)主张实行混合政体和有限的民主。
(3)从对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极端主义向温和改良的回头。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一、权力政治观
1、不重书本重实际,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研究政治问题,只是历史上的经验,重视研究古今人类经验中相似的东西,认为历史事件先后相似的原因,在于人的天性。
2、人性恶论: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堕落。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最基本的欲望。
3、国家和政体的产生:人性之恶和人的需要而产生了国家,国家是人创造的一种保障安全、维持和平的工具。因此,国家和政体的目的是确保国家和统治者利益的至高无上和完整。
4、主张政治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依靠军队和法律,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用铁的手腕来加强统治。
君臣、父子、地主与雇工也都是利益关系。从人都是为了“利”的观点出发,他根本反对用仁、义等说教来治国,而主张通过赏、罚两种手段。
二、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1.政体思想 :认为政体循环论,主张混合政体,肯定了共和制的优越性,但他认为不适合于当时的意大利,意大利只能实行君主制。
2.君主制是挽救意大利的临时措施,权宜之计,但不是最好的政体,国家统一后,应实行共和制。(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之后才建立共和)
三、君主统治方法
1.让人畏惧是最可靠的统治术,比让人爱戴更可靠。
2.政治不受道德约束:政治高于道德,应当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个人道德,政治斗争不能束缚于道德,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摒弃道德,政治是目的,道德是手段,只要目的适当,可以不择手段,。
3.效法狐狸与狮子,君主学会同时扮演狮子和狐狸两种角色,就是既要凶猛,又要狡猾,也就是善于采取经力和欺骗相结合的方法。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一、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1、人性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我保存。由于人的自私本性,人人只顾自己的保全,只顾自己的利益,因而,当人们同时想占有某物而不能共有或分享时,则必然成为仇敌。
2、在自然状态下,人类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是自由的,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权利以保全自己的本性,即具有保全生命的自由。但由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彼此争夺结果是,自然状态成为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3、自然状态这种人人自危的战争状态有违人类自我保全的原则,所以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条款,即“自然法则”,共10条。其第一法则是:寻求和平、信守和平,只有在不能得到和平时,才有用战争来保卫自身生存的自然权利。从这条自然法则出发,又引发出第二条自然法则:每个人都应当放弃自然人对一切事物的权利要求,每个人必须满足他人相当于自己让他人对自己的具有的自然权利。
4、社会契约:只要自然状态继续存在,人的理性无法有效制约激情,“自然法则”就不能有效地得到实施。因此,需要一种外在力量的约束,以确保和平及实施自然法。于是人们就缔结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其全部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议会,把众人的意志变成一个人的意志。也就是说,指定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担当起他们的人格,集合在一个人格里的人群就是国家,承担着这个人格的人,叫做元首,拥有主权。伟大的“利维坦”就这样诞生了。
5、国家权力是被“授予”的。国家作为所有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它的合法性并非来自别处,而恰恰是来自“授权人”本身,国家的权力是“被授予的”,国家根据授权行事其实是根据所有具有这种权力的人的委托或准许而行事。总之,国家是一种强制性权力,但它又是一种公共性权力,它产生于人类和平与自我保护的需要。
6、国家的本质: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叫做国家,国家的本质就是主权者。
二、主权学说与政体理论
1、主权至上而范围广泛
主权范围,包括立法、决定和平与战争、统帅军队、任免官吏、征税、审判、授勋等各项权力。
主权者至高无上,对臣民执有生杀大权,而人民则只能对主权者表示绝对的服从,不能有任何抵抗。因为:(1)在缔结契约时,人们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格——国家,而主权者即国家元首就不是订立契约的一方,因此他不受契约也不受法律的制约,是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人。
(2)已经按约建立国家的人,必须受信约束缚而承认主权者的行为与裁断;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自己的人格从主权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另一个集体上。
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主权者不能将其权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转让给他人。主权是一个总体,不可分割,因为权分则国分,“国分则国将不国”。因此,他反对分权。
2、政体理论: 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认为君主制是所有国家类型中最佳的。
三、人民的自由与主权者的义务
1、人民的自由:
(1)臣民有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
(2)在法律末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的自由。
2、主权者义务:(1)保卫人民的安全;(2)服从自然法。
具体义务:(1)保护好自己的权力;(2)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3)依据法律和平等原则统治。
洛克政治思想
一、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
1、批判保皇派的君权神授和父权论
2、倡导政教分离
3、系统阐释信仰自由
4反思霍布斯的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
二、政府的起源和目的
1.自然状态: 洛克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自然状态不是“永久的战争状态”,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的帮助的状态”。
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
(1)生命权:人的生命并非为人自己所创造,而是得之于上帝,所以一方面个人自己没有权利处置,另一方面别人也同样无权加以处置。此外,生命权不仅仅指生存权,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对人身的支配权。(2)自由权最为根本: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都意味着人们除法律之外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利,不论在自然状态之下还是在国家之中,都是如此。
(3)财产权:洛克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大自然是上帝平等地赋予每一个人的,但要把这平等地属于每一个人的东西的一部分据为已有,那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同时,这种权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互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占有必须以同时也允许别人占有为前提。2.社会契约论
(1)自然状态的缺陷与建立国家的必要性:虽然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都拥有完整的自然权利,但自然状态有缺陷。第一,人们所享受的自然权利没有稳定的保障,常常面临着受他人侵犯的危险。第二,是自然权利一旦被侵犯,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案件中成为适用自然法的法官(司法权)。人都有超越理性的激情,这种自己当自己法官的做法显然有违自然公正原则。因此,自然状态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便和不公正。(2)建立国家的目的: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的这些不便而需要建立国家。也就是说,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状态下偶尔出现的不稳定,是为了建立某种公正的稳定的执行自然法的机构,从而使自然法的原则得到完美的现实。换言之,人们所以建立政府是为了获得比在自然状态下更多的东西而不是相反。(3)契约过程:由于自然状态有缺陷,最终会导致人们的自然权利得不到保障,于是有理性的人们便以同意或默许的方式让渡部分权利,缔结契约,组成政治社会。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给国家的只是自然法所给予的那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即裁判权。被授予权力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受到契约内容的制约,按照社会全体人员的委托行使他们的权力。3.有限政府
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的只是保护自己的权利,至于生命、自由、私有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不但没有转让,而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执政者也是签约的一方,因而必须忠实地履行契约,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约,侵犯或者不能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
三、法治与分权:从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两种自由出发,洛克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与自由的共容。立法权的四个原则:目的原则、方式原则、财产原则、归属原则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立法权是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 执行权是负责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
对外权是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立法权与执行权应分开行使。
就执行权与对外权的关系来看,洛克认为两者可以联合在一起。
总结: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不是“永久的战争状态”,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的帮助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按自然法行事,自由而平等,享有同等的自然权利,即生命权、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但自然状态也有缺陷,为了终止自然状态中存在的混乱与无序,人们于是订立契约,成立国家。
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给政治国家的不过是实施自然法的权利(司法权),即保护人们自然权利的权利。至于生命、自由、私有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不但没有转让,而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执政者也是签约的一方,必须忠实地履行契约,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约,侵犯或者不能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
有限政府:(1)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们为了安全而转让的部分权利。(2)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3)政府必须守法。
洛克清理了霍布斯等人君主专制的理论,改进了霍布斯的自然法和契约论,并在此基础上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的方式论证了自由、法治、分权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据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对后来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洛克的思想通过孟德斯坞等人传到法国、美国等国家,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思考题
霍布斯与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相同点:时代背景、国家起源、自然法、自然权利等
不同点: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主权学说、政体理论、政府目的、法治观念、分权主张、革命权问题、哲学立场等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一、法的精神
1、法是什么?首先,法是广义的法,是一种必然关系。其次,法源自理性,表现为理性。最后,法遵循规律,是规律的反映。
2、法的精神:由于法总是表现为国家之法,因此法就会与国家的自然状态(如气候、土地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与国家的制度架构(如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的程度)、与居民的人文传统(如居民的宗教、性格、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与法的自身体系(如法律与法律、法律渊源、立法者的目的以及赖以建立的事物的秩序)发生各式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是“法的精神”。
3、地理环境决定论:在这众多的关系中,有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法律史上,从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角度来探索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是第一人。孟德斯鸠非常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作用,甚至认为这种作用具有决定性。
他认为:在拥有广阔平原的亚洲不能不实行专制。“因为如果奴役的统治不是极端严酷的话,便要迅速形成一种割据的局面,这和地理的性质是不能相容的。”
孟德斯鸠认为,炎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人们懦弱而不能维持自己的自由;相反,贫瘠的土地和寒冷的气候能磨炼人的意志和性格,使人勇敢、坚强而一心捍卫自由。
法律与地域或气候密切相关,人的性格、嗜好、心理、生理特点的形成与人所处的环境或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不同环境的居民有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立法者的责任就是在认真研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法律,使其精华得到发扬光大,糟粕得到抑制或摒弃。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以及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地理环境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的建立,影响法律的运作和实施,影响法律的权威和功能,影响人们遵法、守法的文化传统、文化心态和文化心理结构。
二、政体理论
1、每种政体都由两个概念加以界定,即即政体的性质和政体的原则。
2、政体性质:
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性情领导一切。根据是由全体人民还是一部分人掌权将共和政体分为:民主共和政体和贵族共和政体。
因此确定政体性质的标准有两个因素:第一,最高权力掌握在多少人手中;第二,行使这种最高权力的方式是什么。
同是由一个人掌权的政体,在君主政体下,掌握最高权力的这个人是按照既定的法律治理国家的,而在专制政体下他可以不凭借法律,不按规章行事。
3、政体原则: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 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贵族制的原则是节制。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
4、政体原则腐化的原因:
民主制:追求权力和财富的极端平等。贵族制:专横、不守法律。君主制:专制。
三、分权学说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基于他的政治自由思想,政治自由是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主要目标。
1、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哲学的自由,一种是政治的自由。
哲学的自由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意志;而政治自由又分为两个方面,即与政制相关联的自由和与公民相关联的自由。
与政制相关联的自由: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就是要有安全的论断,体现为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因此,必须有政府,在政府的保护下,公民免除惧怕心理。
与公民相关联的自由:孟德斯鸠强调的是守法。自由是做法律不限制的事情,当人们能够做法律限制的事情的时候,自由就不会存在。
2、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的获得只有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因此,政府权力必须分散。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包含了两个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分权,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彼此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
(1)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它又可以分为创制权和反对权。前者指制定和修改法令的权力,后者指取消法律的权力。他认为,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该归人民集体享有,但是,人民直接参加立法活动会有诸多不便,他建议采取代议制。
(2)行政权是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权力,它既包括领导军队、维护公共安全等对内权力,同时也包括宣战、媾和、派遣或接受使节、防御侵略竿对外权力。为了提高国家处理事务的效率,孟德斯鸠主张行政权应掌握在国王手中。
(3)司法权是裁决私入纷争、惩罚犯罪的权力,主要涉及到审判、调节纠纷等权力。司法权由法院行使,其成员选自人民,存续期视需要而定。司法权依据法律被动地行使,只有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能行使司法权,奉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孟德斯鸠认为,被告人与法官处于平等的地位,他甚至可以依据法律选择法官。
为保证政治自由,孟德斯鸠认为,三项权力应该分开行使、不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同时取得了三种权力,那么,一切便都完了。
3、以权力制约权力:三种权力的划分并不是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核心内容,他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
贡献在于他还提出了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思想。(1)立法机关内部的制衡:贵族院(世袭)、平民院(选举)。(2)行政机关可以对立法机关行使否决权。
(3)立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执行情况,并有权对其违法行为提出弹劾。(4)司法机关对于立法和行政机关的行为享有违宪监督权。
意义:三权分立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国王的无限权力。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参加政权的愿望。三权分立学说对美国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及后世资产阶级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卢梭的政治思想
一、平等思想
1、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在他看来,在实现个人自由,离不开平等,因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卢梭看来,人类的不平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不平等,这是由自然力造成的,如身体与智能方面的差别;另一种是后天的不平等,这是由社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包括政治上和精神上的不平等。
2、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产生: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真实的平等,人们之间即便存在着自然的不平等,但这一不平等的影响几乎为零。人类自我完善的能力使生产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却越来越走向不平等。
卢梭将人类不平等产生的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
最初是贫富差别,它导致了法律和所有权的确立;继而是强弱差别,它导致了社会阶级的产生和官职的设立;最后是主人与奴隶的分殊,它的结果是人民的合法权力被专制的权力所替代,最终导致了社会动荡不安,生灵普遍涂炭。一切社会不平等和罪恶的根源,归根到底都产生于私有财产。
3、主张财产尽可能地接近平等。
二、社会契约论与国家学说
《社会契约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人是自由的,人如果丧失了自由,结果会是人将不人;然而,人类又不可能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下去,人类必然过渡到国家状态,在国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紧密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才能保持从前那么多的自由?
自然状态:自然人天性善良,他们都具有两种天赋的感情,即自爱心与怜悯心;他们也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即自由与平等,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自然人之间很少有交往,各自的需要又易于满足,他们是独立而自由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只有年龄、体质的不同而存在的自由不平等,而无财产、政治上不平等,他们快乐地、幸福、自由地生活着。
过渡到社会状态的必然:人类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为人类进入社会状态提供了可能性。各种客观条件的综合作用则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这些客观条件包括获取食物等方面的困难,自然状态难以长久保持。由于个人独立生活非常艰难,生存斗争的需要使先前离群索居的个人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而生活在一起,以便人们能够以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社会契约:现实中的文明和国家让人失去了自由,为了保证自由,必须借助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新的共同体。
在缔结社会契约时,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全部权利完全转让给集体;由于每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出的同等权利,实际上他没有失去任何权利,还可以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由于人民就是主权者,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
在订立契约时,人们之间平等地服从实际上是没有服从,因为通过契约,他们又从别人那里重新平等地获得所付出的东西,因此而实现了个人的自由。相互服从即等于自由。
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由来自于没有任何约束,在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来源于一种普遍的约束。
对于个体而言,卢梭的社会契约意味着个人权力的全部的、彻底的转让,即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个人以道德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代替了天然的自由,而且获得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对国家而言,通过社会契约,它获得了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服从公意,全体可以迫使它服从,“迫使他自由”。
2、公意理论:为解决在国家状态下个人自由与服从之间的一致性,卢梭提出了公意理论。
什么是公意?“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就是公意。”
(1)公意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共同利益。
(2)公意享有最高的权威。
(3)公意不同于众意、私意和团体意志。教材第189页。
但是,在一切问题上求取一致是不可能的,所以卢梭表示多数人的决定也可以构成公意。也就是说,多数可以强迫少数,让他自由。多数人暴政。
卢梭认为,一个进入社会的人不同于自然状态的人,必须有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他的自由不再是服从生理的冲动,而是对于理性的依从。
卢梭既要保持国家整体的权威,又要坚持个人不可剥夺的自由平等权利。在他的公意理论中,虽然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但他更关注个人与整体的同一性,更提倡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对整体的服从。
卢梭的理论在吸纳自由主义因子的同时又兼具集体主义的倾向,他时而被尊奉为民主自由的先锋人物而备受推祟,时而被作为极权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而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卢梭契约论思想同时拥有破坏与建设的双重特性。
三、人民主权学说
卢梭以“人民是主权者”为基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做了全新的阐释,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并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学说。
1、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公意的本质决定了主权的特征。
2、单个个人通过社会契约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让渡给集体,从而形成了公意。正因为形成了公意,普通的人才成为公民,才获得在社会中的自由。
3、主权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
4、主权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5、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6、人民主权是不可被代表的。
法国政治思想家贡斯当(1767-1830)指出,卢梭理论中代表“公意”的主权者是一个“抽象存在”,主权者是由无一例外的所有人组成,但是,一旦主权者行使其拥有的权力时,主权者不可能亲自行使主权,他必须委托出去,结果使得那种以全体的名义行使的权力,必然由单独的个人或极少数所支配。他认为如果没有精确的定义,人民主权理论的胜利可能成为人民的灾难,人民主权原则也有可能被误用来论证某种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