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总结抓好扶贫培训,促进转移就业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10-961419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5 16:12: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总结抓好扶贫培训,促进转移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全面抓好扶贫培训

——世纪职专202_年度扶贫培训工作总结

扶贫培训工作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配置优秀的教育资源,认真贯彻落实固扶组织202_[4]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开展扶贫转移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202_年1月到202_年10月共招收培训扶贫学员1402人,其中三个月制:办公自动化570人

六个月制:

1、电脑组装与维修135人

2、平面设计师205人

3、化妆20人

4、汽车维修125人

5、服装制作93人 二年制:

1、计算机应用138人

2、汽车维修62人

3、高级图形设计50人

经有关部门验收三个月570人合格。其中安置就业546人,自主择业24人。六个月582人合格,其中安置就业564人,自主择业18人,转移就业率达到100%;其他学员正在培训中。为提高我县农民素质,发展高效劳务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学校高度重视。扶贫培训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改变农村贫困家庭面貌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把扶贫培训工作作为科技培训的重中之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钱蕊为组长的扶贫培训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了从开设专业,培训管理到转移就业的详细方案。并派专人到广东、北京、浙江沿海等地进行考察,先后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定委培协议,从而保证“订单式”教育,建成扶贫培训学员转移就业的绿色通道。

二、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扶贫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发展高效劳务经济的重要途径,学校联系教学实际,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扶贫培训做到“四优”,即:优秀的专业教师、优质的教学设施、优化的学员管理、优先的就业安置。使扶贫培训工作有声有色,成效突出。

三、保证培训质量,促进转岗就业

1、严把招生关。按照上级要求,严把招生政策关、质量关,招收学员必须年龄在16-40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农村户口,身体健康,无违法记录的青壮年农民。

2、严抓培训管理。学校实行封闭式、准军事化、寄宿制管理,每天实行“三点名一查房”,树立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在制度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把教学质量关。学校实行严格的教学责任制,教学质量与教师工资挂勾,对学员考核包括考勤、作业、笔试和实践

考试,学员某一方面课程不达标,可申请重学,真正做到包教包会,因此,学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4、确保学员就业。由于培训学员专业技能过硬,敬业精神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员供不应求。不少单位直接到学校宣传自己的企业,吸引学员,争抢学员。

世纪职专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科技扶贫政策,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真正让农民通过扶贫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由体力型务工向智力型务工转变。培训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让更多的人通过扶贫培训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世纪职业中专

202_年12月30日

第二篇:抓好就业 促进发展 改善生活

抓好就业 促进发展 改善生活

——莒南经济开发区全力做好就业工作

“得到了政府就业部门的帮助,我对自己的养殖场今后的发展更有了信心。202_年我卖了300多头猪,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今年我计划扩大养猪规模,同时尝试养生态鸡,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好,为社会多做点贡献。”白龙居的李某高兴地说。

据了解,3年前,在外打工的李某回到了白龙居,办起了一家养殖场。但是由于缺乏技术以及市场因素,起初效益并不好。就在李某想要放弃的时候,开发区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组织他参加创业培训,还为他提供了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维持了当时养殖场的经营,现在养殖场经营的红红火火,生活也越来越美好。

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下基层转作风促发展”活动,全力帮助农民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狠抓就业服务专项行动,通过举办大型现场招聘活动、发布用工信息、免费的职业指导和介绍服务等方法为更多的就业者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充分就业,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02_年累计培训劳动力450人次,新增就业960人。

经济开发区在摸清农村劳动力资源“家底”的同时,结合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挖掘就业岗位,广泛采集用工信息,搭建起群众转移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02_年共输出劳动力1926人,其中,输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678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030人。“202_年下半年,开发区将以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群众就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大就业’工程,将进一步夯实基层就业平台公共服务,加快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三位一体’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帮助更多劳动者顺利就业创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开发区相关人员说。

开发区曹新斌

第三篇:抓好劳动力转移促进妇女增收

近年来,我们镇妇联把搞好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中心环节来抓,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劳务中介为主导、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信访维权一条龙服务”的促进农村女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全镇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3613人,占总劳动力的84.2%,其中转移妇女劳动力1682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8%,全镇劳务收入达20801.4万元,其中妇女劳务收入近亿元,跨出家门挣大钱,已成为我镇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妇女劳力转移工作机制近几年来,农民增收幅度日趋缓慢,如何才能使妇女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已成为我镇妇联面临的一道难题,1999年社会调查时我们发现,当时的星一村,全村1110多人,外出务工的就有346人,仅外出打工收入就达220多万元,全村人均202_多元,而规模相当的西冒村,全村只有84人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只有500元,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把这一调查结果及时向党委政府作了回报,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决定把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搞好妇女劳动力转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抓网络建立:镇上成立了由分管工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妇联、企管站、劳动就业办公室、成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明确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妇女主任,担任劳务输出联络员和信息员,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多次召开协调会议,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镇村纵向的工作网络。二是抓责任制的建立。为强化镇村两级的责任意识,我们在全镇建立了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与村长、妇女主任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劳务输出任务。并制定了考核奖励办法,大大增强了各村妇女主任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全镇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成立中介机构,兴办镇级劳务市场。全镇共成立劳务中介机构八家,还有一家正在筹建之中,因镇村合并精减下来的原大狄村妇女主任石太兰,缫丝厂下岗女工吴秀芳,下岗不失志,先后带头兴办起“**镇劳动就业服务站 ”、“**镇盛达职业介绍所”两家中介机构,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业务越做越大,自202_年以来先后向上海、浙江、苏州等地输送女工6000人,成为**镇劳务市场的领头羊。四是抓调查摸底,建立女劳动力输出档案。我们对全镇21个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对全镇待转移劳力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全镇有妇女劳力22555人,已转移16820人,全镇尚有5735名妇女未转移,通过调查摸底,根据未转移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意识、技术技能进行分档归类,为岗前培训和向企业输送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分类指导提供了依据。

二、宣传发动,激励妇女外出创业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妇女增收的重要措施,紧紧抓在手中,逢会必讲劳务输出的意义和妇女外出劳务的好处,利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召开劳务输出座谈会,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向广大妇女反复宣传,妇女外出劳务能使妇女经济上日趋独立。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亦将随之提高,同时我们还注意培养和发掘妇女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妇女,感召妇女。贫困妇女吴美琴通过劳动中介去上海电子厂打工,年收入万元以上,很快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我们将这一典型事例在全镇广为宣传,一石击起千层浪,从而激发了全镇妇女创业就业的激情,消除了固守本土、小富即安、害怕受骗上当等消极畏难情绪,树立起跨出家门,共同挣钱,外出打工,就能快富的新观念,目前外出务工已成为我镇妇女特别是青年女性的新追求。

三、定单培训,为农村妇女外出劳务打基础劳务输出的最大障碍是劳务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亟等提高,往往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对口的劳务人员,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在强化初中毕业生接受技能培训的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法,开展“定单”培训,我们走出去,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等方面的要求,然后用请进来的办法,请用人单位来我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近几年来,我镇先后举办电子、服装、花木等培训班50期,培训劳务人员6135人次,其中妇女3421人,今年上半年,就开办服装培训班2期,电子班2期,花木班2期,培训妇女400多人次。

四、以人为本,强化管理,为妇女外出务工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要求我们在劳务输出指导方式和服务工作方面,必须努力创新,为此我们着力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规范管理,增强中介服务的能力和信誉。镇妇联配合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把八家民营中介公司组织起来,统一抽调60多人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统一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统一中介服务的收费和工作流程,实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使我镇劳务市场与上海、浙江、苏州等地的工厂企业建立起正常的业务关系,不但使我镇的劳务输出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还在为周边的市县服务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上海英华达等企业每次招工时,优先录用我镇输送的人员。(二)强化维权,保障外出妇女的合法权益。由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常常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为保障我镇外出妇女权益不受侵犯,首先我们要求中介公司与信誉较好,劳保待遇较多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我镇外出劳务妇女提供基本保证,其次,我们在对妇女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妇女学法、懂法、守法。在输送妇女进厂时,还给每人赠送一份材料袋,内装妇女权益保障、劳动法、合同法等学习材料,并附上致外出女工及女工家长的一封信,使女工进厂后能经常学法,同时我们还教育妇女自觉遵守厂规厂纪,保证女工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对女工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我们协同中介部门及时赴厂帮助调解处理,最大限度地维护女工权益。同时,我们在上海、苏州等地还设立了办事处,参与厂方的管理,及时关心女工工作生活情况,对用工方违反合同,辞退的女工,我们为女工极力争取厂方补偿,并积极为其联系合适厂家,直到女工再次就业为止。(三)关注特殊群体,优先安排转移困难妇女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优先安排贫困妇女、军嫂、三峡移民就业,岗前培训时,我们对一些贫困户实行免费培训,并对贫困户劳动力转移采取优先安置的扶持政策,此举使我镇不少结对扶贫户找到了较好的就业岗位,如三峡移民杨长斌刚落户我们**镇,针对其具备熟练缝纫工的优势,经多方联系协调,该同志已在新办的独资企业——雅尔美服饰有限公司落实了就业岗位。

五、发展二、三产业,促使妇女劳动力就地转移搞好劳务输出必须坚持异地输出与就地转移同步,就业与创业并重,才能实现由农到工的大转移。为了确保妇女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几年来,我们大力发展个体民营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一是针对本镇绣花、绗缝的优势,鼓励女能人兴办服装、绣花、绗缝等劳动密集型企业,202_受南通市妇联表彰的劳动力转移先进个人、绣花能手徐梅兰,投资200多万元兴办起绣品厂,目前已有工业机120台,电脑绣花机9台,吸纳妇女劳动力200多人,同时在全镇兴办起20多个绣花点,在她的带动下,全镇共有绣花、绗缝厂10多家,绣花、绗缝加工点30多个,全镇有近5000多名妇女从事绣花绗缝业。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身为镇妇联主席的我,自觉服从党委、政府分工,远赴宁波、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从洽谈到试投产仅为两个月的雅尔美服饰公司已吸纳女工80多人,产值7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准备扩大投资,组建雅尔美集团,预计能吸纳女工500多人。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有工业企业677家,吸纳工人6025人,其中用工人数达100人以上的企业就有16家。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全镇有各类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3302家,从业人员达7264人,在全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13289人中,妇女劳动力就占了80%。我镇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先进镇相比,差距更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妇女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不断开拓劳动力市场新领域,同时拓展国外劳务输出业务,力争今年新增转移妇女劳动力800人,使我镇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抓好劳动力转移 促进妇女增收

近年来,我们镇妇联把搞好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中心环节来抓,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劳务中介为主导、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信访维权一条龙服务”的促进农村女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全镇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3613人,占总劳动力的84.2%,其中转移妇女劳动力1682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8%,全镇劳务收入达20801.4万元,其中妇女劳务收入近亿元,跨出家门挣大钱,已成为我镇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妇女劳力转移工作机制近几年来,农民增收幅度日趋缓慢,如何才能使妇女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已成为我镇妇联面临的一道难题,1999年社会调查时我们发现,当时的星一村,全村1110多人,外出务工的就有346人,仅外出打工收入就达220多万元,全村人均202_多元,而规模相当的西冒村,全村只有84人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只有500元,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把这一调查结果及时向党委政府作了回报,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决定把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搞好妇女劳动力转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抓网络建立:镇上成立了由分管工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妇联、企管站、劳动就业办公室、成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明确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妇女主任,担任劳务输出联络员和信息员,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多次召开协调会议,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镇村纵向的工作网络。二是抓责任制的建立。为强化镇村两级的责任意识,我们在全镇建立了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与村长、妇女主任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劳务输出任务。并制定了考核奖励办法,大大增强了各村妇女主任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全镇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成立中介机构,兴办镇级劳务市场。全镇共成立劳务中介机构八家,还有一家正在筹建之中,因镇村合并精减下来的原大狄村妇女主任石太兰,缫丝厂下岗女工吴秀芳,下岗不失志,先后带头兴办起“**镇劳动就业服务站 ”、“**镇盛达职业介绍所”两家中介机构,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业务越做越大,自202_年以来先后向上海、浙江、苏州等地输送女工6000人,成为**镇劳务市场的领头羊。四是抓调查摸底,建立女劳动力输出档案。我们对全镇21个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对全镇待转移劳力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全镇有妇女劳力22555人,已转移16820人,全镇尚有5735名妇女未转移,通过调查摸底,根据未转移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意识、技术技能进行分档归类,为岗前培训和向企业输送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分类指导提供了依据。

二、宣传发动,激励妇女外出创业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妇女增收的重要措施,紧紧抓在手中,逢会必讲劳务输出的意义和妇女外出劳务的好处,利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召开劳务输出座谈会,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向广大妇女反复宣传,妇女外出劳务能使妇女经济上日趋独立。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亦将随之提高,同时我们还注意培养和发掘妇女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妇女,感召妇女。贫困妇女吴美琴通过劳动中介去上海电子厂打工,年收入万元以上,很快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我们将这一典型事例在全镇广为宣传,一石击起千层浪,从而激发了全镇妇女创业就业的激情,消除了固守本土、小富即安、害怕受骗上当等消极畏难情绪,树立起跨出家门,共同挣钱,外出打工,就能快富的新观念,目前外出务工已成为我镇妇女特别是青年女性的新追求。

三、定单培训,为农村妇女外出劳务打基础劳务输出的最大障碍是劳务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亟等提高,往往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对口的劳务人员,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在强化初中毕业生接受技能培训的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法,开展“定单”培训,我们走出去,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等方面的要求,然后用请进来的办法,请用人单位来我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近几年来,我镇先后举办电子、服装、花木等培训班50期,培训劳务人员6135人次,其中妇女3421人,今年上半年,就开办服装培训班2期,电子班2期,花木班2期,培训妇女400多人次。

四、以人为本,强化管理,为妇女外出务工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要求我们在劳务输出指导方式和服务工作方面,必须努力创新,为此我们着力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规范管理,增强中介服务的能力和信誉。镇妇联配合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把八家民营中介公司组织起来,统一抽调60多人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统一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统一中介服务的收费和工作流程,实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使我镇劳务市场与上海、浙江、苏州等地的工厂企业建立起正常的业务关系,不但使我镇的劳务输出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还在为周边的市县服务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上海英华达等企业每次招工时,优先录用我镇输送的人员。(二)强化维权,保障外出妇女的合法权益。由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常常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为保障我镇外出妇女权益不受侵犯,首先我们要求中介公司与信誉较好,劳保待遇较多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我镇外出劳务妇女提供基本保证,其次,我们在对妇女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妇女学法、懂法、守法。在输送妇女进厂时,还给每人赠送一份材料袋,内装妇女权益保障、劳动法、合同法等学习材料,并附上致外出女工及女工家长的一封信,使女工进厂后能经常学法,同时我们还教育妇女自觉遵守厂规厂纪,保证女工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对女工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我们协同中介部门及时赴厂帮助调解处理,最大限度地维护女工权益。同时,我们

第五篇:就业促进扶贫工作自查报告

就业促进扶贫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 202_ 年 1 至 5 月脱贫攻坚推进情况的通报》和县第 4、第 5 次脱贫攻坚例会精神,我局于 6 月 7 日、11 日分别召开全局会议和局务会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对标整改,对涉及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中退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查找推进滞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现将就业促进扶贫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民生工程。截止 6 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 384人,完成目标任务 340 人的 12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19人,完成目标任务 10 人的 126.6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 人,完成目标任务 10 人的 11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8人,完成目标任务 15 人的 120%;认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3 个;完成目标任务 3 个的 100%;202_ 级藏区“9+3”学生初次就业率达 95%。(二)公益性(类)岗位开发。截止6 月初,我局共开发公益类岗位 100 个,用于安置全县 55 个贫困村,特别是预脱贫的 27 个贫困村就业困难人员;为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 7 个、新增环卫工 17 名,共计 124 个,全部安置精准扶贫户。岗位设置多为环卫工、保洁员、机关

后勤等。完成 202_ 年公益岗位开发任务 188 个的 65.96%。(三)贫困家庭技能培训。截止 6 月 6 日,我局在各乡镇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分别开展“旅游服务+厨师技能”、“摩托车、拖拉机维修”、“木工加工”、创业+技能培训等共计 19 期,参加培训人员 814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417人。完成目标任务 450 人的 92.66%(其中对接“一帮一”学校开展“电工技能培训班 1 期,培训贫困劳动力 30 人)。

(四)督促乡镇专项工作。从 4 月开始,结合县人大、县政协督导小组综合检查各乡镇精准脱贫工作和我局检查就业扶贫专项工作结果,要求 6 月底全县各乡镇完善“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专卷归档、“一库五名单”、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三个清单”等的印装册;“就业扶贫挂图作战图”上墙等工作。(五)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前期工作。同县财政局、农行县支行召开会议,讨论安排 202_ 年上半年创业担保贷款资料收集、资格审核、现场考察等相关事宜,预计 6 月中旬完成材料审核,6 月下旬完成贷款发放,将会有力促进我县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员。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上半年开发公益性岗位 124 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88 个的 65.96%。(二)上半年开展扶贫技能培训 19 期,培

训建档立卡贫困户 412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91.56%。(三)就业创业专项资金拨付 85 万元用于开展贫困劳动力家庭技能培训经费,拨付进度为精准扶贫资金 240 万元的 35.42%。没有完成“全年任务半年完成”的目标。三、整改措施(一)根据县委曾关和书记要求,各乡镇对各部门开发的公益性(类)岗位进行调整,原则上所有公益岗位全部调整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以保证全县 1266 户建档立卡贫困中有劳动力家庭至少每户有一个公益岗位人员。对于调整后仍有的未就业的贫困家庭,我局将针对性开发公益类岗位进行兜底安置,确保公益岗位开发目标任务全额完成(6 月底前完成)。(二)6 月中旬后待群众虫草采挖季节结束后,将按计划开展劳务品牌培训和民族地区技能培训 8 期,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380 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不少于 50%)(7月底前完成)。(三)以上两项工作完成后,立即按照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审核,并及时拨付专项资金。(7 月底前完成)。

总结抓好扶贫培训,促进转移就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