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人要读好书
七队——战士要读好书
本网讯 学员大队七队报道员肖驰宇 李治伟报道:世界著名大文豪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使人获得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增长能力。青年是一个人一生中知识积累和人生观养成的黄金时期,又有着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读书应是青年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军队里的战士,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对于很多知识都还不了解,人生观、价值观、也不牢固,所以不但要读书,还要多读、博读,而且要分清良莠,精心选择,不能滥读。一本好书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战士们读了它,会对成长带来莫大的帮助;而一本坏书的作用就象交了一个坏朋友,不但会使其颓废、堕落,还会葬送一个青年的前程。
在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军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目前,在我们基层连队里,就存在着两种和时代趋势不相适应的错误倾向:一是部分战士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和的影响,片面追求实用的庸俗关系和拜金主义,从而产生“厌读书”的倾向;二是部分战士不思进取,整天捧着本“武侠小说”看得精疲力竭,或沉醉于格调低下、趣味低级的书刊,从而产生了一种“滥读书”的倾向。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厌读书”意味着要选择愚昧和无知;“滥读书”则意味着选择犯罪。这不但不利于战士个人的成长,也给军队建设和社会治安带来了不良的隐患。所以帮助“厌读书”的同志对读书产生健康的情趣,帮助“滥读书”的同志去读好的书籍,是军队基层领导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如何引导战士去读书、读好书呢?我认为应使战士们了解以下三个内容:
一、读书的意义
(一)读好书是时代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崇尚文明的国度,自古以来,读书就是一项十分高尚的活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不完全正确,但却形象地反映出读书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我国古代也流传着无数个关于读书的动人故事。
我国晋朝的孙康,小时候很爱读书,但家里穷,买不起灯油,便在冬天的晚上,冒着严寒,借着积雪的反光来读书。另外,还有“凿壁偷光”、“头悬梁,椎刺骨”等故事。虽然在那个科举时代,他们很多人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也反映了我国历来地读书的崇尚。
进入二十世纪,时代赋予读书以更高的含义,周恩来同志在上小学时就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同志号召青年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江泽民同志勉励青年要多读书,对我们军队的战士更是格外关心,曾多次强调,要“把军队这所大学校办得更好,让全军官兵在这所大学校里学政治、学军事、学科学、学文化。”
青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大好时期,读书学习和实践锻炼是青年走好人生之路的一条根本途径。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我军一代又一代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勤奋读书,刻苦实践,成长为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儿女。我们当代年青的士兵,更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多读好书,多学知识,圆满的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二)读好书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由于我国目前教育条件的限制,我军士兵的文化素质并不高。每年虽然有地方大学生毕业参军,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代表不了我军士兵整体的文化教育素质,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军士兵中,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初中文化水平的约占一半,其余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这样的文化层次,不仅使连队在特色文书,军械员或需派遣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参加业务学习时,往往因找不到文化水平较合适的人选而挠头,更严重地阻挠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有这样一件事:某部接到上级的命令到某地接新装备。接新装备的人乘兴而去,却败兴而归,没有将新装备接回来。原因很简单,接新装备的人对新装备的技术性能一无所知,驾驭不了这些“金弋铁马”。部队只好在本团内文化素质较好的官兵抽调出一些人,进行了半年的培训,第二次才将新装备接回来。但由于广大战士的文化水平较低,对新装备的性能掌握不好,在训练中没有发挥其效能,训练效果不佳。因此战士们说:“想装备、盼装备,装备来了怕装备。”由此可见,官兵文化素质低对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是多么大啊!
杨尚昆同志曾指出:“军队现代化建设,关健在人才。不造就一大批现代化的军事人才,就谈不上军队的现代化。”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一方面要靠军事院校,另一方面也要靠部队的战士自发或有组织地读书,学习。“立足现有装备,打赢高技术革新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要我们官兵要多读些军事书籍,熟练掌握手中武器,使之形成战斗力;将来许多新技术,新装备陆续在部队补充和更替,必须有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去使用,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战士只有读者好书!学习好科学院文化,才能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读好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军的兵役制度,决定了军队的主体是义务兵,义务兵服役期满后就要离开部队,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当中去。这应要面临着生存和就业的考验,市场经济就意味着竞争,竞争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一名革命战士不仅要成为军营中的强者,也要成为经济建设大潮中的强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建设现代化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如果战士自己有一技之长,一入社会就会适应,从而能为经济建设贡献己的力量;如果战士在军队一无所成,那么回到社会也必将社会所淘汰,从而为经济建设增添负担。我军每年复员军人将近百万,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军队就学会了很多技能,一旦进入社会,立刻成了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无论是回农村,还是进工厂,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办企业,都显示出其强大的竞争力,对经济的发展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一少部分战士在部队时一无所成,一离开部队,便觉得无所是处,于是成了社会中消极的一部分。面对着每年汹涌而来的复员大军,社会在呼唤:战士们,多读些书吧!只有多学些知识,多掌握本领,你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读好书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书籍是青年成长进步的阶梯。在服役期间多读些好书,将会对战士们产生非常大的帮助。
1、有助于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不是短时间所能达到的,但养成后将在今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思想,使你做出有利于正确发展的决定和行动。雷锋同志就常把毛主席的著作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看,悉心领会,培养成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做出了大量的好事,成为全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
2、有助于从本职工作出发,苦练基本功,使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南京军区某师舟桥连一战士,只有高小文化,但为了解决工兵渡河计算上的难题,硬是学透了初中和高中的数理化书籍,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渡河计算盘”。过去三个人要花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计算项目,现在使用计算盘,一个人只花两三分钟就能准确地计算出来。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提高,该战士也因此荣立了二等功,实现了个人的进步。
3、有助于战士考学或提干,步入军官的行列,实现其积极要求进步的愿望。我军每年都要从现役士兵中选拔大批人员入军校深造或直接提干,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保留人才。正因为这样,很多地方青年之所以报名参军,也是报着这样的目的。这些人有上进的想法和求知的欲望,服役期间多读书,对于这些人来说将是非常有益的。
4、有助于发展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在复员后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在经济的战场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某部战士徐成华,入伍后分到炊事班他开始时有些想不通,后来,在党支部的帮助下,他纠正了错误认识,并打算在这行干出些名堂来。他买来很多烹饪书籍,还向一些饭店厨师请教,学会了二百多种菜的烹调技术,一个人能腌制出一百二十多种小菜,达到了二级厨师水平。复员后被各大饭店争先恐后地骋请工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以上给大家讲解了读书的意义。有的同志一定要问:“什么样的书才是我们应该看的好书呢?”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下。
二、什么是好书
人有高低之差,书亦有好坏之别,就像红楼梦》那样的好书,其中也有许多芜杂之处,误食之,就将引火烧身,自食恶果。瑞士作家凯勒说:“一本好书就是一艘船,它可以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可别林斯基也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读书和选购商品一样,同样需要识货,才不至上错“贼船”,误了青春。你们大家都是18--22岁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观形成时期,求知欲望强烈,但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如果不加选择地乱读书,每天沉醉于那些格调低下的作品里,就必将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消极悲观,浪费青春不说,还将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那么,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在我看来,作为好书,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重要条件:
(一)引人向上、摧人进取的思想性。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等。那“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他就可以无愧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共产主义。”的富有哲理的名言,曾激励着几代人的拼搏和进取。
(二)备结构严谨、文笔精雕的艺术性。如:高尔基的《海燕》、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多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等。象《海燕》里的: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道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使我们在被那优美的语言所陶醉的同时,又油然而生一种奋起拼搏的感觉。又如:郭沫若的《屈原》里“雷电颂”那段精彩的词句: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在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你咆哮的时候,正是你大声咆哮的时候。
啊!尽管你是怎样地咆哮,你也毫不能把这比铁还沉重的黑暗摧毁,不能把死了的摧活转来。但你,你至少可以吹动一些尘土,吹动一些沙石,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浪啊;那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力啊!你们是自由、是音乐、是跳舞。”
这豪壮的气势,难道不象汹涌的海浪一样给人以排山倒海般力量的感觉和表达了人们冲破黑暗,向往光明的强烈愿望吗?
(三)具备富于生活、广闻博采的趣味性。无《战士小百科》《文摘周报》等报刊书籍。世界是多采奇妙的,假如你想不断地摆脱令你目不暇接的惊奇,去走向成熟;假如你想尽快地对书籍产生浓厚的情趣,那么你就不能忽视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四)具备科学可信、方便生活的实用性。如:《摄影技术》《家用电器维修技术》等军地两用人才丛书。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和科学技术时代,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竞争异常激烈。假如你没有一技之长,那么,你非但不能很好地保卫祖国,就是将来走向社会,也将很难在立足之地,只能被社会强大的潮流所淘汰。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讲话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总起来说,读书是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现在,新书生产量很大,我国每年出版20多万种新书,加上存量书目,可谓浩如烟海。在大量书籍中,领导干部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就一般情况而言,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下列三个方面的书。
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主张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干部应当着重研究,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他曾经提出,从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100个至200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
今天,我们仍然应当这样提出和认识问题,并为此作出应有的努力。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党员干部指定了学习书目,要求大家系统深入地进行学习,目的是为了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领导干部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切实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1939年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
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都在不同时期反复强调认真研读原著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有计划有重点地研读原著,从根本上了解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从根本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及其基本理论与创新理论的相互关系,做到在继承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陈云同志曾指出:“学习理论,最要紧,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的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现在的领导干部不少人受过专业训练,不缺乏专门知识,但其中的很多人不懂哲学,不善于辩证思考,很需要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建议大家在学习原著的时候,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有人测算,在人的知识库中,经常有用的知识只占其知识总量的30%左右。因此,领导干部加强现代知识的扩充和更新,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总体而言,领导干部应当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国际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的成长进步是与岗位调整相结合的,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往往要经过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的锻炼。因此,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是动态的发展过程。领导干部
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领导干部不管学什么专业,无论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把提高科学素养作为读书学习的重要目标,通过读书学习进一步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使自己不断增加对本职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模范。各级领导干部还应该学一些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特别要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深入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知识丰富了,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水平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拥有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十分重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和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干部,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对民族、宗教问题认识得更深一些,理解得更透一些,把握得更准一些。领导活动本身也具有专业性,需要遵循一定的领导原则,掌握和运用相关的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现在,一些年轻干部文化水平很高,但领导工作经验相对欠缺,尤其是驾驭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不够强,要注意加强现代社会管理、危机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并知行合一、付
诸实践,使自己的领导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
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
境界。
第三篇:领导干部要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领导干部要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宰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劝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实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汕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达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点濡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述劳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实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芯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帣书行万里路。
一、读书好(为什么要读书)
首先要说说读书的好处。我国古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也曾告诉我 们:“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把书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他说:“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的确如此,生活中不能没有书,生活中不能不读书。可见读书是件好事。
“读书好”,好在哪里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丰富、规范语言,在博览中汲取营养,提高素质。第二,有利于发展和提高口头、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三,有利于审美情趣得到陶冶,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有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科学观、生命观的形成。
读书是人生中的一道美丽风景。尼采说过:“读书就是在别人的知识和心灵中散步。”真正的阅读需要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感受一定是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实在太可怜了。我想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再去读,一定会体会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其实就是安徒生苦难童年的缩影,这个故事传达了安徒生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从而体会到“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是安徒生童话永恒的主题。”只有用心,你才会听到花开的声音。有人说,不读书的人只生活在现在,而读书人却能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和一千多年前的李白一起去《望庐山瀑布》,也可以和现在的微软总裁彼尔.盖茨聊聊《成长的故事》,还可以和《哈利波特》一起梦想……在书的世界里,我们会感悟到安徒生的至理名言“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会聆听到25岁就开始耳聋的音乐家贝多芬仍然坚持在悲苦的深渊里“讴歌欢乐”,奏响《月光曲》;我们会见证双目失明的保尔〃柯察金书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不仅能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更能传承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正如高尔基说过的那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就是我们读书的目的。
二、好读书(怎么读书)
“好读书”顾名思义,即要喜欢读书。读书是一种乐趣,我们必须要培养“好读书”这一好习惯。高尔基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是我们学习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有些同事可能会买来一大堆图书,真正能够坚持读完的又有几个呢?致使这些图书长期冬眠成为废纸一堆,造成极大的浪费。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有的人抓不住书的重点,不会从书中攫取营养,有时眉毛胡子一起抓,或者囫囵吞枣般一掠而过,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
所以说,读书也有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那么,我们该怎样读书呢?
第一,读书要学会选择。数学家王梓坤说过,读书要选择。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书: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20分钟、有的可看5年,有的可保存一辈子,有的将永远不朽。即使是不朽的超级名著,由于我们的精力与时间有限,也必须加以选择。
第二,读书要学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上落伍。”我们学习《晏子使楚》一课时,特别关注楚王以“狗洞”、“齐国无人”、“齐国人都爱偷盗”来侮辱晏子,晏子以“狗国”、“下等国家”、“水土不服”来驳斥楚王。我们可能会由衷的佩服晏子的聪明才智,但是你注意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了吗?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这句话不正表现了楚王的“知错就改”的高贵品质吗!这种品质不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缺失的吗?不去思考,楚王的好品质不就被我们忽略了吗。
第三,读书要学会安排时间。我们的工作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必须巧妙地安排阅读时间。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过:“我用的是零头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没有整段时间,就尽量把零星时间利用起来,加起来可观得很。”写下 煌煌巨著《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利用课余之后点滴零星时间阅读,积少成多。另外,寒暑假、节假日对于爱读书的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同学们在适当娱乐、温习功课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涉猎,大量阅读。
第四,读书要学会活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对于书籍有一条方针:做什么事用什么书。我们反对为读书而读书。”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他在学校的大礼堂两边挂着一副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豖做朋友;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还把学校的图书馆题名为“书呆子莫来馆”,以此来劝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会做事的人。这正体现了他“用活书”的思想。总之,只要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同学们便会在无意中积累和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古往今来许多中外名人都热爱读书,下面就给同学们介绍几位名人的读书方法:
(一)是专精。
(二)是活读。
(三)是设问。
(四)是跳读。
(五)是背书。
(六)是剪报。
三、读好书(读什么)
“读好书”,当然是指读一本有益的书。现代诗人臧克家指出:“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的确,一本有 益的书,如良师益友,无时无刻不在教你人生的哲理,选择一本好书是很重要的。同学们正处在成长的黄金阶段,选择读物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阅读水平等因素。一要广泛,有利于积累知识;二要健康,有利于身心发展;三要规范,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愿书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陪伴我们走向更精彩的未来!最后,我以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创办人莱普曼夫人的两句话作为本次读书探讨的结束语:
给我们书!给我们翅膀!
阅读,加上思考,何处不可自由翱翔!
一、领导干部要好读书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问群臣:天下何物最益人智?答曰:其惟书也。纵观人类历史,所有成就大事业者,莫不是爱书如命之人。翻开我们党的历史,领袖人物哪一个不爱好读书学习?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总书记、李瑞环、胡锦涛等都非常热爱读书学习,可以说,我们党就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然而现在不少干部认为:自己是正规大学或是名牌大学毕业,知识够用,在市县乡镇工作,是大材小用,知识一辈 子都用不完,还要读什么书,学什么习。这种观点没有道理,而且大错特错!人才学上有一种理论叫“蓄电池理论”,按这种理论解释,当今世界充一次电就可以终生使用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知识日新月异,更新速度非常之快,领导干部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充电,才能持续地释放能量。
邓小平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强调工作忙不过来,无暇读书学习的现象说过:“不注重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不爱读书的四种现象:“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
一、学用脱节”。应该承认,上述情况在我们河源的领导干部中确实存在,因此,必须彻底改变这种陋习,积极倡导读书学习之风,树立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二、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读书还要善于读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明朝大学者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提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读书要善于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时不思考不行,不思之学,学到的是个别词句;不读书,冥思苦想更不行,没有直接和间接的经验知识,思想就没有源泉。朱熹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读书和运用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决不是决然断开互不相关的两个事物。陆游诗言:“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明确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他老人家曾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不仅把理论与实践比作箭与靶的关系,更把对理论的应用或实践本身看作是更重要的学习,故他提倡在实践中学习。我们强调爱读书善读书,不是搞形式主义,把读书当作一种门面来装点自己,当“书篓子”,而是要扎扎实实学到真本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古人曰:“书犹药也”。书籍自产生以来就有良莠并存,有精华也有糟粕。读书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古人又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读好书可以立德、修身、养性、改过。读好书就如与仁人志士交谈,可以纯洁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知识、增强人的才干。所有好书,不仅包涵着作者的伟大思想,还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蕴含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有一些好书可能不怎么好读,没有一些“畅销书”那么引人入胜,甚至还会让人感到深奥难解,但如果 我们钻研下去,认真体会其中的意思,仔细琢磨其中的意义,就肯定能够理解作者闪光的思想,吸取好书中的营养,使自己的道德精神得到升华,思想情操得到进步,能力才干得到不断的增强。
在当今学习型社会里,能力比知识重要。但不意味着人们可以不用读书学习,相反,要比传统社会更加重视学习,因为只有通过读书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更加迅速。我们在现实中判断一个领导干部党性和能力强不强,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他能否廉洁公正,勤政为民;看他能否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推进一个地方或部门科学发展,作出优异的工作成绩。总之,我们河源山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养成天天读书终生读书的习惯
领导干部因其所处位臵的特殊性,不仅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在读书方面的带头作用也十分明显。因此,领导干部在读书方面也要起带头作用,要做读书的模范。
领导干部要做多读书的模范。“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人类求知的方式无外乎三种:一是在实践中学习,二是向前人学习,三是从书本上学习。在这三种方式 中,读书学习是基本也是最佳的方式。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信息海量的时代,只有不断的从书本中获得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前进的步伐。古人尚知:一日不读书,心源如废井,何况今天的领导干部。当今领导干部,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责任,肩负着率领中华民族进行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他们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者、实践者,又是组织者、决策者。而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比过去更复杂,更深刻。因此,读书就显得更为重要。领导干部的视野是否开阔,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是否熟悉,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发展。如果领导干部整天忙于应酬,今天赶酒场,明天洗桑拿,后天搓麻将,就是没有时间读书学习,只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再者而言,说群众读不读书还只是一个爱好问题、兴趣问题,领导干部读不读书就是一个品质问题、素质问题、甚至政治问题了,因为群众不读书耽误不了自己,领导干部不读书贻误的却是党的事业。
不仅如此,领导干部读的书,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一个城市的阅读风气。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或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古典诗词名句张口吟来,恰到好处,成为众多媒体和国人关注的热点和亮点。媒体曾报道温总理的床头有一 部《沉思录》,这本书马上在全国畅销;陈建国书记去年向全区干部推荐《国家与部长》一书后,立即在我区掀起了学习“大庆精神”,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征服的大无畏精神和在艰苦贫困的地区创业干事业的氛围。
领导干部要做读好书的模范。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领导干部读书的涉猎面应广泛,最好是马列经典、文史哲理、经济管理、国学诗词等都有所涉及,因为当今领导工作,涉及各方各面,只有涉猎的知识宽泛,读的书多了,建立了平衡的知识结构,才能“风吹不昏,沙打不迷”,面对复杂问题和局面才能判断正确,决策科学。
读好书尤其是读经典著作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与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讨论的方式,是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既让我们益智增见,开阔眼界,又培养情趣、改变气质,修身养性、平衡心态。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读好书还可以形成宁静的心态、从容的心情、理智的头脑、开放的胸怀,能让领导干部以独特的魅力,高雅的气质提升自身的“软权力”,进而把它转化为强大的号召能力,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相反,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或者看些麻痹灵魂、消磨意志的书,最终害的只能是自己。看看那些贪 官污吏在狱中的忏悔,虽然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放松了学习。
领导干部要做善读书的模范。书籍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怎样让死书为活人服务,这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还要善于读书。其实,读书就是将古今中外伟人的经验、智慧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的过程。读书需要想象力,需要慢慢读,用心去感受,用大脑去思考,这样,才能消化吸收,才能举一反三,为我所用。当然,善读书还少不了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少不了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并用它来指导工作和实践。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读书的作用也未必能立竿见影,但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位领导干部的终生追求,读书的作用也会潜移默化地体现在我们事业生活,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所以,领导干部应该养成天天读书,终生读书的习惯,把读书当成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第四篇:读好书[模版]
《小小的梦想》
————《宝葫芦的秘密》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的书,叫做《宝葫芦的秘密》。这本小说讲一个叫王葆的小学生做事不爱动脑筋,不愿费力气,一次他做在梦里梦到自己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要什么有什么。王葆乐坏了,没想到适得其反,倒惹了一身麻烦。比如他跟同学们下象棋,刚想吃掉对方的马,那马就直接飞到嘴里去了;想要玩牌,刚拿起牌,就发现别人的牌跑到他手里了;考试时,他不会做题目,宝葫芦把他跟同班的一个数学很好的同学调换了试卷。王葆什么也不能自己动手做,很没意思。而且宝葫芦帮他得到的东西往往都是把一些公物或者别人已经制作出来的东西般到他家,弄得大家很奇怪地问王葆,王葆只能处处躲避追问,失去了朋友同学。宝葫芦的所做所为简直要把王葆变成小偷,骗子和强盗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什么事都是要用你的劳动的成果换来,不能要不劳而获的东西。就拿这个宝葫芦来说吧,当你觉得你要什么有什么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开心、很快活,可是当你发现这些东西是偷来的时候,你心里又会怎么想?不劳而获的东西在你的面前你会吃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贪图小利的人,这个宝葫芦的故事正告诉了我们,不能要不劳而获的东西,要用自己的劳动而换来的成果才是最珍贵的。有了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成果,才知道劳动的辛苦,就不会把别人的劳动不当回事了。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宝葫芦偷了东西我若接受了,也就等于是我偷了东西,时间长了我就会养成好逸恶劳的坏毛病。我提议,大家来一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偷任何东西,也不拿不劳而获的东西。
王葆最后把宝葫芦扔了,我们大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的是认为王葆把宝葫芦扔了是不对的;而有的人却认为王葆把宝葫芦扔了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我是这样认为的,王葆把宝葫芦扔了是不对的,因为既然王葆认为宝葫芦做得不对,那就应该提早地对宝葫芦说说自己对它的意见,而不是对宝葫芦大喊大叫的,我想如果宝葫芦真的懂得主人心里想什么,就应该和王葆一起做王葆自己想做的事,那宝葫芦也就可以和主人成为最好的一对了。我们不能收不劳而获的东西,但是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诚实的人。
——读《夏洛的网》有感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夏洛的网》,它令我心潮澎湃。这本书主要写了小女孩弗恩就下了一只落脚猪,当她把猪养到父母不同意再养时,送到了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在那里,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夏洛知道威尔伯的命运将是熏肉火腿时,义无反顾地编织出各种奇异的文字,救下了小猪。从此,威尔伯有了一个安享天年的晚年,但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为了小猪,夏洛奉献了太多太多。当威尔伯孤单时,是夏洛陪伴他一起走过了无数个漫长、难熬的黑夜,给小猪带来了快乐;当威尔伯面临宰杀时,还是夏洛,用爱编织成了大网,拯救了小猪……至今,我依然记得夏洛在临死前编织的“谦卑”二字,它们在我心中,是在赞美夏洛。夏洛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为了回报吗?不,当然不是,友谊是不需要回报的。为了朋友,夏洛无时不刻不在忙碌着,即使在临死前也在为威尔伯着想。这难道不是人间最纯真的友谊吗?此刻,我的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波澜。
感动之余,也引起了我的沉思。在如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人人想成为人上人的社会,这种纯真的友谊还多么?难道过惯了舒适生活的我们已经不习惯这种人世间最平凡的友谊了吗?
想着想着,我的思绪不由地回到了几天前……那天,我正在闷头认真地做作业,朋友走过来问了我一道很难理解的奥数题。“那是我思考了好久才想出来的题”,我把头一扭,心想:“我花费了精力、时间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题,凭什么你不动脑筋就可以知道答案?我才不干呢!”于是,我摆了摆手,说了一句:“这道题我也不会做,你去问别人吧!”看着朋友失望地走了,我心里还暗自得意。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脸红。夏洛为了朋友可以付出那么多,可我却如此小气,真是太不应该了。
读了这本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明白了真正的友谊至死不变。我想,我们应该向夏洛学习。她虽然只是一只又小又卑微的蜘蛛,却能做出如此多令我们人类为之感叹的事,那我们,就更应该凡事多为朋友着想。
《黄瓜国王》读后感
寒假中,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名字叫《黄瓜国王》,它是奥地利的克里斯蒂娜•涅斯玲格写的。
书中主要讲了去年复活节星期天吃早饭时,“我们”发现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他自称是库米奥利国王二世,出生于楼梯里顿家族,来“我”家请求避难。他讲话总是把“我”说成“我们”,“你”说出“他”,读了书中的解释,我都没有明白呢!爸爸很喜欢库米奥利——黄瓜国王。后来,他觉得应该帮助黄瓜消灭地下室里的库米奥利人,黄瓜国王就是被他们赶出来的,不过,这是黄瓜国王的错,所以才被赶出来的……爸爸为什么要帮黄瓜国王呢?因为黄瓜说他会给爸爸一辆美国汽车……其实他是骗人的。因为后来爸爸得了脑震荡,所以需要休息。爸爸休息时,尼克就把库米奥利国王送走了。
一根黄瓜当上了国王。一根黄瓜、一个茄子或者是一个番茄,也是很容易让人上当的。但是,书中的黄瓜国王,他应该把自己教育成好国王,这样,库米奥利人才愿意让他当国王。库米奥利国王,他真会这样做吗?这我也不知道。
读了这个故事,我忽然明白:一个人靠欺骗,是绝对不会取得成功的。就算他暂时风光一场,他的嘴脸终究会被人揭穿的。俗话说得好:“骗得了初一,骗不了十五”。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电视里的骗子,打着幌子,到处招摇撞骗,害人害己。最终,都如黄瓜国王一样,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当然,今后当我们遇到有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也一定要清醒地看清对方的本质,我们只能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串词
读书能致远,寒假我们班孩子读的书有关于朋友间友谊的,像《我们的友谊刚刚好》,《夏洛的网》这几本书书告诉我们友情是比任何珍珠,宝石还要珍贵的东西。!有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书,像《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告诫我们应该和野生动物做朋友,真诚的对待和爱护他们,有启发我们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书,像《永远的布谷鸟》,有面对困难不要放弃,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困难的书《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还有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异想天开、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踏踏实实、辛苦努力,才会有快乐和收获书,像《宝葫芦的秘密》,还有教会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看待隐藏在黑暗中的坏人的书《黄瓜国王》等等。
宝葫芦的秘密》讲的是,一个叫王葆的孩子,在一天得到了一件宝贝——宝葫芦,从此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一切都来得那么容易,让他吃不了、用不完、玩不尽。可王葆却没有因此感到幸福和快乐,而感到很苦恼,终于有一天,他想把宝葫芦扔掉、砸掉、烧掉,再也不想要它。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上没有异想天开、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踏踏实实、辛苦努力,才会有快乐和收获。李臣润
《黄瓜国王》讲述了一个黄瓜是怎样骗人的,它把家人们骗得团团转,只有“我”和“姐姐”还有“爷爷”没有被骗,还厌恶黄瓜国王,最后写了“我”和“姐姐”是怎样识破黄瓜国王的诡计,并且拆穿它的。今后当我们遇到有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也一定要清醒地看清对方的本质,我们只能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王文月
在生活中,对朋友多关心、多爱护,特别是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更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们,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就像夏落的网中的夏落一样,为了真正的友谊,尽全力去帮助别人。《夏洛的网 》王书贤
第五篇:“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在中央党校202_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2_年5月13日)
中央党校202_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今天开学了。我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对全体新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同志们是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去年5月12日发生的那场空前惨烈、震惊世界的灾难,使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奋力开展抗震救灾斗争,大力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昨天,胡锦涛同志出席了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一年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提出了明确要求。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的伟大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具有巨大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战斗力、久经考验、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去年这个时候,也是这个场合,我作了一次讲话,主要讲领 1 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我们讲认认真真学习,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读书。今天,我想接着这个话题,专门谈一谈领导干部读书问题。我讲三个观点: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围绕这三个观点,我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和同志们交流。
一、领导干部要爱读书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等。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
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列宁在1920年向共青团提出了学习的任务,指出:“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读书学习和知识素养对于成长为真正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还要看到,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周恩来同志经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讲,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2 他把读书学习与加强世界观改造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就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现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要认清科学发展大势、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统领科学发展全局、创造科学发展业绩,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读书学习。特别要看到,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 3 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新形势下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胜任地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政党也是这样。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领导干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处于重要位臵,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广大基层干部看中高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读书、勤于读书,必然会激发干部、党员和群众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职责、而且要从社会责任和示范需要来看待读书问题,既做读书的自觉实践者,又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 4 极倡导者、精心组织者、大力推动者,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引导党内和社会上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全党、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对待、来倡导、来坚持,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推动全党的学习建设,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和新的任务,以更大的力度和更扎实的作风突出抓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培训,带动全党的学习,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十六大以来的六年半时间里,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并形成制度,已总共学习56次,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能力比较强,很多同志有自觉读书、勤于读书的习惯。同时必须看到,当前领导干部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同 5 志对读书抱有不正确的观念。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有的认为干比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认为领导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顾得上读书;有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书读多了反而适应不了社会,照书上的道理做会吃亏。正是这些“差不多”、“无所谓”、“顾不上”、“会吃亏”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总起来说,读书是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现在,新书生产量很大,我国每年出版20多万种新书,加上存量书目,可谓浩如烟海。在大量书籍中,领导干部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 6 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就一般情况而言,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下列三个方面的书。
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主张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干部应当着重研究,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他曾经提出,从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今天,我们仍然应当这样提出和认识问题,并为此作出应有的努力。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党员干部指定了学习书目,要求大家系统深入地进行学习,目的是为了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领导干部要在学习实践 7 科学发展观方面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切实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1939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都在不同时期反复强调认真研读原著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有计划有重点地研读原著,从根本上了解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从根本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及其基本理论与创新理论的相互关系,做到在继承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陈云同志曾指出:“学习理论,最要紧,是把思想方法搞对 8 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的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现在的领导干部不少人受过专业训练,不缺乏专门知识,但其中的很多人不懂哲学,不善于辩证思考,很需要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建议大家在学习原著的时候,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有人测算,在人的知识库中,经常有用的知识只占其知识总量的30%左右。因此,领导干部加强现代知识的扩充和更新,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总体而言,领导干部应当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国际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的成长进步是与岗位调整相结合的,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往往要经过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的锻炼。因此,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是动态的发展过程。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领导干部不管学什么专业,无论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把提高科学素养作为读书学习的重要目标,通过读书学习进一 9 步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使自己不断增加对本职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模范。各级领导干部还应该学一些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特别要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深入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知识丰富了,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水平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拥有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十分重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和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干部,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对民族、宗教问题认识得更深一些,理解得更透一些,把握得更准一些。领导活动本身也具有专业性,需要遵循一定的领导原则,掌握和运用相关的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现在,一些年轻干部文化水平很高,但领导工作经验相对欠缺,尤其是驾驭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不够强,要注意加强现代社会管理、危机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使自己的领导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 10 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
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三、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看,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关于善读书,我有三点认识和体会。
第一,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12 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领导干部阅历丰富,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要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要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当然,思考的基础是阅读。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只有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现实中,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殆于工作。有的对学习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不深入,欠思考,忙碌于会议、活动、应酬。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第二,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讲的也是同样的道 13 理。大凡有作为者,都注重读书与运用的结合,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今天,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领导干部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就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水平。领导干部加强知识的运用,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很重要。一是要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媒介就是实践。领导干部勇于实践,就要敢于面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探索新的实践领域,努力使自己主导的实践成为正确的而不是盲目的实践,成为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实践,成为有科学根据的而不是想当然的实践。同时,要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弄清楚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怎样、应该如何引导使之趋利避害,从总结和探索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二是要运用理论和知识着力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善于把握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增加工作实效。尤其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14 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要运用理论和知识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很多,一些人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等考验而败下阵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放松了读书学习,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我们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要在推进事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读书学习,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意识和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思想作风、道德情操、清正廉洁等问题,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第三,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领导干部要善读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利用好时间,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读 15 书,特别要善于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甚至把相关书籍和背景材料找来对照读、比较读,彻底琢磨清楚。三要发扬韧劲。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该抓紧读一些对自己终身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的好书。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中央党校是我们党最高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在倡导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教学培训计划同推动学员读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系统推荐好书、及时推荐新书、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为学员读书学习提供丰盛的“知识大餐”、“知识套餐”,发挥好帮助学员获取书本知识的“大讲台”作用。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员管理,让学员在党校期间感受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接受高层次的知识传播,发挥好促进学员学习成长的“充电器”作用。要通过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鼓励教职员工勤 16 奋读书,要求全体学员认真读书,带动党员干部热爱读书,发挥好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火车头”作用。
同志们在紧张的工作中专门集中一段时间到中央党校参加学习,是多读书、读好书的难得机会。希望大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遵守纪律、抓紧时间,科学安排读书学习计划,提高读书学习效果,丰富知识,增强能力。
最后,祝全体学员在校期间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