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平“语”近人》节目学习心得
看《平“语”近人》节目学习心得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引起广大观众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节目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以恢宏大气的电视表现形式和通俗简洁的语言风格,诵读总书记用典,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充分彰显了总书记许党许国的爱民情怀和夙夜在公的理政智慧。无论是节目编创的内容与形式,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法与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很好地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和有效传播。
《平“语”近人》每一集节目大约40多分钟,用总书记在讲话或文章中使用过的某一经典名句为主题,通过央视主持人串场、文化学者的经典释义、理论大家的思想解读、曾经直接感受总书记人文情怀的当事人情景述说,以及与在场大学生观众互动交流,将总书记的人格魅力、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同百姓的真情实感融入一言一语一个场景之中,深深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那份情丝。可以说,节目创作很强的感染力、引导力、传播力,得益于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方面创新,但关键的一条在于把握了一个“近”字:节目所涉的典故、思想、事件、论理都亲近中华历史文化、都贴近现实人们生活、都切近内在思想心灵。
亲近中华历史文化。每一集解说词可谓洋洋洒洒,经典诵读,精彩纷呈。大部分经典佳句,源自千古名篇,至今还广为流传,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总书记以其惯于用典、善于用典、精于用典的博学信手拈来,以古人之智慧,开今日之生面,将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既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筑牢文化自信,也有助于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认同。因为亲近本土文化历史才有了新思想的亲和力。
贴近现实人们生活。所有的文化经典都是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而所有这些又在人们日常生活交往和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治国者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齐家者要有“亲师友,习礼仪”的言传身教,修身者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克己美德,等等。总书记作为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夙夜在公,作为普通人敬老爱幼,身体力行,彰显大孝大义大爱,堪为楷模。因为贴近现实人们生活才有了新思想的生命力。
切近内在思想心灵。节目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既是平实晓畅、脍炙人口的语言,更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既阐释了“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发展理念,也表达了“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引领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谆谆教导和悉心嘱托。因为切近内在思想心灵才有了新思想的感召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紧扣时代脉搏、凝聚时代精神,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今年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宣传思想战线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这就要求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总书记用典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电视节目则在新思想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上作出了一个很好尝试。期待有更多的好作品好创作,走近历史、走近生活、走近心灵,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喜闻乐见中走近平“语”。
第二篇:《平“语”近人》学习心得(teniu推荐)
《平“语”近人》学习心得
《平语近人》学习心得《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第十一集:咬定青山不放松,主要讲述了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
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年干部作为党的事业接班人尤其要坚定理想信念,那么要怎样树立理想信念呢?
一、加强理论学习。
古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青年干部要加大阅读量,从书本中读真知,撰写读书笔记,关注时事政治动态,加强思想交流。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一个人人生的高度、深度、广度。
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也决定着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核潜艇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告诉我们一定要坚定好理想信念。
二、增强行动自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年干部要自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真正做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党风建设,它要求我们自觉做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实践的过程中,理想信念要说到做到并不容易,往往容易受到挫折甚至产生意志动摇。
这个时候,我们特别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排除万难,坚定理想信念,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三篇:平语近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立德修身。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他曾经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今晚的节目围绕“立德”这个主题展开,从崇徳、明德、修德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各位解读人的讲解,我觉得作为一个当代的年轻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应该把立德修身放在首位。立德修身不仅饱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四篇:平“语”近人观后感
观看《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观后感
李
鲁
军
正在央视播出的《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引起知识界热烈反响。海河之滨,清华园里,西子湖畔,黑土地上,祁连山麓,西部边陲,广大知识分子重温重要讲话,再读经典篇章,深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鼓舞,为总书记的语言魅力所折服,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感染。大家一致认为,平语,是总书记的语言,是武装全党、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根本遵循。平语,是平实晓畅的语言,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是引领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谆谆教导和悉心嘱托。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再次诵读总书记用典,人们更真切地体会到总书记许党许国的爱民情怀和夙夜在公的不懈斗志。
《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第一集就从“人民”这个有温度的中心词切入,抓住了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关键词和出发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职责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就理解了我们今天所坚持的道路和事业。
《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是一档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节目,表现形式通俗简洁,令人耳目一新,深受教育。第一集的主题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最根本的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演出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深入到群众中间,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创作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
《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充分展示了总书记深入浅出、春风化雨的语言风格,体现了总书记深入基层、结合实际的扎实作风。一次次重要讲话,一回回考察交谈,总书记总能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把宏伟的蓝图描绘得细腻入微。
李鲁军
202_年10月19日
第五篇:“平语近人”观后感 文档
“平语近人”观后感
我认真收看了“平语近人”,这是一部深得民心的教育片。《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推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本集集中阐释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
没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建设修身为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完善个人修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续,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魏征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我们应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脑海,淡化个人得失,在为民务实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家风建设重在传承。中国传统教育讲究言传身教,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是道德修养的映射。在家风建设上,古语说,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优秀的个人修养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感染下一代的。
家风正,影响给孩子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乃至破坏党风政纪的贪腐投机行为,便有一种本能的拒斥。
家风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通过对“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的学习,我将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评语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