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3篇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节
上课,都说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发现人教版的第一单元几乎都是与生活常识密切联系,难道是教材编写人员要用这贴近实际的短短的一单元让学生度过开学的缓冲期吗?可是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单元并不好上。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都是图画的课本很感兴趣,但预习时却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明显的知识点进而匆匆过去。
2.新入学,学生心态上放松,家长也未能抓紧,认为这样的单元简单,可殊不知《长度单位》统一标准的思想影响深远,如果本单元大意了,小到影响高年级的千米等单位,大到以后接触的微观世界单位或是宇宙光年的长度单位等,而长度单位只是测量物体的一个物理量而已,生活总无论任何事情都需要统一的标准才能井井有序、规范制度。
3.对于教师来说,本单元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操作,这需要教师示范、学生引领等课堂活动,对于经验不很丰富的我来说,课堂管理是个挑战,要从声音、动作、提问方式、奖励机制等多种课堂技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控制课堂,在稳住课堂的同时又要有效的生成,突出重点。
正因为这些,所以第一课要慎重。
本节课我采取重经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古代人庹、拃、脚长、步长等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工具,独立测量课桌的长度,通过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体现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这样才能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长。
接着很自然过渡到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呢?学生很整齐的回答直尺,这点让我非常意外。孩子们脑海中有直尺的印象,选择工具去解决问题,我非常开心,于是又问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
我现在挑选了班级同学的几把直尺,这些直尺有的红色、有的透明、有20厘米、有15厘米、还有折叠的直尺,样子、长度都不一样,用它们来测量
数学书短边的长度,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同吗?(出于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一次听课测量的结果不同,孩子说是因为直尺不一样)
许多孩子被问住了,回答:不同。
于是,我放慢了节奏,让孩子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
1.先猜一猜:不同直尺测量数学书的短边长度,测量结果相同吗?
2.实践活动:(1)独立完成进行测量,大约有多少厘米
(2)同桌讨论,看一看对方如何测量的3.成果展示:学生回答测量结果
4.得出结论
通过这次的简单尝试,我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已初具小组讨论的模样,能相互交流和帮助,状态非常好,而且几乎每位学生都愿意量一量,说一说。我想多让孩子自己去探讨,开始会慢些但对数学思维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深入人心。最后通过活动和呈现的结果上看,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所以确定了不同的直尺量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共识,再规范1厘米就有了很大的帮助。这也是统一标准的根本目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测量有工具就可以。我认为这也是大自然统一、守恒的规律吧。
本节课的疑惑是:要不要在没有课堂上建立厘米、米的表象是就估计黑板有多长?是否有实在的价值。但对我来说有一点,知道很多孩子对生活常识没概念,出现黑板长40米,以后在教学中更应该对部分孩子加强经验的关注和提问。
本学期也有感悟:对于新的教材,一定要每节课教授什么样的知识点、重点把握清楚,多看习题,做中学,学中做,展现课堂练习的多样性。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主要策略是通过从学生喜欢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
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教具的实用性,让孩子能够比较方便。而且是为了让学生的比较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的。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
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3
今年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次教二年级,心里还是很忐忑的,尤其是上的第一节数学课,应更为甚重。都说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发现人教版的第一单元几乎都是与生活常识密切联系,难道是教材编写人员要用这贴近实际的短短的一单元让学生度过开学的缓冲期吗?可是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单元并不好上。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都是图画的课本很感兴趣,但预习时却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明显的知识点进而匆匆过去。
2.新入学,学生心态上放松,家长也未能抓紧,认为这样的单元简单,可殊不知《长度单位》统一标准的思想影响深远,如果本单元大意了,小到影响高年级的千米等单位,大到以后接触的微观世界单位或是宇宙光年的长度单位等,而长度单位只是测量物体的一个物理量而已,生活
总无论任何事情都需要统一的标准才能井井有序、规范制度。
3.对于教师来说,本单元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操作,这需要教师示范、学生引领等课堂活动,对于经验不很丰富的我来说,课堂管理是个挑战,要从声音、动作、提问方式、奖励机制等多种课堂技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控制课堂,在稳住课堂的同时又要有效的生成,突出重点。
正因为这些,所以第一课要慎重。
本节课我采取重经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古代人庹、拃、脚长、步长等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工具,独立测量课桌的长度,通过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体现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这样才能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长。
接着很自然过渡到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呢?学生很整齐的回答直尺,这点让我非常意外。孩子们脑海中有直尺的印象,选择工具去解决问题,我非常开心,于是又问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
我现在挑选了班级同学的几把直尺,这些直尺有的红色、有的透明、有20厘米、有15厘米、还有折叠的直尺,样子、长度都不一样,用它们来测量数学书短边的长度,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同吗?(出于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一次听课测量的结果不同,孩子说是因为直尺不一样)
许多孩子被问住了,回答:不同。
于是,我放慢了节奏,让孩子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
1.先猜一猜:不同直尺测量数学书的短边长度,测量结果相同吗?
2.实践活动:(1)独立完成进行测量,大约有多少厘米
(2)同桌讨论,看一看对方如何测量的3.成果展示:学生回答测量结果
4.得出结论
通过这次的简单尝试,我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已初具小组讨论的模样,能相互交流和帮助,状态非常好,而且几乎每位学生都愿意量一量,说一说。我想多让孩子自己去探讨,开始会慢些但对数学思维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深入人心。最后通过活动和呈现的结果上看,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所以确定了不同的直尺量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共识,再规范1厘米就有了很大的帮助。这也是统一标准的根本目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测量有工具就可以。我认为这也是大自然统一、守恒的规律吧。
本节课的疑惑是:要不要在没有课堂上建立厘米、米的表象是就估计黑板有多长?是否有实在的价值。但对我来说有一点,知道很多孩子对生活常识没概念,出现黑板长40米,以后在教学中更应该对部分孩子加强经验的关注和提问。
本学期也有感悟:对于新的教材,一定要每节课教授什么样的知识点、重点把握清楚,多看习题,做中学,学中做,展现课堂练习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