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知识点总结[本站推荐]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论述)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简答)
①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论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关于物质的世界性的基本问题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世界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3)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否认静止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5)社会生活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a.实践是社会生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P28-31)(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必考)
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时间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五、联系及其特征
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征: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
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跟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七、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八、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重要)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九、★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十、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P53五点,多选题)
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唯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根本的认识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三、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
四、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2-63)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五、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六、真理的绝对性及相对性(略)
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七、关于真理与价值:(不确定)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2.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3.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 相对性
4.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5.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达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真理的绝对性及相对性:(P75-78)
1)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3)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包含。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八、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不确定)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价值的特性(P85-86)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3)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章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选择)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五、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辨析题: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是错误的)(P141-142)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从质上说是社会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阶级、阶层,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第四章
一、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三、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四、商品价值量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生产率成反比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六、货币,货币本质,货币职能
货币: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七、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八、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九、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3部分: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十、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导致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十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第五章
一、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必考)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这是因为: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发展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龙殿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①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③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 宏观调控。⑤ 微观规制。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①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②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③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④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 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五、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和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已过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表现:(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六、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
表现:(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七、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c.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八、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之一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a.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b.这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所具有的客观历史趋势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d.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斗争。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英国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
二、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具体内容:
①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② 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灯亮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③ 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④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⑤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⑥ 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四、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违背,不能僵化对待。
五、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类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第二篇:马原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汇总
1、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它的实践性是指它以实践为基础,同时又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同时又是它区别于旧哲学的根本点。
2、它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从本质上讲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3、它的科学性是指它以科学发展为基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1)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提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结构的缺陷。
(4)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定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其情形有,第一,某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在: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包含。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三,割裂他们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具有通过实践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表现: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
1、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等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的能动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意义:
1、它是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武器
2、它要求我们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反对冒险蛮干和因循守旧。
6、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另一方面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必然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7、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1、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能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一切消极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东西,增添了旧事物所不容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3)在社会领域中,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3、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
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在复杂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相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在矛盾对立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方面是双方中占支配地位的矛盾一方,次要方面则相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换。
3、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两点论包含重点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1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1)普遍性即共性或一般,它是绝对的。特殊性是个性或个别,它是相对的; 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到共性中。
(2)这一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11、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1、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当肯定占优势时,事物保持自身性质不变;反之则相反。
2、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反之。
12、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1、唯物辩证法认为,(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的内因而导致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显著特征:它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上,要批判继承。要做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问题上,要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反对闭关自守和全盘西化。
1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1、必然性: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
2、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3、两者相联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14、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二者区别表现在:
(1)旧唯物主义认识缺乏实践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15、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2)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按照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对客体进行改造,不然就会徒劳无功,因此,人又必须正确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3、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它们之间的认识关系的基础。
1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第三,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这些课题的经验材料;第二,实践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手段和工具,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一,真理的本性要求其检验标准必须能起到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作用;第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它能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形成认识并非最终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在实践决定认识的前提下,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引导实践,错误的认识则可能会误入歧途。
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它们又是统一的。
(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1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换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应。
19、实践标准的确定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这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决定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别无标准;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是指:具体实践都有局限性,它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实践验证的真理也只有相对的近似正确性,还需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夸大一方,否定另一方的任何观点都是错误的。片面夸大确定性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相反则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20、价值及其特点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体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
1、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2、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3、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4.、多维性。任何一次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21、地理环境的含义和作用
1、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2、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包括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等。
3、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说明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得而经常性、必要性条件。
地理环境通过生产而影响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作用。首先,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其次,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情况;再次,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最后,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地理环境还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而制约社会的发展。
22、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3、生产力的构成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2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包括三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
2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2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7、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28、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这是因为:
一、科学已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二、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三、在当代,科学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2、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具体体现。
3、只有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才能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加速我国的发展。
2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在阶级社会中,一切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
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人类一切精神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劳动群众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30、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及其意义
1、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包括:
一、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地观点
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有两个:一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它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顺应群众的要求和历史发展潮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
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四、对于执政党来说,能否坚持群众路线,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马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物质观: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②物质是世界唯 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③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④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⑤不仅自然界是 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 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 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3)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应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4)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必须通过物质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5)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我们在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时,要坚持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正确的方法,了解事物的要素系统,把握事物的联系发展,辩证地看问题,避免认识中的片面性、绝对化。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科学发展 观 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 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 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2)矛盾具有普遍性,只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现阶段,我国及世界普遍存在这一矛盾,我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金融危机这一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都各有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与过去的金融危机不同,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不同,所以我国政府根据我国金融危机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我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政策。(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政府做出这一政策既看到了金融危机的普遍性,又看到了金融危机的特殊性,做出的政策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可缓解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做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做思想指导。
第二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3)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5)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1、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由于主体认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人都拥有真理。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坚持真理一元论,就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探索和发现真理,尊重真理按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有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3.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二者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真理对价值的引导作用是指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提出新的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发展。
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而正确的价值目标的确定,必然推动人们深入全面的揭示客观真理;价值的客观实现必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真理和价值是历史的统一。人们不可能一次穷尽真理,也不可能一次满足全部价值要求。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的价值目标,不断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真理和价值。
总之,真理和价值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引导,并在二者的同一中共同促进人类的实践不断由一种较低的水平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使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一,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第二,价值评价作为时间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他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第三,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4.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化为指导思想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路线、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方法。
第三章
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答:(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承担者;(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3)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
(4)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答:
(一)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三)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互相对立?
答:社会意识并非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战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其作用。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不矛盾。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此处的 人民指的是广大的劳动人民,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群体.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客观的,这个客观 性也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人民意志决定社会的发展.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百姓,即实践的主体、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二者是并列的关系,不矛盾的.5.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请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从其发挥作用的性质来看,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对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该简单化。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基础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在阶级社会中具体地考察社会历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具体的例子就靠大家啦)
6.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谈一谈你对坚持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所谓静止,一是指某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
否定之否定:事物经过两次否定、两次向对立面的转化,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抽象的可能性: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尚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因而在目前是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判断: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存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
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民主: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
资本主义: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是属于个人所有的经济制度。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其基本内容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一时的能动作用:意识对人具有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因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在感觉之外什么也不知道。它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因而是错误的。形而上学:与辨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规律: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价值: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关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基本矛盾: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下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 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 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政策。无产阶阶级专政:指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指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及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指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自由而而全面发展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度: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49.理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标准: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社会形态: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归纳起来,人的本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人对自身的意义,即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自由: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第三篇: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p37)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7、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p37-39)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不同形态,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而人类社会的存在,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当今社会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第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8、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p44-45)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p4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 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p4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二者的相互关系:
(1)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2)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方法论意义: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要么只在绝对同一中思维,认为事物只有和自身同一,永久不变;要么只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脱离了同一看对立,认为对立就是势不两立、绝对分明、绝对否定、排斥一切。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49-5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二者的辩证关系:
(1)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1)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2)有助于我们学会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等。
(3)有助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
1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5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 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意义:第一,重视量的积累;第二,坚持适度原则;第三,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13、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p51-5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意义:(1)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2)对待事物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p65-6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
(p6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抽象、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p64)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的认识互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同时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p69-7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 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5、真理及其客观性
(p73-74)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在认识真理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到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另外,真理的客观性也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6、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74-7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二者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p8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否定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8、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p85-86)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任何成功的实践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次,价值的形成 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p96-10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二者的辩证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会相应的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其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实践意义:要正确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要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p104-106)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相互关系是: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p108-110)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在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基础完善、巩固和发展;不适合自己经济基础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辩证的统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是“基本适合一不适合一基本适合”的过程,它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意义: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原理来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可以看到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政企不分,克服官僚主义,消除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病,实现团结安定,政府廉洁高效,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p124-127)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积极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主要表现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消极作用:
第一,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 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消极后果。如,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第二,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因此,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受到一定的、合理的制约。
(1)做好科技评估工作;(2)建立道德约束体系;(3)大力发展人文科学。
5、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p131-13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p133)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具体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们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第四章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p145-14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得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及其相互关系
(p146)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叫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耗费。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其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其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p148-150)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 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依据、内容及其意义
(p159-160)(1)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2)内容: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这部分资本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包括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叫可变资本。
(3)划分意义: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表明了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5、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p163)第一,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其价值只能借助工人的具体劳动发生转移,不能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第二,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第三,“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总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实现的前提条件
(p166-167)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一定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和爆发的根本原因(p171-172)(1)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垄断形成的原因
(p185)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取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及特点
(p185-186)(1)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但垄断形成后并不能消除竞争,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垄断并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即没有消除商品经济;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2)特点: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第二,竞争的手段不同;第三,竞争的范围不同;第四,竞争的破坏性不同。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作用及其实质
(p189-192)(1)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4)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在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p198-199)(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积极作用:第一,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可以吸引外资,扩大就业;第三,解决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第四,借助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参与全球化进程。
消极作用: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第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第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经济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扩大。
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p200-207)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其次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一,职工参与决策;第二,终身雇佣;第三,职工持股;第四,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表现在: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债务 危机频繁发生;危机突发性显著,强度大,传导迅速,波及面广;经济复苏缓慢。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四篇:马原教学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知识点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一切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是于是俱进的。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应。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A.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特点:抽象性和普遍性。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讨,恩格斯第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围绕着社会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用
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A.联系是指失误内部各要素之间和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的客观性。其次,联系的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B.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是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
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是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意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有,这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P39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客观物质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因而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个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
(4)在实践中认识物质世界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2、实践的基本特征。第一、客观物质性。第二,主观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
基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出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2)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3)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 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真理永恒地处于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中。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4)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好毒改过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它具有客观显示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存在于人类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社会发展始终,是其他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5)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打上了其个人印记,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也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告诉人们: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受社会种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所谓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评价,不能用今
天的时代标准去苛求古人。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属的阶级中去考察,即要对历史人物的阶级归属做出一般分析,又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对历史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做出具体的说明。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商品体自身的性质,即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因而其使用价值也不相同。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对象,它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因而在任何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所构成的。但是,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它与财富的社会形式无关。
2、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
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表现在:(1)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2)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在二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这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因此,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就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因此,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2、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比较,彼此交换,并不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形态或使用价值有什么共同性,而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包含着一定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两种属性,它们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统一于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中。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不存在只有具体劳动没有抽象劳动的劳动,也不存在只有抽象劳动没有具体劳动的劳动。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理解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原理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体表现在:(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3)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和原理如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劳动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以,资本主义的一切生产方法,都是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大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大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绝大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超额剩余价值
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与区别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在于:(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主要在于:(1)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2)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而在机器大生产出现后,逐渐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
(二)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再生产过程。再生产按其规模来看,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都作为消费基金消费掉,而是拿出一部分用于积累,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因此,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4)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周期性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上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的巨大动荡和起伏中艰难地颠簸行进。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新变化)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首先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卜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它主要的基本的政治职能。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表现在:一是保卫本国领土完整,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以保证本国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首要的和固有的职能。二是致力于对外的侵略、扩张和掠夺,扩大对外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控制别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也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无一例外地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小史条件和同情的差异性,使得资产阶级的政体.即资产阶级政权的构成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法西斯制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思想、道德现、哲学世界观相宗教世界观等各种理论形式,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为错综复杂的巨大精神网络。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利已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
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突出表现是拜金主义。因为在资本义社会里,金钱主宰—切,金钱高于一切,个人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都是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以利已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除了有它产生的经济根源外,还有它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
1、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因为:
(1)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2)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3)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2、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之所以不能消除竞争,是因为:(1)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2)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3)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2)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1)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2)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3)当代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二、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双刃剑
(3)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新变化 A.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B.原因
(1)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3)它是当代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运动的结果。
C.新变化的本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可否认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但是,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这是因为:
(1)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2)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3)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4)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2)资本累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买顿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3)国家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肚饿定了过度的长期性
(3)当代资本和你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
第五篇:马原 202_修订版 知识点总结
马原202_修订版知识点总结
整理人:LYF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4.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创立)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
1.定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包括: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深刻、最详细的运用)③科学社会主义(核心)
3.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自然科学前提: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②细胞学说③生物进化论
5.最鲜明特征&基本特征&具有生命力的根源: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①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②力求全面的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③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革命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①坚持唯物辩证法,彻底的批判精神②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定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2.基本立场: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基本观点: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观点。
…基本方法: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历史分析等各种方法。3.主要特征:时代性整体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3.细碎知识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2.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20世纪的两大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4.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6.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劳动价值论。7.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8.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9.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首先体现在它有完整的:世界观。
4.简答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因为它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2)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意味着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2)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3)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是因为它是科学真理,不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而且对于认识人生和指引人生具有重要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1)首先,马克思主义交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2)其次,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最后,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4.我们应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1)首先,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3)再次,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4)最后,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觉的行动。
考试模拟题
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1)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2)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3)马克思主义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创立的,也根植于社会经济实践中。(4)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表现在:
(1)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原理对客观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规律性的整体反映。
(2)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等不同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的整体性研究。
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科学,同时又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具有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意形态功能,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在马克思主义本原理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1)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革命性、科学性最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想理论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思想武器。(2)它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为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
(3)它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它在其发展中从不拒绝任何有科学价值的理论和学说,也从来不放弃同一切反科学、伪科学进行不可调和的斗争。
8.如何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2)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党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5.分析论述题
1.试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它是在思想理论领域和现实政治生活中,最具有真理性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体系,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4)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這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得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 会主义,是马完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论述马完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完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赖以形成的基础和支柱,是我们要当作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其基本特征是:
(1)整体性。具体表现为:第一,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有机联系组成的一块“整钢”。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逻辑范畴、根本属性、学科结构四个基本研究要素紧密联系,一以贯之。
(2)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创立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切真理,它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
(3)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科学,它是人类思想文化智慧的结晶,它在知识占有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着较高的水平,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它具有鼓舞无产阶级斗志、引导无产阶级沿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去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态功能,它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必须对物质和精神这两类现象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成其为哲学。第二,哲学基本问题是我们划分哲学派别的重要标准,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第三,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不依赖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深刻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即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怎样?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首先,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其次,运动和静止又是统一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相对静止中有着绝对运动的一面,在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和时间空间的关系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们统一于客观实在,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一方面,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实践推动和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它依赖于物质并统一于物质。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对物质也有反作用。即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要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出物质的东西来。
6.意识
1.形成:一切物质具有的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产物)
2.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一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3.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4.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5.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7.试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①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②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2.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8.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
1.社会历史趋向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2.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9.世界为什么统一于物质?并说明它的哲学意义。
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意识统一于物质。
2.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①人类社会依赖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大意义:
1.它与唯心论、宗教神学根本对立,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联系
1.定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食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失误,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而存在发展的。(2)联系具有普遍性。①任何事物具有内在的结构性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4)联系具有条件性。①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的作用②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经过努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③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发展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1.定义: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①新事物和环境的关系②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各方面上的更新。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原因与结果。这是揭示事物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2.现象与本质。这是揭示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
3.内容与形式。这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4.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5.现实性与可能性。这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全部复制粘贴过来)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第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是以同一性为前提的,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第三,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只讲矛盾的同一性而不讲矛盾的斗争性,或者只讲矛盾的斗争性而不讲矛盾的同一性都是错误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结合起来,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中把握对立。第二,要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片面夸大矛盾的同一一性,看不到矛盾的斗争性,或者片面夸大矛盾的斗争性,看不到矛盾的同一性都是错误的。
3.简述矛盾的同一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作用表现在:第一,为事物存在和发展提供前提。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第二,为事物发展提供条件。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规定事物的基本趋势。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是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引起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引起矛盾统一体的破裂。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相互依赖、相互联结。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第三,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矛盾的根本方法。第四,有利于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5.简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一,在复杂矛盾体系的矛盾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方面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之分。
第二,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里,各种矛盾力量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规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第三,在没一对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告诉我们在观察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则。
6.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5.反对割裂量变和质变关系的错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此在革命和建设中,就要为质变积极创造条件
第二,既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当量变达到定程度时,要把握时机,促进事物的变革发展。
第三,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把宏伟目标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相结合。
7.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日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第二,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对待外国文化要批判地吸收,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
8.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是大量的、相对稳定的、不断重复的现象,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是个别的、变化多端的、暂时的现象,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2)相互联结:一方面,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3)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是必然的,在另一一场合可能是偶然的,在今日是必然的,在他日可能是偶然的。
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一定要遵循必然,按客观必然性办事。
第二,要在遵循客观必然性的同时,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
第三,要克服在客观必然性面前无能为力,把希望寄托在偶然性上的侥幸心理。第四,批判和克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错误是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另一种错误是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
第五,对科研治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9.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外部表现与内部隐藏的对立;个别与共同的对立;多变与稳定的对立;丰富生动与单纯深刻的对立。
(2)相互联结:一方面,现象不能离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另一方面,本质也离不开现象,本质要通过现象来表现自己。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二,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第三,在复杂的斗争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不为假象所迷惑。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①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②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③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2.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由浅到深)3.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
细碎知识点:
1.物质的本质规定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4.通过劳动,人类有了自己实践的存在方式。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6.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7.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8.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0.毛泽东认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实践
1.定义: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2.三要素:实践的主体(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客体和中介(中介系统:物质性工具系统和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实践关系(根本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4.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5.从内容看,实践分为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虚拟实践(如今)。
6.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7.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认识
1.定义: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能动的反映具有创造性。3.感性认识:感觉(某一个)知觉(整体)表象(回忆)。4.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6.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7.非理性因素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真理
1.定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特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条件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真理的特点②实践的特点 谬误
1.定义: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实践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绝对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条件性。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实践的真理尺度: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2.实践的价值尺度: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3.哲学上的价值:对主体的满足需要程度。4.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5.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要以人们的真理性认识为根据,真理评价高于价值评价,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也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6.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特点: 1.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联系。
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7.价值评价在事件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8.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任何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9.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创新的意义)4.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