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国学经典打造特色学校
弘扬国学经典 彰显办学特色
——怀仁六小办学特色教育管理经验材料
孔子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经典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典古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国学特色”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光大,切实做到了全员参与,全员投入,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如今已成为我校的一大教育特色。
一、诵读经典,开启学生智慧
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的黄金阶段,此阶段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诵读一些经典,然后在以后的成长中慢慢地体悟,会让学生终生受用无穷。为此我们每学期都会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诵读内容,如:《弟子规》、《大学》、《中庸》、《孝经》、《笠翁对韵》、《论语》、《老子》等经典篇章,组织学生每天利用十分钟的晨读时间诵读经典。同时,为了使学生不因机械地背诵产生闻而生厌的抵触情绪,我们本着“不责备,多鼓励”的原则,不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去背诵,只是要求学生会读就行,并在读的过程中有一个恭敬的态度,精神抖擞、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做到头正、身直、足安。事实证明,学生每天坚持诵读,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能背诵下来。现在,学生们心中的经典篇章也都有了量的积累,背诵速度也越来越快。每天的诵读,不仅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了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各班还创建了国学经典诵读微信群,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诵读经典,汇报诵读情况。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检验学生的诵读成果,并颁发亲子诵读最美家长奖。比赛中既有规定内容,又有自选内容,无论是在诵读的语气、节奏,还是在队形的编排上,孩子们都下足了功夫,不断创新,尤其是国学小社团孩子们朗诵的《少年中国说》更是气势恢宏。
二、践行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校园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我们在传承国学经典中,将德育寓于对照国学传统文化,全面实施“日行一善”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而达到创新德育工作的目的。
1、对照所学传统文化内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以国学传统文化为德育依据,使之成为学生行为检查的标准。师生们把所学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把“日行一善”当成一项作业来完成,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引导学生自己对照所学国学传统文化查找不足,让国学经典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典范。
2、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广大师生把国学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我校一直以来都把培养学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的良好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我们通过每周一次主题鲜明的班、队会来强化学生的道德素质及生活常识。每次的班、队会,各班主任都针对自己学生品德形成发展年龄的特征来精心设计、精心组织,针对性强、活动面宽。学校还充分利用广播站、宣传栏、文化墙、标语牌等途径进行大力宣传,进而在全校形成学国学、诵经典、践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促进广大师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捶背、按摩、洗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通过《家校联系册》由家长签字证明落实情况,同时要求每位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增进对父母的理解,感受家庭的幸福,促进家庭的和谐。
3、以传统节日教育为依托,传承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传统节日的传承对于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学校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注重与传统节日的教育相结合,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中,使其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布置身体力行的体验作业。例如:清明节缅怀先烈、五四青年节“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走进五〃四”、端午节的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还有每年六一的校园文化节,教师节校园开放日、国庆节为祖国庆生、少先队建队日、重阳节尊老爱幼等……让每个节日所开展的活动都具有文化的含义,使其固化在学生一生的生活行为之中。
三、多方举措推进国学传统文化特色办学
1、国学经典教育与教师、家长培训相结合。
学生的发展永远离不开老师、家长的培养,为此我校制定了适合教师、家长学习的培训内容,利用每周一下午放学后一小时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由我校多年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的张补英校长对教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学校还从校外聘请专家、名师为我们的教师、家长做培训。通过学习不但让老师、家长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提升了每位老师、家长的文化底蕴。
2、国学经典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我校从202_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弟子规》进课堂以来,为了保证国学经典教育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于202_年秋季学期又在三、四、五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国学课,还通过学生自主报名,优先选拔的方式成立了国学小社团。同时,学校在开设国学课的基础上,还重视学科渗透,将诵读活动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与国学经典相关的知识点,结合教学内容,分析经典的内涵,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真正把诵读和践行作为有效的途径,让学生从小树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在学校全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
3、国学经典教育与学生特长活动相结合
我校还启动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培训活动,根据学生年龄差异、文化差异的特点,为一至五年级学生从校外聘请老师开设了书法、葫芦丝、演讲与口才等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培训课。学生们还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参加不同的兴趣小组,在丰富课外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4、国学经典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利用楼道、宣传栏、围墙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不同的位置设立不同的文化主题,如:《弟子规》、《三字经》、《二十四孝》、传统文化名言警句、经典格言、经典人物、经典赏析等内容,使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经典文化气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在国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收获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国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巨大力量。孩子们不仅背诵了《弟子规》、《大学》、《中庸》、《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论语》、《老子》、《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增广贤文》等大量经典篇章,识字量大增,且表达能力强,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明显增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增长了许多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接触到了丰富的名人励志故事,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而且自开展国学传统文化教育以来,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变得比以前懂事了,对家长更加孝顺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教师与教师间情谊也更加深厚了。
国学传统文化,对于个人来说,是奠定了一个人做人的基础;对家庭来说,是培养了一个放心的孩子;对社会来说,是成就了一个栋梁之才。读经典、诵国学不是追潮流、赶时尚,而是要努力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情和独特魅力。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使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的同时,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为未来的成功人生奠基。
第二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__打造国学特色学校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打造国学幼儿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宝藏,是一支耀眼的奇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和弘扬下来。打造具有国学特色的幼儿园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陶冶,提升境界。国学教育进幼儿园,是以德立教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儿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幼儿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修身做人的道理,发挥传统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谐社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国学教育”作为“家长学校”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幼儿“国学”水平的提高向家庭和社会辐射,不断转变家长观念和意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以教师发展为根本,打造一支强劲的特色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国学特色发展的格局。
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强则幼儿园强,教师兴则幼儿园兴。幼儿园要发展,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基础,要走特色办学之路,就要打造一支强劲的特色教师队伍。因此,在设计幼儿园特色发展道路的初期,就要为教师的发展描绘一幅蓝图。
一方面要求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树立“教、学、研”合一的思想,把教学、学习、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教中学,从学中研,从研中教:鼓励全体教师做学习型教师。
1、鼓励教师挖掘自身的特长,并以特长发展形成特色,以特色发展促进专业发展,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要求各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办学特色,2、以“广博”为理念,在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化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兴趣。
国学文化内涵丰富,它犹如一棵大树,根深叶茂,枝丫众多,各成体系。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兴趣,感悟责任上。因此应以“广博”为理念,以教师的特长为基础,尽可能多的为幼儿选择学习的内容。要让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感受国学文化广博的魅力,激发起学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兴趣,感悟炎黄子孙所承担的传承文化的重任,立志做中华文明传承之人。
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古诗文为教材,让幼儿接受、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激发幼儿爱文学、爱历史、爱读书的兴趣,同时也受到传统美德教育以及“孝悌、谨信,泛爱大众”传统思想的熏陶。
2、国学特色兴趣小组激兴趣,立特色。
幼儿园应确立以教师特长为依托,国学文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开展国学文化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包
括古诗文诵读、曲艺、武术、中国象棋、茶艺,国画等多种国学文化特色兴趣小组教育活动。幼儿园需为国学特色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专门的活动时间和场所,配备有相关特长的教师为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带领幼儿由兴趣开始逐步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经典诵读和国学文化兴趣小组的成功开展确立了幼儿园发展特色的定位,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师幼对国学文化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良好发展。同时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向纵深发展,即拓宽知识、拓展视野;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使教师教有专长,学生学有特长。
3、特色班级深化国学文化教育
结合学校的切实需要,建设特色班级,充分发挥教师身上潜在的特长优势,根据教师的发展创建:曲艺、布贴、文学、茶艺、武术等充满个性的特色班级,并提出任课教师根据“特色班级”计划,创编幼儿园特色教材。创编中充分挖掘各区域教学的特点,将幼儿园办学特色与教材课程紧密相结合。让幼儿从小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使得幼儿园的特色发展之路更加系统化,更加细致化以及完善化。
三、以国学特色为基础,以本色教育为灵魂,打造素质教育优质的幼儿园。
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贯穿“国学教育”内容。通过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国学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使“国学”的精髓与幼儿园教育内容融为一体,使幼儿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打下较好的国学根底,实现“国学”精神与素质提高的统一。通过教育和教学工作,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品质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把师生培养成真善美的“本色”之人,将幼儿的一日生活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作用。最终形成特色活动为载体的国学教育模式,逐渐向具有独特的整体国学办学风格的幼儿园发展和深化。成就国学特色的品牌幼儿园。
第三篇:弘扬足球文化打造足球特色学校
弘扬足球文化打造足球特色学校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它是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开展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202_年9月,内蒙古被列为全国首个足球改革试点省区,我校也火速地踏上了足球改革之路。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普及足球运动,有利于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更有利于对于我国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成立足球特色领导小组
八中学把足球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足球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并在具体的工作中贯彻落实。学校成立了足球领导小组,组长徐捷(校长)担任,副组长由王巨文(副校长)、王升(体育组组长),成员是全体体育组教师组成。制定足球发展规划,解决足球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拨出专款用于足球队的发展,并积极筹措资金改善足球环境。
二、加大投入,保障与激励足球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我校把足球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为足球运动在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后盾,学校每年有1万元的足球专向经费,基本能够保障足球训练、比赛的开展,同时也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学校把足球队取得的成绩纳入班级和班主任的考核,加强了班主任对足球工作的支持和参与,通过足球培养人,激励人,发展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球,在学球、看球、写球中学会凝聚集体的力量,不怕艰苦,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体验中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以活动为载体、普及与提高和谐发展
每周三节体育课必须有一节是足球课,做到每个班级都有足球队,人人都参与,充分发挥了足球趣味性和观赏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足球的热爱之情。近2年来,学校立足自身实际,从课堂入手,以足球游戏和系统的足球业余训练为主,坚持普及与提高的策略,通过搭建足球梯队,不断壮大教练员队伍,培养学生对足球良好的兴趣,实现了足球运动是校内第一运动的目标。
四、建立并完善校内联赛制度
学校建立班级联赛制度。在每年的上、下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个班级进行“主任杯”、“校长杯”联赛,并对成绩优秀的班级在学期综合考评中加分。
五、以培养优秀人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加强教练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每名教练员既爱岗敬业,又廉洁自律。加大教练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多次派出去北京、西安等地培训,教练与学生都要牢固树立一个理念,“把握现在、积攒未来、感念恩义、心怀家国”的情怀。要内塑素质,外树形象,练好内功,依靠全体员工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训练、教学和服务水平,树立学校良好的内外部形象。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勇敢、坚强、坚韧不拔意志品质等具有显著的作用。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也将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愉悦,从而不断激发他们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愿望,有利于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利于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
中国足球未来在校园 ,发展校园足球 为学生带来快乐和健康.一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当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发挥作用,中国足球的崛起才有希望。
第四篇:弘扬国学经典 打造书香校园
弘扬国学经典
打造书香校园
安阳县实验中学 高二年级组
沿着经典诗文的流淌脉络,聆听历代先贤留下的永恒声音,那里饱含了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触摸天下苍生创造的优秀文化,那里写满了中华文明的优美与高雅、雄浑与放达。走进书里去,让知识的浪花澎湃你青年的胸怀。从书里走出来,让智慧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我们信念坚定,“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步履坚实,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大手与小手相牵,穿越华夏文明;我们把握的是般若之智、梦想辉煌。采日月精华,集天地灵气;我们将翱翔宇宙之内,纵横四海之外。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轻叩古典诗文的大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让我们漫游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诗歌的博大精深!春天,生机盎然,杨柳依依。夏天,生机勃勃,鲜花朵朵。秋天,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冬天“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如果说唐诗宋词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那诗中的春夏秋冬更是中华文明的千年积淀,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财富。
那就让我们一同领略古诗中春夏秋冬的绚丽多彩,让我们洗去一身的疲惫,带着一颗平静的心去细细品味声音的精彩,静静聆听朗诵的魅力,摘下所有的面具,感受文字的鲜活跳跃与五千年文化凝练的精华。让我们共同传承民族智慧,让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田。让心灵穿越时空,在诗韵美文里再一次升华!用心灵呼唤美丽,这美丽又回到我们的心灵。用声音诠释生活,这生活一定会因了你的魅力而更加美丽。让我们把这穿透千古凝玉的声音守在心田,让记忆的帆涨满辽阔的海风,让美丽的梦境跌落凡间。让你的声音、我的感动,连同这风花雪月的浪漫都凝聚在这一片蓝天里!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情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弦。李白送浩然,王维送元二。乘舟欲行,桃花潭水。远芳古道,萋萋别情,真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成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内容,这些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的千古绝唱,总能在我们的心头荡漾,引动更多的抑郁和柔情。
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古诗文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他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古诗文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她推启的心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一腔抒不倦的情。那里有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有自由的精神,高尚的情操。
读诗吧!让贫乏与平庸远离我们;读诗吧!让博学与睿智丰富我们;读诗吧!让历史与时间记住我们;智慧充盈,笑迎黄河东入海,我们声音浑厚而有力。品味诗香,坐看云卷云舒时,我们神情从容而淡定。读诗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走过岁月的长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漫过时间的河堤,海角天涯,仿佛就在眼前。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它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我们亲近中华经典。火红的青春,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通过诗歌,我们知道了该如何认真学习。“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通过字经,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在学中做,让我们在做中学,让我们和诗歌经典一起神采飞扬。今天我们相聚在洹水河畔,一朵摇曳的小诗也能让我们心醉。今天我们欢聚在实验中 2 学,让那些尘烟往事伴着诗情画意穿越记忆的长廊,唱出诗的风韵,词的美丽。
不读诗、不赏诗、不爱诗的人心灵是荒芜的,不读诗、不赏诗、不爱诗的民族文化是单薄的。
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第五篇:中韩小学打造国学启蒙教育特色学校情况汇报
中韩小学打造“国学启蒙教育”特色学校的情况汇报
我校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这一要求,经过认真地思考,突出“国学启蒙教育”特色建设,以国学启蒙教育为契机,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国学教育特色学校精神内涵,加强特色学校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学校。
一、营造浓郁的国学特色教育环境。我们根据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审视校园文化,建构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紧紧围绕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核心教育理念学理念,对照《崂山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进行分工负责,责任到人,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与深圳联想空间设计中心联系,对学校外部环境和楼内进行重新设计,营造了比较浓郁的国学教育外部环境氛围。如建立了百米文化长廊,分阶段展出了《三字经》、《弟子规》注音全文及相关故事;建设了孔子等古今中外6位名人雕塑,成立了名人广场;布置了“崇礼尚文”“海纳百川”等二十几块经典语言石刻。同时对三层教学楼走廊展牌重新进行布置,一层以“国学长廊”为主题,分别展出我国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体裁及代表作品;二层以“习惯养成”为主题,展出适合小学生发展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内容;三层以“美育欣赏”为主题,展出琴棋书画等相关知识。三层长廊展牌文字内容以“诗、礼、乐”为主线,以读书启发人的情感,以习惯养成为立身之本,以精神熏陶成就健全人格。三者层层递进,和谐统一。
二.加强组织领导与教师队伍的培训
特色学校形成的过程中,必然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和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即富有特色的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特色教育和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而广大教师则是根本。为此,学校将成立创建特色教育领导小组,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领导小组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将重点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的培训和教育,加强教师全体对创设特色学校的认识,提高觉悟,提高重视程度,群策群力,使我们的特色学校创建方案能顺利实施。学校定期组织创建班子成员和教师进行有关理论和作品的学习,让广大教师对特色学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能了解特色学校的深刻内涵,并积极创建特色学校。202_年4月份,组织部分领导和教师到国学教育活动开展较早的莱西市第一实验小学、莱西市月湖小学进行参观、学习,听取了校长关于开展国学教育的介绍,参观了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大大开拓了思路。回来后,组织全体教师利用周六的时间进行全员培训,重新审视学校在探索过程中的得与失,为进一步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理清了思路。
三.重视制度保障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学校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比较完整的创建工作制度,以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如教师方面的《学习型青年教师实施方案》、《教师教育科研奖励制度》。学生方面《学生综合评价考级方案》。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还将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和制度中不够科学的地方。
四.提供经费保障
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校园环境的布置,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要聘请专家讲座,要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创建过程中也要组织学生的各项活动。这些,都会牵扯到经费问题,学校为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做好经济后盾,积极筹划资金来源,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活动经费的正常运转。
五、拓宽渠道,积极组织国学启蒙教育活动
1.上好必修校本课程
我们在各年级学段,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背一背的过程中领略中华瑰宝的风采,从而不知不觉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学校开发必修校本课程——《优秀古诗文诵读》,每个年级每周一节课,有语文教师担任,力争形成以下授课模式,一、二年:以故事带讲,联系生活实际,熟读成诵。
三、四年:自读自悟,悟中求实,导读成诵。
五、六年: 温故知新,升华内涵,情读成诵。同时要求一二年级学背过《三字经》,三四年级学生背过《弟子规》五六年级学生背过《论语及其他古诗文名句》。通过必修校本课程的学习,使每个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美好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爱他人、爱自己的人生道理。
2.与学科教学结合国学启蒙教育与语文学科“经典诵读”活动紧密结合。我们在每天早晨设立了好书推荐时间;上午课间操设立了古诗背诵时间;中午设置了美文诵读时间。学生们把搜集到的经典小故事、《三字经》《弟子规》中蕴含的道理用自己的理解与全校同学分享。渐渐地老师发现,同学在写作上有话可写了,有的同学再发言中经常旁征博引,时不时引用《三字经》和《弟子规》中的语言。学校举行校园读书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评选“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等,在学校的结业典礼上予以表彰。
国学启蒙教育不仅仅和语文学科联系密切,与其他学科也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特点,紧密联系国学教育,对学生
进行全面教育。不光要求在品社课上要体现国学启蒙教育,在其他课程如美术课,国画欣赏、水墨画临摹;音乐课民族乐器介绍;品德课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等等,我们都要求教师挖掘与国学启蒙教育相关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国学启蒙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3.与德育教育结合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举行《三字经》中的故事、《弟子规》中的故事、我读《三字经》《弟子规》对我的影响等等。结合《三字经》《弟子规》的背诵,开展不同层面的主题教育。我们把国学启蒙教育与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仲秋、元旦等相结合,在每个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学校都会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看书、上网查、家长帮助)去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征集对联、典故以及历史上文人墨客对传统节日的诗歌、散文,现代所代表的涵义。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但掌握了查阅资料的方法,而且在查阅的过程中增加了对传统节日的认识,进而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在传统的“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回家为家长做一件事(洗脚、梳头、做家务等),受到家长的支持与好评。
4.与课间游戏与活动相结合班主任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游戏,可以将《三字经》《弟子规》的背诵融入进去,寓教于乐。我们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由音乐教师创编了一套《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操,先由音乐教师教会每个班的骨干学生,然后由这些骨干学生训练其他同学,班主任靠上抓,最后全校合练。成型后,我们每周二、四做国学操,学生们一边背《三字经》、《弟子规》,一边做国学操。那场景、那气势,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5.与家长学校结合我们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建立起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学习班,采取讲座与发放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向广大家长宣传学校进行国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一开始,家长对学校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并不理解,反对的声音是很多的,但通过一段时间发现,孩子回家懂事多了,能够主动帮家长做家务,知道心疼父母,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转而支持学校的做法并能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
传统文化经典字里行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不苛求学生现在就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我们相信,在诵读、积累和运用的过程中,学生会从这些经典名篇中自觉自悟出做人的道理,并在教师、家长的协助下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美好的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人生奋斗的目标,做个学有目标,干有方向的人。
存在的问题:国学启蒙教育在我校已开展相当长的时间了,我校在理论和形式上做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也感到了自身理论水平的不足,老师也反映活动的频繁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产生影响。上半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国学启蒙教育总结会,总结取得的成果,提出存在的困惑。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创造条件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同时邀请在国学方面有一定造诣的学者到校为教师搞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重新审视和规划学校的放按,在平时的工作中贯彻实施,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努力将学校创建成国学启蒙教育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