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最新」2021年春期国开电大《中国当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五答案
编辑:无殇蝶舞 识别码:10-702462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9 07:43:14 来源:网络

[最新]2021年春期国开电大《中国当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五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6月27日。

形考任务五

试题及答案

知识准备:本作业在学完全部内容后进行。

考核形式:提交一则作品分析

测试满分:100分

具体内容:在本门课的学习中,有一些重点作品需要同学们对其进行精读、细读。请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部写一则作品分析。

要求:

1角度任选,题目自拟。建议选择一个适中的切入点,如:分析“阿Q精神”的破坏性;分析周朴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2要结合个人的阅读感受,不可照抄教材和他人论著。

3主题突出,立论清晰,论述深入。

4举例恰当,层次分明,文字通顺。

5 不少于800字。

可选作品:

1小说:《阿Q正传》《狂人日记》《示众》《孤独者》

2话剧:《雷雨》《日出》

3诗歌:《手推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的长诗。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一般。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的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度着极为艰辛的日子。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

向胜利的道路是寒冷的,泥泞而曲折的。这无边无涯的感觉世界,既是历史的痛苦的延续,也是现实的严酷的存在,它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本来已经够动荡的心灵,于是他整个身心的里里外外感到一种弥天的透骨的寒颤,诗人写下这首比雪还要寒冷的诗,并在诗中反复地呼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不论是当年,还是现在,所有的读者无不被这两行诗带来的寒冷所震慑,并且激赏它饱含着

时代感的悲凉雄壮的浑然气韵。它的反复回荡的气韵宛如深隽的钟声一阵比-

-阵宏亮地响着。雪在中国的土地上落着,诗人惊世的钟声也带着寒颤,随着落雪,回响在整个中国的土

地上。艾青“下”的这场“雪”,厚重得使人透不过气,直想吼出一-腔的闷气。

这就是半个多世纪之前我初读这首诗的感受。这两行反复回响的诗,被认为是诗的主旋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当年的中国文艺界(不仅诗歌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发表在报刊上的诗,虽然歌颂抗战,但多半显得高亢而空洞,缺乏真情和感染人的艺术力量。这

首诗有力地冲破了抗日战争初期诗歌创作领域的平庸状况,它是一-声号召,也是一阵阵激越的钟声。可贵的是诗人不仅深广地体验到战争的真实的丰富的内涵,并以富有个性的审美感觉、情绪和鲜活的语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创作。

显然诗人是把战争实际的空间清醒地置于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作的。透过这首诗充满具象的描写,读者感受到了全诗浸透着忧患得令人愤发的情感,这也正是这首诗当年为什么能使广大读者倾倒的主要原因。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潜含着觉醒了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诗人写下这些颤抖的如泣如诉的语言时,不知要付出了多大的痛苦啊!

如果说《透明的夜》是诗人心灵爆出的一東虹彩,如果说《他起来了》是一个庄严的号召,那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诗人的感情和创作冲动更为深广的一次涌流和升华。

它是一

曲悲愤的交响乐,它是一-幅意境深远

色彩斑斓的大幅油画。

从这首诗我们看见了诗人的个性和他的诗的审美特色。他的诗是艺术生命形态的生成和创造。语言不是简单的情绪的外化,而是与内在生命不可分割的,它整体地形成了诗的有声有色有形的搏动着的生命体。许多论者评述这首诗时说它具有散文美,这正说明了它的自自然然的艺术特色,它没有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什么有形的可感的技巧。所谓散文美,我以为还说明诗的强有力的弹性和张力,使诗的情境得以向远远的疆界拓展,具有了深邃广漠的感觉。这也正是大诗的气象。

这首诗很难说有几个明显的段落,只能说有几个起伏。被称作主旋律的两行诗,是一个激荡的大气韵和境界,一下子把读者推了进去,使你不但置身其中,身内身外顿时落满了厚重的雪。随后,诗人才展开一幅幅的寒冷的场景。首先是风的出现,它“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不停地絮话....读者感触到了风的无法躲避的侵袭和它古老的哀伤的声息,不由得令人感到了历史的沉重。接着诗人从土地和人民的艰辛岁月,诉述了诗人自己“也是农人的后裔”,经历过流浪和监禁,失去了青春。诗人的命运与整个古老的民族和土地的命运是血肉相连的。诗人真挚的自白使诗浸染着温暖。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是一首充分体现了艾青早期的感情基调的诗。他的那种赤诚炽烈、深沉执着的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使他不能不以一种急切忧虑的心绪,冷峻而真实的笔触,把当时的社会气氛传达出来。这就是从开头到全诗中反复咏叹的两句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诗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起承转合”中的插曲,它是发自诗人內心深处的一种真诚的感受,强烈的吶喊。大自然的季节更替所给予人的感受,只能是感官上的触觉。重要的是在于诗人的內心深切地感到了寒冷的封锁,使他不能不爆发出这强烈的吶喊。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关注于北方的“中国的农夫”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上,关注于南方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上。这一切,正是构成“寒冷在封锁着中国”的具体形象和生活画面;而诗人的一腔深情也是透过这一切而传达出来的。艾青创作伊始,便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寄托在对中国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关怀上现在,当民族危机的阴影笼罩在祖国大地上空时他又一次以自己的笔触抒发了这种情真意挚的忧虑和愤懑。这种感情的依恋和关切中,体现了这个虽属知识分子,但却与农民的命运密切联系的人,他总是怀着十分忧郁的眼光来注视着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对于三十年代的相当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不仅是看到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命运的悲惨,而且也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一切联系在起的。因此,艾青在对农民关注的同时,也不禁为自己的命运而歌吟,这种感情和气质,是早期艾青的典型的感情和气质。如果不深刻了解艾青这种个性上的特色,人们将很难认识他早期的艺术风格。同时,作者通过联系自身将自己由叙述者的角度转化为参与者,进一步的拉近了和广大人民的距离也便于直抒胸臆。

艺术构思

在构思上,这首诗表现着艾青的长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的特点。他虽然在此之前并未到过中国的北方,然而他笔下那“戴着皮帽,冒着大雪”赶马车的中国农夫的形象却令人感到亲切而熟悉。

思想艺术价值

在诗人的想象中展开的一幅幅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活画面,构成一种摧人心碎的悲剧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那“蓬发垢面的少妇”,那“年老的母亲”,还有那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垦植者”,他们都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谨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诚然,艾青笔下的这种意象,也许未免笼取着过于悲伤凄惨的气氛。

语言特色

艾青的诗歌语言不是简单的情绪的外化,而是与内在生命不可分割的,它整体地形成了诗的有声有色有形的搏动着的生命体“寒冷”“封锁”等词语虽然简洁,但极富于弹力与表现力,它们涵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地落在诗人的心头上,引起了深深的震颜一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阿Q正传》

作品塑造了一个典型人物阿Q,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斥异端等等。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想“投降革命党”,希望从此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华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

《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鲁迅娴熟地运用典型化的创作方法,采用了融现实与历史于一炉的手段,“杂取种种人”,创造典型形象,勾勒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从而使典型具有极大的艺术概括力量。

(2)小说采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作品引起人们的阵阵笑声,但同时又是一出写得异常沉重的悲剧,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在笑声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与哀痛。

(3)用“传记”式结构,塑造了一个圆满的典型形象。小说继承了我国传统小说以叙述为主,把情景和场面描写融入叙述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复杂命运和性格。

(4)《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与出色的讽刺艺术。其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滑稽、讥嘲、反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讽刺艺术主要分两类:对赵太爷等重在揭露其贪婪阴毒的丑恶灵魂;对阿Q则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健忘和耻辱。

(5)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在小说中同时并存。

《狂人日记》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个人认为这是鲁迅作品中普遍反映的一个人物心理特点和外在的细节特点。同情其遭遇,斥恨其行为。

但是,在《狂人日记》这篇短篇小说所讲述的故事里,其主人公“狂人”在认识到传统封建礼教对人和人性的压迫和残害所带来的恶果,能够及时的认识到这就是一个迫害,一个恶果,是不对的。尚能做出看似反常的稍许抗争,这是难能可贵的,小说故事本身紧紧联系时代背景,人物思想俱时而进,第一次出现“争”的苗头,实在为近代批判现实主义并带有现代主义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

“狂人”认为没有吃过人的人也许还有,应该是孩子们,所以他大声疾呼“救救孩子。”这里体现的是“狂人”虽对自己的遭遇无计可施但还是对未来充满好的渴望,寄希望于别人去做成这件事,已经具有探索思考的革新色彩了。

因此,应当认为“狂人”应是一个对旧的压迫和残害不满意不屈服想要反抗但无能为力,对新的社会渴望却没法描绘,只希望不再出现“人吃人”的崭新局面,也想要去做,比如口头呼吁但尚无可行方案可施的困境。“狂人”反映了二十年代初期新知识分子和趋于新思想的旧知识分子对封建落后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正在寻找方法进行抗争的趋势,是旧思想文化的结束,是新思想文化的枪声。

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象征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没有挑战,只有觉醒。狂人是一个反传统、反道德、反压迫的形象,他认识到原来几千年的封建道德封建文化只不过都是人吃人的文化道德,但他无力挑战强大的传统道德的压迫,只能仍旧被吃,被迫害。当所有的人都还没有觉醒而他觉醒的时候,其他人都被他当成了疯子,狂人。

在鲁迅众多作品中,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很典型的人物形象。狂人从发病到痊愈前的过程中,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的反思的真实写照。狂人突然发疯,代表着知识分子思想的觉醒,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他们突然意识到广大的中国人正处在一个封建、落后的社会,卑微,没有尊严但人们却不自知。在‘医生和‘大哥等人的压力下,狂人又恢复成了发疯前的状态,他跟很多读书人一样,都去做了官。这个结局,充满了赤裸裸的讽刺,同时也反映出了传统社会力量的强大。

鲁迅批判的对象大多都是统治阶级地位的人。像狂人日记中的大哥,虽然不是主要人物,但都表达了当时中国的意识形态。像鲁四爷,出场的次数虽然很少,但作者短短的几句话就将这个人的冷酷、自私、守旧的形象表现出来。描绘这一类人物的时候,鲁迅没有公开表现自己的憎恶,也没有渲染丑化。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表现出来。塑造这类人物,就是批判当时封建、虚伪、腐朽的社会。

鲁迅在刻画人物的形象过程中,通过艺术的概括、白描和画眼睛等方式,在一个大环境下,可以将当时的社会环境表现出来,运用烘托手法,使人们悲惨的生活和命运表现出来,揭露出当时社会的封建、愚昧、落后。

《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

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作者塑造了周朴园、蘩漪、周萍、鲁侍萍、周冲、鲁大海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制造了多个矛盾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这些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周朴园串联起了剧中所有的人物,一直都是人们争议和评论的对象。笔者将依据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在本文中谈谈对周朴园这一人物的认识。

一、残忍贪婪的资本家

周朴园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具有浓厚的封建,年轻时又留学德国,接受了资本主义,可以说他是一个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集合体,是有着双重身份的剥削阶级。周朴园与所有资本家一样,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做尽所有坏事,用无数人的血泪积累自己的财富。比如,为了敛财,周朴园承包了哈尔滨江桥,而且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两百多个小工,并且在每个工人身上赚取了三百元的保险金,仅仅这一次就赚了好几十万。所以鲁大海骂他时说道:“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再如,周朴园自从当上了北方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就对

__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他的种种恶行引起了工人的反抗、罢工,在一次镇压工人罢工时,他指使警察开枪打死矿上三十多个工人。之后,为了破坏工人的罢工行动,他用金钱收买了工人代表,分化工人团结。即便他已经知道鲁大海是他的儿子后,还是开除了它,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为富不仁。另外,从鲁大海短短几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周朴园罪恶的发家史,看到他敛财手段的毒辣,以及残忍贪婪的丑恶嘴脸。

二、封建专制的独裁者

周朴园是周家的大家长,是一家之主,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他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独裁者、专制者,在他的思想中,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受他的控制,作为周公馆的主人,他不允许自己的权威受到任何质疑和违背,因此,他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严厉霸道,不仅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对于妻子,他也没有半分尊重,而是任意对其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折磨。可以这么说,周朴园与蘩漪虽然是一对夫妻,但他们之间却是一种主仆关系,蘩漪的作用只是为孩子们做出一个服从的榜样。比如,周朴园强迫蘩漪吃药的一幕就反映了他的专制、独裁,当他得知蘩漪违背自己的规矩把药倒掉了,便令四凤端药过来,蘩漪拒绝后,周朴园不同意,逼着周冲劝自己的母亲喝药,当蘩漪说等一会再喝时,周朴园依然不依,之后又要求周萍跪下劝母亲喝药,最后蘩漪在夫权和孝道双重伦理枷锁下屈服了。而这一幕也让我们看到了周朴园的另一面――封建专制的独裁者,他发号施令、独断专行、自以为是,不允许任何人践踏自己的权利,把自己当成了周公馆的“皇帝”,主宰着这个大家庭的一切,所有人都必须屈服于他、听从于他。如周萍说的“父亲就是这个样,他的话,向来不能改的,他的意见就是法律”,就非常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周朴园就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典型。

三、虚伪自私的伪君子

最能体现周朴园虚伪自私的特点的是他对鲁侍萍的态度,在作品的一开始,作者一直在强调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和眷恋,如不许搬走侍萍喜欢的家具,不能打破侍萍不能开窗的习惯??初读此处,我们会认为周朴园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事实上,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借此掩盖自己不光彩的往事,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他的自欺欺人、自我标榜。当侍萍真正出现在周朴园面前,并有可能破坏他努力维持的大家庭秩序时,他软硬兼施,在这个过程中,周朴园伪善的面目便暴露无遗了。比如,一连串的质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些话既是周朴园内心紧张、恐惧的表现,又是他虚伪、自私、丑恶面目的体现。之后,他又辞退了鲁贵和四凤,生怕事态扩大,对自己不利,并提出了“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的条件,与他之前怀念侍萍的态度截然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周朴园对侍萍的思念之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地位、权利相冲突时,他必然会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这种感情会立即消散,这说明了周朴园是一个虚伪自私的伪君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对周朴园这个人物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了,在家庭中,他冷酷严厉、独断专横;在情感上,他虚伪自私、自欺欺人;在经济上,他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这样一个性格复杂、多元的人物是一切悲剧和罪恶的制造者,他的坏已经不能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了,我们可以借鉴曹禺先生对他的评价:“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我爱这土地》

艾青是一个吃农妇的奶长大的、深深感染了农民式的忧郁的人,这种来自土地耕植者的忧郁又强化了他对土地的情怀有着的永恒的忧患感。他的诗关注的始终是和土地合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诗集《北方》中的诗篇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和土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土地的生活和斗争,显示了他从土地系列意象所延伸出来的象征义。

《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诗人把自己比成一只鸟,表示要不倦地为祖国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而深情地歌唱,即便是死了,也要整个融入祖国的土地中,“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往情深地抒发了对祖国、民族土地的真挚热爱,像誓词一样严肃,像热血一样庄严。发表后,立即对诗坛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具有忧郁的诗绪的艺术特色。“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艾青的忧郁”,显示了其抒情个性的独特。艾青的忧郁一方面来自个人的经历和性格,一方面来自留学法国时期所感受到的“漂泊的情愫”和西方象征派、印象派文学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特殊的时代。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艾青辗转在北方,亲眼见识了载负着土地的痛苦重压的北方农民的现实苦难,与我国古老民族的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传统产生了心灵的契合。因此,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诚和深刻的思索。诗中那只自喻的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着,一直到死的意象,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神圣誓言,都浸染着忧郁的情感色调,把诗人甘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抒发的淋漓尽致,深婉

动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沉忧郁的情感”使这朴实的诗句,流泻出惊天动地的感人力量,鼓舞起了人们祖国民族土地的热爱之情。纵观艾青忧郁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忧郁来自于时代情绪,民族传统,西方文化影响和艾青个人气质的一种契合,艾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这天然混成的契合,是他的特色,他的魅力和他的力量所在。艾青的忧郁并不是消极的,它所给与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坚强的信念。其次,从感觉出发,捕捉瞬间的感觉和主观情感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坚强的信念。其次,强调从感觉的渗入,善于将抽象的思想感情形象化。艾青像印象派作家那样非常重视感觉和感受,但是反对像摄影师一样将感觉还原于感觉那样,而是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追求两者的融合,从中展开联想,创造出具有广阔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这就是艾青最常用的艺术手法。通过自己独特的途径,走着中西诗学结合的道路。艾青是自由诗体的自觉提倡者专门提供诗的散文美。

总而言之,艾青的诗正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主流派的自由诗体所达到的历史高度。

「最新」2021年春期国开电大《中国当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五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