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军人心理学课后感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10-1011539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7 10:23: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军人心理学课后感

军人心理学课后感

一、军人心理学的意义

治军先治人,治人必治心,这是古今中外治军的通律,军人心理学就是为治人治心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一)理论意义

军人心理学的研究,一是可以促进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心理学一般理论为军人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军人心理学的研究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二是可以丰富军事科学理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相互关系是军事科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在任何战争中,不仅物质力量在起作用,而且精神力量也在起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人心理学的研究为军事科学关于人的精神因素的论点提供了科学根据,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军事科学理论。

(二)实践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的革命性变化。加强军人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对于全面提高官兵素质,适应新时期治军带兵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部队战斗力,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有利于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官兵素质,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2、有利于掌握新形势下带兵规律,增强经常性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3、有利于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更好地适应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

4、有助于加速军事工程技术的发展。

二、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双方在一系列的军事摩擦之后爆发了大规模内战。美国随之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悍然出兵干涉朝鲜内战,同时派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并不断轰炸我东北边境的城镇和乡村,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共产党中央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并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于1950年10月25 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中朝人民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于1953年7月27 日最终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对于一场战争,若仅仅用得与失的对比来衡量是不全面的,尤其是自卫战争。因为其重要功能和目的在于“卫”即维护既得利益,而不在于“得”即谋取某种新的利益。因此,对自卫战争的分析,最好运用一种反证法,看它是否达到了“避害”,而非“趋利”的效果。用这样的方法来衡量,以保家卫国为宗旨的抗美援朝战争显然不失为一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明智决策。

具体来说,抗美援朝取得的伟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安全环境和有利条件。

其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国际地位。

第三,抗美援朝战争锻炼了新中国的人民军队,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了新中国军事学术事业的发展。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热情,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第五,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优越性,促使战后大批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阶级力量的对比。

然而,抗美援朝并非美璧无暇,它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中国牺牲了数十万人的宝贵生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次,抗美援朝战争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经济建设的开展和社会变革计划的实行,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影响了其后中国有时在国际关系中的自我定位。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恶化了中国同西方的关系,使中国长期得不到西方大国的承认,影响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正常交往。

对于抗美援朝利害得失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对于“得”的研究已经很深刻、很全面、很透彻,得出的主要结论也是多方认同,基本一致,但对于“失”的研究却远远不够,很多人甚至避而不谈这个问题。或许他们这样做是出于如此考虑,即认为对“失”的研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相反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以致削弱抗美援朝战争的崇高历史地位。近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论证了抗美援朝以来内政外交上出现的困难局面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归咎于抗美援朝战争。但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国第一战不可能不对我国的内政外交和国际关系产生影响,它必定会对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些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对待抗美援朝战争要持一种客观辩证的态度,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得”,也不能缩小或无视其“失”。惟有如此,才能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一历史。

感谢语:十分感谢原老师周六抽空给我们上心理课。通过短短几次的心理课,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心理知识,同时原老师也给我们讲述了许多部队的故事,端正了我们作为一名国防生该有的心理。再次感谢原老师,谢谢!

第二篇:心理学课后感

教育心理学课后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本学期已经过去了九周的时间,而我们的“教育心理学”这门课也即将结束。在这九周的时间里,我们讨论过几个话题,也确实收获了很多,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应该记录下“教育心理学”所带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东西。

首先就是“关键期”。如果不是因为这门课,我可能以后也不会知道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关键期”。儿童在成长阶段,不同的时期会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或者在某些感观上表现的比较敏感,这称之为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训练,能够激发儿童的潜力,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为人父母是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学习关键期的知识,对于以后进行子女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随后,我们又讨论了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指家庭中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以德育为主,旨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稳定的心理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或者由于家长管教过严或者由于家长疏于管教,孩子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家长应该以合适的方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些方式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没有多大的用处,但以后教育孩子的时候肯定会用到。

再一个就是关于高等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中的一部分,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将来很难有好的发展。通过讨论,我们总结了高校在心理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大学生个人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及大学毕业生应该具有的素质。我们现在虽然已经是研究生,但是还属于高等教育阶段,很多人也都没有进入过社会,在这个阶段塑造健全的心理素质是有必要的。就我个人来说,以后需要在人际关系、团队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等方面做一些提升。

最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幸福感的讨论。幸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幸福又是有据可查的。亲情的坚定不移是幸福,友情的风雨同舟是幸福,爱情的苦尽甘来也算是幸福。幸福其实只是对自身存在和自己的生活形态的满足,是对自身状态的一种完全的认同。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基因、财富、婚姻以及年龄等等。了解这些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探寻幸福的方法。关于幸福的方法,我们也总结了几条,包括感恩、行善、乐观等等。了解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幸福的源泉,从而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做一个快乐的人。

这门课还有其他的一些论题,也都对我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门课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它讨论式教学,这在其他课程中是很少见到的。每一节课老师会给我们留下一节课的论题,围绕着这个论题,我们会搜集资料然后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出一些东西分享给全班同学。每个人都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积极性也都被调动了起来。就我个人来说,一开始并不太善于跟同学交流,慢慢的也能够学着和小组成员交流想法,最后将它分享给全班的同学,这是很大的进步。今后,我应该多抓住机会锻炼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一下老师曾经在课上说过研究生是培养能力的,而能力来自于实践,我想我应该以这句话为指导来度过我的研究生生涯。

第三篇:爱情心理学课后感

爱情心理学课后感---爱情是什么

机械工程学院机自093班宋飞0908030234

执子之手,与子共著.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诗经·邶风·击鼓》

爱情心理学的课程随着顾老师对爱情观变化趋势的讲述而收尾了。从主从关系到伙伴关系,从感性到理性,从道德婚姻到契约婚姻,从有性婚姻到无性婚姻,从终身婚姻到阶段性婚姻„„人们对爱情的价值取向正逐渐的发生这样的变化。听完最后一节课我深有感触,如果说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男女普遍适用的爱情发展规律。那么当下男女关系的纠结不是“爱的纠结”,是男人不能成为成功人士的纠结,是女人不能忍受清贫的纠结。为了化解这样的纠结,男人就要先创业后相爱,不再承受爱与不爱的纠结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有人说:爱情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伦理的三位一体,爱情的特质是由爱情的结构决定的。当然,从学术的角度来讲,为爱情下这个定义不会引起任何争议,因为它涵盖了生理、心理和社会伦理的方方面面。但仔细品味发觉少了点儿什么。对于爱情是什么什么东西还是让人有点无法理理解。

一、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现代社会,将“爱情”这两个甜蜜字眼滥用得太多了,有时侯,我会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我直到现在还依然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真正的爱情应当是优雅的,而不是做秀。”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在大学校园里四处可以见到一对对的情侣,但是我并不羡慕那种整天扭捏作态的人们,因为在更多的时候看来,他们所谓的爱情好像只是摆给别人看的,而非真正彼此相爱,所以更根本谈不上优雅。

爱情,这一长久以来被人们普遍赞颂、普遍追求的美好感情,不仅是艺术家和诗人们讴歌的永恒主题,也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所向往的美好感受。爱情会给人带来什么?会给人们带来莫名的喜悦和幸福,使人们充满巨大的内在力量。她能使陷入困境的人们勇于面对困难,鼓励他们重新站起来去获得生的希望。费尔巴哈说:"对于恋爱对象来说,最大的幸福就在于爱情以自身的存在而使他(她)感到快乐„„只消瞥一眼心爱的人,我们就会心醉。"爱情还会带来什么?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使人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失恋的痛苦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

爱情究竟是什么?既让人欢乐,又能让人悲伤,但永远都会被人们追随,真是奇妙!

我曾经读过到一段关于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爱情的讨论的描述,我觉得很有哲理,发人深思。爱情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而且也应当具备一眼识佳人的智慧。

我还是相信爱情这种美好的感情的,上至王孙公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不能脱离爱情。爱情是两个人共同构建起来的,只有在双方不断的付出与获得中渐渐加深,在相互的宽容与体谅中得到升华。一旦有一方停止了关爱,不愿再付出了,那么爱情就会慢慢消逝。单方面投入的爱情是脆弱的,没有人能对长期的心理不平衡毫无怨言,这样的爱情注定充满悲剧,无法长久的。如果想要得到爱情,就要懂得付出真心,如果无法得到爱的回应,就应学会放弃。爱情是两个人互相爱慕,彼此吸引,没有丝毫勉强的感觉。

我期待这样的爱情:她应当是两个灵魂之间的交流,是两个人之间最亲密的

2感觉,是两个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不断完善彼此的过程,她可以使人成长,让我们成熟,懂得责任和承诺的意义。爱情亦能让彼此觉得生命的完整和多彩,丰富彼此的人生,爱情会让一个人从内心希望自己的变化,希望自己更富有魅力„„总而言之,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向美的力量。

二、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也称为柏拉图式恋爱,柏拉图的论述被认为是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柏拉图式的爱情”作为一种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东方人将他的名字当作“精神恋爱”的代名词。我也极其的欣赏他的“精神恋爱”模式,我希望那个“他”可以从精神上和自己交流,理解包容我的想法,两个人的意见不一定一致,但是都可以做到相互理解,这样就很好。与a彼此喜欢的人畅所欲谈,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三、现实中的爱情

在生活中,也许是受很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影响,大家都认为只要有爱情,没有面包,没有安身之地,没有事业工作,没有亲人,没有一切两个人都可以幸福得生活,但我并不那么天真的想,中国有句古话“贫贱夫妻百事哀”,什么都没有,毕竟生活是现实的,没有幸福生活的基础,两个人会为此吵架,冷漠、失望,最后后悔为什么当初选择了彼此,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这也是对没有现实基础的虚幻爱情空中楼阁的嘲讽。

我虽然没有阶级社会“门当户对”的老思想,但是我觉得爱情也许根本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只有受到双方家庭祝福和支持的爱情和婚姻才具有长久与稳定的基石。也许是我太现实了,但是,就算是浪漫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爱情悲剧。我可不想面对那种到最后与当初相爱的人形

3同陌路的感觉,那过于残忍了。

我希望和“他”能有很多共同语言,有相似的志趣,可以相互支持和鼓励,相互理解与尊重,除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还能有比如文学、电影、运动等等方面的看法和讨论。总之,既是爱人,也是朋友,也互为老师。说了这么多这样那样的想法,我现在都在怀疑我能不能找到那样一个人,但是,我相信爱情,相信缘分,也许正应了辛弃疾那首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四、理性对待爱情

虽说是期待美好的爱情,但毕竟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别的美好感情,比如友情、亲情。还有可以体现人生价值的事物,比如事业、学习,人生中有美好的爱情固然好,没有也不能强求,我想不能为了恋爱而恋爱,那样失去了爱情的意义,爱情是要随缘的一件事。

不过,我觉得就算已经获得了美好的爱情,也应当平衡好爱情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尽量做到各个方面的均衡。让自己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丰富多彩,完善自身,爱情也许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然来临,这样也能使自己的生活因爱情而增色,爱情也能因生活而美好!

以上只是我对爱情的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

第四篇:积极心理学课后感

《予人玫瑰----发现优势与提高学习投入》讲座感想

——积极心理 阳光心态

学校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并特邀北京教育学院林雅芳老师为我们全体教师做了题为《予人玫瑰----发现优势与提高学习投入》的积极心理专题讲座,使我们以阳光向上的心态和积极地精神面貌来面对新学期工作。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正如专家所言,它与其说是门科学,毋宁说是一场运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积极而又富于建设性的态度。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凡事要往好里想。当然,作为一门科学来说,它又是严谨的,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就教育方式而言,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与积极思想所相背的模式,是一种以悲观和否定的态度去进行的教育的方式。就像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习惯性的否定及惩罚教育,无形中就影响到儿童积极健全人格的形成,挫伤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对儿童的发展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无法更好的促进儿童的成长。而通过给予学生关注,来使学生获得习得性乐观。同时帮助学生调整关注点,对于问题做出选择,成为主动的进取者。培养乐观、培养能力、强化内心。

通过学习倾听林桂芳老师讲座,使我获益颇深。让我认识到关注学生学习,不但要看的是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更要根据其表现去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更加明确的理解如何在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好的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用积极地情绪去感染学生

积极情绪具有弥散性,能够给人美好愉悦的体验,它能够产生接近行为倾向的传递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递正能量”。所以快乐的老师教学效果更好,积极的情绪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学习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克服功能固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增加积极情绪呢?真诚很重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每当面对生活中的诸多烦恼事,我们回顾一下最初始的愿想,就不会迷失。用自己的积极去感染身边的。

二、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强化学生的认知投入。只有行为投入、知识投入以及情感投入的结合才能形成好的学习效果。提高积极情绪是保证情绪投入的好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智慧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对小学生对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行为投入的关键。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从心理学上,我们老师是他最重要的人,新课改要求重视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想,关注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特点,承认差异的存在。所以要求我们老师不但要备课还有“备学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成促进者,了解心里特长,个性化的解放,了解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尤其是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这就要求老师对待学生既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又要做到不能给学生贴标签、分等级。

三、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学生

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额夸奖。我们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要拿出爱心,就要学会赞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

赞美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思维活跃,更加积极;赞美可以使沉重的学习变得轻松,使苦学变为乐学;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度的赞美和表扬,能让孩子保持非常好的心境和状态。人人都需要赞美。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赞美,不要忘记鼓励。孔子有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是让人们快乐的学习。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让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赞美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拍拍肩膀等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总之是一个小小的鼓励,足以变成孩子的动力,可以扬起孩子前进的风帆。“人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所付出的努力,做到恰当的夸奖与赞美。

四、用积极的心理去理解学生

我们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习惯,还需要给予学生尊重支持,认真对待他们所有的错误。中国还有一句古语“士为知己者死”,我想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份理解,而这种理解则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这往往体现在对他们本身,学习成果和过程的重视,从感情和行为两个方面上支持他们。而对待学生的错误则是要持有一种接纳的态度。问清楚错误的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转化和引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以往的学习中我接触过两个案例:一个案例是孩子把自己家里茶几垫布上的花都剪下来了,而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把花减下来埋在土里就会长出更多的花。这是多么美好纯真的情感啊。另外一个案例是孩子躺着用水杯喝水,水撒到床上了,而原因是孩子以前用奶瓶就是这样躺着喝的。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很多情况下,孩子的错误并不是有意为之,往往是由于他们单纯的动机和对世界的认知不足造成的。我们会因为孩子的“低级错误”生气,却没有认识到了我们眼中的“常识”孩子们的确是真的从未经历过。中国有一句古语“士为知己者死”,我想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份理解,而这种理解则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

第五篇:恋爱心理学课后感

恋爱心理学课后感

执子之手,与子共著.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诗经·邶风·击鼓》

军人心理学课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