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北电力大学新增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
附件1:
东北电力大学
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
(202_—202_)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日
目 录
一、单位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 1
(一)学校简介〃〃〃〃〃〃〃〃〃〃〃〃〃〃〃〃〃〃〃〃〃〃〃〃〃〃〃〃〃〃〃〃 1
(二)建设目标〃〃〃〃〃〃〃〃〃〃〃〃〃〃〃〃〃〃〃〃〃〃〃〃〃〃〃〃〃〃〃〃 4
二、申请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分析〃〃〃〃〃〃 6
三、授权学科建设规划〃〃〃〃〃〃〃〃〃〃〃〃〃〃〃〃〃〃〃〃〃〃〃〃〃〃〃〃〃〃9
(一)电气工程学科建设规划〃〃〃〃〃〃〃〃〃〃〃〃〃〃〃〃〃〃〃〃9
(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规划〃〃〃〃〃〃〃〃15
四、支撑学科建设规划〃〃〃〃〃〃〃〃〃〃〃〃〃〃〃〃〃〃〃〃〃〃〃〃〃〃〃〃〃〃20
(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规划〃〃〃〃〃〃〃〃〃〃〃〃〃〃20
(二)土木工程学科建设规划〃〃〃〃〃〃〃〃〃〃〃〃〃〃〃〃〃〃〃〃24
(三)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规划〃〃〃〃〃〃〃〃〃〃〃〃〃〃28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31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
(二)建设目标〃〃〃〃〃〃〃〃〃〃〃〃〃〃〃〃〃〃〃〃〃〃〃〃〃〃〃〃〃〃〃〃31
(三)建设内容及措施〃〃〃〃〃〃〃〃〃〃〃〃〃〃〃〃〃〃〃〃〃〃〃〃〃〃31
一、东北电力大学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
(一)学校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建于1949年,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202_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202_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2年开始与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2_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学科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2个。
学校现有17个院系、13个研究所。有34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3人、硕士研究生1161人。由我校教师指导并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36人。
学校有教授133人,副教授33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8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0人,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8人。
学校占地面积8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1个,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近5年,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157项,横向科研项目887项,科研经费总额35018万元,年均科研经费7003.6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279篇,439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专著10部。
近5年,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根据‚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合理布局、建设平台‛的原则,优先发展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积极发展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促进学科布局的不断优化。通过强化建设,使学科实力显著增强,学科影响日益扩大。在第九次、第十次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审中,我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学科连续两次分别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一。
1、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培养、引进、稳定、提高的方针,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重点,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师773人,其中教授133人,副教授332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7人、硕士学位教师397人,获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7.8%。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98人。
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8人,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0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4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2、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坚持‚科研强校‛战略,瞄准能源、电力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57项,横向科研项目887项,科研经费总额35018万元,年均科研经费7003.6万元。主持承担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0项。
近5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及其他科技奖励121项。
近5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279篇,其中439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发明专利22项;获软件著作权28项。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八五‛和‚九五‛期间‚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单位‛。
3、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推动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工程‛,适时修订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设臵,健全教学督导与评估、学位论文匿名外审等制度,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荣获‚吉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202_年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中,我校是唯一获得‚优秀‛的高校。
近5年,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六级外语通过率达100%;研究生人均发表学术论文1.3篇,被SCI、EI、ISTP收录170余篇;研究生参加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5人次;逾17%的毕业研究生考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我校毕业研究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许多毕业生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大型电力企业等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倪明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孙锐、国家电力监管
委员会副主席王禹民、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朱永芃、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王会生、中投公司副总经理陈有安、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栾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那希志、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久玲、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任书辉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毕业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东北地区电力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中80%以上为我校毕业生。
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总体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具备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保障。
近5年,校园占地面积由47万平方米增至8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33.7万平方米增至49万平方米,教学用房和实验室面积由5.96万平方米增至21.05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1个。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购臵,近5年累计投入9777万元。现有万元以上先进的仪器设备1808台(套),仪器设备总值23916万元;有中外文图书资料115万册,中外文期刊3071种;具有在线使用权的电子数据资源:期刊全文库2种、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种、电子网络书数据库2种、综合性西文全文数据库(EBSCOhost)。
校园网络覆盖全校各办公室、实验室、研究室,为教师、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5、服务地方的能力显著增强
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咨询与服务。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能源、钢铁、化工等行业,解决了电力安全、油页岩开发与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的技术难题,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6370万元。依托我校科技成果建成了国内第一座油页岩电站—桦甸市热电厂,该厂已安全运行12年,总产值9亿元,利税超亿元,安臵就业人员近1000人。吉林汪清龙腾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和桦甸北台子干馏炼油厂采用我校提出的干馏工艺和页岩油回收技术,使页岩油回收率提高15%,每年创利税2500万元。对吉林省油页岩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综合利用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以我校教师为主,或以我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主,在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办、创办了30余家高科技企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被吉林省评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和‚高校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6、学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使我校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近5年,学校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13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200余人次。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余人次,发表论文500余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400余人次,发表论文2500余篇。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能源、电力科技前沿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学科特色,提升学科水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_年10月,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申报授权学科及支撑学科均完成子项目建设,建成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争取202_年前建成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土木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把学校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2、具体目标
(1)学术队伍
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实施‚351‛工程,即力争在202_年前,培养3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50名左右在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100名左右有较强学术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力争实现全职在校工作院士零的突破。
(2)科学研究
紧密结合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跟踪能源、电力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争取在202_年前,新增3-5个省级重点学科;力争承担更多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800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教材70部以上;发明专利70项以上。
(3)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建设期内,力争使在读博士研究生达到60人以上,研究生规模达到202_人以上,研究生在中文重要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数量明显增多。使研究生成为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生力军。
(4)工作条件
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建设高水平的实验研究平台。建设期内,积极争取获批1-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3-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以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充实图书文献资料,满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5)服务地方经济
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重点开展能源、电力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更大的贡献。发展壮大学校大学科技园,力争使之升级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内科技企业超过50家,年创产值超过3亿元,利税超过3000万元。
二、东北电力大学申请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增列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促进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保障能源供应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吉林省是能源资源短缺省,现有能源的自给率只有44%。但风能和油页岩资源十分丰富,可利用的风能资源800万千瓦,油页岩储量占全国56%。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政府提出:‚我省将按照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要求,优化火电资源,积极开发水电资源,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推动电力行业发展取得突破。202_年,我省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116.5万千瓦,比202_年增加装机容量千万千瓦以上‛。吉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积极发展能源工业,加快推进油页岩开发利用‛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0%,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和示范工程‛的目标,这是针对我省能源储量和利用状况所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是关系到我省新型工业化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是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解决风能、油页岩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与重大问题,迫切需要能源、电力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做保障。
我校是一所具有能源、电力学科优势的高等学校,长期开展火(水)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已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在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创办或领办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吉林省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能源、电力科技的快速发展及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急需培养大量能源、电力类高层次人才。增列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将会充分发挥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优势,为吉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增列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保证电力安全的需要
近年来,为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工业和重要保障,电力工业的发展异常迅猛。大容量、超临界、超(特)高压、远距离输电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新特征,使得电力工业的生产、运行与维护日趋复杂,电力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今年,我国南方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给电网造成的危害和全国性的煤电紧张困难,给国家经济带来了重大打击,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更进一步凸显了电力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培养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电力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解决电力领域高层次人才紧缺和供需矛盾就显得更加紧迫。
我校‚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学科特色鲜明,整体优势明显。现有‚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流体机械安全‛吉林省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7个。主持承担了国家‚973‛
计划等一批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以‚大规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定量评价理论研究与应用‛(获得202_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确保电力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长期以来,我校为电力工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还不能满足电力工业发展的新要求。
因此,增列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将为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及高层次人才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增列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优化区域布局、填补吉林省电气工程博士授权学科空白的特殊需要
根据国家《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方案》的精神,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必须转移到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位授予单位布局的轨道上来。吉林省目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布局的现状是,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6所高校,除延边大学以外,其余全部集中在省会长春市。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和以化工、能源、电力、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与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巨大反差。
当前,在吉林省还没有‚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2_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电气工程‛中的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中的二级学科‚热能工程‛两个学科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的模式正式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已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36人。我校这2个学科是吉林省同类学科中仅有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也是吉林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因此,增列我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将填补这2个学科在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中的空白,对于进一步优化我省的学科结构和区域布局具有特殊意义。
(四)增列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东北电力大学作为已有60年建校历史、31年硕士生培养和17年博士生联合培养经历的省属重点大学,形成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了一批特色学科,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已具备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基本条件。
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直是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不仅制约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一方面增加了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难度,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现有人才学术潜力的发挥。增列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必将显著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增列东北电力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推动吉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证能源电力安全的需要;是优化博士授予单位的区域布局、填补学科空白的特殊需要;也是我校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迫切需要。
三、授权学科建设规划
(一)电气工程学科建设规划
1、现有基础
我校‚电气工程‛学科始建于1949年,现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也是吉林省内高校唯一的电气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该学科覆盖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个二级学科是吉林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吉林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该学科于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2年开始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开展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202_年被确定为‚新世纪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程‛首席教授设岗学科,202_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在第九批和第十批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审中,连续两次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一。
(1)学术队伍
本学科学术队伍中共有成员64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占学术队伍总人数的33%。
学术队伍中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人,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人,省教学名师2人。电气工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2)科学研究
长期以来,本学科紧密结合国家电力工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持续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上世纪本学科在大容量发电机组可控硅励磁控制系统、先进无功电源装臵(ASVG)、拒引结合防雷技术、电网继电保护计算机整定计算、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与综合保护等方向的2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完成的‚同步电机优化设计的理论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5年,本学科以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电能安全、高效供给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中的关键问题为重点,在商业化运营条件下的电力系统分析、电网安全监测与保护、风力发电和电能高效转换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领域积极探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5年,承担‚基于WAMS的电力系统动态仿真精度评价及模型校正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973‛子课题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攻关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6项,企事业合作项目284项,科研经费总额7701余万元。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定量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获202_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变压器铁芯及夹件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202_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运用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构建电力系统在线安全评估系统的研究‛、‚变电站高压开关机构箱温度在线监控系统‛、‚配电台区运行监测
与综合分析系统‛、‚电力系统输电能力分析与决策的研究与应用‛、‚吉林地区电力负荷预报规律性及气象因素影响分析‛等5项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共申请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65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19篇。
(3)工作条件
本学科实验室总面积10296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124万元。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工程实验室1个。
拥有先进的实验研究平台,包括国内高校唯一的66kV/220kV全电压输变电运行系统、东北地区唯一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系统、模拟风力发电系统,东北地区高校唯一的电力系统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模拟系统、多级电网及变电站运行仿真系统等设施。
配备了功能丰富的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系统,包括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和EMTP,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DDRTS,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SASP,PowerWorld和BPA等仿真系统,为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4)教学和人才培养
本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722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291人。通过不断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坚持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匿名外审制度、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等措施的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在第九批和第十批申报博士授权单位硕士毕业论文随机抽检评审中,电气工程学科的硕士论文质量位居国内同类申报学科前列。
近5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电力系统分析》获批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另有4门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共出版教材16部。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43项。
本学科为国家电力工业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禹民、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朱永芃、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王会生、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栾军、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久玲、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任书辉等一批电力企业人才均为本学科毕业生。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本学科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前我校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中国大唐发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发电集团公司等国内大型电力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全国十五所高校中的唯一非教育部属院校。
(5)科技服务
长期以来,本学科紧密结合国家电力工业、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研制开发的配电管理系统(DMS)、配电台区运行监测与综合分析系统、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温度和压力在线监控系统、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变电站电缆温度在线监测装臵、风力发电并网运行关键技术等近20项成果得到推广应用,直接经济效益4亿元以上。
2、问题和不足
(1)目前本学科尚无博士学位授予权,制约了学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学术队伍整体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在部分研究方向上,学术带头人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数量相对较少,部分研究方向上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
(4)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3、建设目标
努力把‚电气工程‛学科建设成为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
学科建设的近期目标:争取在3年内,将电气工程学科建成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和学术水平高的学术队伍;继续巩固在大规模电网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电网安全监测与控制等主要研究领域的优势和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电气节能等领域的研究;力争在国家重点项目立项上有新的突破;研究平台建设整体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建设内容
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学科优势,在标志性研究成果、学术队伍、研究平台、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中期建设任务(202_年~202_年)
(1)突出特色和优势,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
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中的重点发展领域‚能源‛中的三大优先发展主题‚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和‚工业节能‛,以及吉林省在电力供应保障、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降耗的重要任务,结合本学科已有的研究基础和特色,进一步巩固和凝练学科方向,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在以下领域上开展研究工作。
1)商业化运营环境下的电力系统运行分析
主要包括电力市场机制下电力安全与经济问题、基于WAMS的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基于WAMS的大规模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技术等。
2)电网安全监测、保护与控制
主要包括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数字化变电站相关技术等。
3)可再生新能源发电控制技术
主要包括风电机组/风电场并网控制技术、风电场接地保护技术、风电场功率预测技术、新能源发电与储能系统综合控制技术、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的匹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4)电气节能控制技术
主要包括电气驱动能量转换、装备以及集成优化与控制技术、电能质量监控技术、电网经济运行与节能控制技术、大型工业企业电气节能技术、电气节能审计方法与评估系统研究等。
(2)围绕学科方向,建设高水平的学术队伍
紧密围绕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
1)力争在202_年前后,增选全职在校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2)在保持优势学科方向学术队伍整体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非优势学科方向带头人的影响力,力争在3年内培养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4-5人。
3)进一步加强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提高学术队伍中的博士学位人员比例。
4)围绕本学科方向,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力争在3年内建设3-5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创新团队。
(3)加强研究基地及科研平台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结合本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以申报各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为带动,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和研究平台的建设力度,提升实验室和研究平台的整体水平。
在3年内,力争‚风力发电并网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研究平台建设,建设期内建成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平台、风电并网模拟控制实验平台、太阳能发电模拟实验平台、电力变流柔性综合控制平台、电力终端能效与节能控制技术研究与测试平台、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平台、基于光信息技术的电力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研究平台等7个实验研究平台。
(4)系统规划,重点突破,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
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吉林省经济建设需求,以申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重点,力争实现国家‚863‛、‚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新突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上有较大提高。在电网安全监控、风电场并网运行关键技术等方向上取得2-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的数量有较大增加。
(5)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与转化,推动地方经济建设
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大应用性项目的研发力度和已有研究成果推广应用。重点加强‚地区电网线损综合管理与分析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分析系统‛、‚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电能质量监控系统‛、‚配电台区运行监测与综合分析系统‛、‚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温度和压力在线监控系统‛、‚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变电站电缆温度在线监测装臵‛、‚大型变压器自适应冷却与控制系统‛、‚变压器铁心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等项目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强本学科的科技服务能力。
(6)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1)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去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访问、攻读学位。2)邀请本学科院士及博士生导师等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交流。
3)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力争在3年内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
2-3次。
近期建设任务(202_年2月~202_年10月)
本学科的近期建设任务主要通过三个子项目的立项建设完成。子项目1:商业化运营环境下的大规模电网运行分析与控制研究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6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220万元,共计28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内容:以‚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为重点,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努力开展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基于广域量测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输电能力、电力系统安全性评估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经济性协调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预期成效:
1)建设完成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平台;
2)‚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实验室‛验收通过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整体科研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部分研究方向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养2~3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论文论著发表的数量上有较大提高。
子项目2:电气设备监测与节能新技术研究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3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40万元,共计17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内容:本项目以‚电力变流与电气节能‛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电力系统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分析、保护与节能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和变电站运行操作防误闭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电网无功电压调控理论与分析、新型动态无功调控技术、大功率有源电力滤波器等装臵的研制与推广,和电气节能审计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预期成效:
1)扩建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试验室,使本实验室能够实现1000V以下电力变流装臵的物理实验;扩建电力电子系统仿真和数字信号处理研究室;增建交流电机调速控制实验平台;
2)‚电力变流与电气节能‛吉林省工程实验室通过吉林省发改委的检查验收; 3)整体科研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部分研究方向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养在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1~2人,力争在项目期内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论文论著发表以及专利申请的数量上有较大提高。
子项目3:风力发电联网运行与控制技术研究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3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20万元,共计15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内容:密切结合吉林省西部大规模风电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吉林省风力发电联网运行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风功率预测及其特性分析、风电机组联网运行建模及其有效性验证、风电机组所接入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改善接入运行性能的风电机组运行控制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预期成效:
1)建设大规模储能系统、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模拟系统、风力发电联网运行模拟实验平台、柔性交流输电实验系统等平台;
2)‚吉林省风力发电联网运行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吉林省政府检查验收; 3)整体科研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部分研究方向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养在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1~2人,力争在项目建设期内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论文论著发表以及专利申请的数量上有较大提高。
5、建设措施
(1)重点实验室是开展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本学科将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实验室‛、‚电力变流与电气节能新技术‛吉林省工程实验室等实验研究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健全实验室人员业绩考核、科研项目管理、研究生培养等运行机制,为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坚持实施‚未来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在重点研究方向上通过选派国内外学术单位进修、与国内外学术单位重大科研项目合作等方式着力培养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坚持特殊人才政策。围绕优势和特色学科,在重点学科方向上加强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工作,加快学术队伍建设;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聘请客座教授、校外兼职博士、硕士导师等方式,多方位提升学术队伍层次和水平。
(3)围绕重点研究方向,在学科内建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整合学术队伍,为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奠定基础。积极组织‚863‛、‚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在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数量上有新突破。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
(4)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学校自筹、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等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资金,保证人才培养与引进、实验平台建设、探索性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规划
1、现有基础
我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创建于1949年,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2_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其中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3个二级学科为吉林省重点学科,热能工程学科为吉林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
热能工程学科从1992年开始与国内几所重点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202_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
(1)学术队伍
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方向稳定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7人,有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占教师比例44.2%。
学术队伍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4人,吉林省优秀留学生回国人员1人,吉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
(2)科学研究
针对国家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吉林省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特殊要求,本学科开展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多个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稳定研究方向。
近年来,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本学科开展了多相流体流型在线智能识别系统和离心泵运行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电站锅炉调峰低负荷水循环可靠性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2_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离心泵运行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及应用‛项目获202_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建立了‚油页岩综合利用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以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研究,‚吉林省油页岩基础燃烧特性研究‛项目获202_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提高换热设备能源转换效率,‚能源有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换热设备污垢智能监测系统的研制开发,‚水处理技术阻垢及缓蚀效果在线监测评价系统研制‛项目获202_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上述成果的应用为推动能源资源开发和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学科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9项,其中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8项,科研经费总额6054余万元,其中在研项目经费2368万元。完成的科研项目中有1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它科技奖励4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9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612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47篇。
(3)工作条件
本学科现有实验室面积8219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108万元。现有省级工程研究
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1个。
本学科已建成多个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研究平台,如油-气-水三相流实验装臵、油页岩综合利用实验装臵、换热器污垢智能监测装臵、大型风洞实验装臵、流化床冷(热)态实验台等各种大型实验装臵;有多相流数值计算中心和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中心。先进的实验平台和计算仿真系统为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教学和人才培养
本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共培养硕士研究生826人、博士研究生19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209人。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做到整体优化,层次分明。完善了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研究生基础理论扎实,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硕士生就业率达到100%,考博比例超过30%,人均发表学术论文1.5篇。在第九批、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申报评审中,连续两次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一。
本科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近年来在本科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优秀教材奖1项;‚工程流体力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有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优秀课6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使本学科成为我国能源动力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本学科毕业生大部分都成为各自工作单位的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即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锐、浙江大学副校长倪明江、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洪源渤、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张永兴等均为本学科的毕业生。
(5)科技服务
按照国家能源政策,结合吉林省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特殊需求,积极开展为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提高科技服务的能力。
本学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发工作,主持承担了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5t/h油页岩流化床电站锅炉研制‛任务,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202_年-202_年连续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厅‚提高油母页岩炼油收率新技术研发‛、‚油页岩微波干馏炼油及半焦发电集成技术研究开发‛、‚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烟煤混合燃烧关键技术‛等系列科研项目。
在多相流流动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电站锅炉调峰低负荷水循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到长春一汽热电厂、大唐珲春发电厂、四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8个火力发电企业的21台锅炉机组,取得经济效益达21640万元。
在换热器污垢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换热器污垢在线智能监测系统‛和‚基于电导检测的阻垢剂性能快速自动评价装臵‛并应用到吉林热电厂、吉林市热力总公司等企业,取得经济效益1100万元。
开展了风机叶片防磨、燃气轮机进口冷却及风电机组叶型优化等方面的研究,研究
成果已经应用到吉林市源源热电厂、洮南市热电厂等企业,取得经济效益1250万元。
2、问题和不足
(1)本学科尚未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只能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博士生,制约了本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各研究方向带头人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还不均衡,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3)承担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数量偏少,国家级科技奖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4)研究领域需进一步拓宽,需加强对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研究。
3、建设目标
努力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成为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力争在3年内建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结合电力行业和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需求,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学科水平。争取国家级重点科研立项、申请发明专利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有较大提高,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奖零的突破,使本学科的整体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建设内容
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突出特色,继续加强学术队伍和研究平台建设,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目标。
子项目1:能源有效利用与油页岩综合开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建设目标:以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为主导,油页岩炼油、发电、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研发为核心,强化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工程服务与产业孵化功能,使中心成为能源有效利用与油页岩综合开发技术的创新基地。
项目内容:建设能源动力装臵运行测试、污染控制控制实验研究系统;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烟气脱硫除尘及污水处理综合实验装臵。
项目特色:能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世界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的局势,开发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
油页岩是储量巨大的化石燃料,其储量折成发热量仅次于煤炭,折成页岩油相当于天然石油可采储量的5.4倍。因此,油页岩的开发利用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各国能源资源发展战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我国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原始创新体系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建设能源有效利用与油页岩综合开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预期成果: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在油页岩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形成1-2项应用背景明确的原创性成果及实验支持。培养青年学术骨干2-4名,博士研究生5名左右,硕士研究生20名左右,发表相关高水平学术论文25-30篇,申报发明专利4-5项。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4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60万元,共计2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子项目2:流体机械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及测试研究平台建设
建设目标:建设流体机械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及测试研究平台建设,此研究与测试平台为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内容:建设大型流体机械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测试平台包括a、大型离心泵运行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平台;b、大型离心风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平台;c、大型水泵气蚀性能研究与测试平台;d、油气水三相混输研究与测试平台。购臵必要的仪器和设备,新建大约202_平方米实验室。
项目特色:汽轮机、水轮机、泵与风机均属流体机械。前两者是把流体的热能和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动力设备,而泵与风机则是把机械能转变为流体(液体、气体)的势能和动能的一种动力设备。
泵与风机是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机械以及一些军事工业部门的关键设备。由于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其结构复杂,工作在高温、高速的恶劣条件下,泵与风机比较容易发生各种机械故障,降低或失去一定的功能。机组一旦出现故障就可能会出现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设备甚至整个生产过程无法正常工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引起严重的灾难性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大型流体机械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与测试平台的建设对于对于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预期成果:此系统建成可以从事多相流体动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关键技术和流体机械节能、安全以及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如a、石油工业油气水超长距离混合输送新技术工程化应用研究;b、石油管道油气水三相混输流型识别新方法和新技术工程化应用研究;c、泵与风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装臵研制与工程应用研究等多个研究方向的课题研究,利用此实验系统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培养青年学术骨干2-4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15-25名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25篇,申报发明专利2-4项。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4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60万元,共计2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子项目3:工程热物理重点学科建设
建设目标:在某一学科方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
项目内容: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在‚换热设备的污垢‛,‚火电厂节能诊断与运行指导‛及‚电站系统和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与经济运行分析‛等研究领域形成完善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体系。
项目特色:90%以上的换热设备存在污垢问题,污垢的损失为0.25%GDP,202_年污垢损失为616.5亿元。本中心从90年代开始污垢研究、已形成以污垢预测、监测
和对策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特色,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预期成果: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在污垢研究方面形成1-2项应用背景明确的原创性成果及实验支持。培养青年学术骨干2-5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15-25名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30篇,申报发明专利3-5项。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4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60万元,共计2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5、建设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筹划,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2)搞好‚三个工程‛建设,即、‚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教师出国进修工程‛、‚人才引进工程‛。改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提高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或合作研究,提高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
(3)结合本学科研究特色与优势,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拓展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火电厂节能诊断技术、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与经济运行技术、电站辅机优化设计与节能技术等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与自动化、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4)实施‚科研攀峰工程‛,以承担国家、地区和省重大基础研究与应用课题为重点,按照横向推进、纵向突破的原则,做好标志性成果的规划和目标责任制,催生重大科研成果,全面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5)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重点学科资助项目、学校自筹、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等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资金,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建实验平台的途径,保障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
四、支撑学科建设规划
(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规划
1、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对授权学科的支撑作用
(1)本学科现有基础及优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6年,是学校的主干学科之一,也是吉林省高校唯一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本学科所属的5个二级学科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和原电力部重点学科;‚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臵‛、‚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个学科为东北电力大学重点学科;‚系统工程‛和‚导航、制导与控制‛2个学科为东北电力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还有‚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所对应的‚自动化‛本科专业是吉林省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学科已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后劲强的学术梯队。学科成员共43人,其中教授10人(占23.3%),副教授18人(占41.9%);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4人(占32.6%),在读博士6人(占13.9%),具有硕士学位者23人(占53.5%);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1人(占48.8%)。
本学科实验室面积4100m2,设备总值1550万元,拥有‚节能与测控技术研究中心‛和‚自动化技术研究所‛2个科研机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在学科发展中,注重以电力行业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突出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特色,形成了智能测控技术及电站应用、全自主移动机器人研究与开发、电站仿真及故障诊断技术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且已经取得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近5年,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电力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74项,经费368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1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论文51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6部。
本学科在读硕士研究生223人。已毕业研究生141人,绝大多数人已成为各自工作单位的骨干。
(2)本学科对授权学科的支撑作用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对象的共性问题。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相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融合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
1)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相关理论和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就专业内容而言,自动检测技术、自动化装臵、自动控制技术等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基本理论与技术也是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本学科教师也承担着2个学科的教学任务。
本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源于动力工程学科。为了适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站向着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所带来的对自动化新技术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自动化学科从动力工程学科分离出来并逐步发展壮大。两学科的科研课题始终紧密结合,相互支撑。
本校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的部分研究领域是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技术为基础的。两学科共同研究了污垢问题,通过研究促进了污垢相关理论的完善,解决了提高换热器效率的工程问题。研究成果获得了3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研究工作得到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同行专家的肯定,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2)控制科学与工程与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进步,推动了电、动等学科在实践应用领域的发展。电力生产过程本身的特点及‚大容量、高参数、高电压、远距离‛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必须依靠先进的自动化理论及技术来保障系统的安全及经济运行。能源及电力工业的发展,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提供了大量新的研究课题,也为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学科建设目标
以国家电力行业及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凝练与拓展研究方向,积极与电气工程学科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基础理论普适性及与其它学科研究内容的相关性优势,全面提升本学科的综合实力。力争到规划建设期末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成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
(1)主要建设内容
依托电力行业优势、突出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研究特色,把加强学科前沿技术研究与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重,加深同相关学科的交叉合作,拓宽科学研究领域,培育新的研究方向。在标志性研究成果、学术队伍、研究平台、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目标。
子项目1:火电厂先进控制仿真实验平台建设
项目内容:以火电站机组控制为背景,设计并建立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符合火电厂复杂热工对象特性的模拟实验系统,以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为平台,开展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等先进控制策略理论及应用研究。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方向稳定、攻关能力强的学术梯队,培养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提升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项目及服务行业与社会的能力。加强智能测控技术及电站应用、电站仿真及故障诊断技术等研究方向的整体实力。
力争建设期末,达到成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水平。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4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80万元,共计22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子项目2:火电站运行监督实验中心建设
项目内容:以火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为背景,以热工参数和化学参数监测为重点,建立一个国内领先、特色鲜明、技术先进且功能较为完备的参数测试计量实验研究支撑体系。集先进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仪器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开展电力生产过程特殊参数检测技术、电力信息化技术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方向稳定、攻关能力强的学术梯队,培养较高水平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提升重大项目攻关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力争建设期末,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臵‛学科具备省级重点学科水平。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2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60万元,共计8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子项目3:全自主移动机器人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内容:以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信息获取、信息表达、信息处理、信息决策及智能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中型组轮式机器人足球竞赛为背景,进行理论及应用研究。结合电力系统对机器人的需求情况,适时拓展新的研究方向。设计并构建本项目研究所需要的实验环境。通过项目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1-2人,学术骨干4-8人;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的学术梯队。
力争建设期末,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达到省级重点学科水平。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2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80万元,共计1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2)具体措施
1)健全学科建设的保障机制
成立院级学科建设领导机构,加强规划。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考核和激励制度;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调动全员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2)建设高水平学术梯队
按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的要求,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选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到国外或国内一流高校进修学习;积极引进或聘请在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科专家,培育高水平的学术梯队,促进学科中青年教师成长、提高。
3)搭建高水平研究平台
以电力生产过程为对象,突出新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的主导作用,形成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方向。整合资源,建立学院统筹管理的公共实验平台。重点改善研究条件及提升研究层次与水平,以‚智能控制及机器人研究中心‛、‚过程控制实验室‛和‚故障诊断实验室‛等为重点,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实验中心为目
标,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切实保障。
4)支持高水平研究,培育标志性成果
跟踪学科发展前沿,重点扶持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全面规划,落实责任,力争实现纵向项目和横向课题经费的较大增长。
强化成果培育责任和意识,落实省部级奖项指标。以纵向和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为重点,抓好科技立项工作。着力做好科技项目鉴定和报奖工作,培育标志性成果。
5)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重点学科专项经费。通过重大研究项目和工程项目承揽、产学研合作等方式,积极争取外部资金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保证学科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土木工程学科建设规划
1、本学科对授权学科的支撑作用
(1)本学科现有基础与优势
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1981年,现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其中,结构工程学科是吉林省重点学科,也是吉林省第一个结构工程硕士点。经过27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术队伍,学科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特色,取得一批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1)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
本学科学术队伍共3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6人,占学术队伍总数的66.7%,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硕士生导师20人;学术队伍中46-55岁教师11人,36-45岁教师14人,35岁以下教师14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人,吉林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1人;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学术梯队。
2)科学研究成果显著
本学科已形成4个稳定的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其中输电线路工程方向填补了省内空白。近5年,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21项、企事业单位横向科研项目39项,科研经费总额3924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部分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68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4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
3)实验室条件明显改善
本学科拥有土木工程实验研究中心,总建筑面积近10000m2,包括结构试验室、力学实验室、输电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给水排水实验室。其中,结构试验室的试验规模及试验条件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建筑面积1440m2,内有大型试验台座带双向反力墙,仪器设备总价值1000余万元;主要设备有四通道MTS拟动力实验系统,自主开发研制的输电导线振动疲劳实验系统,微机控制电液伺服5000KN压力试验机等。
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先后与国内10余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和实习基地,成立了工程测量、工程检测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直接面向企业和社会服务,重点开展新结构体系的设计研究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制、开发和应用。
4)人才培养质量高、综合评价好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学科不断加大教学改革与创新力度,规范教学管理,并依托学科科研成果,形成了以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启动了硕士研究生论文匿名评审和外审制度,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实现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统一,研究生教学和毕业论文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有2人获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稳步增长,招生人数由202_年的3人,增加到202_年的45人。‚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吉林省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公开出版教材、专著16部;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
(2)本学科对授权学科的支撑作用
土木工程学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学科,国家基本建设水平与本学科的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落实,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基本建设投资越来越多;对高电压等级的电网建设、大容量电厂建设、新型结构、高层结构、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土木工程学科的高级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也为土木工程学科与电气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本学科对电气工程授权学科的支撑作用
输电线路工程方向是本学科通过长期办学和科研积累形成的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为国家电力建设培养了大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该方向主要为电网建设服务,研究输电线路中有关超高压输电铁塔结构体系、紧凑型输电结构技术等方面的设计理论及寿命评估。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设更多的500kV及以上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为了节省线路走廊,紧凑型输电线路和同塔多回线路的建设要求越来越多,为电网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结构工程和电气工程研究人员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共同研究和解决。根据电气工程研究人员提供的导地线布臵方式和参数,本学科开展了适用于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猫头塔设计研究,为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保证。针对冰雪等自然灾害开展的输电线路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工作,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保证。开发出的抗裂、抗腐蚀、抗冻融的高强活性粉末混凝土电杆,解决了普通混凝土电杆容易开裂、不能用在高电压等级线路等问题。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研究,对吉林供电公司和通化供电公司老旧线路的运行寿命进行了评估,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上述研究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公开出版教材4部。并获东北电力集团科技进步奖和吉林省电力局科技进步奖。
2)本学科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授权学科的支撑作用
国家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始终将节能建筑的研究作为重点支持领域。吉林省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提出:‚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达到节约24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其中要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及在役建筑的节能技术改造,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这需要土木工程和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通力合作,培养大量的高层次管理与技术人才来支撑,两个学科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可为吉林省的节能建筑研究和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本学科低耗能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方向属于土木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的交叉领域
研究,主要研究适合地域特点的建筑节能模式,同时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筑及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针对我国应用太阳能采暖发展迅速,节能效果明显的特点,将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技术相结合,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针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建筑容积率低,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源丰富的特点,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沼气、生物质的高温热解制气、太阳能光热和光电应用以及风力发电,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商品能源,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解决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堵灰技术问题,研制一种新型低温省煤器,利用锅炉排烟热量加热实用热力系统的大量冷水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采用该技术改造现有锅炉系统或制造新型锅炉产品,可减少煤耗5%,减少污染物排放量5%。
上述研究成果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1项),公开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
2、本学科建设目标
瞄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高土木工程学科的整体实力。经过3年建设,达到博士授权点的基本条件,力争202_年前获批土木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科整体水平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3、本学科建设内容及措施
(1)本学科建设内容
子项目1: 输电线路工程实验研究平台建设
建设目标:建成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输电线路工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平台,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养一批从事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及施工运行与维护技能型高级人才,大力提升土木工程学科输电线路工程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内容:结合国家电网建设及吉林省电网“十一五”规划需要,充分体现本学科发展特色,开展富有自主创新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在输电铁塔结构选型、铁塔基础选型、新型输电导线静动力性能试验与应用、铁塔吊装技术、输电线路灾害防治、电网设施评估与改造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与技术服务能力,强化与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开辟土木工程学科在电力工业中的新的研究领域,以达到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及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要求。
建设期内完成输电实验室及力学实验室相关技术改造、实验仪器设备购臵与开放基金项目立项,在硬件上形成一个在国内具有明显特色及优势的输电线路工程实验研究平台,提高土木工程学科输电工程领域的学术水平,更好地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使输电工程实验室具备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和基础。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3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30万元,共计16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建设效果: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输电线路工程方向的一流技术创新与实验基地,为国家电网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学实验研究和技术服务。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子项目2: 结构与防灾减灾工程实验研究平台建设
建设目标:建立依托科研项目、服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结构与防灾减灾工程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培养一批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建设内容:结合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落实及吉林省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计划的实施,以新能源开发应用、新节能技术研发、新结构材料应用为重点,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城市防震减灾、大跨度桥梁结构、自锚式混凝土桥梁结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近断层结构性态抗震设计、新型混凝土材料开发与应用、结构主动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强化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断提升学科整体科研水平、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建设期内完成结构试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室的相关设备更新改造,拟购臵设备包括MTS结构动力实验系统、MTS结构材料疲劳实验系统等,可广泛开展各种结构的多向动力性能测试,完成结构和节点的动力性能实验,力争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使结构工程试验室具备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和基础。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5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90万元,共计24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建设效果:成为具有省内领先水平、体现多学科交叉的结构与防灾减灾工程方向的一流技术创新与实验基地,为国家土木工程基本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学实验研究和技术服务。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2)本学科建设措施
1)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定期检查学科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为学科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大对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成果的奖励力度,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工作计划,确保学科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3)进一步完善硕士生导师遴选制度和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制度,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估体系,重点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4)以中央地方共建项目、吉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主体,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自筹力度,吸引企业投资和赞助,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学科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率,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
(三)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规划
1、支撑学科对授权学科的作用
(1)本学科现有基础与优势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始建于1975年,经过3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不断增强。在水质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LY高效过滤器‛在7个国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成果转化累计创产值近4亿元。现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应用化学二级学科是吉林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1)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学术队伍中45-55岁教师5人,35-45岁教师14人,35岁以下教师17人;有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学科已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的学科梯队。
2)研究方向稳定、成果显著
近年来,本学科在水质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合成与应用、化学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电分析与生物纳米电化学等领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近5年,承担国家‚86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发展计划及其它科研项目172项,科研经费总额5513万元,科研成果转化累计创产值超亿元。获省部级及其它科技奖励12项,其中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62篇,被SCI、EI、ISTP收录58篇;授权专利2项;出版教材5部。
3)实验研究设备先进,条件完善
本学科在充分利用重点学科建设资金、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资金及学校配套资金基础上,积极与企业联合,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改善科研工作条件。
现有基础化学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腐蚀与防护实验室、煤油分析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水处理工程实验室、水处理系统仿真实验中心和化学分析测试中心等实验研究基地,实验室面积456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3500余万元。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4)人才培养质量高,综合评价好
学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大教学改革与创新力度,规范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公开出版教材5部。
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生产和管理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领导及技术骨干。
(2)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对授权学科的支撑作用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一门研究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基本规律的工程技术学
科,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紧密相关。多年来,本学科在水质科学与技术、化学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等研究方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换热设备污垢、清洁高效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换热设备节能方面的合作研究
90%以上的换热设备存在污垢问题,污垢会增加换热设备的传热和流动阻力,加速换热设备的腐蚀,降低换热设备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据统计,污垢给工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大约占GDP的0.25%。污垢形成及其机理研究涉及化学动力学、胶体化学、微生物学、表面科学等理论,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紧密相关。本学科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TYHB水处理阻垢在线监测仪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参数检测的微生物污垢诱导期及影响因素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2)油页岩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及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合作研究
本学科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在环境污染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油页岩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共同承担了科技部项目‚油页岩炼油、半焦发电及灰渣综合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页岩微波加热干馏过程中痕量元素迁移机理的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提高油页岩炼油收率新技术研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为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及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2、学科建设目标
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经过3年建设,使本学科达到博士授权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力争202_年前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3、建设内容及措施
(1)主要建设内容
以电力行业为依托,突出本学科在水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特色,侧重节能节水技术研究,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地方经济水平。
子项目1 :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建设
以应用化学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站水处理与环保技术研究所‛为依托,不断加强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建设。开展水质分析及水处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解决工业用水处理、废水处理等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进行面向火力发电厂补给水、炉水、凝结水、发电机内冷水、循环冷却水及废水处理等方面的水处理技术的开发。
力争建设期末,建成水处理工程省重点实验室;承担1-2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培养1-2名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取得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4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60万元,共计2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子项目2:化学分析测试中心建设
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是促进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培养高层次人才,完成高水平科研项目的重要实验基地和公共服务体系。本中心主要建立以工业用水、废水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所涉及的化学自动化分析及在线实时监测的研究开发平台。该中心拥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原子发射、TOC等大型仪器设备,为本学科从事水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电力系统煤油等研究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平台。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培养1-2名学科带头人,3-6名学术骨干;努力形成一支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的学术梯队。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4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160万元,共计2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2)具体措施
1)制定和完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重点支持优势研究方向和对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影响力;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环境;建立客座教授制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保证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与特色,积极组织科技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着力做好科技项目鉴定和报奖工作,努力培育标志性成果。
3)进一步完善硕士生导师遴选制度和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制度,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估体系,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4)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保证学科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促进学科发展。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博士授权立项建设目标的有力支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本着‚加强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臵,强化科学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及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十分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和强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实力逐年增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实验室、图书资料等建设的投入力度。专业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面积增加到71970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808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23916万元;有中外文图书资料115万册,中外文期刊3071种。
积极支持导师的研究生培养与科研工作,为近200名导师设立了研究室,面积达4000平米,配备了必要的设备。
学校不断改善研究生的教学条件和文化活动及生活设施,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保证。
2、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按照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部分外文文献的阅读和检索存在一些困难;一些大型仪器设备还没有完全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校园建设还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还要进一步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二)建设目标
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体目标,科学规划并加大投入,努力构建设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优良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措施
1、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子项目1: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目标:适应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建成高水平的大学科技馆,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条件,提升学校实验设施、科研平台建设水平。
建设内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加快学校科技馆的建设工作。在验收期结束前,建成使用面积1.5万平方米的科技馆。
建设成效:通过大学科技馆建设,集中部分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导
师研究室。为研究生教学及教师科研提供条件,为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80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3200万元,共计40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子项目2:信息资源支撑系统建设
建设目标:通过完善学校现有信息资源,建成现代化的学校信息资源支撑系统。建设内容:在学校现有信息资源基础上,明确信息资源内容,按照统一标准加强包括公文、议案、会议、教学、图书文献等在内的学校信息资源建设。对已建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和重新组织,逐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和远程教学系统、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建设成效:通过建设,使学生和教师可通过学校信息目录进行检索和调度相关信息资源,使学校信息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共享,形成科学、高效、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资源支撑系统。
建设经费:政府专项经费20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800万元,共计10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的购臵及相关研究平台建设。
项目建设期:202_年1月—202_年10月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
成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督察组和办公室,实行专项任务责任制,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
(2)统筹规划,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
科学制订建设规划与年度计划,认真落实并严格执行,保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和完成。
(3)保证投入,统筹规划资金使用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由学校和具体部门共同负责,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把握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投入与使用,保证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4)定期考核,建立激励机制
实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年度总结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学校将定期总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或部门,学校给予奖励和增加支持力度;对建设较差的单位或部门,学校将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第二篇:广东金融学院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
广东金融学院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
一、单位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
(一)广东金融学院简介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以金融学科为龙头,以经、管学科为主体,涵盖经、管、法、文、理、工等六个学科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银行学校,1985年升格为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2_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广东金融学院。学院目前设有14个教学系、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48万。
近几年来,在教育部、广东省委和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广东金融学院抓住省部共建的历史契机,充分利用广东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机遇,竭力发挥学院办学特色与优势,以“以人为本、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办学宗旨,以建设高水平金融学科院校为目标,坚持“教学为本、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和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走高起点、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不菲绩效。我院目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优势,积累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知名度,在广东省以及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1.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特色与优势,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在建设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着重提升教师队伍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潜力,为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准备人才基础。
202_年以来,学校坚持“人才立校”的战略,通过“外引”和“ 内培”,引进了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教授和有发展潜力的博士,建立起了符合学院学科发展的师资队伍结构。全学院现有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职教师700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59人,副高职称教师176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全部专职教师比例34%;博士64人、博士生51人,两者占专职教师比例 16.4%;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比例超过83%,部分学科专职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双师型”专任教师112人,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超过90%。另外,学院还聘一批校外知名学者和金融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授。2.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我院根据学科建设思路,以“大金融”理念引领学科建设,结合办学特色和学科基础,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了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形成了以金融学(含保险)为龙头,以经济学、管理学科为主体,涵盖经、管、法、文、理、工等多学科交融渗透、协调发展并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建设布局。202_年以来,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应用经济学学科属下的二级学科金融学(含保险)被评为广东省扶持学科,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在我省乃至华南地区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保险学、工商管理学、劳动经济学等8个学科被学院列为学院重点建设和扶持学科。
作为学科建设平台的教学系部和研究机构以及其他教学辅助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学院现设14个教学系(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12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作为学科建设的机构承托。学院拥有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华南地区收藏最为丰富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货币博物馆现有藏品3.5万枚,是学院学生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也是兄弟院校货币文化交流基地和银行反假币的培训基地;金融学科实验教学中心于202_年被评为广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有模拟银行、财务会计实验室、保险实训室和模拟证券营业部等专业实验室,承担着我院教师科研、学生实习和广东省其他院校同学科学生实习交流基地的任务;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已经在全国金融学术圈和实业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华南金融研究所和其他各学科的研究机构,在校内外积聚了一批优秀科研人才,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的研究团队,为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广东金融学院学报》已经进入国内三大核心期刊目录,在国内金融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已经成为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托力量。
3.科学研究水平快速提升
我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促进科研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学院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立项以及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数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应急项目1项),围绕国家级研究项目形成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已经显现。近4年来,学院教师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新华文摘》等国家级权威期刊级其他期刊上发表论文18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20多部。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全院获得国家及省厅以上级别科研奖励20余项。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升本以来,我院成功举办了“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论坛”两届、“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与金融稳定”、“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中法保险协会第九期研讨会”等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学界和业界产生了良好影响。我院是英国剑桥大学“商务管理”专科专业在中国大陆的主考院校之一;美国信诺保险公司在中国华南地区惟一的LOMA考试中心设在我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立理工学院、美国格雷港学院等国外高校与我院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基于我院在金融系统的影响力,多家外资保险机构在我院设立了专项奖学金。
4.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院现有广州和肇庆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98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34万元。图书藏书12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0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拥有中国知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金融研究网、中国投资数据库等中外文全文数据库数,为我院以及全省其他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5.人才培养质量较高
学院毕业生被誉为“好用、实用、耐用”人才,社会对我院毕业生评价抽样调查满意率每年都在95%以上。广大社会学子踊跃报读我院,202_年招生录取成为全省高校中的热门。
(二)广东金融学院总体建设目标
我院202_-202_年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在做好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工作、完善与优化我院学位授权学科,并由此形成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互生共荣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架构的基础上,围绕我院“申硕”和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研辅助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战略目标,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财经类本科院校。具体指标体系可分解为,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与科研团队;成就几位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竞争力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要有包括3-6个研究方向在内的1-2个学科的整体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国内达到先进行列,并以此为基础,到202_年建成3-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或者重点扶持学科;在获取新增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立项的基础上,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力争申报成功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2-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硕士授权学科规模,由此推动我院办学层次登上研究生教育的新台阶。
二、申请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分析
(一)申请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分析
1.新增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广东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需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省经济与金融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多项经济社会总量指标都位居全国首位,但是广东金融业“大而不强”问题相当突出,我省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来说,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广州、深圳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辐射效应以及聚集效应还有待加强。因此,金融对于我省经济发展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鉴于上述情况,我省作为全国的金融大省,一方面具备了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产业的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又面临着重要的必须实现的历史转折。为此,省委、省政府在202_年金融工作会议上,对于我省今后一段时期金融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以及新时期金融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的中心任务,并确定了金融强省“三步走”的奋斗目标。
广东金融强省战略的有序推进,无论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还是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高,无论是金融产业地位的提升,还是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强化,都不可能是自发实现的,都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金融知识与金融业务操作和具有现代商业管理的高层次人才,这需要金融教育来推动。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不是仅通过本科层教育次就可以胜任的,更加需要研究生教育。《广东省人才“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不强,高质量、高水平大学不多,培养高层次人才能力不足”,其中就涵盖了我省高校的硕士生教育水平有待提升这一内涵。目前,我省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的全国287个授权单位中的4个,即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拥有工商管理学科全国230个席位中的5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而其他高校,如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商学院所等几所院校也仅拥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尽管近年来硕士层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但依然不能适应我省金融服务业发展对于金融高层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新增广东省属地方院校为硕士授予单位,发展包含金融学(含保险)等在内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硕士生教育,并围绕金融业发展发展符合我省服务产业结构升级的与金融服务业紧密相联的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的硕士生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金融经济与管理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更好地满足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强省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扩大广东省金融和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是十分急迫的任务。2.新增硕士授予单位是广东学位授权体系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广东省硕士学位授权体系,优化学科点布局。截止202_年底,广东省具有硕士授予单位28个(含中科院系统,不含军队院校,下同),其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点个数排在陕西、四川等西部省份之后。表明我省学位授权单位数量和硕士生教育的规模、结构与其经济领先地位不协调,与其他教育强省(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与《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所提出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项规划建设新增授予单位要坚持学科结构、学科水平与本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原则”不相一致,难以培养其经济增长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不得不每年从兄弟省份引进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因此,新增硕士授予单位及相关学科授权点,有利于完善我省学位授权体系,是实现“教育强省”的基础和保障。
(二)广东金融学院申请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的特殊性分析
1.广东金融学院具备了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基本条件
广东金融学院经过多年本科建制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形成了以金融(含保险)为龙头、以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主干、涵盖经、管、法、文、理、工等学科门类的结构合理、互相支撑的学科布局,这种学科布局与广东提升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构相吻合,已经表现出其一定特色和优势。我院拥有一支教授和博士比例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在前期两轮人才引聘过程中所引进的教授中,大多来自综合院校,多数在原单位具有硕士导师资格。目前,我院还有超过10名教授被其他综合院校聘为硕士生导师;另外,我院通过与广东社会科学院以及暨南大学联合办研究生教育,培养了35名硕士生导师。这一方面为我院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准备了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在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方面,为我院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我院已建设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的金融学科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已在全国影响凸显的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拥有实力雄厚独立建制的华南金融研究所及其他学科研究机构;拥有省级货币金融学博物馆、图书馆及其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办学实力。就学科基础而言,我院金融学科已经被列为省级扶持学科,另有劳动经济学、保险学、会计学等8个学科被列为校级重点或者扶持学科。总体而言,我院已经初步具备了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基本条件。因此,如果批准广东金融学院新增硕士授权单位建设规划,就可以充分发挥我院经、管等学科的相对优势、区位优势和集群优势,更好地满足我省金融强省战略的有序推进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迫切需要。
2.广东金融学院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具有时代赋予的机遇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的战略,我省首次启动制订金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并且列入了全省‘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金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从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根本转变。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现代金融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广东人才“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的同样的问题。广东金融学院作为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惟一的以“金融”冠名的高等院校,主要面向广东省内、服务于广东金融经济社会发展的广东省属的高等院校,理应承担其这一历史重任。其金融学科及其支撑学科的建设规划,构成广东金融强省战略中培养掌握现代金融知识的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立项建设的硕士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建设和金融强省战略的客观需要结合紧密,专业基础好,并有各自的特色。正因为如此,我省金融强省战略,赋予了我院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立项的时代机遇。3.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是广东金融学院发展的战略需要
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是我院学科建设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的立项,将能够带动我院本科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将进一步完善我院学科体系和学科结构,增强学院科研服务的社会功能,并将推动学院的教育质量跨上更高的平台。
总之,广东金融学院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是认真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广东省人才“十一五”规划》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具体行动,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也符合我省学位办《关于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发展规划的通知》的指导思想。
我院如果获得硕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已有的以金融(含保险)为龙头的经、管类学科优势,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就能够改善我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布局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我省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同时,我们也会严格按照建设内容,狠抓落实,圆满实现规划建设的目标。
三、授权学科建设规划
(一)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规划 1.现有基础
广东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科一级学科建设主要依托金融系、经济贸易系、劳动经济系等3个系,以及华南金融研究所、中国金融转型研究中心、保险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和国际贸易研究所等4个研究机构来承托。其中,作为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的金融学(含保险)科已被列为省级扶持学科,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保险学等是院重点学科,金融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已被列作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1)学术队伍 本学科具有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和学术队伍,大部分教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32人。博士17人、博士生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学科梯队成员的28%,其他均有硕士学位。在学术带头人或梯队成员中,有几位在湖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有多名教授被省内外综合院校聘为硕士研究生生导师。
(2)科学研究近几年来,本学科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0多项,包括有4项国家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8项厅局级的重要项目;还接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的决策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咨询研究等30余项科研项目。近4年来发表论文1300多篇,其中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中国软科学》、《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44篇;同时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或转摘。出版各类著作与国家级规划教材11部,科研项目总经费244万元。该学科以“中国资金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研究”(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7BJY163)、“银行主导融资下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契约期限与治理机制研究”(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7CJY059)、“中国汇率风险分担机制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41015)、“企业金融契约和劳动契约期限的互动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02033)为载体,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如“中国汇率风险分担机制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设计的研究”直接推动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形成;“广东省农业银行改革”等成果得到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成为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有些成果已经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中日股票市场价格形成的实证比较研究”、“日本农协金融运行机制变化的经验与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银行业自律制度变迁研究:一个不成熟市场经济视野”等成果密切联系中国经济现实问题。“广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广东省农村面源污染的实证分析及治理对策”、“广东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土地利用对策研究”、“广东省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农村金融功能需求的层次性与农村信用社发展——以广东省为例”、“广州市农村信用社银行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研究,也都直接服务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
(3)人才培养
我院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本科生教育的管理制度,已经毕业的本科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202_年,我院与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合作组建了“研究生教育合作中心”,又于今年与暨南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另外还推荐优秀教师到省内外综合院校,受聘硕士生导师资格,独立开设研究生教育的系列课程与专题讲座。我院通过多方位合作,为本学科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准备了包括28位兼职硕士生导师在内的人才基础。
(4)工作条件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拥有专业图书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300余种以及电子图书5万册,单独拥有价值126万元的仪器设备。在金融、证券部门、财政税收部门、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以及大型国有企业设立了10个实习基地。学科教学科研活动具有一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一个省级扶持学科和三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等五个重要的高端平台。实验室设备已完全实现网络联通功能,能够满足本学科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课、实验与科研需要。2.问题及不足
本学科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范围内已涵盖60%的二级学科,在金融学(含保险)、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二级学科领域,无论是学术队伍、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和工作条件,均已有一定基础和实力,但是与“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国家级重点学科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1)学科发展起步较晚,学科集群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由于具有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渊源和长期从事金融实用人才培养的发展背景,我院应用经济学科在华南地区学界和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长期的专科办学层次,曾经影响了我院金融学科对理论前沿的跟踪研究和新兴领域的深入探索,以及学科建设层次的提高。从广东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分布看,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都具有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此同时,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已有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我院本学科具有了研究生教育的物质和人力基础,并且在某些领域拥有一定实力,但学科群的集约性、学术方向的凝练以及科研成果的显示度都与应用经济学的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存在一定差距。
(2)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与一般教师之间存在较大水平差距
由于个人教育背景、教育经历的差异,使得学科内教师知识秉赋呈现出较大差别,主要表现为学科带头人和部分学术带头人与一般教师之间存在较大水平差距。该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科研团队的快速成长和梯队建设,也影响到各学科方向的人力资源调配,同时这也会造成高质量国家级课题的完效率与效果等方面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授权单位之间的差距。
(3)本学科“产学研”需要进一步紧密结合
本学科虽然师资队伍的规模能够适应研究生教育要求,学术队伍的结构相对合理,科研活动和成果数量也不少,并且也围绕着若干国家级科研课题和一批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的实践价值也很好,但是人均高水平成果不多,尽管围绕个别国家级研究项目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在全国金融学术界和业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大多省级纵向课题与横向项目面对于广东乃至对于珠三角地区而言,其深入的影响有限。因此,产学研需要进一步紧密结合,提高科研成果的水平和层次,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4)学科发展的物质条件仍需改善
近年来,学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和购置了一批教学、科研工作必需的办公设施、教学设施、实验设施、文献图书资料和数据库等,学科发展的物质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具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单位的学科建设成果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5)本学科办学层次不够丰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受到制约
学校目前只有本科教育,培养层次相对较低,也不够丰富,缺乏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反过来成为引聘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制约条件。3.建设目标
本学科的主要建设目标是:在现有1个省扶持学科(二级学科)基础上,争取在202_年之前取得2个省重点学科立项建设资格;3个省重点扶持学科;申报建设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金融学院金融转型研究中心”;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属下的金融学、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二级学科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与特色的学科,形成3个左右在广东具有较高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力争在202_-202_年成为学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稳步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基础上,招收研究生。4.建设内容
(1)学术队伍建设
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历水平。通过在岗培训、派出进修和在职攻博三者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高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教师中比例。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储备硕士生导师。加大经费投入,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重用人才、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提供积极支持与帮助,以培养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人才,形成具有相当实力的学术研究群体。
(2)拓展本学科的覆盖面 在现有本科专业基础上,力争在202_-202_年取得本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再通过扎实的学科建设,争取在202_-202_年获得本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3)提高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提升科研能力
规划建设期间,立项完成国家级课题15项,省部级课题40项,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篇,出版专著20部。
(4)规划建设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条件
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和本科生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在建设规划期内,为硕士研究生教学预留教学科研用房,力争每位具有导师资格的教授都有一个工作间;加大对图书资源的投入,每年购买专业图书8000册;加大完善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国际贸易流程实验室,建设一个专属应用经济学的专业资料室;对现有科研设备进行升级,完善网络条件,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好的条件保障。5.建设措施
(1)学科队伍建设
在金融学(含保险)、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领域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造就3-5名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培养或引进8名左右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培养一批具有博士学位、40岁以下的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充实学术队伍,优化学历和职称结构,提高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在202_年-202_年间平均每年引进或者培养博士6人,到202_年实现学科队伍博士比例达到75%的目标,形成基础扎实、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学术队伍。
(2)科学研究
在202_年-202_年,鼓励学科梯队成员每人每年完成2篇以上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创造条件为学科梯队成员发表专著提供便利。在202_年-202_年间,平均每年至少出版2-5本学术专著,达到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鼓励学科梯队成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争取每年获得各级各类立项项目5-8项;每年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每年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8篇。争取在202_年-202_年再获10-1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3)学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和创造条件建立学术交流机制,让学术梯队成员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专业学术交流活动中,鼓励学术梯队成员积极向各类学术会议提交研究论文。加强对外联系,与其他高校、学术团体合作,积极举办、承办和协办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每年举办1-2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争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4)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在学校统一由图书馆管理的信息资料配置体系中,与图书馆加强合作,加大本研究方向的图书、报刊、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的建设,加大每年要购置本学科各研究方向新出版书籍的力度。同时,在国内文献资料购置量提高的基础上,增设电子版文献资料建设,争取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据资料库。依托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完善和补充配套先进实验设备,适时更新实验软件,争取在202_年前建设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工商管理学科建设规划 1.现有基础 工商管理学主要依托两个系、两个研究机构和五个实验室,即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和工商管理研究所、会计审计研究所以及银行模拟实验室、财务会计实验室、ERP实验室、市场营销实验室、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室。其中,银行模拟实验室、财务会计实验室、ERP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企业管理学、会计学先后被评为我院重点扶持学科。同时,本学科属下的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等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1)学术队伍
本学科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目前本学科学术梯队共有成员6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6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34人,讲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具有硕士学位42人。该一级学科内各学科主要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均具有(兼)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具有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形成了以教授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后备的学术梯队。
(2)科学研究
自202_年以来,本学科科研成绩显著,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应有贡献。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5项,其中承担省部级课题3项,如“广东休闲服务业发展趋势与战略研究”(广东省社科学基金项目06E01)、“过度信息与多样文化市场环境下的品牌建构理论研究”、(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06GO-02)、“广州市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演化机理及发展策略研究”(广州市社科项目YZ2-43)等,接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决策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咨询研究20余项。近年来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54篇。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中国软科学》、《财政研究》、《会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20余篇;出版专著5部,科研项目总经费100.7万元。在承担省部级的重要项目以及其它有重要价值、学术水平高的项目基础上,该学科还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特别是对广东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3)人才培养
广东金融学院在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中十分重视企业管理学科的作用,并把本学科放在工商管理授权学科建设规划的核心位置上。企业管理学科拥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同时还拥有物流管理、金融营销两个专业方向。
本学科拥有经验丰富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授,能够讲授较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系列课程及专题讲座,是本科学申报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人才基础。
(4)工作条件
本学科主要依托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实验室 “ERP实验室”、“银行模拟实验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工商管理研究所”、“会计审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为本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学科共有120多台计算机,均通过校园网与互联网连接,并已注册安装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用户终端,可供在校师生网上检索、利用数字资源,可供利用的数字文献资源包括:“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全文数据库;另外,还自建了“馆藏图书书目数据库”、“馆藏期刊篇名数据库”、“市场营销全文数据库”等数字资源。2.问题和不足
本学科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包括企业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均有学士授予权,覆盖面较大;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工作条件等方面都已具有一定基础和实力,同时,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在《广东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六大核心产业中包括:“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外包服务业、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八个产业”,以及“发展以品牌带动的优势传统产业。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推行国民旅游计划,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文化体育、节庆和商务会展旅游”。这也给我院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与“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以及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相关学科建设相比较,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通过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规划建设立项,并在这个过程中来弥补。
(1)学科建设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一级学科排行榜1202工商管理学科的230个单位来看,广东省仅占5个,即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这些高校在一级学科下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资格的授予权,其他高校如深圳大学、广东商学院等也已经具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广东金融学院现已拥有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二级学科,其一级学科属下二级学科覆盖面较大,且已经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也形成了一定特色,但还需要强化实力,努力早日获得本学科硕士学科授权资格。
(2)产学研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 本学科国家级研究项目较少,高水平成果数量有限,得到各级政府采纳的相关政策建议不多。因此,产学研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科研成果的水平和层次有待提高,科研成果的影响范围有待扩大。
(3)提升办学层次,需要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目前学校的师资水平提升较快,学生规模扩张也快,但是培养学生的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本科生层次,而合作培养研究生规模较小,并仅限于特定领域。因此,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势必应该扩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3.建设目标
为达到本学科一级学位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条件以及实现学校的整体发
展规划,依据现有的工作基础和潜力,提出以下的建设目标:
(1)提升本学科的覆盖面和办学层次
在现有本科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在本学科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力争到202_-202_年前成功申请本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
(2)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领军人物
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引进国内知名专家作为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同时采取特殊政策,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到名校兼任硕士导师或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努力提高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比例。
(3)提高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提升科研能力
建设期间,完成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12项,省部级奖励6项,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0部。
(4)扩大高水平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到202_年,本学科在校硕士研究生达到50人以上,并努力提高优秀毕业研究生的比例。(5)提供满足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条件
力争在建设期内获得1-2个省重点学科或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增加ABI、UMI、EBSCO等外文数据库。4.建设内容
(1)拓展学科覆盖面,提升办学层次 力争在学科建设期内,专职教师人数200人左右,其中高级职称聘任比例达到60%以上,博士比例达到60%以上,实现学术队伍结构的合理优化;同时,围绕工商管理、会计学等学科研究方向,建设成一支具有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和高效研究能力的团队集群。202_-202_年争取成功申请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 202_-202_年,实现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全省排名的提升。
(2)组建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创新队伍
建立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学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创新队伍,培养、引进2-3名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领军式学术带头人,培养、引进5-10名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和较大发展潜力中青年学者,20-25名具有博士学位35岁以下的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
(3)科学研究
力争在学科建设期内,形成符合学科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方向,并以CSSCI索引期刊论文、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聚合的学术成果支撑研究方向,以独到的学术亮点和学术影响力形成研究方向的特色、以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成果体现研究方向的优势。
(4)工作条件建设
在现有的校级重点扶持学科、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的基础上,力争建设培育1-2个省级重点学科或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或达到省级重点学科水平的学科,建设1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现有的研究基础进行不断完善,进一步夯实学科基础和学科平台,进一步凸显广东金融学院学科的特色和优势。5.建设措施
(1)人才引进与培养
202_-202_年期间,力争培养、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一、二层次)、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国务院特贴专家2-3名,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突破。到建设末期,在学科队伍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60%以上,教授比例达到30%以上。建设期内继续实施国内外高水平学者柔性引进计划的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优秀的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海外学者,每年派出3-5位中青年学术人才到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逐步缩小我校优势特色学科人才与重点大学的水平差距,同时带动我校整体学科建设水平。
(2)学术交流
深化与国内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内涵,每年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来校短期访问或作指导教师,加速提升本学科教师的学术水平;加强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国的高校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请国外专家2-3人次来本学科作学术交流报告。派遣2-4名教师或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人次参加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3)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学科梯队建设
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学科发展的激励相容机制,克服管理机械化,创造有利于竞争、有利于公平、有利于发展的优良学术环境,高效推进学术资源整合和学科梯队建设,确保学科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大学术骨干、学术团队成员的动态选拔机制和培养机制,对学术骨干给予攻读学位、科研经费、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职称晋升等重点扶持。同时,对学术骨干的选拔、退出和进补,实行动态考核,真正做到上下、进退的公平管理。
逐步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团队成员之间的动态管理机制,真正推动团队所有成员的公平竞争,激活学术潜力,让冒尖人才脱颖而出。
四、支撑学科建设规划
(一)法学学科建设规划
1.法学对应用经济学的支撑作用 法学为应用经济学的支撑学科之一。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和开始了经济的法治化进程。WTO法律体系的形成,就是这一进程的标志性成果。在WTO法律框架下,一切经贸活动都必须严格恪守法律规则,任何缺乏法治的经济都只能是短命的经济。违法经营,违规操作,曾使我国的经济与金融发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和针对我国贸易出口的反倾销,都严重地损害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至于金融市场上各种形式的金融违法行为,则更是在积累了较高的不良资产的同时也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为了有效规避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必须加速高素质、复合型经济法律人才的培养。广东地处沿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经济强省和金融大省,所以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探索与研究的应用经济学,是不能脱离法学学科对其的支撑。
从上述内容可以推断出,法学对应用经济学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学是应用经济学研究须借鉴的重要交叉理论基础,没有交叉理论的研究,应用经济学就会变得了孤立与单一;二是法学为应用经济学提供了另一理论视角,即应用经济学在解释和研究现实问题时,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见解需要多元视角来支撑,否则所用的理论经济学的概念和工具基本都会变的机械与教条;三是法学为应用经济学未来拓展的领域提供了另一支撑,即法学在相当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应用经济学未来研究拓展的领域。
法学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开设了近50门的专业课程,在科研方面,法学专业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研究课题。随着我国融入WTO节奏的日益加快,我国在社会发展各方面都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社会对于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系统地掌握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业务知识、管理方法和技能,了解我国对外经济的政策和法规,熟悉国际商务通用的规则和惯例,懂得预测商情动态,具有从事涉外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量激增,这使得国际商法、国际法等专业进一步升温;另外随着我国国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民法、民事诉讼法等传统专业继续被看好;近几年律考与法律硕士专业报考人数也成垂直上升状态,这与法律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凸现的作用紧密相连。其次,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网络化社会的形成,为法学专业引入了新的课题,例如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法律责任、网络伦理的探讨、以及网络行为的规范等等都成为当前法学研究讨论的热点,和亟待立法的课题;目前商业社会上的犯罪形态也逐步趋于专业化、集团化、高科技化,迫切要求法学研究与侦察学也日益高科技化,要求法律的从业人员既要懂得专业的法律知识又要熟悉高尖端的科学技术,要做文理兼备的法律人才。国家环保意识的提高,也使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相对较冷的专业逐步升温。
我院法学学科的发展主要依托1个系和两个科学研究机构,即法律系、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本学科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质很高、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法学专业师资队伍,为我院开办本科法学专业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核心保障。现有在岗法学教师30人。其职称结构是: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14人,助教1人。其学历结构为:博士4人,在读博士生5人,硕士和在职硕士生18人;202_年以来,我院法学专业教师累计承担和参与了省级以上课题研究14项;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和《红旗文稿》、国务院的《经济日报》理论版,《中国法学》、《中国软科学》、《改革》、《知识产权》、《法学》、《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政法论坛》、《法学杂志》、《当代法学》、《河北法学》、《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等权威和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和理论文章300余篇(其中有数十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出版专著7部,编写教材10本,学术获奖25人次,参与学术研讨会70人次,为广东省地方制定和出台相关经济、金融、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作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有教师多次代表广东省参加泛珠三角区域(9+2)知识产权论坛发表演讲,有教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法学工作者,在省内具较大而良好的社会影响。上述这些都体现了我院法学师资具备了较强的法学教学与研究能力,从而为我院办好法学本科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说明我院申报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会有足够的来自于法学学科的支撑。2.建设目标
法学学科建设总体目标是:完成专业增设工作(202_年增设法学专业、202_年增设知识产权专业、202_年增设社会工作专业),扩大稳定本科办学规模;完成法律系教研室组建;制定法律系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法律系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确定专业建设重点,通过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通过组建一支学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做好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的保障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行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交流,形成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形成本学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架构和办学模式,把法学学科各专业建设成为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夯实牢固的基础。具体的建设目标如下:
(1)办学层次多元化
以联合办学的方式举办研究生教育,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为我院独立举办研究生教育创造条件。
(2)深化专业建设
加强重点专业和学科建设,力争建立1个校级重点学科专业,力争成功申报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或重点专业。学科专业设置基本齐全:到202_年,本学科本科专业达到3个左右,并力争建设1个省级精品课程。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生比控制在1:20以下,专任教师和教辅人员达到45左右。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45%左右(其中教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0%左右),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达80%以上(其中博士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20%以上);双强型(教学、科研)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双师型教师达20%以上、复合型(具备两门以上异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师达10%以上。按照广东省教师队伍建设的“千百十工程”的要求,力争培养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学术带头人、2—3名校级学术骨干。
(4)拓展教学建设
成功申报1门省级精品课程;力争获得1项以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省部级优秀教材奖;参照国家及广东省实验室建设的有关标准,在实验场地、设备、师资、教材、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强法律实验室、模拟法庭建设,争取成功申报1—2项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建立4个专业实习基地;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力争在法学专业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达到本专业课程总门数的10%以上。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自行开发一定数量的多媒体课件,各专业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达到课程总学时的15%以上。培养1—2名以上校级教学名师,力争获得1个以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建设内容及措施
(1)组建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在金融法、经济法、涉外经济法、知识产权法、民商诉讼法等学科培养、引进2-3名在广东省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培养、引进6-8名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和较大发展后劲的中青年学者,再培养10-1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40岁以下的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
(2)科学研究 办好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及其他新设研究所,为下阶段建成1个省部级文科研究基地夯实基础;每年参加国际或国内大型学术会议10人次;校级课题立项每年1-2项左右,力争每年成功申报省部级课题1-2项,每两年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1项;教师每年人均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篇以上(其中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人均1篇以上);力争出版专著1-2部。
(3)加强条件建设 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学院每年增置法学图书202_册以上,法学图书总数达6万册;力争建立法学图书室;建立法学专业学生活动中心,配置计算机 60台,供学生学习和研究使用。
(4)做好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的支持和保障工作 做好学科建设所需的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的支持和保障工作,提高获取情报信息的技术手段。加强校、院两级图书资料、文献、科技情报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建设完善学校校园网,在校园内实现网络化教学与管理,建立起先进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完善各类管理系统,构建虚拟的校区服务平台,应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构建电子化图书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提供的光盘数据库远程检索服务,国际国内联机检索服务,加强重点学科资源建设。
(5)学术交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外国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继续与加拿大北爱尔伯特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英国威尔士教育联盟等院校开展专本硕、本硕项目的合作,力争在5年内选派1—2名教师和3—5名学生到上述大学和其他外国高校学习,争取引进1名以上外教和1门专业精品课程;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启动和发展法学专业的留学生教育。
(6)学科与研究方向建设
①法学专业重点突出经济法和金融法方向,致力培养精通经济与金融法律规则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满足广东和泛珠三角地区对金融法、经济法和知识产权法方面的人才需求,为维护经济与金融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提供法律人才保障。通过8至10年的努力,争取建立金融法、经济法硕士点。
② 在办好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将于202_年开始增设知识产权专业,拟每年招收学生100名,四年后达到在校生400人的规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通过5—8年的努力,争取建立知识产权硕士点。
(7)建设措施
① 以培养金融与经济法制人才为特色。本学科相关专业方向主要依托我院金融证券专业、经济专业的传统办学优势,致力培养金融与经济法制人才。注重经济法学理论的研究与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紧密结合,注重解决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经济法理论学科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将法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法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够给应用经济学足够支撑的理论经济学科来。
② 着重专业设置的复合型专业特征。经济法学与经济学具有的天然的密切联系,为适应形势要求,坚持复合型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科交叉,努力开创新学科方向。理论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推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大力推动学科交叉,才有可能提出新的学科方向,从而推动法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并为解决我省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③ 课程设置与学术研究以经济法、金融法为取向。本学科将以金融法、经济法等特色课程来支撑经济法方向专业的发展。加强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群体的培养。强化对项目的审批、检查、评估等各环节的力度,提高青年人才队伍和地区人才队伍的学术水平;更多地加强对有一定影响力和有较高学术积累的学术团队和学者的资助,提高他们的原始创新能力。探索适宜机制,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学者,引进“三高”人才,特别是将帅型人才,所谓“三高”人才是指职称高、学位学历高、外语水平高的人才。
④ 加强校际合作,充实教学体系。知识产权专业是一个新的专业,目前国内各高校没有比较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为了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专业的建设,学科通过与国内其他高校合作、交流,及时了解知识产权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动态,不断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丰富专业教学内容,与国内其他高校基本保持一致。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倡规范性研究,重视研究方法与国际接轨,定期举办研究方法论讲习班,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交流研究方法,提高理论经济学学科的整体学术研究水平。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国门,向国内外优秀学者学习理论经济学学科先进的理论、方法。
⑤ 进一步完善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法学学科点现有的研究方向比较分散,每个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员比较少,科学研究的力量还在成长的过程中,科学研究资源还很有限。学科点的各研究方向在今后的学术交流与相互融合方面有待于提高和相互融合。我们将立足于本校,放眼于未来,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内同行的先进经验,结合社会需要,创建出具有自特色的理论经济学学科体系。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设规划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工商管理的支撑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发展极其迅速的面向广大社会的技术学科,它建立在数学、电子学(特别是微电子学)、磁学、光学、精密机械、管理等多门学科的基础之上。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应用某些学科的知识,而是经过高度综合形成一整套有关信息表示、变换、存储、处理、控制和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与规模的科学,主要包括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则泛指计算机领域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的系统技术、软件技术、部件技术、器件技术和组装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五个分支学科,即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织与实现、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门学科相结合,改进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过去,人们主要通过实验和理论两种途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现在,计算和模拟已成为研究工作的第三条途径。为此它将对工商管理学科方面,计算机可用于完成统计、计划、查询、管理思想集成、市场分析、辅助决策等提供方法和工具,强有力地促进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
我校的计算科学与技术主要依托1个系1所4室,即计算科学与技术系、软件研究所以及经济与硬件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其中电子商务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已经形成稳定而有实力的教学科研队伍,该学科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30人,在SCI、EI等杂志发表《Soft magnetic devices applied for low zero excursion four mode RLG》、《Micro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mCoCu/Co thin films》等论文发表11多篇,CSSCI等核心杂志100多篇,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政府及大型国有企业委托项目30多项,研究领域涉及在高密度存储技术、高精度光电信息测试技术、计算机安全、网络业务管理系统、路由器系统、票据识别、电子商务、网络教育及应用和软件中间件等关键技术以及应用上取得了突破,形成了一批大的科研成果;为工商管理学科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建设目标
为进一步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工商管理学的支撑作用,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实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建设目标为:组建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条件建设,做好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的支持和保障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方向建设。力争到202_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以此为基础,拓展本学科的覆盖面。建设期间,完成国家级课题3-5项,省部级课题10项,在国家一级刊物或影响因子2.8以上的SCI发表论文10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提高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提升科研能力。
3.建设内容及措施
(1)组建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引进3-5名在广东省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培养、引进3-5在市内具有较大影响和较大发展后劲的中青年学者,10-15名
具有博士学位40岁以下的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
(2)科学研究成果
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的科研攻关能力,申请国家级科研课题,增加三大索引论文数量。紧跟广东省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成果转化的步伐,建立产学研基地。争取每三年分别承担1-2项国家级、广东省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在计算机基础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二、三等奖。在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3-5篇。
(3)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条件建设 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和投入,建立通讯实验室,购置小型机。把网络实验室和软件实验室分别改造成为网络工程实验室和软件工程实验室。使本学科生均设备占有量达到15000元以上。
(4)做好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的支持和保障工作 做好学科建设所需的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的支持和保障工作,提高获取情报信息的技术手段。加强院系两级图书资料、文献、科技情报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建设完善学校校园网,在校园内实现网络化教学与管理,建立起先进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完善各类管理系统,构建虚拟的校区服务平台,应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构建电子化图书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提供的光盘数据库远程检索服务,国际国内联机检索服务,加强重点学科资源建设。
(5)学术交流
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建立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请国外专家2-3人次来本学科作学术交流报告。派遣2-4为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人次参加国内高级别的学术会议。
(6)学科方向建设
我校的计算科学与技术主要依托1系1所4室,即计算科学与技术系、软件研究所以及经济与硬件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其中电子商务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本学科主要学术团队包括44人,以计算科学与技术系师资队伍为主体整合校内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仿真、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网络、分布式计算)和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数据库等)研究的师资力量。计算科学与技术学术团队分为三个层次: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后备骨干。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3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其他人员都具有硕士学位。从学术队伍看,本硕士申报点师资力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等合理。
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信息安全工程与技术、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金融信息化工程等方面,这些研究内容和方向的开展对我校工商管理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7)建设措施
① 注重管理科学的研究与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紧密结合,注重解决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是管理实践开发,只有将计算科学与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管理实践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计算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适应未来发展特点、具有特色的计算科学与技术研究成果。
② 加强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群体的培养。强化对项目的审批、检查、评估等各环节的力度,提高青年人才队伍和地区人才队伍的学术水平;更多地加强对有一定影响力和有较高学术积累的学术团队和学者的资助,提高他们的原始创新能力。探索适宜机制,加大力度引进国外高水平学者,特别是将帅型人才。
③ 加强学科交叉,努力开创新学科方向。计算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推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大力推动学科交叉,才有可能提出新的学科方向,从而推动管理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并为解决我省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④ 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倡规范性研究,重视研究方法与国际接轨,定期举办研究方法论讲习班,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交流研究方法,提高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学术水平。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国门,向国外优秀学者学习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工具。
⑤ 完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目前,学科方向研究人员比较分散,对于有效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有些困难。学科点的各研究方向在学术交流与相互融合方面有待于提高和深入展开。我们将立足于本校,放眼于未来,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内同行的先进经验,结合社会需要,创建具有广东金融学院特色的“计算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
⑥ 大力加强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建设,要根据学科梯队的优势、科研基础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需要来设置研究方向。重点学科应选择一两个重点研究方向进行攻关,通过争取承担大型重点科研项目,创造出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学校各种基础设施完备,教学及科研设备较齐全,能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需要。
1.校舍建设功能齐备,可以研究生培养提供基本教学、生活保障
近年来,学院投入2.5亿元拓展校园面积,进行包括校舍改造和校园环境整治等内容在内的校园建设。202_年又投资2.5亿建设北校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学院北区第一期工程超过9万平方米基本竣工并投入使用后,学院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用餐等一批教学生或设施等在内本部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全部教学设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学院加大传统课室改造力度,目前已拥有多媒体综合课室72间,202_年12月底将完成覆盖60个课室具有录播功能的高性能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另有教学数字电视系统和红外听音系统、数字语言实验室1间、同声传译实验室1间、语音实验室4间等语言学习环境。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条件准备方面,学院领导高瞻远瞩,在新校区规划中预留了可专门用于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以及研究生社团办公室及研究生活动中心,以为学院申报硕士学位学科授权资格留下了硬件设施的扩展空间。
2.实验室体系完善先进,共享性和实用性突出近年来,我院投入约4500万元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对各类实验室进行了重新的规划改造,已建成设备较为先进、布局较为合理、功能较为齐全的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条件大为改善。实验中心是一个基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构建的信息化通用系统,以高速以太网(千兆骨干,10/100兆到桌面)和Client/serverIntranet/Internet为运行平台,以数字多媒体技术为示教系统,以卫星接收、扫描识别为信息采集输入手段,以网络打印、网络硬盘和光盘刻录为输出保存方案的硬件设备系统,同时配备一定专业化软件、综合案例、数据、图表、知识系统等要素,构建出一系列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虚拟现实环境,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并支持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发。目前建设的实验室有金融实验室、保险实验室、模拟银行、国际贸易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ERP管理实验室、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财务会计综合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应用心理学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验室、商务英语实验室、数字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等29间,总面积4369平方米。其中由金融、模拟银行、保险和货币博物馆整合的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_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学校学科建设、科研、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设备及师资保障。
3.图书资料较丰富,为从事科学研究提供良好资源保障
我院图书馆由院本部总馆和肇庆校区分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近8785平方米,共有书库6个,各位阅览室6个,阅览席位500多个,每周开放时间达70小时。图书馆藏书125万册,其中外文图书7000余册,期刊合订本13000余册,中外文现刊2167种。馆藏文献以经济、法律、英语、计算机类书刊为主,其中经济类图书占全馆藏书的30%。除了纸质印本资源外,图书馆存有电子图书15万种。数字资源建设以引进权威资源为主,自荐特色资源为辅助,现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经济信息网、wind中国金融数据库、中宏数据网、人大复印资料、国泰君安金融数据库等多种数字资源及超星电子图书,自建有馆藏书目数据库、《金融教学参考(内刊)》数据库等。另外,作为广东网络图书馆的成员馆,我院图书馆可以共享广东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全馆依托SULCMISⅢ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构建了随书光盘发布管理系统,TPI全文数据库检索发布系统等,设施先进、通畅高效的网络服务平台,使得图书馆服务除了提供传统型服务外,提供网络服务,还提供校园网络环境下的网上服务,并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的全面网络化管理。实力雄厚的图书资源,为我院经、管等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使得我院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立项提供了基本条件。
4.校园网建设水平较高
202_到202_年,我院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通过01年、05年和08年三期校园网建设工程的集中建设,完善了“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高速出口带宽”的校园网;网络中心机房占地400平方米,配备2台40KV的不间断电源,具有良好的恒温恒湿系统和监控系统,是全院的数据中心,为学校设备运行提供支持。同时还配备两台万兆核心交换机双机热备主干设备,120多台高性能服务器和网络安全设备及链路优化设备,以及12T容量的光纤存储设备;校园网铺设光缆总长度达80公里,信息点数达15000个,联网计算机达6500多台,建成一个千兆以太网主干,范围扩展到全校所有教学、科研、办公、服务乃至生活场所,网络通达的教学、科研、办公建筑物数与比例96%以上。校本部出口分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34M)和中国电信网(Chinanet)(300M)两条链路,肇庆校区申请了100M链路,两校区之间通过20M专线连接。初步实现了校园内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满足了全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需要。
(二)建设目标
根据学院“十一·五”规划,学院在本科建制建设完成初级阶段之后,学院工作重点就由本科建设巩固阶段,逐步转向研究生教育的申报工作中来。为配合学院办学层次的提升,学校公共设施建设也就应该围绕着办学目标的转换而转变。在满足本科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公共设施就应该转向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上来,这时高等院校的发展规律。广东金融学院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违背这条规律。根据这一导向,就我院公共设施建设而言,在近几年的基础设施完成之后的202_-202_年,学院将结合经济、管理等主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按照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其他学科等分层次投入经费,加强对校舍用房、实验室设备、文献资料、信息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通过这些硬件的建设,力争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申报科研项目、承担科研任务创造良好条件,为学科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设内容及措施
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校园面积。结合学科发展及研究生培养特点,分层次、分批次投入,加强在校舍、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
校舍建设。做好校园建设规划。我院北校区建设的第一期工程已经竣工,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分别将在202_年和202_年完成。后两期工程完成后,我院北校区建筑面积将增加26.4万平方米,我院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用餐等一批教学生或设施等在内本部教学建筑面积超过6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教学用房等,全部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完全能够较好地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加大传统课室改造力度,实现教室100%多媒体化。在学院校园建设规划中,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龙头意识”,在校园建设规划时科学考虑学科发展规划。分层次、分步骤、有计划地新建主干学科专门校舍用房,为研究生教育预留小课室用房规划与设计。使得硕士学位学科授权学科被批准后,研究生学位授权学科能够有专门的研究生学科资料室、教室、讨论室,各学科有导师指导室、会议室、活动中心等,并实现100%教室的多媒体化。
实验室建设。按一级学科建设规划进一步新建及改造实验室,对全院实验室及实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大幅度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以一级主干学科实验室为依托,拓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实验室功能,将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一个满足我校未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各专业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地。广大师生和研究人员可在此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进行各种模型的教学研究和仿真模拟。并为所有学科各专业软件模型提供一个资源交互共享的局域网环境,并在运行和使用中具有安全、可靠、高效、灵活的性能,成为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有力工具。把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ERP实验中心等实验室建设成本科生、研究生等各层次高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202_-202_年新增加实验室面积1200平方米,202_-202_年新增实验室面积1500平方米,到202_年实验室面积累计7000平方米以上,增幅达30%左右。实验设备平均每年投入100-150万元,共计划内600万元左右,到202_年后设备价值达7000多万元,增幅50%。
图书资料建设。学院本部北校区建设到202_年完成后,新的图书中心面积将达到33510平方米,货币博物馆8605平方米。在图书资料建设上,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学科分类建设的步骤建设图书资料。增加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外文期刊的订阅,使学校图书资料总量要达到200万册;重点是数据库资源建设,继续完善信息网络与数据库建设,使我院数据库总量超过30个,以适应研究生教育对科研资源的要求。继续订购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EBSCO外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数据库等中外文全文数据库,202_-202_年新增Elsevier Science全文学术期刊、Westlaw、BSP商业资源全文数据库、ASP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SCI、SSCI、等数据库、JSTOR、ESP、SAGE等数据库。
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当今国内外高校加快发展提升的潮流和重要战略举措,将有力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广东金融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实现“数字金院”的目的。
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建设,二是资源建设,三是管理体制建设。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网、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硬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财务、人事、档案、电话、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和建设;管理体制建设主要包括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环境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管理体制建设是保障。从我院的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构建数字化校园。202_年我院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202_年初步建成,202_年全面建数字化校园。
第三篇: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申请报告
申请单位:赤峰学院
一、发展概况
赤峰学院是202_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立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7年成立的赤峰师范学校。厚重的办学历史和人才培养的突出贡献,铸就了赤峰学院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和知名育人品牌。进入“十二五”以来,学校坚持走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转型发展道路,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学校面貌日新月异。
202_年,作为国家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首家被评高校,学校顺利通过评估,并入选全国高校以评促建先进典型案例库。同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填补了自治区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空白。202_年,学校实施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ISEC项目,引入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有力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202_年,学校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突破口,实现了个别专业的一本招生。202_年,学校凭借在率先转型发展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被确立为全区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的排头兵,同时被列入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将获得国家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202_年,依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支持赤峰学院等高校加强博士、硕士单位建设”的指示精神,在现有研究生教育基础上,学校进一步调整机构设置,整合教育资源,划拨专项经费,强化协同创新,为支撑研究生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办学定位与特色
赤峰学院是赤峰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也是内蒙古东部五盟市三所本科院校之一,在服务赤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
学校所在地赤峰市,地处蒙冀辽三省交汇处。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4.3万,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其中蒙古族人口94.3万。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红山文化发祥地、北方诸多游牧民族发源地、契丹辽王朝故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浓厚的“草原文化”底蕴。赤峰市是内蒙古“锡赤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也是京津冀城市一体化的重要一员,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均十分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赤峰学院立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依托赤峰市及周边地区得天独厚的办学资源和条件,深入挖掘建校六十年来业已形成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特色,坚持“区域性、民族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和“立足赤峰、面向全区、辐射周边”的服务面向,确立了把学校打造成蒙东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与服务基地的奋斗目标。
在凝练形成办学特色方面,学校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厚重的人 文资源优势,在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古文化研究方面拥有了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202_年,学校学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学校还着力保持和发挥数十年开展民族师范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在民族教育和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相对优势。近年来,学校坚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与安博教育集团等8家知名企业在11个专业方向开展专业共建,取得了协同育人的良好效果。
赤峰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经世致用、立己达人”的校训,形成了“追求卓越、志在一流”的大学精神。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开拓奋进,正在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三、师资队伍与水平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32人,其中教授159人,副教授367人,生师比为13:1。202_年以来,学校通过实施“百名博士培养与引进计划”等人才工程,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目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2人,硕士学位教师505人,还有41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还柔性引进了60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或兼职研究生导师。
自202_年起,学校就开始与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国立师范大学联合培养考古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培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202_年,学 校开始承担“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任务。目前,学校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并形成了一支力量较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学校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培养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人才培养与质量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3500余人,硕士研究生42人,留学生146人;开设51个本科专业和部分专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集研究生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十二五”以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点开展了学分制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实效。在此期间,学生在全国及自治区“挑战杯”等大赛中屡创佳绩,共获得重要奖项60余项;教师的4项教学成果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近年来,学校的招生就业形势良好,招生录取分数不断攀升,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左右。学校赤峰籍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30%以上,锡、赤、通籍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赤峰学院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蒙东地区人才培养高地。
五、科学研究与贡献
学校拥有6个自治区级社科研究基地,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十二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科研项目56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460项,有33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奖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9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0余篇,出版 学术专著和教材366部。
近年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项目,其中与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的合作项目取得了突出成效。202_年6月,经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专家审核,赤峰学院获批成为内蒙古仅有的3家参加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的高校,并成为“中国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成员单位。
六、条件支撑与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点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方筹措资金,设立专项经费,初步建立了政策支撑、资源投入和人员保障的长效机制。学校与内蒙古文化厅联合申报获批了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赤峰市文化局、教育局和旅游局在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方面均给予学校大力支持。在业已开展的文博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学校在招生录取、教学组织、学术交流、奖助学金、学生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建立起了完善的管理体系。202_年,学校专门成立研究生处,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
综上所述,赤峰学院虽然目前与国家规定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基本条件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在拟申请新增的文物与博物馆、教育、旅游管理等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具有鲜明特色和相对优势,并已经具备新增学位授权点的基本条件,符合国家、自治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能够保证相关类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将按要求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大力增加投入,提高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争取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基 本条件。在充分分析和论证基础上,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在校内公示无异议,现向自治区政府学位委员会申请按需推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请予以审核。
特此报告。
第四篇: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自查报告
(培养单位名称)(学位类别名称)(专业领域名称)
(提纲)
一、基本情况 1.工作概况 2.主要做法 3.取得的成效 4.特色与经验
二、自查情况
1.管理情况(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机构设置和相应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档案文件是否齐备,管理及质量保障措施是否完善,以及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2.招生情况(在招生规模、资格审查、考试录取等方面,是否严格执行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有关政策和文件要求)
3.培养情况(培养工作是否严格执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以及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
4.异地办学情况(包括本单位异地办学地点、规模,合作单位情况,采用何种授课方式,教学组织管理等。)
5.收费情况(包括收费标准,是否报当地物价部门审批或备案,教学投入情况等)
6.委托中介机构招生情况(在招生过程中,如有委托中介机构招生,请说明具体委托机构、收费、办学、管理等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建议与意见
注:
自查报告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工作情况,可用数据、图表等形式说明工作开展情况,各项数据应真实准确。
第五篇:《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编写提纲
附件二
《省(自治区、市辖市)202_~202_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编写提纲
一、省(自治区、市辖市)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1.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需求和发展战略;
2.高等教育现有布局、结构;
3.学位授权体系建设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预测。
二、拟新增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学科专业名单
三、拟新增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
1.拟新增学位授予单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位授权体系发展
建设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2.拟新增学位授予单位及其主要学科现有条件和水平分析;
四、建设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
2.资金投入;
3.监督检查。
附件: 《立项建设单位项目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