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关注社会、关爱民生、共建和谐校园doc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20-1074935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2 21:52: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注社会、关爱民生、共建和谐校园doc

建设和谐校园须念好五个“一字经”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把 “共建和谐校园,共享校园和谐”的目标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关键要从细处着手,念好人、事、物、景、情五个“一字经”。

突出核心,培育“人”和。“和谐”的本意是和衷共济,协调和睦。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人,是以“人和”为基本标志的有序发展。校园中的人,主要由干部、教师、职工、学员构成,其中各级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基础。培育“人和”,要从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着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一级组织要做到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工作上多一份要求,生活上多一些关心;对个人而言,要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多讲一点服从。同志同学同事之间,要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心。每一个人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修炼。这样才能形成见贤思齐、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人和”氛围,营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

把握重点,注重“事”和。和谐校园的建设,最终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事业的发展上。如果教学、科研事业难以发展,质量萎缩萧条,前景堪忧,肯定无和谐可言。校园的和谐程度必然要通过校园内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体现出来,诸如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安排、教学科研活动的实施、校园建设以服务保障、干部教师的考核评价、安全稳定家庭和睦程度等等无一不关系到校园的和谐。只有注重“事”和,做到围绕大事抓小事,事事公正;人人时时想做事,件件常抓,家家户户不生事,邻里和睦,学校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充满活力与生机。

强化保障,创造“物”和。和谐校园建设如果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物的和谐既表现为教学、科研设施配置的和谐、教职员工福利待遇的和谐,又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教学、科研设施配置和谐与否,关键要体现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上,体现在有利于学员培养上,体现在有利于人人身心健康上。相比显性和谐,隐性的和谐更为重要。只有我们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谐,才能够为维系校园和谐提供有力的保障。

加强建设,营造“景”和。建设和谐校园,优化环境、营造“景”和是重要内容之一。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心灵,愉悦人的身心,激发人的上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和谐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事物都是一道靓丽风景,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的任何一处景致,就可以感知校园和谐的风貌,透视校园的精神。因此,校园里每一名干部、教师、职工和学员,都要从我做起,树立主人翁意识,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关心学校的一事一人,为构建优美和谐的校园添砖加瓦。

提升人文,孕育“情”和。和谐校园建设还体现在“情”和上,具体体现在以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方面。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用高尚的道德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雅的文化陶冶人。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为个性地伸展提供空间,使和谐校园文化成为最优秀的隐性课程,似“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以最深刻最有效的方式进入教职员工的心灵深处。

和谐校园,需要你做的那一点点

和谐继承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和谐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博”和“太和万物”的最高理想。和谐,并不是一时之风,而是历史传承的必然与要求。孔子“论语”人与自然的儒家和谐文化,老子“道德经”自然与人的道家和谐文化,先秦人与法制的法家和谐文化等等,无不显示出我们民族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而言,在今天这个和平时代,更不可忽视和谐社会的建设,它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强盛。

社会和谐,需要组成它的每一部分,每一团体的和谐。那么,处于象牙塔里的我们,构建和谐校园自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纵观我们的校园,和谐的风气是否日渐形成?你是不是促进校园和谐的一分子呢?你为和谐做了些什么呢?

图书馆里昔日的冷清已被今日的“热闹”所取代,热闹而并非喧哗。桌子不再孤单,板凳不再寂寞。你求知的双眼只被书本深深的吸引,无暇它顾。一度占座位,占柜子而招人骂的你现在也慢慢地退出了“占”家族,学会了资源共享。于是,谩骂声少了,和谐之气浓了。

绿地上,或许留下过你曾“勇于开拓”的脚印。那一条小路也许就是你对鲁迅“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思想的曲解与“成功”实践的恶果。但是,现在的你,早已悔过自新,向鲁迅认错,给绿草赔罪,脚下留情,那条小路依稀又生出了新绿,恢复了生机,校园的绿地终于完整无缺地向我们展现了它的魅力。

你曾唱着“雪一片一片……”飘洒着手中雪白的纸片,还自以为潇洒。而今,你为这样的行为感到无比的羞耻。于是,你谦卑地捡起地上的垃圾,认真地扔进了垃圾箱。

球场上,你曾坚信自己的球队所向披靡永远是No.1对对方球员不屑一顾,你傲慢的神情与姿态招致众人的愤怒与不满,冲撞,厮打。后来,你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你反省自我,对方也认识了错误。当高昂的头低下,当愤怒的火压下,球场上我们再次看到的是精彩与活力。

餐厅里,你以前是人群中杀出的“高手”,挤过众身躯,端了盘子匆匆而去。而今你也自觉地加入了排队的行列,多等一分,但心情舒畅。你也自觉端走自己的盘子和碗,感觉只是多走几步的事。

宿舍里,偏偏让你碰到了一个“眼中钉”,你看她什么都不顺眼,争吵,讥讽,甚至大打出手,宿舍被你们搞得鸡犬不宁,即使你选择“冷战”也时刻充斥着一股火药味,你发现其实这样于事无补。于是,放下仇恨的刀,你约她畅谈一番,其实,你们之间没有什么似海深的仇恨,没有什么化解不了的结。你找回了遗失的美好,宿舍里也响起了欢乐的歌声。

有一段时间,你眉头紧锁,或因前途渺茫,或因感情受挫,或只是自我哀叹,你心情沮丧。于是,你跨进心理咨询室为你敞开的大门,老师耐心的开导使你轻松地放下千斤重石,你长舒一口气,发现天空依旧蔚蓝,鸟儿自由飞过。

美丽的校园,健康向上的你我。和谐,尽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或许,只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或许,只需退后一步,或许,只需敞开胸怀,或许……于是,我们生活和谐,学习和谐,心理和谐。

和谐校园,需要你做的那一点点。

第二篇:平川镇:关注民生共建和谐

平川镇:关注民生共建和谐

11月23日,临泽县平川镇三一村成功调解了一起耕地地埂纠纷,双方当事人紧紧握住双手,并高兴地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一件长达两年争议不决的纠纷在该镇镇、村、下基层工作组三方的协同配合下成功调处。

据悉,平川镇三一村七社的谢正兵因202_年3月份松地的时候,不小心将和谢正全耕地相连的地垠拉平,双方重新加埂,但因划分不清时常发生争议,昔日的好兄弟反目成仇。由于种种原因,这起土地补偿纠纷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成为该村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对于本次纠纷,该镇高度重视,多方联合,积极参与,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依据有关法律、政策成功调解了这起纠纷。

连日来,平川镇以千名干部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信访维稳工作力度,与下基层工作组协同配合,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力打造平安乡镇,至目前:共排查出了重点信访矛盾纠纷8件,并指定了镇领导包案、站所包抓,明确了办结时限,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兰 鹤郭义明)

第三篇:政协关注民生共建和谐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坐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关注民生,共建和谐》

题记: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山西调研时说: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202_年4月18日《贵州

政协报》在头版头条上《委员提案关注民生健康,**县建“连心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的标题特别醒目。那一天,**县政协机关的人们在谈论,政协委员们在谈论,其他三家班子的同志们在谈论,县城区几万居民在谈论,从写在他们的脸上的笑意里我读懂了,那是对这一“生命工程”、“民心工程”的重视和关注;是对政协委员建诤言、献良策的欣赏和褒扬;更是对政协潜心履职、"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的赞同和肯定。

公元二00七年元旦假后的第一天,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恣意的下着,遮天蔽日的浓雾笼罩着山野,踏着泥泞,迎着寒风,为了办理好政协委员在县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应尽快划定的》提案,主席张克培和副主席王建平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视察组,对“县城居民饮用水源保护及管理情况”进行视察。

也许,他们的行动感动了上苍,不知何时,雨停了,雾散了,他们的足迹已经走遍了新街河、大岭、土地塘、桐梓土、乾隆、白沙等积雨面积27平方公里的区域。

也许,是心灵感应,情相连,意相随,心相通。在视察组里渐渐出现了很多张陌生的面孔,他们是水源所在地**县和思秉县的当地百姓,自觉来当向导,谈情况、解疑难。5个、10个,15、20个……,一路视察,他们的队伍不断状大。

视察中,他们认真记录着两岸村庄居民生活垃圾污染、废弃物污染、开山取石及采矿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等水源环境污染状况。

视察中,他们发现在水源源头的施秉县白沙与**县新寨村交界处——白沙河没有桥。人畜、车辆从河中通过,对饮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每逢涨水,两岸5000多名群众就只有望河兴叹。

建一座桥已经是当地百姓最迫切的愿望,也是解决饮水源污染的最急迫的要求。

听说要在此处架桥,当地老百姓那个高兴劲没法用语言形容。

他们纷纷提出建桥所需土地不要补偿,需搬迁的几座坟也不要补偿。一位姓巴的农民说:“干脆把我们划到**吧!”,有的群众甚至赌咒发誓保证,要保护好大家赖以生存的水源。

视察归来,主席会议把《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应尽快划定的》的提案上升为常委会建议案,修改丰富了提案内容.更名为《关于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及管理的建议案》,及时上报,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

县长来了。共同协商,逐条梳理,逐项落实。

交通局长来了。带着人员,带着项目,带着资金。

环保、城建、卫生、水利、林业、农业、畜牧、民政、旅游、城管、公安、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同志都来了。为民谋事,为民理事,为民办事。

县委书记说:“饮水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

城区居民说:感谢党和政府,把老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办理。

建议案很快得以落实!

还是看看4月18日《贵州政协报》那篇令人振奋的报道吧:

本报讯,3月16日上午,施秉、**两县交界处的白沙河地段来了一群人,当地群众兴奋不已,放弃了手中的农活来到了河边,原来是**县政协主席张克培率县政协提法委、白泥镇政府、县交通局等一行10人来到这里察看地行,协商落实修建 “连心桥”有关事宜。……

据悉,“连心桥”桥长32米,净跨度13米……预计年内可建成。

这就是我讲的**县政协关注民生共建和谐,一件提案引发的故事。

第四篇:关爱弱势群体,共建社会和谐

关爱弱势群体,共建社会和谐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中央、市委、县委的统一部署,经乡党委研究决定将基层组织建设年五月的主题定为“关爱弱势群体,共建社会和谐”。党员干部以身作责,率先垂范,在全乡上下形成“热心传、真心帮、积极带”的良好氛围。

一、热心传送科教文卫知识信息,改变科技弱势局面。一是邀请工商局、就业局、农委、科协等相关部门前来讲课,积极组织各村社成员入班学习,提升群众领悟科技、运用科技能力与适应市场规律的能力。近日,工商局于就业局在红椿乡成功完成了小微企业业务与技能培训,88名参会人员全部顺利毕业,红椿村拥有75家小微企业被称为“微型企业村”。二是成立了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科教文卫宣讲小分队,进入各个村社,进行专题讲座,宣传的内容包括农学技术、市场信息、惠民政策等各个方面。三是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做到“两制一提高”:完善村干部坐班制,推行走访登记卡制度,反馈群众意见提高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行“民事全程代办”制度,建立一支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二、真心帮扶弱势群体,提升社会温情。一是建立并完善党内帮扶机制,关心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确立一月一碰头,一月一走访的制度,让老党员切身体验到社会的巨大

变化,重温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激发老党员的生活热情与关心组织的责任心;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使广大无职党员有空间与机会发挥作用,成立腰鼓队、打连响、象棋党小组,让老党员担任组织者与协调者;完善党内一帮一制度,关心困难党员,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关心流动党员,发放慰问信,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二是坚持“大走访”,落实“结穷亲”政策,及时了解村情民意,让全乡群众老有所依、少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带,贫有所帮,灾有所济,提升社会温情,实现社会和谐与“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

三、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实现社会发展之根本。群众富财国富,人民丰则国丰,大力发展适用于群众发展的经济,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是社会发展的职责所在。一是确立农户增收帮扶户,党员干部一带二,农户一带一,通过结对帮扶,形成互帮互带的良好局面。二是优化环境,为群众发展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202_年红椿党委政府耗资60余万元改善烤烟线路与烤房建设,成功申报了“巫山庙党”地理商标,并设立了六名产烟大户与药材大户各三万元的奖励金,极大的鼓舞了群众投身特色产业发展的热情;三是提供便民服务,组织烤烟现场培训会、药材种植现场培训会六次,提供现代化优质地膜、肥料与科技信息,打通市场,引进中药材初开工公司,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关爱弱势群众,一扫因贫而弱、因病而弱、因科技而弱、因文化而弱的困境,优化发展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红

椿“巫山庙党的故乡,动植物的天堂,土家歌舞的海洋,赏雪纳凉的好地方,天赐大氧吧”的发展目标,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和幸福渝东门户的宏伟蓝图中发挥积极作用。(红椿 吴爱学)

第五篇: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提 要: 随着社会进一步地发展进步,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不同阶层群众的生活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当前,要提高关注民生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让关注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政府应当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重点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要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关键词: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社会公平社会和谐

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亿万人的切身利益。方法得当与否,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到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益,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具体表现如下:

1.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也充分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久。各级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循序渐进,一切从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着力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着力确保群众的安全需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可以说,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关键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头等大事[1]。

2.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它既体现着人民群众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利益,综合起来又关系着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的、整体的利益。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党和政府。所以,我们党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把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3.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深化认识的必然产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思想路线,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实质就是把对发展的认识真正地转到解决好民生问题上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

4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党以新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顺利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关系到

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政体的安全。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必须面对的三项重大任务。自觉地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保民生上,民生问题被放在新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即关注民生是关键、是根本、是核心。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关注民生是实现以人为本、体现发展目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关键[2]。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的根本所在。第三,关注民生是走出经济困境、战胜各种经济困难的力量源泉。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把事关人民群众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做好,给人民群众以信心和力量,共同度过经济困难的难关。

二、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层面关注民生解决民生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创新性地提出:“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当前,在福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要以胡锦涛总书记6月2 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指南,行动的纲领,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四大根本问题,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还有城乡差距的扩大化和地区差距的扩大化等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3]。

1.关注民生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时代,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的中心,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上个世纪末,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新时期面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衣食之忧,而是对诸如优质教育、稳定就业、公平分配、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住房供应、交通便利、食品安全、环境改善、社会公平等的日益迫切的需求,这表明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追求正在快速而全面地升级。从历史的视角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可以发现民生问题升级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发展的视角来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则需要采取综合而有效的一揽子措施并使之升华到制度化的层面。

2.关注民生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并逐步形成制度保证。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到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政府政策着力点的转移、各项关系民生制度的落实,关注民生正在成为我们社会的共同理念。一种理念的形成是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的,关注民生这一理念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深化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认识后,在观念上的集中反映。各级党委、政府有义务、有责任把关注民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念来树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主动作为。关注民生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这就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既要又好又快地实现经济发展,使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有具体的制度保障,使解决民生问题能够落到实处[3]。

3.政府要始终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核心任务。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城的乡居民过上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202_年人均GDP超过了202_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00美元,部分发达地区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202_美元[1]。极大改善。但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人均指标的持续大幅攀升,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即使以四大基本民生问题而论也是

如此: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并不牢靠,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义务教育福利性保障不足、受教育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岗位的增长并不能让大学生放心就业,农民工也不能安居乐业,城镇失业率更是在持续攀升,就业形势在未来十年都将相当严峻;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同样存在着失衡、失范与不公的现象;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更是城乡分割、漏洞巨大,大多数国民不能享受到应当享有的社会保障。解决不好新时期的民生问题,便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基础,更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因此,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系与核心任务[4]。

4.关注民生要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民生问题。今天,良好的教育、稳定的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安全的社会保障网、健康的生活环境、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乃至民主的政治、文明的法制、个人的尊严与体面,日益成为城乡人民的普遍追求,进而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考量的重大民生问题。但现实中最为迫切和直接相关的还是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民生问题。首先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此外,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机制,按照住房的供求关系,切实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基本满足需要的经济适用房,使人们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5.关注民生要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要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把城市开展共建共享的经验引向农村,实现以城带乡、共同发展。首先要统筹城乡规划,强化城乡规划的作用,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当前要特别重视规划和规划过程的严肃性、权威性。政府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要明确缩小城乡差距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其次要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注重质量,发挥特色;统筹城乡生产要素,努力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再次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良好条件。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满足农村生产结构优化和特色经济的需求。第四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要把重点放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公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健全教育、医疗等社会救助体系。逐步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不断增加收入渠道,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要求落到实处[5]。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今年3月7日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强调的:“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各级党委政府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 //news.sina.com.cn/c/202_-03-14/***1.shtm,l 202_-03-14.[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2_年10月19日第一版)

[3]胡锦涛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工青妇的全国政协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见202_年3月8日《人民日报》第1版)

[4]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见202_年3月6日《人民日报》第2版)

[5]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所作的重要讲话{202_年6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

二、谈谈对参加硕士生政治专题讲座的体会和建议

参加硕士生政治专题讲座的体会

通过这学期的政治专题讲座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如和蔼可亲的学者风度、对于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的重视,讲座人是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其语言、内容、逻辑之清晰,观点之新颖,让人叹服理性光芒的魅力,下面谈谈我对政治专题讲座的具体体会:

这学期学校对我们的政治课程改变以前政治讲座的模式,进行了有以前的围绕某个知识层面进行学习,变成了专题讲座的形式,每个课题都涉及到该学科的前沿与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各自专业的研究帮助很大。通过研究生政治专题讲座学习,不仅让我我了解到政治学习在生活工作中方面的应用,学习政治既是研究生增长才能、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使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让我们都能学习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博览群书、修学储能、修身养性,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想上保先进,理论上下功夫,行动上求实干,注重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觉悟的提高。

作为一名党员的我,更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改造,改正缺点,克服弱点,发扬优点。使自己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觉悟的提高。同时作为一名学生的我,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先行者和忠实实践者,结合自身定位,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和院系的科学发展。作为一名研究生的我,认为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思想上也要与时俱进。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让我的政治方向更加明确,思想更为活跃,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更加敏锐,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不会束手无策,反而使我游刃有余,灵活自如。

在面对政治专题讲座的重要性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虚心学习。为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形式化、表面化、文章化,不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那永远是毫无价值、盲目地学习。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做为一名学生应该有一种“与时惧进”的思想,否则会被远远地丢在后面甚至被社会所淘汰。在学习中,“多思考,常记些什么,写些东西”。唯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及时更新理念,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永远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一名知识层次有提高了研究生,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把自己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民族兴旺的重担。即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政治为经济服务 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世界格局,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在课余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培养,拓宽知识面。通过这次政治专题讲座的学习,我也深刻的体会、反省,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将不断反省自己,以十分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去对待工作,努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效率,把工作尽快尽好的完成,不断的追求完美。我会牢记自己是一个学生干部,培养朴实的工作作风,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讲座的价值远远超过思想政治课本身。使我充分认识到,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有多种视角去把握,理论创新的契机可能存在于用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新的视角、其他学科比较成熟的理论来理解与解释某一特定研究对象,这对于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大厦是有重要意义的;其次,理论研究是对形态各异的复杂现象之后本质

性规律的一步步追问,并最终力图发现存在与现象之后最本质的规律,然后对其进行理论描述,在此基础上,寻找指导现实的可操作的理论构架。同时讲座者逻辑思路的清晰、论据的详实、表达的流畅与生动,这几个方面恰是我未来几年感觉应提高的方面,我总结为可以结合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1)发现问题的创新意识;(2)文献与知识存量的积累;(3)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4)在行文、语言的流畅方面有提高。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变成谋划工作的思路,变成促进学习,促进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在此对老师为我们的精心培养和谆谆教诲表示感谢!

对政治专题讲座的建议

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索质。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使位学生都能参与和决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一、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在不同层次和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为营造和谐、互动、高效的理想课堂。

二、激活对话。彰显教师教学机智和智慧。进行对话交流,面对面地心灵碰撞才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插话,发表自已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这样更要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彰显自己的教学机智,弘扬自己的智慧。

三、合作探究,弘扬团队精神。激发他们表示自己的意见,多动脑、多思考,决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观众”。还要鼓励同学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教师引领,促使课堂和谐、互动、高效,才能形成一种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鼓励下,学得更好,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获得学以致用的鉴赏力、判断力和选择力。

关注社会、关爱民生、共建和谐校园doc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