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关于新建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编辑:梦里花落 识别码:20-1086358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31 19:54: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新建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建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摘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现代农业的逐步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尤其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

新建县遵照中央、省、市精神,于202_年12月启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县政府也出台了《新建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建县深化改革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府发[202_]14号)的文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工作推进较慢。202_年9月30日,新建县县委、县政府重新出台了改革的规范性文件——《新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建县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府办发[202_]55号)的文件,强力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一、新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与编制核定工作

新建县编办根据《新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建县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府办发[202_]55号)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的通知》(新编办发[202_]24号)文件,在全县设置18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核定编制166人,并已将编制全部上划到县。

2、资产核查工作

完成了原农业四站(农技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农机站)国有资产核查工作。并确定了资产国有、管理分类的原则。

3、综合站行政班子的建设

综合站站长的推荐任命通过发布公告、组织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票决、拟任人选公示、组织部任命的工作程序开展,已完成乡镇综合站站长公推优选工作。

综合站副站长公开推荐工作经过各工作组与各乡镇党委的沟通,按照发布公告、召开推荐大会、组织考察、研究决定、任前公示、下发任命通知的程序开展,各乡镇党委都按相关要求完成了推荐上报工作。在经过公示后,新建县农业局党委和新建县农机局党组也联合发文进行了任命。

4、综合站收编人员的编制、工资、档案上划工作

人员收编工作经过新建县农业局、农机局、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与各乡镇共同努力,通过充分征求当事人意见及联合工作组多次审核,确定了收编对象221人,其中农业口174人(在职122人、退休52人),农机口47人(在职30人、退休17人);在职人员152人(农业口122人、农机口30人),退休人员69人(农业口52人、农机口17人)。经与新建县人保局、财政局、编办等单位的密切沟通,已全面完成收编人员的财政工资上划工作,工资卡也全部发放给了收编对象。档案移交工作已按干部档案管理权限完成。

5、人员待遇和工作经费

新建县政府已将乡镇综合站事业编制人员的绩效工资落实到位,所有乡镇综合站收编人员在编制、工资上划之前已由县财政统筹解决。

县财政在安排202_年财政预算时,预先给每个乡镇综合站安排了每年2万元工作经费,下一步重点解决人头办公经费问题。

6、岗位的确立和人员定岗工作

根据《新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建县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府办发[202_]55号)文件精神,各乡镇综合站设立了植保员、种子员、栽培技术员、土肥员、农情信息员、农机员、动物防疫员、水产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等九个岗位。新建县农业局、农机局联合下发文件对各岗位以及综合站站长、副站长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各乡镇综合站也完成了人员定岗工作,并将各工作岗位职责上墙。

7、综合站站房建设工作

维修站房建设、临时站房建设已基本完成,永久站房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其中松湖、乐化、联圩、南矶等四个乡镇综合站利用现有条件,按上级要求将站房维修到位,全县其他乡镇综合站也按必须配备农技服务大厅、检测与设备室、农民培训教室和站员办公室以及统一外部标识等要求,完成了临时站房的站房建设。同时,需重建永久性站房的各乡镇也以文件形式确立了综合站永久站房的建设用地,新建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领导小组确立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的“三统一”原则,全力推进永久性站房重建工作。

二、新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几年,依靠项目支持县乡农技综合站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主要还是办公等基本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不大,专业技术设备基本还是空白,测土配方施肥的检验也还靠县中心来做。

2、人才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现有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较大,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受到影响,在指导农民开展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县这几年统一组织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招考中,农业科技人员一直未列入招考计划,现有科技人员断代严重,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后备人才堪忧。且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为了维持正常的开展工作,需要在经营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理论学习少了,调查研究少了,在知识更新和推广水平上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3、科技服务手段陈旧,创新方式不多。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联合协作不足,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创新不多,仍停留在办班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材料、示范带动等基本层面上,科技推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还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4、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也是农业科技服务目前面对的一个难题。由于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农技推广人员面对的多为老人、妇女等劳动能力低,文化素质不高的群体,新技术的推广颇费气力,进展也比较缓慢。

三、新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组认为:我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还不尽完善,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证明,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我们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上提高对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认识。一方面,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重视农业,重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县政府要制定约束乡镇政府行为、严禁占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人员编制、切实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人员的主要精力能够用来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有效措施,确保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技术人员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2、强化技术培训,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人员素质 提高农业服务体系人员综合素质是搞好农业服务工作的基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服务体系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内容已从原来单纯的技术服务转变为涉及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多个专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这就要求农业服务体系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农业科技人员短缺,人员老化、结构性短缺现象普遍存在。组织人事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农业服务体系人员的轮训和知识更新,特别是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里的非专业人员更是要开展岗前培训,强化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以提高农业服务体系队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细胞,他们的活力决定农业科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切实调整配备好农业科技专业人员,通过内部调整优化人员专业结构,使农技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比例最低达到70%以上。同时要重视补充新鲜血液,在坚持农业科技人员全员聘用制管理制度,公开招聘、凡进必考、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人事制度的前提下,人事局在制定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计划时,应把农业科技人员列入计划,适当放宽招考条件,把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进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应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鼓励通过自学、进修深造和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应重视农业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定向委培等形式,解决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农业科技部门应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工作绩效与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福利补贴挂钩,对有突出贡献者政府应给予重奖。

3、创新机制,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纯政府型的服务机构和纯公益性的服务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也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已迫在眉睫。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要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积极探索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种养殖大户和产业化基地签订技术推广、承包合同,积极探索按合同要求提供规范化的有偿技术服务途径;通过以资金入股、项目技术参股等形式领办创办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等经济实体,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回报新机制;通过转变服务方式,促使科技服务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信息、技术、购销一体化综合服务转化,向农科教一体化转化,通过整合资源,引导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协会等途径,提高技术的集成化水平,降低推广成本。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考评机制,是规范农技推广人员行为、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农业服务体系高效运转、健康发展的保证。首先,县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一定要拥有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工作的部分安排权和绩效考评的表决权,以遏制在职不在岗的现象蔓延,确保农业技术人员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其次,乡镇应建立农技推广人员联系农户制度,综合站成员每人每年负责几块高产技术示范田(地)的建设指导,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与示范农户满意程度挂钩,以提醒工作人员时刻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避免综合站农技推广服务职能的偏废,确保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的健康发展。

4、加强服务网络建设

应由政府统一规划,科技部门牵头,农、林、水等涉农部门配合,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市场主导经营性服务的科技服务网络,既发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作用,又有私营农资企业的参与;既发挥专家型人才的作用,又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利用政策导向,吸引壮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补充基层科技力量的不足,逐步形成服务主体多形式、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网络建设中,县、乡服务机构建设虽然还很薄弱,虽有机构、有人员、有基本的服务设施,而相当一部分村网络建设还是空白,县、乡服务缺乏承接。从这一实际出发,我县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在继续重视加强县乡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主攻点应放在村一级。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的村应进一步鼓励引导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支持和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组织与其他人员以自愿联合、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民主管理和平等互助的原则,组建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社和其他类型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地处偏远或优势产业不明显的村,要扶持发展农资经营户、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联系点,对经营者和种养户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担当起对当地农户的基本生产技术指导,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办好农业科技信息网站,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专家咨询交流的服务作用。

5、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投入

农业科技服务部门资金困难是普遍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途径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服务当作公共事业来办,把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逐年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建设、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建设上的扶持政策,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信贷上的更多倾斜。四是鼓励农产品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五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化经营为格局的新模式、新机制。

第二篇:平江县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平江县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县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县早在1979年便成立了平江县林业学会,1985年成立林业技术推广站。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县现已建成了比较健全的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1995年成立平江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下设一所三室,即林业科学研究所,林木丰产栽培室、森林保护室、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室,同时27个乡镇林业站也相继成立了林业技术服务站。202_年,县林业局根据林业工程建设的需要成立了林业技术领导小组,下设退耕办、生态办、油茶办、规划设计办。均由县局一把手担任主要负责人,现林业科技推广站核定编制18名,平均年龄42岁,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8人,中专文化的10人,都是林业工程师以上职称。

近年来我县林业科技推广站认真贯彻科教兴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的“科技服务林改,科技激活林改,科技支撑林改”的新思路,以资源培育为中心,深化林业科技推广功能性改革,加强林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林业科技服务“三农”能力、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能力、林业 1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林业科技推广持续发展能力等,努力构建一个适应需求、服务林业、的林业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加快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广大林农素质,推动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取得成效

一是是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林业科技成果。围绕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以资源培育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县林业科技推广站集中力量对先进适用的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推广了一批技术先进、见效快、效益显著的林业科技成果,尤其在“德字一号”丰产示范栽培、竹林丰产培育及其综合利用、松毛虫综合防治、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等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如以引进外来速生树种和挖掘培育乡土阔叶树种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了以香椿、桤木等速生树种,促进了我县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推广了毛竹低产林培育等配套技术,建立各类丰产高效示范基地10万亩;推广了油茶、茶叶等经济林栽培技术,使之成为山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推广了“德字一号”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德字一号”油茶是我县油茶产业开发的优良品种,自1992年开始,我县采用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繁育苗木4056万株,先后被推广到江西、湖北等4省43个县市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696工程造林。年内,争取中央财

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100万元,建立优良无性系苗木繁育基地10亩,新造高产示范基地500亩。

二是认真参加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打造两茶一竹,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我站委派技术精湛,在油茶及楠竹行业的技术领导作为科技特派员,在童市和加义进行油茶及楠竹的科技扶持,确保所在乡镇产业发展良好,科技转化成果得力。

三是定期实施林业科技培训班。县科技推广站每年每月举办油茶、毛竹等乡土培训班12期,确保全县林业产业常规发展;每年举办营林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林业技术人员和林业大户近600人,依托林业大户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59家,建立林业相关产业公司68处。

四是开展好科技下乡及进村入户活动。每年进行多次林业科技下乡活动。首先是县局组织局机关林业工程师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其次是结合林改各乡镇均进行了科技下村活动;最后进行了科技进村入户行动建设,具体定点加义镇思源村及芦头村,确实20户林农为为楠竹低产林改造示范户。

二、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县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显现的新变化,从单项技术推广向综合配套技术转变;从单一示范基地建设向产业方向发展;从项目分散向突出重点、规模效益

转变;从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多种主体的发展。这些新变化,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科技推广事业出现了新的问题,影响了科技推广体系的高效运转和服务质量。

(一)科技推广工作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一方面,许多地方对科技推广的重要性认识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有关科技推广机构建设、推广经费、推广人员待遇等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二)科技推广投入不足和推广网络体系不完善,制约林业科技推广的力度。我县林业科技投入总量严重不足,增长速度缓慢,渠道少。“十五”期间县级林业科技推广经费年均不足5000元。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人员正趋于萎缩,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差,缺少必要的推广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缓慢,自我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相关建议

一是要整合资源,构筑科技推广服务和成果转化的平台。首先是要整合信息资源。要充分发挥林业政务内网及互联网络信息流量大、交换速度快的优势,根据季节、农时做

好经常性的信息收集、发布工作,通过多种形式,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技术、市场、信息服务。其次是要整合人才资源。要把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共同为林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鼓励科技人员以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与林业生产经营者结成利益共同体。要加强对林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是要整合科技资源。要把多年来研究开发的林业科技成果和成熟的实用技术组装配套起来,加强技术档案管理,并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广大林农发布和推介。

二是要增加投入,确保科技经费逐年增长。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增加科技投入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增加林业科技推广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投入体系。

三是以人为本,加强科技推广网络和队伍的自身建设。高素质的林业科技推广队伍和健全、结构合理的推广网络是搞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本保证。首先是要建立并健全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同时加强各级推广机构的基础建设,购置必要的科技推广设备,改善推广手段和办公条件。其次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办法,加快培训步伐,全面提高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大力培养优秀科技推广人才;再次是要加大科普宣传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林业劳动者和广大林

农的素质,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农村的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

第三篇: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我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分为县级农技推广服务系统和乡级农技推广服务系统,县级农业科技服务系统由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畜牧兽医工作站、林果科技服务中心和种子管理站4个单位组成,同时13个农村乡镇分别设置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县乡两级密切配合,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2、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开展科教兴农工作,切实加大对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素质的培养,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目前全县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共47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7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7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6.4%、36.2%和57.4%。同时全面推行重点产业科技承包制度、岗位责任制、工效挂钩制度等多项激励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2、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我县围绕蜜瓜、蔬菜、枸杞、葡萄、草食畜等重点产业建设,细化完善培训内容,广泛开展科技宣讲,全面普及立体种植、节水灌溉、土壤改良及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设施精养、饲草料秸秆加工利用等实用技术,全面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以蜜瓜、甘草、枸杞、蔬菜等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6.4万亩,并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4个,其中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县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乡级农技推广队伍专业人员比重低、学历层次低、技术职称层次低、业务素质低、专业工作能力差的问题比较突出。

2、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首先现有的技术人员掌握常规技术的多,了解新技术、高科技的少,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其次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整合完善县乡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是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从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现实需要出发,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择优聘用高新技术和知识的优秀人才,逐步减少县乡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中的非专业技术人员,改善人员组成结构;二是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根据发展实际,及时制定完善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办事有章可循,达到用制度管好人、用好人的目的;三是逐步建立布局科学、合理、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业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状况,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2、进一步创新农科教结合机制。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加大重点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二是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其素质和就业能力;三是积极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步伐;四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实现向科技要效益,求发展。

第四篇: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十五年间,周口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在健全提高地(市)县两级科技推广站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和乡级林业站。

一、市县林技推广站建设

1991年~202_年市县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在逐步完善、充实,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业务范围在逐渐扩大,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市级林技推广站人员由17人增加到31人,其中科技人员由9人增加26人,业务范围由林木种苗良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森保检疫三大项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扩大到林木种苗良种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乡镇林业站、经济林花卉、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林业工程、调查规划设计,内设科室由3科1室增加到6科2室,县级林技推广机构的业务范围与人员分工也基本与市站相适应,人员也由1991年的102人增加到470人,科技人员由86人增加到220人。

二、乡镇林业站建设

作为林业推广体系基层机构的乡镇林业站建设,历经建立健全完善、下放归乡镇、收归县林业局、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四个阶段的坎坷历程。

1979年~1987年,随着各县市林业局从农业局中析出和逐渐独立完善,乡镇林业站也有部分恢复,特别是1987年春地区在鹿邑县召开全区服务体系建设会议后,1987年底各县市有恢复乡镇林业站113个,总人数335人,其中行管人员153人,技术人员27人,农-1-

民技术员149人;有办公地点的站94个,较好的站有8个。商水县由编委给编制,人事局下文委派站长,较好的有邓城、张庄林业站。西华县的红花镇开始较早,1984年办林果公司,职工有13人,能开展苗木销售、竹木检查、病虫检疫和育林基金征收等业务;其他县较好的乡站有扶沟县的包屯、崔桥;太康县的常营;鹿邑县的生铁冢、赵村。

此后,各县市对乡林业站抓紧建立健全、完善,进展迅速,特别是1989年,根据全省部署,地区农委、林业局各明确一名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地区林技站通过对1988年林业部《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对省站关于检查验收条件的细化,采取“抓两头促中间”分类指导、先期预查”等措施,一年内将全地区182个乡级林业站全部建成,达到有牌子、有章子、有房子等初级建站标准,一举通过全省的检查验收,10个县分别获得了地区的一、二、三等 奖表彰和奖励现金7.35万元,其中淮阳县、沈丘县2个县获一等奖,奖金7000元,项城、鹿邑、西华三县获二等奖,奖金6000元,其他五县获三等奖,奖金4000元,一二三等奖还另加奖202_-6000元不等的资金。有8个乡镇林业站拿到了全省乡镇林业站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牌。通过1990-1991年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1991年底初步形成了地、县、乡、村四级林业服务网络,乡级林业站工作人员达到946人(其中招聘人员309人),其中技术人员192人。各站都制定了林业站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必要的办公设备,不少站还有了文件柜,39个站建立了独家小院,具备了办公条件,人员还被

列入乡政府的编制序列,使业务工作初步纳入了正轨。一是多数站及时开展了工作,有的站工作还非常出色,能够认真编制本乡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绘制出总体规划图和施工图,建立了资源管理档案。二是除组织本乡开展育苗、造林、病虫防治、印发技术资料进行技术指导外,还处理毁林案件、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征收育林基金等工作,有的还结合当地林业生产实际、开展有偿服务和技术承包,如合同育苗、果树修剪、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为当地发展林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有条件乡林镇林业站还兴办的实体。四是参与了木材市场的管理。据当时统计,1989-1991年三年间,各乡镇林业站开展有偿服务和技术承包工作达131项,承包面积3万余亩,收入达28万元;经营农药265吨,收入24万元;防治发生大袋蛾的泡桐8000多万株;实体经营额达26万元,盈利8.9万元;参加全市201个木材市场的管理,按政策征收了育林基金。当时既能组织林业生产,管理林业资源、进行技术指导,又能结合服务开展多种经营,举办实体的站有46个,占25%,仅能开展正常业务和部分经营服务活动而没有兴办实体的站有102个,占56%,仅仅搭起林业站架子,而未能开展正常业务的站有34个,占19%。

乡级林业站的建站健全,使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在基层有了“腿”,各项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抛头,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病虫害防治、林业资源管理和育林基金的征收都发挥了其他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2年9月,乡镇“七所八站”下入到乡镇管理,出现了体制上县局没法管,财政上事业费不拨,工资“断奶”的情况,一度形成“人散线断网烂”局面,业务上虽然地县林技站代管,但由于体制不顺,工作上步履难艰,截止1995年底有20%的站尚能开展正常工作,30%的站只能开展站分工作,70%的站名存实亡。1995年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在省站和地区农委的重视下,市林业局组织了乡镇 林业站站长岗位培训,153个乡镇的站长接受了七门课程()学时的培训。1996年开始开展标准化林业站合格县建设活动后,各县虽与乡镇结合,使乡林业站有所恢复,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收效甚微。1997年8月根据“人、财、物归县管”的上级要求,各县的乡林业站陆续被收回县林业局管理,到1999年各乡镇林业站基本达到标准化合格站水平,至此,以市、县、乡林业站为骨架的林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正式建成。202_年工作人员虽已达976人,但因经费不足,业务活动未能全面恢复正常。此后,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完善,机构管理与业务活动渐趋正常,在202_年9月9日乡镇机构改革前,全市182个乡镇林业站有159个达到了有编制、有人员、有牌子、有公章、有房子、有通讯工具、有规章制度的“七有”标准,23个站没有通讯工具。核定编制650人,实有人数达723人,其中技术人员达218人,财政全额供给的687人,林业经费供给的4人,自收自支发工资的32人,站员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较1995年有明显提高,在巩固全市高级平原绿化成果、退耕还林和项目造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数林业站能够发挥宣传、管理执法、组织、管理的职能,真正成了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站”,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站”,组织林业生产推广林业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站”,引导和服务林农致富的“服务站”。

202_年9月9日~12月9日,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林业站被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机构取消,保留从事林业工作的编制岗位379个,工作人员除被分流、辞退外,竞聘上岗的还有409人,在岗人员也都由农业服务中心统一调配使用,不再有专职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岗位。

附:1991~202_年全市推广体系情况一览表

第五篇:蒙城县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情况报告

蒙城县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情况报告

一、总体情况

㈠乡镇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从202_年开始,省农委在我县进行了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省农委的指导下,我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了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综合改革工作,并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的农村科技推广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编制了我县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改革实施方案,我县所有乡镇的涉农单位整体上划,统一成立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在农业综合服务站内,设岗定位,各司其责,每个乡镇确定一名同志负责林业工作。目前,我县除城关镇不设农业综合服务站外,其它18个乡、镇、办事处、(包括范集工业园区、白杨林场)都设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并确定了一名同志负责林业工作。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日常管理由县农委负责,业务工作和 业务考核分别由县直各职能单位负责。

㈡县级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情况

1999年,我县经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从县林业局原有事业单位编制调剂,没有单独增加人员编制数量。目前,我县县级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由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营林站、森防站共同承担,各司其责。三个单位都是县编委定编单位,其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由于我县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职能主要有县营林站和森防站分担。县营林站的主要职责是:宣传国家和省有关国土绿化的法律、法规;拟定全县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计划;开展林业技术推广;负责营造林的核查验收工作。县森防站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负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新药剂药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应用;开展森林植物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组织、指导、协调重大和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工作。

㈢近年来我县林业建设成果

近年来,我县林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 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省“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植树造林数量持续增加。目前,我县森林面积53.8万亩,比五年前增加11.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03.25万立方米,比五年前增加43.25立方米;绿化率达到19.49%,比五年前提高4.29个百分点。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随着我县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林木病虫害呈加重趋势。近年来,我们在抓好国家级杨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的同时,积极推广林木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指导全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特别是针对近几年我县杨树枝梢害虫草履蚧危害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县发明了以缠绕透明胶带为主的综合防治草履蚧技术,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普遍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县杨树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造林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近年来,我们把造林质量和成活率列为春季植树造林考核的主要指标,着重抓了及早做好规划,注重栽植质量,降低栽植密度,加强技术指导和引进推广新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 高了我县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全县造林质量和效益也有了很大提高,连续多年我县造林成活率都在90%以上。

——林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2_年,县委、县政府把以林业资源为主的木材加工业列为我县“十一五”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从而加快了我县林产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已经建成投产10家胶合板加工企业,共有19条生产线,年产建筑模板总量约300万张,产值2亿元左右,就建筑模板生产来讲,我县的总体规模在我省淮北地区已基本形成了生产基地,产品80%以上销往县外。

二、机构设置情况

我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营林站、森防站和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都是由县编委批准的独立设置单位。

目前,我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核定编制5人,实际在编1人;营林站核定编制9 人,实际在编 11人;森防站核定编制 10 人,实际在编9 人;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核定编制150人(包括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等所有人员。其中,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5人)

三、人员结构情况

我县目前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36人(包括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林业技术干部)。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人,中级职称人员18人,初级职称人员16人。按年龄分,30岁 以下6人,31-40岁24人,41-50岁5人,51-60岁1人。

四、条件能力情况

目前,我县林业技术推广机构拥有办公楼一座,计 500平方米。其主要办公设施设备、检测仪器设备、培训宣传设备和交通工具配备如下:

电脑:15台 显微镜:2台 照相机:3部 摄像机:1部 GPS:10个 汽车:1辆 空调:15台

五、经费投入情况:

我县林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经费和业务工作经费全部为财政全额拨款。202_年人员经费121万元,业务经费59万元;202_年人员经费167万元,业务经费6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是县财政统一打卡发放,业务经费主要是育林基金收入(育林基金全额上缴县财政预算内管理)。

六、存在问题

1、基层林业职能发挥不够。我县乡镇林业站撤消成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现整体上划后,新的农业综合服务站,就林业工作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乡镇林业技术干部少,每个综合站只有1人负责林业工作,另外还有两个乡镇没有林业技术干部,远远满足不了全县林业工作的需要。二是在综合服务站的管理和考核上也暴露了一些矛盾,表现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日常工作由县农委负责管理,县直各涉农单位参与考核,造成了权责不清,影响了基层林业工作的开展。

2、经费不足,服务效能不高。县林业技术推广经费紧张,投入不足与任务繁重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林业技术人员不足,推广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从202_年以后,我县就没有分配、招聘林业技术人员,林业技术人员明显不足,并且年龄结构偏大,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林业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七、建议和打算

1、切实发挥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作用。目前,我县虽然成立了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但是由于技术人员不足,一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今后,要把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职能逐步从营林站、森防站分离出来,充分发挥 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作用,进一步明确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营林站、森防站的责能。

2、以人为本,加强科技推广网络和队伍的自身建设。高素质的林业科技推广队伍和健全的推广网络是搞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本保证。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办法,逐步推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二要加强推广机构的基础建设,购置必要的科技推广设备,改善推广手段和办公条件。三要不断增强自身生存发展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和考核办法,把人员工作业绩和农民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并将考评结果与职务评聘、工资收入、奖惩挂钩。

3、进一步明确公益性职能。林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效益。根据《意见》精神,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具有林业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林木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森林资源使用、监测、管护和林业执法等公益性职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承担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 作用。因此,要通过各种手段,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林业的公益性职能,切实加强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基层林业机构和其它林业事业单位的建设。

蒙城县林业局 202_年7月24日

关于新建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