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攻坚克难筑富路全力建设新农村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20-1053440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8 18:36: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攻坚克难筑富路全力建设新农村

攻坚克难筑富路全力建设新农村

新垛镇党委、政府(202_年3月3日)

近年来,我镇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破解交通瓶颈、改善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来抓,坚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大干快上,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2.8 万农民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全镇农村交通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镇村之间实现了统筹协调发展。

一、坚持强有力推进,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启动农村公路建设后,我镇及时召开全镇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动员会,分析形势,宣传政策,部署任务,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督办全镇农村公路建设。二是政策重点倾斜。我镇相继出台了《新垛镇关于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和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三是注重宣传发动。为切实引导好、调动好、组织好农民群众的修路热情,我们借农村公路建设的强劲东风,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做到以村组为主要阵地,以送政务到村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展牌等宣传为主要手段,以省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政策为主要内容,全面展开宣传攻势,把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政策、任务和要求宣传到户、到人,使全镇农民群众形成“交通好、流通活、群众富”的共识,极大地激发了建设公路的热情。

二、坚持多渠道筹资,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瓶颈制约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是关键。我们在筹资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多措并举,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地方配套建设资金,形成了“政府扶助、企业捐助、老板能人出资、群众自助”的筹资机制。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和国债资金,确保以奖代补资金足额兑现到位。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把交通建设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实事工程来抓,千方百计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作为一个经济条件欠发达的乡镇,我镇在财力十分吃紧的情况下每年仍挤出一定资金用于公路建设。三是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发动农民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四是倡导社会各界捐助筹集资金。五是鼓励民营企业、在外能人老板“反哺”农村公路建设。通过以上方式,共筹资1745万元,202_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公路53公里,为我镇农村公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坚持高标准监管,打造农村公路建设放心工程

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灵魂。为确保建成放心工程,我镇严把“五道关口”。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我镇38个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二是严把材料进场关。对工程材料均进行检查验收,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三是严把工程技术关。从路基处置、灰土施工到路面铺设,都按设计要求进行。四是严把工程监理关。镇政府聘请专业质量监督员,建立起了镇、村、群众三级质量监督网络,并采取“分片管理、查巡结合”的监管方式,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薄弱环节实行监督。五是严把社会监督关。由建设工程所在村选派责任心强的老党员、三职干部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通过严把工程质量“五关”,我镇项目全部达标。

四、坚持规范化管护,努力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我们把管护和建设放在同等位置,努力克服重建设轻管养的倾向,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镇相继制定出台了《新垛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和《新垛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实施细则》,并对农村公路管养机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镇、村两级农村公路管理网络,招聘了一批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同时,按照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职责。并落实了管养补助资金用于公路保养和管理养护工的工资发放,使全镇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得以初步建立。在管养方式上,采取了常年养护、季节性养护、临时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在管养内容上,推行“五定”,即定线路和里程、定人员、定经费、定标准和定考核办法,对公路日常养护实行百分制考核,并予以奖惩兑现。在管养资金的筹措上,我们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多方开辟筹资渠道,充分发挥受益群众、受益企业的积极性,把企业投资、群众投劳作为养护好农村公路的补充,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公路的通达和通畅能力。在管养工作中,我们还注重加强农村公路政策法规宣传贯彻和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爱路、管路、护路”的意识和自觉性,努力营造“爱护公路、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长效机制,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高歌猛进攻坚克难全力生产

高歌猛进

攻坚克难

全力生产

目前,公司订单集中回流,我加工分产高歌猛进,全力生产,客户要求严苛,数量庞大,加工分厂攻坚克难,提升品质,满足客户的高端需求。

订单回流增加,鼓舞人心,加工分厂上下齐力,全力生产,一路高歌猛进。为了及时发货,分厂近日七点多即抢先开工,中午除了吃饭几乎不做休息,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到七点左右。大床生产线生产Φ500电极,由于客户的要求不仅条件高而数量庞大,加工分厂极为重视,分厂领导宋云英与技术骨干攻坚克难,研究加工方法,并试用了多种加工方法,最后采用了先镗孔再车外圆消除问题再正式进行加工的方法,这才满足了客户严苛的高端要求。

这种方法无疑减缓了工作进度,增加了劳动强度,加重了同志们的工作,尽管工作量增加了,晚上还要加班,这样连续数日,但是同志们都工作积极,无怨无悔。

因近期订单突增,加工分厂决定从5月18日起,早上7:30分上班,下午视生产情况随时延迟下班时间,一切工作都围绕订单需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电极加工发货任务。

加工分厂

郝永国

第三篇:王富村新农村建设

探沂镇王富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探沂镇王富村位于镇驻地东部,东与兰山区接壤。有耕地1800亩,共620户,2400人。该村按照“二十字”方针,解放思想,强化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2_年已发展各类木材加工企业85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50元。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筑牢新农村建设“战斗堡垒”。该村以“三级联创”为总抓手,以争创“五个好”农村党支部为目标,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具体工作中坚持依法治村、以制治村,先后健全完善了党务、村务工作制度,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打造富裕村居。该村充分依托义堂镇板材加工基地和探沂加工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个体私营业户100户,其中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木材加工业85家,全村80%的劳动力从事私营企业,从民营经济中获取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0%以上。

三是狠抓精神文明一条街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档次。该村立足实际,按照村总体规划,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全面实施了精神文明一条街建设,共计硬化四纵二横道路6条,总长7000多米,硬化面积80000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02_平方,安装高标准路灯70盏。同时在东西中心大道,配置了村民道德公约、行为规范、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宣传栏,以此为依托,村里每年定期按照公约、规范内容进行十星级文明户、独生子女光荣户和好媳妇、好婆婆评比活动,增强了村民自觉遵守规范、公约和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自觉性。

四是全面实施旧村改造工作,建设居民小康楼。该村抢抓机遇,积极实施了旧村改造工作,按照园林式规划,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建设中实行统一标准,既求牢固实用,又要美观大方,目前,村内共拆迁房屋160户,新建小康住宅楼200栋,4.5万平方米。同时,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又投资金1000多万元建占地达60亩的商贸城一处,规划面积60亩,一期投资1000余万元,共建设50平方米的标准商铺178间、两层以上商贸楼30座,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硬化场地15000平方米,建广场一处。目前,商铺已经全部招租到位,主要经营服装鞋帽、日用百货、五金交化等,部分经营户已经试营业。商贸城二期规划建设也已经纳入议事日程,计划投资1000余万元,发展企业仓储服务。

二○○七年三月十四日

第四篇:带领群众奔富路 加快建设新农村(兰堡)

带领群众奔富路

加快建设新农村

——记沙河镇兰堡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位于临泽县城西郊的沙河镇兰堡村,兰新铁路和312国道穿境而过,辖8个合作社,共404户1404人,耕地面积3078亩。202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19元。村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78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2名,青壮年党员39名。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村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进一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推动了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兰堡村党支部曾多次被县、镇命名为“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

一、完善机制,争创一流班子。村党支部以党建工作统揽全村各项工作,提出了“夯基础、提素质、强产业、促和谐”的发展思路,为做好全村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抢抓村两委班子换届机遇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以热心农村工作,具有较高组织协调能力、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能够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为标准,在全村党员群众中选拔文化程度高,关心支持公益事业的同志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了班子结构,提高了党支部班子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健全配套调解、治保、民兵、共青团、妇代会等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解决“有章理事”、“有人办事”的问题,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按照有利于党员发挥作

用的原则,合理划分党小组。在原有玉米制种党小组,日光温室蔬菜党小组,红枣产供销党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民事纠纷调处党小组,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党员发挥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大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结合党员远程教育,依托县镇党校、农广校等培训阵地,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参加劳动力技能、科技致富、设施农业等各类培训,增强了党员干部发展意识、科技意识、大局意识,提高了在工作中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的能力。

二、加强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抓学习,提高干部党员思想认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认真制定学习规划,精心组织集中学习党的政策和理论,农村实用技术、与农民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记写学习笔记,撰写、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明显提高。二是抓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健全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村务、党务公开制度等10项,多渠道征求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兑现党员服务承诺、监督党员履行应尽的义务等措施,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突出表现在今年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干部、党员积极参与调处,纠纷双方互谅互让,12起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调处。通过支部办实事,党员做好事等党性实践活动开展,党群、干群关系密切,村风、民风淳朴。三是抓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在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全面落实“三会一课” 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联心帮富”、“ 联户帮带” 等系列党性实践活动,对党员分类

管理,分层施教,结合党支部开展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党员底线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活动,以设置的4大类8个岗位为基础,因人制宜在党员中推行服务承诺,使党员在不同的岗位发挥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党员设岗定责活动。202_年党支部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12户,党员致富明星户5人,培养产业化经营带头人10人,培养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2名,培养后备干部3人。

三、夯实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村党支部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在特色产业发展下功夫,提高产业效益。在稳定精品玉米制种面积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发展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拱棚蔬菜、花卉制种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兰堡村按照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张掖市金种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落实种植3250亩制种玉米;在八社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50亩,新建钢屋架大拱棚15座,种植杂交白菜、四季豆、西葫芦、麦杆菊、锦葵、百叶草等蔬菜花卉制种;按照“合作社+公司+自管流转基地”的运行模式,起草制定了《沙河镇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章程》,正与工商部门联系注册沙河镇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二扩大红枣基地建设。在村社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在312国道两侧集中连片定植红枣2986亩,在三、四社建成300亩红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苗木移栽工作,为全县红枣基地建设起到了积极地示范带动作用。三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农增收。村党支部鼓励农户发展养殖、劳务输出、个体经

济。目前全村有养殖大户60户,劳务输出750多人次,从事个体经营和沿路经济42户;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新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全村走上了一条班子带动、产业拉动、项目支撑、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一是广泛开展政策、法律、科技等方面进农村活动,以宣传“建设新农村,弘扬主旋律”为主题,由6名党员参加组成“自娱自乐”的文艺宣传队,用相声、小品等节目,传播新科技、赞扬新风尚,充实了党员群众的精神食粮,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村党支部还组织群众开展“平安中心户”和 “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争创评选活动,使村风、民风有了较大的转变。三是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全面提升了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村上开展了 “晾被子、净灶台、树新风、促发展”为主题的清洁家园活动,引导村民搞好环境卫生,树立文明新风,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广泛动员群众栽植国槐、榆叶梅等风景树800棵;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广泛动员农户,对农户房前、院后、屋顶、墙头、路旁的柴草、秸秆等三堆杂物集中开展清理整治,对个别防火意识差、行动迟缓的农户,村委会下发《柴草限期清理通知书》,并分批次组织到村委会集中观看高台4.24火灾事故警示教育片,进行再教育,增强了清理柴草的主动性。经过清理使全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田园化建设。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活质量。结合“千名干部

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县一系列政策机遇,加快实施以农田水利、电网改造、农民公寓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村上规划修建4幢110户农民公寓楼及村委会办公阵地、村文化广场建设,已完成项目立项、土地报批、地质勘测、信息采集、图纸设计等工作,目前工程预算及招投标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兰堡村6.3公里渠道衬砌积极争取立项,已经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批文下达。

第五篇:兰 台 铺 筑 富 民 路

兰 台 铺 筑 富 民 路

——荥阳市创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纪实 档案是记录人类和社会发展历程的原始凭证,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是人们察往知今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荥阳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下设办公室、督查室、业务科、档案管理科、电子文档中心5个科室,现有干部职工员33名。档案馆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目前,馆藏档案涉及文书、专门、科技、声像、实物、电子六大门类,共计191个全宗103578卷。档案资料历史跨度400年,保存年代最早的是明代嘉靖年间《竹书纪年》和《汲冢周书》。馆藏档案以纸质为主,还包括录音、录像、照片、磁盘等载体的档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年来的建设,荥阳市档案馆已逐渐成为馆藏丰富、门类齐全、管理科学的事业实体,是荥阳市委、市政府指定的信息公开场所、现行文件阅览中心、荥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_年10月荥阳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

荥阳市档案馆努力打造民生档案管理和服务体系,对涉及民生的宅基、林权、农村劳力培训、养老保险、种植养殖、畜牧防疫、农村合作医疗、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各类档案优先进行整理、优先数字化处理、优先提供利用服务。目前,我市档案馆开放档案全宗36个,开放档案5813卷,年接待利用者1300余人次,年提供利用档案资料 2200余卷(件)次,为居民、职工查

找各种证明,享受相应待遇,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档案资料,为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落实国家政策,维护公民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文档中心建设也正步入正轨,加快了档案信息化进程步伐,每年新增文件级机读目录5万多条,大大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查阅和利用。

一、领导重视瞻远瞩,群策群力谋大计

“扩大示范村建设范围,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发挥档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这是荥阳市对新农村建设档案的明确定位,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已列入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

为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荥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刘建峰为组长,副市长王志明为副组长,市档案局和各涉农部门和相关单位责任人为成员的争创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制定了《荥阳市创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总目标和具体要求。

市长袁三军同志亲自批示,市财政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争创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工作。市委、市政府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并制定详细的考评细则,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中的档案工作。随着争创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大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优秀乡镇和行政村脱颖而出,豫龙镇、高山镇成已为荥阳市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毛寨村、冢岗村已成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

二、开拓创新显成效,服务基层展新姿

荥阳市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荥阳数字化档案馆,统一使用PDE6.0网络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操作,与全市各单位档案室均进行了档案管理系统无缝连接。同时,荥阳数字档案馆为全市各涉农部门及乡镇和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级档案数据库,实现了信息化网络管理。现在涉农部门专业档案及村级档案数字化加工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步伐,202_年就建成了荥阳市档案信息网站,202_年又进行了改版,专门设立了“涉农”服务、“三农”档案查阅利用”等模块,并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通过网络登录“荥阳数字化档案馆”或“荥阳档案信息网”,申请档案在线查阅,就可轻松便利的查到涉农部门、本乡镇有关档案,内容丰富,实惠实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更广泛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为了让基层档案工作者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档案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地投身于档案工作,特别是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县的创建工作,荥阳市档案局抽调十多名业务骨干,历时三个月,把近年来的基层实践经验和档案同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编写了《基层档案工作指南》一书。该书以档案工作的基础法规为主线,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统计、编研、鉴定、等级认证、新农村建档等基本环节入手,较全面地介绍了基础档案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基本技巧。同时还把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以范例的形式一一破解,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可读性,真正为基层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起到指南作用。该书通俗易懂,贴近实际,操作性强,为今年的争创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助手作用。

三、档案架起连心桥,多方配合为“三农”

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市林业局等单位积极与档案局协作,以文件形式规范了农业发展、林权改革等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和材料的归档收集范围,并提出了具体的归档要求。同时在组织领导、工作机制、检查指导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部署。荥阳市还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中转站平台,通过荥阳农网、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服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涉农部门的档案建设已走上了整理规范、管理科学、覆盖面宽、利用方便的健康轨道。

荥阳市档案馆制定了《关于接收涉农部门档案的实施方案》,目前已接受宅基地、农业区划、林业区划、土地承包、低保、阳光工程、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24种专业档案进馆,其他各方面涉农档案接收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为确保乡镇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开展,高效快捷地为 “三农”提供优质服务,每年初,荥阳市档案局下发《乡镇档案工

作目标任务与考核评分标准》,并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用以指导和评比、验收乡镇档案工作。通过目标考核,乡镇档案工作全面发展,归档质量不断提升,规范化程度逐年提高,全市各乡镇归档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100%。

四、建好村档主阵地,惠农富民谱新章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荥阳市按照“规划先行,试点带动,梯次推进,动态管理”的工作思路和“一类村上水平,二类村上台阶,三类村变面貌”的工作目标,三年来,累计投入3亿多元资金,先后打造出了刘沟村、桃花峪村、高山村、西大村、槐西村、毛寨村、楚堂村、冢岗村等不同类型的典型村和重点村,并创造了新农村建设“荥阳模式”,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荥阳新农村建设,荥阳市档案局及时修订和完善了新农村建设档案的归档范围,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下发各行政村指导立卷归档工作。各行政村每年都按照市档案局的要求,由所在乡镇负责指导,扎实进行村级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大部分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六有”:即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档案员、有制度、有库房及主要设施、有新农村专业档案、有电脑、有利用记录,确保了新农村建设档案的规范和完整。

市数字化档案馆为全市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级档案数据库,村级档案实现了信息化网络管理。打开村级档案数据库,群

众足不出户可随时在线查阅有关档案资料。每个行政村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档案信息资源,都按照统一的归档范围和标准,将党务、村务、会计、经营承包、宅基地、生产经营、重大活动等文件进行规范整理,实行集中统一保管,确保齐全,力求方便。村级档案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务公开、村民纠纷解决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凭证作用,维护了我市农民的权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确保了一方的富裕和平安。

“万山含笑景更美,党旗鲜艳照征程”。面对荥阳快速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日新月异的新农村建设,荥阳人民有责任把历史留住,让档案真实记录荥阳大地上发生的惊人变化。这是历史的机遇,也是荥阳档案人面临的挑战。荥阳档案工作者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为动力,以扎实的工作、真挚的热情、优质的服务,在构建和谐荥阳,加快荥阳又好又快发展的征途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_年11月7日

攻坚克难筑富路全力建设新农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