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信息写作方法与技巧(小编整理)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20-822263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3 18:21: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信息写作方法与技巧

信息写作方法与技巧

主要内容:

一、信息写作的基本知识

二、政务信息介绍与写作

第一部分:信息写作的基本知识

一、简单概说什么是信息?

按教科书上的说法,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资源。信息是人类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纽带,是文化进步的基石。信息是指反映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变化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状态经过传送后的再现。

从做工作的角度看: 信息就是沟通情况、反映问题、交流经验,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工作服务的文字材料。表现形式:1.县级以上政府的政务信息刊物上刊登的文章。2.部门单位的简报。3.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各类汇报材料。

从写作的角度看:

信息,是一种最常见、最常用的文体,它能使领导和相关部门及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其所关心的事件之情况。信息实际上是一种‚内部新闻‛,它与新闻相比,只是受众不同。其中信息主要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受众为领导同志和管理人员;新闻面向社会公开发表,受众为人民大众。同一篇材料,如果公开发表在报刊上,就称为新闻,如果刊登在内部简报上,就称为信息。

信息写作要以短见长,要变‚泼墨如水‛。为‚惜墨如金‛,尽量把其写成‚豆腐块‛、百字文,要在‚短‛字和‚精‛上下工夫。

第二篇:信息与舆情写作方法技巧

信息与舆情写作

目录

一、信息写作方法 1.基础知识 3 篇…………………………………………………2 2.党政(政务)信息 2 篇………………………………………20 3.组工信息 2 篇…………………………………………………36 4.纪检信息………………………………………………………54 二、全国优秀组工信息 10 例…………………………………………59 三、舆情写作方法 3 篇………………………………………………74 四、舆情实例 13 例…………………………………………………87

一、信息写作方法

(一)基础知识

01

信息文稿写作第一课

本文仅从信息文体的逻辑结构上,对信息文稿各要素的把握上,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常识和基本要求,希望能给信息工作者以启迪。

一、标题的写作技巧

标题是对信息需求者提示和推荐信息正文的窗口。信息文稿标题的特点,除了同其它体裁的文章一样具有准确性、生动性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其一,它要以信息的具体事实的内容来命题,注重“体现内容”这一实效,而不象其它文体,如文学写作那样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大;其二,信息标题通常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要对信息内容中重要或需突出的要素进行完整表述,这与其它体裁的文章的做法也有很大差别。

1.标题的种类 标题反映信息内容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直述事实,又可以概括重点,还可以加以议论等等。在拟写标题的时候就要针对不同的信息内容,选择最适宜、最有力、最能突出信息内容的形式,因此,熟悉掌握信息标题的不同类型对于写好标题是非常重要的。

(1)直述内容型。直述内容型的标题,以告知信息需求者本篇文稿之最重要的内容为目的,具有吸引力和很强的导引作用。其具体做法是一语破的、不绕弯子,以最具体、最直接的事实呈现给读者,使之一目了然。直述内容型的标题多用于拟写含有单一信息的动态信息,而不适于内容复杂的信息。即不宜把这一形式的标题用于多项事实的罗列,使得标题过长,这样反而不利于表现信息内容的实质和引起读者的兴趣。直述内容型标题是信息文稿中最常用、占比例最大的类型。

(2)概括归纳型。概括归纳型,是拟写信息标题常用的方式。它多用于综合 3 信息,含有多方面内容、信息量较大的信息。其用语不象直述内容型标题那样具体,通常是概括性的省略语。例如《某某县护林防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某某省计划生育工作有三忧》等等。这里“三忧”就是省略语,只有用这种概括归纳的手法,使标题反映出信息内容的诸方面,令读者从中了解事物的整体情况。

(3)评论建议型。评论建议型是把写作者本人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或建议融入标题的形式。其突出特点是主观议论性语言多而叙述性语言较少。而且在标题中常直接用“建议……”等字眼。这样能够直接帮助领导了解正文的内容和观点。这一标题类型带有信息写作者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因此要求写作者要深入调查,反复研究,慎重品评,以免给领导造成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引导。

(4)题文承接型。题文承接型标题的显著特征是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它与文章联系紧密,融为一体,成为信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类型也是信息文稿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写作这类标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信息采用此类标题后,正文应直接承题而下,没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标题,许多写作者往往爱犯这一毛病,其实这样做不符合信息文稿标题简洁实用的原则;二是这一类型的标题并不能适应于所有信息稿件。就是说,不是任一信息文件的第一句话都可以作信息的标题,它必须适合作正文的前提或导语,是文章的一个有机部分,才能提炼、深化为信息的标题。

题文承接型有一个特例,我们可以把它单独列出来叫做题文合一型标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一句话信息。这一句话既可以看做信息的标题,也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全文,它是精炼正文与标题完整反映信息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这类信息(或标题)也被称作标题信息或无标题信息。

(5)趋势预测型。趋势预测型标题多用于预测型信息连续反映的动态型信息文稿。它重在对即将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发展趋势、走向作科学的预测,以其所特有的急迫性引起领导重视,以及时作出反应。这类信息标题的制作尤其要重视准确、客观、科学,不能由于信息写作者的错误判断而使领导误入歧途,造成损失。

关于信息文体标题的分类,并不是泾谓分明的,有时候很难说某个标题就一定能归入上列某一类中,有可能它有上述两种或几种标题的特征,或者任何一种类型的特征都不明显,但只要这个标题完成了表达信息内容的任务和要求,就不

失为一个好标题。

2.标题写作的要求 (1)题文一致 标题是从信息内容中概括出来的,因此,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做到题文相符。这是对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它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标题所叙述的事实要与信息内容一致,即二者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一致。可以选取某一事实或某一侧面作标题,但不能脱离信息事实的基本思想。特别要注意的是,信息标题的写作可以为了吸引读者而适当渲染,但决不能因此而夸大或缩小事实,耸人听闻。在内容一致方面,还要注意用词避免造成歧义。如,《某某村 10 户存万元》,本来要报道某村集体致富,出现了 10 家万元存款户,而执笔者如此“精炼”标题后让人误以为 10 户共存万元,与原义相去甚远。因此,在这一点上,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把事实交待清楚。二是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标题可以是写作者对事实的看法、评论,但这一论断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遵循从事实中提炼观点的原则。论据不足,即使这个论断是正确的,也会缺乏说服力甚至让人感到文不对题。这就要求写作者把下论断的主观性充分地与信息事实的客观相结合,对事实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解,再下论断。不能搞倾向性评论以至作出错误判断。

(2)突出精华 标题不能超出信息内容的范围,那么在这个范围之内该选取哪些作标题呢?答案就是突出精华,从信息内容中选取对信息需求者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制作标题,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什么信息对需求者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呢? ①突出最新鲜的事实。信息中的事实通常不止一件,而最新鲜的事实往往是信息需求者最关心的。

②突出最重要的事实。一条信息中的事实有主有次,抓住最主要的事实,也就是介绍最有价值的部分,激起读者了解全貌的欲望。

③突出最有特点的事实。特点经常是事实本质的最显著的反映,突出特点也就是突出了信息内容的实质。同时,特色也往往是人们较有兴趣的。因此,突出特点也有利于吸引者。

标题要做到突出精华,除了掌握信息本身所提供的内容外,还要了解与此相关的政策和事实,把信息放到广阔的背景中衡量,分辨主次,抓住本质,找出新鲜的事实,从而达到既涵概全篇又有所突出的目的。

(3)简洁明快 标题要充分起到提示全篇的作用,必须采用简洁明快的形式,增强可读性。信息的标题通常是一个包含了主、谓、宾语的完整句子,在这个构架上应尽量少用文字。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给人留下的印象也越模糊;反之,标题越简炼,阅读越方便。

①适当省略。就是去掉标题中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只保留事实的核心部分或重要结果,省略那些不必要的细节和过程。

②适当概括。即锤炼字句,采用那些富有概括力的语言表述。直接表达内容的文字不可删减,减则会失去一部分意思的程度。

③适当采用简称。在行文中遇到较长的词组,特别是某些组织、活动的名称,可以进行简化压缩。如“计生委”、“创三优”活动等。在简化时要注意规范化和约定俗成的原则,不能随意生造。

(4)音节整齐 音节整齐的标题念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于接受,方便记忆。因此,信息写作者在达到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在音节上下功夫,提高信息文稿的可读性,以便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

二、导语的写作技巧

在目前信息文体的写作中,导语往往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篇信息的开始一段话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套话。有的信息文稿虽然注意拟写导语,但也流于一般,不够精准深刻,或层次不清,这与导语在信息文件中的重要性是极不相称的。因此,研究导语的写作技巧对信息写作者来说就成了一门必修课了。

1.导语的种类 (1)叙述型 叙述型导语是信息导语中最常用的一种。它直接将信息内容中最重要和最新鲜的事实告知读者,往往具备事情发展的全部六要素或只缺极少的一部分,因此也被称作摘要式导语。

6(2)提问型 提问型导语就是用提问题的方式,把发生的问题或重要情况,突出尖锐地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它的特点是导语中必有问,或设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由主体作出解答,两种方式都要问中要害,引出主体。其中设问式要回答简略得体,上承问句,下接主体,并留有余地,使读者产生欲知事情究竟如何的念头,继续读正文。提问式导语能给读者造成悬念,有很强的吸引力。

(3)评论型 一般地说,信息只反映客观事实,不做评论和结论。但如经过充分地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又是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信息写作者也应如实提供给领导参考。以这一形式写作的导语就是评论型导语。它并不排除对事实的叙述,但更注重叙述中要提出评论或看法。或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总之要把作者的评论说清楚。评论型导语有利于突出信息的主题,使作者直接参与对信息事实的评价。在拟写评论型导语时,由于它具备叙事和议论两个部分,容易写得较长,因此要注意文字简炼,切忌把信息写得头重脚轻,导语比例过重。

(4)概括型 概括型导语,既不采取提问的形式,也没有议论的语言,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叙述导语。它的特征在于,概括性更强,语言更简炼,因而没有叙述型导语那种具体的事实。在信息写作中,往往是一两句话,提纲挈领地介绍信息、的主要内容,其具体事实要到主体中寻找,因此也具有制造悬念的作用。如“据反映,XX市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近日,XXX 的事迹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这些“问题”“反响”是什么,读者就要到主体中寻找了。概括型的导语多用于内容复杂,有需要多方面阐述的信息。

2.导语的写作要求 上承标题、下启主体是导语的基本要求。导语的位置也决定它担负着这一任务。

(1)紧扣事实的主题 信息导语的作用在于反映信息的核心内容和主题思想,详细的叙述事实和全面的铺陈材料并不是导语的任务。任何信息,都有其最重要的内容。信息写作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或叙或议,将这一核心内容写成导语,给信息需求者以提

示。如果只是罗列材料或只写一些格式化、公式化的套话,信息导语就与主体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失去存在价值了。

(2)导语要简明扼要 信息导语是对一则信息的核心内容的简要勾勒。它决不仅是对主体或其某一部分的重复,而是整则信息的提炼与概括。写作导语要做到就算不看信息主体,读者也能从中有所收获。即使是只问不答的提问式导语,也要给读者心灵造成撞击,以引起读者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而如此重要的任务,都要用尽量简洁的文字来完成,道理很简单——不能把提要式的导语写成了主体或比重过大。因此,信息写作者一方面要深入了解有关情况,熟悉材料,然后下笔;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打好语法、修辞的文字基础,提高概括、归纳能力。避免冗长繁杂、模糊不清、平淡无味这些导语写作的大忌。

三、信息背景材料的运用技巧

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熟练地掌握它的运用技巧也会对信息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1.背景材料的种类 背景材料的分类也有不同的标准。如,按时间来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现实背景;按材料内容来分,可分为人文背景、地理背景等。在这里,我们以它的功能为划分标准将背景材料分为以下三种。

(1)对比性材料 对比性材料是通过对事物不同侧面的比较,来突出信息主题的材料。往往采取多种对比形式,或从时间上进行纵向对比;或从空间上用彼地和此地对比;或以正确的和错误的对比;或以计划和实际对比。通常一段背景材料可以兼有两种或多种对比形式。通过对比,可以使信息的观点更鲜明、生动。

(2)说明性材料 说明性材料是介绍与信息内容有关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与事物发展形成有关的原因、条件和环境的。它的作用在于帮助读者理解信息来源和突出信息的事实意义。

(3)注释性材料 它是在信息中,对有关专业知识或不常用知识进行注释性的材料,包括产品

性能,专业术语,不常用的缩语等等。对它们进行注释是读者全面、清楚地把握信息内容的重要工具。

2.运用背景材料的要求 (1)围绕主题运用背景材料 信息写作中,任何材料都是围绕表达主题这一中心而安排的,不能紧扣主题的材料就是信息中该删除的废话。背景材料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背景材料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主题关系不大,但它却是起着说明和揭示主题的作用,与主题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信息写作者必须以这一标准来安排背景材料,如果被表面现象蒙蔽,将无关主题的材料也作为信息背景,就失去了运用背景材料的价值。

(2)灵活穿插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与标题、导语不同,它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放在信息的任何部分,既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融合于其中。这就是求信息写作者全面考虑文章的行文结构和事物的逻辑关系,将背景材料放在恰当位置,既发挥其重要作用,又与主体内容浑然一体,不露斧凿痕迹。

(3)背景材料用语要简洁明了 背景材料毕竟不同于信息的主要、内容,它对信息只起衬托解释的作用。如果不认清这一点,把与信息沾得上边的背景全部纳入文章中,势必会喧宾夺主,废话连篇,淹没了信息内容。因此,要注意针对具体情况适量运用背景材料,如果需要说清楚的,就不惜笔墨,一一阐明;如果是不需要解释的,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背景材料。

同时,在需要运用背景材料时,用语也要以简洁明了为标准。“不惜笔墨”是在“说清楚问题”的前提下对背景材料的要求;而简明扼要是指在说明问题的基础上,应该尽量节省文字,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矛盾的。

四、信息稿件的修改 信息的写作技巧不光包括编写信息的技巧,还应包括如何修改信息稿件。信息稿件的修改也是信息综合处理的一部分,是信息筛选的继续。选定的信息稿件,其内容已基本符合要求,但它的文章结构、修辞不一定也符合要求,用这样的信息报送给领导,其利用价值必然不高。这就需要信息工作者增删或改写,使它既保持有用的内容,又增加可读性,真正成为可被利用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9 信息稿件的修改也是信息的再创造的过程。

1.稿件中常见的问题 (1)事实基本正确,但表达不清,逻辑混乱,需要在结构上动大手术;(2)引用事实模糊不清,数字不确切,需要重新核对;(3)反映问题较深刻,但内容不完整,需要进一步调查、补充;(4)内容较好,辞章结构也通顺,但篇幅过长,需要压缩;(5)有的稿件整体上看有用性较低,但其中一部分有价值,需要摘录;(6)修辞、文字功夫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工、锤炼。

修改的目的就在于使难于发挥其价值的信息重放光彩,文章更上一层楼,这就要求修改者具有较高的洞察力和深入实际的经验,才能完成修改任务,取得成功。

2.修改的程序 修改一篇具体的信息稿件,一般要经过看、改、查三个步骤。

(1)看,即通读。这是修改稿件的第一道工序。它的目的在于认识原稿。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了解原稿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各方面的情况,对原稿形成初步认识;二是发现原稿中存在各种问题,为动手修改做好准备。这一步是修改文稿的基础,多花一点时间通读原文,考虑成熟再下笔修改,会使修改工作更加顺利。切忌匆忙动手,边看边改,不能兼顾上下文,结果来回返工,事倍而功半。

(2)改,即正式修改。就是针对通读时发现的问题实施初步设想的修改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原稿的内容、文字结构、标题进行修改;二是对原稿中不准确的内容核实后进行更正;三是对原稿中残缺的内容经调查了解之后予以补充。在修改中要遵守先改大处、后改局部的步骤。首先撷取内容,删削多余;其次调整结构,安排段落;然后修改细处,润饰文字;最后再通观全文,修定标题。

(3)查,即查读。稿件修改完毕,应从头至尾再审核一遍或多遍。一是检查改稿是否符合原意;二是看看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如有发现,立即再修改。

3.修改的方法 (1)主题思想的修改方法

信息工作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信息稿件需要有政治上的正确性和事实材料的真实性。因此,消除信息在思想政治上的差错,修正事实,是修改信息件的一个重要方面。

①以政策为准绳。这是信息稿件修改中的首要一点。搞信息工作的同志必须注意经常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本地区具体化的各项政策法规,以防止违反现行政策或混淆政策界限。

②防止片面性。修改信息稿件还要注意内容的全面性。如果信息内容带有片面性,事物的本来面目就会被歪曲,就会影响领导决策的科学性,甚至给工作带来损失。在对信息稿件进行这方面修改时,应特别注意防止以下几种形式的片面性。

——强调一点,不及其余。为了强调矛盾的一方,就忽视了矛盾的另一方。如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思想教育;片面强调民主,忽视集中;片面强调成绩,忽视问题;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出真知等等。

——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这是一种常见的片面性的表现,把个别情况夸大成普遍存在,或把处在萌芽状态的事物说成已经成熟的东西,并过早做出结论。甚至用个别点上的情况完全代替一般情况,把小说成大,把一说成十,这不仅不利于领导参考决策,还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即使是代表发展趋势的新事物,也不能这样来概括。因为尽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但它毕竟不等于就是大海了。

——忽略事物的个性。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离开了这些限制,就无法正确认识事物。有的稿件在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成绩、经验或问题时不讲清它们的条件,或只讲怎样做,不讲为什么这样做。一个地区的经验即使再好,也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很多事物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时候局部看起来是可行的,也是有好处的,但从全局来看却是不可取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只有讲清了事物存在的条件,信息才有价值。因此在介绍、推广某项经验时,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不要那种“一切地方都要……”之类的提法。

——只报喜不报忧,或只报忧不报喜。有些稿件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根据某些特定的需要来报喜或报忧。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和好感,11 就只报喜不报忧;但到了需要上级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时,则又只报忧不报喜。总之,在修改稿件时,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克服这种片面性。

(2)辞章结构的修改方法 信息文稿的修改,同报刊文章的修改不尽相同。它往往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做到对每篇稿件的文字都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但这并不是说信息稿件就应该粗糙一些,相反,信息文稿结构的调整和辞章的修饰也是修改稿件时很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的修改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压缩和改写。

①压缩 信息的服务职能决定了它篇幅短小的特点,因此,将篇幅较长的稿件加以删削和精简就是修改信息稿件的重要任务了。通常压缩的对象主要有议论过多、引文太长、枝蔓横生、前后重复、用语罗唆等等。压缩掉这类多余的东西,才能使文章精炼简洁,效用更高。压缩稿件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紧扣主题。文章应有明确的主题,材料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舍取。信息文稿针对性很强,更需要把握主题。应该对主题分散或主次不分的稿件加以适当修改。

主题分散,即把主题以外的东西作为信息内容,冲淡了要说的主要问题,而且使文章变得臃肿。修改时应本着一文一事的原则,将主题以外的内容删去。

主次不分,即主要问题没讲清楚,而并非一定要交代的内容却写得详细,使文章的主题被淹没。修改这类稿件,要删掉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次要部分,突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主要部分。如果主要部分交待不清,就需要进一步调查补充。

第二、摘取精华。就是保留信息稿件中的精华部分,而舍弃其余部分。所谓精华部分,就是指含有较大信息价值的信息内容,它可以是稿件中的一段,也可以是全文或段落的梗概。与此相应的摘取方法也就有局部摘取和概要摘取两种。

局部摘取,是修改有些整体看来价值不大,但其某一部分却很有价值的信息时采用的方法。它将高价值部分抽取出来,单独成篇,而将其余的部分全部删去。在众多的信息内容中,发现和摘录其中的精华,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概要摘取,是修改那些反映的问题很有意义,但篇幅过长的信息稿件时采用的方法。它既可以概括全文,略其详情,也可以取其骨架舍其筋骨。前者是总结信息稿件的全文的概要,浓缩成类似新闻导语的短文;后者是将信息内容中每一

要点压缩成一两句话,既保留原意,又精简了文字。

第三、精选事例。一篇稿件为了说明其观点,往往要运用一些事例、材料,为了压缩篇幅,对文章中的事例和材料必须进行筛选,能用一个事例说明问题的,决不用两个。要做到精选必须舍得割爱。因为稿件中举的事例一般都能说明相关观点,似乎并不多余。但信息稿件的写作又要求事例不但要精炼,还要尽可能的少。这就要求修改稿件时或者只选取一两个最典型的事例,或者将若干有其同点的事例概括起来,以达到压缩的目的。

第四、删节文字。在信息稿件中,时常出现因为文字水平不高,或没有精心锤炼文字、语义含混或语句冗杂、罗唆。因此修改稿件时也应把这一部分进行适当精炼压缩。

首先是删去词义重复的字,使之达到清晰表述即可。如“1995 年一年的产量”、“目前的现状”、“目的是为了”、“全部都”、“而且还”等等。在这些词组中,有着重号的文字都可以省去(当然也可以删去另一半,只要词义通顺即可)。

其次是删去罗唆的字句,精炼文字。比如,“XX 店经营的商品品种有 100 多个”,用字既繁复,读起来又拗口,如果改成“XX 店经营商品百余种”,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仅仅删字不能达到消除繁冗的目的,那就将意思重复、交代过详的句子删去。

最后要删去套话、废话和一切与信息事实无关的话。比如,有的宣传经验的信息开头总是写上:“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 XX 党委的正确指导下”……,这样的话,说了等于没说,对信息内容的阐述没有任何裨益,应该一律删除。

②改写 有的信息文稿反映的事实很有价值,但写得不好,只适于综合或分篇报送,这就需要对原稿进行改写。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改变角度。观察事物有一定的角度,写文章也是如此。同一件事,着笔角度不同,说明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时信息稿件的写作角度不足以完全发挥信息事实的价值,这就需要修改稿件时帮它转换一个角度。改变信息稿件的角度,没有一定之规,而是根据信息内容并结合当时的中心工作而定。常见的角度转换有领导角度与群众角度互换;从介绍经验角度改为报送成果;从报告工作情况角

度改为研究问题;从某个具体、局部的小角度改为全局的大角度,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角度转换只是在信息事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更恰当的表现手法,它一定要符合事实的本来面貌,要根据事实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来选择写作的角度,决不能从主观需要出发来强换角度,让事实来凑和这种角度。如果这样做,将造成信息的失真,信息也就没有价值可言了。这一点,特别是在报送成果、经验时要注意,不能制造万能性经验。

第二、改变结构。有些信息文稿结构紊乱,使人看不出层次,很难理清头绪,遇到这样的稿件也要进行改写,使之条理分明,层次清楚。一般来说,改变结构就是使稿件各部分之间紧密联系起来,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清晰的关联,或按时间顺序,或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或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写。具体改写时有两种方法:一是,对层次不清的稿件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即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对原文各段落重新进行梳理,该合并的合并,该提前的提前,该移后的移后,使全文各个层次按一定顺序有机地排列起来。二是,对缺少层次的稿件,要根据原文的基本思想,提炼出若干观点,分出层次,顺理成章。结构调整好后,还要用一定的文字将各个层次贯通起来,使之互相照应,过渡自然。

第三、综合。综合就是把几篇稿件的内容归纳整理,形成一篇新的稿件。需要进行综合的稿件有三种:一是围绕同一主题的各个不同地区、部门的稿件;二是对某一动态事件的连续报道,由于时间或篇幅关系,不能逐一报道,也可以采取综合的方式;三是正反对照的稿件也可以综合起来,写成对比的综合情况报道。信息综合处理后,往往会使情况更全面,领导对全局的把握更准确,有利于信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第四、分篇。有的信息稿件写了两个以上的问题,从一定意上讲,这是不可取的。但也应看到,有时同一事实确实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而且每一个都很重要,这时就需要对这类信息稿件进行分篇,即把一篇稿件分成几篇来报送。最常见的例子是某一单位、部门的工作总结,就常包含有两个或几个主题,在修改时就可以采取分篇的方法,写成一文一题的新信息。

02

信息写作与公文、新闻写作的区别

提高党政信息报送质量,首先要了解和把握信息文体与其他公文,特别是与新闻体裁的主要区别。

一是信息文体与其它公文文体的区别。信息编写要求开门见山、首语入题,用语准确,朴实自然,文章篇幅短小精悍,一般情况下不要阐述道理。信息是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的,起到耳目和参谋作用,因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与机关公文相比,信息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但其格式、要素、用途却不一样。

与调研报告相比,信息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收集整理,但在使用素材、分析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比调研报告更加简练,观点更加明确。

与总结材料相比,信息需要对工作进行总结、概况和提炼,但工作总结往往要面面俱到,而信息则是侧重于反映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问题。

与领导讲 话和典型经验材料相比,区别要大一些,它的主题更集中,侧重在一个方面,不是大而全的面面俱到;使用叙述性文字表达,一般不用夸张式的描写形容。

二是信息与新闻的区别。在编写信息过程中,信息工作人员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把新闻当作信息来用。事实上,信息与新闻有明显的区别。

信息与新闻消息都是一种事实报道,所写的人和事无一不是事实,强调真实性,同时要有时代感,对当前的工作有指导和推动作用。然而相异之处也不少,总体上区别在于有无内部情报性。党政信息内部情报性很强,而新闻消息追求社会的“轰动效应”。因此说,党政信息与新闻消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党政信息质量大有神益。主要有如下“六个不同”:

1 1、服务对象不同。党政信息,就是各级党政机关施政活动和管理工作的信息,与党的政权和国计民生大计紧密相连,有很强的政治性、宏观性、内部性和服务性特点。主要宗旨是为党、政机关领导决策和工作服务的。可见,其服务的政治目的十分明确,服务领域相对狭窄、服务对象是限定的“领导小集团”。新闻消息多是对某种精神、政策、工作和知识的宣传,其服务对象是全社会、广大读者、听众、观众,虽然也赋有为党政领导服务的任务,但主要宗旨还不完全是为党政领导服务。尽管新闻消息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并受到领导的重视,但在政策性、权威性、机密性、宏观性上都无法与党政信息相比拟。因此一般不应将新闻消息当作党政信息提供给领导,而只能把领导确实有用的新闻消息吸收、转化为党政信息。2、基本要素不同。新闻消息具有“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原因。就是说,要求每篇新闻消息都要交代清楚,何时发生的,事情发生在何地与何人身上,究竟是什么事情,是什么原因。一篇新闻不具备这“五要素”就不能算是一条完整的新闻。而党政信息可以进行集中和概括,进行小型化、扼要化的浓缩。如一句话标题式的信息就是浓缩处理后的“新闻消息”,它可以不受“五要素”的限制。同时,党政信息与新闻消息的标题也有明显的不同。党政信息的标题一般为“实题”,即把信息的主要事实、基本内容表述清楚,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等基本要素,并有定量和定性分析,没有引题、主题、副题之分,它要求一语道破,一针见血、一目了然,读了信息标题就可以了解正文内容,充分体现信息的价值。比如,《xx、xx 二县有 75 个农村党支部 10 年之久未发展党员》,它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揭示出信息中最基本的事实和问题存在的程度。新闻消息的标题有突出的特点,要求“言之有物”,把新闻的某一特定的要素,具有新闻价值而且易于为传播对象接受的典

型事实“拎”出来,用简洁的一个短句或短语勾出它的经纬,再现于标题中。一般新闻消息的题目分为引题、正题、副题三部分,有时也只有引题和正题,或正题和副题,也只有正题的,依内容而定。3、内容含量不同。党政信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方向、大政方针和政局发展变化等为主要内容,在时间上不局限于对它已有的及新近事实的报道,可以提前预后,将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没有进行的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后作为信息发出,供领导部署工作时参谋。它的取材既可是新经验、新做法、新打算,也可以是新情况、新问题的揭露,有喜报喜,有优报优,既报喜中之优,又报优中之喜,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而新闻消息仅限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必须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切忌搞“预测新闻”。一般以歌颂正面,不用反衬,只求事件的典型性。其中问题消息可以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但不容易收到预测信息“防患于未然”之效果。4、点面粗细不同。一个是使用材料不同。党政信息既要面上材料,要整体性、全局性的材料,又要点上的材料,一般只列举实例,不需要再现全过程的情节,用概述较多,有的重点材料,虽也描写,一般是简短的,不花过多的笔墨,面上铺叙要“广”,点上材料列举要“粗”。新闻消息重在概述性地铺排面上材料,而且面上材料也是围绕某一方面去展开,不需要完整性、全局性的材料。同时也用点上的材料,往往是白描式的简单勾勒,比起党政信息来显得多而细。另一个是表现方式不同。党政信息以分析综合为主,对客观情况的各个方面、因素和特征从总体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因素组成整体进行科学综合,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我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在分析中,特别注意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使一般的、零散的定性认识经过一定的量化后,达到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定性认识,以便决策者“胸中有数”。新闻消息则以叙述为主,对任何一个事件、17 讲话、情况或数据都充分地交代来龙去脉,以确切地反映它。主要通过足够的具体而典型的材料本身来向读者说话,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作者以充分的材料深刻地说明了我军占领南阳的重要意义,并展示出胜利前景。5、发表之处不同。党政信息的政治特征,由我们党是执政党所决定的,服务对象是各级领导层,由此就决定了它的内部情报社,显然就不宜在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只能在党内刊物发表,或者电脑技术储存等,专供有关领导参考。新闻消息则有很强的扩散性,宜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和广播电视中播出,一般不受任何密级的限制。6、发挥作用不同。党政信息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当参谋。在决策前,通过掌握各种信息,从众多问题中抓住关键性问题,从而正确地提出决策的任务和目标。在决策中,从大量的信息中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历史和现状,预测未来,研究制定各种决策方案。在决策贯彻后,通过反馈信息了解各方面的反映,对原决策进行评估,控制和调整、改进、完善原有的决策,或者作出新的决策。新闻消息的基本功能是交流情况,沟通思想、传播知识和表达舆论,促进社会共同事业的发展,起到教育人和鼓舞人的作用。

03

基层信息员要杜绝“三不”

基层信息员是做好信息工作不可或缺的“神经末梢”,是各级党委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当前,有少数基层信息员存在“不想写”“不敢写”“不会写”等情况,应予以重视。

一、克服“不想写”的思想 个别信息员对信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谋

服务的意识不强,有些基层信息员十天半月才编写上报一篇信息,存在“不想写”的思想。

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信息工作需 24 小时值班,特别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信息员必须第一时间收集、编写和报送信息,有时还要通宵达旦组织编写汇报材料,一些信息员不愿意从事信息工作,想调入轻松岗位工作。但应该认识到,信息岗位虽然工作量大,牺牲了休息和娱乐时间,但经受的锻炼是多方面的,收获的学识和才干是终生受益的。

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信息部门是“清水衙门”,信息工作是“隔着窗户纸和领导说话”,只闻其“声”难见其人,信息员只能做“幕后英雄”,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只有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好信息工作。

缺乏勇于担当的意识。信息工作要求反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要求高,难度大,很多信息员感觉有压力,写信息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出手的每一篇信息负责,才能真正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二、消除“不敢写”的顾虑 工作中,有些信息员担心编写的信息会引起“负面效应”,存在“不敢写”的顾虑。

怕“闯祸”。有些地方发生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信息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怕“报了闯祸”。信息员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讲真话,讲实话,及时提供第一手信息,供领导决策参考,这是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对紧急信息迟报、漏报、误报、瞒报等现象,必须实行严格的情况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怕“出丑”。有些信息员受定式思维影响,认为写问题信息是“给领导脸上抹黑”,有损工作业绩和单位形象,导致一些问题隐藏下来,长期得不到解决。其实,报送问题信息并不可怕,关键是信息员要善于报信息,要核实事件本末,综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发展趋向,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怕“负担”。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信息员向本级党委或上级党委提供信息或提出意见建议,领导便要求他继续调查研究,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信息。有些信息员不想给自己增添负担和压力,抱着既不想立功又不想犯错的思想,能躲则躲,逃避任务,导致该反映的问题没有反映上去,该肯定的经验没有得到肯定。应该认识到,领导安排信息员去完成信息调研任务,是对其工作的认可和信任,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不应该把写信息当作压力和负担。

三、走出“不会写”的困境 当前,部分信息员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存在业务不精、情况不熟等现象,导致工作“有心无力”。

对业务知识不精。一些基层信息员,特别是新进信息队伍的同志,对信息工作业务知识学习不够,不能很好地掌握党委信息与公文、新闻等其他文体的区别。如在编写过程中,一些信息员把新闻(消息)与党委信息相混淆,报上去的信息与公开的新闻一个样,失去了党委信息的价值。作为信息员,必须掌握足够的业务知识,所编写的信息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情况了解不透。写好信息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而且要熟悉方方面面的情况。有的信息员对上不领会理解上级指示和部署,对下不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情况,编写的信息内容空洞,20 没有具体的事例和数据,让人摸不着头脑。信息员必须多看、多问、多观察,关注党委决策意图和工作思路的贯彻落实情况,关注基层方方面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对问题思考不深。有些信息员对热点、难点问题思考不深、不细,编写的信息仅停留在简单罗列一些数据、概念和基本情况上,仅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和高度,报送的信息达不到要求。信息员必须善于思考问题,站位要高,思考、分析、把握问题要深要细,力求超前思维、同步思维和跟踪思维,敢于小兵想大事、献良策,使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情况,适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二)党政(政务)信息

01

浅谈如何写好党政信息

党政信息,是党政机关设立专门机构或利用机关机构收集、反馈和处理党政机关实施领导行动所需信息的专门性活动,发挥着“耳目”、“智囊”及“资料库”的作用。信息写作,是广大信息工作人员每时每刻都要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搞好信息写作,对于充分发挥信息的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意义上讲,发现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并不难,而要写出一条好信息却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要从总体上掌握信息写作的基本要领。

一、信息写作的总体规律及要求

写好信息,关键在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多练、多体会。在总体把握上,要做到三点:

一是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信息是写给领导和领导机关看

的,如果不了解党的中心工作,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就不能紧紧围绕领导和领导机关的需求收集、提供信息。写信息,同时也是反映基层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有关情况、反映基层群众呼声愿望和重大的社情民意的过程,不注意了解情况,就会“手中无粮、心里发慌”。总之,吃不透两头就写不好信息。

二是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信息是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的。因此,编写信息时必须真实准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对一些关系重大的信息素材,还要经过核实,数字要准确无误,结论要符合实际,办法要切实可行。

三是文字讲究、条理清楚。信息的编写要中心突出,有主有次,言简意赅,语言文字规范。实际写作时,要尽量避免和克服可能出现的一些通病。⑴面面俱到;⑵语言繁琐;⑶入题太慢;⑷篇幅冗长;⑸结构紊乱;⑹内容空洞;⑺背景不明;⑻用语不当;⑼缺乏规范。

二、信息写作与公文、新 闻写作的区别

提高党政信息报送质量,首先要了解和把握信息文体与其他公文,特别是新闻体裁的主要区别。

一是信息文体与其它公文文体的区别。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因此,起草公文必须按不同种类的公文格式、要求去做,不

能随意改变。而信息是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的,起到耳目和参谋作用,因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信息编写要求开门见山、首语入题,用语准确,朴实自然,文章篇幅短小精悍,一道情况下不要阐述道理。

二是信息与新闻的区别。在编写信息过程中,信息工作人员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把新闻当作信息来用。事实上,信息与新闻有明显的区别。⑴传递载体:信息载体往往有一定范围、密级限制;新闻载体是公开的报纸、广播等传媒;⑵服务对象:信息服务对象是各级党委领导,具有明显的内参性和机密性;新闻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其消息是共享的。⑶服务目的:信息主要是为党委了解情况、进行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新闻则主要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舆论。⑷反映内容:信息侧重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等,要求喜忧兼报;新闻主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等,坚持正面宣传。⑸写作要求:信息文体基本上采取直叙的写法,庄重朴实,力戒修饰;新闻可借用比喻、描写等多种手法。⑹结构体式:信息文体是直言表述,一般也不要开头、结尾,一段成篇;新闻通常由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题目还有肩题、主题、副题等。

三、党政信息的逻辑结构

写信息无定法也有定法,这句话并不矛盾。无定法是指谁也不可能也不必要规定信息一定按照什么格式去写。如果那样,信息的结构形态、表现形式就会成为一成不变,毫无生机和创造力。有

定法是指写信息总有规律可循,信息大体上总有自己的结构形式。需要提出的是,并不是每一篇信息都必须具有以下各构件,有的可能全有,有的可能只有其中的若干件。

一是标题。标题是信息的眼睛,在一篇信息中占据着首要的位置。一篇信息是否有份量,价值是大还是小,读者首先是从标题估量到的。标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导语。导语是信息的开头部分,即用极简要的语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读者注意,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总概念。导语不是信息的必要构件。

三是主体。主体是信息的主要部分,它在导语之后,用充分的事实材料和典型事迹把导语中所概括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或得出的结论,加以展开阐述。有的根据需要分几段阐述,有的按事实发展程序来写,有的按照问题进行说明。信息主体最忌讳不分大小主次流水账式的记叙过程,有材料不见思想。

四是背景。所谓背景就是一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事物和周围事物的联系。背景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实的。信息背景主要包括说明性材料,如历史渊源、政治背景等;注释性材料,如名词解释、人物介绍等;对比性材料,如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比照等。具体来讲,交代背景要注意四点:⑴背景一定要为主题服务,它应该是和信息事实直接有关的材料,不是为交代背景而交代背景;⑵交代背景要适当,一定要在关键问题上交代背景,不能事无巨细、东拉西扯写上许多背景材料,淹没信息主体;⑶背景在信息中的 24 位置并不固定,什么地方交代可以自由掌握;⑷交代背景要考虑读者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党政信息,要从领导想到了解的角度出发。

五是结尾。结尾不是信息的必备要件,有的是为了表现事实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有的是为了指明事物发展的趋向;有的是对所反映的事实加以评论,帮助读者及快掌握信息事实的本质,有利于提高信息的价值。

四、党政信息的撰写

㈠信息标题的制作。一个好的题目,往往有契领全篇、提示主旨,引起读者强烈阅读愿望的作用。信息篇幅短小,内容集中,语言简练,它的标题同其它形式的文章标题有明显的区别,不象文艺作品那样含蓄、隐晦,也不象新闻报道那样有主标题、副标题,一般来说,有的标题属于内容的一部分,有的本身就是一条信息。因此,标题的提炼和选择十分重要,要注意以下要求:

⑴直观明白、一目了然。从标题的内容看,应当让人一眼看去就明白这条信息要反映哪方面的内容,有什么重要的情况,所言之事的缓急程度如何,切忌使用套话、大话、空话;从标题的语言看,不能带有任何艺术色彩,切忌形容夸张,更不可晦涩朦胧。如,《金海岸港口产业基地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此条信息就十分直观、醒目。再如,《区纪委出台署实名举报承诺及奖励暂行办法》,从标题中就可以了解信息的内容。

⑵简练概括、一语中的。尽可能用最少的言语字高度概括和综合信息内容的精华部分,坚决剔除多余的部分、剪掉枝枝叶叶、25 删去华丽词藻,做到言简意赅,简有扼要。否则,就会使人不得要领,给人以不协调感,甚至令人厌烦。如,《赴港文化招商 取得累累硕果》,此标题显然是新闻标题,如改为《我区赴港招商显成效》,就显得十分言简意赅。

⑶新颖醒目、揭示全篇。信息标题不仅内容要有新意,而且标题要突破定式,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具体来讲:事实要新鲜。反映工作进展的信息,其内容所含事实往往不止一件,不能象报告和汇报材料那样写成“关于某某情况的报告”,也不要采用“抓了几项工作”之类的写法,要突出其中最新鲜的事实,在标题中予以反映和透露。

⑷节奏明快、有可读性。要讲究语调、音节整齐、有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要合乎语法,尽可能用主语、谓语、宾语齐全的完整句,少用无主语句或感...

第三篇:信息写作方法和技巧

大理张洪军:

1、基层上报的信息一定要先做精;上级约稿的信息一定要高度重视;基层新经验要总结好;媒体上宣传报道本地的好做法可以拿来用;汇报材料拿来改;可以用写领导讲话的办法写信息;出台有创新做法的文件及时修改成做法上报;信息可以先走一步再总结成效;上面安排部署工作及时把基层贯彻落实情况上报,当地重大创新工作、重大事件及时总结。这些信息反映要快,特别要注意时效性。

2、现在的信息报送和编发存在的不足:一是针对性不强,不知道该报什么;二是反应不及时,信息的时效性不强;三是空话、套话多,简洁明了不够;四是亮点不明显,没有本地本部门特色;五是跟着已经发表的东西跑,照抄照传,或是看到其它单位报了某方面的内容,就跟着报;六是生造一些与文章内容不吻合的词汇,让人看后感觉云里雾里的;七是视野狭窄,站的角度不高,跳不出本单位的圈子,这是报送信息的主要通病;八是写法单调,通篇都是一是、二是……等等,让人枯燥无味。

红河周云雄:

1、第一,撰写组工信息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一要及时;二要准确;三要真实。第二,撰写组工信息应体现的四个基本要求:一是篇幅短;二是份量重;三是容量大;四是观点明。第三,撰写组工信息应把握的四个关键:一要紧扣上情。既要掌握下情,更要吃透上情,贴近上级组织部门的需求,了解他们在思考什么、关心什么,使信息内容与上级要求相合拍;二要体现特色。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工作特色,重点要打好边疆牌、民族牌、稳定牌;三要善于提炼。善于从大量动态信息中找出普遍性的问题,采集编写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信息;四要注重实效。牢记“时间换空间”这一信息的基本法则。

2、什么样的信息容易被上级部门采用?如何提高报送信息的采用率、命中率?可能是我们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比较关注、关心、关切的问题。现实工作中,我们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那就是尽管报送的信息数量不算少,但总是踩不准点,结果辛苦、忙活了一阵子,但收效甚微,付出与回报很不成正比。有时候,我们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信息,报上去,往往是石沉大海,很有一种失落感和挫败感。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得失,可能一个很重的因素,可能是我们没有踩准中央和省里的节奏,也就是踩点踩得不准造成的。有些信息,并不是信息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我们所报送的信息往往不是上面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兴奋点,结果努力了,辛苦过,但还是没有被上面认可。和大家交流两个问题,报什么?怎么报?第一,报反响、报反映:上级的重要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后,领导最希望了解下面有什么反映?各地是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的?还希望知道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有些什么意见、建议?等等,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反馈型信息。第二,报做法、报经验;第三,报特色、报特点:对于一些有特点、有特色、有创新的信息。在报送时要充分考虑两点:一要在比较中报。既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二是善于结合热点报。第四,报问题、报思考。这和上次省委组织部集中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讲的一样,反映了问题,并不说明你那里的工作就做得不好;不反映问题,也并不表明你那里就没有问题。

3、和大家交流一下组工信息怎么报?与其大而全,不如小而精。我们在撰写信息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那就是确定一个题目后,总想把信息做好,考虑很周全,各个方面都想到了、点到了,但这样的信息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个长篇累牍,其次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不痛不痒,说白了就是“大而全、大而空”。以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信息是给领导和上级机关看的,都是专业人、明白人,只需把关键细节写清楚,没必要摆大道理。与其大而全,不如选准一个小侧面,通过具体、细小的事情,反映大的、有全局意义的问题;或者是开一个小的切口,把一个事情讲清、讲深、讲透。在撰写、编报学习贯彻类、反映、反响类信息时,我个人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要注意“换位思考”,站在领导位臵,把自己当作领导。二是要主动对接,敏锐地把握领导的需求。就是要告诉领导不知道的和告诉领导想知道的。一深入就具体,一具体就生动。在写信息的时候,我们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感觉头脑里空空的,没什么东西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调研。做信息工作不能总是坐在办公室冥思苦想、东拼西凑,当“二传手”,搞“剪刀+胶水”,如果有条件,应多深入到基层去,多深入到一线去,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就会发现典型事例、有说服力的数据、鲜活的群众语言,这样写信息才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写的东西才会有血有肉,能够说服人、打动人。

4、最后,要特别注意做好信息的标题。制作标题不是简单的措词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你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深度。首先,要搞清楚稿件究竟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搞明白后,再去琢磨措词,这样才能写好标题。信息的标题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反映什么内容;二是认识达到什么深度;三是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编信息就像做演讲,每次主题不同内容就不同,不像歌星,一首歌吃到老,还有人抱着你说找到了青春的记忆,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浅薄认识,希望得到各州市兄弟的支持。新接触信息的同志可看中组部组工信息汇编,还有省的汇编。

红河周云雄:

1、对省上下发的约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集中力量报送,通过qq平台、飞信短信等渠道,与县市随时保持和现实的沟通和交流;

2、研究中组部信息,重点关注中央精神,看新闻,听广播。同时,通过踩点,踩省上的点,对省上开展的和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认真研究;

3、整合力量,健全信息工作考核机制,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管理学中的五要素,在做信息过程中一样不能少。首先,要形成整个队伍的互动和交流,形成内部竞争,激发队伍的内部活力。将信息作为县市的工作重点,签订目标责任状,单列考核,把考核放在平时,用季度考核替换年终考核。其次,软性管理上,一方面对重点信息要随时和县市组织部长通电话、沟通联系,让他们重视,要让下面领导明白一个道理:做信息就是做工作,没有信息的上报,工作再好上面也没人知道。另一方面县市人少,没有专职信息员,但又人人都是信息员,对待县市的信息员队伍我们要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有求必应;同时,发现县市有好的做法,及时向他们要总结,对县市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我们对每一篇信息都上网查,如有雷同,严厉批评。对后进的县市我们会定期不定期给予提醒,有个县市去年后进,通过跟下面的部领导沟通后,月月信息量都很大。第三,在信息员队伍一定要树立“写信息就是写工作,而不是编的理念,这样才会有持久动力。

山西张青山关于目前信息和新闻稿件写作的一些经验心得(跟据青山同志党网1群现场交流整理,整理人:鄂尔多斯武浩东)

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写信息容易,但是写好信息相当难。这需要积累、思考、挖掘、总结、提炼。相对于写作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挖掘的过程和思考提炼的过程更为重要,更为辛苦。我手写我心。心里有笔下才有。所谓的有些人出手快、质量高,没有捷径可走,是人家把功夫用在平时了。

不少通讯员信息员提出了稿子很难被采用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七一社区各个板块尤其是创先争优专区和各省市党建板块,每天承接着大量的稿子。最高日发帖量达到6000篇。而采稿量也不过100篇左右,这就决定了大部分稿子不会被采用。这些没有被采用的稿子存在一个通病,我初步总结了一下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

一是政治性有余、可读性不足。作为反映各地活动开展情况的信息报道,政治性是必然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篇优秀的信息,不是文件的翻版,不是汇报材料的压缩,应该在可读性上下点功夫。

首先是文章的标题要吸引人。题成文一半,对于标题和二级标题,还是应该用心认真考虑一下的。好的标题,不仅要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作者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要达到标题新颖、吸引眼球的效果(体现作者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

其次是文章的小标题要吸引人。要按照准确、生动的原则来提炼小标题。最常见的是几个新、几个抓、几个突出、几个围绕等等。这些不是不可以用,但是一定要准确,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弄巧成拙。例如,原先的小标题分别是:‚突出重点、典型带动、整体提高‛。我分别修改为‚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进。这个标题以‚点、线、面‛这样的数学名词,替代‚重点、典型、整体‛这些概念,使人感觉到很形象,耳目一新。

前几天,党网发了一个稿子‚贵州百名处长下基层,要求三分之一时间在一线‛这个稿子原先的标题是‚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贵州开展‘处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活动‛。应该说,原文作者也是下了功夫的。这个可以从‚处长下基层‛这几个字上看出来。我推断,当初的文件要求和安排,肯定不是单单要求处长,可能泛指的是‚县处级干部‛。作者为了字数上的对称,改成这样的。但是原作者在标题中突出‚查实情 出实招 求实效‛,就显得比较‚硬‛,与新闻稿的要求不符。依我看,这个标题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我初步想换成‚百名处长入一线,一年保证一百天‛。换成‚百名处长入一线,一年保证一百天‛。基层和一线是同义词,一年的三分之一时间也就是100多天(如果光算工作日,也是将近100天)。用‚一线‛替代‚基层‛,用‚100天‛替代‚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整个标题就正好出现了两个‚一‛、两个‚一百‛,形式上就比较好了。

二是大众化有余、特色化不足。与原先搞过的几次学习活动一样,中央的要求是一致的,全国活动的进度是一致的,这就从客观上导致了全国类似的信息和简报大同小异、重叠雷同。无非都是领导重视、思路明确、措施科学、制度完善、督导有力、成效明显……这样的信息,很难被上级《简报》和各类媒体采用。让人感觉味同嚼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在统一服装的队伍中,要记住某一个人很不容易。但是如果有一个着装不同的,就很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在钢筋水泥的摩天大厦丛林里,那些古色古香特色明显的建筑吸引人。各地的实际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模式不同,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也不同。这些,都决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模式、主题、载体的不同,在开展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不同,提出的改进措施不同,收到的成效不同……。能否把握住这些不同,写出独具特色的稿件和信息,是做到‚特色化‛的关键所在。这样就基本达到‚特色化‛的目的了。如果说什么是‚特色化‛的标准的话,那就是把作者单位去掉,熟悉情况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地区或者哪个单位的稿子,不会和同类地区和同类单位混淆。

三是高度有余、深度不足。这里说的高度是政治高度,深度是指的是挖掘的深度。大凡创先争优的信息,动辄就拔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高度,但是这个高度一定要准确、巧妙地结合,不可以牵强附会,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有个故事,说是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某县在撰写总结的时候,把粮食增产了、母猪产仔了,全部作为先进性教育收到的成效,落了个贻笑大方。

说到深度,我想到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海绵田,也就是深翻土地。那时候农业科技还不发达,优良种子还没有更多普及,深翻土地就是增加产量的一种有效办法。写信息也是一样,深度相当重要。写信息容易,但是写好信息相当难。这需要积累、思考、挖掘、总结、提炼。有人说,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都在琢磨写文章,梦里会梦见写文章,这话我信。作为一个称职的写作者,应该是这样的。

另外,最近我有我有几点感悟,愿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目前的信息简报,还需要在三个方面上下些功夫:

第一个是‚情‛。感情、热情、真情。相对于写作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挖掘的过程和思考提炼的过程更为重要。没有感情,就缺乏学习的动力、思考的动力,就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不会殚心竭虑做好信息工作。要带着感情干工作。要带着对党对国家对组织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来干工作。工作的弹性很大。被动的完成任务和主动的做好工作是不同的概念,干了和干好是不同的层次,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信息写作要有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最强的动力。对群众要有真情。群众关注什么、关心什么,群众有什么反映和要求,既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简报的主攻方向。

第二个是‚实‛。包括实际、实效、朴实、务实。这点对于简报写作尤为重要。

简单来讲就是要用务实的精神,用朴实的语言,反映当地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举措和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海量的简报中,不乏内容空洞、泛泛而谈之作,不乏花里胡哨、花拳绣腿之作,不乏程式化的大路货。简报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指导基层、推广有效的经验做法,这就要求必须反映当地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推出的实际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效果。力争使大家看后,有所感悟、有所借鉴、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第三个是‚活‛。包括鲜活、生活、活泛。

‚鲜活‛对于新闻稿件写作尤为重要(包括投稿到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稿件)。目前七一社区的多数稿件是由简报和材料转化而来,有的甚至直接把材料、文件、简报拿来投稿,总感觉太‚硬‛,与新闻稿的要求有差距。从本质上来说,新闻稿件和工作信息、简报的写作要求还是有区别的。鲜活,就是要求反映的人和事要鲜活,勿老生常谈。新闻界有句话叫做‚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话不假。只有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掌握了大量的资料,才可以从中提炼中最精粹的元素,达到鲜活的目的。

‚生活‛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内容。新闻稿件要求语言要符合特定地区特定阶层特定人物的身份。最好用一些群众语言。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问一个村党支部书记:‚你觉得,作为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应该干什么?‛这书记没有说类似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类的大话套话。他说:‚我觉得,我做的事情只有一条,就是想方设法让群众说共产党好!‛。此语一出,总书记带领现场干部群众为他鼓掌。这就是用朴实的话讲出了深奥大道理,人们很喜欢。

还有两个故事,一个是说上世纪70年代,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时,乡干部给社员开大会说:‚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社员们都很感慨;‚这个林彪真不是个东西,竟然还偷了马克思同志的一件大衣,自己穿上了。‛这就对政策宣传用了太多高深的话,造成了群众的不理解,结果很尴尬。另一个是说,前几年,西部地区的群众问前来调研的领导:‚中央讲‘三个代表’很多年了,不知道现在这‘三个代表’,选出来了没有?‛内容方面的‚生活‛,要求稿件要反映本地区本单位独特的工作和情况,戒千篇一律。

人们看新闻,是为了掌握和了解信息,应该考虑到稿件的信息量和独特性。比如人们看了一篇关于牧区创先争优活动的新闻稿,可以了解到牧区牧民当前的生活状况和得到的实惠,这样的稿子才有新闻价值。

‚活泛‛是对写作方面的要求。就是要求写法不要古板,要按照新闻稿件的写法,多写场景,多写干部群众反映性的语言。建议大家学学《新闻写作学》、《文学概论》等相关知识,可以使新闻稿件更具有可读性,更引人入胜。此外,学点《现代汉语》,可以使稿子在语法上不出问题,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使稿件更具文采。学点《逻辑学》,可以使稿件更加条理化,逻辑性更强。

云南师宗李炳孝关于信息和新闻稿件写作的方法(跟据炳孝同志党网1群现场交流整理,整理人:鄂尔多斯武浩东)

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一、看题找菜。围绕要写的信息标题。把标题捏在手中颁开,揉碎,围绕碎片搜集相关的一切可以找到的材料,下笔菜越多越好

二、倒水洗菜。把所有的原材料都一篇,围绕需要写的标题展开痛苦的联系、思考,这碗菜要哪些原材料,先过滤不需要的材料留下精干的菜杆。

三、备好作料。文章成在动笔前,我写信息、时评在动笔的时候所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基本已经全部就位。

四、拿起锅铲

不管技术怎么样,不炒永远是作料,下锅以后见分晓,最多成了一桌大倒俊俊胃口的糊锅菜,炒吧,兄弟们。

五、自己先尝

荒年饿不死炊事员,自己炒的菜最好自己先尝一下,俊俊经常这么干的,酸甜苦辣,尝完后还要复二火。重新炒,菜炒两遍不好吃,文炒两遍以上才有味。

50年代《今日谈》编辑部门前挂了一个牌子:‚请修改‛,现在不知道在不在,但文好三遍改,鲁迅先生说的。文章不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有条件请领导该=改,没有条件自己否定自己,或者交山哥喝俊俊斧正,他们都是免费的。

六、小菜一碟好不好,大家说了算。

记得材料写作才需要开展回头看,对自己的文章过一段时间还是拿出来读一读,因为现在这个年代,各人写的各人看,你不看,没有人帮助你总结提高。

第四篇:写作方法与技巧

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

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草拟初稿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需要花费心思的工作。初稿虽然只是文章的一个坯子,但却是下步进行加工的基础。不能因为它是初稿,写作时就可以草率行事。

起草初稿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毕业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主题不明,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其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在依据。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所谓“格局”,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第四,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将各种事实、数据、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打断思路。第五,安排好写作时间、地点。写作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比较安静的环境,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古人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鲁迅也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写起来就会很快。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急于动笔,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弄得次序颠倒,手忙脚乱,或做或掇,时断时续,结果反而进展缓慢。所以,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一气呵成,不重“小节”

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下笔之后,则要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诀窍。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边写边琢磨词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这样写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断。其实,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无关大局。暂时不必去改动它,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再来加工不迟。

3、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苏拭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作文如行云流水,有神出鬼没之妙,旁人不可企及。但他总结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行于所当行”,要求作者在写作时,该说的一定要说清楚,不惜笔墨。如一篇文章的有关背景,一段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种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如果是读者所不熟悉的,就应该在文章中讲清楚,交代明白,不能任意苟简,而使文意受到损害,以致出现不周密、不翔实的缺陷。“止于所不能不止”,就是说,不该写的,一字也不可多写,要“惜墨如金”。如果情之所至,任意挥洒,不加节制,也不肯割爱,势必造成枝蔓横生,冗长拖杏,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4、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提出了八条写文章的规则,其中第二条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这是很有道理的。“写不出”,有种种原因:或者对所谈的问题认识不充分,仅停留在表面上,未能透过现象深入其本质;或则对所论的问题分析不透彻,没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只见一点,不及其余;或者所掌握的材料还不够充分,或则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还没有想好,等等,都可使文章写不下去。“写不出”,正好暴露出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坏事。它说明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写作时机还不成熟。这时候,应该明智地停下来,细心地分析写不出的原因,回顾写作的各个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是材料问题,就要进一步搜集材料;如果是认识问题,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写作对象进行再认识。“不硬写”,不等于不能再写。只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克服了写作中的障碍,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第五篇:写作方法与技巧

信息写作方法与技巧

主要内容:

一、信息写作的基本知识

二、政务信息介绍与写作

第一部分:信息写作的基本知识

一、简单概说 什么是信息?

按教科书上的说法,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资源。信息是人类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纽带,是文化进步的基石。

信息是指反映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变化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状态经过传送后的再现。

从做工作的角度看:

信息就是沟通情况、反映问题、交流经验,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工作服务的文字材料 表现形式:

县级以上政府的政务信息刊物上刊登的文章 部门单位的简报

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各类汇报材料 从写作的角度看:

信息,是一种最常见、最常用的文体,它能使领导和相关部门及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其所关心的事件之情况。

信息实际上是一种“内部新闻”,它与新闻相比,只是受众不同。其中信息主要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受众为领导同志和管理人员;新闻面向社会公开发表,受众为人民大众。

同一篇材料,如果公开发表在报刊上,就称为新闻,如果刊登在内部简报上,就称为信息。

信息写作要以短见长,要变“泼墨如水” 为“惜墨如金”,尽量把其写成“豆腐块”、百字文,要在“短”字和“精”上下工夫。

一是要删繁就简

对一些动态性的信息,应抓住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及人员关注的事项,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

二是要避虚就实

一是一,二是二,开门见山,不写空话套话,要力求简练。三是要一事一报

不能把信息写成工作总结、领导讲话和汇报材料等。四是去同存异

对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信息,单选取独具特色的新招、硬招来写,哪招突出、哪招厉害就选取哪招来写。

(一)信息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宏观性

信息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二是具有真实性

信息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三是具有权威性

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查后方可报出,应该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决不是不加约束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

(二)信息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简单讲就是:

宣传、协调、交流、引导

二、信息的类别

(一)根据信息反映的内容,可分为

1、经验性信息(常见,最多)(1)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要领:一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 二是具体介绍主要做法; 三是介绍成效。

(2)暂无显著成效的做法。要领:

一是选择有创新意义,能给人一定启示的做法写; 二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 三是具体介绍做法。

2、问题性信息

(l)对上级正着手重点整治的问题 这种信息采用率较高。

要领:把相关问题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并点明造成问题的责任对象。

(2)对上级正在酝酿有一定参考价值的问题性信息 要领:—是指出问题; 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是只对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 四是提出具体建议(3)重大事件信息。

要领:一是把事件基本情况介绍清楚; 二是按照法律、法规作出定性; 三是本部门采取措施

对难以定性和处理的重大案件,还可以提出请求上级予以帮助的具体内容。

3、建议性信息

建议性信息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最直接的一类信息,很受领导欢迎。它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提出的问题不宜太大,应当是比较具体的问题;

分析问题要力求条理清楚,理由充足,切中要害,为提出建议作好铺垫; 解决问题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力戒原则笼统。

4、跟踪反馈性信息

(1)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的信息。

要领:一是开头交待清楚是贯彻落实什么会议精神。二是针对会议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本部门的安

排部署逐—交待清楚就可以了。

(2)反映上级重大政策举措出台后的信息。要领:—是及时收集情况,做到快速反应;

二是在开头简要交待对什么举措的反映和所反映情 况的来源;

三是把正面或负面的反映以及涉及的政策条款和产 生这种反映的主要原因交待清楚; 四是尽可能提出具体建议。

5、领导言论性信息

指各级领导对组织工作及管理的肯定性讲话和指导性言论。

由于领导人的特殊身份,其言论对组织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根据信息的表达形式,可分为

1、简讯型信息——指一条信息只反映一地一事的简要情况,篇幅较短,时效性很强

2、综述型信息——指围绕反映组织工作某一方面的问题,对各地各部门反映的同类情况作出综合概述,以反映工作的全貌。

3、述评型信息——指采取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方法来反映情况,既反映客观事实,又依据事实作出客观评价,直接明确地表达采编者的意见和观点,具有鲜明的倾向性。

三、信息写作的一般要求

(一)细琢鲜明标题

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

1、题文一致

2、用陈述句

3、巧用背景

从规范来讲,标题当中除使用顿号外,不可以用逗号等其他标点符号。

(二)主题突出,即集中、鲜明、深刻

我们写任何一条信息,总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反映什么问题,说明什么观点,提出什么建议,达到什么目的。确定主题的基本要求:

一是正确,正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内在性质。二是鲜明,基本思想清楚明确,毫不含糊。三是深刻,要把情况写明、写透。

四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要突出重点,引用的材料要集中 到一个中心思想上来

确定主题的关键就是提炼主题 主题的提炼:

从全部材料的筛选出发,从事物本质出发,从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出发,从实践需要出发。

(三)言简意赅,篇幅短小、结构严谨。所谓篇中无冗章,章中无冗句,句中无冗字 精心安排结构。

信息的结构比较文学作品、机关公文、新闻报道来说,要短小、简单。

信息在写法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积,—般采取直言表达,总分结构。具体要求有三点:

一是简朴。能省的则省,二是严谨。不因其短而变粗,虽短,但要“五脏俱全”。三是自然。长短详略,顺其自然。

(四)表达准确,观点与材料一致、用词规范、判断有分寸。

撰写信息应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反映本单位开展的工作,杜绝在文章中出观“我们、我局、我区、我单位”等用语; 忌用“为了”,“指导思想”等词语,事件的过程要简写,有的甚至不要过程; 全篇都是“了”字的晦涩拗口文章要摒弃 语言通俗易懂,朴实而又灵动。

四、信息文稿的结构

1、标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五、写作信息的要求

(一)标题

要引人注目,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

写作标题可采用:(1)直述内容的方式

以告知信息需求者本篇文稿之最重要的内容为目的,具有吸引力和很强的导引作用。直述内容型的标题多用于拟写含有单一信息的动态信息,而不适于内容复杂的信息。直述内容型标题是信息文稿中最常用、占比例最大的类型。例:

1948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工作会议,新华社要发一篇新闻稿和一篇社论,有关同志写了一篇题为《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的消息和一篇题为《关于中等教育问题》的社论,请毛泽东同志审定。

毛泽东同志将消息的标题改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决定,改善中等教育诸项制度》 将社论的标题改为《恢复和开展中等教育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 并作出批示: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2)概括归纳型的方式

它多用于综合信息,含有多方面内容、信息量较大的信息。其用语不象直述内容型标题那样具体,通常是概括性的省略语。例如《某某省计划生育工作有三忧》。(3)评论建议的方式

评论建议型是把写作者本人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或建议融入标题的形式。突出特点是主观议论性语言多而叙述性语言较少 在标题中常直接用“建议„„”等字眼。

(4)题文承接的方式

这种方式即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它与文章联系紧密,融为一体,成为信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写作这类标题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信息采用此类标题后,正文应直接承题而下,没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标题; 二是这一类型的标题并不能适应于所有信息稿件。

注意:不是任一信息文件的第一句话都可以作信息的标题,它必须适合作正文的前提或导语,是文章的一个有机部分,才能提炼、深化为信息的标题。一条好的标题应做到:

题文一致:标题所叙述的事实要与信息内容一致。

特别要注意的是,信息标题的写作可以为了吸引读者而适当渲染,但决不能因此而夸大或缩小事实,耸人听闻。

在内容一致方面,还要注意用词避免造成歧义。如,《某某村10户存万元》本来要报道某村集体致富,出现了10家万元存款户,而执笔者如此产生歧义,10户人家才存万元。信息标题要做到: 突出精华

突出最新鲜的事实 突出最重要的事实 突出最有特点的事实 信息标题用好补语:

补语用得好,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阅读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对内容有大致了解。例如:《x县新建场所建设建成率达到100%》。简洁明快:

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给人留下的印象也越模糊; 标题越简炼,阅读越方便,给人的印象也就越深刻。适当省略、适当概括、适当采用简称 音节整齐:

音节整齐的标题念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于接受,方便记忆。

(二)导语 要直接入题

“立片言以居要” 美国新闻专家梅茨说:“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甚至第一行„„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

毛泽东同志就说过,一切电文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读者注意。信息写作导语可采用(1)叙述型

它直接将信息内容中最重要和最新鲜的事实告知读者,因此也被称作摘要式导语。叙述型导语是信息导语中最常用的一种(2)提问型

用提问题的方式,把发生的问题或重要情况,突出尖锐地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或设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由主体作出解答。提问式导语能给读者造成悬念,有很强的吸引力。(3)评论型

信息只反映客观事实,不做评论和结论。

但经过充分地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又是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信息写作者也应如实提供给领导参考。

以这一形式写作的导语就是评论型导语。

评论型导语不排除对事实的叙述,但更注重叙述中要提出评论或看法。评论型导语有利于突出信息的主题,使作者直接参与对信息事实的评价。

拟写评论型导语时,由于它具备叙事和议论两个部分,容易写得较长,因此要注意文字简炼。(4)概括型

概括型导语,既不采取提问的形式,也没有议论的语言,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叙述导语。

在信息写作中,往往是一两句话,提纲挈领地介绍信息的主要内容,其具体事实要到主体中寻找,因此也具有制造悬念的作用。如:

“据反映,XX市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日,XXX的事迹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这些“问题”、“反响”是什么,读者就要到主体中寻找了。概括型的导语多用于内容复杂,有需要多方面阐述的信息。一段好的导语的应该作到: 紧扣事实的主题

反映信息的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新意的内容,帮读者抓住阅读重点 文字精练:导语的文要简洁

冗长繁杂、模糊不清、平淡无味是导语写作的大忌。

(三)主体

信息主体,是信息的展开部分,是对所反映情况的具体说明和阐述。信息主体的要素,可以理解为“两个五”:

一是“五W”,即通常说的消息“五要素”: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何故(Why)。二是“五有”,即有观点、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结果。

一篇好的信息不但要有筋骨,还要有血肉,这样才内容丰满。观点、措施、结果构成筋骨,情况和分析构成血肉。

(四)背景材料

所谓背景,就是用来说明所反映情况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解释其发生或发展的主观条件及其意义的情况。

背景材料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背景材料的种类及运用: 背景一:对比性材料 作用:烘托主体

对比性材料是通过对事物不同侧面的比较,来突出信息主题的材料。往往采取多种对比形式:

从时间上进行纵向对比;

从空间上用彼地和此地对比 以正确的和错误的对比 以计划和实际对比。

通常一段背景材料可以兼有两种或多种对比形式。通过对比,可以使信息的观点更鲜明、生动。背景二:说明性材料 作用:说明主体

说明性材料是介绍与信息内容有关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与事物发展形成有关的原因、条件和环境的。

它的作用在于帮助读者理解信息来源和突出信息的事实意义。背景三:注释性材料 作用:注释主体

信息文稿中常常出现某些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或多数读者感到生疏的事实或术语。

对有关专业知识或不常用知识,运用注释性的材料,包括对产品性能,专业术语,不常用的缩语等的注释,是帮助读者全面、清楚地把握信息内容的重要方法。运用背景材料应该做到:

围绕主题:

背景材料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主题关系不大,但它却是起着说明和揭示主题的作用,与主题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灵活穿插:

背景材料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放在信息的任何部分,既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融合于其中。

要将背景材料放在恰当位置,既发挥其重要作用,又与主体内容浑然一体,不露斧凿痕迹。

用语要简洁明了:

背景材料只对信息起衬托解释的作用,因此要针对具体情况适量运用。需要说清楚的,就不惜笔墨,一一阐明;反之,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

(五)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是从着笔的角度考虑文章的材料安排与基本框架,它是一篇信息文稿的骨骼。

形式结构的安排是否恰当,关系到能否正确、清晰地阐述主题。合理选择信息文稿的形式结构是能否搞好信息写作的关键。形式结构:(1)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式的结构,是指完全按照事实的自然规律,以其发生、发展到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

动态信息的写作常常采用这种结构。这个结构的优点是层次清晰、情节完整;

不足之处是由于事件的结果或结论都在全文结束处,所以信息的使用者不能迅速抓取信息的最重要部分,必须将全文读完。

它只适用于写作时效性强的突发事件和动态的信息 形式结构:(2)倒金字塔结构

写作时按信息的重要性递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即把最重要、最精彩或最有吸引

力的事实放在文章的开头,以下也按先主后次、先重后轻的顺序来记述或发表议论。倒金字塔式多适用于动态信息的写作。

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最大特点就是开门见山,让读者阅读伊始就对事件的梗概一目了然,便于对信息的价值迅速作出判断。

接下来每多读一个层次,就对整个信息多一层了解。

它还有一个有趣之处,就是可以从文章结尾往前删除,删至任一层次,甚至只剩标题,剩下来的仍可以作为一条完整的信息使用。形式结构:(3)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指信息各部分内容重要性平等,形式上按系统并行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

其书面形式常以一、二、三、四或部门、地域等名称进行分列。

其每一并列部分都可以单独成篇,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无所谓孰轻孰重,次序上也可以任意调动。

这一形式结构条理简单清晰,易读易记。

多适用于综合信息、信息述评和典型经验等类型信息的写作。形式结构:(4)自由式结构

自由式结构是指不受框架的约束,采取灵活的写作方式编写信息文稿。它既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几种形式结构,也可以完全避开上述几种形式,或纵横交错、或边议边叙、或对话问答,甚至以电影画面镜头的手法写实等等,不一而足。任何一种形式结构的选择运用,都应以利于表达信息内容为根本原则。(一)学会取材

信息从哪里来呢? 通过积累和实践摸索,有15条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利用,用言简意赅的105个字加以概括:

1、文件堆里挖信息;

2、翻阅材料筛信息;

3、讲话稿中捡信息;

4、领导口中理信息;

5、联系上下摸信息;

6、会议之中捕信息;

7、参与活动追信息;

8、重大事件抢信息;

9、深入基层拾信息;

10、关注新闻抓信息;

11、掌握规律掏信息;

12、情况反馈传信息;

13、跟踪问题知信息;

14、与外联系通信息;

15、利用网络选信息。(二)注重时效

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要勤写快报,准确性中求快,新中求活,实中求深。

(三)体现特色

注重挖掘工作中的亮点,聚焦工作中的难点,采集领导关注的热点,信息工作才能源头活水滚滚来。

(四)实事求是

编撰信息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文风,不做“假大空”的文章。不乱提诸如“战略、战役、战术、方略”等过高的口号。

(五)对号入座

要根据信息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适合于哪一级信息刊物用的就报给哪一级,内外有别。第二部分政务信息写作知识

一、政务信息综述

(一)什么是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是指由政府机关采集,通过特定载体反映与经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相

关的活动情况或数据方面的信息。

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政务工作本身进展情况、遇到的有关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为各级政府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实施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政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1、它是由政府机关通过合法途径采集加工的信息;

2、它是与政府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等活 动相关的信息;

3、它是借助特定载体传递的信息

它来源于政务工作,与政务工作相辅相成,互 为依托。

(二)政务信息的主要特点

(1)广泛性存在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2)层次性政务信息亦有其层次性。一般将其划分为三个 服务层次,即分别为上级、本级和下级政府部 门提供服务。

(3)导向性。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特别是下行的信息,包 含着上级政府的领(指)导意图,如重点抓什 么工作,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4)权威性。政务信息一般都是经过政府系统逐级审查后发 布,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视管理权 限而确定相应的发布资格。

(5)内部性。不少政务信息涉及到国家或工作秘密,只限部 分政府领导了解或参考,不宜公开。

(三)政务信息的主要作用

(1)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3)为上级部门或领导指导基层开展工作提供快捷传递 服务。

(4)促进各地各部门间工作交流。

(四)政务信息的基本定位 政务信息定位于以下四个方面: 定位之一:下情上达、上情下达 定位之二:宣传工作,展示自我

定位之三: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推动难点问题解决 定位之四:展现单位面貌,树立单位形象

(五)做好政务信息工作应具备的理念(1)政务信息无小事

政务信息传递上级领导意图、反映基层部门工作,具有和政府公文大致相等的效力,内容上务必准确。

(2)主动融入中心工作

及时反映上级政府部门和本部门中心工作的进展情况,为领导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3)重点为本级部门领导服务

围绕本单位领导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4)质量为本

紧密结合调研工作,加强政务信息的深度开发,提高信息质量。

(六)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

政务信息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很强的工作。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 新、实、准、快、精、深。新: 具体要求

一是反映的情况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即指信息本身的标新程度;

二是反映的事情虽然时过已久,但大多数领导并不知道或知之不详,且又是接受者所需的信息;

三是反映的事物还没有出现,只是有出现的可能。实:

一是反映的事物必须真实,确有其事,确有其 人;

二是事物发生的程度,在语言表述上必须实事

求是地予以表达,不能有任何虚构的事实和夸大或缩小的情况发生。准:

既准确无误地收集、整理反馈信息。

一是收集反馈客观事物的信息,力求准确无误

二是整理反馈各类政务活动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事情经过,政务活动主体以及政务活动变化的环境条件、因果关系、变化制约和影响程度等都要真实可靠,恰到好处,忠于事实。快

信息写作要力求做到:

一是思想敏锐,反应灵敏,一旦发现有价值、有新内容的信息素材,要立即组织力量,采用最快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收集、表述;

二是信息素材收集后,要旋即进行筛选、鉴别,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综合、加工、提炼信息的精华;

三是对经过加工的信息要快速传递,报送服务对象。精

指政务信息在保证信息质量前提下,使其质量和形式达到升华的要求。

一是信息的内容要精,一则信息一般要集中反映一个主题、一项主要内容,观点突出,目标明确,与主题内容无关的人和事要一并舍去。

二是信息的文字要精,即把大量的原始信息资料,通过加工,力求达到“则简而繁繁而简,简中都是精华点”。

三是向领导提供的信息数量要精,领导的任务重,事情多,信息应力求做到既能全

面反映情况,又尽量减少文字材料的数量。深

一是要根据决策需求和重点工作,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在吃透情况的基础上,拿出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信息产品。

二是从信息网络提供的大量一般信息资料中,从一般反映事物表面现象的低层次信息中,分析、挖掘、揭示事物内在矛盾,能够正确地阐述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典型素材,进而进行逻辑推理、高度综合、归纳、整理出深层次信息,以实现信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升华和增值。

2、政务信息内容的分类

从上报的角度看,报送信息可作如下分类: 一是反映取得的成绩

如《X市消协一年来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5万元》、《×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阶段性成果》、《×市科技合作取得突破》 二是反映重要工作、重点工程建设进度

如《X省出台返乡农民工创业试营业登记办法》、《X区加强流动送货车管理》、《××农民工创业园即将投入使用》 三是反映工作中的新举措

如《X市工商邮政携手助个体私营企业融资促发展》、《X区建立镇村、居委员会无证无照查处联动监管机制》

四是反映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的现象。如《XX市首家典当公司开业》、《XX市成立首家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五是反映上级重要会议、上级领导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以及政策执行情况。如《XX区落实市局工作会议行动快》、《XX市工商四措并举防控甲型H1N1流感》、《XX局三措并举倡导厉行节约》

六是反映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X费停收后干部出现工作松劲现象》 七是反映社情民意。

如《××反映近几天液化气价格涨势迅猛》、《××劣质烟花爆竹非法流动现象重新抬头》

八是反映紧急突发性的事件以及续报事件进展情况、原因、后果和对事件的处理情况。

如《××市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

(七)政务信息与新闻通讯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

政务信息和新闻通讯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都能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

有时两者是相通的,如国家新出台需要全社会周知的重大决定,政务信息和新闻就是两条重要的传播渠道。

通过政务信息渠道传达贯彻到基层,可以使基层及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组织实施; 通过新闻渠道可以让更广泛的群众知情。政务信息与新闻通讯不同点:(1)服务对象:

政务信息主要是党政部门工作人员,尤其是党政领导,是为领导了解情况、进行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

新闻通讯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主要是引导舆论、公布真相。(2)公开范围:

政务信息是具有内部封闭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共享,有的提出情况只是供少数领导参考;

新闻通讯则强调公开性,知悉的范围和效果追求最大化。(3)传递载体:

政务信息载体一般是政府部门内部的政务信息刊物,有的还必须严格按密级来管理; 新闻通讯的载体主要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4)具体内容:

政务信息主要围绕行政决策,侧重反馈政府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等;

新闻通讯则主要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除政府机构外,还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各领域发生的事件。(5)文本结构:

政务信息文本结构最大限度追求简化,开门见山,力争以最短篇幅提供最大信息量,有时甚至只需注明标题;

新闻通讯一般具备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内容框架,有时为了烘托气氛、揭示内容、补充事实,新闻通讯标题还包括引题。(6)叙事风格:

政务信息以高度概括的文字提炼介绍工作情况和经验,语言朴直简练,不需文学描写;

新闻通讯以记叙事情发展经过为主,语言风格灵活多样,兼用描写议论抒情,可采用人物对话等多种表达方式。

(八)政务信息与政府宣传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政务信息与政府宣传工作都具有宣传功能,通过文字、音像等载体表达某种意图观念以影响受众,且可互相转化。

如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注重同一题材的多层面开发,可以为宣传工作提供素材。

但是,两者也存在明显区别:

政务信息与政府宣传工作的联系与区别(1)功能作用

政务信息的主要作用是服务领导决策,宣传只是“副产品”;

政府宣传工作的宗旨是加强舆论引导,促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2)采编内容

政务信息侧重反馈政府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建议等;

政府宣传工作侧重报道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反映人民群众的 要求呼声,传达党和政府解决人民群众所提出问题的政策措施。

政务信息与政府宣传工作的联系与区别(3)受众对象

政务信息侧重于主要定位于相关系统内的沟通反馈; 政府宣传工作主要面向社会大众。(4)媒介载体

政务信息是政府部门各类政务信息刊物,政府宣传工作包括政府部门宣传刊物、各类新闻媒体等。

二、政务信息编写的基本方法

(一)准确提炼主题,做到主题鲜明、凝练 信息的主题是全篇信息的内核和中心。主题应该正确、集中、鲜明、深刻。

一条信息只体现一个主题,主题通常在标题上体现;主题确定后,信息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政务信息编写的基本方法

(二)精心制作标题,做到标题新颖、醒目

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现出高度概括和耳目一新,在一篇信息中占据首要位置。

一篇信息是否有份量,价值是大还是小,读者首先是从标题上作出估量的。标题要把握三点原则:

题文一致,一语破的,准确简洁明快。一般来说信息标题的制作有四种类型: 即数字型、词汇型、杂合型、短语型。

1、数字型标题:

数字最有说服力,这种类型的信息标题能充分表明信息本身朴实无华的特点,常用来说明事情的结果、结尾或一个段落过后所取得的成绩。

这类信息标题制作,要在文中找出全篇信息最具关键性、代表性的数字,来表明信息的主题或基本含义。以达到直截了当,以点带面的效果。如:“XX县工商局为企业融资4180万元”、“X市新增个私企业5130户”等,直观明白,一目了然。要避免出现“效果显著”、“形势喜人”“开门红”、“上台阶”等 模糊的带有形容性的字词。

如“首季引进农业项目资金形势喜人”、“一季度旅游收入实现开门红”等标题就非常模糊,不知道具体情况。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反映工作进度、工作成绩等信息中较为常见。

2、词汇型标题:

这种类型的信息标题常用来说明事情的发展过程。

在制作此类标题中且忌凭空产生,要通过对信息材料的分析、整理,找出其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结论,用有代表性的词汇来代替。

遇到较长的词组,尽可能的把它加以压缩、简化,经过压缩达到标题内容不能再削减,表达这些内容的文字不能再精炼的程度。如:“××工商局重点扶持四类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四化’” “X市五个到位开展红盾护学行动”等标题

从中可直接看出整篇信息的基本框架、结构以及中心内容。词汇型标题:

避免出现“强化措施”、“认真做好”、“从几个面入手”、“多种形式”等不能明确表述信息内容的词句。

如:“××市强化措施扶持四类民营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着力打造亲民政府”等。

标题虽然能说明问题,但显得平铺直叙,是没有新意的信息。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经验介绍、工作措施等信息中较为常见。

3、杂合型标题:

这种类型的信息标题是词句和数字并用,表述更全面、准确,通过标题就能知道事情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从标题的结构上看,更趋严紧性,逻辑性更强。

如“××民企安置13.67万下岗失业人员成为就业和再就业 主渠道”

“X局把握三个环节解决五个问题开展纪律作风整顿”

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综合性、突发性、动态性信息中较为常见。

4、短语型标题:

这类信息标题不仅内容要有新意,而且标题要突破定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制作此类标题时;一要合乎语法,尽可能用主语、谓语、宾语齐全的完整句。

二要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要“顺”着写,一般不用倒装句,尽可能使其节奏明快,有可读性。如:“××工商局实行“5+1”学习制度打造学习型工商”

“基层建议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程中应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等。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专题性、反映性、建议性等类型的信息中较为常见。

(三)主体是信息中叙述和展开事实的主干部分,也是决 定信息质量和价值的关键部分

从主体各部分反映的内容看,政务信息基本结构形式有:

1、动态信息

包括下级贯彻落实上级某一重要指示精神的情况,机关的重要活动、重大部署、工作动态、敌情、社情、灾情、突发事件等 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做法——效果”、或“情况——处理结果”

如“X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特色品牌”、“X市公安局一夜连端四家黑网吧”等。政务信息基本结构形式

2、经验信息,即介绍可资借鉴、有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的信息

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成果——做法——经验”或“做法——经验——成果”

也可把“经验”和“做法”揉在一起,使主体成为成果——做法(经验)两个部分 或是把“成果”写进导语中,主体就是“经验”或“做法”介绍。如《河南焦作沁阳市工商局五项措施开拓农村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思路》 政务信息基本结构形式

3、问题信息,即反映领导机关需要关注或加以解决的各种问题的信息 这类信息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

“问题——原因——建议(意见)” 或“问题——原因”

或“问题——建议(意见)” 如“‘黑网吧’的成因与对策”的信息,曾被X市政府政务信息采用,并获得X市政府领导批示。

政务信息基本结构形式

4、意见信息,是指某地(单位)或某人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见解的信息,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意见——理由” 或“事由——意见”等。必须强调:不论以上哪种信息,都力求短小精干,要在几百字中把一个问题讲具体、讲透彻、讲准确。

信息写作有句行话叫“砍头斩尾紧肚皮”,也就是说,信息写作一般不要引言,不用导语,这是“砍头”;结束时一般不要用“总之”,“总而言之”,这是“斩尾”;“紧肚皮”就是中间的文字表述要尽量减少文字、精练文字。

(四)巧妙设计结构,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信息结构的基本要求: 一是简短、灵活。二是清晰、严谨。

设计信息结构就是政务信息素材的组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种结构多用于反映事件的信息。二是以逻辑为顺序。大与小,重与轻,主与次等等。三是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交叉运用。

如发生一起严重械斗事件的信息:编写顺序是这样安排的:某月某日,某地发生一起严重械斗事件,多少人伤亡,损失多大;引起械斗的原因;械斗的经过;处理结果。在这则信息中,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是交叉运用的。

三、政务信息源收集方法

(一)综合法。

将肤浅、零碎的信息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然后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综合法收集整理的信息可以达到由偏到全、由零到整、由粗到精的效果。综合法常常能反映出某一情况和问题的普遍性。

采用综合法编写的信息,便于领导掌握面上的情况和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

(二)追踪法

即以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或工作落实的各个阶段为线索,追踪收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情况。

如上级作出重大决策以后,及时收集反馈传达贯彻的作法、步骤、落实的措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连续反映。

(三)调研法。

这种收集材料的方法有较强的目的性:

一是按照上级或领导要求,确定专题开展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经验,指导推动工作。

二是针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目的在于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调查研究中获得的材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编辑信息,而要对素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工,抓住事物的本质。如X市工商局《“两费”停收后加强工商所监管体制和机制建设的思考》,就是在广泛调研后写的,被国家工商总局红盾网采用了。

(四)逆向思维法

是当某项活动处在高潮时,或某个问题被大多数人肯定或否定时,如果能够冷静下来,让思维不受从众效应的影响,从问题的另一方面进行思考,分析一下有无偏差,或存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会议收集法

每个会议都包含大量的信息,通过参加各种会议及阅读会议文件材料,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线索。

采集政务信息材料应注意的“六忌”:

一忌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二忌主观偏面,以偏概全;三忌蛇过打棒,雨晴打伞;四忌零打碎敲,东拼西揍;五忌随机无向,盲目提供;六忌雷同重复,缺乏新意。

四、写作政务信息应防止出现的问题 一是防止失效信息和重复信息 信息的时效性决定着信息的价值

时效性越强,信息的价值越大;反之,信息的价值就越小

要尽量缩短信息在收集、加工整理、编写、传递各个环节上的滞留时间,防止由于拖延时日,成为过时信息。二是防止内容空洞、没有特色 这类信息稿: 一是入题太慢

二是通篇陈词滥调,言之无物,令人望而生厌。

这类信息稿的通病是用很大的篇幅、主要的笔墨来讲形势、谈认识,给领导“上理论课”,穿靴带帽,空洞说教,全篇无信息可言。三是防止大事记式的信息。

一篇政务信息稿则主要反映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反映的是事物的实质,而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大事记式信息稿的通病是简单罗列会议经过情况,不加综合,没有实持内容。这类信息稿的一般表现为:

一是先说为贯彻上级什么会议精神而当地召开了什么会议; 二是出席的领导人列了一长串名单; 三是会议的议程安排;

四是与会人员拥护上级决议,提高了认识,决心做好工作。

会议结合本地情况有哪些决议,与会人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这些需要反映的实质内容却遗漏了。

大事记式信息稿的编写者完全处于摄影者的角色,原本不动反映客观,对领导决策、指导工作毫无参考价值。四是防止与其它文件混淆。

语气上要注意同主要公文的区别:

主要公文带有行政命令、指令的效力,一旦发出,各级必须贯彻执行。

政务信息稿是供领导决策参考的,文中一般不使用带有指示性、指令性的词语。即使是下行信息稿,虽常有指导性的内容,也不直接使用指示性的语气,如不使用“必

须”、“应该”、“请参照执行”、“抓紧实施”等; 写法上要注意同一般公文的区别

一般公文的写作,往往要发些议论,讲些道理。如调查报告,有时还带有写作者自己的体会和观点。

政务信息稿只是客观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多讲道理,多发议论;在要求上注意同新闻的区域。

新闻稿一般有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每篇新闻稿总少不了这些内容,且每篇新闻稿都有开头导语、正文、结束语。

而政务信息稿不一定同时具有这五种要素,一般也不需要导语和结束语,正文中正确表达信息的内容即可。

五、几种常见的信息写作要领

(一)形成自己的写作特点和风格

(1)选题:领导感兴趣、时代的脉搏、找角 度,抓住亮点。

(2)标题:有创意、有个性、吸引人(3)语言:风格鲜明、把握问题突出

(4)观点要有创新,提出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5)结构:不拘一格

(二)信息写作者素质(1)敏感、敏锐、敏捷

(2)富有激情,写作中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3)注意平时积累。“博学于文,日有所知”(4)四言四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

(三)文章修改的原则:(1)文不喜平(2)一气呵成(3)精益求精

六、政务信息类型和例文分析

从操作的层面看,根据信息的特性,特别是信息所侧重体现的信息点,政务信息主(1)首位性

即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总量、规模、增幅居全国或全省首位,以及居前列位次。如:

2005年绍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人数居全省首位。2005年绍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首先达标。(2)破关性

即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迈上一个阶段性的台阶 如:

2005年浙江省外贸首破千亿美元大关。

2005年,浙江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73.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外贸总额首次超过千亿美元大关,成为继广东、江苏、上海之后第4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3)全国性(全市性)

即经济和社会事业中某项工作被评为全国性(全市性)荣誉称号或成为全国性(全

市性)的试点单位

与全国有影响力的事情产生关系(4)首创性。

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全国或全省(市)首创性的成效、成果和做法,以及率先性的作为。如:

《常山胡柚成为X省首只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的水果产品》 台州在全国首开上市公司推行期权激励先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颁布近50天后,浙江玉环中捷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家依据《管理办法》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开创了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和将定向发行作为激励股票来源的先河。按照该期权激励计划,中捷股份将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510万股公司股票,占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的3.71%。

(台州市府办)三门吸引民资10亿元大力发展航运7年运力增加50倍。1998年11月,该县成立了首家由民营资本注入组建的宏达船务有限公司,拥有了第一艘3000吨油轮。2005年,该县提出开发三港建设三城的发展战略,民营企业家乘势调集资金发展航运事业。

至目前,共组建宏达、海运、运盛等民营船务有限公司3家,投入资金10.23亿元,运力已达15万吨,比1998年的3000吨运力增长了50倍。

(三门县府办)临海引入安全管理保证金制度确保海上航运安全

制度规定:企业在签订安全管理目的责任书时要向管理部门交纳一定额度的安全管理保证金,用于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奖罚。若企业全年无安全事故,全额返还安全管理保证金,并给予安全管理保证金总额50%的奖励;若发生安全事故,则按事故级别、责任比例扣除相应金额。

目前,该制度已在临海市回浦水运有限公司等4家水运企业中顺利引入,为150艘单船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临海市府办)(6)措施性

即体现开展某项工作的措施,既可以是过去时,也可是现在时,还可以是将来时。如:《农省业厅提出打造“绿色浙江”十项措施》。(7)启动性

即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工程项目或活动启动 如:

台州沿海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启动。该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35亿元,位于浙江省沿海高速公路的第二段,贯穿三门、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等6个县(市区)。它北跨三门湾与宁波相接,南跨乐清湾与温州相接,全长143公里。工程计划工期4年,2XXX年开工,2XXX年全线建成通车。

(浙江省交通厅、台州市府办)(8)计划性

即地方政府或部门专项性工作计划,以及工程项目的投资计划。如:

XX省将建造15个万吨级泊位

2012年XX省将加大对水运基本建设的投资,建成15个万吨级泊位,投资总额达74.6

亿元,其中港口投资31.2亿元。此外,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将全面展开;并将进一步加快舟山的金塘、六横、衢山等重点港区的开发和开放步伐。

(XX省打私与海防口岸办)(9)成效性

即反映政务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绩和成效,既可以是某项工作全面完成后的的成果、成绩和成效,也可以是某项工作或工程建设阶段性的进展情况。如:“玉环至乐清跨海大桥前期工作进入本质性启动阶段”

玉环至乐清跨海大桥建设已被列入浙江省沿海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目前,前期工作进入本质性的启动阶段。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浙江省沿海高速公路)起自宁波绕城高速公路的云龙,向南途经鄞州、象山、宁海、三门、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乐清、温州市区、瑞安、苍南,至分水关与福建省相接,全长480公里。跨海大桥为这条高速公路一部分,长约10公里,投资估算20亿元左右。跨海大桥力争在X年年底开工,工期大约为5年。(11)紧急性

即反映紧急突发性事件或情况,以及反映后续处置情况。如:“衢州一客运汽车发生爆炸”

X天上午8:30接衢州汽运集团公司报告,公司于此前接到衢州高速交警通知,该公司深圳—衢州班车(浙卧铺大客车)返回衢州途中,于X天凌晨3时30分,在江西上饶境内高速公路上发生爆炸,有较大人员伤亡,具体情况不详。现该市交通部门已赶赴现场,具体情况待续报。(此条紧急信息2005年被国办采用)(12)反映性

即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和新问题。如:

“国家房产新政策出台将对我市房产市场产生较大影响”(13)建议性

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14)调研性 即调研性的信息 如:

《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看病难”一个有效途径 --开化县推行“驻村医生服务”的调查》 《明年经济工作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国外对农民履行直接补贴的主要做法》(15)经验性

即总结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如:

《确立教育公平理念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衢州市发展 农村教育的主要做法》

《绍兴市开拓农村市场的几点做法》 《新昌县创新农业科技机制的几点做法》。

七、如何做好政务信息工作(1)勤奋学习

一方面,要强化政策理论学习,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本系统阶段性工作重

点,提高宏观分析理论素养;

另一方面,要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业务工作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提高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并且要多看、多写、多练,逐步提高政务信息写作水平。(2)善于思考

信息工作主要是服务领导决策

要善于从全局把握信息写作方向,勤观察、勤钻研、勤思考,力求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写得好,做到精益求精,多为领导提供一些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高质量信息。(3)沟通合作

信息工作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需要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协作配合。

信息写作者应注重加强其他同事的交流沟通,了解部门工作进展情况,确定信息报送线索。

向同事请教,共同修改完善信息内容,提高信息写作质量。

信息写作方法与技巧(小编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