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上 课程考试(100分)
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吴忠民教授指出,全世界近80%的收费公路在()
A.中国 B.美国 C.俄罗斯 D.印度
2.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全国有()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
A.150多个 B.160多个 C.170多个 D.180多个
3.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第几位?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4位
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为重点。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促进就业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吴忠民教授指出,民生问题的特点包括()
A.直接生活消费性 B.基础保障性 C.直接生产消费性 D.高层次保障性
2.吴忠民教授指出,民生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包括()
A.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
B.社会成员平等、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 C.社会普遍焦虑
D.国际民生提高迅速地倒逼机制作用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吴忠民教授指出,中国这些年来的社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正确 错误
2.吴忠民教授指出,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明显地滞后于经济发展,突出表现在我国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正确 错误
3.吴忠民教授指出,对于一个执政党和政府来说,最重要的职能是维护公平正义、改善民生。
正确 错误
4.吴忠民教授指出,世俗化,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正确 错误
第二篇: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下) 课程的考试(100分)
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下)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吴忠民教授指出,世界现代化进程说明,()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A.藏富于民 B.发展民主 C.和谐发展 D.公正发展
2.吴忠民教授指出,冷战时期的华沙条约组织是以下列哪个国家为主导的? A.苏联 B.中国 C.美国 D.日本
3.吴忠民教授指出,从坐标定位的角度看,民生不是一个独立的事情,而是从属于()的问题。
A.社会公正 B.社会正义 C.经济建设 D.社会建设
4.吴忠民教授指出,美国真正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的基调是下列哪位总统奠定的?
A.林肯 B.华盛顿 C.胡佛 D.罗斯福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吴忠民教授指出,社会公正有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基本价值取向,分别是()
A.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B.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C.以民主带民生 D.以公正促公平
2.吴忠民教授指出,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应当()
A.多做“加法” B.少做“减法” C.少做“加法” D.多做“减法”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吴忠民教授指出,我国民众对于政府提的公共服务要求:一是种类越来越多;二是要求程度越来越高。
正确 错误
2.吴忠民教授指出,如果只强调共享而忽略了自由发展,这个社会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平均主义,社会缺乏活力、难以持续下去。
正确 错误
3.吴忠民教授指出,富民与强国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比之下,强国更加重要。
正确 错误
4.吴忠民教授指出,民生问题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不仅不能妨碍、而且应当鼓励民众的自由发展、鼓励民众差异化的选择、差异化的创业。
正确 错误
第三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中央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项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紧迫性、基础性的艰巨任务,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保障 民生 社会 建设
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这些新亮点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建设已经从自发走向自
觉,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补充走向必须,从局部推进走向全面的系统建设。一、十八大对社会管理有了新的目标定位
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目标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是在党的文件中,最早提出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也正是这次全会决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决议指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沿用了这样的提法。伴随社会管理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把“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不仅是定位和目标认识的深化过程,而且是丰富了社会管理的内涵,提升了社会管理的境界从格局到体制,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我国在社会管理问题上依法治国的决心,在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上积极向前推进的态势。我国社会体制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基本适应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
化,社会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社会结构不尽合理,社会组织体系有待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等等。只有突破这些体制性制约,才能从整体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以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与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迁的同时,也必然要求创新、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制。
二、确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来推进社会建设的价值理念 社会管理的论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八个新的亮点,这些亮点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建设已经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补充走向必须,从局部推进走向全面系统建设,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把创新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同时作为社会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突显了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
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必须坚持社会公正公平,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建设,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三、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直接反映人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状况,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必要条件,是关系执政党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同时,还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社会体制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意义。因此,加强社会建设,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体制机制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工夫。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我们必须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把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我县教育工作的主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个教育阶段,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必须把教育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保障群众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强化政府责
任,优化资源配置,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根本。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进一步完善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对自主创业者和自谋职业者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劳动者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搭建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平台, 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不断提高劳动报酬,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要切实规范分配秩序,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大力规范“灰色收入”,严格调控垄断收入;要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个税调节力度,推进个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做好高收入者应税收入的管理和监控,减少税收流失;要大力帮助困难群众,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帮扶、生活救助、医疗互助等帮扶制度,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和保障水平,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扶贫力度,提高扶贫标准,逐步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生活水平和稳定发展能力。特别要抓紧解决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收入增长较
慢的问题。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五)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最重要的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底线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要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要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要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形成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医药卫生发展规律和主要矛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应该在政府和社会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社会组织,一方面可以扩大公众的参与渠道,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政府公共管理的途径,还可以提升社会的自组织能力,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另外,社会组织还可以作为公共服务的承担者。政府的一个职能就是公共服务,但是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自己提供,而是要保证公共服务的供给,这样社会组织就可以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
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城乡居民自治组织集自治、服务功能于一体,是我国的特色和优势。现在,大多数地方社区承担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已逐步由政府延伸到社区的服务窗口承担起来了,实现了初步的政社分离。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城乡居民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落实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要求,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政府不包办代办。要理顺社区内部治理关系,健全社区自治相关制度,规范决策办事程序,形成新的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组织体系。要通过多种渠道拓宽社区经费来源,结合城区改造、征地拆迁、股权改革等增加社区服务实力,使之切实承担起服务“社会人”的责任。
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
特大安全事故。
第四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摘要】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本文结合自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理解,通过分别对当前民生建设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改善民生与加强社会建设的关系以及改善民生的几个重要意义等若干方面的论述,阐述我对十八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理解。
【关键字】民生问题 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
一、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重点的原因
首先,民生问题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坚持的执政理念。作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普遍关注中国各阶层利益,注重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把“民生、民权”以及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归宿的理念。这一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集中体现在民生问题的解决。
其次,民生问题是社会矛盾多发凸现最基本的根源。中国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分化加剧。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引发社会成员对正在或即将变革的社会结构产生个人的重新定位,当今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在主观上已经把自己置于社会的底层,弥漫着对富人的仇视和怨恨,并因为腐败等原因对政府机构抱有不同程度的不满和埋怨情绪。近年来出现的医疗难、上学难、讨薪难、住房难、诉讼难和权益保障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都反映出普通民众不仅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而且更是政治权力上的弱势群体。他们因而有某种较强的不公平感,甚至相对剥夺感,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由此引发抗诉和闹事事件逐年增加。原本可能是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已经显化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因此,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就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再次,民生问题是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的基础。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最基本需要。现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的风险期,或者说风险社会或高风险社会,安全问题就更加突出。一个社会的安全需要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整体社会和国家的安全需要,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要。过去我们主要侧重于强调社会和国家的安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生活中的安全。实际上,个人安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更经常、更普遍面对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现实困境”,即个人生活中已经遇到的实际困难或问题;第二是“未来威胁”,即可能对个人生活造成的威胁或风险。这两方面都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有关,都与民生问题有关。民生问题可以说是个人安全和整体社会安全的连接点。前者导致“现实性的烦躁”,后者引发“预期性的焦虑”。它们都会构成人们的后顾之忧,严重影响社会成员的安全感,降低社会安全指数。
二、当前民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问题。如今,中国的教育规模以全世界最快的速度急剧扩张,但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并未上升。2005年财政开支的教育经费为3 952亿元,仅占GDP的2.16%,低于2004年的2.79%,2006占GDP的2.59%,2007占GDP的2.86%,只有到了2012年才达到4%”,距国际上平均比重6%有较大差距,致使中国的人均财政教育经费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在世界倒数第八位[1]。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迅速膨胀的开支大部分通过收费形式转嫁到民众身上。统计表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差额从1993年的192亿增加到2004年的2 776亿,这巨大的差额有相当大部分来源于有就读学生的家庭,可想而知民众的负担之重,中国父母目前在子女教育费用方面的支出已超过养老和住房,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名第一。
(二)医疗问题。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近年来医院门诊费平均每年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遭遇“经济困难”或“不能报销”困境的患者尤其对医院收费过高表示强烈不满,一般轻易不敢住院,“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造成“看病难、看病贵”;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上,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都是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节节攀高,而且医院实行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这样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三)就业问题。当前,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社会话题。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就有68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华夏第一考”之称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已超高考。据中公教育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21日16时,共有624649人通过审核,523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为30:1。教育专家通过数据分析,目前10个竞争最激烈的职位已经有9个职位竞争比例超1000:1,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截止到现在,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职位竞争比例高达3889:1。同时可以发现,去年同期,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为竞争最激烈的,竞争比为2144:1,今年此时竞争比例最高职位竞争比高于去年同期[2],这足以说明就业竞争的剧烈程度。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劳动权利,中断了收来源,生活也会由此陷入困境,所以,就业成为民生的首要问题,就业问题至关重要,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四)收入分配问题。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中,收入分配已成为今日民生问题的焦点。群众关心收入分配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增长问题,二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收入增长速度很快,群众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由于体制、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落后地区收入差距最为明显,中国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突出,日前,西南财经大学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数据显示出中国无论是从全国、城镇还是农村来看,贫富差距都过大。报告结论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3]” 同时,以农民工、下岗工人为代表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并没有完全解决。从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近年来社会保障支出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没有提高。而且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城乡医疗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三、党对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从党的十八大中我们可以看到党对这些民生问题的重视,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党也有了很好的对策。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有所教”这个由圣贤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报告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三,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二)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老百姓常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十八大报告在居民收入增长上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而且还是倍增目标,这是首次。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把改革发展的“蛋糕”分好,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的部署,提出了“两个同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三)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犹如一把大伞,为十几亿中国人遮风挡雨。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目标,体现了执政党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四、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其次,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把握。
最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且,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侯荣娜《中印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22期 [2]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3]《京华时报》北京12月10日
第五篇: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解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作者:冬草香
摘要:民生问题与人民息息相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为此党中央与时俱进,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生
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现状与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
2012思想政治论文2.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积极 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这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只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只有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只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只有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
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只有增强社会团结和活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