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21-84532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3 18:18: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翻开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看到别具一格的目录,便有颇深的感触。自初中开始学历史,所见的对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无外乎以阶级斗争为轴心,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的递进为主线的构架。这种构架标志着历史阶段上的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水平,然而积久不变,便成了束缚人的框架。

史家的才、学、识,“‘三长’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史识’”,也就是陈旭麓先生所说“治史的眼睛” “史实是治史的眼睛。不为历史现象所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治史的先决条件是要“解蔽”,只有解除种种蒙蔽,思想获得解放,才能有明澈的眼力,以洞察历史的真相。《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就是陈旭麓先生解封思想,打破旧的框架另辟蹊径的作品。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而且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有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故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有很大独特性。全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双重作用下向现代转型这一过程为线索,论述了其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重大事件,同时穿插描画了在这个进程中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这三方面变迁的具体细节,从而构成了一幅经纬纵横,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动态画卷。因此,这本书既从宏观上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样态,又从微观上勾勒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多元面貌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互动。作者这样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便是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主旨展现为非常丰富多彩的内容,也足以见得陈旭麓先生深厚的史学功底和独到的见解。

细读全书,又被陈旭麓先生的论述的哲学思维光芒所折服。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写序的冯契先生,是搞哲学的且与陈旭麓先生时常探讨,他在序中这样写道:“我认为哲学演变的根源要到社会史中去找,他认为历史演变的规律要借助哲学的思辨来把握。”陈旭麓先生自己也在书中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维”,“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是难以解释其本来意义的”。作者也正是自觉地以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去观察历史,才能客观地承认“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深刻地指出太平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理性地看到“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公允地分析“假维新中的真改革”既有“欺骗、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具体内容”,敏锐地发现“在很多实际问题上改良派的议论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并不是全部真理都掌握在革命派手中”,甚至直接坦言“立宪在中国的实现并不是全无可能的”。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将感性分析和理性分析所结合,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看问题所得出的独到见解与创新。

陈旭麓先生非常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同时这也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论中国近代史,先生却由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始,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思想、官僚体系和社会组织细细地顺了一遍,因为陈旭麓先生认为“历史的分区存在于历史的延续之中,近代社会的变迁只有同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以及与此联系的生活、风俗相对比,才能得到认识和说明。”在论述新文化运动时,陈旭麓先生总结道:“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部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从而可以看出,先生对是及其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所隐藏的历史规律的总结与挖掘的。

陈旭麓先生巨著的另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彩,逻辑性强,他擅长用洒脱的文字写出深刻,凝重的道理。“复杂纷繁的世事一旦被透彻简洁的方式提高到哲学境界,它们便走出了粗俗和原始,便具有了知识美感。”陈旭麓先生对中国那80年的历史的把握就到了这种境界。这部书以中国近代化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逻辑性强便现在陈旭麓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或等角度,清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史。让人清晰地了解到他的观点和见解,清晰地思路让人能更简单的了解他陈述的史事。最令我着迷的是其中优雅的词语和散文般的叙史手法。单以书名而言,“新陈代谢”四个字就极为凝练地将中国近代史展现为动态的画面。“东西对视,隔雾看花”、“炮口下的震撼”、“天国的悲喜剧”、“近代化一小步”、“日本冲来了”等等这些章节标题,相对于历史课本中乏味而生硬的纲纲条条,无疑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陈旭麓先生用“近代中国”一词,指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以“五四”为界可分为前80年和后30年。陈旭麓先生原计划是要写110年,但天不假年,只留下了前80年的稿子,实乃遗憾!

第二篇:读后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救国之路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后感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陈旭麓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哲理性历史著作,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等方方面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近代社会是中国所有社会中最复杂的一个社会,它同时将多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结构层次复杂地融合在一起。在各种矛盾的相互冲击的大浪中,这种社会成为一个变形的社会,而这种畸形正说明它是历史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陈先生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意识的转变为主要层次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840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的大门,中国从此进入近代史。陈先生在书中说道: “林则徐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最先拿起西方这把尺量出了中国的短处。„„战争的权威性,在于它把矛盾置于生死存亡之中,并用暴力戳破了一个窟窿,迫使人们去认识自己的对手。”

震撼下第一人林则徐,后有魏源,洋务„„

当中国走入19世纪的时候,六十乾隆盛世已经过去了,与“盛世”相比,19世纪一开始就是暗淡无光的。孕育和蓄积于上一世纪的种种社会矛盾,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人口、财政、武器、吏治的种种难题。人心在变,士风也在变。民间的揭竿早饭与士大夫的经议论,表现了朝野皆为忧患所苦。这本是王朝有盛转衰途中的历史旧景,但海舶东来,由中西贸易而渗入中国的洋物和毒品,又给世变添加了新的内容。它们像天边的乌云一样涌来,造就了下一世纪的多难与动荡。

陈先生在书中对历史的评价,总能运用用优美、洒脱的文笔,举出深刻的案例来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谈到太平天国的失败时,他说道:“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失败的结局,更在于它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又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在论及义和团及其失败时,先生写道:“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回到中世

纪,确乎并不同义”;“当道德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时,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的”。他曾在书中反复提到历史在经过一个巨大的迂回之后,又似乎回到了原来的起点。这句话十分经典,它形象地刻画了近代社会在“欧风美雨”炮轰下从抵拒扼杀改革到不得不重新认同改革(从王朝到个人)的历程,而这种迂回又是以碰壁为代价的,当然迂回中也认识了历史。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显著特点。

陈先生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说道:“百年中国所受到的纷至沓来的压力,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按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改造落后民族。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和扩张同时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就是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制度。因此,只有在实现自身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才能真正抵抗一个近代化了的侵略者。这是历史赋予近代中国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同一性。先进的人们之所以为先进,就因为他们深浅不同地体会和理解了这一历史趋势,所以,力求用自觉地改革来实现中国的自强,并以此阻止来自外国的进逼;顽固的人们之所以顽固,就因为他们抱残守缺,一厢情愿地指望用封建主义来打败资本主义。这种改革和反改革曾经形成争论冲突,并贯穿于近代史的每一个环节而构成百年历史的主线。但中国人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做出反应、并相应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这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它道出了历史发展必然规律,以及中国人在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对历史潮流现状的清醒认识,巨龙猛然从睡梦中惊醒,打破笼罩了千年的封建礼教,开始谋求救国之路。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发生,只有短短的八十年。但这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剧烈变化的八十年。这个时期,随着外国资本注意越来越深的倾入,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生存,曾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当时的先进人物,从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到孙中山,曾经举起过各种思想武器,设想过各种救国方案,但都一一破灭,每次斗争差不多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壮大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才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向胜利。

当年激烈而复杂的斗争虽是过去了,但斗争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规律,有的至今还在沿用。过去的斗争与当前的生活仍有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史上所表现出

来的规律,对我们今天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仍有借鉴意义。

第三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作者:银都学校 骆小玲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陈旭麓,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新陈代谢”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变”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的冲击,又经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转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所以,本书着重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做了具体深入的说明。

新陈代谢体现了一种“变”的哲学。作者首先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入手,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中提出了“代代相承,变化渐微”的特点,引出了“明清之际,明显的转变迹象”。而这些“明显的转变迹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人东来的冲击力引发的。而封建社会的“儒学定于一尊”也成为了中国近代80年历史意识形态领域中,改革与反改革不断被加以利用与论争的焦点。因此,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更衬托出了1840年后“变”的猛烈、迅速。

“变”体现在有关孔子和孔学的论战。它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在202_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历史进入近代后,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孔学由“想来不成什么问题”变成了问题,孔子的地位和权威因此而衰落。

在中国近代社会,封建儒学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不时被加以利用和变化。而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也不时被历史推向风口浪尖,反孔与尊孔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成为了变与不变的焦点内容,引领了观念意识形态革命的主流。如洪秀全托上帝以改朝换代,以洋教为旗帜建立了太平天国。反孔,大规模地践踏孔孟,而思想上却又吸取了儒家的某些东西。儒家思想积202_年之久,所以“在他自觉地反孔的时候,却又不自觉地被孔学牵引”,在他成为君王之后,“三纲五常都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天朝”。在维新派论变的哲学中,认为变化是天地间可以用常识和经验来说明的普遍过程,提出了“变亦变,不变亦变”。康有为总结出了“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与不变的哲学,维新派与保守派变与不变之争在于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孔子;第二,如何看待学习西方。此后的辛亥革命没有自觉地围剿孔子,但它反封建性质所造成的变化必然直接或者间接地触犯孔子。针对《临时约法》中否定“定于一尊”的孔子的意蕴,以康有为和袁世凯为首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孔教与政治再度联姻,孔子与孔学成为了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新旧之争的重要论题。“五四”前的排孔重于整治批判,而新文化运动专注于文化批判,新文化运动把真假孔子、真假孔学相联系,注重“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观念,排孔又成为了观念意识形态的革命的起点,而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总之有关孔子与孔学的论战交错地出现与中国近代社会中,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近代社会各阶层、阶级力量都在为逐渐沉沦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都要求改变两个半社会的地位,为了救亡图存的目标而努力,在这种同一性的目标下,又存在着不同一性的根本变化。随着西学东渐和日本的崛起,近代社会的变革在逐层深入,中国近代的变革由洋务派“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到改良派的比较温和的“除旧布新”改革,到革命派用暴力彻底推翻封建帝制,整个近代社会“变”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地加深、扩大,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时期的的不同变革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方面,除了由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宗族和行会这两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外,作者特别提出了在中国近代社会中出现的第三大社会组织。它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出现的。作者尤其强调了在晚清以后的中国,会党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病态的组织,而会党的病态反应了社会的病态,它自发的冲动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由于其分布广、势力大,又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改造的对象,又因其“缺乏建设性、破坏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又成为了革命队伍中流寇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来源”,故往往改造未取得成功,这个阶层的存在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反映。

社会生活方面的变也在外力的冲击下得到不断的展现。由对西方“夷、狄”的蔑视鄙薄到对“西洋”的好奇与接受,人们的衣食住行受欧风东渐的影响,作者还研究了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如剪辫、禁缠足、废跪拜等,作者由这些一般的社会生活事件入手,由浅入深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的特质。

本书作者文笔优美,语言富有感染力,在对史实的叙述、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总让读者体会到某种情感的流露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如“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叶名琛的可敬和可悲。在东西方最初的交往中,他写到:“东西方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后”,东方与西方如“隔雾看花,神秘奇异”的形象描述。文中有很多作者历史经验的总结,总时时给人以深思和启迪,读了此书之后,让我不仅在知识体系上有所提高,在理论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四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上海人民出版社、《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美】贡德•弗兰克,中央编译出版社、《叫魂》,【美】孔飞力,北京三联、《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东方出版社、《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北京三联、《戊戌变法史事考》,茅海建,北京三联、《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桑兵,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传统与变革》,【美】费正清,赖肖尔,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余时英,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章开沅、马敏、朱英,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五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感想

看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此书得到的启发会很大。我非常敬佩陈旭麓先生缜密而深邃的史论,对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由衷的赞叹。

现今大多数学者认为应把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10年时间划为中国近代史。在这110年中,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一直没有改变;在这整个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便是如此划分的依据。本来近代和现代这两个概念并没有严格区分的必要,过去的学者很多都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英文中是一个词MODERN。

作者在分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后,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东西方的交往和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近代中国的变迁,先是鸦片战争以及之前已经出现的帝国转衰迹象,以及这个过程的变革和人们的反抗,突出表现为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接下来则是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震撼,以及随后开始的戊戌变法;之后便是庚子之变,以及清朝的维新自救,以及难以避免的王朝崩溃;再就是辛亥革命建立的新国家,以及出现的新变化;最后探讨的是新文化运动,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化最深刻的反思。之间夹杂着先生对社会变革、社会阶层(中等社会的出现)的描述与分析,先生还探讨了变与不变的哲学,这是一直萦绕在无数国人的困扰,很多人其实明白个中道理,但强大的惯性和现实利益所在,使得他们一次次选择了保

守甚至是后退,但是,变也不意味着绝对正确,能否做好变与不变的平衡才是更需严正对待的问题。另外,先生还探讨了改革和革命两股力量的共性和分歧,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同一性的同一性,认为他们既可以表现为纵向上的继起性,又表现为横向上的共存性。大历史的发展可能是线性的,但这种认识方式常常会让我们忽视了诸多历史的细节,当我们深究这些细节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微观或者中观的历史充满着不断的循环往复和理解上的前后变化,而绝非简单的进步代替落后,复线的历史(这里并不完全等同于杜赞奇的用法)或许更能还原历史细节的真相。

书中所涉的史实大都对于属于中国近代史的一般知识,尽管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来看的。绝对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史观不好,作为一种历史研究角度,它同样的有助于揭示历史真实,发现史实背后的真相,但先生也没有完全囿于这种史观,或者更精确点儿说先生力图摆脱那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官方史观的影响,他在承认和延续许多传统看法的同时,也在努力的纠正过去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史观的教条式理解。

历史,是长征,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