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1-50602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5 03:52: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抗生素种类较多,临床应用也极为广泛,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康复及医院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由于应用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现象日见突出,几乎成为全球问题,我国有关专家多次呼吁,合理应用抗生素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不断总结临床应用抗生素用药中一些基本规律;使抗生素的使用达到科学合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抗生素在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我卫生院就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几个基本原则。

1、正确选择原则

选择抗生素治疔的前提是必须明确病因诊断,正确估计致病菌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基础。对一些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尽一切努力寻找病原菌,可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病情情变化和感染来源作出临床诊断,并根据临床经验选用用抗生素。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了解该药的抗菌作用、药代谢动力学及副作用,结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2、严格掌握适应证原则

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根据临床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原则,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切忌轻率和盲目地应用。对发热病人不能见热即用抗生素,应区别病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对已确诊为病毒感染者,除重症乙型脑炎、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等与予预防继发感染而适当用抗生素外,其他病毒感染一般不必用抗生素。

3、熟悉与恰当原则

熟悉药理学及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同时要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注意个体差异遗传特征差异选择用药。所谓怡当是指选择适当的剂量与给药方法。用用药剂量正确与关系甚大,用量恰当能治病,用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过大则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尽早使用剂量要恰当;避避免长期使用。特别是在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下,用用药要更加慎重。给药途径的不同,不仅影响药物的剂量和速度,也影响药物疔效。总之,给药药途径必须根据用药目的、药物性质、患者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及安全和经济等因素,全面考虑,作出决定。

4、灵活调整原则

所谓灵活就是指随时调整用药剂量与用药方案;也有人称之为浮动化。在用药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变化,并尽可能结合药物监测来调整用用法和用量,做到剂量个体化和浮动化。同时要严密观察药物进入体内的反应:密切注意各种药原性疾病警告症状的出现;以便及早进行适当处理。因此;在临床上既要保证药物的疗效,又要防止药物中毒,除根据药物监测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治疗的反应,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地调整用药剂量及疗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

5、慎重配伍原则

多种药的同时并用或联合用药,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有时因配伍不当,或盲目地联合用药,会降低疗效,或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在联合或合并用药时,要注意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与其它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问题。如两种以上抗生素均需需同时静脉滴注时,不仅要看溶液的澄明度及颜色有无改改変,尚应考虑药物效价是否会降低。

保宁卫生院

第二篇: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

近日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一种新型“超级细菌”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有不少英美游客前往这些南亚国家接受价格低廉的整形手术,使其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而香港卫生署早在2009年10月就于一名66岁的印度裔男病人的尿液样本中发现了含有NDM-1的大肠杆菌,该病人已痊愈出院。, 这次发现的其实不是一种新的细菌,而是一种新的耐药基因,实际上是一种酶,出现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这两种细菌中。这种基因复制能力较强,可通过复制整合,使最终整合而成的多种细菌具有耐药性。

耐药性的概念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是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剂量不足时,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的。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

抗生素的概念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抗生素基本上可分为二大类,一为抑制病原的生长,二为直接杀死病原。可用于治疗大多数细菌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主要来源是发酵,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得。发现并应用抗生素是人类的一大革命,它成为人类同死神抗争的一大武器,因为人类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就是细菌感染。

滥用抗生素危害巨大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滥用抗生素使我们为战胜疾病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时,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不少抗生素还可引起恼人的皮疹。“长期、反复不按规则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和继发感染,对人的听力、肝、肾等产生危害,还会产生过敏和毒性反应。” 与显性的伤害比起来,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隐性(长期)伤害更为惊心。有很多病人因为经常使用抗生素,一旦病重时再用,效果就大受影响,这是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使身体的病菌产生了耐药性。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有哪些?

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毒副作用越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抗生素的疗效有个周期,应在医生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有了效果就停药,已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残存细菌作怪而反弹。

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如何使用抗生素才安全

抗生素滥用不是简单的“多用”,用量不足或不能按时服用也叫“滥用”,只有遵照医嘱合理使用才是安全有效的,切忌自行停药或减药。

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包括每次使用都要服够疗程和剂量。服用剂量不够,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果自行缩短疗程,细菌只是被暂时压制住,但会变成抵抗力更强的菌株。一般情况下,抗生素的服用疗程在7天左右,老人、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不好的人应该酌减。

此外,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还包括按“时”服药。如要求一天三次,不等于早、中、晚饭后各一次,而是每8小时服用一次。如果两次服药时间间隔太近,会造成药物在血液中浓度太高,导致神经或肝肾功能损伤;间隔太远,血液中药物浓度不够,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就会减弱,同样会产生耐药性。

第三篇: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 控制医院感染

滥用抗生素包括2个方面: 过度、过量使用和疗程、剂量不足。医院感染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的医疗费用约为46亿美元, 在我国住院死亡的患者中约22.22%直接或间接与医院感染有关。

从1929年Flem ing发现青霉素至今, 抗生素种类繁多, 品种不断更新, 新药源不断被开发出来,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临床选用抗生素最基本的原则是针对致病菌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掌握新旧抗生素作用的特点、对致病菌的敏感程度及同类抗生素中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 从而合理选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治疗疾病的目的。如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 其治疗应首选普通青霉素G 或氨苄青霉素;如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 其治疗则应首选耐青霉素酶的苯唑青霉素或邻氯苯青霉素, 而不是头孢菌素类等新的抗生素, 更不需要盲目追求所谓/ 高精尖0和/ 洋而全0的抗生素。

据调查, 在欧美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占所有药品的10%, 而我国占30%99%。

抗生素滥用原因:(1)社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药品以仿制为主, 众多药厂都以生产抗生素为主。(2)上百家药厂存在恶性竞争, 可导致药品的不合理使用。(3)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 抗生素是常用药, 专业性较弱, 从而出现误用或滥用的情况。(4)患者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5)处方药随意销售, 导致抗生素的滥用。(6)抗生素在畜牧业的大量使用。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 引起耐药细菌的出现, 且其产生速度远远快于新药研发的速度, 是导致双重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原因, 同时增加了病死率。另外, 抗生素进入人体后,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引起很多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病情稍有改善即停药, 导致抗生素使用时间不够, 剂量不足, 从而导致病情反复。

总之, 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坚持以下4项原则: 对症使用, 不联合使用, 不预防性使用, 足时足量使用, 从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流行暴发。

第四篇: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湘雅医院 吴安华

一、如何正确对待抗菌药物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人类与感染性疾病(包括许多传染病)的斗争中,抗菌药物的作用功不可没,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抗菌药物这一有力武器,我们将如何面对伤寒、鼠疫、梅毒、淋病、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人类用抗菌药物对付细菌等微生物的天长日久,细菌等微生物也正在逐步适应抗菌药物环境,即产生耐药性,形成耐药菌,影响抗菌药物的疗效,甚至造成二重感染,这就是当前细菌感染的新动向。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压力不仅医院内感染细菌有,而且社会感染细菌也有,只不过前者更明显。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滥用、选药不当等原因更为增加了其选择压力(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机制的关系将在另节详述)。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耐药菌主要是多重耐药菌,如伤寒杆菌、葡萄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泡菌,特别是MRSA与MRSE,此外还有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还有人们正在担心的耐万古素金葡菌(VRSA),尽管目前仅有数个报道,但由于万古霉素是MRSA的首选药,而金葡菌的致病能力远比肠球菌强,故VRSA一旦出现,其危害程度则远比VRE及MRSA强。

除耐药性形成与二重感染有关外,我们还不应忽视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与变态反应,他们均可对宿主造成伤害,甚至危及宿主生命或致残。抗菌药物还能直接作用于宿主防御机制或间接作用于宿主免疫或代谢状态而影响宿主的易感性,如氯霉素、磺胺药引起粒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头孢菌素或磺胺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等,均可使病情加重。

由于抗菌药物选择压力引起的细菌耐药性出现与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抗菌药物毒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及其治疗,抗菌药物应用本身所产生的经济负担等均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医疗成本一效益分析中占重要地位。由于抗菌药物档次的“提高”,医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使用抗凿药物,如不考虑费用-效益因素,将不可避免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又会增加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正确评价抗菌药物应坚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既不能因为抗菌药物的上述种种不良后果而恐惧使用抗菌药物,即使是细菌的耐药性,也不能统统咎于抗菌药物还有其他因素可引起耐药,耐药性的传递则更复杂;抗菌药物的副作也与人为因素有关,如观察不细致、选药不当等;也不能一味盲目地夸大抗菌药的作用,特别是新的抗菌药物的作用,不能将抗菌药物作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唯一武器,更不能过分信赖抗菌药物,以为它是“保险”药,而且越高越“保险”。对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具体落实在正确应用。当然,在我们继续开发新的抗菌药物的时,应积极开发新的抗微生物治疗方法,如微生态制剂、免疫治疗、细菌因子等。

二、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抗生素发展与病原菌变迁 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50年代PNC G-为主,MRSA逐渐↑

随氨基糖苷类和广谱青霉素应用,铜绿假单胞菌↑ 一、二代头孢菌素应用→沙雷↑、不动杆菌↑ ↓80年代后期,三代头孢应用 耐药G+菌↑,真菌↑为主

↓90年代

MRSA↑ VER↑PRP↑MDR-TB↑

3.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病毒占5%,主要发生于儿童,老人,慢性重危病人,内源性潜伏感染的激活。

4.免疫功能低下宿主的病原体多样化,混合感染,病原菌随抗生素使用而改变,免疫功能低下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病原体。

5.部分日益增多的病原菌致病特点与临床意见

三、合理使用拉菌药物的概念(一)什么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井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引自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二)当前常见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有哪些? 1.选用对病原体或感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2.剂量过大或过小或给药途径不正确 3.用于无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

4.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多日而不停药。.

5.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后继续用药或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他抗菌药物。6.应用不恰当的抗菌药物的组合。

7.过份依赖抗菌药物的防治作用而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8.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三)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1.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应尽可能做到。分离和鉴定病原体后必须作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需要时可作联合药敏,并保留菌种作血清杀菌试验。同时,应加强临床微生物室的建设。

2.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与不良反应,在药敏结果末出来或病原菌未能分离而诊断相当明确时可先进行经验治疗,药敏结果获知后是否调整用药仍应经验治疗后肋临床效果为主要依据。

3.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如新生儿、儿童、老年、孕妇、肝功能不良、肾功能损害、免疫缺陷等状态。4.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疗程。

5.力争掌握不同地区的细菌的不同耐药状态。

6.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如改善机体一般状态与外科处理等。7.下列情况应用抗菌药物需严格控制,如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与发热原因不明除并发细菌感染或病情危重考,无指征、不恰当的联合用药等。

8.掌握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9.加强宣传、教育、培训与学习,结合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纠正不合理使用。

四、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一)预防用药在内科领域中的应用(二)外科预防用药(围手术期用药)(三)传染病的预防用药

五、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一)经验用药时抗微生物药物的选择

(二)注意事项

1.青留素G除产生青霉素酶的金葡菌耐药外、至今仍是很多G+球菌(如肺炎

双球菌)、G-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G+杆菌(如白喉杆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物。2.头孢菌素特点:

(1)一代头孢等: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匹林,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等;对阳性球菌作用强,肠球菌耐药,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有限,头孢唑啉对革兰阳性杆菌有较强作用,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2)二代头孢:头孢呋新,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头孢克罗,头孢呋新脂,Cefproxil,Loacarbef等:对阳性球菌作用相当于一代头孢,对革兰阴性细菌的作用增强。头孢西丁,头孢替担,头孢美唑等,对阳性需氧菌与厌氧菌作用不如一代头孢,对类杆菌作用较强。

(3)三代头孢:中等抗假单胞菌作用-头孢噻肟,拉氧头孢,头孢唑肟,头孢三嗪,头孢地秦,头孢甲肟,Cefpodosime proxetil,Ceftibuten等;对阳性球菌作用不如一代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作用最强;对沙雷菌、肠杆菌,不动杆菌及假单胞菌作用不一;对厌氧菌有中等效果。

(4)抗假单胞作用强有力者——头孢他啶,头孢哌酮,Cefsulodine: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作用最弱,对阴性菌作用相当于头孢三代,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

3.处理轻、中度感染(如尿路、肠道、呼吸道等感染)时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或喹诺酮类药物如吡哌酸、氟哌酸、环丙氟哌酸(喹诺酮类对链球菌、双球菌效果不佳)等。它们都是合成的抗菌药物,可供口服,门诊给药尤为方便。

4.氨基糖苷类多用于革兰阴性菌,可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同用于粪链球菌引起的 感染性心内膜炎、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腹腔内感染、肺炎、败血症)等。阿米卡星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克雷伯菌感染效果均佳。氨基糖苷类一般均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起协同作用。以庆大霉素代青霉素作为门诊第一线用药不妥。

5.四环素应用范围己限于立克次体病、布氏杆菌病、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军团菌、霍乱及少数敏感株所致的各种感染并已逐渐为多西环素所取代;氯霉素则用于沙门菌属感染,某些肠道G+菌感染、厌氧菌感染、立克次体病以及敏感菌所致的脑膜炎等。

6.大环内酯类用于金葡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金葡菌L型败血症或局部感染;大剂量红霉素对军团病有效,为首选药物。

7.氯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克林霉素、利福平、氧氟沙星、磺胺类、异烟肼等口服吸收可达90%以上,而氨苄西林、四环素、土霉素口服吸收不完全。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利福平、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等胆汁浓度可达血浓度的数倍至数十倍,能透过正常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的药物有氛霉素、磺胺药、异烟肼、甲硝唑、氯康唑、阿昔洛韦等。当脑膜有炎症时,第3代头孢菌素、较大则量的氨苄西林、青霉素、乙胺丁醇的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水平。痰及支气管分泌物中药物浓度大多低于同期血药浓度,但以红霉素、喹诺酮类、利福平的浓度较高。大环内脂类、碘胺类、喹诺酮类口服时有一定量能进入前列腺中。林可霉素类、林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等在骨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或达治疗水平。(三)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六、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一)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结果

1.无关作用是指总的作用不超过联合中作用较强者。

2.累加作用是指总的作用相当于两药作用相加的总和。

3.协同作用是指两药合用时所得效果比两药作用相加的好。4.拮抗作用即两药合用时其作用相互抵消。以上作用结果均为在体外或动物实验中获得,.人体可作血清杀菌作用。(二)联合用药的指征:比单独用药更为严格。1.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4.需用药时间较长有产生耐药可能者。5.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药物的剂量者。(三)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

(四)滥用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1.使耐药菌株增加

2.增加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与程度。3.浪费卫生资源。

4.误认为是“保险”治疗,贻误正确治疗。

七、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还应密切观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不良反应分为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及细菌产生耐药性.

毒性反应是抗菌药物所引起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在肾、神经系统、肝、血液、胃肠道、给药局部等方面,程度轻重不

一、症状各异,有些需通过检验检查才能发现。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皮疹、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红细胞增多,感光反应及接触性皮炎等。二重感染是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感染,白念珠菌肠炎和肛门感染、伪膜性肠炎(难辨核菌所致)、菌群交替性肠炎、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防治要点: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 伪膜性肠炎的治疗措施:

1.停用现有抗菌药物,若原发感染尚未被控制,则改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并最好注射给药。

2.或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成人0.5,每日3-4次,口服,7-10天。3.微生态制剂:如丽珠肠乐。4.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八、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与滥用。

第五篇: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前言:上完药品与保健这一门课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健康的重要性,我对抗生素那一堂课记忆尤其深刻!因此课后通过上网查询等途径做了进一步了解,并写下这一篇论文!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之所以现在提出杜绝滥用抗生素此乃是原因之一。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的放矢。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极度敏感药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它高等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有4大类作用机理:

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在低渗透压环境下膨胀破裂死亡,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主要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类药物的影响。

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打开膜上的离子通道,让细菌内部的有用物质漏出菌体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而死。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肽等。

与细菌核糖体或其反应底物(如tRNA、mRNA)相互所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这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和酶不能被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氯霉素等。

阻碍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阻碍DNA复制将导致细菌细胞分裂繁殖受阻,阻碍DNA转录成mRNA则导致后续的mRNA翻译合成蛋白的过程受阻。以这种方式作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剂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然而纵观当今医药行业抗生素的滥用实在严重,尤其是在农村。虽然滥用抗生素并非消费者的本意,但由于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很多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些使用抗生素的误区,这就是很多抗生素被滥用的源头所在。针对这种现状,有专家一一剖析了消费者在使用抗生素中的9大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

前面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同样地,一旦见效就停药,症状复发再次用药,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可以这么说,人类发现并应用抗生素,是人类的一大革命,从此人类有了可以同死神进行抗争的一大武器,因为人类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就是细菌感染.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有严格的界定.目前我们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乱用抗生素的状况如此严重.根据我的见闻,一些县乡的卫生医疗单位--卫生所和卫生院,凡是有了感冒的病人,往往都要“挂水”--静点抗生素,人们往往在感冒之后,特别是过节期间,都不吝惜钱财,都希望早点好.在一个诊所,一个年轻的小医生告诉一个老人,说:“大爷,你感冒了,我先给您静点点青霉素吧,点了就好了,先别用太好的药品,如先锋霉素,小病用了太好的药,将来有了大病就得总用好药品了......”结果那位老人感激的说:“好 好”。

同时,还有更多的人在感冒后,自行服用抗生素,觉得抗生素是万能的,甚至用抗生素来预防疾病。当然,适得其反。尤其是担心在外就餐,饮食不干净而服用抗生素的,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形象的说,这种人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培养“超级耐药菌”,等到真的生病,抗生素已经不管用了,而且,等到医生发现病人自行滥用抗生素的时候,往往已经无力回天了。现在的“超级细菌”就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我对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到是了解些.虽然这种大家看起来好像医生不论病情,随便乱用抗生素的情况在基层比比皆是,从那态度和蔼热情周到的服务中,我绝对能排除他们是为了某些经济利益坑害患者的设想.现在,不少人凡是感冒都要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乱用,只会增加其副作用,并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但是,如果经过血常规等检查,发现是细菌合并性感染,那么,在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就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而且,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心理效应对表情好转也有好处,只是考虑副作用,本人不支持这种方法而已。

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人们治疗疾病时候,应用的抗生素,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这些细菌及微生物再次传染给其他病人的时候,就对原来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传播,最终的某个时候,他最终对这种抗生素不再敏感.也就是说,人们无度的滥用抗生素,最终将导致人们对于那些耐药的细菌及微生物会有束手无策的时候.那时将是人类的悲哀.虽然人们新发现的抗生素种类也是逐渐增加的, 但是总有发现赶不上滥用的步伐的时候---当细菌和微生物被人类的抗生素锻炼的金刚不坏身的时候,人们还用什么呢?

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正常人类的肌体中,往往都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他们是人们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比如:在人们的口腔内,肠道内,皮肤....,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群,他们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同时,在人体的躯体中,只要这些有益菌群的存在,其他对人体有害的菌群是不容易在这些地方生存的.打个不

恰当的比方,这如同某些土地中,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人类”,其他的“人类”是很难在此生存的.而人们在滥用抗生素的同时,抗生素是不能识别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菌群的,他们如同在铲除当地“土匪”的同时,连同老百姓也一起杀掉的情况,结果是人身体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了.这样,其他的有害菌就会在此繁殖,从而形成了“二次感染”,这往往会要导致应用其他抗生素无效,死亡率很高。

难以容忍的是,目前的一些药品广告,往往误导不大懂得医疗的人们去滥用抗生素.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广告--“严迪治疗感冒”,这就是一个误导人们的广告.严迪又叫罗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就是地地道道的抗生素,他根本就不治疗感冒所引起的早期症状.感冒的病因主要是病毒。由细菌引起的只是极少数。而目前针对病毒,人类尚无任何药品敢说能够准确有效地杀死人体内的病毒,感冒最终要靠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只有感冒合并有细菌感染了,才可以应用抗生素.这个例子子就是抗生素滥用也有社会原因。

抗生素如同一把双刃的剑,用之科学合理,可以为人类造福,不恰当则要危害人类的健康.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环境里,甚至近些年来我们食用的大量的肉食产品和水产品中,据说也常常应用了抗生素,这是多么的可怕呀.比如:我所知道有很多的养鸡专业户,到处用不法渠道从医院和医药公司收购大量过期待销毁的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品,每天都定时拆开来倒在一个盆子里,往成群的鸡舍里抛洒,结果有的鸡雏能捡食好几片.大量的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品,使得小鸡在短短的34天就出栏上了人们的餐桌, 所以自从我知道以后,从来再也不敢吃市场卖的白条鸡了,因为我觉得那些肉含有大量的青霉素和地塞米松的味道,令人做呕。

总而言之,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必须懂得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这是对生命的关爱,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合理使用抗生素,这是一种责任!!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