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顺水推舟 创出课堂别样精彩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21-66278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9 03:54: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顺水推舟 创出课堂别样精彩

顺水推舟 创出课堂别样精彩

贯洞中心学校 粟元智 电话:*** 伴随着美妙的视频课件配乐朗读和精美的图画,今天我正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向我们展现了威尼斯这座举世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课文可让学生美美地领略这个异国的水城风光和美丽风情。在初步接触课文后,一个男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出了什么问题吗?”我边想边示意他站起来说。那孩子一脸疑惑地说:“老师,威尼斯是座海边水上城市,到了雨水季节,难道不怕被海水吞噬吗?”,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热闹开了。“是啊,难道不怕被海水吞噬吗?”“水上城市可就变成举世闻名的水下城市了。”“人的出行天天在小艇上,随时都有可能掉进水里,特别是冬天,可就更惨了,岂不成了‘下水鼠,落汤鸡’了吗?”“生活在威尼斯没有安全感,好可怕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教室里迟迟不能安静下来。这一问的确出乎我的意料,怎么办?暂时不理他,继续讲课,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这样扼杀学生思维,太不公平了。可是他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孩子问得确实没错啊!理他,那我该怎么引导呢?而且这样的节外生枝,教学走向确实难以预测。看孩子们对刚才这个问题这样有兴致,一个让孩子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说话训练的念头产生了,同时也能体现人人平等,教育公平,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说的话,不框定学生的思维,使教育公平在微观的层面具体开展。于是我灵机一动,顺水推舟地说:“好吧,那今天就请同学们出出主义,帮帮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解决这些可怕的问题吧。”此时,孩子们就像一束被点燃的火把,一听老师布置这样的任务,马上迫不及待地交流起来。

接下来的个别交流更是精彩纷呈。

“在威尼斯周围修建大型防洪堤坝,以防洪水侵袭。”

“防洪堤坝还要建有闸门,有专人管理,涨水时关掉闸门,退水时打开闸门,也便

于船只的出行。”

“还要安装水位监控器,时刻监视水位涨退情况,以作防范。”

“人的出行天天在小艇上,可在小艇的两边加上护栏,加上船夫娴熟精湛的驾驶技术,人就不会掉到水里去了,坐上去舒服安全”

“要是有机会能到威尼斯去逛逛,领略那里的风光,那该多好啊!” „„

教室里响起一阵阵掌声。我也不禁赞叹道:“你们真了不起,有你们这样既热心又聪明的孩子,威尼斯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可爱了。”没想到孩子们还有更精彩的想法,一个孩子说:“我愿意去当防洪堤坝闸门的管理员,确保威尼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个孩子又说:“我愿做威尼斯城市建设的设计师,把这座水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还有个孩子说:“我愿在威尼斯做一名国际警察,保卫威尼斯人民。”听着孩子们这些闪烁着创新火花乃至于哲理意味的精彩发言,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为孩子的说话训练和创新思维提供平台,也为这堂课顺水推舟 创出课堂别样精彩。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课堂上人人平等,实现了教育公平。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它让我那么真实地享受到了顺水推舟的精彩,感受到了动态生成的无穷魅力。反思这个小插曲,我自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一.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教育公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

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教育公平。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看似与课文毫无关系,却充分体现了那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生命,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假如我抑制了那个孩子的质疑,这堂课一定是“波澜不惊”的。而那位男孩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虽然变曲折了,但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整个课堂仿如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充满活力。孩子们是如此的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实现教育公平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威尼斯怕被海水吞噬”,“人怕落入水中”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巧妙引领,学生情感达到共鸣,实现教育公平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

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别样的精彩呢?谈何教育公平?以上案例中,由节外生枝,我让孩子们“帮帮威尼斯走出困境”出谋献策,课程思路作了大幅度拐弯。中间用几句表扬“你们真了不起,有你们这样既热心又聪明的孩子,威尼斯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可爱了。” 最后孩子们又由对威尼斯的“可怕”转变为“可爱”,纷纷要去威尼斯当“防洪堤坝闸门的管理员”、“城市建设的设计师”、“ 国际警察”转入课文的思想教学意图,这几步巧妙引导,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平等、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实现教育公平。

由此可见,教师如果学会随机应变,顺水推舟,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切切实实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全员参与、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就会创出课堂别样精彩。

第二篇:别样课堂亦精彩

别样课堂亦精彩

教过好几次《羚羊木雕》,我都是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而每次都好像提不起同学们的兴趣,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班级我尝试了好几种教法。最后把多媒体也用上了,收效也不是太大,每次上课感觉同学们都有一种怪怪的一样的表情,有一次课后我和几个同学交流,我提出了我的疑问,他们不好意思的说:“老师这篇课文我们一看就懂了,你在讲有啥意思呀?”听了这句话我心里一惊,原来如此呀!我总以为学生看不懂,总是讲的很详细,看来自己是讲多了。

后来我又要讲这节课了,咋办?我思考着!

一个大胆的念头显现在我的脑海“辩论赛”,何不采取这样的形式呀?况且课文最后的练习题有这样的一道题,以前都是要求学生自己课下练习,大不了弄一个辩论稿交上来,今天我要试一试这种新形式。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新课《羚羊木雕》,大家都预习过了,看懂没有呀?”“看懂了!”几乎是异口同声。“好,既然大家都看懂了,那我们这节课就不讲了,大家一块来看课后练习题的最后一题,请同学们读两遍。”同学们带着惊异的神情读了习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布置这篇课文学习的方法”同学们一个个集中精神来听。这节课我们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来学习,首先我们把我们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有组长一名组员四名,组长由老师定。组员由组长自己选。我让班长、语文课代表、期中考试语文第一名者做组长,并且我要求组员里必须有两名女生,先交上名单的有优先选择组员的权力,很快他们选择了组员,我当堂宣读各组成员名单,重合的名单按照递交名单的顺序适当调节。然后用抓阄的形式确定了每一组所代表的人物,最后确定辩论的题目①父母的做法好不好?②我该不该送万芳羚羊木雕?送了之后该不该要回来?之后讲解了辩论的一般要求。同学们带着激动而又新奇的感觉进入了积极的备战状态,而且课后好几个同学都围着我研究相关问题。

第二节课,我做了几点交代每一组组长先发言确定本组观点组员只能去支持组长观点各小组发言完毕其他学生进入自由辩论。说实话我虽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心里还是有点打鼓,毕竟没有过的经历,对孩子们更是没有把把握。可是事实却出乎预料,第一组的发言是那么的好,论点明确论据有力,还应用了名言,让我激动呀,后面各组的发言可以说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让我对孩子们刮目相看呀,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更是异彩纷呈,一个个小手举得老高,甚至有同学直接发言,那场面一看就知道同学们呢准备得很充分,对课文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

课后我写了这样的一段反思,谁说我们的孩子没有灵性?谁说我们的孩子没有激情?谁说我们的孩子是“榆木脑子”?谁说我们的孩子不喜欢语文?是我们没有做好,是我们对语文教学研究不够,是我们教学中墨守的东西太多。只要我们胆子大点步子宽点我想别样课堂亦精彩。

第三篇:别样小结,成就精彩课堂

别样小结,成就精彩课堂

[摘要] 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教学价值,缺一不可.教学过程中的小结就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运用教育智慧,将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成情况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多种策略达成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总结,从而引领学生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的总结、归纳、提升,最终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关键词] 小结;问题;练习;有效;延伸;合作

一个完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除了需要有一个好的教学开端,更需要有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精彩的结尾不仅仅是为了对知识与规律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升,还是为了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体验课堂总结,经历总结的内涵.巧妙的课堂小结,能够为整个数学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着重关注课堂小结的设计.在课堂教学结尾处,除了要注重强调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整节课堂教学有所巩固、回忆,更要密切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即使结束了在课堂中的数学学习,仍然对数学的学习意犹未尽,使学生经过别样的课堂小结后,各方面能力得以更进一步的发展.问题练习小结,强化学生巩固

新知

学生在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后,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由于整节课堂的时间都在不断地学习、吸收不同的知识内容,在临近课堂结束时,反而对课堂所学的一些知识内容的记忆不太深刻.因此,教师在课堂结尾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加以巩固、回忆.可以巧妙地借助问题练习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可以对知识内容有一个很好的再回顾、再应用,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巩固新知.例如,在教学“与三角形有关的边”时,教师在课堂结尾时,为学生引入了一道练习题,以促使学生巩固练习:已知A,B,C三个城市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A城市距离B城市10米,C城市距离B城市20米,请问A城市和C城市这两个城市相距有多远?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题意,画出了相应的草图,通过观察,发现A,B,C三个城市恰好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并知道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只要求出第三条边的长度,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学生开始回忆课堂中所学的有关三角形的性质内容,回忆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于是,学生根据三角形这一特殊性质,得出了第三条边的一个取值范围20-10

生:因为老师刚才所说的象限位置,都不是我们所在的位置.此时,教师对剩下的学生说:如果你们可以说出自己所在的象限位置,你们就可以下课.学生就这样和教师共同做游戏,通过做游戏,加深了对直角坐标系知识内容的记忆.趣味游戏小结,成功地活跃了初中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发现数学知识的美,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结合学生有意注意的自控实践,在课堂活动结束前,采用这种趣味的小结方法,更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这样的小结,即使课堂结束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仍然回味无穷.合作讨论小结,促使学生相互

交流

课堂小结是对整个课堂所学知识的浓缩再现,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更习惯为学生包办一切,在课堂小结时,将主要知识点全部总结出来,让学生只需听讲接收.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但学习效率不高,而且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甚至是厌学的现象.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没有参与总结的思维,甚至压根对总结的内容没有任何参与的兴趣,或者是对总结的内容还存在很大的困惑.因此,面对学生的实际需要,面对学生可以提升的高度,教师需要改变课堂的小结形式,要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在总结过程中的思维高度.此时教师可以结合需要小结的内容,组织学生实施小组合作交流的总结形式,让小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组交流,自主总结,让组内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参与总结,都收获总结,并在组内其他成员的帮助下提升总结的广度和深度,促使学生自主总结的提升.如果学生对总结的内容还不够全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完善,或教师引领大家再次进行补充和完善,直至总结完善.例如,在教学“分式”时,在学习分式的相关知识内容后,教师以提问的形式,促使学生自主总结.师:回忆本节所学内容,分式的含义是什么?分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在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你们可以相互讨论,共同探讨,总结一下有关分式的知识点.学生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表现得很兴奋、积极,很主动地与他人交流探讨自己的想法.这时,有一小组开始了探讨交流.生1:分式的形式是(A,B都是整式).生2: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条件就是B不能为0,也就是分式的字母的取值限制使分母的值不得为0.生3:生2你所说的是分式的一个要求,分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分母中含有字母,这一点非常重要„…

学生就这样自由结组,在小组内部各抒己见、自由发言、相互交流,对分式的知识内容有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案例中,教师通过问题,刺激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引导学生结组自由讨论,让学生有机会得以相互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学生共同总结、自由探讨.由此可见,讨论总结式课堂小结,能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学习,有效地开发利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课堂小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占的地位不可小觑,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更应该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课堂小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别样小结,使学生的学习通过课堂小结,可以更上一层楼,充分实现课堂小结的价值意义,成就精彩初中数学课堂.

第四篇:别样写作 别样精彩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别样写作 别样精彩

语文课上,我让孩子们分享日记中的佳句美文。黄倩刚读完,我本想和孩子们一起赏析,刚张嘴,传来了一阵鞭炮声,打断了我的话语,更吸引了孩子们注意。起初,他们愣了一下,马上,教室“哇”声一片,反应敏捷的几个孩子已经冲到了窗前,随后,大部分孩子涌到了两扇窗户前。本想阻止,可是看到他们那股兴奋劲儿,便打消了念头,不如师生同乐吧。此时,脑中已经蹦出了一个新的主意,还有几个乖巧的孩子在看着我的脸色呢,在座位上畏缩不前,我鼓励他们也上前观赏。不明所以的他们更加起劲了,教室里热闹非凡。窗外,刚落成的新教学楼楼顶上那一排排鞭炮,带着耀眼的光芒冲向高空,嘹亮的“嘭嘭”声此起彼伏。片刻,归于宁静,孩子们怅然若失,回到座位上。岂料,鞭炮声再次响了起来,这次他们冲刺的速度之快出人意料,我在一旁微笑不语,看得这么入神,挺好!

终于,喧闹过后,他们迅速安静了下来。“刚刚大家看得很开心,我也很开心。不如,咱们来个即兴写作吧,就将刚才的情景写下来。”“可以写在日记本上吗?”李晨问。一秒的过滤,我爽快道:可以!今天的日记可以只写这个,如有更精彩的事,也欢迎写下来。话音刚落,孩子们快速翻找,甚至有敏捷者已经动起了笔。不同以往,竟然没有听到一丝怨声!又一次出人意料!握着笔,他们脸上兴奋的神采还依稀可见呢。罕见的一次快乐写作,平时挥笔时那叫苦连天的忿然还历历在目呢。接下来的十多分钟,我穿梭过道,享受着孩子们纸笔亲密接触的摩擦声,期待着日记本上即将收获的精彩!

安静的教室,认真的孩子,愉悦的老师!此刻,我沉浸于一个老师的小小职业幸福之中!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第五篇:“串联”教学,别样精彩

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 徐海静

作为中华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瑰宝——古典诗词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增加其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培养美好品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古代诗歌,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于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我们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的内涵,即便教师不辞辛苦“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留给学生的也往往是碎片式的浅表印记,这迫切需要我们审视当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立足整体,有机整合,有效串联。

一、现状:孤篇教学,缺乏串联

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大多是历经千年的不朽名篇;编者在编排时并不是杂乱无序、随意为之的,而是有其科学性、逻辑性的。通常每一首古典诗词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教师在学期初备课时,就应有整体意识,不仅仅是备好一两个单元,而应通读整本教材,还要回顾上册书以及下册书的内容,瞻前顾后,以所学课文为重点,有机串联相关课文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古诗词。

然而,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普遍缺乏整体意识,忽视教学过程中的有机串联,满足于对单篇古诗词的“知诗人,解诗题,抓诗眼,译诗意,悟诗情”,这种“一首教完接着教另一首”的逐篇孤立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会使教材内容支离破碎,破坏教材编排的逻辑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因此,古诗词教学迫切需要打破这种逐篇孤立讲解的教学模式,整体把握教材,统筹安排,有机串联,纵横贯通,互相参照,在串联中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串联:耳目一新,深化理解

这里以《望岳》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进行“串联”。有机串联相关诗词,不仅会令人耳目一新,更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一些特征。

在学习《望岳》时,笔者有意在教学中串联了《春望》,《春望》和《望岳》分别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的两首诗,这两首诗为杜甫不同时期所写,诗的风格也迥然不同,《望岳》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而《春望》则景象凄清,感情凝重,风格沉郁,二者对比鲜明。在教学之初通过竞赛抢答、激发兴趣等方式迅速完成五岳及律诗知识和杜甫创作历程的介绍,为深入鉴赏《望岳》以及串联比较《春望》打下基础。在赏析《望岳》时主要通过四个板块来开展,即“读泰山”——通过学生的自由朗读、老师的范读、学生集体朗读,初步感受泰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品泰山”——通过学生的咬文嚼字,进一步了解杜甫眼中的绵延不绝、苍葱翠绿、神奇秀丽、高大壮美的泰山;“悟诗情”——诗言志,作者写泰山想表达怎样的情感?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链接了当时的写作背景即作者虽科举不第,但却是豪情壮志;紧接着“对比读”——此部分串联比较《春望》,引导学生认真诵读两首诗,并抛出核心问题:为何同一作者,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却截然不同?在此问题下,引导学生分组探究,积极发言,并引导学生紧密联系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即创作时诗人的境况、社会的变化等,让学生透过简短的几句诗去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很快,在小组探究、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学生对两首诗从简单的取景不同到景物的象征寓意差别再到联系作者人生变故以及当时的社会特定背景,层层比较,步步深入,对两首诗的情感风格把握得更加透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回顾鉴赏过程,总结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即“以史解诗,知人论诗”。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串联比较,不仅让课堂不再陷入解词译句、空洞揣测诗情的沉闷,而且在巨大的反差比较中深化对诗人情感的认知,在比较鉴赏中,超越诗歌本身,获得对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知人论诗的真切体悟,这一过程本身正是整合教材资源、综合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过程。

三、总结:有机整合,有效串联

从上面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串联”教学并非简单地把相关的诗文放在一起讲授,而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围绕中心目标有机整合资源,在串联时,对教学资源是有选择性地挖掘运用,以免弱化教学目标。

一堂成功的古诗词“串联”教学,无疑需要教师非常熟悉教材脉络,充分领会编者意图,对教材资源实现有机整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串联,提升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串联: 一是同主题诗整合串联。如唐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与明代夏完淳的《别云间》,同是爱国诗,然而作者所用的方法却不太一样,前者是竭尽所能通过不断地渲染烘托战斗的激烈从而表达自己誓死也要为国捐躯的爱国情怀,后者却是通过直抒胸臆来表达这种情感。通过串联比较让学生领悟到同一主题的诗歌创作手法却各有妙处。

二是同题材诗整合串联。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通过串联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这两首词同是咏梅,但是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赋予梅的形象有所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大不一样,一个是自信的、昂扬的,一个是苦闷的、抑郁的。通过这样的同题材的串联,学生很快就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悟到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能大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效果。

三是同作者诗整合串联。可以选取为官与贬谪期间诗作、早年与晚年诗作、出世与人世诗作等,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诗人,在串联比较中对诗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对比分析的能力,懂得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写作规律,掌握切时、切地、切人的诗歌鉴赏原则。如前文教学实践中《望岳》《春望》两诗的有机串联。

四是同时期诗整合串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历史时期的诗歌往往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相同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诗歌,感悟诗人的感情。如在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时,作者醉梦里挑亮油灯看宝剑,梦中回到战场,骑着战马,拉响弓箭,豪气冲天,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这种精神荡气回肠,令人敬佩。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理解主题,可以串联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通过这样的前后联系,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风雨飘摇的南宋,走进对南宋王朝虎视眈眈的辽国,继而深刻地感受辛弃疾和陆游壮志难酬、悲愤难平的内心世界。

课改提出了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我们不能就诗教诗,要课内外结合,前后联系,和学生一道开发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建立起整体性的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顺水推舟 创出课堂别样精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