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大国医陈文伯国家级名老中医(最终定稿)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21-59577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4 09:54: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国医陈文伯国家级名老中医

陈文伯是中国中医临床大家,两次被评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我们或许可以将医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临床医生,另一类是“学院医生”。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就是给患者看病,并且随着日积月累,直至晚年,在民间声誉卓著,医术进入化境,就像陈文伯一样。“学院医生”主要是在大学做医学教育工作,他们将学生集中起来,规模化、标准化地传授通用的知识,每年都会有批量的学生毕业,年复一年,桃李满天下,就像一些知名的大学教授。

有的人会问,医学大学的老师也经常在医院上班,他们不但有医学理论,同时也有医学实践,不就是具有双重优势?如果是说西医,我非常认同。而对中医来说,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西医采用的是标准化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只要得了同样的疾病,往往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因此,西医适合集中教学,统一授课,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的学生。相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认为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经常会出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现象。这就导致中医无法进行统一的、集中的和和大规模的教学。一对一的传统的“师带徒”方式,是中医最好的教学方法。

因此,中医世家往往医术不凡,他们拥有代代相传、秘而不宣的治疗妙法。

陈文伯的医术传承充满传奇。他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是北平平民医院中医眼科名医陈明。1949年6月,13岁的陈文伯正式拜师京城名医陈世安。这是中国传统的“师带徒”的学医方式。陈世安曾是北平国医学院董事、北平平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陈世安的老师,是宫廷御医陈估家。

俗话说,中医不治喘,西医不治癣。可见中医很难根治哮喘,但是,陈文伯的老师陈世安,恰恰是因为治好了京城大富人家宝贝女儿的哮喘,赢得了美满婚姻。这个京城大富人家姓徐,解放前在北京拥有八大饭庄,一间大烟馆,一家盐厂,还有一间烧制瓷器的宫廷玉窑厂。徐家有一小女,已经20岁出头(姑娘在解放前算大了),因为身患哮喘,一直没有出嫁,在家帮父亲管帐,是个严格的女管家。

有一次,陈世安跟徐家三爷一起吃饭,席中还有不少朋友。徐三爷说,世安,为治我家小妹的病,所有的人我们都找了,西医找了,中医更别提了,全找过了,现在就只剩你了。陈世安听了心已经有些把握,开玩笑地问,如果我把你家小妹病治好了,怎么办?

徐家小妹管账,非常严谨,兄长们拿点钱出来不容易,自然希望小妹尽快嫁出去,方便花钱。于是徐三爷对陈世安说,你若真的治好了,我们跟父亲商量,把小妹聘给你。

陈世安为什么有把握治徐家小妹的哮喘呢?因为陈世安师傅是宫廷御医陈估家,医术高超,传给陈世安一个秘方,名叫保元汤,专治哮喘的。陈世安给徐家小妹治病,不到半年病就治好了,两人因为常有往来,日久生情,两家再请人做媒,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徐家有钱,嫁庄是一座600平米的院子,20道宫廷瓷器,狐皮大衣几十卷,老妈子(佣人)一批。

陈世安的大女儿陈凤玮,是个大美女。陈文伯因为跟师学医,在老师家经常进出往来,一来二去,与陈凤玮有了感情,于是结为夫妻。这样一来,陈文伯的老师变成了岳父。有意思的是,从宫廷御医陈估家传下来的医术,始终没有离开陈家,因为大家都姓陈。

大国医陈文伯教授行医60余年,首次推荐的唯一一个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又可以治疗肾虚的药品-通脉强肾酒。

“通脉强肾酒” 6个科学验证:

1、“通脉强肾酒”大国医推荐。大国医陈文伯从医60余年,从没有推荐过任何一个药品,通脉强肾酒是陈老这一辈子推荐的唯一一个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又可以治疗肾虚的药品。

2、“通脉强肾酒”口碑好。通脉强肾酒的疗效非常明显,无论多严重的病人,短期都可以看到不同程度,对病情的改善作用。很多心脑血管朋友既是“通脉强肾酒”的受益者,也是“通脉强肾酒”的传播者。

3、“通脉强肾酒”有国家批文。通脉强肾酒获得国家药监局两项批文:国药准字B20020436,甲类OTC药品。

4、“通脉强肾酒”有临床验证。通脉强肾酒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丹东市第一医院等的临床验证,结论是具有明显的“心、脑、肾”“同治、互治作用”,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活血药”和单纯的“补肾药”。

5、“通脉强肾酒”有30位专家的评价。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解放军301医院等首都九大医院的共30位专家,对通脉强肾酒分析鉴定后认为:通脉强肾酒不仅是治疗 “心脑血管病”和“肾虚”的根本方法,而且对十大类慢性病如风湿、糖尿病、前列腺病等,也有突出的效果,这在医学领域还是第一个。

6、“通脉强肾酒”屡受国家表彰。通脉强肾酒从延生至今,屡受国家表彰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认定为“中药新科技示范项目”、北京老将军、老干部、老教授健康保护药品、中华中医药学会示范推广项目等等。

通脉强肾酒全国首个心脑同治互治专用国药!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是数百万老百姓摆脱心脑疾病的神奇救星!它是拥有强大生命力,无数忠诚用户的国家级药酒!它是唯一能够实现一药治多病,慢性病、多发病。治疗顽固病的国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最好药品具疗效好。

第二篇:名老中医推荐材料

市**医院

关于**申报**市名中医专家推荐材料

**,*,现年***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长,19***年*月毕业于****学院中医系,5年制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至****医院工作至今,**年**月晋升主治医师,***年11月晋升副主任医师,****年***月晋升主任医师;***年任***主任,***年**月任****主任,2007年9月任******院长。

该同志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良好的技术素质,能正确应用中西医理论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能独立处理内科急危重症。曾随诊于***名医、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内科主任****老师二年,受益非浅,中医水平明显提高,能灵活应用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1989年在***中青年中医知识竞赛中获第一名(三人团体),1995年在首届***省优秀青年中医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优秀青年中医(*****唯一一人)。

1990年开始在承担内科医疗工作的同时,主要从事内分泌重点是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工作。曾赴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随国内著名糖尿病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兰教授学习糖尿病诊治技术,多次参加全国、省地糖尿病学术研讨会及学习班,了解糖尿病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本院组建了糖尿病专科门诊和病区,组建了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和病友联谊会。他主持的糖尿病专科是市级重点专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诺和灵系列、无针胰岛素注射器治疗糖尿病,中效胰岛素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小剂量胰岛素+口服(或鼻饲)静脉补液结合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新技术、新疗法。在中医方面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消渴虽与肺、脾(胃)、肾有关,但主要病变部位在脾,主要是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浊毒入血所致,创见性的提出了消渴病“脾轴心”说和“浊毒”致病理论,治用健脾益气,化浊解毒,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还开展了中医药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的临床研究,充分利用中医中药解决这一医学难题,发现大多数SFS病人都有脾虚痰阻血瘀之征象,脾气亏虚、痰瘀互结是导致SFS主要原因,据此制定了健脾益气、化痰祛瘀的治疗原则、精选中药组成了纠正SFS的协定处方——启敏汤,疗效明显。对于老年性糖尿病他发现其阴虚燥热并不明显,常出现气虚血瘀之征象,治疗采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减,即可降低血糖,消除和减轻临床症状,同时也可有效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他在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糖尿病性便秘,认为主要属于虚秘,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阴津亏乏则大肠失于濡润,非单一气虚或阴虚所致,治宜气阴双补,益气育阴通便,疗效显著。对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病变机理复杂,现代医学无理想治疗方法,他认为其主要机理是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治宜活血祛瘀通络,用活络效灵丹,恒多奇效。接诊收治大量糖尿病人,临床疗效非常显著,许多四处求医无效的病人经他治疗获得控制,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信赖和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我市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大的辐射面和影响面。《**日报》、《**晚报》、《大众中医药》、《中原油田报》、《科苑群英》等众多报刊都报道过他的事迹。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先后带教**中医药大学、***医专、***中医药学校实习生2000人,曾受聘***医专、***卫校讲授“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伤寒论”、“中医内科学”等课程。是***中医药大学、***医专兼职教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14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3部,完成地市级科研3项,分别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他工作中仔细认真,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从无漏诊、误诊及任何差错事故发生。担任副院长后,认真做好分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方案和细则,工作井井有条,认真负责,以身作则,为医院稳步快速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先后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会员,**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青医协会理事,二次被选参加市卫生系统职称晋升中级评委会,同时担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市科技专家库成员。

他政治上要求进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胡锦涛书记的“八荣八耻”,严格以医德规范要求自己,从不以医谋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拒绝商业贿赂。工作上勤奋努力,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对病人真心实意,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利益不贪不沾,对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行风信得过标兵。1993年在菏泽地区“争星夺杯”(白求恩杯)竞赛活动中被评为明星个人。2006年8月获得****市人事局、****局全市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标兵,并在全区进行了巡回讲演。2007年1月被评为全市卫生先进工作者,2006年12月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医德标兵,2007年7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

******中医医院

第三篇:名老中医

名老中醫岳美中自學口述史

我出生在河北省灤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裡。父親早年扛活,後來靠種兒畝薄田兼做挑擔叫賣支撐家計。我們兄妹五人,我是老大。八歲上,父母看我體弱多病,難務耕事,也為將來添個識文斷算的幫手,咬咬牙送我上學,東挪西借地巴結著供我讀了八年私塾。我看家裡作難,跑到灤縣城考進半費的師范講習所學了一年多。我十七歲當小學教員,一而教書,一面隨鄉居的舉人李筱珊先生學習古詩文詞。其時,軍閥混戰,灤縣正當直奉軍爭奪的要沖。燒殺姦掠,民不聊生。

一九二五年夏,聽說梁任公、王靜庵創辦清華國學研究院,又和裴學海等幾個同好一起重溫經學,兼研小學、史學,淮備投考。暑期應試落榜。雖然受了一次打擊,卻更加發憤讀書,每日教書、寫稿、苦讀並進。不久,累得吐了血。某醫院診云:“肺病已深,非短期可治。”考學無望,教職也被辭了,真覺得前路漆黑,大難將臨,幾無生趣,又不甘心那樣死去。難道醫學對肺病真的沒有辦法嗎?床第呻吟之中,萌發了學習中醫的念頭。買了《衷中參西錄》、《湯頭歌訣》、《藥性賦》和《傷寒論》等書,邊讀邊試著吃藥。一年多田野間的生活,休息為主,吃藥為捕,肺病竟慢慢地好起來了。覺得中醫確能治病,於是決心學醫,自救救人。

學醫,到哪里學呢?窮鄉僻壤,無師可投﹔家口為累,又無力外出從師。只好托朋友找了一個村塾,學生不多,一邊教書,一邊學醫,一邊繼續寫詩文。這一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和愛好,二是想小補於經濟。學資供養家口,稿費就用來買醫書。三年之中拖著病弱的身體,日教夜學,讀了宋元以後許多醫學家的名著多種。缺少師友商問,就反復鑽研揣磨﹔為了體察藥性,就攢錢買藥回來品嘗體驗。能嘗的藥,大都嘗試過。有一次嘗服石膏過量,泄下不止,渾身癱軟,鬧得幾天起不來床。

學東知道我在讀醫書,有時家裡人生病也找我看。我慎重地認証用藥,往往有些效果。一九二八年春天學東一個親戚的女人患血崩,找我去治。初不敢應,後經學東面懇往治。幾劑藥後,竟見平復。春節時,全家人坐車前來致謝,引起轟動。就在這同時,鄰村一個叫徐福軒的小木匠,突然發“瘋”,煩躁狂鬧,忽地登高跳房,忽地用手抓炕,新鋪的炕席一抓就是一片。發病月餘,家裡人捆管不住,經醫不愈,村人荐我。我細察其脈象症侯,系陽狂併有瘀血。子調胃承氣湯,僅一劑竟拉赤屎而愈。陽狂一病,並非難証。但在當時,村人卻傳為神奇。找我看病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一九二八年秋天,好友吳紹先古道熱腸,和幾個朋友湊了點錢,在司各庄幫我開了個小藥鋪,力勸我行起醫來。說是個藥鋪,起初就是一間小房,裡邊一張床,兩個藥箱,幾堆書。睡覺、吃飯、看病、賣藥,都在裡邊。後來起名叫“鋤云醫社”。因為原來教的一些學生的家長不願易人,懇我繼續執教。一則於情難卻,二則光靠行醫難糊家人之口,就和兩個友人一起在醫社後邊的一間房子里辦了個“尚志學社”。白天,看病賣藥之外,在這里講四書五經﹔晚上,攻讀醫書,思索日間的病案。

我行醫之初,靠書本上的一些知識辨病投方,療效並不高。但幾年之中,卻對農村的經濟狀況、疾病種類、藥品需要等,獲得了不少的經驗。同時,從讀書的徬豁、臨証的效失、病家的愁樂之中,進一步體認到中醫學術對社會人群的作用,益發堅定了終生研討中醫學,獻身學術的決心。業醫之初,生活十分艱苦。出診看病,經常以病弱的身體,騎一輛破舊的白行車,奔波於夏日的濕暑、隆冬的海風。

一九三五年,朋友把我介紹到山東省河澤縣醫院任中醫部主任。一邊看病,一邊教授幾個中醫學生。不久,災難就接連而來。先是丁丑夏,山左地震,烈風雷雨屋傾牆崩,連續數月,輾轉逃避,僅存生命。不久就是日寇進攻山東。一九三八年春,我應診到博山,遇日寇攻城,被圍在城內五天五夜。城破後,落荒逃到濟南,身上一文不名,幾箱書籍無處去找,僅剩下隨身珍藏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各一本和數冊醫稿及《習醫日記》。為防路上丟失,從郵局寄回家。郝云杉先生送給了二十元路費,隻身由洛口過黃河,千折百難地逃回了家鄉。人倒是活著回來了,郵寄的書稿卻總未收到。行醫十裁,流落千里。身上,僅一條御寒的破被和一根逃難用的棍子﹔眼前,是一個淪落了的家鄉。茫茫冀魯,竟沒有一個醫生懸壺之地?

十年間,我以經方為主兼研各家,以求提高療效﹔搜讀各家中藥學說,摘選驗証,寫成了二十餘冊《實驗藥物學》筆記﹔研讀《甲乙》,訪求師友,對針灸學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應用。這十年,我正當壯年,刀匕壺囊,黃卷青燈,用功不為不苫。因為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又缺少明確的哲學思想作指導,苦自苦矣,卻沒有做出多少可觀的成果來。

一九五四年糾正了歧視中醫的錯誤傾向以後,中醫受到了重視。我調到中醫研究院工作後,才有條件結合讀書與臨証,對一些問題進行較系統地整理和研究。治療方面,除在國內執行醫療任務外,還曾九次到歐亞一些國家,參加蘇加諾、胡志明、崔庸健等人的治療和進行學術交流,這是過去不曾想到的。晚年,我考慮得多的有兩件事﹔一是把多年積累的經驗多整理出一些留給後人﹔二是再為中醫事業培養一些後繼人才。”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時間,我被抄走書物,在醫院裡喂兔和清掃廁所,其他無從進行。一九六九年八月周思來總理親自安排我去越南為胡志明主席治療。不久,我被恢復工作。我自知身體漸差,來日無多,要抓緊做些事情。一九七六年,我為培養高級中醫人才倡議多年的“全國中醫研究班”招收了第一期學員。我的學術經驗開始整理出版。在科學的春天里,工作剛剛開頭,我卻在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次講課後,病發不起,一至於今…。

我年近中歲學醫。一跨入醫林,面前數千年發展起來的中醫學術是如此繁茂豐厚,而又如此龐蕪錯雜,走一條什麼樣的做學問之路呢?既沒有家學可依托,又沒有專師引導或學校的規範,只能靠自己摸索、探求。回過頭來看,也有兩個有利條件。一是十幾年的舊教育,培養了讀書的能力和習慣。二是幾十年來未脫離過臨床。我的注重臨床,起初是經濟條件不允許去進行專門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後來,也是因為我認識到,中醫學術的奧妙,確在於臨床。書,沒有少讀﹔目的首先是為當好一個醫生,爭取當一個好醫生。圍繞這個目的,對歷代中醫大家的學術思想都做過一些探索。有過徘徊,出現過偏執,也走過彎路,才逐漸地得到了稍好一些的療效和較為深入一步的認識。認識發展的過程,大體可分為這樣幾個階段:

第一,我學醫之初,是從張錫純的《衷中參西錄》入手的。臨証稍久,逐漸感到其方有笨伯之處,往往不能應手。轉而學習吳鞠通、王孟英等人的溫熱著作。用之於臨床,效失參半。其效者,有的確為治療之功﹔有的則非盡是藥石之力。在一個時期裡,療效總不能很快地提高。思索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對其學術研究的功力不到,經驗不夠﹔但細察其方劑,也確有瑣細沉弱的方面。苦悶徬徫之中,又重讀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前此雖然學過,但末入細)。見其察症侯而罕言病理,出方劑而不言藥性,淮當前之象征,投藥石以祛疾。其質樸的學術,直逼實驗科學之堂奧,於是發憤力讀。初時,曾廣置諸家詮注批閱。其中不乏精到之言,也常有牽附穿鑿反晦仲師原意之處,反不如鑽研原著之有會心。於是專重於研討原著。將讀書所得用於臨床,每有應手,則痊大症,更堅定了信仰之心。稍後,又涉獵唐代《千金》、《外台》諸書,覺得其中精華,亦是祛疾之利器。當時,曾有過一個認識,以為中醫之奧妙,原不在宋元以後。從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後期,主要是以古方治病。這中間,還在另一個方向上走過一段彎路。

一九三六年前後在山東的一段時間裡,為了應付門面,生搬硬套地學了一陣中西匯通的學說。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療效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真所謂“邯鄲學步,失其故封”。苦悶之下,害了三個月的眼病。不能看書。經常閉眼苦思其故,好久好久,得出了兩句話:“人是精神的不是機械的﹔病是整個的不是局部的”。這也許是僅存未丟的一點靈光吧!當時既不敢自信為是,也不敢人前道及,只取它指導著自己的治學。於是,又歸真返樸地研習古老的祖國醫學。第二,在第一階段的後幾年,實踐得多了,逐漸感覺到偏執古方存在的一些弊端。一方面,臨床遇到的疾病多,─而所持的方法少,時有窮於應付、不能泛應旮當之感。一方面也覺得經方究竟是側重於溫補,倘有認証不清,同樣可病隨藥變。持平以論,溫、熱、寒、涼,一有所偏,在偏離病症、造成失誤的後果上,是一樣的。臨証治病若先抱成見,難免一塵瞇目而四方易位。只有不守城府,因人因証因時因地制宜,度長短,選方藥,才能不偏不倚,恰中病機。一九五零年我在唐山就此間題和孫旭初等同仁做過長時間的討論,進一步受到啟發。歸納當時的認識是:僅學《傷寒》易涉於組疏,只學溫熱易涉於輕淡,扭疏常致於憤事,輕淡每流於敷衍。應當是學古方而能入細,學時方而能務實,入細則能理復雜紛亂之繁,務實則能舉沉寒痼疾之重。從臨床療效方面總結,治重病大証,要注重選用經方﹔治脾胃病,李東垣方較好﹔治溫熱及小病輕病,葉派時方細密可取。把這些認識用之臨床,確乎有法路寬闊、進退從容之感。這是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這段時間的認識。

第三,一九五四年前後,我在治學思想上又有了一些變化。此時,我治醫學三十年,在讀書和臨証方面,有了一些積累和體驗。並學習著結合自己治學道路和方法上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思索。在肯定以往經驗的基礎上,也感覺到執死方以治活人,即使是綜合古今,參酌中外,也難免有削足適履的情況。但若脫離成方,又會無規矩可循,走到相對主義﹔要補救此弊,不但需要在正確思想的指導下深入地研究辨証論治的原則,還要在足夠的書本知識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以若干病類為對象,從研究藥物如何配伍入手,進而探討方劑如何組織。因為中醫治病,基本是採用復方。復方從根本上是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逞奏療效,而不是群藥分逞其能。而復方方劑中藥物配伍和組織,又有它歷史地演進變化的過程。從它演變的痕跡中探求用藥制方的規律,並結合當前的實踐加以驗証、補充和發展,指導臨床,就能高屋建瓴,動中肯綮。對一個醫生,這是又進了一步的要求。習醫至此,不禁廢書而三嘆:學問沒有止境,學問不可少停。在我,其知之何晚也。

從五十年代中期以後,十幾年的時間裡,我結合臨床、科研與教學任務,對藥物配伍和方劑組織方面的材料做了一些整理和研究,對腎病、熱性病和老年病等病種的用藥與組方規律做了一些探索,得到了一些初步的認識。但是,因學力不足和環境的耽阻,遠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如何學習和掌握祖國醫學這門科學,應當是有規律可循的,對此我們還總結研究得不夠。我個人沒有多少成功的經驗可談,能說的大半是走過彎路後的一些感觸。

(一)讀書寧澀勿滑 臨証寧拙勿巧學醫離不開讀書。

但我國醫學著作汗牛充棟,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欲有所成,就要摘要而攻,對主要經典著作要紮紮實實地下功夫,讀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讀每本書都要在弄清總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細摳,一句句一字字地讀懂。無論是字音、字義、詞義,都要想方設法地弄明白。不可順口讀過,不求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用望文生義的簡單辦法去猜測。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比如《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篇》中的“痰飲”有二義:篇名中之痰飲,是津液為病的總稱﹔條文中之痰飲,是指水在腸問搖動有聲之流飲。讀書時若不細考究,把痰飲當作今義的“稠則為痰,淡則為飲”,就失去了經典的原意。這樣逐字逐句地讀書,看似澀滯難前,實則日積月累。似慢實快。那種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讀法,不過是捉摸光景,模糊影響,談不到學問。

要把主要的經典著作讀熟、背熟,這是一項基本功。“書讀百追,其義自見”。讀一遍有一遁的收獲,背得熟和背不熟大不一樣。比如對《金匿要略》、《傷寒論》,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張口就來,到臨床應用時,就成了有源頭的活水。不但能觸機即發,左右逢源,還會熟能生巧,別有會心。否則,讀時明白了,一遇到障礙又記不起,臨証時就難於得心應手。我自己雖曾在主要著作的背讀上下過一番功夫,但總不能象童時讀的《論語》、《孟子》和古詩文那樣至今仍背誦無遺,常有學醫恨晚之嘆。因此,背書還要早下手。

讀醫書,還要邊讀邊記,勤於積累。積累的形式則宜靈活。比如說,可以結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個或幾個方面的專題摘要積累,讀書時留意於此,隨時摘抄記錄,並部別類居,土要的加以標志,散漫的貫以條理,懷疑的打上問號,領悟的作出分析,大膽地附以己見。日積月男,對日後的研究工作是會有好處的。

臨近寧拙勿巧。對症狀要做“病”與“症”的綜合分析,尋求疾病的本質,不可停留在表面的寒熱虛實。立方遣藥,要講求主次配伍,加減進退,不可用套方套藥取巧應付。遇到大病復雜症,更要格外細密,務期絲絲入扣,恰合病機。既要有臨証時的分析,還要做事後的總結。數年米,我自己無論在哪里應診,堅持每診必做記錄,半月做一次階段性的撿討,找出需要總結的經驗,發現有進一步探討價值的問題,提高療效。

(二)自視當知其短 從師盛得其長我學醫,主要是自學。

但決不是說,自學不需求師。做任何一種學問,絕對意義上的無師自通是沒有的。自學,難免遇到思而不解之徬、攻而不破之謎,更需要請教師友。因而幾有從師學習的機會,尤知珍惜。一九三五年,我讀到陸淵雷先生的《傷寒論今釋》、《金區要略今釋》,覺有自己未見之義,稍後就加入先生所辦的遙從(函授)部學習。當時,我看病教徒,諸務雖繁,但對所學課業必認真完成,寄去請教。記得我寫過一篇《述學》的課卷,陸淵雷先生曾加了鼓勵的按語,發表在《中醫新生命》上。這段函授學習的時間雖然不長,對我這樣一個自學出身的人來說,感到十分寶貴。一般地說,一個人從師學習的機會和時間畢竟是不多的,而在共事的同道中,學術精湛、經驗豐富之人卻隨時都有。只要虛心汲取,他人之長,皆可為攻鋁之石。

我在中醫研究院和蒲輔周等同志共事多年。在一起臨証、執教的過程中,有時見到他們的得意之筆,拾是自己薄弱之處,從中比對思索,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比加,早年我用玉屏風散治“習慣性感冒”,多是大劑突進。雖數劑可效,往往不易鞏固。蒲老治“習慣性感冒”,也用玉屏風散,卻是小量長服,療效頗好。我思索這里的原因,加深了對慢性病的轉化要有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有“方”還需能“守”這個道理的認識。從師是為了求學問,在學問面前不能有絲毫的架子。我在任唐山市中醫公會主任時,市內有一位高懷醫師精針灸術,擅長用“大灸療法”,系其祖傳,能起大証。年事已高,秘未傳人。為防絕技失傳,我和王國三等幾個同道以弟子禮前去執蟄受學。每至巳夜,即趨集燈前,問難情業,無間風雨,袒臂戰足,按橋量度,力求一是。終於掌握並整理了這個療法。當時我雖年過五旬,不無勞頓之感﹔而其中授受之樂,也確有非可言喻者。

(三)讀書多些有益於專 知識博些源頭更活

我習醫以後,半是積習,半是追求,研讀文史和愛好舊詩詞的興趣一直很濃厚。習醫之餘,喜讀《二十四史》。對六經、諸子、宋明學案以至佛教、道教的部分主要著作,都做過一些涉獵。興之所致,還習作了一千多首詩詞。我常以佔用了一些業餘時間為惜。但回顧起來,由這種愛好中得來的一定的文史知識和修養,對小醫的學習和長進,也並非全無益處。

第一,中醫經典是古文字,和現代白話距離較大。又流傳輾轉,版本繁雜,字詞駁錯。詮釋者既多,難免見仁見智,人言人殊。如果沒有一定的古文化、文字知識,對這些經典著作就不易讀懂了,也難於讀深。理解上,或浮於約略,或止於沿演,可以逐浪而難能探源於臨床上,則易於套對而難能用活。要想對經典醫籍的研究深入一些,就非有一定的古代文化、文字知識不可。我自己對《傷寒論》等經典的文字做過一些研究,寫過一篇《<傷寒論文字考>補正》,就很借力於早年積累的一點古文和“小學”的知識。

第二,文史的書籍和古詩文中,掩藏著豐富的醫學資料。這些雖是不期而遇的零金碎玉,卻常可補某些醫學著作之不足,亦屬珍貴。讀書時隨手積累,需要時即可驅遣使用。我在整理中醫麻風病學,寫作《中國麻風病學匯編》時,就從文史著作中得到了許多有用的材料。

第三,中醫學是從中華民族古代文化這個土壤中生發出來,是整個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枝。它的形成和發展,受整個社會文化特別是哲學思想發展狀態的影響和制約。對各個時代社會文化特別是哲學思想的發展狀況有所了解,對由當時時代所產生的醫學思想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一些。比喻地講,專一地研討醫學,可以掘出運河﹔整個文化素養的提高,則有助於釀成江海。養到功深,是可以達到境界上的升華的、不待說,今天的青年人學習掌握古代文化知識,應當有目的,有選擇,要適當,要因人制宜全無目的,漫無邊際的讀書,也不足取。

(四)勤能補拙恆斯效 儉可養廉貞自清有時

青年問及學問之道,我常說,論天分,我至多是中中之材。幾十年來,如果說掌握了一些中醫知識而能承乏醫務,所靠的一是“勤”,二是“恆”。做任何學問都要勤奮和持久,治醫學尤需如此。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之處,在於他一舉手一投足都接觸病人,醫術好些精些,隨時可以助人、活人﹔醫術差些粗些,隨時可以誤人、害人。從這個意義上說,醫生真可以說是病人的“司命工”。一個醫生,如果不刻苦學習,醫術上甘於粗疏,就是對病人的生命不負責任。當然,就是勤奮學習,也不等於就能萬全地解決疾病。但無怠於學,至少可以無愧於心。這是我早年用做鞭策自己讀書習醫的一點認識。如今我垂老病榻,回顧治醫生涯,成果之少,每自赧顏﹔稍可自慰者,唯有勤奮讀書未從鬆懈這一點。幾十年的生活,基本是“日理臨床夜讀書”。臨床常無暇日,讀書必至子時。六十歲以後,醫責益重而年事漸高,為了抓緊晚年,完成溫課和研究計划,曾規定了幾條自我約束的“自律”。大致是﹔

1.要有恆。除極特別的事情外,每日按規定時間溫課,不得擅自寬假,時作時輟。

2.要專一。不得見異思遷,輕易地改變計劃。要有始有終地完成一種計劃後,再做另一種。“主一無適”謂專。非專,則不精、不深、不適。

3.要入細。不可只學皮毛,不入骨髓﹔只解大意,不求規律﹔只涉藩籬,不求堂奧。入細,還要防止輕淡,輕淡則流於薄弱,薄弱則不能舉大症﹔要防止瑣屑,瑣屑則陷於支離,支離則不能集中精力,也不能理細症。

4.戒玩嬉。此後,忌看小說。非星期不著棋,不賦詩。非有應酬不看戲。

5.節嗜好。衣食方面,不求肥甘,不務華美,隨通而安,自甘淡泊。否則必致躁擾不寧,學術上難於探深致遠。此後,不獨茶酒不事講求,即書畫篆刻,也不宜偏好過多,免得耗費有限的光陰。現在檢查起來,除在舊詩詞方面,有時情有難禁,佔了一些時間外。其他都

盡力遵守了。人們都知道醫德的重要。我以為,做一個醫生,治醫之時,有兩條至為要緊﹔治學,要忠誠於學術的真理,直至系之以命;臨証,要真誠地對病人負責,此外決無所求。只有這樣,才能認真熱誠地對待患者,謙虛誠摯地對待同道,勇敢無畏地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地對待成敗。相反,如果對自己從事的事業不熱愛,不相信,惜獻身,對患者缺乏負責的精神,甚至把自己掌握的一點技術當作追求個人利益的手段,那就喪失了做醫生的根本。不特失之於醫德,且將毀及於醫術。

在祖國醫學發展的長河中,每一代中醫都有自己不容推卸的責任。我們這一代中醫的命運是幸福的,畢竟也是坎坷的。半個多世紀以來,我親見了中醫界的同道們,在舊社會的貧苦中自處,與壓迫者作抗爭,對偏見者的歧視不動搖,在存亡、興衰的磨難中迎來了中醫的解放,為民族保存、繼承、豐富了中醫學這份珍貴遺產。他們是無愧於歷史的。我僅是同輩先進的一個追隨者。磋舵時月,如今也已是行將就木之人了。向前展望下幾代中醫,他們將處於社會安定、思想解放、科學昌興的時期,只要他們勤奮而能夠持久,善於繼承又勇於創造,中醫事業在他們的手裡必將有一個大的發展。中國醫學必將以更綺麗的身姿,挺立於世界科學之林。頤後瞻前,寄希望於未來。(岳沛芬 整理)

第四篇:名老中医采访材料

名老中医采访材料

采访教授:

何天有:(针灸医药)专业特长

针药结合治疗面瘫、耳聋、腰突症、头痛等及男性病等疑难杂病。详细介绍

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一副会长,甘肃省针灸临床中心副主任,甘肃省领军第一层次人才,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针刺研究》杂志编委,2002年援外医疗期间获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总统骑士勋章。2007年被评为“甘肃省名中医”。

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致力于针药结合从肝论治难治性疾病、传统灸法的创新研究和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与临床运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关于“敦煌针灸文献研究”和“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研究”主题演讲,受到国际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奖励6项。获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重大中医药科研项目1项,在研项目研究经费39万元。主编《中医通法与临证》,重视气机与气化理论,主张从肝论治难治性疾病,结合经络学说首创“三阴穴”新穴,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功能性阳痿、慢性妇科炎症、下肢根性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取得全新突破。主编出版《华佗夹脊治百病》,拓展了“颈夹脊”概念,结合中医学五脏核心整体观发展了“华佗夹脊”在脏腑病、肢体病、头面病方面的治疗意义。主编出版《何氏药物铺灸疗法》,在传统长蛇灸的基础上实现了灸药结合,首创“留灸”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灸法理论。

其余名老中医: 王道坤:(消化系统)专业特长

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中晚期癌症及口腔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腹泻、便秘、胰腺炎、肾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低血压等。详细介绍 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临证近四十年,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中晚期癌症及口腔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腹泻、便秘、胰腺炎、肾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低血压等。

曹玉山:(心脑血管)中医?特色手法? 专业特长

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卒中、血管性痴呆、脑萎缩、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高脂血症、痛风、肥胖症、糖尿病等。详细介绍

甘肃省名中医,主治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卒中、血管性痴呆、脑萎缩、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高脂血症、痛风、肥胖症、糖尿病等。

刘宝厚:(泌尿系统)西转中,培训 专业特长

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炎、肾病、肾小管、肾间质疾病、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急慢性肾衰竭及肾虚等病症。详细介绍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西安交大医学院,1957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兰州大学医学院工作。1959年参加甘肃省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62年毕业。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原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名中医”称号。现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二届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二届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委。主持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分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内科诊断与治疗》等专著4部。2006年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收录入《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传》。擅长采用“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相关疾病。

张士卿:(儿科)专业特长

小儿咳嗽、哮喘、腹泻、厌食、儿童多动症、癫痫、病毒性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及疑难病症。详细介绍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儿科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著名专家政府津贴,1988年获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995年至2003年期间曾任甘肃中医学院院长,在中医界德高望重。2004年获得“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现为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1980年7月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曾拜全国老一辈著名儿科医家王伯岳先生为师在北京西苑医院从事医学研究。1990年又师承甘肃著名中医专家于己百教授。受益名师,尽得真传,学识渊博,功擅儿科。在40余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临床诊疗特长,擅长治疗小儿精神神经疾病、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及老年病,尤其研制的院内制剂“小儿开胃增食合剂”,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赢得了患儿家长的广泛赞誉。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及参编学术论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赵健雄:(内科、妇科)专业特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内科、妇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等。详细介绍

甘肃省名中医,全国著名的敦煌医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医学家。岳美中、方药中教授学术继承人。原兰州医学院院长。现任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药品审评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汇通中西,善用经方,擅长中西医结合内科、妇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等。

第五篇:名老中医之路

《名老中医之路》记载了许多读书原则与方法,“宁涩勿滑”便是其中之一。所谓宁涩勿滑,就是强调读书宜用心精读,在细节上下功夫。尤其是经典著作,不仅要读熟、背熟,还应该细研字词,弄清含义。

岳美中先生在谈到“读书宁涩勿滑”时说:“对主要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一句句一字字地读懂。无论是字音、字义、词义,都要想方设法地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求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用望文生义的简单办法去猜测。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这样逐字逐句地读书,看似涩滞难前,实则日积月累,似慢实快。那种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法,不过是捉摸光景,模糊影响,谈不到学问。”

任应秋先生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对于重要典籍宜“迂钝”而“非速化”。他说:“我们读《灵枢》、《素问》等,亦只能采用„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苏东坡《又答王庠书》语,笔者注)的方法进行,宁可„迂钝‟一些,不求„速效‟之术……至于在读的时候,态度务须认真,精神务须集中,遇到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必须查问清楚,不应该一知半解,自以为是。”蒲辅周先生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恒心读书,“每读一部中医文献,无论是巨著,还是中短篇,始终坚持一丝不苟,从头读起,一字一句,一章一节,竭泽而渔,不使遗漏。即使读两遍、三遍,也不改易这种方法。”他常说:“学无止境,每读一遍,皆有新的启发。”赵金铎先生认为:“在细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难题将人涩住,是顺口溜过,还是抓住不放?这是治学上的一个大问题。”因此,他读书首先是“从头到尾地通读一遍,领会精神,窥其全豹”。之后便是细读,因为“只作全面、一般性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下功夫精钻细研,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细。我细读《内经》,采用了先纵后横的方法。所谓纵,就是以某一部《内经》原著为蓝本,逐字、逐句、逐篇地进行学习;所谓横,就是将其他医家对《内经》的论注,对照互参,分门别类地贯穿错综。”

陈慎吾先生极力推崇仲景学说,其弟子回忆说:“老师认为,学习《伤寒论》应有阶段性。初学阶段,必须通读、精读、熟读,以至背诵记忆,将全书精神基本掌握;经过这样一番功夫之后,再用归纳、分析、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掌握要领。”

为什么前辈们十分强调读书宜精?陈鼎三先生的弟子回忆乃师说:“先师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认为一本书,只读一遍,其真正价值是不可能理解透彻的,往往很多地方会被忽略过去,如果忽略的地方恰好是全书的精华所在,那就太可惜了。特别是对经典著作及各家各派的代表著作反复精读,乃是古往今来有所建树的医家卓有成效的途径之一。”金寿山先生说:“学中医,在没有学通的时候,尽管苦学,不通的地方还是很多,会陷入困境,一定要熬过这个关。我是熬过这个关的。铁杵磨成针,只要工夫深,终有一日会得豁然贯通。这以后,一通百通,左右逢源,学起来便容易了,这叫做„顿悟‟,是从苦学中生出来的„巧‟。但没有苦便没有巧,没有„渐悟‟便没有„顿悟‟。”

刘季三先生“治学刻苦严谨,终日手不释卷……凡所读之书均逐字推敲,联系实际,切磋琢磨,重点处圈点批注,抄录记载。”他认为《伤寒论》一书应终生诵读不废,且须过三关,其中第三关是在通读及阅读各注家之后,再回到原文进行精读,他说:“各家之说,各有是处,亦各有非处,自不得不由博返约,取原文逐篇逐条逐句逐字细为参详:此经何以有此证?此证何以用此方?此方何以加此药减此药?反复推求,必至无疑义而后已。”

此外,前辈们读书为求细,常常结合笔记,或圈或点,或写心得,二者宜有配合。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初时的宁涩勿滑是为了日后的游刃有余,读书耐得清苦,之后方能致远。

大国医陈文伯国家级名老中医(最终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