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读书笔记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书评
一.导论
60年代欧美有一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开始对国际政治中的经济因素和世界经济中的政治因素,给予越来越多的注意,并且努力把国际政治学和世界经济学结合起来。于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脱颖而出。
在这批开创先河的学者中,著名的英国国际关系专家苏珊·斯塔兰奇教授就是一个突出代表。而《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和市场》则是她多年从事这门方兴未艾的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本书目前成为西方名牌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的首选教材。
二.内容概述及写作特色
(一)生动形象。书本以荒岛的故事开篇,以荒岛上三个团体引出受不同社会价值观念支配的三种社会模式:体现现实主义模式的封闭社会、代表理想主义模式的公社、属于经济模式的市场社会。为整本书提供了大的叙述背景,也由此引述“不同的社会在安排政治经济顺序时,会有不同的价值偏好”。模式1:市场较权力机构处于次要地位;模式2:创造财富比安全和自由更为重要;模式3:国家(或其他权力机构)对市场力量尽可能不干预。
(二)简明清晰。作者首先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分析方法、主要流派的观点做了简单评介(第一编);再区别了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以世界经济中四个基本权力结构——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第二编,第三章到第六章)以及四个从属结构——运输、贸易、能源和福利(第三编,第七章到第十章),更为详尽地综合分析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剖析国际社会频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现象;最后提出了如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解决的几个问题、以及几个相矛盾的结论(第四编)。
(三)充满批判性思维。在简述政治经济学发展的过程时,对以往各种的理论思想进行了批判。如以国际体系问题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容易忽视或低估跨国关系、忽视原则、规范、条例和决策过程对权力的影响以及权力的来源。既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又提出自己的结构分析法,两相比较。相形之下。作者指出,“提议采用的方法——集中研究权力机构与市场之间相互关系,并着眼于分析安全、财富、自由和公正这四种基本价值观念——应当圆满地着重阐述各种体系和非体系,决策的失败和非决策,而决策的失败和决策的成功一样,已经影响并将继续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此批判性思维亦体现在,作者正视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为是否存在单凭经验的方法阐明哪一种结构居统治地位、哪一种结构变化将是决定性的;二为国家定义及受国家影响主体的不确定性、国家管辖权范围的不确定性。
(四)注重引导,以问引述。第三章叙述安全结构前提出四个一般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安全的提供是否随着参与国际政治体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安全的提供是否受到市场的作用、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阶段的影响”;“国际关系、模式或‘几何图’是否重要”;“安全结构是否受到以及如何受到技术革新、特别是各国所使用武器变化的影响”。整章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展开。
在论述生产结构的第四章中,面对生产结构的变化提出“为什么发生这两种变化,以及已经带来了什么后果”,“为什么西欧在经济上领先?”,“生产的发展能跟得上人口的增加吗?”,“为什么美国的工业生产比欧洲领先?”“为什么跨国公司逐渐主宰和改造了全球生产结构?”,由此些问题入手,运用结构分析法,从生产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五)大量的举例论证,说服力强。在论述金融结构的第五章中,在说明了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当中金融结构的内涵后,具体地将社会主义体系和市场体系、原始的金融结构和发达的金融结构对比,运用了大量相关国家的实证。同时举例19世纪,具体地说明了这个世纪持续的金融稳定主要原因在于“主要的贸易国英国拥有一种稳定的货币,大量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均以英镑进行”;举例二战后的黄金时代,具体地分析一个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举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时期,具体地介绍纸币美元本位制。通过大量有现实背景的论述,体现出在金融结构当中所暗含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最后指出,“因为现在金融市场既能为经济服务,又可能严重危机经济发展前景”,所以“国家是负责处理货币和控制‘他们的’银行体系的权力结构——以及卷入世界市场经济的国家和金融市场的关系”。
在论述知识结构的第六章中,就以具体的时代背景为例,针对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以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科学国家。作者提出:知识结构“提供和控制信息与通讯系统方面”、“语言的使用和非口头交际渠道” 方面、“对人类条件的基本理解和信仰”方面,出现了变化,影响到对价值观念的判断,并进而影响到对政治和经济的决策、政策等等的判断。最后得三个结论;“各国之间的竞争正变成争夺知识结构领导权的竞争”;“各国在获得知识和享用知识方面的政治权力越来越大小不一”;“知识结构的变化引起国内外的权力、社会地位和势力的重新分布”。
(六)全面而体系完整。“尽管它们是根据价值取向在其中作出选择的框架,但它们也是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这四种基本结构的辅佐,四种基本结构对于次级结构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的”。权力结构既有重要的也有次要的,互为补充。
1.第七章中:运输体系同样受到国家和市场的影响。选择一条交通线路,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问题,其中市场显然也在起作用。同时由谁来经办交通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政治性的选择实际上产生了颇具影响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集团的相互竞争的权益”。从整个权力结构来看,“交通不是偶然增加的。它是在国际政治体系中发展起来,在这种国际政治体系里,国家是管理市场的主要政治机构,同时必须为自己的生存提供条件。并且,当交通体系超越了国界,安全仍旧是政府主要考虑的问题。再者,随着生产的全球化,海运和空运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还有,金融结构通过贷款和保险,支持着交通体系的发展。通过技术,知识结构也深刻地影响着运输体系。
2.在第八章贸易中论述了国际贸易的流动、内容和条件如何地严重依赖着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结构这四种基本结构。由此指出“国际贸易的交换不仅仅由市场力量和供求关系所造成。相反,它们是一部分经济谈判、一部分政治谈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3.在第九章能源一章中,可知,能源供应对于国家安全影响重大,以美国为例,能源的不安全会损害美国的防务政策和外交政策。能源市场的不稳定就很大程度由生产结构造成。金融结构对能源系统的影响有两点:石油价格和国家货币的多变;富国较穷国、世界大石油公司较一些贫油国更易获得贷款。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公司的力量源泉之一。
4.最后,在第十章对福利做了具体阐述。“有关‘福利’的一个永恒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是:多少福利来自市场的运行,多少福利来自权力机构的政治干预?”从安全结构来看,随着“获得外国陆军和空军基地的重要性已经下降,而新型先进的洲际防御和进攻系统的发展日益重要,所以把对外援助(包括军事援助)作为一种管理国家事务的一个工具,已失去了一些以政治自身利益为借口的号召力”。从知识结构来看,“有一些国际福利不是由国家机构提供的,而是由出于慈善动机和利他主义信仰的宗教组织或者非宗教组织提供的”,因此“涉及人们观念和信仰的那部分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总的来看,国家是分配福利的主要来源,所以福利主要是国家的事;不同国家之间在能够得到的福利和进行分配的福利方面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
三.小结
苏珊·斯塔兰奇独到地提出了结构分析法。从三维空间来看,每种权力结构:安全、知识、金融和生产可由四面体的一面表示,整个结构性权力的模型呈现为一个四面体。“每个面都与其余三个面接触,并且依靠它们才在这个棱锥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即每种结构影响着其余三种,但没有一种可以必然地占据主导地位。结构分析法,较以前的侧重于联系性权力的观念,更为立体形象、更为切合实际地对国际政治经济中的权力作出评价。既独到新颖,又极富借鉴意义。
尤其,当前中国仍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处理好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仍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于是,斯塔兰奇的结构分析法在今日的中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还不能不说,斯塔兰奇高超的写作才能——将如此专业的书籍写得深入浅出,生动而引人入胜。
张乐冰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导论
《政治经济学》导论
1、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答: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首先,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服务领域提供服务。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其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第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在改革开放前的长时期内,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实践的发展,虽然目前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如有学者仍然主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有学者主张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有学者主张要研究资源配置等等,但比较多的学者都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局限于生产关系,而还应该拓宽研究领域,不仅研究生产关系,还要联系生产力,不仅要对经济制度有本质层次的分析,还要对经济运行、经济发展进行经济学分析。这应该被看作是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哲学方法,一种是数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运用的是哲学方法,也就是唯物辩证法,具体表现为历史的方法、抽象法等。抽象法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科学思维过程: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方法方面,不仅坚持运用原有的方法,而且大量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从而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加适应理论发展的需要。
2、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作为经济分析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提供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提供经济建设的指南。
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对此需要由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回答。
无论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还是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无论是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对外开放,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研究政治经济学,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科学理论,并广泛吸收世界上一切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根据发展了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经济学科。这就使这门理论经济学具有了应用性特点。政治经济学要以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导论重点
政治经济学导论重点及简答题 第一部分:导论重点知识
1.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对生产关系研究必须联系上层建筑,且不可避免要研究生产力。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3.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社会)生产。
4.经济学对某个经济体的分析可分两个层次:一是本质层次的分析,即对生产关系层次的分析;二是表层层次的分析,即对经济运行层次(资源配置)的分析。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社会经济运行)。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哲学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
6.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本质和内在必然性。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还必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揭示其新的规律,从三个方面:一是借鉴,二是竞争,三是信念;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分析的任务:经济制度的研究,经济运行的研究,经济发展的研究,研究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的发展。
7.政治经济学揭示的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于其产生的经济条件(生产力,生产关系,市场条件)是客观的所决定的。经济规律有三个层次:一是各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二是部分社会共有的规律,如市场经济规律中的价值规律,市场竞争规律;三是某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条件下起作用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起作用的按劳分配规律。
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导论简答题
1、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答: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首先,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服务领域提供服务。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其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第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在改革开放前的长时期内,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实践的发展,虽然目前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如有学者仍然主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有学者主张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有学者主张要研究资源配置等等,但比较多的学者都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局限于生产关系,而还应该拓宽研究领域,不仅研究生产关系,还要联系生产力,不仅要对经济制度有本质层次的分析,还要对经济运行、经济发展进行经济学分析。这应该被看作是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哲学方法,一种是数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运用的是哲学方法,也就是唯物辩证法,具体表现为历史的方法、抽象法等。抽象法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科学思维过程: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方法方面,不仅坚持运用原有的方法,而且大量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从而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加适应理论发展的需要。
2、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作为经济分析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提供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提供经济建设的指南。
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对此需要由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回答。
无论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还是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无论是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对外开放,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研究政治经济学,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科学理论,并广泛吸收世界上一切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根据发展了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经济学科。这就使这门理论经济学具有了应用性特点。政治经济学要以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国富论 有关摘要: 我们需要的各种好东西,大部分是由契约、由交换、由购买得到的。同样,原来被分工引起的,亦是这种互相交换的倾向。
人们天资禀赋的差异,实际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分工之起,由于交换力、分工的范围,亦往往受限制于交换的范围,换言之,常为市场范围所局限。市场过小难与人以终生专务一业的刺激。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的剩余生产物,随意换得自己需要别人劳动的剩余生产物。分工的局面,一经完全确立,一己劳动的生产物只能满足自身欲望的极小部分。他有大部分的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所生产的剩余物品来满足。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相当限度内,一切人都成了商人,同时,社会本身亦就成了所谓商业社会。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区别,在订定永续地租或订结长期租地合约时还有人用到;但在日常生活比较普通的买卖关系上,却很少有人用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切物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是正相关比例的。也许有人说,资本的利润,不外是特种劳动得的报酬。换言之,不外是监督指挥的报酬,不外是工资的别名。但工资和利润截然不同,它们受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原则支配。而且这种所谓劳动的报酬,毫无关于其劳动数量难度与技巧,那完全受支配于所投下的资本价值,利润的多少与资本的大小,恰成比例。商品的市场价格实际上受支配于这商品的供求比例。市场上有多少存货呢?愿支付商品自然价格者,换言之,愿支付商品上市所必须支给的地租、劳动、利润之全价值者,又需要多少这种货物呢?愿支付商品自然价格的人,可称为有效需要者;他们的需要,可以称为有效需要。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仇或自然工资。
但在普通的争议情形下,要预知当事双方,谁占有利地位,谁能使对方屈服于自己提出的条件,绝非难事。大多数的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往往过于自负。这是历来哲学家。道德家所指称的人类通病。但世人对于自己的幸运,往往发生不合理的妄想,却不大为识者所注意。实际上,对于幸运发生妄想的人,比较对于才能过于自负的人,恐怕还更多数。身体精神还相当健旺的人,对自己的幸运总不免抱有几分自信。他们把利得的机会,评价过高;同时又把损失的机会,评价过低。至少,一个人在身体精神相当健旺的状态下,绝不会把损失的机会,过于重视。9
第五篇: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点整理
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霸权稳定论: 公共选择:
相互依存(贡献、囚徒困境和免费搭车): 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 依附论: 黄金周期:
二、简答: 1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 霸权稳定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3 世界体系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4 相互依存论的贡献
5、古典三大理论的各种假设
6、重商主义的特点和两大贡献
7、自由主义的逻辑
8、自由主义的七大信条
9、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10、世界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四件大事:尼克松冲击、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胜利,跨国公司的管理 11、1970-1990五大命题
12、国家主义 不考 ; 霸权稳定论 一章全看 ;世界体系 缺陷; 依附的定义和形式;
13、世界体系论 要看细看; 涉及现代化的理解;现代化不是线性的,不是一个国家单独发生的 ;康德拉耶夫周期;基本观点;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文明;贡献、争论的问题,一定要知道;
14、ipe最新进展不考
三 论述(2选1)如何评价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一代学者”和“第二代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贡献 如果从国内和国际的关联性的角度看中国过去30年的宏观经济的发展(还是宏观经济政
策?我没选这题,记不清了„„@@)霸权稳定论:
1、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周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成就三个方面: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美国霸权的确立。
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固定汇率制;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大“滞胀”的出现;固定汇率制的结束;美国霸权的衰落。
3、霸权稳定论首先是由经济学家查里斯·金德尔伯格提出的。最初只是力图说明为什么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他将这场危机归因于英国由于霸权地位的下降,虽有意志却没有能力管理国际体系。20C70S初期只限于经济领域,后来被斯蒂芬·克拉斯纳、罗伯特·吉尔平、罗伯特·基欧汉、乔治·莫德尔斯基所继承并扩展到军事、安全领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霸权稳定论在回答“一个开放的和自由的市场体系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和前提”产生的,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国际体系的管理问题”,具体: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霸权周期和霸权国家的兴衰;霸权战争和国际体系的变革。
4、霸权:一种基本力量模式(crude basic force model)就是在物质资源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有四种资源:原材料、资本、市场以及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中的竞争优势。
一种力量行动模式(force activation model)就是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主宰国家之间关系的必要规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
马克思主义的霸权概念(Marxian notion of hegemony)就是一种统治力量,在所谓的大国之间的竞争中,一个大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于国家体系中。
5、霸权稳定论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产生之后,虽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但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突出了政治结构变动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它集中关注了民族国家体系的作用,以及国际政治关系在组织和管理世界经济中的作用。霸权稳定论指出,政治环境是国际自由经济秩序存在的条件,并指出霸主的兴衰是结构变革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我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动力做出了一份贡献。
6、霸权稳定论的局限性:
霸权与国际合作:就是将霸权假设为国际合作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不能解释霸权衰退之后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霸权和国内因素:过分忽视国内因素。对国内政治、利益和问题所作的假设不充分。
霸权和社会联系:就是过分强调国家和政府因素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强调政府之间的联系是国际体系各个社会联系的唯一渠道,忽视了各个社会之间多渠道联系所造成的复杂情况。
公共选择:有时称为“政治的经济理论”或“新政治经济学”一般定义“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公共选择就是试图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分析整治过程,力图将“理性人”或“经济人”的凡是扩到政治问题的研究中。
特点有三:第一,个人是分析的基本单位和逻辑起点;第二,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分析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的变化来解释;第三,公共选择强调分析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用于公共物品的分析、联盟和搭便车现象、政治经济模型、关税和贸易限制、国际组织等。
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明确和统一的人类行为理论,也基于一个能够进行理论解释和经济证实的技术工具;高度的抽象,使分析成为可能;强调对现实的研究,派出的命题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检验的。公共选择是跨学科,综合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和政治方面,但使用的却是一种简单的理论研究方法。
相互依存论
1、相互依存论:一般来说,依存(赖)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者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相互依赖[依存]最一般的定义是彼此相依赖[依存]。在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依存]指得是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这些相互影响往往是国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例如货币、商品、人员以及信息等跨国界的流通。
2、相互依存论的理论贡献
将非国家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之中,并将其系统化; 将权力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 将国际机制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为后来国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相互依存的五种形式
4、相互依存的限制条件
相互依存理论提出后面临的理论挑战虽然不能说全部,但可以说主要围绕国际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具体表现在两个主要问题上:一个是国际机制与霸权国家的关系问题,机制功能理论。(基欧汉本人主张,及时在美国霸权衰退之后,相互依存依然存在,因为机制一旦产生,它有时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运行,而国家之所以愿意接受这种机制,主要是因为在某些问题领域的相互依存有利于国家利益)一个是国际机制与国家利益问题,这一问题则主要是国家主义理论对相互依存理论提出的挑战。(国家制度主义:1)制度对于有雄心的政府来说是一种潜在的资源;2)制度有利于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在国际制度中进行讨价还价;3)国际制度可以作为平衡或反对其他制度的工具;4)国际制度可以在政治上刺激国家表露出政府的意愿,从而为其他国家提供信息并使得政策更具有可预测性;5)国际制度可以促使国家的责任具体化;6)国际制度不但可以影响国家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偏好)
5、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囚徒困境悖论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行为与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能带来长期的错误的情况。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他的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麽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参赛者是一个“利己主义者”。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他们会冒著的倒闭与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於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否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否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
费边精神:
一、知识分子的独立身份。这种独立不是遗世独立,而是保持独立身份参与到社会的改良之中。
二、渐进主义。通过理性思考得出解决方案,但同时采取渐进的态度,渐,并且进。
囚徒困境: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费边社的得名,来自于古罗马大将费边。公元前217年,费边接替前任败将的职务,迎战迦太基的世纪名将汉尼拔。费边采取了避其锋芒,改用迅速、小规模进攻的策略,从而达到既避免失败,又打击对方的目的。经过八年的苦战,费边终于击败了汉尼拔。从此费边主义成为缓步前进、谋而后动的代名词。
6、免费搭车
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共用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如果每个人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这种公共物品也就无人提供。
依附的定义
反映了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特别是经济上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政治、经济、金融、技术的垄断进而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经济和社会上的扩张和渗透,促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依附;另外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即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以及扩过公司发展了本国的经济,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而变得而变得落后、贫穷。依附的形式:
殖民性依附(colonial dependence)金融—工业依附(financial-industrial dependence)新依附(new dependence)
世界体系论
波拉尼的《大转变: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十九世纪主要基于以下四种制度:权力平衡体系,它阻止了大国之间长期的和破坏性的战争;国际性的金本位制。它象征着一个独特的世界经济组织;自我调节的市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自由的国家。最根本的就是:自由市场
1)自我调节的市场是被创造出来的一种机制
2)自我调节的市场对人、自然和社会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3)重建文明首先是保证社会的自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