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域下大学软环境建设[5篇模版]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1-943127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1 01:09: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等教育国际化视域下大学软环境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域下大学软环境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也不例外。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在保持自身特性的前提下,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成为各个高校面临的紧迫而实际的问题,本文拟从加强大学软环境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软环境建设的价值剖析

(一)大学软环境建设是参与竞争的核心要素

软环境建设是与硬环境建设相对而言的,是决定和影响高校生存与发展质量的社会、人文气氛等因素的综合体。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不少高校决策者往往错误地认为,要提升国际竞争的能力,必须在学校的规模、硬件上下功夫,建大楼,扩规模,成为不少高校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导致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楼林立,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软环境建设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硬环境的建设固然重要,但软环境才是其灵魂。纵观世界的一流大学,往往并不是体现在硬环境上如何的先进,恰恰是体现其历史、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上是一流的,受教育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得到自由而充实的发展。

可以说,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体现在软环境上,它在高校的竞争中更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就如当时的西南联大,并没有一流的大楼,华丽的建筑,但却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大学软环境不仅体现了一所大学的追求和理想,也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参与大学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在与国际一流大学的竞争中,如果忽视了软环境的建设,是不可能缩小与它们之间的差距的,更不要说成为一流的大学。

(二)大学软环境建设是保持自身特性的精神动力

大学参与国际竞争是无法抗拒的现实,国际化也成为各个高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国际化不是模仿、复制,而是要取长补短,从内涵上提升自我。在国际化面前,不能迷失自我,国际化是保持自身特有属性前提下的国际化。考察世界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尽善尽美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一成不变的。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是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中不断发展的,世界上也从未出现过一种高等教育模式是完全依靠模仿、复制别人的模式而成为先进的。

在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大学需要保持自身的特定,就需要不断强化软环境的建设。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是处在各自特定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环境氛围下的高等教育,离开了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环境,大学将无法生存;同时,在民族国家存在的现实下,大学也必然受到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根据。

不同的政治制度,不但会制约高等教育的体制,而且也决定了办学的方向 [1]。

公共当局既然拿了钱,那它就必然想方设法保证经费的使用同国家的政治工作重点有效地联系起来

[2]。可以说,大学软环境建设是保持大学自身特性的精神动力,离开了软环境建设不仅无法在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中胜出,而且将丧失自我。

(三)大学软环境建设是促进高校整体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任何一所高校的良性有序发展,都离不开软硬件两个方面的条件,硬件建设对与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来说固然重要,它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但从高校的根本任务即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软环境条件恐怕才是最为根本的。它体现了大学的内在追求,不仅为大学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能够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使得大学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为实现其基本的价值追求而不断前行。因而,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努力建设一流的大学,不能将硬件建设作为唯一的追求,甚至不能作为主要的追求。大学的管理者以及所有的教育者都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将软环境建设放在大学建设的首要位置,非如此,大学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不仅无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具体的高校自身事业的发展都会首要制约。

二、软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则

(一)不能否定硬环境建设的价值

从高校育人的整体环境来看,可以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但是两者不仅在许多方面是难以区分的,而且两者还是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关系。强调加强大学软环境的建设不是否定硬环境建设的必要性,而是强调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在强化大学硬环境建设的过程需要糅合进相应的人文、历史等因素,彰显软环境的要素。加强校园的育人环境建设,必须要充分考虑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使得两者相得益彰。

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大学,把大楼盖好了,只能说像个大学了。教育界普遍认为,大学除了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所谓大爱,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大学的软环境。世界一流的大学,无不是不仅有恬静的校园和优美大楼,更充满着大师和大爱。

第二篇:浅谈党建视域下反腐倡廉建设

浅谈党建视域下反腐倡廉建设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国更是进入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必须进行伟大的斗争。新形势下,我党正在时代大环境的思索中迈步向前,更需要凝炼沉思、审慎反省,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路。为此,总书记对新时代的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认为“加强党的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具体来讲,对法纪尊严的深入探究,一天一天地体现着党风廉洁的文明尺度;对廉洁信念规则的坚守,一点一滴地见证着党建发展进程。一方面,党建工作是廉洁建设的基石,为廉洁建设提供政治思想的方向,另一方面,廉洁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保障,为党建工作把好关、守好门,这两者之间互相依存、彼此支撑,又各司其职、各有意义。因此,我党在不断推进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一、贪腐行为的普遍存在

1、贪腐行为的滋生环境

中国人最重“关系”,因此很多人将中国社会称之为“关系社会”,处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离不开这种“关系”的束缚,各种卖人情、拉关系的官场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更为可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党政干部对此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甚至已经惯于从中开辟捷径、谋取私利。如果有人对其提出异议,则会被认为是小题大做、反应过度,腐败的滋生往往源于这种漫不经意的举动。每个人都有私欲,但道德高尚的人往往能够舍己之私、正确抉择。对于党政干部来说,能否摆脱“关系”束缚、能否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是考验其党性的重

要标准。事实上,心底无私天地宽,历史上以孔繁森、牛玉儒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为我们的树立了舍己为公的光辉榜样,而以刘青山、张子善为代表的一批腐败分子则葬身在了“贪腐”的深渊之中,成为警戒后人的反面教材。

“关系社会”里盛行一种所谓的“圈子文化”。“圈子文化”说到底就是人情关系编织起来的利益网络。以微腐败建立起来的“圈子文化”,里面充斥着机具破坏性和危险性的“朋友”,所谓的大贪官养成记里都会有一个相似的故事情节,那就是交友不慎,是朋友圈的靡靡之音使其陷入贪欲的泥沼,无法自拔。正如一句网络流行语所言:“珍爱生命,远离小人”,我们在日常交友时也应该学会甄别、有所选择。此外,在防腐反腐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要做那个敢于打破“圈子文化”的先行者,即首先要在自己的圈子里拒绝“关系”,倡导“规则”,对“圈子文化”喊停。

2、贪腐行为的原因分析

众多的贪腐行为中最为普遍和隐晦的是“微腐败”,比如接待群众态度不友好、在群众那里收受一点小礼品等等。虽然其在本质上仍属于公权乱用,但因为情节较轻、难以定性,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微腐败”是贪腐行为的源头,从浅尝辄止到堕入深渊,从暗自窃喜到东窗事发,心性不坚定的人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入局”,又在不知不觉中“出局”。“微腐败”领域里还有一种“好人主义”,“帮忙关照”、“予人方便”等理由构成了贪腐最初的动因。为此,有部分干部在具体工作中缺乏责任担当,对自己和同事的行为缺乏监督意识,或者不敢监督,甚至一些廉政部门也对纪律问题不重视、不作为。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欺欺人式的自我谅解,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所警醒,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它就会像蝼蚁噬堤一样毁了我们心底的规则底线。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廉洁工作要拿出

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功夫,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见常态,见长效。”因此,我们要严格遵守纪律规则,要修党性之德、戒人性之腐,既要有所坚守,守住底线与良知,也要有所取舍,选择正义、撇弃腐朽。

二、治理贪腐现象的有效措施

1、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工作

面对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课题和新任务,反腐倡廉迫在眉睫,而要想防腐反腐就必须加强党建工作。第一,我们要找出党建工作的漏洞与短板,进一步完善纪律,将规则标杆化、专业化。第二,要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把防腐反腐工作成为一项常备不懈的斗争来抓。从当前的贪腐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腐败官员的眼中只有“自我”,没有“人民”,他们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而全然不顾人民的生命权益,他们忘记了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严格规则、严守纪律”的岗位誓言,让党纪国法成为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警惕。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为私心所扰、不被困难所阻,更要坚持地培育党性意识、强化党性觉悟、提高党性修养,要通过自内而外,由理论到实践的精神历练,自觉扣好“扣子”和把好“总开关”。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纪律标杆,才能抵御人性的奢靡;只有确立正确的规则方向,才能迈开坚实的步伐。

2、加强党建工作的创新之路

我们应将廉洁政治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应当以先进党员为榜样,在单位上形成警戒至上、责任为本的廉政文化氛围。同时,我们还应以反面教材

为警戒,从中吸取教训,在工作中获得经验,形成抵制违规行为的良性氛围。我们要定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深刻的反思与检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升廉政工作的效率。当然,除了反思检讨,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提高纪律意识。比如多媒体廉政教育培训、纪律知识竞赛、规则演讲比赛等等。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信息智能平台加强廉政建设,这其中包括网络个人征信诚信机制联动、信息化廉政监督机制、多媒体廉洁示范平台等等。一句话,党建视域下的反腐倡廉要让党员干部敞开心扉,在思想的互动中互相汲取廉洁的养分、在探讨的激情里获得思想的提升,进而更好地应对风险、克服阻力和解决矛盾,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3、加强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

廉洁建设工作必须与党建工作进行有效地融合。党建工作是党组织的第一基石,必须以严谨、严肃、严格的态度进行深入落实。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施行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使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监管。只有明确了主体责任,才能激发我们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有效地遏制工作过程中的贪图享受、消极懈怠、道德腐败等顽瘴痼疾。

三、总结与感悟

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针对党建与廉洁工作,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的党风廉洁建设工作进入改革实践的新时代,更是给法治规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每一名共产党员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又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把思想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廉洁精神给我们带来激励、真理给我们带来启迪,一个警示就是一道亮光,照亮我们心灵的幽暗与迷惘。我想作为一名党

员,工作更深层的意义不在于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成长、心灵的超越、人生的凝炼。大浪淘沙,火炼真金,我们不能做被淘汰的弱者,而要成为至真至纯的精金。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必要有所坚守,底线与良知之外还要有操守有德行,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的同时选择正义、撇弃腐朽,向着十九大精神的标杆前行----理想先行,精神至上,信仰永在。

第三篇: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 目前国际化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轴心机构―高等院校,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的职能从通过传授知识、开发智力来培养人才,进而转变为科学创新、技术更进来挖掘与开发人才,力图将智力输出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关键词 国际化 高等教育 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中国面临来自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竞争和挑战,中国迫切需要融入世界文化圈,就必须培养一大批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和科技、具备高水平理论基础、学术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必须认识并主动适应社会对这一类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高校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推动高等教育与国家化接轨。

1国际化背景下对高校教学的挑战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的高等教育院校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管理都发生了系统性的变革,这要求中国的高校教学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教学改革,以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和办学质量,进而培养出更多理论基础扎实、学术水品过硬、专业技能高强的高素质人才。在国际化背景下,除了高等院校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体制要发生改革之外,中国高等院校的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院校应该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创新与改革,将传统的以掌握知识为主的“维持性学习”转变为以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现阶段我国的高等院校要想培养国际型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高超学术水平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高校的职能并不只是知识传授,而是要培养多元化智力发展和综合能力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国际化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注重高深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尤其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环节的构建。但是我们当前高等院校的大学教学最缺乏的就是这一项内容。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正视这项困难与挑战,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办学模式,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加强师资培训和技能更新,从而促进中外学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甚至促进国家之间的教育文化合作。

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中所运用到的现代化设施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办学质量,我国高等院校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让教学信息传递更方便快捷。

2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教学模式

2.1启发式教学

高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与研究。学校的教学组织活动并不是单纯的课堂纪律,而是以增强教学效果为前提的。启发式教学与我国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法教学是截然不同,这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教师提问越多,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探索欲以及逆向思考能力。启发式教学可以在每周安排一次研讨课,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师生之间可以互相提问和辩论,促进教学互动。

2.2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组织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自主选择课程类型,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学习时间,同时也可以自行设置符合自己个性和爱好的主修计划。在课堂安排上,教师以讨论课为主,围绕若干个讨论话题,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在作业设置上,可以采用报告和论文的形式,不设置标准答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发散思维能力。

2.3平等性教学

平等性教学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的,学生有自由选课的权利,更有自由选择教师听课以及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权利,这就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性。在这个环境下,教师的主导性地位慢慢减弱,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教师每周都要安排一定的答疑时间,学生可以来办公室询问,这样教师既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又体现了平等享受教学资源的权利。

2.4探究式教学

国际化教学要在传统的基础教育上实现改革创新,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相互融合。研究性学习是指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生在浓烈的探索欲和创新欲中发现和学习。实践性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接触到最先进、最前沿的科技,探索未知的视野。

3结语

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是在国际交往实践中达到的高度统一化,是世界文化融合与统一的显著特征。各个国家与民族共同维护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竞争公平、思想开放、学生互动、师生互换等教学理念,力图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责任感的新型人才,这一类人才的培养必须实现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多样化以及特色化。而在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教学模式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模式,即启发式教学、个性化教学、平等性教学、探究式教学,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合理控制课堂时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条件,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思,王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J].科技教育创新,202_(1):210-212.[2] 秦红雷.高校内涵式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国际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28(9):122-123.[3] 顾志勇.高校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视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上旬),202_,30(12):72-74.

第四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经济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当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现实与必然后,教育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在国际化大趋势下走向强大,从四点来看

一、制定科学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争取和扩大话语权。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引进与输出以及短期应对与长期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当是一种各国文化平等、双向的融合过程,而不应是某一个国家的一种文化的泛世界化过程。只要我们把握和利用好这一国际化发展趋势,一种各国文化教育既相互独立、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二、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国际化理念指导下,调整优化现有课程结构,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加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

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双向、多向互动

以开放的胸怀和立体化的手段开展国际合作。在国际科研合作、技术援助合作、发展留学生教育、汉文化国际推广等方面,我们都大有可为。

四、明确教育定位,实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

中国的教育开放势必为高等教育带来激烈的竞争,促使高等教育机构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明确自身定位。以教育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参与国际、国内教育市场的竞争。在具体课程上强调市场化、实用化,教学计划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加以调整。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融合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学院在教育市场竞争力。

面对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变的越来越重要。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推行研究性学习、突破传统师生互动模式。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更应该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多接触一些国际化教育的课程,在网上收看一些国际名牌大学的开放课程,以丰富我们的视野,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好充分准备,也为我们的人生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将自己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第五篇:软环境建设(模版)

大连新世纪燃气有限公司“软环境建设年”工作实施情况

根据《瓦房店市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全面贯彻落实软环境建设年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围绕近期软环境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组织学习

瓦房店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软环境建设年” 活动的部署大会以后,我公司针对“软环境建设年”活动的要求,成立了以总经理陈金传为组长、副总经理丁福波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习领导小组,每周一上午组织公司员工进行深入讨论和学习,提出了在体制改革上求突破,在制度建设上求保障,在政策措施上求优化,在监督制约上求强化的目标。广大员工积极踊跃献言建策,提出了现有办公、执勤、业务等方面更为严格的要求,更好的提高了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4月13日,我公司30余人有幸参加了城建局组织的“软环境建设万人签名动员大会”,在听取了局领导对于本次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的指导思想和统一部署以后,我公司认真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做了初步改革。

二:开展工作

1、努力做好软环境建设基础工作,将软环境建设深入贯彻到每个岗位、每个人。自从动员大会以后,我公司把加强软环境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将软环境建设与经济工作一道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加强燃气设备改造,狠抓大气柜防腐工作,落实气源厂核心设备保养、维修工作,做到了工作有人抓,全年有计划,一月一检查,一周一学习,细化全年软环境建设工作计划,在实际工作中推进软环境建设的前进,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的企业。

2、强化软环境建设督察。始终把软环境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坚持制度建设与查处违反软环境建设并举,对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纠正。我公司对外派抄表收费人员和管修服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组织学习待人接物礼仪,明确“客户既是上帝”的服务宗旨,为公司树立良好形象,为软环境的建设创造和谐氛围,杜绝了服务态度不和善的现象,并对软环境建设做的好的人员给予奖励,督促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相互监督检查,共同提升。

3、加强安全保障是建设软环境的硬道理。自从“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公司更加注重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安全响应机制级别,狠抓气源厂安保措施,排除安全隐患,让软环境的建设更安心更踏实。

三:存在的不足和仍需改进的地方

通过近期的学习,能感受到软环境建设的热潮,更能体会到软环境建设对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限于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根据“软环境建设年”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制度是政策实施的保障,所以下一步要通过“软环境建设年”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加强制度化建设学习,提升管理水平,为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做出我们燃气人应有的贡献。

大连新世纪燃气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域下大学软环境建设[5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