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伦理学论文
浅谈现代行政伦理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二、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修养
儒家伦理思想十分注重个人修养问题,《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自身光明的德性,并推己及人,使得天下人都能革旧布新,振作起来,从而达到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故指出了为人之道。儒家十分关注为政者自身修养在行政中的示范作用。孔子以“正”释“政”,把统治者自身的“正”作为“政”的前提。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为政者以德行政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自己身正,端正了自己,则处理政事就自然没有什么困难了。
儒家的修身思想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化为自觉的行动,主张修身成仁,达到内圣外王的境地,成人达己,成己为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认为“仁”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内心所固有的,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这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从消极方面讲,“仁”指不损害别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方面讲,“仁”指成己成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用现代视觉看传统的儒家行政伦理
每一种思想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实力环境和条件,社会道德从来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我们不能一直以一种思想看待一种观点和思想。
一、行政伦理概念探源 行政伦理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完善个体人格,以一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通过自律和他律的方式,在运用公共权力行使职权、履行职务时应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总和。行政伦理不仅属于精神文明范畴,而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伦理是不同于普通行政法规的政府伦理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行政伦理道德规范、行政伦理价值观及行政伦理机制。
其次,从行政主体道德意识缺失和道德行为缺失两个方面论述了转型时期我国行政领域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并着重分析了其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即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传统行政伦理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
再次,根据公共行政职业的特殊性、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治国理念的变化和行政方式的转换,总结概括了我国行政伦理建设价值选择的取向。当前行政伦理建设的价值取向应主要包括公共利益取向、公平正义取向、公共责任取向和公共效率取向。最后,论文探析了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实现路径。主要从加强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强化对公务员的德性培养和行政伦理的制度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加强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应设立行政伦理的研究与管理机构、依循科学的研究路径进行伦理探索并且要加强行政伦理研究的学术交流和沟通。
尽管伦理与道德二者常常通用,但也有些区别。“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要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对行为进行判断。人们可以说某人或其行为是道德的,但不能说是伦理的。对一个行政人员的行为的评述离不开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价值取向,对一项政府的政策评述也离不开合乎伦理或不合乎伦理等概念。道德是对个体内心世界的规范和调整,是属于个人层次的低级范畴,而伦理则是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和调整,是属于社会群体层次的高级范畴。
作为当代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民众的力量,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处处为民着想,想法设法为民众谋福利。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行政伦理思想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合理因素,而且又赋予它新的内涵。执政为民的执政基础与伦理基础与儒家民本思想不可同日而语,执政为民中的“民”有全新的伦理含义,它不仅包括“亲民、爱民、富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而且还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对人的关怀、珍惜,重视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今天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建构必须做到: 第一,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开展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过程中,在每一次制订方案、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时,都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凡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就要坚决去办,并且想方设法办好;凡是不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就要坚决抵制。
第二,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群众利益无小事”,指的是对群众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公务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往往就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群众利益是具体的,有些事情就整体而言或许是小事,但具体到群众本身都是大事。因此,政府作出决策、制定政策时,必须切实把群众利益作为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群众各方面的利益。
第二篇:行政伦理学2
试卷代号:118
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68--2009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伦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20分)
1.作为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概念,伦理学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
A.希罗多德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
2.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体现为()。
A.行政权力的他律机制B.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
C.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D.行政权力的制衡机制
3.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
A.提高行政效率B.健全行政法治
C.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D.培养正确的权力观
4.中国古代正义思想的主流可以说是()。
A.神学正义观B.天道正义观C.自然正义观D.强力正义观
5.行政作风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
A.主观努力B.客观基础C.内在体现D.外在显现
6.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
A.行政管理实践B.行政能力培养C.知识理论学习D.思想政治教育
7.行政人员行政行为的裁判者是()。
A.行政理想B.行政责任C.行政荣誉D.行政良心
8.下面关于行政良心和行政良知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A.行政良知是发现行政良心的过程B.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
C.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D.行政良知是认识行政良心的过程
9.行政人员对物欲和权欲的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
A.求实意识B.宽容意识
C.节制意识D.公正意识
10.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中,具有精神内核意义的是()。
A.宪政责任制B.政党责任制C.有限目标管理制D.公仆责任制
11.行政纪律强制性的集中体现是()。
A.高于国家法律的制约范畴
B.直接来源于最高法律的授权,根源于行政权力自身的强制性
C.与其他组织纪律一并构成约束成员的规范
D.不仅对行政人员本身具有约束力,而且对行政亲属也有约束力
12.对行政纪律社会性的正确理解是()。
A.行政纪律的有些内容使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
B.行政人员生活在普通的社会生活中,纪律内容必然反映社会规范的要求
C.行政纪律既要考虑社会影响,又要关注维护自身组织秩序中的作用
D.行政纪律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13.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的有效途径。.
A.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行政责任B.行政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
C.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D.行政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14.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承担相当的责任。
A.无限责任制B.有限责任制
C.元责任制D.半责任制,15.行政人员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国法的规范和约束,是其()的表现。
A.道德修养B.法律修养
C.政治修养D.作风修养
16.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本质实现,是其现实社会关系的主观形式,实质上是()对行政人员的塑造过程。
A.法律关系B.权力关系
C.权利关系D.伦理(道德)关系
17.在政府治理模式走向德治的过程中,治理工具主要表现为()。
A.法律制度B.伦理规范
C.政策法规D.行政法规
18.行政伦理规范独有的特征是()。
A.公开性B.概括性C.政治性D.明确性
19.对于社会信用体系而言,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作用。.
A.对照B.领导
C.完善D.示范和推动
20.分析我国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行政人员既是“行政人”也是“经济人”
B.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制度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C.公共管理涉及的领域过多,摊子过大
D.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填空题(请将适当的选项填入对应的空中。每空2分,共30分)
公正地对待一切社会成员人格特征承担行政责任
与公务活动有关的其他行为道德利益自律
传递新信息内在的行政权力行政责任输送新知识正义观公务行为现实表现
1.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一-----------------一一机制,是行政权力——-———————————一一种约束机制。·
2.行政伦理学的一---------------------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要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3.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和--------------------------
4.行政道德是行政技能的------------------一,行政技能是行政道德的一------------------------。
5.在行政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一--------------居于首要位置,---------------只是承担行政责任的手段。在直接的意义上,一就是全部行政管理活动的目的。
6.从调整对象看,行政纪律规范调整的范围仅局限于行政人员的-----------及——--------------------
7.行政荣誉对行政人员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价作用、—---------激励和——--------激励作用、内外监督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l0分,共30分)
1.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行政伦理规范中“勤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关于政府信任关系的建设,政府在权力与道德的关系方面应如何作为?
四、论述题(两题中选做一题。共20分)
1.联系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说明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设方向。
2.试述社会及舆论监督的方式和作用。
试卷代号:118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伦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20分)
1.C2.B3.C 4.B5.D6·A7.D 8.A9.Cl0.D11·Bl2.Cl3.Cl4.Bl5.C16·Dl7.Bl8.Cl9.D20.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自律内在的2.正义观公正地对待一切社会成员3.输送新知识传递新信息
4.人格特征现实表现5.行政责任行政权力承担行政责任
6.公务行为与公务活动有关的其他行为7.道德利益
三、简答题(每题l0分,共30分)
1.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行政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人格具有伦理内涵,是行政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共行政主体这里的体现;(2)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3)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4)行政人格为行政人员所特有,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格;(5)行政人格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
2.行政伦理规范中“勤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勤政就是指行政人员应勤于政务,忠于职守,其具体要求表现在:第一,勤于学习和思考,这是做好行政工作的基础;第二,勤于工作,这是保证行政系统正常运转、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需要,同时也只有勤于工作,行政价值才能从理念走向现实,行政伦理才能真正由规范走向现实,理想行政人格才能真正形成。
3.关于政府信任关系的建设,政府在权力与道德的关系方面应如何作为?
应该做到以德用权。所谓以德用权,就是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一已私利,按照民意,遵循官德,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告诉人民群众,把政府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当好信任的桥梁。由此,以德用权必须强化权力道德意识。包括:(1)强化个体权力道德意识;(2)强化群体权力道德意识;(3)强化整体权力道德意识。
四、论述题(两题中选做一题。共20分)
1.联系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说明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设方向。
答题要点:
(1)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现状。我国现行的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而逐步形成的。目前,我国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己经形成了一个以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为中心的比较全面的体系,主要包括主体体系和对象体系两个方面。
(2)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存在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第一,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元序;第二,评价、监督主体与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第三,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存在着“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
(3)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是:第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第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以监督、评价客体切实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评价主体的活动不应受到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评价的权利,保证监督评价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与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法律依据、程序和手段。·
2.试述社会及舆论监督的方式和作用。答案要点:
社会及舆论监督是行政伦理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们可以通过直接向各级行政机关提出询问、要求、批评和建议。这是提高政府
行政透明度,调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第二,人们可以通过申诉、控告和检举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伦理道德失范行为,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这种监督对于督促国家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有重要意义;
第三,人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介揭露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这种方式可以推动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伦理监督,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社会冲击力,有效地制约行政权力滥用,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全面发展。说明:以上答案仅供阅卷教师参考。
论述题不要求学生答卷文字与本答案完全一致,但要求学生在答出基本要点的基础上展开论述。如果答题内容观点正确,思路开阔,论述清楚,可酌情给予较高分数。
第三篇:行政伦理学
1.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对象是公共政策领域及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或行政人员的道德性及其价值选择作为研究对象。意义:1)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观念。2)有助于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3)有助于行政人员增强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4)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2.行政伦理规范的内容及作用:廉洁奉公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勤政为民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求真务实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一般作用:1)对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特定道德秩序有维护作用。2)对以法律规范为主的其他社会规范有补充作用。3)行政伦理规范对社会有着教育和示范作用。4)行政伦理规范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和进一步巩固,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行政伦理规范对文化的传承和开创有促进作用。对行政人员的作用:1)对行政人员行为有导向作用。2)对行政人员行为有规范作用。3)对行政人员行为有调整作用。
3.行政人格三种模式的区别:1)社会形态不同:依附人格产生于农业社会,工具社会产生于工业社会,独立人格产生于后工业社会。2)行政模式不同:依附人格是统治行政,工具人格是管理行政,独立人格是服务行政。3)文化基础不同:依附人格的基础是神权忠君。工具人格的基础是理性至上,官僚主义的科层制。独立人格的基础是自由创新。4)人际关系不同:依附人格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工具人格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独立人格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4.行政纪律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1)产生方式与调整对象不同:法律:由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范围是全体公民。纪律:由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指定的。调整范围:仅局限于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及与公务有关的其他行为。2)内容和层次不同:法律: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纪律: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纪律规范在法律规范基础上。
5.正义观及正义观的实践意义:正义是合乎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道理,原则和准则。实践意义:1)正义是社会的“平衡器”。2)正义是人的行为的“校正器”。3)正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进器”。
6.社会主义行政理想的基本内容:廉政勤政。1)社会主义行政理想是指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2)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理想从实质内容看主要是廉政理想和勤政理想。廉政理想就是把实现公正廉洁作为价值追求,勤政理想就是把“为人民服务”当做奋斗目标,它把公共行政建立和维护公正的社会生活秩序作为其实质内涵之一。强调为社会无条件的提供公正无私的公共服务。
7.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及行政权力的关系:职责一致,权责一致。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的关系:1)一定的行政职位包含相应的行政责任,在一定岗位上和承担一定职务的行政人员必然要求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这就做有职有责,职责对应。2)行政责任是协调,监控不同行政职位的重要工具。3)行政责任是行政组织和社会公众监控行政人员行使其职位权力的必要手段。4)行政责任为行政人员个人协调好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的关系:1)行政责任的设置就是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时期有序化。2)行政责任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行政权力的因素。行政权力是确保行政责任最终得以实现的保障之一。
8.行政人员行政良心的基本内容:1)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收到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2)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3)行政人员不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9.行政人员的他律与自律: 行政“自律”与“他律” 二者之间,“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的内在根据,“他律”机制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行政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因而,“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的根据和目的,“他律”则是手段。1)行政人员的“自律”。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自律”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的“他律”机制,更有赖于行政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10.行政伦理监督体系的构成: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上级政府的监督,政府内部的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特点:1)人大监督植根于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人大监督的主体素质较高,审视位置相对超脱,分析评价事物具有客观的公正性。3)人大监督的覆盖范围较大,监控客体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对象,包括本级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4)人大监督的具体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作保证,具有权力制约的有效性。发展趋势:1)监督机构将更加统一和健全,当前全国人大没有设立与监督权相对应的机构,绝大多数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这样就会使得这项权力的行使因缺少结构的保障而无法落到实处。所以,未来的人大监督将会更加重视监督机构和程序的完善。2)权力的授予与监督将逐渐统一。当前我国人大监督的监督者是有利益的牵连关系的,权力授予与权力监督相分离,权力的授予时统一的。而权力的监督各不相同。这样必然会在权力监督方面造成混乱,从而影响监督功能和效率,因此也是一个发展趋势。3)逐渐的外部监督为主,内部监督为辅。外部监督由于监督者地位独立而容易发挥监督作用,而内部监督则由于监督地位不独立或掺杂不良的人际关系而难以达到监督的目的。所以,应当逐步弱化各级机关的内部监督或取消其某些内部监督职能。
第四篇:行政伦理学总结
11级行政伦理学课后复习题学生
一、名词解释
1.行政伦理p1 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是行政权力的重要监督机制之一。2.行政伦理学p5 是专门研究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学科。
3.行政伦理规范p70 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4.行政人格p153 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通过连续和持久的道德行为选择所代表现出来的自我道德的完整性民事行政人员道德意义上的整体性存在的形态。
5.独立人格p174 是行政人格的理想形态,这种理想的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6.政府信任 7.政府公信力
8.行政责任 p222 狭义的行政责任 是指公共行政人员作为一种代理人角色,包括了复杂的责任内容,即对多种委托人的负责,这些委托人包括组织的上级、政府官员、职业性协会和公民,广义的行政责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国家的全部行政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对公民大众负责;
二、在行政系统内部的各环节、个层次之间进行责任分工和权限分解,通过确立垂直的责任关系和层级负责的方法,将分散的组织和个人的工作秉承一股合力开展行政工作;
三、包括上述狭义的行政责任
9.行政责任制度p248 行政责任制度是依据道德理念和道德原则二做出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10.行政的道德责任
二、基本知识(填空)
1.行政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的道德。
2.公共行政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它应负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其工作不能用(利润)作标准来进行衡量,而必须用服务数量、质量、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
3.行政学和行政伦理学都直接研究行政系统,但行政学着重研究行政系统中的客观结构,也部分地研究行政系统中的主观结构;而行政伦理学则着重研究行政系统中的价值结构。
4.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公共行政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5.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理想是国家民族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具体化,也是行政人员个人理想的升华。
6.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7.行政人格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行政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8.行政人格对于社会有一种示范和教育作用,而对行政人员自身则有一种人生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9.行政人员的人生修养是指行政人员个体基于行政实践活动在职业道德和品质等方面的自我教育、锻炼和改造过程以及由此达到的境界。
10.一般而言,制度包括以法律、法规为核心的正式制度安排和以道德、信用观念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三、基本理论(单选)1.伦理学这个概念作为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概念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2.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主要由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廉政、勤政、行政人格。3.现代行政是公共行政,责任行政,民主行政。
4.公共行政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道德责任。5.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理想,从其实质内容看,主要有廉政理想,勤政理想。6.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公共行政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7.国家的行政体系由其政治体制决定。
8.通过职业道德和伦理标准对行政行为进行的控制称为内部控制.9.20世纪中叶,行政伦理研究者认为,行政伦理学的价值基础是。
10.在公共行政伦理学产生之前,以及在行政与伦理的结合过程中,公共行政领域的主导性价值标准是效率。
11.产生行政腐败的温床是政治腐败。
12.遏制腐败必须从腐败的结构性根源着手,即对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13.在诸多的监督途径中,各国反腐败斗争通用的方式是专门的立法监督。14.行政人员的责任从外在约束转变为内在要求,主要源自个人的道德良知。15.行政人员出于道德良知履行职责,其个体心理机制是主观的、个性化的。16.行政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对自己的使命具有坚定的信心,认定自己从事的职责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这就是一种道德信念。
17.行政人员在履行制度规定的外在责任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履行职责的道德价值,并把这种外在责任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外在的“他律”升华为内心的道德责任感。
18.行政责任的实施离不开行政个体的身体力行及其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选择能力。
19.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农业社会是依附人格,工业社会是工具人格,后工业社会是独立人格。
四、基本理论(多项)
.1.廉政和行政是社会主义行政理想中一体同构的两个方面:廉政是勤政的前提,勤政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2.社会主义行政理想对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具有认知功能、规范功能、聚合功能、协调功能。
3.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所倡导的行政作风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主作风;为人民办事的务实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4.培养行政作风的最根本最普遍的方法有:认真学习的方法;树立典范有方法;“省察克治”的方法;“慎独”的方法。
.5、作为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权力具有必然的合法性、强制性、普遍性。
.6、自20世纪初到二次大战结束,行政伦理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分别是对自由裁量权的关注和对哲学基础的重视。
.7、标志着公共行政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的事件包括:“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的成立;将行政管理的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行政伦理学正式进入行政管理课程体系;《公共职责:政府官员的道德责任》等代表性著作的出版。.8、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务活动中,应确立和遵守的伦理观念、伦理规范、伦理行为、伦理责任。
5.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所倡导的行政作风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主作风;为人民办事的务实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6.正义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 社会的“平衡器”;人的行为的“校正器”;社会历史发展的“推进器”。
7.正义与公平和公正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正义具有公平性、公正性。8.行政责任意识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9.政府信任关系建构的基本原则是:公开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客观求实原则、利益一致性原则。
10.从整体看,现代的行政责任体系可以分为行政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类型。
五、基本观点
1.行政伦理的主体和类型有哪些?p8 从主体角度来讲行政伦理学分为两个层次: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类型:
2.行政伦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8(1)整体性和系统性,(2)政治性与社会性,(3)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4)高尚性和广泛性,(5)一定的强制性
3.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区别何在?P70 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一样,都是由国家相应的专门机关制定并负责实施的,都体现国家意志,但他们也存在很大的区别:(1)在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2)在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是以规定准则等形式出现的,而法律规范主要是以制定法或成文法出现的。
(3)在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虽然也要经过严格仔细的立项论证表决公布等程序,但不像法律规范那样正式。
(4)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通常是由党和政府某一部门执行,而法律规范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实施。
(5)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起作用,尽管政府也会介入,以一定的外在物质力量及措施来保障实施,但其强制实施程度远远不及法律。
4.行政伦理规范对行政人员的作用主要表现哪些方面?p77 行政伦理规范对行政人员的作用是一种规范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1)对行政人员行为有导向作用。(2)对行政人员行为有规范作用。(3)对行政人员行为有调整作用。5.行政人格的功能是什么?p157(1)高尚的行政人格会给相对人以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双方实现良好的情感沟通。(2)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高尚的行政人格会对行政相对人祈祷行为示范的作用。(3)行政人格具有对真理和正义的形象化作用。
(4)行政人格作为一种现实的伦理存在,会对社会道德环境产生净化作用。6.政府信任的功能有哪些?p323 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能够促进合作并提高行政效率。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地当代法制的基本目标。
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确立未来社会治理模式的必要环节。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7.政府信任如何形成?
8.造成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有哪些?
9.构建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292(1)日常性原则(2)广泛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
10.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实现途径有哪些?p254(1)促进公共性信仰的形成(2)实现公共行政制度的道德化
(3)加强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培养和督查
六、综合论述
1.结合我国现实,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的重要意义。P28(1)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理念。
(2)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3)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人员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
(4)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总之,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是十分必要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在当前行政体制转型和行政行为规范性削弱的条件下,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尤为重要。
2.联系实际,试述如何加强中国行政伦理建设。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完善中国行政伦理监督体系.p315 4.结合实际,谈谈行政人格塑造的基本途径。P179
第五篇:医学伦理学论文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黎咏麟***级中医学(五年制)1班
《姐姐的守护者》是一部相当震撼人们心灵的美国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特殊的姐妹以及他们父母一起与白血病及其并发症斗争的故事。凯特是莎拉和布莱恩的长女,但十分不幸的是,凯特患有先天性白血病,这将意味着她的生命时间将不长。于是,为了延长凯特的生命,莎拉和布莱恩在医院医生的建议下,通过基因工程的帮助,产下一位与莎拉配型一模一样的女儿——安娜。由于安娜的出生的初衷就是为了就是救她的姐姐,所以,自从她出生之后就成为了她姐姐凯特的“药罐子”,从脐带血到血液、骨髓,甚至到最后因为凯特因白血病而出现并发症——肾衰竭的缘故,她竟被她的母亲要求捐献她的肾脏。因此,她为自己找来了律师,为自己维权,要求法院拒绝其父母支配她的身体。
在故事的最后结局里,安娜因为车祸成为了植物人,而同时她也赢得了诉讼,但是,她的律师在她的授权下还是同意把他的肾脏移植给她的姐姐。重获生命的姐姐知道这件事情后,感到十分悲痛,她也开始在医院一天天的照顾着脑死亡的安娜。
纵观这个影片,将家庭、医院、法院这三个成分融合在一起,每一方都会有自己的旁白,彰显出各自的内心世界各自的各种矛盾和无奈;同时也将患者、家人、捐献者、医生、法官这几个身份放一块,更将强烈的表现出了医学伦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先以安娜出生为例子,安娜的出生不是意外,而是各方面精心设置好,从受精到发育再到分娩、成长,都是在按人为设定的路线在前行,不由自己控制。她仅仅是一个通过人工授精以及基因工程的方式产下来的孩子。
从影片来看,这一方式确实起到了各方先前设想的作用,一是通过脐带血来就她的姐姐,二是为她的姐姐提供合适的骨髓、血液,俨然生来就是姐姐的“药罐子”。这虽然能够有效的维持其父母的婚姻和家庭的幸福美满,也能让她的姐姐活下来,但是我们似乎恰恰忽略了当事人的感受,安娜真的愿意无法支配自己的身体愿意成为姐姐的“药罐子”吗?她看见自己身上满满的伤痕时,她快乐吗?这与我们现今倡导人人自由平等快乐的理念是否存在了违背的地方?
再来看看关于影片中讲到的肾脏移植,在莎拉看来,安娜的出生就是为了拯救她的姐姐的,她有义务去为她的姐姐捐献肾脏。但是,在安娜看来,她的母亲并没有权利去支配她的身体,于是她选择找最出名的大律师为她代理诉讼,在诉讼最后,她道出了自己的诉讼真相:原来其实她并不是要找回属于自己的身体,而是常年病痛的折磨,使得凯特不再想继续在手术台上继续自己的生命了。
由此一来,我们不禁要思考:究竟器官移植是否真的合适? 什么是器官移植呢?按照定义,器官移植是指通过手术等方法,用健康的器官置换 功能衰竭甚至丧失的器官,以治疗严重疾病、恢复生理功能、挽救病人生命的一项高薪医学技术。提供器官的一方成为供体,接受器官的一方成为受体。
那么,在影片中,凯特是受体的角色,而安娜的角色则是供体。在这二者之间通过什么来权衡呢?这就涉及到了器官供者的伦理问题,其第一点就是自愿捐献,即是器官供体自愿和知情同意是收集器官的基本道德水准,医务人员在病人去世前询问病人或其家属是否愿意病人死后捐赠器官,这种方式在伦理学上没有道德争议。但是在影片中,安娜的父母却强行在她仍然活着甚至不同意的情况下要求安娜捐赠出一个肾脏来给她的姐姐以维持她姐姐的生命。在我看来,尽管这对父母的要求合情,但是并不合理,并不符合伦理学的要求。
另外,故事最后安娜赢得了诉讼,她可以支配自己的身体,而她的父母没有权力支配她的身体,但是此时安娜却很不幸的因为车祸而脑死亡,在此后,她的律师在先前得到她的授权的前提下还是选择让她捐献她的一个肾脏给她姐姐。自此,整个故事还是以一个相对圆满的结果结束。
但是,当中涉及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无论是器官移植还是基因工程、人工授精,都应当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使其明文化,而不是每每遇到这种问题后各方都是只得模棱两可。
最后,以电影结尾里一句很有深意的独白结束这次的观后感吧。“I’ll never understand why Kate had to die and we all got to live.There’s no reason for it,I guess.Death is just death.Nobody understands it.Once upon a time, I thought I was put on earth to save my sister.And in the end,I couldn’t do it.I realize now,that was’t the point.The point was that I had a sister.She was fantastic.One day,I’m sure I’ll see her again.But until then,our relationship contin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