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军事理论 论文 中国近现代海权的演变
编辑:枫叶飘零 识别码:21-789406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9 12:42: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军事理论 论文 中国近现代海权的演变

“军事理论”课论文

论文题目 中国近现代海权的演变

所在院系 xxxxxxx系 专业班级 xxxxxxxxx 小组负责人 111(1111111111,小组成员 111(1111111111,333(1111111111),333(1111111111),333(1111111111),333(1111111111)

任课教师 xxx

提交日期 2010年12月4日

人文社会科学系军事理论教研室

2010年9月制

蓝色的海洋是每个孩子童年的向往,生命源自于海洋,无论是我们的生命进化历程,还是我们孕育下一代的过程,人类繁衍和发展的每一步都深深地烙上了海洋的印记。大海的深处有什么,大海的对面又是什么?这几乎是每个孩子都要向父母们寻求答案的问题,但欲知海洋须亲历海洋,不亲自驾驭风帆乘风破浪就永远无法体会海洋的壮阔与神奇。

一、马汉的海权论

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在甲午战争前的几年时间里,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就连续发表了《制海权对1660—178 3年历史的影响》和《制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1793—1812历史的影响》两部伟大著作,以理性的思维总结了海权理论,从而震动了整个世界。

马汉的海权理论,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最高战略层面。后来他进一步在《海军战略》一书中概括指出:“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对海权的运用便是海军战略。”马汉的海权理论告诉我们,海权是一个战略范畴,是国家海洋战略与海军战略的核心与基础。海权的实质就是,国家通过运用优势的海上力量与正确的斗争艺术,实现在全局上对海洋上的控制权力。①

二、海上军事斗争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

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国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然后驱兵北京城。1884年,法国舰队肆行于东南沿海,福建水师惨遭败绩。10年后的甲午战争,更是上演了一幕历史大悲剧,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几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更是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②

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③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逐步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回顾不幸的近代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外敌的不断入侵、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灾难的直接根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三、中国近代海军发展迟滞的原因

历史进入19世纪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国家的兴衰荣辱也无可选择地与海军联系在一起。为贸易而向海外拓殖,为拓殖而拼命发展海军;海洋和海军实际上已成为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而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发展近代海军并未真正看清楚这一不可抗拒的时代大潮,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一种本能反应,仅仅是一种企图重新关上国门的较低层面的军事防御对策。因此,中国发展海军的整个过程始终呈现一种“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消极和短视的状态。因此在1888年北洋舰队组建成军之后,清政府认为海军已经发展到“用之自守尚有余”,便停止了海军发展步伐,甚至将有限的经费挪用于修缮皇家园林。低层面的思维,使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陷入三个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矛盾之一:中国发展近代海军缺乏经济之“源”。从18世纪到鸦片战争的百年间,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大致徘徊在不足四千万两白银的水平上,其中田赋一项就占到75―80%之高。百年经济发展的停滞实际上已等于负增长,加之鸦片贸易造成了巨额逆差,使清政府长期处于财政拮据、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在鸦片战争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等人所进行的海防振兴事业,极少得到清政府在经费上的支持,全靠自行筹集款项。其来源一是历年洋商捐资的留成;二是动员商人临时捐资;三是向广东省大小官员和民间摊派。林则徐当时深感“筹措经费,实为首务”,其实,他当时的举措仅是很小规模的,但已感到经费上的头痛了。

及至李鸿章具体主持海军发展的年代,矛盾就更尖锐了。此时,西方列强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蒸汽机被普遍采用,海军装备朝着大型铁甲舰方向发展,其经费也与日俱增。1861年,中国购买“阿思本舰队”只需花费白银1 50万两;而20年后仅购买一艘7300吨级的铁甲舰,其费用就高达182.4万两。清政府向德国订造“定远”、“镇远”和“济远”三舰共需银400万两。④这笔经费就是临时多方筹措的。由于经费有限,清政府不得不集中力量先行发展北洋海军。由此可见,一个封建落后国家,在当时是很难搞好海军建设和发展的。

矛盾之二:中国发展近代海军没有政治之“本”。实际上,在大力发展近代海军的强烈军事需求刺激下,“洋务运动”已逐渐引进了大机器工业,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海军所必备的专门人才,使工业、科技、教育都加快了近代化的前进步伐。但封建王朝并没能抓住时机,进而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封建王朝在政治上的腐朽和落伍。当不改变生产关系已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之需要时,清王朝宁愿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许其越出封建生产关系雷池之一步。它千方百计地“禁海”,限制对外贸易,重农抑商,顽固抑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这种情形下,中国虽一度“强兵”在先,但听任“富国”滞后,终不能达到真正的“强兵”。于是,中国海军衰败,海上藩篱尽失,国家日益沉沦,其“自强”、“求富”的整个近代化事业亦终成泡影。矛盾之三:中国发展近代海军仅仅用之于“防”。清政府在发展海军时全然没有高瞻远瞩的国家发展战略,从来就未从国家需要控制和利用海洋的高度,去作发展海军的通盘筹划。这必然制约海军的军事战略,因为服务于闭关自守的国家政治目标时,海军只被用于守卫海防,保住疆土,而不需要争夺海权,不需要具备远洋进攻的能力和信心,也不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战略战术。

四、中国海权特征及现状

中国海权随中国主权同生,而中国意识到并力求捍卫、强化中国海权的努力却起步不久。中国目前的海权实践远没有达到追求“海洋权力”(sea power)的阶段,而只是处在捍卫其合法的海洋权利(sea right)的阶段。比如中国统一台湾和中国海区其他属于中国主权范围的岛屿,这是中国海权实践的重要内容,但这只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及其相关海洋权利(sea right),建设对这些地区的海上利益的海上保护力量(sea power)的实践,而不是追求霸权意义的海洋权力(sea power)的实践。中国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对海洋权力,更非海上霸权。“但在当今的世界上,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要使法理上属于中国的海洋权利事实上属于中国,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sea power)。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中国海权,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中国海权的概念应当包括从中国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海洋权利”和实现与维护这种权利的“海上力量”两个部分,只是不包括西方霸权国家普遍攫夺的“海洋权力”。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认识较晚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海权观念淡漠是近代中国在与世界交往中吃亏的重要原因。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拥有工业资本优势的国家,也往往是拥有强大海权的国家。从军事史来说,制海权更是古今大国兴衰的重要杠杆之一。

结语:新的21世纪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从被人们视为是海上交通的介质,到被视为一个巨大的战略资源宝库,也大大出乎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当年的预料。随着人类认识上的这一历史性飞跃,海权理论也必将被注入更新、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人类未来在海洋上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甚至残酷无情。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在海权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记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海洋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①[美]马汉著:《海权论》,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张炜、郑宏:《影响历史的海权论--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浅说》,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②许华,《长篇评论:海权与中国近代历史的命运》,http://www.teniu.cc,下载日期:2010.11.18。

③④沙健孙、马敏等编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第5-19页“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⑤张世平,《中国海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5-1版,观点借鉴。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与中国人民和共产党的任务

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 任开俸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历时110年,是以社会性质作为分期标准的。整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又是中国人民获得翻身解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历史。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1840年前后,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近代前期的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所以,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抵抗殖民侵略,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政府。

在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所以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在第三阶段(20世纪初到1919年),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上。所以,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发动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在近代后期,从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针,国共合作,发动了国民大革命。

在第二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所以,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在农村发动了土地革命。但从1931年至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所以,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全民族抗战。在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如何动员、组织全民族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在第四阶段,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1945年中共七大制定了废除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方针。

新中国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史,中国社会进入新民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地主阶级被消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唯一的阶级矛盾,是过渡时期(1949——1956)主要矛盾。所以,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要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剥削阶级转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大部分经济成分都变成公有制经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所以,1956年中共八大确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总任务。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党没有成功探索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人民才回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来。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此可见,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的确定,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检验中共的政策方针是否正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看它是否科学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三篇:论中国近现代历史演变的经验和教训

必须改革开放 不能闭关锁国 改革可以从适应国情 调整两对基本矛盾去写 开放的材料更多先进阶级 科学思想 正确道路

经验:

1、农民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必须依靠农民才能取得中国胜利。但是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都失败了,这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到中国取得胜利。

2、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的胜利,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资产阶级由于受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自然经济的抵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戊戌变法和辛亥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说明资产阶级也也不可能领到中国去得胜利。

3、中国党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认识到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就不能去得胜利。

教训: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只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不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没有发动广大群总。改革过程急躁,甚至对列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维新派无法战胜一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

3、在国民大中,面对发动的反政变,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放弃了对的领导权,结果汪精卫发动了7.15反政变。从此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自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

4、秋收起义后,领导进攻长沙受挫,率部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党人打破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分析中国国情。中国农村广大,有着众多可以依靠的农民,而敌人力量薄弱。而在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此后,中国的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而长征则使中国转危为安,中国党从实际出发,结束了左倾思想在的统治。

5、中国要去得胜利,必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课程论文

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下学期通识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姓名:王亚伟学号:1010013

5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

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

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作用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选官制度。由于它

本身的公平竞争性、不分阶级性,使它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拥有封建社会属性的科举制度已无法适应

时代的需求,成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障碍,成为阻碍中国社会顺应历史要求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不可避免的寿终正寝。但它的废除依旧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考试是为封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建立的官吏选拔制度, 它无法超越封建专制制

度的束缚, 因而必然包含着保守、封闭、僵化、驯服、官本位等封建消极因素。到了明清时

期, 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衰败, 这些消极因素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破坏力。近代中国严重的内忧外患日益暴露出通过科举考试所选拔的人才无裨国用, 士子们所学的儒家经义不能救

国。鸦片战争后, 与西方入侵同时俱来的是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西学的进步, 使通过科举制

度所反映和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显得陈旧与落后, 从而对科举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当时

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 国家正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外患日逞, 西学东渐, 昔日占毕

时艺, 不足以有为时风所趋,如潮水然,有不得不改革之势。旧学不足以有为。由此可见,科举制度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而铲除腐败,吐故纳新,不断进行

自身改革,所以最终被历史浪潮所湮没。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中国近现代教育正式开始。然而,数千年的教育传统和心态不

可能在顷刻间随之烟消云散。

首先,科举制度的废除对高等教育近代化与女学兴盛产生了推动作用。有学者认为,虽

然早在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即已兴起了新式高等教育,但在科举废止前,高等教育近代化

发展的步伐一直十分缓慢。这是由于科举不仅是传统高等教育的重心所在,而且还极大地制

约着新式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科举改革事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变革之全局。科举存废成为新旧高等教育转化的关键所在。废除科举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

学制迅速推广,近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留学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目

标和课程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废科举所带来的另一个有利影响是女学的兴起。作为社会的半边天,女性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女性接受教育则是反映其社会地位高下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平等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废除科举制度后的1907年,清政府又颁

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章程的颁布,标志着清政府已正式承认女学堂的/

3合法性,女子教育也被正式纳入学校系统,这为女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女学从此便蓬勃地开展起来,且层次不断提升。据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1905 年为8277 所,1906 年为19830 所,1907年为35913所,1908年为43088所,1909年则已高达52348所;学生总数也逐年递增,1905年以前最多不过258873 人(不含军事、教会学堂),1907年达到1024988人,1909年达到1638844人,1912年跃升为2933387 人,几乎是1905 年的12倍。学堂和学生数的增长中便有女学的贡献。截至1907 年,全国共有女子学堂428 所,女学生15496人。到1909 年,全国已有在校女生78376人。

其次,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教育的普及与学堂对教育的促学力有所减弱。科举被废后,虽然新式教育大兴,学堂数和学生数猛增,但其普及教育之功非但远不及科举,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还严重阻碍了教育的普及。1905年后,学堂的绝对数量虽有惊人增长,但对于当时有着4亿人口的中国,仍是杯水车薪。据估计,1906 年,中国应受学之人约1亿,其中学儿童至少5000万,而实际就学率仅为6%。在兴学成绩斐然的直隶,1903年至1908年,学生数从6000人增加到18万余人,以平均每年5% 的速度增长,但相对于570 万学龄儿童,1908年隶的就学率仍只有3.2%。据罗斯基的研究,1880年清代识字率男性为30~ 45%,女性为2~ 10%,平均识字率在20% 左右,这一比率不亚于英国和日本在现代化以前的识字率。但从1895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期间,全国平均识字率却一直在下降(直到1930年代,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只占总人口的17%),以至于梁启超曾在1915年批评新政时说,20年来办现代教育使得全民不识字。另则,学堂对教育的促学力远不及科举。邓嗣禹在对科举罢废前后的向学之风进行对照后认为: / 自罢科举后,中大学毕业,无噉饭之所,于是纨绔子弟,终日逸游,贫困之士,有志莫逮。甚至平民义务学校,免费供膳,犹辞不入。强迫教育之今日盛,反不若科举时代能使人力争向上也促学力的下降,盖因科举功名观念影响的余力尚大,使新学堂的毕业生在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上还远不能和科举功名获得者相比。再则,科举的苛严竞争已深入民心,对传统教育深为迷恋的时人自然对清末处于混乱状态的新式学堂嗤之以鼻。而,在废止科举前后,清廷为促进学堂的发展,不得不出台了一些甚为奇怪的学堂奖励章程,规定依学生等级高下和程度优劣,分别实行科举虚拟和职官实授的双重褒奖,。直到宣统三年,各学堂的/实官奖励0政策才被停罢。这种以科举功名和出身奖励学堂毕业生的做法,,其实质是新式学堂教育与传统科举教育之间的一种妥协,同时也说明在科举被废之初,其对教育的促学力仍远大于已然蓬勃发展的学堂,亦反衬出废科举对教育普及的消极影响。

近代教育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科举制度的废除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然而其具体形制大多已被遗忘,但其基因仍存于新的教育体制中。科举制度废除后,人们深刻反省了传统教育对统治权力的依附,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国近代教育应有的目标。科举制度的废除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实质上是一个由选拔少数道德文化精英从政的制度,向一个普及全民教育,广泛实施专业技术训练的制度的转变。与废除科举对应的是提倡新学(即西学),并试图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和选举制度。在此后的洋务运动时代、民国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中国经历了效法日德、崇拜英美、学习苏联、全面开放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思潮和改革实践。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单一的教育目标,被极大拓展了,士农工商都可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在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在列强分割和亡国灭种的危机感逼迫之下,在全面社会改革的阵痛之中,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制度在艰难探索着。近代教育与科举制度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面向大众的、全面的教育。当然,回顾历史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古为今用或者说是以史为鉴。那么,我们不妨在比较中来打量一下现代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既有科技人才,又有政治人才。科举制度造就的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政治型通才。在教育内容上,现代教育既有社会科学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知识。科举制度偏重于人文教育,伦理代替论理,囿于/

3四书五经、子曰书云。在教育对象上,现代教育是一种面向全民的国民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使人人具有普通的知识技能,以促进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度是一种淘汰型的精英教育,旨在选拔官吏供国家任使,养成圣贤兼济天下,读书人一旦落第或不能登上仕途,就只能靠卖字画、开私塾糊口。一言以蔽之,现代教育与科举制度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面向大众的、全面的教育。诚然,从私塾到学校,从教书先生到人民教师,从平平仄仄到文史数理化,过去的100年间,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书,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的专利,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高等教育也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时代。

废除科举制度的主要动机是发展近现代教育,但遗留的科举心理却在科举制度废除的百年里, 渗透到了近现代教育的体系中。废除科举并没有为现代教育清空场地, 在科举废墟上建立的近现代教育制度, 总有科举的影子。废除科举打破了儒学的一统天下, 使旧的教育制度解体。但是,近现代教育体系在制度上的确立, 并不能保证心理上的纯粹。科举情绪仍以应试教育的形式, 置换性地表现在中国现代教育体制中。以中考、高考、考研等各类升学考试及以重点中学、大学、重点大学等构成的庞大应试教育体系与等级教育网络正在有条不紊地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提供社会晋升流动的机会, 犹如当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当时为发展近现代教育而废除科举制度, 但遗憾的是科举废除之后, 现代中国还是没有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规范合理、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科举作为一种选官制度, 它至少在原则上主张与实践让知识和道德为权力提供合法性。而在科举制度被废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 除了暴力与阴谋外, 没有什么能为权力提供合法性的依据。也正因为如此, 曾有人怀疑改良科举比废除科举所起到的效果更好。因为西方的现代选举政治与官僚政治分立, 官僚遴选的所谓考选制, 最初也是在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创立的。综上所述, 在科举制度废除百年后的今天, 无论从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性和传统文化的命运方面, 还是从为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影响方面来说, 总结科举制度的千秋功过, 反思废除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 都将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

民出版社, 1992.[2] 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

社, 1990.[3]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M].上海人民出

版社, 2000.[4] 杜学元.中外女童教育简史[M].四川大学出版

社, 2001.[5]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1989./ 3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文学名著阅读论文

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从小我就很迷恋沈从文,更迷恋他的《边城》。读书时,就知道《边城》是蜚声中外,饮誉文坛的名著,被誉为‚小说中飘逸不群的仙女‛,是梦幻中的湘西绝唱。以致很多人,甚至怀疑《边城》里的人物是虚幻的,是沈从文梦幻中的故乡童话。其实不然,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最为真实,最为本色的湘西。只是现在已经物是人非,甚至也人物两亡了。

与其说《边城》在写景,不如说是在写人性。柔美朴素的文笔,一点点勾勒出了一个乡村,一片理想的净土,没有战争,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铜臭,人们都以最本质的状态生活着。端午节前,翠翠的爷爷在市集中受到许多人的关照,在彼此洋溢着的笑靥中,没有欺骗,没有讨价还价的争执,人与人之间更像是互帮互助的一家人。在这片桃花源,生存不需靠金钱来维持,彼此信赖,关心使每个人都能舒适地生活。这里没有凭金钱建立的等级制,即便是比较富裕的顺顺,待人接物也毫不傲慢,还主动送给翠翠祖孙许多粽子。淡泊的金钱观,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自然的人性,使我们找不到丝毫‚文明‛社会的礼法与习俗,这看似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然而在作者的白描中,一切又是如此的真切,或者说,是人类内心中对真善美本质的渴望使这一切显得真实。而一百年前的湘西,甚至现在湘西的偏僻处,就是这么一个远离王化的自在自得之地。翠翠是这片水土养育的精灵。沈从文是这样描述翠翠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翠翠是沈从文所有作品中,描写的最美丽最纯粹的少女形象。美得不可方物,美得叫人心痛。

风和晴朗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往水中抛去,镞的使身边的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张着耳朵听祖父讲城里很多年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含嘴里吹迎亲送女的曲子……遇到过渡的是新娘。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拉,翠翠必战在小山头,目送这些远去,方回转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边。独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

平静,古老而祥和,自然朴实。

然而翠翠却是敏感脆弱,孤独忧伤的。

倘使爷爷死了……吊脚楼上的曲声与这幽怨的心思相对应。倘使爷爷死了,会有户人家等着她?这是她唯一透破这图画的路?引出了翠翠心中隐秘幽暗的一段爱情故事。笔触冷静平淡,语句没有任何宣染艳丽。白描淡淡的不能再淡。然而白描中仍看到结果的厚重。隐秘忧伤的是他们的爱情没有开始就消失。翠翠不做声,心中只想哭,可是没理由可哭。祖父再问下去,便引到了翠翠死去的母亲……老人说了一阵,沉默了……

原来来做媒的是为老大。而站在对溪高岸竹林里为她唱歌的却是老二。老二想做云雀,老二有诗人性格。翠翠喜欢老二不喜欢老大。文字总在二老是为要一座碾水房还是一只渡船着游动,在渡船上爷爷反复询问中延续。老二爱翠

翠,喜欢翠翠,他在碧溪阻为她唱了一十七个晚上的歌。他认定自己命中就是个撑船的。翠翠感觉生活太平凡了,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翠翠梦见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

而先说媒的是老大,老大却死去了。翠翠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老二因为家庭的阻力,舍弃翠翠下桃源去。翠翠的爱情破灭。爷爷死了,她仍与黄狗来弄渡船。

翠翠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缩影。更是沈从文年少时见过的女人的命运的综合。沈从文是敏感而早熟,他对女性的爱,超出常人。沈从文从十五岁到二十一岁,在沅水流域漂泊辗转。这六年时光,造就了他一生的生命意识与情感模式。不论是凤凰城里的杨小姐吸食鸦片而死,榆树湾大家闺秀的吞金而亡,芷江女子马小姐的沦为压寨夫人,还是高枧乡下女子巧秀的私奔而寡,还是黔东女子的落草为寇,都叫着红颜薄命。其实都是湘西女子悲剧命运的缩影与写照。这些女子的美丽与命运,都触动过沈从文年轻而敏感的心灵,都是沈从文一生念念不忘。她们身上已经具备了翠翠的美丽与忧伤。以致沈从文有深刻独到的感悟:一切美丽的东西,都叫人忧愁。

作为一个来自湘西边地的小说家,自然对自己的这些人生经历,难以割舍。而且沈从文也明言,自己写小说散文,就是表现最纯最美的人性。他也说过,时间造就一切,也毁灭着一切。他只是梦想拿自己的笔真实的记下一些光影,一些人事哀乐。他深爱着这片土地,且温暖的爱着这一方山水,爱着那些生存在历史之外芸芸众生。所以,沈在写出《边城》之前,已经在不同的小说散文里,刻画回忆过那些美丽而忧伤的女子的人生遭际。我想可以那么说,沈从文就是为那些美丽忧伤的湘西女子而生的,沈从文所有的文字,最终就是为了成就《边城》,为了雕琢出不朽的翠翠这一不染尘埃,且充满悲剧意味的少女形象。

翠翠,是很多湘西女子的浓缩。但最直接最厚重的,是以为湘西泸溪县城的女子。这段故事保留在沈的《湘西散记》里。那是一九三四年一月,沈回家到凤凰看望重病的母亲。坐船溯流而上,夜泊泸溪。他想起了一个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的女子。那是他十五岁第一次从军出门,与凤凰军人一起下沅陵,傍晚停泊在泸溪码头。他与一个朋友上街去玩。见到小店铺里一个最美丽精致的女孩子。让他们惊艳不已。且都在心底发誓,将来发达了一定要娶这漂亮女子。可是时光流转。十六七年后,沈以教授与文学家的身份,再次经过少年梦幻的小城。竟然不由自主,又来到这当年的店铺前。那店铺竟然还在。沈只看到柜台后一个瘦骨如柴的老人,在咳嗽。沈随意说:‚买点东西。‛这老人抬起头,朝内门喊:‚翠翠!翠翠!有客人买东西。‛门内应声而出,竟然就是那个留在记忆深处的买绒线的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这让沈感到恍如梦幻,似乎时光倒流了。当他定神看看那老人时,他明白了,这过早衰老的吸食鸦片者,竟然就是当年自己的朋友。他不敢惊动这位故人,只是从旁近打听到,原来这朋友因迷恋着女子,竟然从部队溜了,且如愿以偿的娶到了泸溪女子。但女子在生翠翠时,竟难产而死。现在他们的女儿就是眼前的翠翠姑娘。那一夜,沈从文在泸溪沅水岸边独自散步,彻夜未眠。他感叹着人生的命运与得失。翠翠就是这样产生的。

读过《边城》我记忆最深的是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不知为啥?总觉得它意蓄着什么似的,就像块磁铁深深地吸引我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而这绵绵无尽期的等待,充满了悲剧意味,叫人魂牵梦绕,哀婉缠绵不尽。

而我觉得傩送这个人是永远不会回来了的!沈从文以他的人生阅历,自然知道翠翠的爱情结局。他见得太多了,且一切都是命啊!但他又不愿意明明白白的悲剧写出,只是留给读者凄美哀婉的回味与想象。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一个独守渡船的孤身女子,心里思念着傩送,但傩送却怪罪翠翠的祖父间接导致哥哥的死去。包括傩送的父亲顺顺,也心里以为儿子的死与翠翠有关,且要傩送与团总的女儿结婚。傩送就是因这些总错复杂的原因,而离家出走桃源了。

即使会来又能如何呢?有情人难成眷属,看来不光是因外人的干预,同时也有自身心里的纠结。有些坎总是难以跨过去。湘西虽然是很淳朴很善良,但一百年前也很迷信。一个女子出世就死了父母,且与她提亲的天宝也意外淹死。这都会归于迷信的,以为翠翠命运不好。这就足以使翠翠葬送自己一生的幸福。尽管翠翠是罪无辜最可怜悯的。这也就是悲剧的原因。

军事理论 论文 中国近现代海权的演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