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202_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始于细亦成于细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21-92077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2 18:43: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始于细亦成于细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来源:http://xuancheng.offcn.com/ 202_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始于细亦成于细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部分通常会考查一些法律知识,但法律知识科目较多,包含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种部门法律,知识点之多让许多考生不知所措。那么,如何摆脱对法律知识的畏惧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细心十分重要!

一、细心复习知识点

法律知识点较多且大多是识记内容,因此细心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想取得高分,必须把握好每个细节。例如,在复习刑法的过程中,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个知识点就要注意“应当”与“可以”的区别。

二、细心审题

【例】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A.出席会议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B.出席会议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C.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D.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中公解析】本题考察的内容是宪法的修改程序。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这个考点需要注意的有两项:一是修改宪法的提议主体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二是修改宪法通过的主体即全体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不是出席会议代表的三分之二。因此答案选择D。

三、细心总结

法律知识点较多,考生学会总结积累十分重要,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锻炼自我总结积累的能力:

1.总结体系

法律知识看起来比较繁杂,其实每个部门法都有各自的体系,如行政法体系下有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大家可以按照由总到分的逻辑来整理,一方面便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记忆。

2.总结自我盲区

每个人在记忆的时候都会有盲区,要应对考试必须留意自己的盲区,这是提高自己能力的关键。对于总是记不住的知识点更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总结,以此来增强记忆。

3.总结错题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总会在同一个知识点上“栽跟头”,这就是不总结错题带来的后果。多做题固然是好,但并不是做完就结束了,错题的背后往往意味着知识的漏洞。一本好的“错题集”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复习过程中把“错题集”看做最重要的资料,一定要回头多看看,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备战法律基础知识,必始于细。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细心复习每个知识点,取得好成绩。

更多信息查看:宣城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第二篇:事成于细 业基于实(心得体会文章)

事成于细 业基于实

中国有句古话,是“善弈者谋势”,讲的是考虑问题要从大局着眼。还有句古话是“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再高的山都是由细土堆积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细流汇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须从细微之处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顺利完成。

我县目前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纺织服装基地、小商品市场、天山工业园、体育大街北延”等重点项目,将是我县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寄托着全县人民的希望,是县委、县政府从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着眼精心谋划的县域经济增长极。但这些重点项目的真正实施,是由一个一个的具体事项构成的,比如拆迁、征占地、项目包装、招商等等,这些具体事项又是由更具体的众多的工作细节构成,而每一个工作细节又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和客商的切身利益,稍微处置不当,将会引起群众的误解和不满,使我们的工作受到阻碍,影响我县的对外形象。正因为如此,吴显国书记在调研我县的小商品市场建设时专门做出了“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推动工作落实”的指示,而这也正是我们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贯彻到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为民、务实、清廉”,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三个基本要求,三者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工作中常怀为民之心,才能不怕烦琐,才愿意把小事做细、做好,做到勤政“务实”;只有常怀为民之心,才能不贪、不懒、不懈怠,做到执政“清廉”。

—1—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说起来高谈阔论,好似总揽全局,一心为民,做起来却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害怕扎手、烫手。这不是真正的胸怀全局,一心为民。真正的胸怀全局,是在明确了工作思路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之后,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有艰难而不畏惧,有困难而不退缩,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推进工作。真正的一心为民,是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围绕中心工作,带着感情深入细致的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好每一个具体问题,征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的把好事办好,使工作的每一步都做的基础坚实,从而推动整体工作的落实。

“为民、务实、清廉”,这不仅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要求,更是县委、县政府代表人民群众给我们分派的工作任务,需要我们列出清单:自己为全县的重点工作做了什么,解决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或许有人会说,我又不是多大的领导,我能起什么作用,我只能干一些琐事而已。问题在于你是否把自己承担的每一个“琐事”都尽心尽力的做好了呢?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管理学家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道:“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看不起小事,或者不把小事当回事的人,就是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

—2— 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小事和细节的人,不仅会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古人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细节决定成败,务实成就事业,让我们以这次主题教育为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常怀为民之心,扎扎实实解决好每一个具体问题,协调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充满活力的整体,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

第三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洋思、杜郎口经验带给我们的思考

黄峪中学 田海龙

无论是洋思的成功还是杜郎口的成就,都可以称为是中国教育的奇迹。他们之所以取得今天如此的成功,我认为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纵观他们的发展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在多年的发展中他们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谋求发展,把教育当作事业在经营。我们看到了他们以不变应万变:坚持和坚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坚持和坚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坚持和坚守行之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坚持和坚守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精神。他们的成功在于他们遵循了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原则。简单一些来说就是他们坚决贯彻执行了老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的思想,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在一份坚持和坚守中取得了今天骄人的成绩。

我个人认为,如今我们的教学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要有新的办学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学校的薄弱现状是相对的、暂时的,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们也可以可以产生一流的学生。

要完成以上的任务,我认为我们在学校管理精细化上要下工夫思考思考。通过学习,我们不难看出当年的洋思和杜郎口和现在的我们是如此的相似,三流的设备、三流的学生,然而他们在短短的几年中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的学校,培养出了一流的学生,这不得不承认这于学校的管理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记得老子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农业上面说:“精耕细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过:“精打细算”;在军事方面讲究的是:“精兵简政”;在企业管理上讲究的是“精益求精”。联想这些,我思考着一个学校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那么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有没有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与粗放型学校管理是相对立的。管理能否精细化很大程度取决于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学校搞粗放型的管理特点是“忙忙碌碌开会议,热热闹闹搞接待,糊里糊涂搞管理”。工作方式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学校往往是人心涣散,工作消极,环境脏乱,教学质量差,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反之,而搞精细化管理的学校特点是:“真诚待人,踏实办事,情注师生,民主治校,学校发展有目标,改革有思路,推进有办法,”工作方式是:遵循规律改革创新,工作有计划、成绩有奖惩(绩效工资的兑现),由此看来,学校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1、精细化管理,我认为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出出风头、凑凑热闹、开几次会,而是遵循规律、求真务实、持之以恒。学校管理者既要消除心情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又要克服追求时髦,搞形式主义等不良做法。其次是要从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一是具体要求,便于操作;二是规范程序有章可依;三是健全计划,狠抓落实;四是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五是重点突出,抓住中心,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管理精细化了,教育教学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高;六是量化考核奖惩分明,学校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要跟到哪里,公平公开公正,合情合理合力;七是研究探讨清除障碍,那儿有问题就研究到那,就解决到那儿,及时清除障碍使管理的路径沿着预定的轨道运行。

2、学校推行精细化管理我认为有三重境界:一是“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这也就是民主管理。二是“管好,问好”,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心、细心、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品,能达到这一境界,那么管理者就有成绩了。三是:“个性化”,根据校情能大胆创新,创建一所特色学校,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达到了这一境界,管理者就有成就感了。

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依法治校推进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校”二者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措施来管理学校,一个强调的是人文关怀、人本化管理,另一个强调的是纪律、秩序、程度,依法管理,违法必究。但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二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都是为了人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是依法治校的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校是以人为本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把二者整合起来,才是学校管理正确的方略和途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认为8小时工作制是天经地义的,工作就是工作,休息就是休息,娱乐就是娱乐。正常的工作制度还是要有的,要不那些不自觉的人就会钻空子。我曾买过三双鞋,一双比较紧,有点夹脚,走起路来脚有点痛,后来我就买了一双比较松一点的,没想到越穿越松,一走起来有要掉的感觉。紧的松的都不行,走起路来都会掉队。再后来,我左试右试终于找到一双既不紧也不松的鞋子,穿起来舒服,走起来轻快,怎么也不会掉队.因此我联想到学校的管理就像是一双鞋,既不紧又不松,穿起来舒服,干起活来舒心,因此我认为一所学校还是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好,该松时松,该紧时一定要紧,松紧要有度。什么事都要有原则,无原则下的以人为本,实为不妥。

四、学校的办学理念

如今,要想使我校走出困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人认为我们的工作重心必须下沉,要从最基础的部位抓起,以“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很抓学生的常规教育,逐步形成“行为规范教育”特色学校。

1、主要措施

一是做出“行为规范教育”的几个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渗透;在学生思想教育中进行渗透。二是做好“行为规范教育”的几个结合:与社会活动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警校共建相结合。

二是校园内必须大力营造“行为规范教育”的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广播、橱窗、公开栏等进行宣传。一进校园就能看出是行为规范特色学校的氛围,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三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必须要认识到位,在学生中要大力宣传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知晓率要达到100%,每天早晨开设一节10分钟左右的行为规范教育课。

四是坚持从“三个一”抓起

坚持从新生入校第一天抓起,初一学生入学后,先进行为期十天左右的入学教育,包括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一系列校纪校规,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坚持不懈抓起始年级,我校学生生源较差,只有坚持不懈抓初一,才能为学校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初一有了扎实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二、三年级就能够适应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合理分班,调动竞争的力量,班主任要定期对后进生的转化情况进行验收,决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五是组成“行为规范教育”委员会,由学校学生会组成,学生会主席任组长,定期检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2、办学思路 “一为”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校将是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要体现“人民教育为人民”的方针,要满足老百姓对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要求,硬件要上档次,把我校办成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二课”

一是“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理念,借鉴杜郎口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坚持课堂教育定期向社会、家长开放,自觉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二是“活动课程”中增加行为规范教育的学习内容,搞好行为规范教育的延伸活动。

“三提高”

一是要提高我们教师的整体素质,教育教师要乐业爱生,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二是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

三是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保持干部队伍勤政廉洁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坚持以法治校,以规治校。

总之笔者认为,义务教育原本不需要跟风逐潮,不需要不断的花样翻新,而是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这就是对教育的最好铨释。

第四篇:秘书工作 必作于细

秘书工作 必作于细

秘书工作 必作于细

——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之感悟 相 照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之所以畅销并受到读者好评,恐怕是因为作者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很多人心浮气躁的现象,说出了很多人(包括很多组织的领导者)有所思但却未能明确说出来的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找到知音,在秘书工作领域尤为适用,更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是对秘书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对于细节的关注、重视和追求,也是党的秘书工作一贯的优良传统。但是,对于细节问题的深入挖掘和系统论述,在秘书工作的文献中还是很少见的。《细节决定成败》这本研究细节的专著,虽不是专门针对秘书工作而写,但对从事秘书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联系秘书工作的实际,研究书中的故事和道理,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这本书对于细节的论述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即:为什么要重视细节,细节到底是什么,怎样做好细节。作者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和非常精辟的分析,对这三个问题作了很好的回答。

为什么要重视细节

观念的问题、认识的问题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对细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了解不够,是不可能做好细节的。”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着力最多,用了三个章节——几乎占全书篇幅的一半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认为,“大事总是少的。”“我们普通人,大量的日子,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因此要“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无了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

作者发现,“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见什么成就,一旦做不好了、做坏了,就使其他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连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给弄垮了。”“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对整体上的成功形成‘一票否决权’”。“细节造成差距”,忽视细节就会付出代价。

对于秘书工作来说,这些道理尤为重要。秘书工作是辅助性、服务性的工作,大量的事情都是平凡而琐碎的。并且即便是很具体的一件事,也往往不能自己做主,经常需要向领导请示报告。这些“小事”做好了,工作正常运转,别人甚至感觉不到——因为这些事情往往都是在幕后、在台下做的。而一旦忽略了某些“小事”,却往往会导致“惊天动地”的大事,给事业造成损失。在秘书工作中,忽视细节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很严重的。这方面的例子恐怕每一个从事秘书工作的人都能讲上几个。

虽然大量的秘书工作都是具体而琐碎的,但它们往往都直接服务于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领导集体,联系着一个地区或部门的工作全局,关系到一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对秘书工作来说非常适用。时刻保持对于细节的敏锐感觉,切实关注并做好每一个细节,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基本条件可以说,重视细节对于秘书工作的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过分。一个不屑于做具体工作的人根本不适合从事秘书工作;一个不善于把细节做细做精的人不可能把秘书工作做好。

细节到底是什么

细节到底是什么?作者利用一章的篇幅进行了归纳概括。这些归纳很深刻,抓住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关于细节重要性的格言警句我们知之甚多,但对于细节到底是什么的深入探讨我们却所见甚少。这些归纳,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细节的重要性以及真正把细节做好也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试举几例:

——“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工作中的小改小革,细节调整同样是一种创造。”

秘书工作是不是可以有创造性?我认为有。秘书工作虽然具有遵命而行、照章办事、具体琐碎的特点,但绝对不是没有创造性的工作。事实上,秘书工作中的创造性与其他领域相比毫不逊色。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白“细节也是一种创造”的道理。秘书工作千头万绪,每一个细节都存在创造的机会,每一个细节都是创造的土壤,秘书工作在细节的创造中提升自身的水平,秘书工作者在细节的创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秘书工作需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但也需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细节是秘书工作与创造的桥梁。秘书工作需要创造型的人才,秘书工作也需要人才的创造性。

——“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

有人认为,做好大事才需要功夫,做好细节很简单——不是我不能做,而是我不屑于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敏锐地感知每一个细节并将其做好,绝非易事。对于细节的感知与把握,乃是一种既需要天分也需要努力才能具备的素质。“细节是一种功力”,每一个从事秘书工作的人都应该记住这一点,都要在实际工作中培养磨炼识别与把握关键性细节的能力,这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必备条件。同时,从事秘书工作也是培养这种功力的很好条件,这种功力对于我们今后从事任何工作都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财富。

——“每个人都要用搞艺术的态度来开展工作,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看成一件艺术品,对自己的工作精雕细刻,追求细节。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也才能经得起人们细心观赏、品味。”“只要意识到艺术体现在细节中,我们就能从内心深处持之以恒地把注重细节在各项工作中贯彻下去。这是造就一切精品的基础。”

做好细节不但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所谓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对于美的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物质和感官的功利,能够给人的内心带来愉悦的感觉。这种内发的愉悦,是我们把工作做到极至的必要条件,是由“工匠”成长为“大家”的桥梁。秘书工作需要奉献、需要付出、需要吃苦,但仅靠奉献和吃苦的精神,还不能把秘书工作做出最高水平。我们看到的秘书工作的顶尖人物,往往都是有意无意地把工作当作艺术来雕琢的人,往往都能够在造就工作精品的同时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满足。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给他们带来了“苦”,但这“苦”中却蕴涵着他人难以体味的“甜”。以一种搞艺术的心态关注细节、精雕细琢,办好每一份文件,办好每一次会议,办好每一件事情,实现工作成果与心灵享受的双丰收,乃是秘书工作的最高境界。

——“所谓的大势、主流、大节不都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具体的细节来表现吗?而且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具有表现力,而且可以由小见大,见微知著,成为事物发展的一种征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细节往往是很多事情的征兆,这是作者对于细节本质的又一个认识。细节是全局中的细节,细节是普遍联系中的细节,细节有时报告了春天的气息,有时又预警了水下潜藏的冰山。秘书工作要从被动中寻求主动,要从按部就班到适当超前,要避免各种纰漏而实现“零差错”,就必须充分敏锐地识别各种细节,善于从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动态。这就是“眼力”——从事秘书工作必须要有“眼力”。

怎样抓好细节

我们研究细节的目的,是为了把细节做好,进而把整体的工作做好。怎样抓好细节呢?作者在该书的最后两部分探讨了这个问题。这些探讨主要是针对企业界来进行的,但对于党政机关的秘书工作也有借鉴的价值。

——“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任何一个战略决策和规章法案,都要想到细节,重视细节。任何对细节的忽视,都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一个计划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设计,更在于执行。如果执行得不好,那么再好的设计,也只能是纸上的蓝图。”

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哪一个环节都要注重细节。也就是说,抓好细节贯穿于组织运作的全过程。对于办公厅(室)来讲,调查研究、信息报送、督促检查、文书处理、会议活动等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可以是抓细节的着手之处。

——“企业家要有对细节无限的爱。”“对于抓好细节来说,领导重视是关键。”“中层经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抓落实、抓细节。”“中层经理是抓好细节的关键。”“抓细节方面,他们不但要深刻领会,而且还有责任教育全体员工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充分认识细节的重要性。”“每位中层经理都要把重视细节的精神转化为日常的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重视细节的观念,凡事都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决不容许漠视细节的现象存在。”

此处说明了组织中不同层次的人员在抓细节的过程中所应起的作用。一个组织高层领导的重视,对于抓好细节具有导向性作用。一个组织就好比一面镜子,组织成员的表现往往是组织领导观念和行为的反射。领导对于抓细节不屑一顾,就不可能有整个组织对于细节的重视,抓好细节也就无从谈起。一个组织的中层管理人员,对于该组织抓好细节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不但肩负着在辅助决策和协助落实方面抓好细节的责任而且在教育组织基层员工抓好细节方面负有责任。当然,抓好细节还需要组织每一分子的努力,抓细节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哪一个环节缺失,都会造成整个链条的断裂。抓好细节最终要落实到组织的每一个成员日常的每一项工作之中。

——“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明察秋毫,能够在注重细节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周到。”要“在某一细节上做出榜样,使员工有效法的标本,并形成一种威慑力,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搪塞。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

管理者如何抓好细节呢?这里指出了两个关键。一是自己明察秋毫,能够感知到比别人更多的细节;二是自己以身作则,能够引导和影响员工抓好细节。秘书工作的领导者更是如此。做一名合格的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或办公厅(室)的处长(科长),具有过人的感知细节的能力非常重要。这是抓好细节的一个前提条件。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在一些细节的把握上做出榜样,一则员工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仿效,二则可以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威慑,使员工不敢去马虎、搪塞和偷懒,从而把活儿做彻底、做到位、做细致。

——“标准和规范,就是细节的量化,是重视细节的最高表现。一个没有规则、没有标准的企业肯定是管理不到位的。”“凡是精细的管理,一定是标准化的管理,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化的管理。”

抓好细节可以衡量吗?有什么标准吗?作者认为标准和规范是重视细节的最高表现。作者推崇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就在于泰勒首创了透彻把握细节尔后制定标准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秘书工作抓好细节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细节的标准化方面,管理学曾经做过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宝贵的成果(比如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等),办公厅(室)可能而且也应当去借鉴这些成果,来改进自己的工作。

以上结合秘书工作的实践谈了一些感想。这些感想只是初步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始于倔成于笨美文

先看自己的能力

再发自己的脾气

大跃进时期,朱东润先生作为复旦中文系主任,被推上讲台作“多快好省”的宣言。可是老先生却牙根紧咬,面色难看,简直像要上刑场似的,支吾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我原计划五年完成的三本书,现计划三年完成!”话音刚落,台下便是一片哄笑之声:“太慢了!”可是老先生的倔劲却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再让步:“不行!不能再少了!最少三年!”

这若是被日码万字的当代作家看见了,怕也是要笑掉大牙的。何必这么倔?何必跟效率较劲?简直是一根筋!的确,对于讲求效率和智慧的当代人来说,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不知变通,乃至于冥顽不灵了。三年,岂止是三本书,著作等身怕也不是问题。只要愿意“坐家”,轻敲键盘,日码万字也能轻松搞定。只是,如此随缘、如此写作,其成果怕也如稀释过的咖啡,醇香不再,喝起来恰如变了质的白开水。

同样“冥顽不灵”的,还有历史学家江衍振先生。他曾一度声名鹊起,然而他的出名,却不是因为有多少的智慧,而是因为“笨”。十多年的时间,老先生统共写了三本书,加起来不过七十余万字,平均到每天不过百余字。然而,为了搜集史料,老先生访遍了各地图书馆、书库,翻阅了两千多万字的史料,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如此辛苦如此笨,甚至要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最终才有了那么一点老笨的结晶。然而,这样的著作,定心读来,方知是字字珠玑啊!

两位老先生的作为,认认真真地昭示:真正的智慧,往往始于倔、成于笨,在于甘坐冷板凳,倔傲地向浮躁叫板,坚定地从“笨”处着手。古人吟诗“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方才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震撼。然而,这种精神离今天的我们实在变得遥远了。在速度与效率所带来的紧张与刺激中,精品之作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不敢说今天市场上的文学作品大多数流于平庸,但在利益的引诱下,可以肯定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早已随浮华而去!“流水落花春去也”,这流失了的春华,恰恰是我们最宝贵的智慧。

什么时候,我们的作家能够再一次手拍胸膛,咬牙切齿:“不行,最少三年!”

202_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始于细亦成于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