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论文素材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21-957367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2 12:51: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论文素材

材料内容:

1.论文一篇-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与构建

2.访谈一篇

3.青少年研究文章一篇-荣辱观与大学生公民责任感培养 4.关于大学生责任感的思考文章一篇 5.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

1.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与构建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责任感 缺失 构建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要求人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感出现淡化的现象令人担忧,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笔者通过对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的现状描述,剖析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内外在原因,并就高校如何培养构建其责任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所谓责任感,是指责任主体在一定责任认识的指导下,对责任对象履行一定的责任,并由此得到相关的内心情感体验,它是知、情、意、形相统一的过程。责任感是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首先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责任感迷惘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

(二)对他人责任感淡漠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甚至有的出现“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个人的前途,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

(三)对家庭责任感减弱

“爱幼”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这却造就了部分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付出习以为常甚至漠然视之,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只知道一味索取而没有考虑回报。

二、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乃至缺乏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居多,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导致自私自利,个性强。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对自己过分关注,经常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差,经不起些许挫折。

(三)学校原因

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责任感教育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灌输式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接受的少,使得社会主体意识无法在教育中得到加强。在教学上,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以及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联系相对模糊,使得学生把学习和考试当成了目的,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培养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

(四)社会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乏的重要外在原因。当前社会正

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期,诸如世风日下、权钱交易、分配不公、假冒伪劣、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不断暴露。对此,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大学生的认识往往较片面,容易走极端。有的人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缺乏竞争而被淘汰,等等。于是转型社会中的“不适应者”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就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干劲,因而表现出一种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消极倾向;有的人却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的“极端功利化”倾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与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有很大关系。

三、培养构建大学生责任感的措施

(一)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首先,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二)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三)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

(六)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高校的教育只是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做人”的本领和艺术,尤其是做一个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参考文献:

[1]刘景玲,王云,卫刚.浅论大学生责任感培养.教育探索.[2]石艳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煤炭高等教育.[3]戴树根.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求索,202_.3.访谈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层次不一,有的大学生有自我责任、家庭责任,有的有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有的却连最基本的自我责任都没有。但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逐步提升。我们曾比较过香港、台湾和大陆三地的大学生的责任感,香港和台湾的学生对自己的事情关心的多,对国内国际大事关心的少。大陆的学生则刚好相反。也就是说,大陆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强于香港和台湾的学生。从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责任感向着越来越求真务实的方向发展。

李明:责任是任何一个有担当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角色义务,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应承受的后果。就社会而言,每个人必须承担责任,责任是不能免除的。每个人是权利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在现代社会,一个有认知能力和理智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必须对自主选择的行为负责任。良知更多地指责任个体不但意识到其责任,而且在更高的道德境界上承担责任,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比如歌手丛飞,在演艺圈绯闻流传、灯红酒绿的声色场中,以其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资助失学儿童数百万元,自己却无钱治病。他感动了中国,也拷问了人们的良知。就人的责任而言,可分为六个部分,即: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责任与良知是有必然联系的。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一定是缺乏良知的人;良知泯灭的人,不但不会担当道义,还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大学生应是推动时代进步的精英。从现状看,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对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要求比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责任意识不强,爱情、婚姻责任观念比较混乱,职业责任认识比较模糊,他人责任和集体责任观念淡化,合作意识不强等。总体来说,责任意识在提升,但社会责任感还有待增强。杨俊峰:关于责任和良知,我的理解是,良心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再说责任。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对人负责任。

主持人:一部分年轻人淡漠了责任与良知,是否与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有关? 林永和:这种感情冷漠、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基本都是属于心理上不正常的,大概占青年总人数的16.5%,还包括有其他一些问题的,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现在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很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自杀?心理素质太脆弱,责任意识太淡漠,在各种压力产出轻生。自杀首先是对自己不负责,对父母不负责。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不能负责,又怎么能够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李春玲:1980年我在北京大学读书,那时我们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为那时的社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只要考上了大学,就不会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但现在不一样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找不到工作,连自我责任都担当不了,更不用说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了。所以,当代大学生实用主义倾向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所减弱,应当说和当前社会大环境有关。就社会大环境的营造上,媒体责任很重。国外的同行经常跟我们说,看了咱们的报纸、电视节目,他们非常吃惊。很多内容宣扬的是高消费,是豪华的物质享受,包括一些生活用品的广告。这些公众媒体给年轻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而这种成功又是那种能赚钱、发大财的人物形象,用物质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而且还经常有大学请这些成功的人士去宣讲,这对大学生影响很大。一方面,要大学生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尊崇社会名流,去追求高收入。这两方面在大学生身上是非常冲突的,这种冲突,本身就容易造成一种扭曲。当然,现在媒体也在加强宣传友爱、仁爱、道德等,包括对家庭的回报,对爱情、婚姻的责任,以及对贫困人群的帮助等等,这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品格。李明: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追求高消费,脸不红心不跳地向家长要钱,根本不认为是什么有愧的事情。这个问题和家庭教育有关。看看现在从农村到城市,几乎都是一个理念“再穷不能穷孩子”,倾家荡产也要送学生上大学、出国。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是把培养他的责任心作为成长的一个基本条件,更没有把人格健全作为基本目标。西方讲“再富不能富孩子”,讲求独立,孩子18岁以后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父母看上去是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实际上害了孩子,让他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

教育大学生树立责任感与良知,不仅是家庭和大学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在没有诚信、缺乏责任和良知的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可能在失去责任和人类良知的国度实现。人类进入新世纪,也面临艰难的选择,全球化问题的出现要求人类以智慧和理智建构新的伦理价值观念系统,而责任和良知仍然是人类新伦理的核心和基础。吴越:有一个新名词,叫“媒体素养”教育。这项教育目的是教会青少年朋友正确认识电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我们在做媒体素养调查时发现,北京重点小学和普通小学的差异特别大,重点小学学生看的信息不一样,他们认为成功只有一条标准,就是要像比尔·盖茨那样成为公司的经理,非常有钱。这和我们的舆论宣传有很大关系。媒体的宣传让孩子们错误地认为,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就是让他们成为富翁,有钱人。于是,孩子们就用这种思想为自己定位,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国外在宣传上不是这样的,有的孩子棒球打得好,这是一种成功;有的孩子为社区、养老院做事,这也是成功。国外培养孩子的理念是,使孩子成为一个服务于社会的人。坚毅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才是最受家长和老师赏识的。国人认为只有上大学、有好工作,光耀门楣,才是优秀的学生,忽略了最重要的人性的东西—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在这一点上一些媒体要负有相当的责任。

主持人:在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上,应如何看待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失误?应该怎样在育人上发挥好大学应有的功能? 李春玲:目前大学生的责任和良知,并不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中小学的教育很重要。但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老师、家长都对孩子们说,要好好读书,否则以后没出息、没饭吃。给他的主要教育就是好好学习,拿个好成绩。而在责任和良知方面的教育则非常缺乏,这造成一个很大的人格缺陷。所以,现在大学的德育教育是在补大学前的那些课。而且,大学的德育教育也并不是很成功,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为了得学分,另一方面,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必须的,但还要有公民教育。李明: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了解和明确社会角色,学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德性、提升境界和完善感情,这是一个人生成长的转折过程,是一个由自我意识萌发到健全人格形成的快速过度的发展时段。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新型公民。“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一个过分张扬个人权利、功利主义泛滥的时代,大学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这是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也是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不能否认,当前在教育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人文教育存在很多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很多危机。像经济与市场原则对高校的冲击,实用主义和功利倾向对教育的影响等,都对大学生责任教育提出了挑战。蔡元培所言极是:“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教育中出现了问题,社会当然会提出“在大学怎么学不到良心”的问题,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者,本能地会说“教育不是万能的”,甚至会说:“都是社会惹的祸”。确实,大学生贫困问题、就业问题等都不是高校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越应该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否则,教育的意义何在?教育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教育却要立足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面对这些问题中,体认教育的价值,确认学生的责任,担当社会的重托,实现人生的理想。我国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也在变革之中,教育工作者尤其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检讨自身的同时,更多地探索在现实的条件下,坚持大学的理想和精神,担负培养现代公民的历史使命。

主持人:作为大学生,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和问题? 白俊毅:我认为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良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校学生与社会的直接沟通越来越少。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高校的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学生的衣食住行问题都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解决,所以,学生对校外社会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了。第二,在校学生与社会的沟通环节不畅。很多学生意识到了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工作,所以,他们希望很早就能融入到社会当中,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但是,由于自身的阅历不足,他们所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参与的时间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只能从事家教、市场营销之类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不能使同学们完全地认知这个社会,因而,也就不能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第三,“亚文化”在校园内大行其道,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十分盛行,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影视作品。诚然,这些艺术作品中自由、民主的部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长期接触,不免也会沾染其中一些不良思想,如过分看重个人得失、个人感受,从而忽略整体利益。而恰恰是这种思想,成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重要原因之一。吴越:其实我们特别羡慕那些经受过战争洗礼的人。他们有着明确的思想,要爱国,要做热血青年,特别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挺可怜的,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既受传统观念的熏陶,又受国外思潮的影响,在精神上受双重思潮的挤兑,缺乏明确的人生观,没有“精神信仰”,有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我有一位从农村出来的同学就说,我特别想为家庭和社会做点什么,但是到大四毕业的时候工作都找不到,我自我价值都实现不了,又如何实现社会价值。杨俊峰:我认为,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给大学生补关于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课,还要同时进行纠错。因为,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虽说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很粗浅、很幼稚,但毕竟已经有了,而且很牢固。像现在的高中、初中学生脑子中,钱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谈恋爱。当他们带着这种观念来到大学时,不但要补课,还要纠错。

4.青少年研究文章一篇-荣辱观与大学生公民责任感培养

[内容提要]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阶段,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明显存在着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个别甚至无视道德规范等公民责任感缺失现象,而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因此,对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可以说是凝聚了公民责任感教育内容的所有精华,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也为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和理论指导。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客观现状入手,探讨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最后在深刻领会荣辱观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荣辱观,大学生,公民责任感,培养。

前不久,有这样一则消息:毕业于南京某名牌大学的陈博士走上街头过上乞讨的生活,却是出于“不想为生活所累,只想过一种最简单的生活”这样一种想法。当然,在合法的情况下,他有选择过任何生活的自由,法律无权也不会来干涉他的这种人身选择权。但是,看着一个原本应该和能够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并承担起一个公民相应的责任的博士,选择了这样一种报效国家培养之恩的方式,我在痛惜的同时认为这位博士所放弃的不是别的,而是公民的责任!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时代里,如何观察身外的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过往的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社会主义公民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应树立起强烈的公民责任感,担当起历史与现实赋予大学生的使命。那么,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因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什么?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客观现状及其表现

踏入大学校门不仅是成为大学生的标志,更是“成年”和成为“公民”的标志,这就意味着要扛起“公民责任”这幅担子,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和奉献社会的责任,这是我们父辈的那一代大学生普遍的精神风貌。而这些年来,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看到的是闭目塞听的逃避者、视而不见的旁观者多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考者却少了。

1.重自己轻社会

(1)公民责任感不强,重个人前途,轻社会发展。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相联系的,更没想到自己应负的责任。表现为学生说的时候都能说会道,表现出对社会发展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公民责任感,然而,这种责任感却只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例如:有些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生活公益活动,怕影响学习。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奉献精神,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2)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尽管从主流看,当代大学生并没有忘却社会主体,他们追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追求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认同个人的发展、幸福、未来,与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是分不开的。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重视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成才”、“走自己的路”一度成了大学生的座右铬,有的人公开提出“价值选择就是要以我为中心”。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出现社会浮躁心理,社会整体责任心下降,公众意识下降,影响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建立。

(3)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凡事以“我”为中心,当集团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虽然在“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的讨论中,多数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出了比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又有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不肯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其实这恰恰是转型社会多元化思想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上的表现。

2.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二字,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唯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例如,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当上学生干部能够锻炼能力,培养管理素质;争取到奖学金和各类奖励证书,既能表现知识和能力水平,又可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同时还能充分展示自身价值。于是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大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不再“知足常乐”而趋于保守。通过竞争,大学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但竞争是严酷的,有成功就有失败,因而,不正当竞争或者说竞争目的与手段的非同一性现象也时有出现,比如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校园里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崇尚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带来了负面影响。

3.诚信和爱心的缺失

诚信和爱心是生存之本。诚实守信是一个公民因遵守的基本原则,诚信是一个道德概念,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诚者,信也;信者,诚也。两个字本是同义的,但根本之义在于善心,也就是北宋大儒张载所说:“诚善于心之谓信”。当代大学生在诚信和爱心方面的缺失,表现也是另人担忧的,考试抄袭之风在校园蔓延,假文凭、假证书屡见不鲜,对同学、对社会的冷漠,所有这些暴露出的深度问题是一部分大学生已丧失了作为公民最基本的准则。大学生被称为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一言一行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当前大学生的考试作弊等不讲诚信,乐于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现象凸显出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诚信的缺失,也说明了在他们的观念中没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4.责任意识淡薄,精神状态疲软

责任意识淡薄反映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一些学生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今朝有酒今朝醉。在心态上,许多大学生认为父母“养活”自己是理所当然的;在生活上,不珍惜父母的辛勤劳动、超现实消费,贪图享受,没有家庭责任;在追求上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不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责任;在个人感情问题上,不图天长地久,只图曾经拥有,缺乏对自己对他人的道义责任等。这些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丧失了对事业、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直至对全人类的责任心,成了丧失精神家园的“流浪儿”。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精神疲软现象。

(1)“无兴趣”,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认为什么都没劲。在行动中表现为整天没精打采,几乎对所有的课、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不感兴趣,行动萎顿冷漠;在心态上,对自己要做怎样的一个人、如何去做稀里糊涂,“没劲”是这类学生心态的典型反映。

(2)“无所谓”,就是对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某大学曾对大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就“60分万岁”、“逃课”、“不包分配”等现象了解大学生的看法,分别有50%、60%、34%的人回到“无所谓”,甚至有的学生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不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问”为座右铭。这部分学生在面对应承担的公民责任或应履行的公民义务时,往往以“与己无关”的态度敷衍塞责。

(3)“无意义”,既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交往中的一切都是在“演戏”,“演员”在舞台上只是为了争名夺利,因而他们把别人都看得很灰暗,认为周围的一切毫无意义。他们不仅不能在学校、社会生活中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造成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以至于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二、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淡化不是偶然的,它既与转型社会的环境有关,也与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更与高校教育管理的软弱无力有关。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方面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各种社会思潮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学生。社会上出现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钱交易、分配不公、人际关系扭曲等等,严重地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限,由此在校园里出现了有的学生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缺乏竞争意识而被淘汰,有的学生在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时被悲观情绪左右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或消极倾向,还有的学生觉得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与当今社会的“要求”不吻合,而发泄对现实的不满的情绪,也有的学生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利益难以充分实现而否定这一社会,但对自己在净化、改善社会风气方面的责任,却不愿意承担。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有很大关系。

其次,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矛盾是形成其责任感缺失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十字路口,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逐渐明显。大学生在价值观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主要体现在三个反差上:第一,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反差。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又注重现实,讲求实惠和实际。第二,校内外的反差,即实际存在的道德双轨现象。学校在提倡高水准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上某些低水准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也在蔓延,教育的成果往往被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和社会上流传的丑闻抵消。第三,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当前部分大学生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为了眼前利益,不惜牺牲未来。他们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淡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因此,有部分大学生在善与恶的抉择中优柔寡断,在物欲与外在因素的干扰下难以构筑起坚固的道德城墙,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公民责任感,甚至连起码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生活准则也难以遵循,缺乏对责任感的追求。受社会上“拜金风潮”的影响,部分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出身在富裕家庭的学生情况尤其如此,影响所及,也使其他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种只知追求物质利益,追求个人享乐的风气,极易造成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再次,从高校教育管理看。当前,由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等还存在着不利于大学生生活责任感培养的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烈要求没有得到正确的一道,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重视对自己的责任,忽视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当代大学生生活责任的淡化与高校教育管理的软弱无力有很大关系。我国的学校教育也习惯于以政治视野中的主流价值取向为标准,盲目地要学生背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大责任,这种“乌托邦”似的苛求往往导致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公民责任感缺失的状态。

此外,家庭教育的空缺也是造成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重要因素。重视亲情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的父母可以为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做出一切牺牲。中国父母给与子女的责任心往往出现出“超重”的趋势,与此同时,子女则出现了责任“失重”的状况,他们把本该是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习惯于接受,而不懂得付出。中国的孩子从小就缺乏回报他人的意识,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和对自我、家庭、社会负责的精神。当前很多大学生责任感状况不尽人意,与家庭没有对他们从小进行责任感教育不无关系。

三、深刻领会荣辱观的内涵,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感,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大学生要想成为一面合格的公民,除了需要博学多才外,还要接受全面的素质教育,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感的培养。

那么怎样真正诱导和唤醒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可以说是凝聚了公民责任感教育内容的所有精华,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不断激发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崇高精神追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思想保障。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精神指导

人的一生是与人的公民责任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每个人便自然的获得了出生地所在国家的国籍,从此自己的命运与这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从幼儿时期起,父母师长就告诉我们要爱国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帮贫扶弱、爱护公物、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从小就帮助我们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在学校,当升国旗、奏国歌时我们心理都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当哪个同学生活或学习上有困难时,我们都会自觉的伸出援助之手。进入大学学习后,随着价值观的不断成熟,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也逐渐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一走上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明是非、辩善恶、鉴美丑能力、加深对人活在世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他人、为社会、为全人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之奉献精神的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德修业,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要求和成为具有公民责任感的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应把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看成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点,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把它当作学校抓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口和突破口。

2.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

“八荣八耻”的提出,既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一贯态度的体现,又是许多纲领性文件的深化和具体化。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内容上说,“八荣八耻”无疑是从荣辱观的高度对20字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展开,与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一致的,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荣辱观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

首先,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角度来说,“八荣八耻”与当代大学生渴望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一致的,而成人成才又是实现公民责任的基础。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个性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疾恶如仇、态度积极、目光远大,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同时,他们也深深地认识到,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优良的道德素质和个人品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也包含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其次,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八荣八耻”为大学生优良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大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者的个性、兴趣、知识、气质、品德不仅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而且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一方面促进了学校的道德教育,有利于教书育人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有效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也会对教育者本身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更好地发挥教育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作。

最后,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八荣八耻”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学生成人成才既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要求有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风气的构成呈现出复杂的状态,其中的不同成分和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尤其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腐朽没落观念,会时时抵消学校道德教育的努力和成果。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职责。

3.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提供了实践的指导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公民责任感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是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

首先,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上教师要争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表率。我们深知:荣与耻,物之两极,此消则彼长。在我们的社会如果荣耻莫辨,则人人自危,因此扬荣抑耻首先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教师以身正人、廉洁守纪、崇尚科学、诚实守信,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形象、最具效力的教育。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嫉恶如仇,课外却因收受贿赂而失去公正;教育学生为社会作奉献,自己却对工作敷衍了事,对报酬斤斤计较;要求学生遵纪守法,自己却迟到早退,那么我们的教育效果是无从谈起的。教师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极易被学生所仿效,教师的一举一动,是对学生无声却是最直接的教育。所以,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工程师,要时刻注意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执行的,自己首先带头执行。我对学生说我们大家上课都不许用手机,如果你们发现老师违背这条纪律,你们可以直接到学校领导那里去举报我;你们若发现我有一次迟到早退现象,我以后就没有批评你们迟到早退的资格。虽然严格要求是针对课堂,但实际影响却是深远的,因为远大理想、良好学风、严明纪律、敬业精神等素质品行的养成,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和进步。这才是从根本上教书育人,也是同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其次,通过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一是通过各种课内、课外的活动,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如在人文类课程教学中,在组织对中国文化传承、现代道德规范、哲学思考等问题的教学活动时,应多采取“小组论文”、课堂提问或讨论等形式进行,把单纯的教师讲授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并引导学生思考、论辩和正确认识“八荣八耻”精神内涵,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理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专业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本学科知名专家学者辛勤探索、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精神和品格;还可以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专家学者学成回国、奉献人民的经历让学生感受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真情,而这都有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所必备的素质。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满足大学生求知、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娱乐和健身的多种心理需求,使学生的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公民责任意识。三是开展特色活动,潜移默化地推进荣辱观教育。如:充分发挥“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民责任意识;还可以以时政讨论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以志愿者服务增强大学生的服务和公民意识;以创新实践激发科学探索兴趣;以行规评比及各类比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以社会实践活动理解辛勤劳动价值;以素质拓展活动渗透团结互助精神;以诚信档案引导诚实守信态度;以法律常识普及推进遵纪守法意识;以名家成才论证艰苦奋斗精神等等。四是换位式的责任感教育。学校班集体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应动员每一个学生参与,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我院许多班级采用班干部轮换制,在定期考核的前提下,给每一个学生创造管理班级体的机会,这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借鉴。

总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既从宏观层面指出了人们应树立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又从微观层面确立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事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导向和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使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增强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人人自觉参与、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在大学生公民责任感培养的内容、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明天希望的大学生也要勇于承担责任,要时刻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历史的规律表明,民族复兴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的状况,尤其是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让我们共同关注当代大学生,他们将是有责任感的一代!参考文献:

[1]陆炳荣:《“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研究实验报告》

[2]江汛清、丁元竹:《社会责任感不可或缺》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人

民日报》202_年3月25日

6.关于大学生责任感的思考文章一篇

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202_-12-24 16:43

对于高校而言,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经济和社会能否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批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战略思想,知识广博且具有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现代意识的决策领导人才。高校应该是这种人才的摇篮和培训基地。

1.社会责任感的伦理学基础

人生的责任、义务有哪些?应该怎样履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有着怎样的关系?责任心及相关范畴历来是伦理学所关注的主要话题。

西方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开始了对个人道德自主性意义的探讨。德谟克里特认为:“国家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而且大家都应该努力把国家治理好。

为了这一点,不应该争吵打斗而损害公道,也不应该为了一己之利用暴力损害公共的善。因为一个治理的好的国家是最伟大的堡垒,其中有着一切。彼此一些皆存,彼此一切皆亡”。在他看来,“人生活的基本目的和动因是灵魂的安宁。一个人应该很好的思想,很好的说话,很好的行动”。他将作为行为的内在调解者的廉耻和义务的概念作为伦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不是由于惧怕而是由于义务,应该不做坏事”(1)。在他那里,义务意识和内心信念比外界强制更为有力。

苏格拉底把道德看作全部人类文化的最深厚的基础,他认为社会责任是个人不可分割的本质特点。他个人也忠实地履行了一个公民应负的职责(2)。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特别看重良心的作用,他将良心看作根植于心灵深处的正义和道德的原则,是“性格的核心”(3),认为人们应该以义务的方式来反对利己主义的爱好,任何时候也不要对任何人做坏事,不要以给别人造成损失的方法来某取自己的好处,这是他提出的道德标准。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中,对个人责任更是非常看重。从一个人在家族中的行为要求,到社会中的礼仪都约束到了极致。抛开封建糟粕,仍能看到超越历史的思想精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都充满了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伦理的思索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诚如马克思所言,历史过程是人们自己创造社会现实的过程,因而“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4)。伦理学的发展使得我们今天对责任心、义务及职责等相关范畴的人士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更加注重他们与现实政治、文化生活的交互影响。改革以来,以经济为主的社会变革,给社会带来了活力。责任心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人格品质。

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2.1大学生生命责任现状

在有些人的眼里,大学生应该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呵护自己的生命,可实际上,大学生伤害生命和生命被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一些大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包括日益增多的杀人、伤害犯罪。据统计,在大学生的犯罪类型中,打架斗殴、杀人伤害、作者:番茄花园强奸等这类人身伤害的犯罪是仅次于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5)。他们的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生命健康权,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严重的伤害。

2.2大学生行为责任现状

在大学校园许多场合中,我们常常看到不文明的现象,一些大学生行为粗野,谈吐庸俗,道德准则失衡。《中国青年报》一篇文章指出,高校毕业生频频毁约跳槽暴露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甚至严重缺失的现状。一些大学生在个人感情问题上,“不求天长地久,只图一朝拥有”,没有道义责任。爱情的功利性、随意性增强,并对婚前性行为等现象持宽容的态度。

部分大学生法制意识的淡薄,使他们涉足犯罪。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1%;“文革”期间,大学生犯罪约占2.5%;而近几年,大学生犯罪上升至17%左右。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总人数的1.26%,每年都会有数以千计的学生因种种原因受到校规校纪的处理,有的因触犯刑律而锒铛入狱。

2.3大学生成才责任现状

在实现人生追求中,许多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轻付出爱心。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业务知识和政治思想素质存在很大落差。受社会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上追求“实惠”和短期目标的比例很高,成才意识中的功利性很强。他们所考虑的不是如何通过专业学习来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而是如何有利于将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对职业的充分关注成为成才的动力,所以注重书本知识,却忽视了政治思想素质和人格品德要求。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中,业务知识的学习是摆在政治思想素质之上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政治热情却相对弱化。他们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自我,关注自我抱负的实现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形成以自我成才与发展为中心,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倾向。还有一些大学生则胸无大志,高歌“六十分万岁”,得过且过,在成才道路上表现出“跟着感觉走”,把大学当作人生的停靠站。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学风不振,不思进取,产生了厌学情绪。

2.4大学生回馈责任现状

一些大学生惟我独尊,自私任性,贪图享受,根本没有想过父母养育和培养他的不易而怀报养育之恩,没有想过那么多老师培养他的辛苦而怀报师恩之心,没有想过他生活中有多少人有意、无意之中给过他的恩惠而怀图报之情,没有想过社会对他的奉献而怀报社会之情。平时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眼,感恩意识萎缩。上述种种现象无一不折射出大学生的责任缺失问题,它们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纯洁的灵魂,损害着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是和谐社会的“ 生态链”,每个人都是这个“ 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才具有完善的人格,而且还需要具有群体意识,具有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是大学生逐步成熟的开始。如何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信念,这是每一位高校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3.1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认知能力。贾谊在个体品德修养方法上强调要明确“品善之体”。所谓“品善之体”,即使人向善,必须知善的标准,要使人避恶,也必须知恶的标准,不明白孰是孰非,行动就会无所适从。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责任是具有广泛的政治、社会、道德内涵的,认识到责任就是一种义务,每个公民都有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并要求他们对自身的所做所为承担行为责任。如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公德、保卫祖国、依法纳税、以及劳动义务、受教育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等等,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去认识,去体悟,从而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

3.2要善于挖掘校园生活的育人功能,发挥体验教育的重要作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温家宝总理在回忆母校时说“了解人民,热爱人民,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认识和体会,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他学生时代的 地质生活体验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与人民的接触和交流。野外地质生活让他经常看到老乡为了换一毛钱买酱油,买醋,让孩子拿一个鸡蛋上山来卖给地质队,他因此知道群众不容易。他总结说,母校给了他专业知识,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与人民的感情。就学生的情感培育而言,体验教育比课堂教育更为直接和有效。大学生长期在“ 象牙塔”里学习书本知识,很少有机会拥抱鲜活的社会生活。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中,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并使之日常生活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3要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一项德育调查表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其强弱与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目前,首先应该着眼于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因为“ 教师是社会的代理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其次要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想他们之所想,解决他们之所需,注意挖掘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理性思考,独立思考。最后要努力形成一种新的观念、体制和机制,让教育者的成就感主要建立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 经师易求,人师难遇”。因此,对学生政工干部的考核应该有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应该充分反映他们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更多地关注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付出和创造。

3.4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环境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说理论学习是显性教育的话,环境氛围的熏陶则是隐性教育。昔有“孟母三迁”的典故,今有家长花钱择校,无非都是为子女选择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生活的三大空间。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愈来愈多,也使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加紧密,学生一方面在聆听着家长的教诲,接受着学校的正规教育,同时也在经受着社会的洗礼。因此,责任教育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事,学校、家庭、社会应该通力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学校教育要充分重视环境的美化,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这比单纯的理论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意识,首先教育者自己必须要有责任意识。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明确自己在学校管理、学生发展中的责任;对社会消极现象既不回避,也不放弃正确的理论引导,充分显示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和对社会效果的负责。这种人格的魅力,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不说假话,面对现实。其次,家长应更多地关心孩子的人格、品质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自身的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另外,社会要形成一种舆论力量和道德机制,倡导明确的主流价值观和责任观,指导道德选择,加大对非责任现象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大众传媒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主要中介之一,而传媒中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宣传报道,使得那些辨别力较差的学生在责任意识规范的认同与责任行为的选择等方面出现了迷茫,而且由于一些失导的宣传片面迎合了部分学生的心态,他们往往还能抵消学生的多年来所接受的正面的道德教育。因此,大众传媒应对主流的价值观、责任观的推介更为清晰、明朗。同时政府对社会上一些不负责任的现象,如制假、贩假,偷逃漏税等,也应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环境,这也是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7.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

一个人只有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和对自己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他的人格才能是健全的、高尚的。而缺乏责任感则对自我和集体有害,这正是当代部分青年大学生的弱点。为此,我写“如何看待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一文。

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

所谓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就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自觉把事情做好的心理。老师为把教育的对象教会、教好,这是老师的责任;农民把地种好,多产高产,是农民的责任;军人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站好岗,放好哨,保卫祖国的领土,这是他们的责任。青年大学学生也有责任,对责任的意识就是责任感。

责任感是热情长久的动力。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社会学家们认为,当一个人富有责任心时,他(她)的自我便真正开始形成,同时,这个人也开始立志,影响力也扩大,义务也增加。

责任感是“社会的行为,自我负责”的体现。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生活在学校里,生活在群体中,生活在社会中,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社会负责。如,我们每个人遵守交通规则,对个人安全负责,也就形成了对社会交通秩序的负责。班集体中,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人人对集体负责。没有责任感的人,是自私、狭隘、怯懦的人。当年鲁迅一反读书为仕途而走“异路”——学医学,是为救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免除他们被庸医误治的痛苦;后来,他又毅然弃医从文,为的是救治国民的愚昧、麻木,他把自己的学与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挂起了钩,由个人的责任推及到了社会的责任。因而培养责任感,实际上是培养“自我负责”的教育。一个人如果尊重自己,必然会顾及自己的名誉而要求自己忠实的履行实践某种义务,这好比一条在汪洋大海中航行的船,我们每个人都是船上的水手,为了能安全抵达彼岸,每个水手都有义务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这样一种双重内容,使人与人相互之间保持密切关系。

责任感还是人格力量的体现。每个享有某种权利的人,最低限度在享有权利的范围内尽自己的责任,你享有那种权利,也就应尽那种责任,并且要勇于承担责任。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一次重要战役中,南军方面的一位名叫毕克德的将领率领队伍向北军阵地勇猛冲锋,但队伍在中途却遭到了北军的伏击,几分钟之间,五千名士兵折损了五分之四。当幸存者退回南方战线时,南军方面的最高将领李将军只身骑马出迎,并且告诉别人:“这是我的过错,我一个,败了这场战斗。”他将辞呈送给南方的戴维斯总统,请求让别人来接替他的职位。这位将军要把这次战败的责任推给别人,他可以找出许多理由,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一次具体事情上承担责任的例子。但我们可以说,承担责任需要魄力与勇气。不愿承担责任,使人感到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这正是被社会心理学家看成是步入自毁之途的一种表现。

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大学阶段的学习也不例外。对自己现在的学习负责,就是对将来的学习负责。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目标相联系着的,未来的目标是现在学习的动力。“大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不管顺境、逆境,只要心中且怀有宏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和永不气馁的行动。”一个人生活的层次的高低,意味着实现价值,付出努力的程度,这正如俄国作家契诃夫所说的“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当然,目标未必都能实现,确立目标,主要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驼负千斤,蚁背一粒”,一个人只要竭其所能,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那么他就是对自己负责,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创造性,最终攀上成功的顶峰。培养学习的责任感,还要具备顽强刻苦的精神。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宣称:只有中等的智力水平,加上刻苦耐劳,坚韧不跋等良好品质,就可成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说:“学习——不管是总结实践中的经验,还是接受书本上的知识,都要花出很大的劳动。只有不断劳动,才能使我们变得聪明。”

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培养热爱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高楼林立、高架桥梁、现代化工厂……到处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国家的发展给人民带来的是生活上的富裕。然而人们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追求精神生活。但回忆中美撞机事件。美利坚一次又一次向台强卖武器。美国坚持反导弹防御计划……新世纪一连串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的强权政治仍在进行,霸权主义仍在继续,世界并不安宁。这一切都向我们显示,中国,面临着新的威胁,新的考验,一份新的挑战在世纪之交摆在了每一个世纪青年大学生的面前。作为祖国的未来,迎接这份挑战,我们,责无旁贷!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将要挨打!我们这一个世纪不能再重复上一个世纪的命运!中国,要想真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要想真正进入世界民族之林,只有一条路--富强、富强、富强!而这一切,都要靠我们青年一代去实现,去担当。尤其是大学生,为国出力,这就是我们青年大学生的责任!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誓言!

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培养热爱社会,自觉维护社会利益的责任感。随着整个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一些引以为荣令人向往的东西,在今天大学生的心目中已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光彩和吸引力。所以我们不一定每一个人在临终之时,都要像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宣称,我已把自己壮丽的一生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最起码的一个道理,那就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不仅享有公民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尽公民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向社会负责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就连美国西点军校还把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作为座右铭。可见真善美的东西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为了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集体是我们每个同学成长的环境,集体的利益靠我们大家维护。对集体尽责任,就要不惜从小事做起,如遵守纪律等,看似很小的事,但正是这小事形成了集体外在的风貌和内在的凝聚力。集体的活动要勇于参加,在活动中培养与同学的感情,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在活动中也会发挥出挖掘内在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智。例如,我班的许多学生干部,他们也并非天生就是当干部的料,正是在活动中,他们比别人更多一份责任心,逐渐锻炼培养了能力。

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培养热爱课堂,自觉维护和遵守课堂纪律的责任感。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许多时间也是在课堂中度过的,绝大部分教育内容也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教室里如沐春风。在安静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承受教育的雨露,并在这种春风化雨般的宁静氛围中继续保持听课的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所有教师都渴望着自己的教学课堂充满秩序、节奏与生气。然而,一堂失去了纪律和秩序的课堂,其中的噪声分贝远远超过了人们正常忍受的标准,让学生变的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安静听讲,差的课堂纪律是造成教师挫折感、专业倦怠感的重要原因。当教师必须应付那些吵闹、不守秩序、没礼貌、不诚实及不尊重他人的学生,而这些行为妨碍了教学计划的进行时,教师压力和苦恼就会产生。我们青年大学生自觉维护和遵守课堂纪律,以下好处:

1、我们青年大学生自觉维护和遵守课堂纪律使每个人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及环境下学习但是学习需要学习者非常专心,一个缺乏常规纪律的教室是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

2、我们青年大学生自觉维护和遵守课堂纪律使每个人增进集体化。学生尊重学习所居团体的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学习一些能增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友善,给予关怀,协助,支持和赞赏这些人际关系是学生需要学习的。

3、我们青年大学生自觉维护和遵守课堂纪律使每个人培养民主精神。民主是一种政治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使某些社会享有很大的遵守法律和规则。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是训练民主的绝佳环境。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机会,让学生练习近平等,意见交流,进取心,责任感,领导,服从,以及为团体而努力等民主性格。课堂纪律有助于使个人在团体规范下更卓越——这是民主精神。

4、我们青年大学生自觉维护和遵守课堂纪律使每个人满足心理需求。心理学家发现人类需要一些纪律才感到安宁幸福。他们需要获得温暖,同情,了解和支持,也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是非标准。课堂纪律正是借着合理规则的执行,来教导学生是非标准,而学生由于知道了明确规范,威胁事件才会因此减少;学生间由于彼此有了相扶持的共识,因此也产生了安全感,所以每个人都追求每个人的行动自由,但同时也需要知道不能逾越的界限,课堂纪律正是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协助。

5、我们青年大学生自觉维护和遵守课堂纪律使每个人增加学习乐趣。“课堂纪律带给我们快乐的感觉”,似乎有点矛盾,是由于提高了能力及自我引导能力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往往是常规纪律限制自由所产生的结果,我们之所以能按所欣赏的方式活动,是因为我们被强迫依自己所当行而行。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有时需要他人的强迫指示,成为我们真正想成为的人,部分需要别人的激励。

我们青年大学生还要培养热爱家庭,自觉维护家庭利益的责任感。在中国的家庭里,做父母的几乎都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起早贪黑为儿女奔波,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可是几个国家做的调查表明:美国青少年首先崇拜父亲,其次是母亲。日本儿童及青少年第一崇拜自己的母亲,然后是父亲。而在我们中国呢?青少年把对父母的崇拜排在第九位、第十位。他们宁可去崇拜球星、歌星、影星也不把父母亲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中国父母亲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是不成正比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有的孩子告诉我,看着妈妈每天为了我们不辞劳苦,感到很难受,成绩不好对不起家长。为了家庭、为了父母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有一份家庭的责任感。

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表现为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课堂,对家庭和对自己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因此而更值得尊敬。

第二篇:企业社会责任感论文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深受社会认可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企业社会责任感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感论文

1【摘要】从之前的苏丹红事件、立顿红茶氟超标、三鹿奶粉事件到近期的染色馒头、爆炸西瓜、有毒黄瓜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被媒体频频曝光,食品安全关乎人命与国运,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不仅要对盈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对人民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分类原因措施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不仅要盈利负责,还要对环境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定义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它是组织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保护社会利益所承担的一种管理责任。但是,随着近几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不由得让人思考:为什么现在的食品企业责任感缺失呢?这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探究。

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若从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可以分为经济性社会责任,即是指以货币、实物等经济性要素为承担方式,如销售收入指标,利润指标,服务水平,净资产增加,股东回报,职工收入水平,税赋等;另一种则可分为非经济性社会责任,它是指除经济性社会责任以外的所有社会责任的总和,如员工的心理健康,工作环境的改善,承担社区义务,周边环境智力,解决就业,关注弱势群体等。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如我们是国家的公民,我们要对国家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它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使社会的整体环境更有利于它的发展。不过,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应该遵循一些原则,不应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还应该考虑到相关利害关系人及全社会的综合利益,不要单纯追求效率,要多方面考虑经济行为的实际影响,关注综合效益。

那么,为什么近几年来,我国的部分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会缺失,甚至其中不乏我国知名的大企业。我想原因有其中几点:

(一)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最早提出的,至今不过19年,在这短短的19年里,虽然我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直到现在,对如何搞好市场经济等问题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作为市场经济主题的企业行为的规范,至今还是存在很多空白。

(二)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及其错误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盈利至上,利润唯一”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目标的功能和基本定位。而有些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许多企业对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理解不一。认识的不一致和不全面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同时某些企业管理者采用不恰当的管理方法。在202_年9月份,腾讯公司与360公司的利益之争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两大网络巨头不顾消费者利益的恶性竞争凸显当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三)社会诚信系统不健全必然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诚信是现代企业中任何组织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诚信不仅有道德价值,而且还蕴涵着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外企业管理实践证明,诚实是任何一个企业成功的法宝。202_年,中央电视台《诚信中国》摄制组为配合拍摄需要,曾对国内部分知名厂商、企业家进行了一次匿名问卷调查。共发下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此次调查结果现实,71%的被调查企业曾经遭遇过不诚不信、虚假欺骗的事件;关于诚信缺失的问题,12%的人认为在“大幅增加”,55%的人认为“有所增加”,只有15%的人为“比以前减少”;关于企业做假账的问题,31%的人认为是“普遍现实”,58%的人认为“确实存在,但不具备普遍性”。而在回答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否有过做假账的行为时,69%的人选择了“据我所知,企业内部财务、对外各种报表均五假账”。由于这一问题设计私营企业的形象,因此,答案很难完全准确可靠。

(四)法律规范与社会监督尚不完善必然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法制是企业行为的最基本规范。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制定了大量规范企业行为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工会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规范企业行为,推进企业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太短,对发展市场经济也处在一种探索过程中。

例如,在长达104条的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与追究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失职责任有关的只有寥寥两条,且对“失职”的具体界定也是语焉不详,只指出需要“查明失职渎职情况”;惩罚力度也限于行政性的,只有“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即便如此,在以往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除了惩治几个生产、流通领域的相关责任人之外,很少有监管领域的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不受惩罚的监管部门,在一波接一波的重大食品事件中,其一次次表现出的“连夜突击检查”、表决心、做总结的精神,就容易被视为只是权力的一种做秀。做秀的背后,是权力的傲慢和不真诚。

对于这些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严重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措施,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制度建设。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不仅要看它盈利的多少,还要看它是否承担了它相应的社会责任,管理者要认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我国企业的现状和实际,促进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功能并完善相应制度,是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在企业的发展中,应该形成一种文化。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社会责任的理念灌输给各个部门以及广大员工,就能为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提供基本的准则,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理念和价值标准。

其次,要加强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

政府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以政策去引导和规范企业负责任的行为,同时通过逐步建立市场激励和社会监督与服务机制来积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全面落实的发展观,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此外,企业要注重守法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一要把保证质量和满足顾客要求放在第一位,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以质量和服务为依托,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二要建立相应的营销服务系统,及时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反应,实现以客户满意为理念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服务体系。三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大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四要积极更新经营理念,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员信用观念,使诚信变成员工自觉行为,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最后,企业要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经济。

企业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承担对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到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余热、余压的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督促企业依法做好污染减排工作,自觉做到达标排放。鼓励企业在生产中应采用循环工艺,开发绿色产品,加大科技含量高节能型设施的投入,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质量好,环保型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和所在社区、政府对企业的认可和支持,其无形资产是无价的,收益大于成本投入,这也是企业的生命线。

企业社会责任感论文

2首先,我要先讲讲什么是社会责任。根据定义,可以知道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由经济责任、持续发展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构成。

在20XX年,中国社科院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出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等四个方面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其中责任管理这一指标是指一个企业所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规划、反商业贿赂制度与措施等。市场责任是指企业的成长性、收益性以及产品合格率等指标。社会责任包括社保覆盖率、安全健康培训以及评估运营对企业的影响。环境责任则包含了企业的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方面的指标。

现在我觉得我们对于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意义的了解都太浅薄了,就单单说产品合格率来说吧,表面上合格率很高,可是仔细的检查起来,有多少不合格的都别查出来了,最近的食品安全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的,毒胶囊、有毒蜜饯、漂白剂等等都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食品中出现了,可以见得我们现在的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忽视,既然讲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那我想就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谈谈我的感想。

我相信对于对于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认为企业不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例如韩国著名学者李哲松认为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存在的目的是盈利,如果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就违背了企业的本质,而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本身具有模糊性,它的义务对象根本就不存在。

但也有另外的观点认为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譬如霍华德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按照社会的目标价值,向有关政府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具体行动的义务。哈罗德.孔茨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

而我认为,企业是一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我记得伊梅尔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话:“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首先你必须是一家追求道德和理想的公司。”

在现下的理解中,企业社会责任包括:

一、为社会提供税收。

二、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

三、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我觉得在第三条中应该加上一点,改为为市场提供安全的产品或服务。

我觉得,在中国,有些企业已经连最基本的道德忘记了,那些可怕的添加剂,那些恶心的死猪肉都在化学物质的“巧手”改造下变成美味进入了人们的胃中,甚至连那些救命的胶囊都变成了害人们的毒手,那些黑心的企业可曾想过这样的后果是什么,仅仅只是为了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毒害人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的下一代,所以我深深地觉得我们国家应该制定一些关于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来让这些黑心企业得到惩罚。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我觉得不一定讲的很好,但是确实我发自内心的呼喊,在最近看到种种报道中,食品安全让我看了很愤怒,俗话说的好“名以食为天”,这些企业的管理阶层真的应该好好的了解社会责任,承担起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的幸福。

第三篇: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论文

大学生责任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要求人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感出现淡化的现象令人担忧,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笔者通过对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的现状描述,剖析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内外在原因,并就高校如何培养构建其责任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所谓责任感,是指责任主体在一定责任认识的指导下,对责任对象履行一定的责任,并由此得到相关的内心情感体验,它是知、情、意、形相统一的过程。责任感是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首先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责任感迷惘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

(二)对他人责任感淡漠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甚至有的出现“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个人的前途,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

(三)对家庭责任感减弱

“爱幼”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这却造就了部分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付出习以为常甚至漠然视之,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只知道一味索取而没有考虑回报。

二、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乃至缺乏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居多,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导致自私自利,个性强。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对自己过分关注,经常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差,经不起些许挫折。

(三)学校原因

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责任感教育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灌输式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接受的少,使得社会主体意识无法在教育中得到加强。在教学上,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以及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联系相对模糊,使得学生把学习和考试当成了目的,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培养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

(四)社会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乏的重要外在原因。当前社会正

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期,诸如世风日下、权钱交易、分配不公、假冒伪劣、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不断暴露。对此,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大学生的认识往往较片面,容易走极端。有的人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缺乏竞争而被淘汰,等等。于是转型社会中的“不适应者”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就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干劲,因而表现出一种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消极倾向;有的人却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的“极端功利化”倾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与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有很大关系。

三、培养构建大学生责任感的措施

(一)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首先,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二)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三)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

(六)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高校的教育只是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做人”的本领和艺术,尤其是做一个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第四篇: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论文

企业家是指在企业中能独立自主地作出经营决策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论文,欢迎阅读。

企业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创造者,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还应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要着力打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二是企业外部要主动承接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的业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企业的功能不仅仅在提供就业,创造利润和缴纳税款,还应更多地表现在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困难群体,保障员工权益,参与社区发展,注重环境与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也就是说,企业一方面要追求最大利润,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企业公民,真正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康奈集团自1980年创业至今的27年,企业规模从小到大,经济实力从弱到强,一个当年只有几个人,靠500元起家的私人作坊,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皮鞋行业的龙头企业,康奈牌皮鞋也从当年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品牌,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皮鞋行业响誉世界市场的中国出口名牌。过去我寄人篱下租借人家的厂房,今天我们自己拥有的,占地面积达140亩的康奈国际化工业园屹立在中国鞋都,每当中央领导来公司视察,对我们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与赞赏时,每当一队队旅游者在我们宽敞的车间里有序地参观时,我都在想,我为社会做些了什么?我的心里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冲动。

此时,我记忆犹深地想起多年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香港李嘉诚先生的一段话:“过去六十多年的工作,沧海桑田,但我始终坚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凭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顾,循正途争取到一定的成就,希望大家抱慷慨宽容的胸怀,打造奉献的文化,实现我们人生最有意义的目标,为我们心爱的民族与人类创造繁荣和幸福”,读了这一段话,我对李先生心忧天下,关爱社会的慈善心更加敬仰,愈加理解。虽说今天我们所创造的财富无法与李先生比拟,但是李嘉诚先生所倡导的企业在为自身取得收益的同时,如何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 “企业公民”理念却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心田。

我从上世纪创业至今的20多年来,对如何奉献社会有了自己的坐标。对企业的发展亦有自己的谋划与打算,更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勤俭的苛求。可以这样说,我已把一切精力投身于企业发展,投身于康奈如何成为世界品牌和成就康奈百年基业。过去20多年流逝的光阴里,几乎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我是在异地或在飞机上度过的,工作忙忙碌碌,日理万机,几乎没有休息天,平时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少。1992年,当企业有了起色的时候,我没有考虑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把我获得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到企业技改中,力求再发展。当时有不少同行开着“宝马”或“奔驰”轿车在我旁边擦肩而过,向我招呼,而我却开着一辆由政府奖励我的“奥拓”小型车在后追赶,后来,企业发展了,来公司办事的客户多了,我们才购置了一辆“奔驰”,但这辆车,我与家人平时都不坐,而作为企业招待客人的专车。去年,我们公司行政办公大楼落成后,来公司办事的领导与贵宾以及国外销售公司的大老板接二连三,于是我又购置了一辆豪华型“宾利”轿车专做接待用车,以体现公司形象。而我呢,同过去一样,平时出去开会办事仍然坐商务轿车。

20多年来,我坚持在公司餐厅同员工一起用餐,一荤一素加一个汤,没有任何特殊,由于事情多,工作忙,还时常误点去吃饭,员工们看到我不仅没有留菜,而且经常吃冷饭时,就对我说,董事长你应该设立一个小食堂,我笑了笑说:“设一个小食堂,我与你们的距离就远了,你们的意见我就听不到了”。说实话,我在公司餐厅用餐,与员工打成一片绝对不是形式,也不是做秀,而是我对待生活认真的一种态度。

我是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初中毕业以后,到机械厂做学徒,我深知劳动者的艰辛,也理解他们对生活的最基本需求。我们做鞋企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4000名员工中百分之九十来自全国各地,于是,我在设计康奈工业园时就想到,我要在中国鞋都建造世界一流的标准厂房时,同时要建造中国企业目前最好的员工生活与文化设施,为员工们构筑一个舒适、绿色、洋溢温馨气氛的大家庭。我们通过加高厂房建筑,腾出土地搞绿化,康奈园内有喷泉、有文化长廊、还有标准的篮球场、网球场。宽敞的员工寝室,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与阳台,供应热水,职工食堂按照快餐店形式,员工无须带碗筷,即方便又卫生。

这个员工的“大家”我是精心设计建造的,可我自己下塌的“小家”,在温州却是非常的一般。

为了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心,我规定所有的康奈员工早餐一律免费,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不吃早餐的员工,则要受到罚单的处分。为什么呢?我考虑现在的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早餐肯定影响他们的发育,我使出的这一招可真灵,全公司所有的员工每天早餐都吃得饱饱的,干起活来劲头就大。

这一代年青务工者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来温打工的不一样,不仅有文化,而且不少人在农村也是独生子女,他们除了追求较高的薪酬条件外,还要求在工余时间享受文化生活,员工中还有不少洋溢文艺细胞的优秀人才,于是我同工会商量,在企业中建造一个活动项目齐全,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俱乐部,俱乐部办得很好,赢得不少人前来参观,近几年仅全国总工会就有两个领导来过,他们都称赞这个俱乐部有家的感觉,面对员工的文化与体育需求,党委、工会、团委与生产部门约定在每年6至8月生产淡季举行一年一度的员工文化节活动,活动项目十分广泛,有文艺演出、有体育竞赛,年青人可高兴了,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文艺演出盛况空前,员工们自编自演的节目有100多个,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温州,赞扬康奈,倡导文明,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去年8月份,文化节颁奖那一天晚上,我与全公司4000名员工一起坐在康奈工业园自搭的舞台前,品尝康奈员工艺术团自产自销的文艺大餐,看到员工们演绎的一个个精彩节目和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听到员工们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此刻,我深刻感受到员工似火的激情和由衷的欢乐,体会到企业大家庭带给我与全体员工的幸福。

谈起“社会责任感”这五个字,可以说内涵极为丰富,如何去体现,我想作为一个企业家,关键是首先要把自己的企业办好、做大、做强。企业发展了,才能对社会有贡献,才能向国家缴纳更多的税金,才有钱办员工福利,而且还帮助国家解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康奈集团现有4000名员工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而遍布全国各地的康奈专卖店也解决了1200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企业做不好,还有什么能力去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公德的事呢?

我在企业里是董事长,社会上还有不少兼职,其中还担任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副会长。从当选的那一天起,我就要积极参政、议政,我是全国皮革行业几万家企业的代表,肩负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皮鞋行业争创世界品牌的重任,我要在领导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中国皮革行业如何持续、稳步发展。在温州,我还是温州鞋业协会理事长,以往康奈诚信面对股东、客户、员工、社区和商业链上的各个相关群体,现在康奈也要诚信面对同行,带领温州制鞋企业一起度难关、一起谋发展。过去中国鞋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让同行上门参观,今年上半年,温州鞋业协会提出到康奈参观,我答应了,要求接待处与生产分公司的同志热情接待,同行们提出的一些涉及企业管理与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毫不保留地现场传授与解答。这次到康奈学习的鞋业协会的皮鞋同行共分区、县2批、700多个制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到我们企业考察学习,他们说这一回不仅让同行们看到中国制鞋龙头企业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同时也看到龙头企业的风格与魅力。其实这一次同行们来参观也是对我们康奈集团管理上的一次鞭策与促进。

面对中国皮鞋行业遇到的“欧盟反倾销”和“灰色清关”等难题,康奈作为龙头企业,自然站在行业应对的前列,千方百计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今年,我们在商务部与各级地方政府及主管经贸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乌苏里斯克开辟经贸合作区,引领中国传统产业到这里办厂,这样做,对于中国企业规避“灰色清关”与“欧盟反倾销”具有现实意义。不少制鞋同行、家具、打火机企业闻讯后都主动与我们联系,要求加盟这个由中俄政府牵手、支持打造的综合性工业园区。

承担社会责任感还包括如何维护环境质量,共同应对突发灾害和保护生态平衡,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康奈是一家劳动密集型的制鞋企业,从创建那一天开始,我就十分强调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公司搬到中国鞋都以后,企业通过了14000环境体系认证,更加突出了工业园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对接,在按国际标准设计的车间,员工们严格执行各项劳保条例认真工作,在生活区和厂区鸿盛广场可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当下班的员工在清澈的康奈泉边心情愉快地游乐时,我也为他们能工作、生活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感到骄傲。当然仅仅让自己的员工受惠还不够,自己的企业做好,还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双屿镇外来务工者近30万,没有正规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缺乏精神生活,于是我向鹿城区府建议将鞋都闲置的一个场地改为文化中心。经过各方努力,现在文化中心已经落成,每天来这里参加活动的外来务工者超过一万人。类似这样的提案,我希望每年都有几个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我是政协代表,能够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百姓关心的问题,并且能够促使政府解决,就是我的责任与业务。

在谈及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人们自然想到最多的是企业家如何支持慈善事业,推动文明社会发展,过去20多年来,我也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济困扶贫、助学等公益事业,但是我是一个强调务实,讲求实际的人,未落实的慈善目标我不会表态,我也不做所谓的惊人之举与不负责任的许诺,未做的事不说;做过的事小说或者不说。力所能及地提供企业与我个人的奉献,才是我的秉性与风格。去年8月10日苍南遭受桑美台风袭击后,不少灾民无家可归,得知情况后,我自己带头为灾民捐款,并发动全体员工伸出友爱之手。今年以来,全国不少地方遭受洪涝灾害,我们就把10万元捐款悄然汇到北京中华慈善总会,请他们把钱捐给受灾最严重的灾民手中,没有登报,没有宣传,我认为这样做是“雪中送炭”。

8月16日上午,康奈集团派出5辆汽车,满载53万元的物资与现金奔赴灾区,当得知灾民接受我们赠送的物品后露出欣喜的笑脸时,我感觉到这是一种幸福、这是一种欣慰,一个有道德感、有正义感、有慈善心的企业家应做的事。

第五篇: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我们应尽快适应形势,服务社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尽职尽责的担负起新时期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对于不同的时代,社会责任感也不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更好的服务使自己的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1.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2.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作为一个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从社会中获取,又要为社会奉献。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为价值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前提的。它可以密切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个体的主人翁责任感,然而个体对社会,个体对他人的责任离不开人的自我责任意识。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能为社会、为他人负责任。自我责任意识,意味着个体的自律,和对善的追求。每个成员应该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逐步培养自己作为一个集体成员的责任心,尽到自己的责任。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责任意识,启动了他的内力,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意识。

4.用诚实做人、守信办事,树立社会责任感。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维护诚信的最佳办法是让每个人不讲诚信的行为,都在个人信用史上留下污点,使不守信用者意识到不守信用的代价在一生当中难以承受。在诚信时代,就是让守信用者享受诚信的回报,让不守信用者自食苦果。

5.用榜样的力量,增进社会责任感。有无榜样与大学生责任心存在显著相关性。榜样示范既是一种责任教育方法,也是一种责任教育手段。树立亲社会和道德行为的榜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如“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事迹,“全国优秀大学生”等等。有些学生可能觉得这些榜样离自己太远,就让学生在自己班里找,从自己的身边找,学习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集大家的优点在自己身上,从不同的方面完善自己。通过让学生从身边找榜样的活动,即养成了学生发现别人优点的思维模式,又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也促进了班内友爱和谐的气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就在能否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可以说,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素养的完善等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论文素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