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启动心的力量》—读后感(合集五篇)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22-855701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1 00:43: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启动心的力量》—读后感

《启动心的力量》—读后感

你是否有无法承受的压力、是否有无法逾越的障碍、是否有对过去无法释怀的怨恨……生活中所有问题的唯一解决之道,就在于珍爱自己。爱自己,是我们所能给与自己最重要的礼物。我们得学着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救援,我们内心拥力量,去创造和改变我们自己的生命。

本书教我们挖掘内心无限的潜力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书中关于医治力量的直觉知识已经开始得到医学的证实,这些知识在本书中已作了精妙的阐述。

露易丝在书中写到:无条件的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唯一能带走的,只有爱。

作为教师的我们,作为(或许在将来)父母的我们,爱心是最最重要的!已过不惑的我也刚刚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一生,原来都是在背负着童年的记忆和影响度过!童年的伤害、童年的温馨、童年的打击、童年的鼓励,会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起到巨大的作用!回忆自己曾经过份要求女儿和学生达到一些超越年龄的目标,不免会有自责和遗憾!

庆幸的是读了这本书,终于明白了这些;为年轻老师们庆幸,你们这么年轻的时候就学了很多,可以少犯很多错误,可以一开始就做得很正确!

一个人心灵的成长需要花一辈子的时光!让我们在学习、反思、修正中不断成长!

让我们不断的在改变中自我完善,让我们无私的付出自己的爱,让我们充满激情的工作,让我们美美的享受生活,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第二篇:心的力量

《心的力量——家校沟通的智慧》培训有感(202_-08-23 20:01:13)转载▼

标签:教

育 分类:学习有感

今天一天的培训,主讲人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曹玉峰先生,暑假的拓展活动就是他带领我们训练的,他是一位很有思想、很有内涵的心理专家。

在讲座的前半个小时,曹老师(拓展时习惯性的称呼)先给我们介绍了他传奇性的个人简历,让在座的的老师们无比震撼,原来他以前也是老师,是寿县师范毕业的,毕业后一直在寿县任教。9年的教书经历,给他带来了很多历练与成长。202_年,他辞职了到合肥发展,曾经在那个小县城引起了轰动。此时联想到了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也是从一个小县城辞职来合肥,顿时有种时逢知己的感慨。曹老师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让我更是崇敬。他在202_年创办合肥市广玉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从事家庭教育咨询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年七月份举办“阳光心态,快乐成长”夏令营,并被省少工委聘予“安徽省少先队工作学会专家委员”;202_年9月创办合肥市日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首席培训师,从事企事业单位及教育系统团队培训。202_年承办“情系灾区——皖川少年儿童手拉手夏令营”并担任夏令营副总指挥、营长;202_年担任安徽省关爱留守未成年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202_年作为第四届中博会特邀培训师为1200中博会志愿者进行首场团队培训;202_年6月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安徽省第四届少先队代表大会。

曹老师由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迅速来个华丽的转变,这一变化的背后艰辛的付出也许只有曹老师一个人知道。因为任何一种成功的背后必定有更多的坚持。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我们在场的老师们都被他成功的经历感动着、鼓舞着,一个小小的老师变化如此之大,一个字:强,两个字:超棒!

除了个人经历带给大家新奇之外,他的讲座更让每个老师激情四溢,收获丰盛。他围绕家庭教育的心理效应、家校沟通的三把钥匙、成就教育的天龙八部三个内容深情并茂地侃侃而谈,一个个富有经典的例子,让我们得到了听觉刺激、视觉刺激,更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家校沟通的更多智慧。

下午的讲座主要是团队的建设,曹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一个个有趣的活动。活动中,大家不时传来笑声、掌声、欢呼声、几个队的较劲声、吼声,更为刺激的还有来自师范附小四小老师模仿的的汽车发动声,那声音比真的响声还要清晰,给人带来无限的活力。顿时会场上没有老少之分,大家一起乐着,并一起感受着团队带来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一天的时间飞逝而去,相信大家会再次期盼这种带给大家愉悦与精神财富的讲座。

第三篇: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读后感

自高中课外阅读练习中看过林老先生的一篇关于品茶的文章后,我便喜欢上了林老先生的文章,文笔之中流露出的细腻,朴实的文字中体现的温暖。他通过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向人们传达的一个个人生哲学,着实能够拂去烦躁,安抚人心。就像他在《平常茶,非常道》中写道: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初看觉得简单,仔细一品却品出了万般哲理。

在《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这本散文集中更是如此,只不过不同于《平常茶,非常道》中的茶悟人生,这本书中更多是通过一些作者童年的旧事,往昔的事物变迁,来抒发作者的感慨,更体现了一颗柔软之心。

内心柔软才有心思和敏感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和感动,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化解浮躁和焦虑,抚平流年的伤痕,让内心不再孤单慌张。既不显露,也不隐藏。柔软的心最有力量。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

一碗入梦,一碗入魂,一碗入心,这是该书的自序。梦旧时的毛蟹,魂念久违的高丽菜,心思母亲手作的汤圆。感觉得到,林清玄是在用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向读者传达着柔软的真谛!

开篇辑《修得一颗柔软心》中告诫人们柔软心使欲念的火气温和,甚至消散,当欲念之火消散了,就是菩提。哪怕是非常喜欢的古董莲花汤匙破碎了,心里念着,也不过是泥土做的。这教会读者学会用柔软包容用柔软生活。

《白雪少年》中《飞鸽的早晨》一文弟弟听了老师讲的关于生命的故事,放走了哥哥抓来的鸟儿们,晨曦照来,大地苏醒,心潮澎湃之感突如其来。教会我们柔软心,是一种慈悲。

柔软心还是一种记忆,是儿时少年的记忆。在茅房里怀着虔诚的心情咕嘟咕嘟喝下两瓶汽水,心满意足地打出气嗝儿;红心番薯,不仅是一家人果腹之物,也记录着父亲的背影和那个年代;萤火虫飞入芒花,诉说着母亲的忍耐,那也是属于母亲的光泽。这些是林老先生柔软的记忆。

《温一壶月光下酒》这是该书的高潮,它妙在一种风神,这种风神是从庄子到李白到东坡到张岱到林语堂再到林清玄,当然还有古龙。从孔子到司马迁到韩愈到朱熹到王阳明到曾国藩,风神与厚重并存。还有《黄昏菩提》中写到:“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最大的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使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我们得以看到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禅的机锋和日常生命体悟为一体的杰作。

然而,在最后一辑《从容彼岸是生活》,该书的立旨点似乎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虽同样以故事出发,但最终反映出来的意境却又更深了一层。《欢乐中国节》的“三个爱笑的圣人”走遍中国,从一地到另一地、从城市到农村,帮助人们去笑,去开发内心的笑意,让那些悲伤、哀痛、贪婪、嗔恨、愚笨的人都跟着他们笑,从而生命得到了崭新的蜕变。这不禁让人感慨生命唯有喜乐有悲伤,它才是有活力、有深度、有发展的。

但我最为喜欢的还是该书中介绍的各种美味佳肴,我喜甜,于是《清雅食谱》中的桂花酱成了我念念不忘的东西,“加的时候以竹签挑出一滴,一杯水就全被香味濡染,像秋天庭院中桂花盛开,空气中流满花香”。我喜花,但从中也知道细行能成万法,所以不能小看看花,不能明知而走错一步,万一走错了要赶紧忏悔回头,就像花谢了还会再开,就像把坏的枝芽剪去,是为了开最美的花。我更喜茶,得知竟有小摊卖茶。左边一缸卖“蜜茶”,一边一缸卖“苦茶”,蜜茶是甜到了顶,苦茶是哭到了底,但偏有人喜那样的甜,又喜那样的苦。

读林清玄老先生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这书中文字“洋溢着柔软心的香味”,感情诚恳真挚。再来文章里亦引用了很多佛家故事与箴言,使其透着智慧禅机,令人回味无穷。比如“人圆即佛成”,华严境界的四法界等等,与该书封面中刻画的四个小和尚捧着书,打着坐,靠着墙的画面遥相呼应,实在耐人寻味。

在这部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凡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苦与乐,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禅、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并让人不禁感慨——柔软的心,确有力量。

第四篇:《力量》读后感

《力量》观后感

在我们党课的最后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力量》这部爱国红色教育片,让我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给我留下了很多感触。这是一首谱写在战乱年代的雄歌,这是一段书写着血泪的历史,这是一种为了前线,为了胜利,为了大同,为了人民的精神,这是一种情操高尚的大爱无疆。抗战八年艰难险阻,沂蒙军民鱼水情深,折射出沂蒙山抗日根据地浓厚的群众基础。沂蒙山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和红色沂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在这之前,我印象中的爱国红色教育片都过于正式,在给人悲壮,雄浑之感的同时也让人感觉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也许是年代过于久远,时间的浪潮冲刷走了总总悲伤;也许是时代的脚步过于快速,记忆没来的急传承,红色电影所要传递给我们的精神总是多多少少地打了折扣。但是《力量》却给了人与众不同的清新感,拉近了我们与红色教育片的距离,改变了我们对红色电影的成见。

沂蒙山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和红色沂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抗日战争期间沂蒙山涌现出了许多拥军模范,有“沂蒙母亲”称号的红嫂王换于的事迹,令许多革命老前辈每每回忆都唏嘘不已热泪盈眶,抗战最艰苦的年代里“沂蒙红嫂”王换于一家掩护首长和战士、保护党的绝密文件、收养八路军后代几十人,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中,为支援孟良崮战役艾山乡妇救会长李桂芳带领东波池村32名妇女按照上级指示,5个小时内架设起一座浮桥,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人板,在冰冷的汶河内用自己的身躯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我们永远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们的恩情。陈毅元帅也曾深情概叹,是老区人民把最后一块布做军鞋、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奉献精神,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光辉写照。同样,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带给沂蒙群众的是崭新的面貌和作风,他们天亮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老百姓院子打扫干净,要把老百姓家里的水缸挑满水,这种密切的军民关系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传统做法,被叫做“满缸”运动。巍巍沂蒙山、清清沂河水,沂蒙山养育了淳朴坚韧、热情乐观、重情重义的沂蒙人,他们在战争中几乎倾尽所有送郎参军上战场,为支援前线筹集粮草,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切,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的最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现在我们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力量》充分展示出群众力量是无穷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执政的核心基础,只有拥有了群众基础,只有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心连心、肩并肩,就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中国革命的胜利

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同样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这是恒古不变的革命真理和中国共产党员孜孜不倦的实践基础与追求。那一幅幅沂蒙秀美风光的画面,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支前故事,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的心灵。沂蒙山区的红嫂,把原本局限于小家庭的爱,化作了对党和子弟兵以及生养自己土地的大爱。她们积极动员生产,参军支援前线,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为战役的全面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 ”,这就是红嫂沂蒙儿女用鲜血和泪水铸就的力量无穷的沂蒙精神。他们感人至深,让我们真正融入到那个时代中,感受到那些真挚情谊!

第五篇:《力量》读后感

《力量》读后感

张燕萍

《力量》是《秘密》的作者朗达拜恩的又一本新书。每看这本书,总有一些情感涌在心头,感悟、感触多多。

“爱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一股正面的力量”“它的力量远超过大自然的任何一种力”。是啊,爱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尤其在教师身上,爱,更是一种永恒的教育力量!

海伦·凯勒从小就生活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在家庭教师安妮沙·莉文小姐以特有的坚强、耐心、毅力,特别是爱心的陪伴和引导下,海伦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第一流高等学府一一哈佛大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的成就,离不开安妮沙·莉文老师的辛勤培育,是老师无私奉献的大爱造就了她。没有人能把海伦·凯勒的成就和安妮沙·莉文老师的辛勤培育分开。安妮沙·莉文老师的爱心创造了海伦·凯勒的奇迹,有力地诠释了爱的力量。

202_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老师,胸怀着对学生真挚的爱,用母鸡张开翅膀保卫小鸡那样坚定有力的姿势,使这个瞬间成为永恒的记忆。汶川大地震,一群默默无闻的老师们临危不惧的风范,给了我们力量,给了我们感动,更让我们看到了爱的力量!

爱,有时轰轰烈烈,但更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

作为班主任,每天总有操心不完的事,心也烦、身也累:为什么又有学生上课玩卡片了,为什么他又欺负同学了?为什么连眼保健操也不好好做,偷睁着眼,让班级的“两操”又扣分了„„太多的为什么,太多的事情要处理。而往往采取的措施就是叫过来好好教育一顿,讲一大堆道理,而效果却甚微。总是忘记了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天真懵懂。我应该低下身去平视他们,用心去体会孩子,用一个孩子的心态去看待这些事情,在爱的心境里,理解和体谅就不期而至了。爱学生,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我认为更应该是教师的本能,这样,爱的力量会放射出耀眼的、永恒的光芒!

《启动心的力量》—读后感(合集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