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刘飞云教学设计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22-664252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9 22:25: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刘飞云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顺德区育贤实验学校刘飞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1、“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是学生认知理解的难点。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

在理解“勘测线路”这段时以体会和朗读为主;在理解“开凿隧道的两种方法”及“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两处难点时,运用课件演示及动手画图为主。在理解“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难点时还运用实物模型演示。

教材分析:

本篇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学生分析:

即将进入中学的本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自学阅读能力,能有意识地查阅各种资料来帮助学习、思维活跃,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2010抗旱救灾感动中国;2010抗震救灾感动中国。其实,不仅2010这一年,每一年,每一个时代都有感动我们,感动中国的人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人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他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他就是——詹天佑!(出示詹天佑的图像)

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近詹天佑,认识詹天佑。

二、复习旧知识,提出新目标。

1、从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和感悟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的哪些言行感动了今天的我们。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屏幕出示:学习任务: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4自然段,分别找出他感动我们的语言、行为、心理,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圈圈划划。先自己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屏幕出示句子)

片段一:(语言描写)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感悟到的充分表达出来?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詹天佑会在哪些场合说这样的话?(指名回答)引读,进一步体会“勉励”。

启发学生想象:

(1)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生读“我们的工作„„”

(2)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程人员——生读“我们的工作„„”

(3)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生读“我们的工作„„”

片段二:(动作描写)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1)引导学生抓住“狂风怒号、坠入深谷、野外、始终”等重点词语谈体会。

(2)听配乐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你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片段三:(心理描写)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让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指导朗读:对句子的理解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样读!请大家自由读这一句话。(学生练读)

(2)学生朗读,教师相机点拨:

师: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怎么读?生:读„„

师:如果强调这是第一条铁路,该怎么读?生:读„„

师: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生:读„„

师: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该怎么读?生:读„„

(3)激发感情: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詹天佑在主持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不仅仅遇到这些困难,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困难,老师在你们从课外搜集到的材料中选择了一些,请看。(屏幕出示以下文字——配上音乐,老师低沉地读屏幕上的文字):

(1)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2)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3)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4)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师: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

师:再来读读这句话,你一定会有别样的感触。来,自己读读,读出心中的感受。指名读——齐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四、学习第5自然段。

请同学们按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分小组自学或独自学习第5自然段,屏幕出示自学提纲:

1、在开凿隧道时,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用“_____”标出,是怎样解决的?用“~~~~”标出。

2、请同学们当小工程师,边读边画图,想想什么是两端开凿法和中部凿井法?

3、为什么要用这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

4、从这些做法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的什么品质?

5、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6、指名回答上述问题,再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图,边说边演示,并说说这两种施工的好处。

7、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两端凿井法”和“中部凿井法”,师出示课件演示。

8、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6自然段

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4、5自然段的方法,分小组自学第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纲:

1、设计人字形线路时,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请同学们认真读文,边读边画,说说“人字形线路”是怎么回事?

3、请同学学当火车司机开火车爬山坡,并说说这样设计的好处,师相机演示火车爬坡课件。

4、从这些设计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的什么品质?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生汇报交流.6、指导感情朗读。

六、导学第7自然段

1、正是凭着满腔爱国情怀,正是凭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造,詹天佑终于以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光!请大家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样?

师:是啊,读了这一段,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无比激动,无比振奋,无比自豪!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京张铁路竣工的那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扬眉吐气,奔走相告!让我们无比激动自豪地地读这一段话。

2、看电影《詹天佑》片断,想:如果此时你在詹天佑身旁,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外宾又可能说些什么?

3、汇报交流。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能根据文本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语文学习资源。资源内容丰富、贴切,有动画、音乐、图片、文字、录象等音像资料,运用时机恰当,打破了以往仅开课只用资料的常规,填补了课文的空白,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感情得到升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新课改的大语文观。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自主、合作、乐学、创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结合“以读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教学“勘测线路”这一环节时,以学生谈体会和朗读为主,引导学生从以身作则、不畏艰险、工作作风严谨、爱国几个方面理解他的令人感动的言行。我重点指导朗读,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鼓励学生个性朗读,个性理解,读中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同时还教给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行动、言语、心理体会人物的感情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把学得的阅读方法及时用于实践,触类旁通,发挥学习迁移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开凿隧道”时,我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获得知识,通过读书讨论后动手画出“从两边向中间凿进的办法”、“中部凿井法”的施工示意图,把语言文字的理解通过示意图表述出来,同时形成了学生想说、乐说、会说、敢说的氛围。火车是怎样走“人”字形铁路的呢?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把火车爬坡的过程制成动画课件。教学时,随着隆隆的火车声,火车头一推一拉,再由推转为拉,拉转为推,火车轻松上陡坡的过程便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了。

本节课,我运用现代化的多种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教育信息量,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促进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真正做到优化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

刘飞云,女,40岁,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语文教师,任教18年。在教学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她能利用我校“一人一机”的优势,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她任教的班级在多次测验考试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她本人也年年取得教学效果特优奖。由于她能突破旧有的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所以她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在每学期进行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评估中获特优奖。此外,她还在镇、区以上屡获殊荣:2002年被评为顺德区优秀班主任,多次被评为勒流街道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论文《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获2009年度“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家庭教育的点滴体会》获2009年度顺德区家庭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2009年度荣获国家级辅导奖“全国小学作文教育成果大奖”一等奖。

通讯地址: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小学,邮编:528322,单位: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小学,电话:***,E-mail:yunfei7651@163.com。

第二篇:刘云飞论文修改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河南旺淇商贸有限公司内部会计监督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 业

会计电算化

学 号 100809441

姓 名

刘云飞

指导老师 范莉莉

经济管理学院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2

一、会计监督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及意义...............................................................3

二、公司概况..............................................................................................................................3

三、旺淇商贸内部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4

(二)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不利于会计监督的开展..................................4

(三)单位领导缺乏对内部监督的理解与重视............................................4

(四)核算较混乱,会计数据部分失真............................................................5

(五)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会计职业道德缺失..................................5

三、完善旺淇商贸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5

(一)重视会计控制.......................................................................................................5

(二)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体系..................................................................6

(三)企业应健全内部牵制制度............................................................................6

(四)企业应该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7

(五)单位负责人职责和权利的明确界定.......................................................7 参考文献.........................................................................................................................................8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监督呈弱化态势。目前,中小企业会计基础规范不健全、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为低下、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措施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本文对河南旺淇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淇商贸”的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企业监督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内部监督;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河南旺淇商贸有限公司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完善,会计作为一种监督管理活动,其监督职能日益重要,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是确保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的重要环节。以下简单分析一下旺淇商贸内部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一、会计监督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及意义

会计监督,就是指对会计组织、会计人员、会计活动和会计信息等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会计监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另一方面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一切财务收支都要通过会计这个“关口”。会计监督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①按监督实行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②按监督的要求不同,可以分为政策性监督和技术性监督。

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保护企业各项资产安全和完整的需要。(2)保证企业财务活动合法性的需要。(3)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

会计监督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不仅可以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秩序,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也起到重要作用。

二、公司概况

河南旺淇商贸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河南郑州北环汽配装饰广场,是一家福莱姆/西卡各种产品、福莱姆各种产品等产品的经销批发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经营的福莱姆/西卡各种产品、福莱姆各种产品畅销消费者市场。同时旺淇商贸的产品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旺淇商贸以其实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等特点,以及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公司把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公司,改进生产 3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研究开发新品种。公司除了自有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队伍外,还与其他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始终跟踪国际科技的先进水平,紧紧瞄准国内市场,开展科研开发工作,使公司在行业中始终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目前公司也开始向相关产品延伸,如客车用漆、汽车配件用漆等,使其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旺淇商贸内部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在企业中会存在一些会计无证上岗的现象,以及部分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等。此外,企业在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方面没有下足功夫,企业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存在着“任人唯亲”的问题。这也是目前与旺淇商贸相似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最终会导致企业的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甚至有时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

(二)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不利于会计监督的开展

从了解的情况看,企业存在出纳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余额调节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从工作方便角度出发。由于出纳经常跑银行,办理各种收付款,于是便“顺理成章”地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余额调节表。像旺淇商贸这样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基本上不设会计机构。有一些单位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但考虑到费用开支问题,仍不按规定设岗。例如只设一个会计人员,该会计人员既当会计又当出纳,既管钱又管物,严重违反了《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但是该企业岗位人员的安排却恰好违背了这一点,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出纳人员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和收入、费用及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三)单位领导缺乏对内部监督的理解与重视

由于企业的规模比较小, 管理机制不健全,因此很多主要领导对内部监督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 把更多的精力都投放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上, 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却因此忽略了长远利益,目光过于短浅。没有一个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 企业的明天只能是今天的简单重复或者是萎缩, 不可能有更加快速的发展, 止步于今天的企业面临破产指日可待。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四)核算较混乱,会计数据部分失真

企业由于受到个人意志的限制和利益驱动,内部财务管理较混乱、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当前还普遍存在。由于不按规范操作,会计核算方面出现了问题:一方面企业账户设置很不规范。例如只设一本账簿,类似流水账;滥用会计科目进行简化核算;以表代账,不设账簿,不做记账凭证。另一方面,会计数据部分失真。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实现短期效益,不愿让会计人员规范操作,该摊销的费用不摊销,该预提的费用不预提,使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得不到彻底的落实,出现人为调节企业经营成果的做法,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使企业的壮大受到严重的限制。

(五)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会计职业道德缺失

一般来说,企业中虚假的会计信息来源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企业内部会计人员逐渐增多,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偏低,不能辨别经济活动的真伪,缺乏敏感和分析能力。在这方面企业仅仅重视了数量上的增多,没有考虑加强质的飞跃。二是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跟不上,新的经济业务事项不断产生以及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人员没有主动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就会出错。三是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惟命是从,在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时不敢坚持原则,参与制假、造假,致使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监督弱化,会计信息部分失真。

三、完善旺淇商贸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重视会计控制

恰当的岗位设置。为达到会计监督的目的,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采用集中核算的会计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有关的会计核算工作。一般可设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兼稽核、出纳三个岗位。

严密的凭证制度。设计合适的凭证的格式及传递程序。企业应该彻底改变那种发生经济业务后却不记账的做法,要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填制凭证,无论是自制的还是外来的,在入账之前必须经过认真审核,以保证每项经济 5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业务入账的正确性及合法性。

合理的会计记录程序。为使企业的会计控制顺利进行,在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大小、业务量多少,以及管理人员数量、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记录程序,包括凭证填制、传递、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

严格的日常核对制度。建立并严格实施相关会计记录的日常核对制度是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内容。日常的核对制度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账实核对等。日常核对制度对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完整、正确,保证企业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项工作往往有利于发现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二)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体系

对已有的会计法律体系确保贯彻实施。企业应该把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好的监督措施和方法落实到实际, 保证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有法可依,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验证会计法律体系是否合理及完善,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新环境下发现的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健全部分应该及时补充完善。任何监督法律体系的产生都是来源于时间经验的总结,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法律体系也不例外, 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1)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2)对《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加快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 使会计法律法规尽可能全面配套、及时, 加强可操作性, 尤其是对违法处罚要具体、恰当、得力, 使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清除影响会计监督功能发挥的种种限制和障碍。

(三)企业应健全内部牵制制度

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 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如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支付, 应由会计主管人员或其授权的代理人审核批准, 出纳人员付款, 记账人员记账。再如单位发放工资, 应当由工资核算人员编制工资单, 出纳人员向银行提取现金和分发工资, 记账人员记账。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 必须有两人分别掌管;不相容会计工作岗位应当相互分离, 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在手工会计系统中, 应收账款的总账和顾客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来记录, 而记录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人员不应负责调节银行账户等等。

(四)企业应该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会计人员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这样素质的会计人员才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才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继续提高,要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五)单位负责人职责和权利的明确界定

企业的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 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 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羊, 减轻自己的责任, 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会计责任主体的地位, 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 应该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应当保证内部监督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 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内部会计监督提供了保障。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 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 还必须要懂得业务、懂财务、懂会计, 熟悉有关经济法规, 对自己负责任, 对单位负责任, 对法律负责任。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陈丽文.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探索[J].审计与理财,2009(5).[2] 陆建军.重视中小企业会计规范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1).[3] 张芳.浅论中小企业会计的规范化[J].经济论坛,2011(18).[4] 陈新环,梁艺英.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0(4).[5] 郭娟,田志威,张岩.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之我见[J].林业财务与会计,2012(3).[6] 陈信元,叶鹏飞,薛建峰.我国会计监督行为的初步分析[J].会计研究,2011(2).[7] 张淑华,朱锦仙.谈如何对中小企业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3).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刘艳飞)

几何概型教学设计

张家口宣化第一中学

刘艳飞

一、教材分析

和古典概型一样,在特定情形下,我们可以用几何概型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它也是一种等可能概型.

教材首先通过实例对比概念给予描述,然后通过均匀随机数随机模拟的方法的介绍,给出了几何概型的一种常用计算方法.与本课开始介绍的P(A)的公式计算方法前后对应,使几何概型这一知识板块更加系统和完整.

这节内容中的例题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代表性,有利于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重点是几何概型的计算方法,尤其是设计模型运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未知量;教学难点是突出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内容学习,让学生了解几何概型,理解其基本计算方法并会运用. 2.通过对照前面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找几何概型的随机模拟计算方法,设计估计未知量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试验结果的随机性与规律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

三、任务分析

在这节内容中,介绍几何概型主要是为了更广泛地满足随机模拟的需要,因此,教学重点是随机模拟部分.这节内容的教学需要一些实物模型作为教具,如教科书中的转盘模型、例2中的随机撒豆子的模型等.教学中应当注意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以使学生相信模拟结果的真实性,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或计算器产生均匀随机数进行模拟试验,得到模拟的结果.随机模拟的教学中要充分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亲自动手产生随机数,进行模拟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用一种统计软件统计模拟的结果.

四、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如图,有两个转盘.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B区域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

问题: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分别求甲获胜的概率.

(二)建立模型

1.提出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几何图形和甲获胜是否有关系,若有关系,和几何体图形的什么表面特征有关系?学生凭直觉,可能会指出甲获胜的概率与扇形弧长或面积有关.即:字母B所在扇形弧长(或面积)与整个圆弧长(或面积)的比.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变换图中B与N的顺序,结果是否发生变化?(教师还可做出其他变换后的图形,以示决定几何概率的因素的确定性). 题中甲获胜的概率只与图中几何因素有关,我们就说它是几何概型. 注意:(1)这里“只”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只”字,那么就意味着几何概型的概率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这是错误的.

(2)正确理解“几何因素”,一般说来指区域长度(或面积或体积). 2.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几何概型定义,教师明晰———抽象概括

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为几何概型. 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3.再次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1)情境中两种情况下甲获胜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2)在500ml的水中有一个草履虫,现从中随机取出2ml水样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求发现草履虫的概率.

(3)某人午觉醒来,发现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min的概率.

通过以上问题的研讨,进一步明确几何概型的意义及基本计算方法.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而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问你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我们有两种方法计算事件的概率.(1)利用几何概型的公式.(2)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

解法1:如图,方形区域内任何一点的横坐标表示送报人送到报纸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假设随机试验落在方形内任一点是等可能的,所以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根据题意,只要点落到阴影部分,就表示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即事件A发生,所以

解法2:设X,Y是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X+6.5表示送报人送到报纸的时间,Y+7表示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如果Y+7>X+6.5,即Y>X-0.5,那么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用计算机做多次试验,即可得到P(A).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设计随机模拟方法,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要求学生说明解答的依据.教师总结,并明晰用计算机(或计算器)产生随机数的模拟试验.强调:这里采用随机数模拟方法,是用频率去估计概率,因此,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2.如图,在正方形中随机撒一大把豆子,计算落在圆中的豆子数与落在正方形中的豆子数之比,并以此估计圆周率的值.

解:随机撒一把豆子,每个豆子落在正方形内任何一点是等可能的,落在每个区域的豆子数与这个区域的面积近似成正比,即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

由于落在每个区域的豆子数是可以数出来的,所以

这样就得到了π的近似值.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模拟,步骤如下:

(1)产生两组0~1区间的均匀随机数,a1=RAND,b1=RAND;(2)经平移和伸缩变换,a=(a1-0.5)*2,b=(b1-0.5)*2;(3)数出落在圆内a2+b2<1的豆子数N1,计算中的豆子数).

可以发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得到π的近似值的精度会越来越高. 本例启发我们,利用几何概型,并通过随机模拟法可以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N代表落在正方形

[练习]

1.如图30-4,如果你向靶子上射200镖,你期望多少镖落在黑色区域. 2.利用随机模拟方法计算图30-5中阴影部分(y=1和y=x2围成的部分)的面积.

3.画一椭圆,让学生设计方案,求此椭圆的面积.

(四)拓展延伸

1.“概率为数„0‟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概率为1的事件是必然事件”,这句话从几何概型的角度还能成立吗?

2.你能说一说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区别与联系吗? 3.你能说说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吗? 我认为本节课有五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通过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与古典概型的对比,产生矛盾,迫使学生想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分解难度,将抽象的概念“解剖”易于理解; 4.问题设置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本节课中所体现的类比思想,转化思想将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所帮助。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准备工作做的太多,问题设置的过于紧密,使得学生发挥的空间不足。如何设计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不仅能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创设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我觉得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教学过程也比较流畅。但在有些小细节方面还需要多钻研,比如板书的设计方面、语言可以更简练些、还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发言,交流更广些,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四篇:乡愁教学设计(刘云波)

设计理念:文学评论家唐建新说“ 学生处在诗的年龄,他们应该具备诗意表达的能力.”学生对现代诗歌这种纯美文字的渴望,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们应努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破读书写诗的神秘感,诱发出学生对诗歌之美的感悟和兴趣.《乡 愁》 教 学 设计

课型:新授使用时间:

主备:刘云波审核:初三语文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意蕴美。

2、在品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图画美、情感美。

3、联系背景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

4、以《乡愁》为例,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在品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图画美、情感美。教学难点:仿写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导入:创设情景,激发情感(课前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

同学们都有过离家的经历吧?说说离家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借用诗词名句来表达。(学生自由的说,教师小结)离家的感受有几多惆怅也有几多美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那浓浓的《乡愁》世界,去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一、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一)、自由朗读,说说感情基调、语速、节奏、重音、滑音。(学生回答后指导、归纳:语速---舒缓,基调---深沉、哀婉。)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学生美读、互评。

二、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一)乡愁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李白借“明月”这一意象,因此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佳句;李煜借“一江春水” 因此有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唱。那么,诗人余光中是借哪些意象来表达浓浓的思乡情的呢?四个时间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诗的前三节已经写尽了离愁别恨,为什么还要写第四节呢?

(学生讨论回答后 教师补充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作者思乡盼归之情)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他因写乡愁诗而闻名,被称为“乡愁诗人”。他在另一首诗中写到“当我死时,藏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小结板书)

家 生离之愁

愁 死别之愁 少年清愁 夫妻离愁 丧母哀愁 盼归之愁思归浓愁(情感升华)

整合: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让物象去说话,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这就是“托物寄情”(板书)的写法,这也是诗歌常见的写法。

(二)、诗中每一小节都一副独特的画面,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小节,发挥想象,描绘生动的画面。(先看范例,然后仿写,展示互评)

例:秋风吹落枯黄的梧桐叶,坟墓上的杂草在风中摇曳。在凄风苦雨中鬓发斑斑的诗人久久的跪在坟前,望着那矮矮的坟墓,诗人涕泗横流!当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中,却再也听不见母亲急切的唤儿声!“意恐迟迟归”,谁想到这一迟竟是生“死两茫茫,天人两相隔”!

学生展示1:浪花冲击着海岸,也拍打着我的心房,手里攥着早已过期的窄窄的船票,眺望着海那边的家乡,“欲语泪先流”啊,我的新娘,你是否也“独倚望江楼”?是否早已“肠断白蘋洲”?

学生展示2:又是一个黄昏,秋风吹过,落叶飘零,天边那一抹夕阳泛着红晕,挥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叶小舟渐行渐远,也带走了我的心!眺望着、眺望着远方,一行清泪划过我饱经风霜的脸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那土地爱得深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何时才能回到你的怀抱?

三、品读回味,赏析诗歌语言美

(一)、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作者却说“小小的、窄窄的------”?海峡明明是“深的”,作者为什么说是“浅浅的”? 这首诗的语言还有哪些美点,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恰恰相反。李清照有诗句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意在强调“愁”之深重。而余诗正语反说,故意把浓重的乡愁寄托于这些看似的“渺小”形象上,不动声色地反衬出思乡之情的浓烈。)

(二)、这么美的诗,我们应该背下来,找找规律。

(学生思考、回答,背诵。)

四、联读感悟,仿句写我心

(一)我们在写作中,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时,很容易空洞、抽象、缺乏具体的形象,学了本诗请大家想想,还有哪些形象能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

乡愁是

学生展示1:乡愁是一根短短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学生展示2:乡愁是母亲盼归时急切的目光,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二)同学们想不想尝试着做一次诗人 呢?咱们可以模仿此诗来歌咏母爱

吗?

学生展示1:

小时候,母爱是一颗甜甜的糖果,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长大后,母爱是一声声亲切的嘱咐,话在口中,爱在心里;

而现在,母爱是一句句谆谆的教诲,让我时时刻刻铭记在心

学生展示2:

小时候,母爱是一口口甜美的乳汁,母亲在给予,我在吮吸;

长大后,母爱是一碗碗热腾腾的阳春面,母亲在烹饪,我在享用;

而现在,母爱是一个个关爱的眼神,母亲在奉献,我在感动

同学们,《乡愁》像一首哀婉的歌,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思乡是人类永恒的情感,叶落归根是炎黄子孙心灵永远的归宿。我们诵读着诗人思乡的诗篇,倾听着他们思乡的呼唤,期盼着台湾的回归和国家的统一,让诗人的乡愁越过那“一弯浅浅的海峡”,让故乡伸开臂膀拥抱和温暖所有回家的游子。

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深情背诵这首诗,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寄托我们美好的心愿。

六、作业:课下积累有关“乡愁”的诗,下节课开展“乡愁”诗朗诵比赛。

第五篇:云起云飞

《云起云飞》:文学思潮研究之研究

《云起云飞——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透视》,作为百年文潮丛书之一种, 1997年9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刘增杰著。

本书的研究视角较为独特。作者采用立体透视的方法,从三个方面对20世纪文学思潮研究的全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

一、历史形态篇。在“文学思潮研究的开端”、“文学思潮研究的第一次高潮”、“艰难行进四十年”、“文学思潮研究的第二次高潮”的标题下,勾勒了近百年文学思潮研究的轮廓。

二、个体世界篇。从文学思潮研究家的角度,分别论述了梁启超、鲁迅、胡适、周作人、郭沫若、茅盾、胡风、周扬,以及李何林、王瑶和严家炎在文学思潮研究方面的独特贡献和研究个性。

三、思潮史观篇。试图从理论上对文学思潮研究作出总体的概括。书名《云起云飞》的用意,作者在卷头语中告诉我们:“这云儿一缕缕,一片片,一堆堆,一层层,似驻似游,悠然悠然。转眼之间,忽又彩霞云集,如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蜂拥着,挤压着,涌向人所不知的处所。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涌动,不正像这天际的白云?”这里传达着百年文学思潮研究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的信息。

刘增杰和他的文学思潮研究

武新军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本文通过回顾著名解放区文学史家、现代文学思潮史家刘增杰先生30多年的治学之路,解读其学术个性与学术思路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现代文学思潮;学术个性;史学观;过渡时代

在“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的过程中,从早期的研究论著《鲁迅与河南》[1]到最近的《云起云飞———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透视》[2],刘增杰致力于文学思潮的研究已长达30多个年头。为避免大量珍贵文学史料与文学研究成果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自生自灭,为廓清政治雾瘴对文学本真性的遮蔽,刘增杰在不断搜集抢救史料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考空间。尽管他一再言说在文学发展的无序性、规律的内在隐蔽性面前自己只是归纳了个人的一些感受,但他不断以自己的生命感悟对研究对象进行重新追问的过程,还是逐渐向我们全景多元多层地展示出解放区文学发展和百年文潮研究的 “澄明境界”。

一、“视界融合”:历史性与当代性的不断对话

为有效避免解释的主观性与相对性,超越自身价值观和特定历史处境的局限,刘增杰主张通过大量的史料研读,回归到历史语境中去把握研究对象的真实①。在解放区文学研究中,他一贯极力反对情绪化的批评:既反对对该研究对象“一味颂扬”,“把对历史的怀念混同于冷静的文学批评”,又反对轻视解放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积累,不进行艰苦的大量的阅读和思考,而只凭印象任意发挥。他认为,在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之间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所引起的差距是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有靠大量史料来尽量缩短这种距离。缘此,刘增杰高度重视文学史批评中的历史意识,高度重视原始史料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有感于严酷的战争对解放区珍贵文学史料的大量破坏,在人们普遍轻视解放区文学史料收集整理这一基本学术工作的环境下,刘增杰和课题组成员赵明、王文金等经过近五年的艰苦跋涉与调查访问,终于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其中有些已为遗世仅存,有些是从行将辞世的解放区文学参与者的回忆中抢救的活资料,从而使这一工作弥足珍贵。他们相继推出解放区大型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中、下三册),为解放区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他本人的《鲁迅与河南》、《师陀研究资料》、《迟到的探询》②在史料的搜求稽考上更是勤奋细致,苦心孤诣。

正是大量的史料使他建立起严肃的历史意识,确立了史家的公正与自信,同时也铸就了他严谨的学术品格。《中国解放区文学史》能够展现解放区文学活动空间的多样性,“开拓一个新兴学科,给现代文学史增添了新枝”[3],《迟到的探询》能够使学术界认识到“解放区文学理论批评并不是那样整齐划一和舆论一律,实际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活跃的争论,呈现出丰富复杂的状貌”。[4]《战火中的缪斯》关于抗战文学思潮复杂的生成环境的分析,在抗战文学思潮研究中能够具有开拓性,“由于他联系了当时战争的进程,政局的变动和由此引起的文学思潮的大调整,使人看到文学思潮嬗变的深刻内在缘由,所以具有认识的深度和厚度”。[5]这些成果的取得和他多年来在史料上的艰辛工作是分不开的。

注意通过原始材料回归到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语境,并非进行纯粹的史料堆积,把文学史等同于史料学,也不是仅仅靠着知识的丰富和考证的繁琐去发掘作品的本意。他追求的是视界融合:试图把当代眼光和历史性结合统一起来,使历史性与当代性在不断对话中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全新理解。他相信“任何时代的文学,它的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它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从来不能即时即地地暴露无遗,需要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得到明确的判断”。在文学进程尚未充分展开时,批评家与研究对象过分贴近,容易造成研究的缺陷和误读。所以在返回历史语境回到原初的同时,还应与历史情绪适当地拉开距离,用时代赋予人的理性去发现历史中被遮掩的真相,在尊重前人、体贴前人的基础上反思他们在创作和批评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和历史真正的交流和对话。为达到此目的,他主张研究者应该破除长期不变的文化心理定势,摆脱权威效应的干扰,保持心灵的自由状态。如果没有对自身主体意识(主体性)的高度重视,我们很难想像他能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赵树理、孙犁、王实味等问题提出自己新的见解,更不用说在80年代中期对解放区文学阵阵讴歌浪潮中,能够以史的形态冷静客观地研讨其局限性了。

重视和尊重研究中的历史意识,使他能够回到原初,避免了当代的傲慢和偏见,避免了仅从一种观点、一种角度出发去提纯历史,掩盖文学生成和演变的丰富性。重视和尊重当代研究主体的自主意识(当代视界),使他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用:在视界的不断融合对话中寻求自身及人类逐渐摆脱僵化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形成开放性心理素质和多元的价值取向的道路。事实上,归还解放区文学丰富多彩的原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各种不同的文学思潮,这本身就有助于开掘研究者们的思维深度,丰富了人们的思维层面。

二、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统一,思潮研究与审美评价并重

文学史的优劣,除了大量史料的收集整理和钩沉外,还取决于史家驾御史料的能力,取决于史家的史观史识,刘增杰认为历史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统一。他反对在过分的理性意识、责任感的支配下把纷繁复杂的思潮流派简化为一条清晰有序的线索,为了文学史和思潮史的连续性,而把一堆堆史料中所呈现的非连续性和丰富多彩的文学现象排斥于研究视野之外,在单向思维和线性因果律的支配下,把各种文学思潮相互差异、并列、重叠、交叉的原生性历史景观简化为一个线性的图表。他认为也许文学思潮自身所呈现的某种模糊性和若隐若现的连续性才接近历史的真实。在这一文学史观的引导下,他在构架文学史和思潮史时,极重以剖析具体的创作实践、文学流派、文学现象返还逼近文学客观历史进程的原生形态,由点及面地展现一个时期的文学风尚和概貌,从历时性的角度描绘出文学思潮演变的历史长河。他最早给以肯定的晋察冀边区关于三民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抗日形势的变化、统一战线政策对解放区文学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他正是在对《文学与生活漫谈》的争论,关于中国小资产阶级作家估价问题的讨论,关于《腊月二十一》、《丽萍的烦恼》以及丁玲、王实味等具体现象的描述中,达到对解放区文学较为准确的整体把握,从而一改解放区文学研究的苍白与单调,使人们了解了中国解放区文学发展的曲折和复杂的历程。

20世纪是我国民族心理嬗变最为深刻的世纪,也是各种文学思潮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为了实现对本世纪文学思潮发展历史形态的科学描述,勾勒百年文潮研究的轮廓,揭示百年文潮研究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特征,他高度重视近200年文学思潮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对龚自珍、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周作人、郭沫若、茅盾、胡风、周扬等文学家、文学思潮家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和重点的细部微观研究与描述。同时,又精心研读了从世纪初到世纪末的文学思潮研究著作数百部,思潮研究论文不计其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潮史观:只有通过多重观察的“视界融合”,才能展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发展的曲折性、丰富性和思潮研究工作的艰巨性。

文艺的审美功能(价值)在文学思潮演进中的遭遇和命运是他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样,对于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价,他注重挖掘其审美意蕴,试图寻找作品风格形式与时代精神和心灵气质间的内在联系。他在文学思潮的变迁中细致考察了梁启超的散文风格、丁玲小说创作模式以及姚雪垠早期语言风格的变化,把思潮研究和具体的文体文类研究结合起来,既向我们展示了蕴藏在文学现象深处的丰厚的精神宝藏,又向我们打开了一扇扇五彩缤纷的艺术之窗。虽然文体文类研究在过去不是他研究的兴趣焦点,但这还是显示了他极敏锐的艺术直觉。

三、链条意识

刘增杰总是把自己的研究对象作为文学发展和民族精神发展的一个链条和中间环节。这取决于他的史学精神和将过去与未来联结起来的预见性眼光。“解放区文学是救亡文学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19世纪以来中国救亡文学思潮历史长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他将自己的目光上溯到近代乃至古代去寻找解放区文学民族意识张扬、群体意识强化的历史根源,同时把文学思潮作为社会思潮、政治思潮、文化思潮所构成的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加以研究。《云起云飞———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透视》为实现对百年文潮研究状况的科学描述,他引入“过渡时代”的概念,“过渡时代既同过渡时代之前的时代有别,但又有血肉联系;它既同过渡时代之后的时代不同,但这过渡之后又是由过渡时代蜕变而来”。他从旧文学(包括文学观念、文学形式、文学语言、文学体式)大的震荡之初(19-20世纪之交)寻找文学思潮研究的准备与发端。但无论是解放区文学研究还是百年文潮研究,我们发现他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当前,集中在未来。对解放区文学研究,是为了找寻它给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所施加的深刻影响,是为了找寻影响和制约当代文学甚至当代生活曲折发展历程的深刻原因,是为了刻绘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一个片断,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运用于当前。对百年文潮研究的透视、对五代文学思潮研究者的考察,是为了推动文学思潮研究的发展,为其提供有益的借鉴,是为了迎接“文学研究、文学思潮研究将变得更为冷静,文学本体的把握将代替非文学的干涉,多样化的研究格局将代替单一的研究视域,宽容的理解将代替狭隘的你死我活的论战。文学研究将变得互补、典雅、尊严,更贴近生活,也更超越生活”的新世纪的收获。通过触摸思潮史来面向未来,虽然是慢了些,笨了些,但相比百年中国学界某些急功近利之风,他的研究则更显扎实严谨。

“链条意识”还体现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近20余年来,河南大学文学院以任访秋、刘增杰、刘思谦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坚强而富有活力的学术梯队,他们把近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纽结到一块,共同攻关:80年代初,现代文学课题组为解放区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史料基础。在完成《中国解放区文学史》的编撰工作之后,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他们先后完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丛书》(共六本),《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①的研究课题,宏观地勾勒出近一二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轨迹,深受学界好评。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他们又筹划出版《中国近世文学思潮》[6]以及《百年文潮丛书》②,对一些重要的近现当代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进行了多角度、跨学科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把文学思潮研究推进到一个更为精专的境界。目前,在他的影响与参与下,河南大学近现代文学研究队伍正在将宏观的文学思潮研究与精细的文本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拓展了文学思潮研究的范围,深化了文学思潮研究的境界。

四、学者的人文情怀

“批评家高度自我实现时,批评一方面表现为科学,一方面表现为艺术。”刘增杰就把重科学实证和逻辑思维的学者精神和重直觉感悟和形象思维的人文情怀统一了起来。在他的视野中,文学思潮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系。古都开封的自然人文景观时时给他的文学思潮研究以哲理性的启迪:古城墙时时让他感受到历史的凝重,使他在感觉中追求生活的真谛,在想像中开拓研究对象的深意;坚毅的铁塔使他备感抗战时期文学绝不向侵略者屈服的文化品格,铁塔的单调而蕴含丰富使他联想到解放区文学貌似单调一律之下的丰富多彩,启示他“只有做到宏观把握与具体描绘的统一,文学思潮的研究才有可能接近文学发展的实际,从而窥视一代文学风貌”;龙亭三湖的交错相通,使他以宽容的目光,客观的态度审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挑战、互补、交流、融合甚至消解自身的发展历程;杨家西湖上空变幻莫测的白云使他参悟到近世文学思潮来去匆匆、忽聚忽散、形态多变的状态,意识到用某种单一的视角、价值尺度和方法不可能得到文学思潮变幻的真谛。以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抽象的道理,极大地释放了语言的表现力,使他的思潮研究细密深刻而富有灵气。我们很难说清这是他在大量实证材料面前艰苦内省反思的结果,还是瞬间的顿悟。不过,也许只有如此形象性的语言才能展示出非线性的 “由滞而缓,由缓而急,急中有回流,回流中又有新的冲突和流变的节奏变换”的文学思潮发展的真实状貌。③

思潮研究之外,刘增杰以序跋等形式给我们留下许多典雅优美的散文。对学科点建设的拳拳之心,对学术长辈的挚爱,对学术后学的督促、提携和关怀,对自然的亲昵,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索丝丝缕缕流注笔端,向我们裸露出他磊落的胸怀。参考文献: [1]刘增杰.鲁迅与河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2]刘增杰.云起云飞———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透视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3]冷柯.拓展与深化———读《中国解放区文学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3).[4]张先飞.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新的添加”[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3).[5]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6]刘增杰.中国近世文学思潮[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996.

刘飞云教学设计
TOP